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丁香的處方
⑴ 丁香的用法與用量
丁香的用法與用量
丁香的用法與用量,說起丁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丁香作為一種香料經常用來腌制食物,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丁香其實也是一種重要,下面我和大家分享關於丁香的用法與用量,一起來看看吧。
丁香的用法與用量1
【來源】 為雙子葉植物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別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
【處方用名】丁香、公丁、公丁香。
【用量與用法】煎服,1、5~6克。
【產地採收】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葯材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有少數出產。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採收。
【炮製研究】採下後除去花梗,曬干。
【性味歸經】 辛,溫。入胃、脾、腎經。
【功能主治】溫中降逆,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1、用於脘腹冷痛、呃逆、嘔吐等症。丁香溫中散寒,善於降逆,故為治胃寒呃逆、嘔吐的要葯。治呃逆,常與降氣止呃的柿蒂配伍;治嘔吐,可與降逆止嘔的半夏同用。如遇胃熱嘔呃,因本品性溫,則不宜應用。
2、用於腎陽不足,及寒濕帶下等症,丁香又能溫腎助陽,以治腎虛陽痿、寒濕帶下等症,可與附子、肉桂、小茴香、巴戟天、肉蓯蓉等同用。此外,丁香與肉桂等分,共研細末,名丁桂散,外用有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於陰疽、跌打損傷等症。
丁香的用法與用量2
內服和外用
丁香作為一種中葯,食用方法中最常規的還是內服和外用,這也是我們在服用中葯材的最常見的方法。首先內服是把它和其他中葯一起煎煮成湯葯喝,一般吃一個星期就可以看到效果,主要是可以保護腸胃健康。而外用丁香的時候,我們一般可以把它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然後加入到一些殺菌的外用葯膏中,效果也是不錯的。而且外用方法也是非常有好處的,能夠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改善皮膚問題,效同樣很不錯。
作為食品添加劑
除了上面推薦的常規用法之外,而且丁香的食用方法中還包括可以把它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然後加入到一些食物中去,不僅可以增加食物的風味,還可以讓食物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而且如果是有口臭的患者,那麼我們可以把丁香做成丁香油,然後含在嘴裡面,相信效果都是不錯的。婦女吃一些加入丁香成分的食物還有治療痛經的作用,這樣服用丁香,可以讓效果更強,也是最直接的一種丁香用法,在平時大家可以試試這樣的方法來服用丁香,效果也是不錯的。
⑵ 丁香花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1)神經痛 丁香、鬱金、柴胡、枳殼、川芎、赤芍、甘草各9克,板藍根30克,水煎,每日1劑,分兩次飲服。
(2)虛寒呃逆、嘔吐 ①丁香、柿蒂、人參、生薑各9克,水煎服。②白糖250克,加水少許,文火煎烊,加入生薑碎末30克,丁香粉5克調勻,繼續煎熬至稠,以不粘手為度,停火,將糖倒在塗過花生油的大搪瓷盤中,待冷切成50塊,每日飯後食用數塊。
(3)霍亂吐瀉 丁香2粒,加黃酒50毫升,放於瓷杯中,蒸燉10分鍾,趁熱飲酒。
(4)反胃(朝食暮吐) 丁香15個,研成細末,以甘蔗汁、生薑汁和丸,如蓮子大,含咽之。
(5)脘腹冷痛 丁香15克,吳萸15克,共研細末,每次3克,飯前用溫酒調服。
(6)腸炎、痢疾 丁香6克,烏梅15克,山楂15克,辣蓼15克,水煎加糖服。
(7)齲齒痛 丁香油少量滴入齲洞,可達到止痛目的。
(8)胃寒疼痛 ①丁香3~5粒,黃酒1盅。將丁香放入盛有黃酒的碗中,置鍋中隔水燉熱,趁溫飲用。②丁香10克,肉桂20克,二味共為細末,密閉儲存,於飯前用溫開水送服3~5克。③丁香油3~5毫升,兌白酒及溫開水少許,混合飲用。④丁香油少許,以棉花蘸擦中脘穴,至局部發熱為度。⑤丁香露50毫升,放入碗中,隔水燉溫飲用。
(9)呃逆 ①丁香10克,柿蒂30克,共為細末,每服3~5克,日服3次,用米湯送服。②丁香3克,橘皮10克,加水適量,煎煮至沸,趁溫飲用。
(10)小兒吐瀉 ①丁香、清半夏各30克,共為細末,每用1~2克,生薑煎湯送服。②丁香2~3粒,扁豆花3~5朵,加水適量,煎湯飲用。③丁香、肉桂各等份,共為細末,每取少許,以薑汁調和均勻,敷於臍中,外以紗布覆蓋,2日一換。
(11)陽痿 丁香20克,蛇床子30克,共為細末,裝入空心膠囊,每服4~6粒,日服2~3次。
⑶ 丁香的相關配伍
1、《證因脈治》丁香柿蒂湯:丁香、柿蒂、人參、生薑。治久病呃逆,因於寒者。內
2、《上海市中成葯制容劑規范》丁桂散:丁香、肉桂。治胃脘疼痛、臍腹冷痛、腹瀉,以及外科瘡腫,損傷腫痛等證候。
3、《朱氏集驗方》喘痰氣:苦丁香三個,為末。水調服,吐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