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牡丹魚胎斑
❶ 牡丹魚就是什麼魚
如題 , 人工繁育的 牡丹(劍尾魚) 學名
繁殖水溫25~26℃。繁殖期間,雄魚的體色會逐漸變深、變亮,臀鰭演化成輸精管。雌欲腹部膨大,體色比雄魚要淺。牡丹魚能與月光魚、劍尾魚雜交。5—6月齡性成熟。若發現雌魚腹部膨大,近肛門處出現大黑斑時為臨產徵兆。同缸成熟雌、雄魚自行交尾繁殖。繁殖適宜水溫為26℃左右,硬度9~10度左右。
❷ 金牡丹魚和瑪麗魚什麼關系看著長得都差不多,怎麼分辨
金牡丹魚是一種月光魚抄,黃色,紅尾巴。
月光魚背鰭小。瑪麗魚背鰭大。
瑪麗魚比月光魚稍大。
瑪麗魚常見的有黃瑪麗,白瑪麗,黑瑪麗,紅瑪麗,都是純色的。瑪麗魚還有一種球形的變種,皮球魚。白皮球,黑皮球,黃皮球,紅皮球,也都是純色的。
月光魚顏色就很多了,常見的有金牡丹,三色牡丹,米奇,紅月光,熊貓魚,一般都是花的。
月光魚和瑪麗魚是近親,都是花鱂魚。可以雜交,生出彩色的混血小魚。
另外,還有劍尾魚和孔雀魚也都是花鱂魚。這4種花鱂魚多數都可以相互雜交。所以有時候就分不太清楚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魚老闆也說不清楚。
劍尾魚有細長的尾鰭(像劍),體型最大。常見有紅劍,紅白劍。
孔雀魚就非常非常多了。一般雄魚有漂亮的大尾巴,像孔雀開屏。
花鱂魚都非常好養。都是胎生魚。會直接生魚寶寶。相對於其他魚,養花鱂魚可以輕易體會到越養越多的繁榮盛況,收獲滿滿,給人一種豐收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當然,花鱂魚也都非常美麗。
❸ 熱帶魚牡丹下崽有什麼徵兆
牡丹適合偏硬偏鹽鹼的水質,水溫22~26就好。不知你是啥顏色牡丹,飼養情專況怎麼樣,給你看看圖屬吧
三色大帆背。
母魚的肚子不是大了就是要生,你先從上面看,是不是前窄後寬,再從下面看,生殖孔是不是凸起,胎斑(肚子後面黑色那塊)不再圓潤,有黑色的向泄殖孔擠過來。
當然生之前這種魚就愛自己找個地方,不跟別的魚在一起,疼起來貼著魚缸壁上來下去地游,背鰭時起時落,當然生的時候就高高揚起。
別問我咋知道這么詳細,我也養哈。
❹ 怎麼看熱帶魚是不是快生了,我養的是牡丹
牡丹魚若雌魚腹部膨大,近肛門處出現大黑斑時為臨產徵兆。
如圖中下方那條:
紡錘形,頭小眼大,吻尖,胸腹部較圓,近尾部漸趨側扁,尾柄寬闊,尾鰭圓弧形,背鰭位於身體中部偏後,外緣圓弧形。此魚喜中性偏鹼硬水,pH7—7.4,水溫22—26℃,在0.5%~1%鹽水中生長較好。雜食性,性情溫順。5—6月齡性成熟。同缸成熟雌、雄魚自行交尾繁殖。繁殖適宜水溫為26℃左右,硬度9~10度左右,1尾雌魚可產下魚苗30—40尾。
❺ 觀賞魚怎麼繁殖的
自由式繁殖
有許多觀賞魚的產卵、繁殖的過程是比較隨意的,在雄魚與雌魚的追逐嬉戲中,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完成受精過程。對於產黏性卵的魚來說,可以使用金絲草等來承接卵粒。水草的數量最好多一些,否則魚卵會黏附在繁殖槽的內壁上。對於產不帶黏性卵的觀賞魚來說,放置一些水生植物也有所幫助,因為它們對卵粒可以產生保護作用,防止被親魚所吞食。當產卵結束後,要將親魚盡快撈出,然後將魚卵轉移到干凈的水中,亦可原缸孵化,但這時魚卵受病菌感染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不過一般來說,幼魚能夠自由活動以後,就可以脫離缸壁、水草表面自由覓食,此時只需投放適應幼魚的餌料,如草履蟲、水騷等。經自由式進行繁殖的觀賞魚,主要有:紅白丹頂、紅白花虎頭、紅白銀鱗、紅絨球,蛤蟆頭水泡、紅鼻魚、紅水泡眼、紅珍珠、紅綠燈、紅頭帽子、紅珍珠龍眼、黃望天等等。
卵胎式繁殖
卵胎式繁殖是較為特殊的一種繁殖方式。卵胎式的魚並不產卵,而是直接生出小魚,人們習慣將這種繁殖方式叫做胎生。嚴格地講,這種叫法並不合適,因為小魚在未出生之前,並不是經過胎盤與母魚聯系的,而是通過魚卵在母體內受精,依靠其自身的營養進行發育的。卵胎式繁殖比較容易,無需特殊管理,所要注意的就是必須要用同一品種的雌雄二魚作為親魚。一般來說,雌雄配比應保持在1:3~1:4的比例上。繁殖缸要大,要種有多種水草。把親魚放入繁殖缸後,每天喂給它們中量的活餌料,並保持水質清潔,當雌魚的腹部膨大且出現胎斑時,可將雄魚撈出,待到雌魚肛門突出,臨近生產的時候,再把它撈到卵胎生魚專用的繁殖缸里。初生的仔魚很快便會自由游動,待到卵黃囊消失,就可給它們喂過了篩的水蚤。卵胎式繁殖的觀賞魚主要有:金牡丹、四眼魚、綠牡丹、一色魚等等。
口孵式繁殖
通過口孵的方式來看護魚卵稱為口孵式繁殖。在繁殖前,應該先選好親魚,雌雄配比應保持在2:4的比例上,這樣能獲得較好的繁殖效果。先將它們放置在盛有調整好硬度、酸鹼度水的繁殖槽中,經過一段飼養後,它們就會自然產卵。產卵後,雌魚會將受精卵含在口中養育,直到幼魚孵出,在此時間,雌魚會利用適當的呼吸頻率,把充足的氧氣帶給受精卵。待仔魚孵出後,親魚的看護仍沒有結束,它們要繼續照顧仔魚食至它們能夠獨立活動,在此期間親魚停止覓食,對周圍環境時刻保持,高度警覺。特別是遇到危險時,親魚就會張開大嘴讓在附近游動的仔魚躲避其中,給它們提供藏身之處。這種方式要一直持續到幼魚完全可以獨立活動後才結束。此時要及時給幼魚添加食物,如草履蟲、水蚤等。經口孵式進行繁殖的觀賞魚主要有:黑龍魚、紅龍魚、金龍魚、銀龍魚等等。
泡巢式繁殖
通過在繁殖前築好專門的卵巢以保護魚卵的方式稱為泡巢式繁殖。由於有了巢穴的保護,魚卵以及剛剛孵化出的小魚之安全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從而提高了繁殖成活率。在繁殖這種類型的觀賞魚時,應該先提供築巢的材料。可在繁殖池內投放一些飄浮性水草,例如鳳眼蓮、鹿角草等,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卵遭到親魚吞食。因為這些卵多數為浮性卵,當浮性卵暴露在水面上時很容易被親魚吞食。泡巢式繁殖的觀賞魚對周闈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一般來說它們需要一個較為安靜的環境,雄雌的比例應保持在4:5的比例上,這樣會獲得最佳的繁殖效果。產卵前雄魚先修建氣泡卵巢,產卵時雄魚把雌魚引誘、驅趕到氣泡卵巢下然後將身體裹在雌魚身上,雌魚將卵子排出體外,雄魚使之受精,雌雄二魚會把它們從水中帶到勁性的氣泡堆聚在一起,養護幼魚的責任落在了雄魚的身上,由雄魚保護巢穴內的安靜不被破壞。這種工作要一直持續到幼魚能夠自由活動為止。這時也要先喂草履蟲給幼魚,然後再以水蚤作為食物喂給。經泡巢式進行繁殖的觀賞魚主要有:珍珠魚、龍魚、接吻魚等等。
❻ 金牡丹魚下的小崽該怎樣飼養
金復牡丹是一種非制常皮實的魚,比較好養。如果是個人養的話,頂多百十來條,只要保持水質清潔,水溫在15、16度。小魚孵出後,可以喂捻碎的蛋黃,5、6天以後,可以喂活的蹦蹦蟲。
金魚的幼魚階段前期的飼養方法:
仔魚:在水溫15~16℃,受精卵經過7天左右孵化成仔魚。剛孵化出來的仔魚,用胸鰭上的附屬物吸附在魚巢上,靠吸收自己體內的營養物質生活。此時,不要觸動魚巢,以免損傷仔魚。
幼魚:仔魚孵出三四天後,消化系統已經發育完全,開始攝取食物,進入幼魚階段。
在幼魚階段前期,應喂給蛋黃一類的食物。方法是將煮熟的雞蛋黃,包在紗布中捻碎,然後將紗布團在水面輕輕拍動,使蛋黃顆粒通過紗布空隙落入水中,供幼魚攝取食用。每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以投喂後1小時內基本吃完為度。7~10天以後,幼魚已能追捕魚蟲,從此應改喂活魚蟲作為幼魚食料。
仔魚和幼魚在孵化盆中要生活20~30天。在此期間,除注意投喂餌料外,還要隨著幼魚的逐漸長大,及時進行移盆,降低放養密度。並進行選優去劣,將優良幼魚另盆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