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針禁忌
『壹』 梅花針使用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梅花針是中抄醫方面利用非常廣泛的,它也是一種很好的保健的方法,使用梅花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是一些相關的介紹,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1、用梅花針做叩刺的時候要加以小心,否則疼痛是非常嚴重的,希望做叩刺的人能引起重視。對於有一些其他病症的人來說是不宜做梅花針叩刺的,所以在做之前要先確認自己是健康的。2、現在的人們都愛追求美麗,甚至為了外表的好看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在用梅花針做叩刺的時候一定要加以注意,不能隨便去做,要放鬆心情,保持正確的坐姿,這是非常關鍵的。3、梅花針治療之後是不能沾水的,否則容易讓身體受到傷害,梅花針之後是不允許沾水的,這里的沾水指的是外界之水,汗水並無不良影響,但不能出汗後受風
『貳』 脂溢性脫發聽說用梅花針敲擊頭皮管用
梅花針治脫發一般只是針對初期不嚴重的脫發有些作用,
但如果毛囊壞死性的嚴重脫發是起不到作用的。
『叄』 足底拔罐有什麼要注意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
拔罐的方法
閃火法操作要點:用鑷子夾酒精棉球點燃,在罐內繞一圈再抽出;迅速將罐罩在應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2.拔罐的應用
(1)留罐將罐吸附在體表後,使罐子吸拔留置於施術部位,一般留置5~10分鍾;多用於風寒濕痹、頸肩腰腿疼痛。
(2)走罐罐口塗萬花油,將罐吸住後,手握罐底,上下來回推拉移動數次,至皮膚潮紅;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腰背;多用於感冒、咳嗽等病症。
(3)閃罐罐子拔住後,立即起下,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多用於面癱。
(4)刺絡拔罐先用梅花針或三棱針在局部叩刺或點刺出血;再拔罐使罐內出血3~5毫升;多用於痤瘡等皮膚疾患。
3.拔罐注意事項
(1)操作禁忌拔火罐時切忌火燒罐口,否則會燙傷皮膚;留罐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否則會損傷皮膚。
(2)部位禁忌皮膚過敏、潰瘍、水腫及心臟、大血管部位,孕婦的腰骶、下腹部,均不宜拔罐。足底穴位多,拔罐可以緩解全身個個位置的疼痛,但是一定要懂得哪裡有穴位,都是管什麼的。不要亂拔罐,適得其反
『肆』 少商放血左手還是右手
放血療法治療疾病比較廣泛,小到感冒發燒,頭痛腦熱,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療,常常使用放血治療會起到峰迴路轉的功效。起源本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玉龍賦」。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針具發展也很快,三棱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楊繼洲《針灸大成》較詳細地記載了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士用本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許多放血療法編入《串雅外編》、《理瀹駢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間仍廣泛地應用放血療法。其價值漸為人們認識和接受。放血治療各類疾病問我放血最多的,當屬於一些瘀症和痤瘡,皮膚病之類的治療,今天我在此系統的說一下放血治療。·使用病例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腰病,坐骨神經痛、頭痛、眼痛、血栓,青少年痤瘡,銀屑病,濕疹等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我在臨床治療多例病人,這種方法療效可靠,效果好。·治療方法1、放血的部位:頭痛取穴大椎和太陽。大椎用三棱針點刺3-5針,上罐,大約出血5-10毫升。太陽穴放血,點刺2-3針,上罐,出血大約2-5毫升。耳尖,點刺,擠出5-10滴血液。這種放血適合頭痛,眼病,感冒發燒。詳細放血治療案例,本博客有這樣的文章。2、小兒咽痛,可以放血少商和商陽。捏住指尖,快速點刺,擠出血液5滴左右。可以適用於發燒,咽痛。3、腰病治療放血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絡,在血絡上點刺,點刺後上罐,多者出血50毫升左右。腰陽關,點刺3-5下,上罐出血約10-20毫升。適合腰病和坐骨神經痛。4、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血栓,青少年痤瘡,銀屑病,濕疹等這些疾病,要在多處放血,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一般放血後,看其效果,有的一次見效,就不用第二次或第三次,有的一次放血量很大,那麼就要等10天或15天進行第二次,放血,如果出血量不大,那麼就可以三天 或一周放血一次,放血一定要看病人的好轉情況而決定間隔放血的天數。放血的部位以足太陽膀胱經為主要部位,這是我的臨床經驗,一般我認為足太陽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把這個部位打通了,所有的疾病都會相應的減輕症狀。取穴:大椎,大抒(雙側),肺俞(雙側),心俞(雙側),肝俞(雙側),胃俞(雙側),腎俞(雙側)加耳尖部位,放血方法同上,如果有皮膚類疾病要加上曲澤和血海。方法:分別在大椎和大抒(雙側),肺俞(雙側),心俞(雙側),肝俞(雙側),胃俞(雙側),腎俞(雙側) 穴位上點刺3-5針,然後上罐,拔罐拔到沒有鮮血流出為度,在這個拔罐期間,要多上幾次罐,觀察出血量。我一般拔到三次的時候,就不會再有新鮮的血液流出來。在點刺的過程中,如果病人方便治療,可以少選幾個部位,分期分批的治療,免得一次上針太多,病人承受不了,如果治療不方便,就要盡量一次治療,免得別人跑來跑去的,耽誤時間。·注意事項有的病人問,幾天放血一次好,那麼這還是要看出血量,出血量大在100毫升左右,可以10-15天一次。小於50毫升,可以一周一次,小於30毫升,可以3-5天一次。如果是家人幫助操作,方便治療,可以分期分批治療。還有另一說法就是放血療法是中醫早已淘汰了的治療疾病的方法,從物理醫學角度出發來思考,放血療法最多也就是對高血壓、血液粘稠過高有一些幫助,而且一些游醫重新把放血療法拿來治療疾病,不乏有利益之嫌。常用穴位及功效太陽:主治頭痛,眼紅腫;上星:主治頭痛,目痛,鼻衄,熱病;水溝:主治癲癇,小兒驚風,中風昏迷,中暑,口眼歪鈄,牙關緊閉,急性腰扭傷;齦交:主治齒齦腫痛; 內地倉:主治面癱;金津、玉液:主治口瘡,舌腫,嘔吐;十宣:主治昏迷,癲癇,癔病,乳娥,小兒驚風,中暑;四縫:主治小兒疳疾,百日咳; 八邪:主治煩熱,目痛,毒蛇咬傷手指腫痛;曲澤:主治煩熱,胃痛,嘔吐;少商:主治急性咽喉腫痛,急性扁桃體腫大,鼻衄,發熱,昏迷;商陽:主治急性咽喉腫痛,齒痛,手指麻木,昏迷;委中:主治腹痛,吐瀉,腰痛(急性腰扭傷療效好),丹毒; 八風:主治腳氣,趾痛,毒蛇咬傷足跗腫痛。治療病症1、放血的部位:頭痛取穴大椎和太陽。大椎用三棱針點刺3-5針,上罐,大約出血5-10毫升。太陽穴放血,點刺2-3針,上罐,出血大約2-5毫升。耳尖,點刺,擠出5-10滴血放血療法液。這種放血適合頭痛,眼病,感冒發燒。2、小兒咽痛,可以放血少商和商陽。捏住指尖,快速點刺,擠出血液5滴左右。可以適用於發燒,咽痛。3、腰病治療放血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絡,在血絡上點刺,點刺後上罐,多者出血50毫升左右。腰陽關,點刺3-5下,上罐出血約10-20毫升。適合腰病和坐骨神經痛。4、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血栓,青少年痤瘡,銀屑病,濕疹等這些疾病,要在多處放血,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對待,一般放血後,看其效果,有的一次見效,就不用第二次或第三次,有的一次放血量很大,那麼就要等10天或15天進行第二次,放血,如果出血量不大,那麼就可以三天 或一周放血一次,放血一定要看病人的好轉情況而決定間隔放血的天數。取穴:大椎,大抒(雙側),肺俞(雙側),心俞(雙側),肝俞(雙側),胃俞(雙側),腎俞(雙側)加耳尖部位,放血方法同上,如果有皮膚類疾病要加上曲澤和血海。操作方法:分別在大椎和大抒(雙側),肺俞(雙側),心俞(雙側),肝俞(雙側),胃俞(雙側),腎俞(雙側) 穴位上點刺3-5針,然後上罐,拔罐拔到沒有鮮血流出為度,在這個拔罐期間,要多上幾次罐,觀察出血量。一般拔到三次的時候,就不會再有新鮮的血液流出來。在點刺的過程中,如果病人方便治療,可以少選幾個部位,分期分批的治療,免得一次上針太多,病人承受不了,如果治療不方便,就要盡量一次治療,免得別人跑來跑去的,耽誤時間。放血方法·刺絡法該法又分點刺、挑刺、叢刺三種刺法。點刺有速刺(對准放血處,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後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該法運用較多,大多數部位都宜採用)、緩刺(緩慢的刺入靜脈1~2毫米,緩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腘窩、肘窩、頭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針刺入皮膚或靜脈後,隨即針身傾斜,挑破皮膚或靜脈放出血液或粘液,適用於胸、背、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叢刺是用集束針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數多、刺入淺,以有血珠滲出為度,適用於扭挫傷、脫發、皮膚病等。同時還經常配合拔罐療法。點刺法先在針刺部位上下推按,使鬱血積聚。右手拇、食兩指持針柄,中指緊靠針身下端,留出1~2分針尖,對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針,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出血數滴(對重症患者有時可出血十數滴,血由黑紫變紅為止),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針刺曲澤、委中穴,在孔穴周圍上下推按之後,可先在孔穴近心端扎緊止血帶或布帶,這樣靜脈暴露的更明顯,更容易出血,刺出血後,再將止血帶放鬆)。散刺法又稱圍刺法,是在病灶周圍點刺出血,主要用於丹毒、癰瘡。挑刺法以左手按壓施術部位的兩側,使皮膚固定,右手持針,將腧穴或反應點的表皮挑破出血(如治療紅絲疔,應在紅絲近心端盡頭處以及紅絲之上寸寸挑刺出血)。有時需挑破部分纖維組織,然後局部消毒,覆蓋敷料。常用於目赤腫痛、痔瘡等證的治療。·劃割法多採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為宜,使刀身與劃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後進刀劃割。適用於口腔內膜、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針具的選擇1.三棱針:由不銹鋼製成,分為粗細兩種,針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鋒利.粗針長7~10厘米,針柄直徑2毫米,適用於四肢、軀幹部位放血。細針長5~7厘米,針柄直徑1毫米,適用於頭面部及手足部放血。2.小眉刀:長7~10厘米,刀刃長1厘米,十分鋒利。功效及作用·退熱作用中醫認為發熱主要有兩種,一為陽盛發熱,一為陰虛發熱。放血的退熱作用,則適用於前一種。因為陽氣盛必然會血盛,放血可以減少血盛,從而減少了血脈中的邪熱,使機體的氣血趨於正常。·止痛作用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內有疼痛症狀的疾病,在其經脈中必有閉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療法可以直接帶出經脈中的瘀滯的病邪,調整閉塞的壅阻的局面,經脈暢通了,疼痛立時可止。臨床許多急性病,例如咽喉痛及偏頭痛等,應用放血療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解毒作用中醫所說的解毒作用,是指機體在病理的狀況下,由於自身機能障礙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現的證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紅絲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瘡瘍癰疽。放血不僅能使侵及機體的毒邪隨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血調氣」的作用,使人體機能恢復正常,以抑制病邪擴展與再生。·瀉火作用中醫認為,火熱內擾,可致多種病證,常表現為心煩不安、口舌生瘡、肢體疼痛腫脹、急躁易怒,甚至發熱、神昏、譫語等症狀。放血療法可以直接使火熱之邪隨血而瀉,適用於多種熱證。·消腫作用腫痛多由於氣滯血澀,使經絡瘀滯而造成的。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經脈中瘀滯的氣血與病邪,促使經脈暢通無阻,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止癢作用癢是風邪存在於血脈之中的表現,故此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療原則。放血就是理血調氣,使血脈流暢迫而風邪無所留存,達到祛風止癢的作用。·緩解麻木作用氣虛不能帥血達於四末,或者血虛失於濡養,則往往出現麻木的症狀。用毫針點刺患側肢體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療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氣至的理論為指導的,效果較好。·鎮吐作用急性嘔吐多屬胃熱熾盛或肝氣橫逆犯胃或食滯停留,放血能瀉熱平肝逆,並有疏導腸胃積滯下行的作用,故能鎮吐止嘔。·止瀉作用放血治療泄瀉的范圍,一般是指腸胃積滯化熱而成的熱瀉,或者感觸流行時疫,造成清濁不分的泄瀉等。其機制是瀉火降熱而達到升清降濁的作用。·急救作用所謂急救作用,是指卒然昏倒,驚厥不省人事的閉證而言。放血能改善血液循環的狀況,是一種很好的有效的搶救方法。針刺放血分類·緩刺適用於靜脈放血。如曲澤、委中、太陽等穴,先用橡皮帶在應刺的位上束扎,術者用右手持三棱針對准穴位或靜脈胬起處,徐徐刺入0.5~1分,然後將針緩緩退出,待黑色血出盡變為紅赤色,可將橡皮帶解開,用消毒棉球揉按針孔片刻。·速刺適用於咽痛、目赤腫痛、中暑、中風等病症。咽痛刺少商;中暑刺十宣;中風刺十二井等穴。刺時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緊應刺的穴位。右手持三棱針或毫針迅速刺入0。5~1分,立即退針,然後用手擠壓局部,使之出血。·挑刺這種刺法適用於手、胸、背部或頭面及肌肉淺薄的穴位。針刺時對准局部紅疹點,用左手將紅疹點周圍肌肉捏起來,右手持三棱針橫挑出血。·圍刺適用於癰腫、痹症、瘟毒等症。圍繞紅腫處周圍用三棱針點刺幾針或幾十針,然後用兩手輕輕擠壓或者用火罐吸拔,使惡血出盡,以消腫痛。·密刺適用於皮膚病,如頑癬等。刺時用梅花針扣打患處,使局部微微出血。禁忌症1.患有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暈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療法。2.貧血、低血壓、孕期和過飢過飽、醉酒、過度疲勞者,不宜使用本療法。注意事項1.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顧慮。2.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3.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宜過深,創口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宜劃破即可,切不可割斷血管。4. 一般放血量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過2次。1~3次為一療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採取壓迫止血。5. 如本療法僅為對症急救應用,待病情緩解後,要全面檢查,再進行治療。切不可濫用放血療法。按語本療法通過數千年的醫療實踐,為醫家臨床所慣用,療效也有所提高,特別對於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搶救及時,收效迅速,無副作用的特點。本療法根據經絡學說和針刺原理,用針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經脈,調氣理血,促邪外出。臨床證明,本療法有鎮定、止痛、瀉熱、消腫、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針刺放血療法在現代中醫治療的一個臨床常用方法。西方的放血療法不同於傳統中醫中葯的放血療法,西方也曾經一度流行放血療法,有部分相似之處一個濫用的例子是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他是一位放血療法的狂熱信奉者,並且多次為他的傭人施行過放血療法。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生病,發燒之外還有呼吸困難。他的管家和醫生在一天之內先後分四次給他放血,總共放掉了125盎司左右的血,合3.5升左右,這個血量大約是成人總血量的一半。當天晚上華盛頓就逝世了。據後人研究華盛頓患的不過是普通的喉與氣管的感染,要不是放血過多,是不至於送命的。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今天放血療法已經沒有人再使用了。即使對「三高」有暫時療效也不採用了。因為現代醫學發展了一整套完善的檢測血壓、血糖與血脂的簡單而又方便的方法。對經過科學檢測已經知道患了「三高」的人,也已經有一套更為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到了20世紀,放血療法在西方已經逐漸被淘汰了。首先放血療法的理論基礎是源自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和伽林,說人的生命依賴四種體液,血,粘液,黑膽汁和黃膽汁,這四種體液對應空氣,水,土和火,和中國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了個「氣」少了「金木」。古希臘人認為血在四種體液中是佔主導地位的,伽林大夫認為血是人體產生的,經常「過剩」,正如中醫里滋陰派講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一樣,中醫滋陰,古西醫於是就放血。伽林還和把人體皮下的動靜脈血管和身體各個內臟器管聯系起來,所謂「相表裡」,得不同的病,就在「相表裡」的血管上開口子放血,例如放右臂靜脈的血治療肝病,放左臂靜脈的血治療脾臟的病。一直到中世紀,放血的實施者都是教堂的僧侶,直到1163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才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民間,具體的講是交給了理發師,現在理發館的招牌,就是旋轉的紅藍白的筒子,紅色是動脈血,藍色就是靜脈血。理發師們發展了一整套的放血操作規程和工具,切割血管的刀片叫「柳葉刀」,英國著名的醫學雜志「柳葉刀」就是來自放血用的刀片。在歐洲非常流行的放血療法隨著殖民者傳到了美洲大陸,美國著名的大夫本傑明.瑞師(Benjamin Rush)就是放血療法的推廣著和實踐者,本大夫是在美國獨立宣言上簽字的唯一的一位大夫,14歲就從普林斯頓大學的前身新澤西學院大學畢業,以後創建了美國醫學教育體系,當時美國大夫的四分之三都是他的學生,被譽為「賓夕法尼亞的希波克拉底」。1794年到1797年費城流行黃熱病,本大夫大量採用放血療法治療這些患「熱病」的病人,每天能給超過100個病人放血,他診所的後院成了血海,血里滋生的蒼蠅象「雲霧」一樣密集。這個時候一位好事的英國記者出現了,他就是William Cobbett。這位記者翻閱了費城那幾年的死亡報告,發現被本大夫治過的病人死亡率明顯高於別的病人,於是發表文章說本大夫和他的學生們為人類人口的減少作出了突出貢獻。本大夫一怒之下,於1797年在費城起訴了這位英國「誹謗者」,官司的成敗是顯而易見的,一方是費城的英雄,著名的大夫,一方是誹謗費城聲譽的外國人,法庭宣判本大夫獲勝,罰這位Cobbett記者5000美元,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法庭的宣判相當於從法律角度聲明放血療法是有效的。但幾乎就在法庭宣判的同時,美國的開國總統華盛頓病了,生病那天是1799年12月13日,是個星期五,Friday the 13th,西方迷信是個「百事不宜」的倒霉日子。到14日,幾位本大夫的學生,給華盛頓放掉了近2500毫升血,就是人體血容量的一半,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華盛頓死於失血性休克。
『伍』 拔血罐是怎麼辦
您好,所謂拔血罐,在後背的穴位處用梅花針扎15下左右,用拔罐將淤血抽出,達到通絡的作用,屬於中國的傳統療法之一,拔罐的一種,對於治療急性經脈淤堵有奇效.現在會用的人已經不是很多了,但是隨著傳統療法的興起,這種療法會逐漸重新得到群眾認可.
主治:一切熱病.
心火導致的口腔潰瘍,口舌生瘡,口乾喜飲,虛煩不寐……
肝火導致的雙眼乾澀,長眼屎,耳鳴,易怒,煩躁不安,肝斑,痘痘……
胃火導致的口臭,口中乏味,口腔潰瘍,腹脹,易餓,痘痘……
肺火導致的鼻干,喉嚨干,咳嗽,咽喉炎,扁桃腺炎,低燒……
膀胱濕熱導致的小便赤黃,味沖鼻,白帶增多……
腸燥導致的口腔異味,口臭,大便乾燥,不排大便,面色發黑發暗,長斑,長痘……
感冒急性發作期
聚體的操作用法:
1 用75%的酒精或0.2%的碘酒消毒患處,穴位根據病情現場配.
2 用三棱針或梅花針(現在多用一次性采血針),在所選穴位處進行點刺或扣刺.
3 在所選的穴位針刺後,拔上火罐,靜待10分鍾左右
4 取掉罐子,擦掉拔出來的毒血,然後再以酒精或碘酒反復消毒收口.
注意事項:消毒一定要嚴格,避免感染.操作者最好戴上橡膠手套,不要沾染患者的血液,避免血液傳染疾病.
禁忌人群:身體久虛者,有出血傾向者,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減少者,精神病患者
『陸』 用梅花針放血拔罐治療頸椎病引起對我肩胛痛有什麼忌諱或者效果
病情分析:
你好,治療頸椎病是可以用梅花針點刺放血拔罐治療的了。
指導意見:
在就可以配合做做針灸推拿治療的了,睡覺枕頭別太高了,盡量少低頭多仰頭。平時注意頸部保暖別受涼。
『柒』 脾胃濕熱怎麼根治
脾胃濕熱可以口服參苓白術散、清胃散、二陳湯等葯物調理。同時也可以在飲食上多吃紅豆、山葯、薏仁、白術、冬瓜等食物,盡量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禁止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適當增加體育鍛煉。
『捌』 脾胃濕熱吃什麼食物好啊
脾胃濕熱吃什麼食物好啊?
脾胃濕熱是因為脾胃濕氣重,再加上本身有上火症狀。脾胃濕熱症狀輕的人可以喝一些冬瓜湯、紅豆薏米水、麥冬泡水等緩解。脾胃濕熱症狀重治療的話,原則上要清熱化濕,理氣和中,常用方劑為清中湯。脾胃濕熱的原因由飲食不注意節制,暴飲暴食,喜歡吃油膩、煎炸食品,愛吃肉類和香辣食物,喝酒貪杯,少食蔬菜水果,不愛運動等原因造成,患者在生活中應當首先去除這些因素。然後可適當多吃薏苡仁、蓮子、山葯、綠豆、冬瓜、黃瓜、絲瓜、茯苓、芹菜、捲心菜等清涼、甘潤的蔬菜水果。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脾胃濕熱的問題,出現這種問題之後,人們經常會出現尿液發黃,經常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與上火很像,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是上火了,大量的喝一些降火的茶,盡管當時身體會感覺很舒服,但是用不了多久,那些問題還會繼續出現。
脾胃濕熱與上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盡管症狀類似,但是脾胃濕熱的症狀更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脾胃濕熱會引起消化道的問題,患者經常會出現胃酸、胃脹等問題,大多還伴隨有腹脹的現象。
2、脾胃濕熱的人在吃東西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口中發干、發苦的問題,從舌苔上看,他們的舌苔大多很厚膩,這些患者在吃了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之後很容易會出現胃酸的現象。
3、脾胃濕熱的人在上廁所大便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便秘的現象,這會對人們正常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
4、脾胃濕熱還很容易使人產生疲倦感,而且這類人還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很容易發胖,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脾胃功能不好,對水分的運化和代謝能力不強。
既然脾胃濕熱不是上火,是一種體質,那麼導致人們出現這種體質的原因是什麼?
1、脾胃濕熱體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人體遭受到濕或燥兩種邪氣的入侵,濕邪入侵人體之後會影響人們脾臟的功能,燥邪入侵人體之後會直接影響腸胃的功能。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盡量避免長期處於潮濕、高溫或陰冷的環境。
2、很多人在飲食上不節制,喜歡吃一些生冷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吃飯的時間不規律,這些也是嚴重損害脾胃功能的生活習慣,如果這些問題長期無法得到改善,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使人體逐漸成為脾胃濕熱的體質。
3、脾胃的功能與人們的情緒有著直接的聯系,當人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大多都沒有食慾,所以使情緒問題也是導致脾胃濕熱體質的主要原因
『玖』 梅花針放血療法禁忌
點刺、散刺必須做到淺而快,切忌刺傷動脈、出血不宜過多,一般以數滴為宜。身體虛弱,氣血兩虧,常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後不易止住的患者,不宜使用。
『拾』 女,32歲,拔血罐從背上拔出來蚯蚓一樣的粘血條是怎麼回事
這個是拔火罐的負壓的原因,是負壓導致的血漿滲出,導致血泡。並不代表是有疾病的。不需要治療的。注意保持創面乾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