茶花黃化病
『壹』 家裡栽的茶花,葉子中心枯燥灰白色,怎麼回事
告訴你別傷心,這棵茶花快不行了,原因
土壤酸度不足或過強,致使某些微量元素不能被茶花植株吸收利用,或是土壤中缺磷、鐵、硫等營養元素,導致茶花生理活動受到障礙,使葉綠素發育受阻,引起缺綠發黃。
氮肥供應不足,也會出現葉子發黃現象
還有一種黃化病,是由於土壤中缺乏可溶性鐵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如將茶花栽培在含鹼性較多的土壤中,常出現黃化症,受害葉片呈乳白色斑點,或者全部變成黃白色,嚴重時葉片局部壞死,到死亡。
『貳』 茶花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啊
1、正常變黃
茶花雖然是常綠植物,但是在進行養殖的時候,一般是葉子會2——3年之間不會脫落,但是還是會進行換葉的,在4月份-5月份期間,茶花一部分的老葉子會變黃然後脫落,這是正常的新陳代謝現象。
2、缺乏生長元素
在養殖茶花的時候,如果缺乏了氮元素的話,就會出現葉子發黃的現象,此時應該及時的補充肥料。一般可以每個月都施一次腐熟的豆餅水,或者是加上1%的硫酸亞鐵溶液,來補充茶花所缺乏的生長元素。
3、土壤問題
茶花的葉子發黃可能是土壤導致的,其中包括土壤的酸鹼度以及土壤的養分。茶花是喜歡酸性土壤的植物,但是在北方地區土壤溶液鹼化,這就會使其葉子發黃。還有就是土壤中的養分逐漸缺失,使其養分不足,葉子失綠。最好可以定期為茶花更換盆土,土壤身影腐殖質比較豐富的山泥。可以為茶花噴施葉面肥,可以減緩葉子發黃的症狀。
4、澆水問題
澆水問題主要是說長時間過干或者過濕,這就會導致水黃和旱黃。澆水過多,盆土就會過於濕潤,產生積水,容易導致茶花根部腐爛,引起葉子發黃和掉葉子。
澆水少,投入長時間乾旱或者是空氣乾燥,就會使其缺水,葉子變黃。所以在養殖茶花的時候應該注意,合理的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是不積水的狀態較好。
5、病蟲害
在養殖茶花的時候,如果遇到病蟲害像是紅蜘蛛和介殼蟲等,都會對植株產生危害,引起葉子發黃,嚴重的葉子脫落,整株都會受到影響。
在發生紅蜘蛛危害的時候,可以使用50%的三硫磷溶液進行噴殺,介殼蟲也可以使用專門的葯劑來噴殺,最好能合理的養護,提前預防。
(2)茶花黃化病擴展閱讀:
茶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茶花不宜強度修剪,它的花、葉,芽發育時間較長,樹冠形成也較均勻。基本上不需特殊修剪,只要剪去病蟲枝、過密枝、弱枝和截短徒長枝就行了。
2、茶花是多花樹種,特別在生長衰弱的植株上,如果花蕾密集,就會消耗過多的養分,對植株生長不利。所以摘蕾是栽培管理上的重要一環,以每枝上留1~2蕾為宜,最多隻留3個,並保持一定距離。疏下的花蕾可供葯用。
3、茶花花期較長,整個花期長達半年。所以及時摘去接近凋萎的花朵,對減少養分消耗,增強樹勢大有好處。
參考資料:茶花-網路
『叄』 茶花為什麼葉子發黃
葉片發黃很有可能是它所需的肥料或者某種元素不夠用造成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及時補充肥料以及它所需要的其他元素。一個月左右施加一次豆餅水就可以了,豆餅水一定要是腐熟過的,並且濃度不能太高。
它的葉片變黃很有可能是因為澆水不夠合理,水過多或者過少都有可能引起它的黃葉。在澆水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不能一次澆水過多,使盆內存有積水,也不能很久不澆水導致土壤過干,平日讓盆土保持稍稍濕潤最好。
它的葉片發黃有可能是土壤的性質不佳造成的,茶花相對而言更喜歡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存,如果土壤出現鹼化就有可能導致它葉子發黃。
(3)茶花黃化病擴展閱讀:
山茶為半陰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陰。立秋後氣溫下降,山茶進入花芽分化期,應逐漸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應置於室內陽光充足處,若室內光線太弱,山茶則生長不良,並易得病蟲害。
山茶為長日照植物。在日長12小時的環境中才能形成花芽。最適生長溫度18-25℃,最適開花溫度10-20℃,高於35℃會灼傷葉片。
不耐寒,冬季應入室,溫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時間-10℃的低溫,但不能長時間超過16℃,否則會促使發芽,引起落葉。
『肆』 求教高手,看看我這個茶花怎麼回事葉子怎麼變黃了!已經養了一年多了!
你的茶花明顯是缺鐵了。症狀是從葉脈開 始發黃逐漸擴大到整個葉面。 上植物醫院 或花店去買一小袋「硫酸亞鐵」要嚴格按說 明書上的方法去用。 下面是蒔養茶花的小 常識: 盆栽茶花的施肥訣竅——合理施肥 茶花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兩種。一般在秋 末、早春茶花移植、換盆和分盆換土時, 也可同時加入適量腐熟的基肥。基肥最好 採用有機肥料,如豆餅碎襲團粒、魚骨粉和經 過發酵腐爛的魚腥、禽類糞便,曬干、搗 碎、仿明同土拌和。土和肥的比例是9∶1。施 肥可把肥土墊在盆土底層,上面淺蓋一層 細土,不要使茶花的根系直接接觸肥土。 基肥也不能過濃、過多,否則會造成肥 害。 施過基肥或未施基肥的茶花,都應該 經常施一些液體肥料,以增加營養。這叫 施追肥。追肥用的液體肥料有兩種:一是 肥水。把碎骨頭、豆餅、淘米水、豆腐 渣、魚頭魚鱗等加水放在缸內腐爛,施用 時加水沖淡。二是礬肥水。每50kg肥水加 入0.5kg硫酸亞鐵,使用時加水沖淡。經常 使用礬肥水能促進茶花葉色濃綠而有光 澤。肥水加水沖淡,肥、水比例是2∶8。 此外,肥水一定要經過腐爛發酵,呈褐黑 色後方可使用。未經腐爛的肥水千萬不能 使用。一般說,植物性菜葉、豆殼、瓜果 皮、雜草等經過腐爛發酵成的肥水,屬於 以氮為主的肥水,屬於以磷為主的肥水, 適於茶花結蕾開花時使用。 化肥的施用, 不論是市場上的顆粒復合肥,還是其他化 肥,都應該注意兩點:第一是寧淡勿濃。 最好同肥水輪流使用。第二是寧少勿多。 每盆茶花在盆土表面周圍撒上幾顆,同時 澆水,使其慢慢溶解於盆土中。化肥能溶 解於水,直接為植株的根系、枝葉所吸 收,肥效快。但施用過量或間隔時間過 短,往往會引起肥害。故以少用為宜。 茶 花適用的化肥有尿素(氮肥)、磷酸二氫 鉀(磷、鉀肥)、磷酸鈣、過磷酸鈣(磷 肥)等。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可混合施用。 茶備禪告花生長期內還可噴硫酸鎂與硫酸鐵。缺 鎂、缺鐵都會使茶花產生黃化病。每年可 澆灌或噴灑硫酸鎂浸出液1—2次,硫酸亞 鐵浸出液3—4次,對防治黃化病具有一定 效果。其劑量前者為0.1%--0.2%,後者為 0.2%--0.5%。葉面噴灑硫酸亞鐵,可直接 為葉片所接收,而且在葉片上保留的時間 較長,效果比土面澆灌的好。 回答的不好 的地方請見諒。
『伍』 茶花葉子中間部分變黃是怎的
一、光照太強
茶花是長日照植物,但同時還是半陰性花卉,對於這種植物而言,光照既要充足,又不能太強,不然葉子就會因灼傷而變黃。在它的生長期,要把植株放到半陰環境中,讓它接受散射光即可。到了秋季,為了促進花芽分化,每天光照時間要不低於12個小時,冬季也要長時間受光,以免生長不良。
二、氣溫太低
茶花除了極少的品種可以耐寒外,大部分都很怕冷,一旦受凍很容易影響植株發育,導致葉子變黃。冬季要把植株及時放到室內溫暖處,溫度保持在10-15℃之間,如果低於5℃,要在植株上部套上袋子保暖。
三、澆水太多
茶花喜濕潤,但澆水太多會影響根部的呼吸,還會影響它的吸收能力,從而使葉子發黃。平時澆水一定要注意水量,不要澆的太多,而且不要用自來水直接澆灌,先要把它晾兩天,等氯氣揮發後再用。如果盆土中有積水的話,需要第一時間排出,保持良好的通風,適當鬆土,加速水分的蒸發。
四、肥料太濃
茶花雖然很喜肥,但如果施肥過量,或者用的肥料濃度太高,一樣會燒壞植株的根系,影響其發育,葉子也會變黃。這種情況需要及時的進行脫盆,把植株取出後去掉根部的舊土,用剪刀將燒傷的根須剪除,噴灑多菌靈後放到陰涼處,等到傷口乾燥了再重新上盆。
『陸』 山茶花葉子發黃是什麼原因
山茶花葉子發黃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因為土壤鹼化,需要澆灌硫酸亞鐵溶液降低ph值。如果是因為養分不足,需要適當施一點氮肥。如果是因為澆水太少,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如果是因為病蟲害,需要將病葉剪除,並噴灑多菌靈等葯劑防治。
一、養護環境
山茶花對養護環境有一定的要求,山茶是一種耐半陰的植物,夏季的酷暑的高溫季節正午盡量要做好遮陰,過強的光線呢會使山茶花的葉片枯黃反卷畸形變色等等,在進入秋冬季之後,它就需要光線越來越多,以利於分化花芽。
二、土壤
山茶花要求土壤的排水良好並且最好是微酸性的沙壤土壤土以及粘壤土,因為它的根系相對比較纖細,所以它對土壤的要求要略有一定粘度,過於疏鬆不利於它的生長。
三、水分
山茶花要求空氣濕度足夠大,並且盆土最好保持微微濕潤,過於乾燥和長期積水都不利於它的根系正常發育。另外可以選擇在澆水的同時使用碧卡磷酸二氫鉀,保證它所處的環境正常,並補充養分。
四、溫度
理想的越冬溫度應該在5度左右,夏季的高溫也會使山茶花生長受到一定的抑制。
五、注意事項
山茶花在生長過程中要求處於微酸性的環境下,如果是偏鹼性會發生黃化病,以及其他的像蚧殼蟲、紅蜘蛛、蚜蟲還有一部分其他的害蟲,在養護當中我們隨時觀察及時的去防控就可以了。
『柒』 茶花葉子發黃乾枯,是什麼原因
是病害。
茶花(Camellia japonica)又名山茶花,為山茶花科常綠灌木,花朵嬌美而色紅艷,葉鮮綠而常年版不落,權姿色俱麗,瀟灑自若,花期長,深受人們珍愛。「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正是贊美茶花盛開的景況。下列為茶花常見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供作參考。
黃化病
是由於土壤中缺乏可溶性鐵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如將茶花栽培在含鹼性較多的土壤中,常出現黃化症,受害葉片呈乳白色斑點,或者全部變成黃白色,嚴重時葉片局部壞死。
防治方法:在葉面上噴0.1~0.2%硫酸亞鐵溶液即可防治。
潰瘍病
由黃單胞桿菌屬甘藍黑腐桃穿孔致病型細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runi引起,該病發生於葉片,枝梢及果實,發病部位形成木栓化突起的潰瘍狀圓形病斑,且病葉往往早落。
防治方法:冬季或早春發病前應清潔花圃,徹底剪除病枝、燒毀病葉。發病前可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保護(注);發病後則噴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50%銨乃浦(amobam,大陸稱「代森銨」)500~800倍液,或用每400單位╱ml之農用鏈黴素噴霧或25%葉枯寧100~200ml兌水50kg噴霧。
『捌』 茶花葉片黃化落葉的原因是什麼,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1、土壤長時間未進行中耕鬆土,引起土壤板結,使根系不能伸入底土,主根不發達,側根常盤結在淺土層,形成淺根系,根系不能正常的延伸,因而不能談賣及時輸送給植株足夠的養分,使葉片逐漸發黃。防治對策:及時進行中耕鬆土。
2、土壤水分過多,造成積水,土壤缺氧,有機質分解不完全,根系呼吸作用減弱,結果根系中毒、窒息、腐爛,造成葉片黃化脫落。一般來說,取出受傷害的茶花清洗干凈泥土仔細觀察,都可看見其根系很少有新根發育,個別根系已經一節一節地開始發黑腐爛。用一般中耕鬆土的辦法很難救治受到損害的茶花植株。最好准備純凈黃壤土,摻30%干凈河沙拌勻備用,然後將受害茶花整株挖掘出來,用水略加浸泡,將泥土浸鬆散後,再用水仔細將殘留的老泥土沖洗干凈,剪去枯萎發黃的弱枝,將發黑腐爛的根系仔細修敬侍搜理干凈,在修理過程中,盡量小心保護完好的嫩根,有條件的話,用生根粉劑處理一下根部,然後將備好的純凈摻沙黃壤土鋪好底層,不要添加任何肥料,將整理好的茶花植物放好,加上剩餘的備用土扒勻整、澆透水,放在略為陰涼點的地方即可。要堅持盆土不幹不澆水的原則,經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後,茶花開始有新根長出,嫩枝也開始萌動,待完全恢復正常後,即可開始正常的施肥管理了。
3、根腐病侵染茶花的根系,氣溫越高,發病率越高。感病植株先是葉片變黃,梢尖死亡,花芽掉落,漸漸植株凋萎、死亡。有時植株會在幾天內突然死亡,挖出植株可見根系變黑,甚至有白色菌絲出現。防治方法:①嚴防盆栽或栽植地積水,保持土壤排水良好。②發觀病株,輕微者應挖出洗凈根系,剪除發黑的病根,在多菌靈水溶液中浸泡,改換新土新盆最新種值;嚴重者應徹底銷毀,以防傳染。③選擇抗病力強的茶花品種栽培。
4、枯枝病病原菌從新芽、嫩枝傷口、葉痕、嫁接或修剪傷口等處侵入,大量繁殖,使葉片由綠變淡黃,葉肉變薄,葉脈隆起,葉芽萎縮,受害部位枝條壞死,葉片由頂部向下逐漸乾枯脫落,最後整個枝梢乾枯死亡。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全部病枯枝,並徹底燒毀;②抹除無用的不定芽和細亮歷弱枝,減少病原菌的附生場所。③將帶病植株隔離養護。④在茶花新梢萌芽抽梢之前,用甲基托布津、福美霜、百菌清等殺菌劑噴施,特別要注意枝條傷口部位的噴葯。⑤少施強肥,多施磷、鉀肥。
『玖』 茶花葉子尖和邊緣發黃是怎麼回事啊
茶花葉尖和葉邊緣焦枯有多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