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的葉子功效
㈠ 茉莉花有什麼好處
茉莉花茶,在中國的花茶里,"可聞春天的氣味」之美譽。茉莉花茶是福州市的特產,是用特種工藝造型茶或經過精製後的綠茶茶坯與茉莉鮮花窨制而成的茶葉品種。福州茉莉花茶曾內銷全國各地,外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量及出口量一度居全國之冠。在茶葉分類中,茉莉花茶仍屬於綠茶。 茉莉花茶在綠茶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特別是高級茉莉花在加工的過程中其內質發生一定的理化作用,如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茶單寧在水濕條件下的分解,不溶於水的蛋白質降解成氨基酸,能減弱喝綠茶時的澀感,功能有所變化,其滋味鮮濃醇厚、更易上口,這也是北方喜愛喝茉莉花茶的原因的之一。各類茶葉其保健本質大同小異,各有特色,茉莉花茶除了具備綠茶的某些性能外,還具有很多綠茶所沒有的保健作用。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飲茶之上品。根據我國中醫學及現代葯理學對茶葉的保健功效研究認為茶葉苦、甘,性涼,人心、肝、脾、肺、腎、五經。茶苦能瀉下、祛燥濕、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茶葉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合物。如兒茶素、維生素c、a、咖啡鹼、黃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葉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種化合物。根據茶葉獨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綠茶濃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飽含茉莉花的鮮靈芳香,因此它是我國乃至全球現代最佳天然保健飲品。《中葯大辭典》中記載茉莉花有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的功效,並對痢疾、腹痛、結膜炎及瘡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飲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瘺、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防齲防輻射損傷、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壽、身心健康。
㈡ 喝茉莉花茶葉有什麼好處
常喝茉莉花茶對於女性來說不僅可以美容養顏、凈白皮膚還能夠抵抗衰老,還能疏通人體腸胃可以排宿便、順氣清腦、降低血壓和血脂,還具有抵抗細菌和病毒治療癌症的巨大的作用和功效 。
茶葉中的咖啡鹼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起到驅除瞌睡、消除疲勞、增進活力、集中思維的作用;茶多酚、茶色素等成分除能抗菌、抑病毒外,還有抗癌、抗突變功效。
㈢ 養茉莉花有什麼好處
養茉莉花非但無毒且有益,茉莉花的清香,可以使人感到心情舒暢,理氣解郁,放置在辦公室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其香味可使頭暈、目眩、感冒、鼻塞等症狀減輕其分泌的殺菌素能殺死空氣中的一些細菌,抑制結核桿菌、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的生長。因此茉莉花被大量用來與茶葉一起製作茉莉花茶或直接泡水當保健花茶。所以孕婦家裡是能養茉莉花的,而且有專家提示,孕婦適量喝茉莉花茶有益,孕婦如能每天喝3-5g茉莉花茶,或者是淡綠茶,對加強心腎功能、促進胎兒生長發育是大有好處的,但是孕婦是不能喝濃茶,或者喝太多的茶。
近來,科學家研究證明,花是一種值得開發的營養豐富的食物資源,也是一種有用的葯材。民間流傳這樣的話:「綠洲花有毒,紅花解毒,白花富含養料。」真的,花兒是我們養身治病的好幫手。花香刺激大腦的神經細胞,調節全身新陳代謝,達到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平衡。當有香味的刺激由嗅覺神經傳導到大腦的杏仁核、海馬回及扣帶回等部位時,便產生對花香的味覺,並透過調節人的神經功能而舒緩神經緊張,使人低落的情緒得到緩和,振奮精神。並協調植物神經。花的香味分子被呼吸道粘膜吸收後,能促進人體免疫球蛋白分子增加,提高人體的抵抗力。花香還可以對抗有害氣體,保持空氣新鮮,吸塵,降低溫度,提高溫度及減弱噪音等作用。
另外茉莉花還具有養生的作用:
茉莉最初傳入我國,主要還是盆栽作為觀賞花卉。因其在夜間開放吐香,故有「夜來香」之喻。其香氣有如梅花之清芬、蘭花之幽雅、玫瑰之甜郁。南宋詩人劉克庄盛贊茉莉雲:「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野人不敢煩天女,自折瓊枝置枕旁。」在室內可剪取花枝瓶插水養,一瓶茉莉,滿室飄香。觀之賞心悅目,聞之神清氣爽,沁人心脾,陶冶人們情操。
㈣ 茉莉花的葉子有什麼用
可以泡茶喝和泡澡啊
㈤ 喝茉莉花茶葉好嗎
喝茶的好處一、喝茶可以減肥
茶葉所含的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多種成分,在綜合作用下,有預防和抑制肥胖的功效。 在日本,特別喜歡中國的烏龍茶。因為烏龍茶對分解脂肪的作用較強,可以幫助解除油膩,幫助消化,有減肥作用。法國巴黎聖東安尼醫學系臨床主任卡羅比醫生研究證實,常飲雲南產的普洱茶,可降低人體中的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法國婦女,特別是女青年很講究形體美,她們把普洱茶稱為「減肥茶」。法國醫生用普洱茶作了試驗,受試者每人每天飲三杯普洱茶,堅持一個月,結果有的體重減輕了,有的血脂降低了。法國醫生還用雲南陀茶對40名男女肥胖者進行實驗,讓他們每日早、午、晚各飲一杯陀茶,連用一個月後,有40%以上人的體重有不同程度的減輕。這是法國人喜歡喝雲南茶的一個原因。根據茶能減肥的作用,茶葉成為「減肥茶」、「健美茶」的主要原料。
二、喝茶可預防蛀牙
飲茶或用茶漱口、刷牙,不但能除口臭,還可防治齲齒。據報道,北京市口腔醫院醫學博士周大成,從70年代即開始研究茶葉在預防齲齒方面的功效、飲茶、用茶湯漱口、刷牙,或者用含茶的牙膏均可,但以茶湯刷牙為最好。這是因為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難溶於酸的「氖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的防酸杭齲能力。 利用茶防齲是牙齒保健的途徑之一。因此,可在兒童中推廣用茶湯漱口、刷牙和飲茶。低氟地區,提倡飲用一般低檔茶(高檔茶和名茶含氟量較低),可以防止齲齒。每人每天飲用10克茶葉沖泡的茶湯,即可滿足人體對氟的需要。含氟量較高的茶葉有福建「烏龍茶」、雲南、「滇紅」、浙江「杭綠」、江西「茉莉花茶」和貴州「茯磚」等。
三、茶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飲茶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有人通過臨床實驗證實,一個月中日喝三碗沱茶的人,他們的血脂下降了13%,膽固醇也有所減低,對80名高血壓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結果有30名患者經用綠茶進行五天治療後,有的血壓下降,有的恢復到正常;有人還對喝茶與冠心病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分為不喝茶、偶爾喝茶、常喝茶三個組,發現不喝茶的冠心病發生率為3.1%,偶喝茶者患病率為2.3%,常喝茶者為1.4%。由此可以看出喝茶對預防冠心病的效果。
四、茶葉是腸道疾病的良葯
醫聖張仲景說:「茶治便膿血甚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茶是腸道疾病的良葯。茶中的多酚類物質,能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茶多酚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能凝固蛋自質,將細菌殺死。如把危害嚴重的霍亂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等,放在濃茶湯中浸泡幾分鍾,多數會失去活動能力。因此,中醫和民間常用濃茶或以綠茶研末服之,治療細菌性痢疾、腸炎等腸道疾病。 方法是茶葉3克,水一碗,煎服,一日三次;或用濃茶一杯,醋20毫升,混合服下,一日三次;也可用茶葉、薺菜花各15克,煎服,一日三次,飯前服用。其次,用水泡茶時,如果飲用水不潔,茶葉能吸收水中的雜質,並使之沉澱,有凈化、消毒作用,這對預防腸道傳染病有好處
五、古書上的功效
《中葯大辭典》中記載:茉莉花有「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的功效,並對痢疾、腹痛、結膜炎及瘡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飲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瘺、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防齲防輻射損傷、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壽、身心健康。
茉莉花茶的飲泡方法及沖泡程序
茉莉花茶的飲泡方法 :茉莉花茶融茶葉之味,鮮花之香於一體,飲茉莉花茶,猶如品賞一件茶的藝術品。 其飲法如下:
特種茉莉花茶的沖泡、宜用玻璃杯,水溫80—90攝氏度為宜。其它茉莉花茶,如銀毫、特級、一級等,宜選用瓷蓋碗茶杯,水溫宜高,接近100攝氏度為佳,通常茶水的比例為1:50,每泡沖泡時間為3--5分鍾。
泡飲茉莉花茶,有不少人喜歡先欣賞一下茉莉花茶的外形,通常取出沖泡一杯的茉莉花茶數量,攤於潔白的紙上,飲者先觀察一下茉莉花茶多姿多彩的外形,干聞一下茉莉花茶的香氣,以平添對茉莉花茶的情趣。
茉莉花茶的泡飲方法,以能維持香氣不致無效散失。和顯示特質美為原則,這些都應在沖泡時加以注意。
具體泡飲程序如下:
⑴備具:一般品飲茉莉花茶的茶具,選用的是白色的有蓋瓷杯,或蓋碗(配有茶碗、碗蓋和茶托),如沖泡特種工藝造型茉莉花茶和高級茉莉花茶,為提高藝術欣賞價值,應採用透明玻璃杯的。
⑵燙盞:就是將茶盞置於茶盤,用沸水高沖茶盞、茶托,再將蓋浸入盛沸水的茶盞轉動,爾後去水,這個過程的主要目的在於清潔茶具。
⑶置茶:用竹匙輕輕將茉莉花茶從貯茶罐中取出,按需分別置入茶盞。用量結合各人的口味按需增減。
⑷沖泡:沖泡茉莉花茶時,頭泡應低注,沖泡壺口緊靠茶杯,直接注於茶葉上,使香味緩緩浸出;二泡采中斟,壺口稍離杯口注入沸水,使茶水交融;三泡採用高沖,壺口離茶杯口稍遠沖入沸水,使茶葉翻滾,茶湯回盪,花香飄溢……。一般沖水至八分滿為止,沖後立即加蓋,以保茶香。
⑸聞香:茉莉花茶經沖泡靜置片刻後,即可提起茶盞,揭開杯蓋一側,用鼻聞香,頓覺芬芳撲鼻而來。有興趣者,還可湊著香氣作深呼吸狀,以充分領略香氣對人的愉悅之感,人稱「鼻品」。
⑹品飲:經聞香後,待茶湯稍涼適口時,小口喝入,並將茶湯在口中稍時停留,以口吸氣、鼻呼氣相配合的動作,使茶湯在舌面上往返流動12次,充分與味蕾接觸,品嘗茶葉和香氣後再咽下,這叫「口品」。所以民間對飲茉莉花茶有「一口為喝,三口為品」之說。
⑺欣賞:特種工藝造型茉莉花茶和高級茉莉花茶泡在玻璃杯中,在品其香氣和滋味的同時可欣賞其在杯中優美的舞姿。或上下沉浮、翩翩起舞;或如春筍出土、銀槍林立;或如菊花綻放,令人心曠神怡。
㈥ 茉莉花樹葉介紹
單葉對生,光亮,寬卵形或橢圓形, 葉脈明顯,葉面微皺,葉柄短而向上彎曲,有短柔毛。初夏由葉腋抽出新梢,頂生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有花3-9朵,通常三到四朵,花冠白色,極芳香
㈦ 茉莉花的葉子能泡茶喝嗎
可以。
有提神功效。可以安定情緒及舒解郁悶。我國南方各地廣為栽培。原產印度。具有疏風解表,消腫止痛之功效。
行氣開部。茉莉花所含的揮發油性物質,具有行氣止痛,解郁散結的作用,可緩解胸腹脹痛,下痢里急後重等病狀,為止痛之食療佳品。
(7)茉莉花的葉子功效擴展閱讀:
茉莉葉子泡水喝的主要功效是有理氣止痛、溫中和胃、消腫解毒、強化免疫系統的功效。葉多捲曲皺縮,展平後呈闊葉卵形或橢圓形,長4-12cm,寬2-7cm,兩端較鈍,下面脈腋有黃色簇生毛,葉柄短,長2-6mm,微有柔毛。氣微香,味微澀。
晚上喝茶時要少放茶葉,不要將茶泡得過濃。喝茶的時間最好在晚飯之後,因為空腹飲茶會傷身體,尤其對於不常飲茶的人來說,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嚴重的還會引起心悸、頭痛等「茶醉」現象。
㈧ 茉莉花的葉子能食用嗎
為雙子葉植物葯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葉。
【功 效】
清熱解表、辛涼解表、止瀉。回
【主 治】
治外感發熱,腹脹腹答瀉,痢疾,咽痛,頭痛。
【性味歸經】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葯手冊》:「辛,涼。」
入肺、胃經
㈨ 薄荷葉與茉莉花的功效是什麼
薄荷葉的功效與使用
薄荷葉具有蕃荷葉、人丹草、升陽草、卜荷之稱的薄荷,學名:Menthaspp,利用部位:葉,使用份量:5~10克,沖泡方式:以熱開水沖泡,待香味溢出即可。
★飲用宜忌:懷孕期間的婦女應避免使用。又因薄荷有抑制乳汁分泌的作用,所以哺乳中的婦女也不宜多用;且因薄荷芳香辛散之故,所以肺虛咳嗽、陰虛發熱多汗的患者也應慎用。此外,薄荷的成分容易因受熱而揮發失效,所以宜在水滾後再放入。而其具醒腦、興奮的效果,故晩上不宜飲用過多,以免造成睡眠困擾。
◆健康功效:薄荷主要含薄荷油、薄荷醇以及薄荷酮、異薄荷酮、迷迭香酸等成份。<新修本草>記載薄荷「主賊風傷寒,發汗,治惡氣心腹脹痛。」;中醫也認為薄荷「性涼味辛,有宣散風熱、淸頭目、透疹之功」,知其具有興奮大腦、促進血液循環、發汗,與消炎鎮痛、止癢解毒和疏散風熱的作用。薄荷入茶飲,可以健胃祛風、祛痰、利膽、抗痙攣,改善感冐發燒、咽喉、腫痛,並消除頭痛、牙痛、惡心感,及皮膚搔癢、腹部脹氣、腹瀉、消化不良、便秘丟等症狀,且可緩和頭痛,促進新陳代謝,對於呼吸道的發炎症狀有治療作用;還可降低血壓、滋補心臟。其淸涼香氣,還可平緩緊張憤怒的情緒,能提振精神、使身心歡愉、幫助入眠。
◆生活應用:新鮮薄荷常用於製作料理或甜點,以去除魚及羊肉腥味,或搭配水果及甜點,用以提味;也可做成消炎消腫的潤膚水。另外,可將生葉揉碎把汁液塗在蟲咬、太陽穴、或及肌肉酸痛的部分,以達嚲到止癢、止痛消腫,減輕酸痛的效果。亁薄荷則可用於泡澡,以緩和肩膀酸痛、神經痛;也能製成收斂水凈化肌膚,或各式手工藝品。也因其有提神醒腦、舒緩肌肉及止痛的作用,所以也是製作各種葯油、葯膏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且薄荷也常被製成如香皂、牙膏及除臭劑等商品販賣。
◆保存:新鮮薄荷宜包入塑料袋中,置入冰箱泠藏;或放入置冰盒,作成冰塊保存。乾燥薄荷可放入密封罐、保鮮盒中,擺於乾燥、陰涼通風處保存,或放入冰箱泠藏。
薄荷葉枕頭:夏天用曬乾的薄荷葉做枕頭,清新解暑,便於入睡。適合小孩和失眠的人在夏天使用。在超市、葯店和和淘寶可買到。推薦淘寶網店——「養生四季」。
薄荷湯:將薄荷葉清洗干凈,切碎,用開水焯一下,放少許鹽、香油,有神清氣爽、解毒敗火之功效。
薄荷涼茶:新鮮薄荷清洗干凈,沸水沖泡,放入適量白砂糖,自然冷卻後,日服3-5杯。自然清涼解暑,通體舒坦,精力倍增。
薄荷粥:薄荷15克煎湯,放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冰糖適量,再煮沸即可,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薄荷冰:清水4碗煮至沸騰,加入薄荷煮開5分鍾,將薄荷水放入冰格,做成冰粒,咽喉痛或口乾時取冰粒放於口中咀嚼。夏天氣溫高,人們經常出入冷氣的地方,很容易患上感冒。要防治感冒,又想利咽生津,最好食用薄荷冰。
薄荷茶:用薄荷泡茶喝,泡法同普通茶葉一樣,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風清熱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涼感,是清熱利尿的良葯。
薄荷酒:准備薄荷油10克,米酒50毫升,黃酒0.05升,將薄荷油與米酒、黃酒兌在一起,早晚空腹飲用即可,有清熱、解毒、健胃、清咽的功效。
金銀薄荷茶:將薄荷,金銀花用沸水沖泡,加蓋悶5分鍾,加入蜂蜜即可。
適用:痱子
提醒:薄荷味屬涼,不可久服。
抗疲勞飲料:黃瓜-黃豆的新鮮組合
所需時間:5分鍾
配料(供四人食用):一根黃瓜,1/2升豆漿,3根薄荷
准備方法:
1、把黃瓜去皮。放入切碎機碾碎。
2、加入豆漿,擇好的薄荷葉。攪拌。
3、即使食用。
食療方法
薄荷具有醫用和食用雙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為莖和葉,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為調味劑,又可作香料,還可配酒、沖茶等。
〖茉莉葯用〗
茉莉花可提取茉莉花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苯甲醇及其酯類、茉莉花素、芳樟醇、 安息香酸芳樟醇酯。根含生物鹼、甾醇。動物實驗表明茉莉根醇浸液可使小白鼠自發活動明顯減少;可延長環已巴比妥納所引起小白鼠的睡眠時間;可降低小白鼠被動活動的能力。因此,可認為茉莉根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 茉莉花、葉和根都可葯用,一般秋後挖根,切片曬干備用;夏秋採花,曬干備用。具有辛、甘、涼、清熱解表、利濕作用。
功效主治
理氣和中,開郁辟穢。主治下痢腹痛,目赤腫痛,瘡瘍腫毒等病症。
營養成分
有每100克茉莉花含揮發油性物質2—3克,主要成分為苯甲醇或其脂類、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等,還含有吼哚,素馨內酯等物質。
食療作用
1.行氣開部。茉莉花所含的揮發油性物質,具有行氣止痛,解郁散結的作用,可緩解胸腹脹痛,下痢里急後重等病狀,為止痛之食療佳品。
2.抗菌消炎。茉莉花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內服外用,可治療目赤,瘡瘍,皮膚潰爛等炎性病症。
疾病治療
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用適量茉莉花煎水熏洗;或配金銀花9克,菊花6克,煎水服。 治續筋接骨止痛,把茉莉根搗碎,酒炒,包患處。 治鵬齒,用茉莉根研末,熟雞蛋黃調勻,塞齲齒內。 治失眠,用茉莉根1.5克,磨水服。
【各家論述】
1.《本草再新》:能清虛火,去寒積,治瘡毒,消疽瘤。
2.《隨息居飲食譜》:和中下氣,辟穢濁。治下痢腹痛。
3.《飲片新參》:平肝解郁,理氣止痛。
4.《現代實用中葯》:洗眼,治結膜炎。
5.《四川中葯志》:用菜油浸泡,滴入耳內,治耳心痛。
文獻選錄
《食物本草》:「主溫脾胃,利胸隔。」《葯性切用》:「功專辟穢治痢,虛人宜之。」《本草再新》:「解清座火,去寒積,治瘡毒,消疽瘤。」《隨息居飲食譜》:「和中下氣,辟穢濁。治下痢腹痛。」《飲片新參》:「平肝解郁,理氣止痛。」
保健食譜
1.茉莉花雞片 生雞脯肉120克,茉莉花24朵,雞蛋2枚。雞蛋去黃留清;雞脯肉剔去筋,洗凈,切成薄片,放入涼水內泡一下,撈起用干布壓凈,放鹽及濕澱粉、雞蛋清,調勻,拌雞片;茉莉花擇去蒂,洗凈;火燒開,鍋離火,把雞片逐片下鍋,再上火略氽,撈出;燒開雞清湯,用鹽、味精、胡椒粉、料酒調好昧,盛熱湯把雞片燙一下,撈人湯碗內,放入茉莉花,注人雞清湯即成。此湯菜具有補虛強體的功效,適用於五臟虛損而具有虛火之人食之,尤適於貧血,疲倦乏力者。健康人食之能防病強身。
2.茉莉玫瑰粥 茉莉花10克,玫瑰花5朵,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茉莉花、玫瑰花、粳米分別去雜洗凈,粳米放入盛有適量水的鍋內,煮沸後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冰糖,改為文火煮成粥。此粥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肝氣郁結引起的胸脅疼痛,慢性肝炎後遺脅間痹痛,婦女痛經等病症。
3.茉莉花糖飲 茉莉花5克,白砂糖適量。將茉莉花、白砂糖加水1500毫升煎好,去渣飲用。此飲甘甜芬芳,具有疏肝理氣,止痢解毒的功效,適用於胸脅疼痛,下痢腹痛,瘡瘍腫毒病症。
4.茉莉銀耳 銀耳25克,茉莉花24朵。將銀耳放碗內用溫水泡發,擇洗干凈,泡人涼水中;茉莉花蕾去蒂。洗凈;鍋中加清水、精鹽、味精燒開,撤去浮沫,倒人湯碗中,撒上茉莉花即成。此湯氣味芳醇,具有疏肝解郁,滋陰降火的功效。適用於肝鬱氣滯,化火傷肺所引起的咳嗽,咯血,胸脅痛等病症。
5.茉莉金桔飲 茉莉花5克,金桔餅10克,粳米100克。將茉莉花研為細末,金桔餅切成丁狀;粳米淘洗干凈,加水煮成稀粥,再人金桔餅煮二三沸;於粥中調入茉莉花末即可食用。此飲清香可口,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止痢的功效,適用於梅核氣,腹脹腹痛,痢疾等病症。
★注意事項:茉莉花辛香偏溫,火熱內盛,燥結便秘者慎食。
【用法用量】內服:煎場,3~10g;或代茶飲。外用:適量,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1.《本經逢原》:茉莉花,古方罕用,近世白痢葯中用之,取其芳香散陳氣也。
2.《本草正義》:茉莉,今人多以和入茶茗,取其芳香,功用殆與玫瑰花、代代花相似,然辛熱之品,不可恆用。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木犀科灌木植物茉莉的花。又稱柰花。茉莉也稱末莉、末麗。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四川、雲南等地均有分布。夏季花初開放時,擇晴天採收,曬干備用;亦可用鮮品。
[性能]味辛、甘,性平。能化濕和中,理氣解郁。
[參考]含揮發油,油中含乙酸苄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苯甲醇、茉莉酮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胃濕濁不化,少食脘悶,腹瀉或下痢腹痛。
[用法]泡茶,或煎湯服。
[附方]
茉莉花茶:茉莉花、青花各3g,藿香6g,荷葉10g(切絲)。以沸水浸泡,時時飲服。
本方用茉莉花、藿香化濕和中;荷葉清解暑熱,升清化濕;青茶利小便。用於夏季感冒暑濕,發熱頭脹,脘悶少食,小便短少。
金蓮花 薄荷葉 茉莉花 少量枸杞 可以一起喝 屬於清熱解毒明目
紅棗 枸杞 桂圓 屬於滋補的
這樣搭配泡起來味道也會很好,你可以試試哦
茉莉花+薄荷葉+馬鞭草*各50克
美容減肥、舒緩神經、調節荷爾蒙分泌、並且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清新提神、消除疲勞、清熱健胃,對乾性與過敏性肌膚有益,是歐洲鄉間傳統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