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牡丹亭
1. 崑曲牡丹亭全部的名字
桃花扇:孔尚任的[[桃花扇]]。記敘明末清初才子侯方域與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內
春江月:名曲容[春江花月夜]
花為媒:吳祖光作品:評劇《花為媒》
打金枝:戲劇[醉打金枝]
定軍山:講述
玉堂春:曲段[蘇三起解]的戲曲名
牡丹亭:湯顯祖寫的戲劇。講的是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
長生殿:白樸的[長生殿]。記敘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
麒麟閣:麒麟閣》又名《激秦三擋》
崑曲戲 作者是那個一人永占的李玉
2. 中國戲劇名段
1、《宇宙鋒》
《宇宙鋒》是中國戲曲的傳統劇目,而梅蘭芳(京劇)、陳素真(豫劇)、陳伯華(漢劇)三位大師的《宇宙鋒》並稱為「宇宙三鋒」。
秦腔表演藝術家、教育家馬藍魚的《宇宙鋒》是梅蘭芳親排。同樣,馬藍魚老師又傳授給了得意弟子梅花獎得主齊愛雲。秦腔還有為數不多的演員在演。
2013年12月20日,紹興小百花越劇團開排《宇宙鋒》,由第二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飛領銜主演。
2、《情探》
《情探》,傳統越劇劇目,出自明傳奇《焚香記》,該劇為上海越劇院保留劇目,傅全香代表作之一;有同名中國電影,由江南電影製片廠在1958年攝制。
其主要劇情為:落第舉人王魁與名妓敫桂英相遇,結為夫妻,王魁赴京趕考,得中狀元後忘恩負義,桂英接到休書後到海神廟哭訴王魁罪狀,自縊自死,最後判官司小鬼活捉王魁。
3、《天仙配》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講述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1952年班友書等改編了《路遇》一折,將董永由秀才改為農民,將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為「思凡下嫁」;
1953年陸洪非改編了全本,形成了《賣身》、《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七場戲;後來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不斷磨合定型為始於《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次。
該劇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4、《秦香蓮》
《秦香蓮》,又名《鍘美案》,是目前戲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劇目之一,據記載此劇原始版本是梆子戲《明公斷》。見《秦香蓮》鼓詞。1953年中國戲曲研究院參考地方劇加以改編,增加首尾。
潮劇、豫劇、漢劇、楚劇、評劇、同州梆子、秦腔、晉劇、河北梆子、武安平調、均有此劇目,粵劇有《琵琶詞》,弋腔有《琵琶宴》,川劇有《陳世美不認前妻》。
5、《穆桂英掛帥》
原名《老征東》或《楊文廣奪印》;1954年,經宋詞改編,更名《穆桂英掛帥》,由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劇本於1956年出版,收入《戲曲選》第3卷(1959);
其主要劇情為:楊家將屢次率兵擊潰遼軍,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佘太君離朝帶領全家轉回河東,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卻心系國家安危,遂派文廣、金花進京打探。
此時安王造反,宋王校場選帥。少年氣盛的文廣、金花在校場刀劈王倫奪得帥印。宋王得知楊門之子遂封穆桂英為帥出征。為了國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舊日的鎧甲,滿懷豪情又擂響了出征的戰鼓。
3. 從中國古代戲曲分類《西廂記》和《牡丹亭》各屬於什麼
從中國戲曲來看,【西廂記】屬於崑曲、京劇,【牡丹亭】屬於崑曲。
中國古代戲曲只版要是指元雜劇和明清傳權奇。如果從這兩部作品的年代來看,西廂記屬於元雜劇,牡丹亭屬於明清傳奇。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3)評劇牡丹亭擴展閱讀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故事雖本唐代元稹《鶯鶯傳》,實際卻是脫胎於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
王實甫曾任陝西縣令、陝西行台監察御史。後來由於他不滿當時官場的齷齪,憤而辭官,決心以寫戲抒發心中之郁懣。於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開始了雜劇創作。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讀書人,依據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改編成《諸宮調西廂記》,把原來故事中的主人公鶯鶯寫成是博陵郡人。
定州在隋代就稱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帶鶯鶯和張生的故事流傳相當廣泛。相傳在定州崔沿士一帶曾有過崔鶯鶯的墓冢。王實甫正是根據這一點,在中山府開始了他的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寫作。
4. 牡丹亭是什麼劇種
問題一:《牡丹亭》這出戲是什麼劇種呀? 評劇當然是地方戲。但是不能簡單地說它是什麼劇種,什麼劇都可以把它演出來的呀,不過最著名的當屬崑曲了
問題二:中國有哪些戲曲劇種比如:崑曲一一《牡丹亭》 中國戲曲有三百多種,誰也沒法完整回答你的問題,只能以五大劇種來舉例。
京劇:霸王別姬、借東風、楊門女將
豫劇:穆桂英掛帥、花木蘭、七品芝麻官
評劇:花為媒、杜十娘、茶瓶計
越劇:紅樓夢、祝福、追魚
黃梅戲: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
問題三:《牡丹亭》這出戲是什麼劇種呀? 應該是崑曲
問題四:目前中國有哪些劇種排演過《牡丹亭》啊? 1.京劇《牡丹亭》
白玉蘭演唱選段的視頻:
tudou/programs/view/M4sN3X69rTA/
2.粵劇《牡丹亭驚夢》
唐滌生劇本
3.黃梅戲《牡丹亭》
黃梅戲選段視頻御橘:56/u51/v_MjQxMDcyMDA
4.崑曲《游園驚夢》
影像資料:1960年梅大師的電影
5.越劇 《牡丹亭》
浙江省越劇團演出視頻:
tudou/programs/view/Wi0XBGoSdSE/
6.潮劇 《牡丹亭》
潮劇音頻:tudou/programs/view/rCz6DaI0sNo/
7.閩劇 《牡丹亭》
選段音頻:fjminju/...&id=28
8.贛劇 《牡丹亭》
(說來湯若士本人就是江西人呢)
9.婺劇 《牡丹亭》
也是浙江的地方戲
10.芭蕾舞劇《牡丹亭》
由中央芭蕾舞團08年推出的原創芭蕾舞劇。
差不多就這些
問題五:牡丹亭是什麼劇流傳地區 《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由於太出名了導致有很多劇種都有《牡丹亭》,例如京劇,豫或粗劇,崑曲,歌劇等等,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流傳。
問題六:中國四大戲曲是什麼 《西廂記》《桃花扇》《牡丹亭》《長生殿》
長生殿》和《桃花扇》是清代戲曲發展上的兩個高峰,在中國戲曲中也同樣具有很高的地位,與《西廂記》和《牡丹亭》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劇,一直深得廣大人民喜歡。
《長生殿》和《桃花扇》創作的年代背景大致是相同的,兩部戲所寫的都是真人真事,在劇情的組織安排上也的很多類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在一個宏大的背景下展開的,所描繪的社會生活事件十分廣闊,但就其中心主題而言,都只有一個,那就是「愛情與政治」。不同之處在於兩部戲各有所側重,《長生殿》所著意表現是自古罕有的「帝妃之戀」,在第一出《傳概》中,作者即言道:「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桃花扇》則與之相反,《先聲》一出中:「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道明了作者的創作意圖。
雖然側重不同,但「愛情」這一主題在兩部戲中都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愛情」是他們表達創作意圖重要途徑之一。從兩部戲的愛情故事創作上來看,與才子佳人小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或者說可以說是才子佳人小說的翻版。《長生殿》中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定情時,明皇送給貴妃金釵和鈿盒(第二出《定情》),這金釵與鈿盒作為他們的定情信物理一直貫穿了整部戲的始終;李、楊的愛情經過馬嵬的的生死訣別後,最終在天國「重圓」。《桃花扇》也與之相似,侯方域與李香君定情時,送給李一把宮扇――即以後的桃花扇;在受到阮大鋮的迫害威脅時,侯方域不得不避難遠走;清軍攻入江南後,南明王朝滅亡,侯、李雙雙逃難,最後於白雲庵相會,在道士張瑤星的點醒下,兩人雙雙出家,撕掉作為他們愛情象徵的扇子(也就意味著與過去、與世俗愛情的絕裂)。這與才子佳人的「相愛――波折――重圓/悲劇」的模式是別無二致的,但為什麼《長生殿》和《桃花扇》能取得極大成功呢?我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作品所表現的思想的深度,它們與普通的才子佳人小說的最大的差異也正在於此。作品中人物的身份、生活的時代背景決定了作品不可能像才子佳人小說一樣走向一個庸俗的「大團圓」結局。
《長生殿》的男主人公是唐明皇李隆基,是一個國家最高統治者。身為帝王,他本職工作是治理好國家,但他卻縱情誤國;身為天子,他有後妃三宮六院,因此他難免有用情不專的一面;正因為如此,他很難能可貴的是又鍾情專一的一面。馬嵬坡上,面對著生死訣別,作鎮團團為帝王的他不可能像那平常的痴男怨女一樣選擇殉情。但他此時表現得「無語沉吟,意亂如麻」,「[忽抱旦哭介]貴妃,好教我難禁架」,感嘆到「堂堂天子貴,不及莫愁家」。對於一個皇帝而言,這其中滋味絕非普通的痴男怨女所能體會得到。
而造成這悲劇的一幕的原因是什麼呢?不錯,是安史之亂,但導致安史之亂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究其原因,唐明皇沉湎於與楊貴妃的愛情,不理朝政,寵幸佞臣(李林甫)、外戚(楊國忠),致始他們先後「專權誤國」;安祿山本來因貽誤軍機解京候審,但通過賄賂楊國忠,不僅得免,而且不降反升,最後雄霸一方,起兵作亂;叛軍陷潼關,明皇攜貴妃倉皇出逃,於馬嵬坡在六軍將士的強烈要求下不得已殺之。《埋玉》一出中,六軍將士殺楊貴妃,也不算是太枉了楊貴妃;但是只殺了一個楊貴妃而不察究其根源乃是在明皇本人,所以又似乎冤了楊貴妃。李、楊相愛本沒有錯,但他以帝王的身份「馳了朝綱,佔了情場」,結果給國家民族帶來了災難,這同樣也了導致他們愛情的悲劇。
在《桃花扇》中,政治這一因素既成就了侯、李愛情,同樣也結果了侯、李愛情。侯方域本「家近洛陽之縣……自去年壬午,南闈下第,便僑寓這莫愁湖畔。烽煙未靖,家信難通……獨為避亂之人」。由於李闖王軍隊攻破北京,侯方域不得不流寓金陵。正是在金陵「訪翠」而與李香君結識。阮大鋮為拉......>>
問題七:牧丹亭桃花扇屬於哪種戲劇 有很多劇種都會排演牡丹亭和桃花扇的。一般有崑曲、越劇、黃梅戲、京劇,豫劇,等等
問題八:《桃花扇》是哪個劇種的壓軸之作 崑曲,中國最古老的劇終,被稱為」萬戲之母」。除《桃花扇》外,還有《長生殿》、《牡丹亭》等經典曲目,至今仍常演不衰。
問題九:中國四大劇種 清代什麼元代什麼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而在其中,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依次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其它戲曲劇種有:崑曲、高腔、梆子腔、河北梆子、晉劇、蒲劇、雁劇、上黨梆子、秦腔、二人台、吉劇、龍江劇、越調、河南曲劇等。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戲劇的產生是在宋金時期。北宋時期出現雜劇,分艷段(入話)、正雜劇(正劇)、雜扮(調笑)三部分演出。《東京夢華錄》記載: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可見當時這種宋雜劇是很受民眾歡迎的。當是的雜劇故事多取材於宗教故事、傳奇、話本小說。且這時候因受傀儡戲的影響,產生了臉譜。元朝是中國戲劇的成熟時期,這時候涌現出大量的優秀劇作家和優秀劇目如關漢卿的《竇娥怨》、《救風塵》,王實甫《西廂》,白撲的《牆頭馬上》、《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等。這時候中國戲劇的行當正式產生和確定了。可惜的是元雜劇只有劇本流傳於世,其表演藝術沒能流傳下來。也正是因為元雜劇沒能流傳後世,才使得晚於它出現的崑曲被現代人稱為百戲之祖。元末,顧堅等人把流行於崑山一帶的南曲原有腔調加以整理和改進,稱之為「崑山腔」,為崑曲之雛形。明朝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的聲律和唱法進行了改革創新,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發揮崑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特點,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北曲優點於一體的「水磨調」,通稱崑曲。昆劇行腔優美,以纏綿婉轉、柔漫悠遠見長。在演唱技巧上注重聲音的控制,節奏速度的頓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講究,場面伴奏樂曲齊全。崑曲的著名劇目有《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精忠旗》、《十五貫》、《雷峰塔》、《清忠譜》、《風箏誤》等。崑曲在清初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康熙、乾隆、曹雪芹、江春(乾隆時期揚州最大的鹽商)都對崑曲極為喜愛。但因為崑曲劇本致雅,文人氣太重,再其它地方戲興起之後崑曲的地位迅速下滑。張堅《夢中緣序》記載:長安(指北京)梨園稱盛,都人所好,惟秦聲(秦腔)、羅(羅羅腔)、弋(弋陽腔),厭聽吳騷,聞歌崑曲,輒哄然散去。可是崑曲幸於元雜劇,直到現在還在傳唱,因為中國始終有一群人鍾情於它,這一群人被稱做「文人」。崑曲被稱為中國百戲之祖除其產生的時間早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民國至建國初是崑曲最沒落的時期,這一輩崑曲演員是「傳」字輩,這顯然表達了他們師父的一種期望。這一時期的傳字輩藝人幾乎沒有一個從事崑曲事業,而是在其它各京劇團或地方戲劇團任藝術指導,他們把崑曲的藝術帶入了京劇和其它地方劇種,在中國幾乎耙桓鼉韁種卸加欣デ的影子。2001年5月18日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稱號。隨著崑曲的沒落,京劇逐漸取代了崑曲成為中國的國戲。乾隆年間四大徽班(三慶、四喜、和春、春台)進京。「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調外,也唱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等,在表演藝術上博採眾長,融於徽戲之中,兼之演出陣容齊整,上演的劇目豐富,頗受京城觀眾歡迎。後徽劇與湖北的漢劇相互相融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史稱徽漢合流。道光至咸豐年間,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並借鑒吸收崑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之後京劇名家輩出,京劇進入鼎盛時期。崑曲最沒落的時期也正是其它地方戲的繁盛時期,一時間越劇、川劇、豫劇、黃梅戲……百花齊放。改革開放後由於社會的迅速發展,中國包括戲劇在內的傳統文化被人們遺棄,近幾......>>
問題十:中國有歌劇嗎?古代的《牡丹亭》算是歌劇嗎? 歌劇是西式的稱呼,中國的歌唱類古代藝術表現方式不能叫歌劇的,應該叫古典戲劇,就像你能問西方弧你們國家有章回體的小說嗎,是一個道理的,文化不同產生的東西不同,這樣說您明白嗎,所以牡丹亭不算歌劇 ,中國有歌劇的,都是近代西方國家傳過來的,樓主可以去看一下,比如白毛女什麼的
5. 《牡丹亭》這出戲是什麼劇種呀
1、《牡丹亭來》屬於昆劇。自
2、內容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杜麗娘是中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
3、《牡丹亭》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另一說是《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和《桃花扇》)並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6. 民國時期戲曲的種類及主要劇目
京劇:《失空斬》、《鎖麟囊》、《貴妃醉酒》、《紅鬃烈馬》等。
崑曲:《玉簪記》、《爛柯山》、《牡丹亭》、《長生殿》等。
越劇:《西廂記》、《紅樓夢》、《梁祝》、《追魚》等。
川劇:《白蛇傳》、《綵樓記》、《柳蔭記》以及五袍。
粵劇:《搜書院》、《帝女花》、《仕林祭塔》、《烏江自刎》等。
評劇 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形成於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國十二年(1923),創建該劇種的警世戲社在天津演出時,因其上演劇多有「懲惡揚善」、「警世化人」、「評古論今」之新意,納名宿呂海寰建議,改稱「評劇」;民國二十五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紅》,新聞界將評劇之稱謂載於《大公報》,從此評劇的名字廣泛傳播於全國。 評劇源於冀東民間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間農歷新正花會活動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雙人彩扮,對歌對舞,群體伴唱伴舞,鑼鼓擊節,嗩吶或絲竹配樂伴秦,以歌唱民間生活故事、歷史人物、四季風光為主要內容。 明、清兩代多有以唱秧歌為業者,所唱曲調以蓮花落為主。
7. 戲劇的名字都有哪些
《粉墨是夢》吧?
瑞鳴唱片
粉墨是夢
1cd
01
越劇《紅樓夢》
02
豫劇《花木蘭》
03
崑曲《牡丹亭》
04
粵劇《蝴蝶夫人》
05
黃梅戲《天仙配》
06
川劇《荊釵記》
07
評劇《花為媒》
08
河北梆子《大登殿》
09
滬劇《羅漢錢》
10
京劇《貴妃醉酒
蘇三起解》
瑞鳴唱片
粉墨是夢ii.dsd
1cd
01
崑曲《玉簪記》
02
吉劇
桃李梅·三放參姑娘》
03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04
秦腔《火焰駒》
05
京劇《霸王別姬·三家店》
06
花鼓戲《劉海砍樵》
07
黃梅戲《牛郎織女》
08
呂劇《穆桂英掛帥》
09
潮劇《蘇六娘》
10
粵劇《帝女花》
具體介紹可以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