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海南有梅花鹿

海南有梅花鹿

發布時間: 2025-07-12 22:11:41

① 海南梅花鹿肉哪裡有賣

海南三亞有梅花鹿肉賣。
梅花鹿體長125至145厘米,尾長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體重70至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為白色。雄性梅花鹿頭上具有一對實角,角上共有4個杈,眉杈和主幹成一個鈍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離較大,位置較高,常被誤以為沒有次杈,主幹在其末端再次分成兩個小枝。主幹一般向兩側彎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橫抱,角尖稍向內彎曲,非常銳利。
梅花鹿晨昏活動,生活區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春季多在半陰坡,採食櫟、板栗、胡枝子、野山楂、地榆等喬木和灌木的嫩枝葉和剛剛萌發的草本植物。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主要採食藤本和草本植物,如葛藤、何首烏、明黨參、草莓等,冬季則喜歡在溫暖的陽坡,採食成熟的果實、種子以及各種苔蘚地衣類植物,間或到山下採食油菜、小麥等農作物,還常到鹽鹼地舔食鹽鹼。白天多選擇在向陽的山坡,茅草深密、體色相似的地方棲息,夜間則棲息於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陽的山坡為多,棲息的地方茅草則相對低矮稀少。性情機警,行動敏捷,聽覺、嗅覺均很發達,視覺稍弱,膽小易驚。由於四肢細長,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躍能力很強,尤其擅長攀登陡坡,那連續大跨度的跳躍,速度輕快敏捷。梅花鹿群居性不是很強,成年雄性往往是獨自生活,夏季和冬季會做短距離的遷移,有一定的領地意識,特別是繁殖季節。

② 梅花鹿在南方可養殖么

梅花鹿生活於針闊混交林的山地,森林邊緣和山地草原地區,不在茂密的森林或灌叢中,這樣有利於快速奔跑,白天和夜間的棲息地有著明顯的差異,白天多選擇在向陽的山坡,茅草叢較為深密,並與其體色基本相似的地方棲息,夜間則棲息於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坡向不定,但仍以向陽的山坡為多,棲息的地方茅草則相對低矮稀少。
中國南方的地理條件很適合養殖梅花鹿,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海南等地都有野生梅花鹿。

③ 海南省鹿場簡介

海南省鹿場,一個經海南省旅遊局批準的涉外旅遊定點單位,位於海口市瓊山區山鎮瓊文線2公里處,交通便捷。這里的環境優美,四周環繞著翠綠的林木和茵茵綠草,為鹿群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鹿場內養有大約600隻海南水鹿,還有梅花鹿和雲南甜鹿等品種,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生態畫卷。

創立於1985年的海南省鹿場,如今在瓊山區紅旗鎮等地設有飼養基地,總計養殖有1000多頭鹿,包括梅花鹿、海南水鹿和雲南甜鹿。其技術力量強大,致力於鹿產品的開發和研製,如一指牌鹿鞭酒、鹿骨酒、茸血酒等十多個系列,三十多個品種。這不僅是一個集旅遊觀光、飼養、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企業,而且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

《東北梅花鹿在海南省北部飼養試驗》這一科研課題在1991年榮獲科技進步成果獎,其產品如「一指牌」鹿鞭酒更是屢獲殊榮,曾在1994年和1995年的中國新科技新產品博覽會、海南省工業產品博覽會上斬獲金獎。1996年和1997年,海南省鹿場憑借優質的鹿產品和優良的服務,贏得「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的贊譽,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和好評。

④ 鹿回頭的傳說 怎麼回事

鹿回頭位於海南三亞市南部約6公里處,在遍布珊瑚礁石的海灘上,有一座山嶺拔地而起,從東北向西南伸延,然後折向西北,雄偉峻峭,貌似一隻美麗的金鹿站在海邊回頭觀望,這就是黎族民間傳說中的鹿回頭。

傳說在遙遠的年代,五指山上有一個勤勞勇敢的黎族青年,手拿弩弓,身備竹箭,正在搜山打獵。突然間,只見一隻梅花鹿從樹林中跑出。梅花鹿被黎族視為吉祥之物,誰能獵獲它誰就得到幸福。青年獵手窮追不舍,翻山越嶺一直追到這個最南端的海灣,正要搭箭拉弓,只見梅花鹿倏然回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含情脈脈地迎上前來向他表示愛慕之心。後來,獵手和她結為恩愛夫妻,定居此地,把荒灘開拓成椰林,男耕女織,繁衍子孫,便成了一座村落。嶺是金鹿的化身,故此地以傳說命名。

鹿回頭實際上是一伸向南海的小山頭,叫鹿回頭嶺,高程約270米。它原是一個孤立的海中小島,後來因為地殼不斷抬升,又被大量的珊瑚碎骨等堆積逐漸成為連島沙,又與南邊嶺、火嶺相連成一體,才成為今日所見到的奇特的陸連島。
傳說二
鹿回頭因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而得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殘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貴的鹿茸,強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獵時,看見了一隻美麗的花鹿,正被一隻斑豹緊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後對花鹿窮追不舍,一直跑了九天九夜,翻過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亞灣南邊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對煙波浩瀚的南海,前無去路。此時,青年獵手正欲搭箭射獵,花鹿突然回頭含情凝望,變成一位美麗的少女向他走來,於是他們結為夫妻。鹿姑娘請來了一幫鹿兄弟,打敗了峒主,他們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織,經過子孫繁衍,把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麗的庄園。"鹿回頭"也因此名揚於世。

現在,鹿回頭山頂已建設成一座美麗的山頂公園,並根據美麗的傳說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長9米,寬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亞市也因此被稱為"鹿城"。這里山岬角與海浪花輝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瀚的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景色極為壯觀。 鹿回頭公園曲徑通幽,順著山勢建有哈雷慧星觀測站、白色的聽潮亭、情人島,此外還有猴山、鹿舍、黎家寮房、龜鱉天堂、游魚仙池等景點供賞,使遊人樂而忘歸。鹿回頭山上鮮花四季盛開,奼紫嫣紅,異彩紛呈,更可喜的是,還可以品嘗到海南椰子中的珍品--紅椰子。鹿回頭山腳下,在這里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鸚鵡魚群、五光十色的海星、奇形狀寄蟹、其貌不揚的海參、海蚯蚓和珍奇的小亞魚,此外還有海鐵樹、海柳、珊瑚樹、海葵、雞毛草、軟珊瑚和海蚌、水母、海刺、海棉等海底觀賞物,絢麗多姿,令人神往

⑤ 梅花鹿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本報八所6月9日電(記者梁振君)記者今天從海南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內生長的海南坡鹿平均壽命僅10餘年左右,遠遠低於專家所預期的坡鹿生態壽命。

海南坡鹿主要棲息於熱帶稀樹草原,常見於灌叢林、落葉季雨林環境中,屬廣食性動物,以草本為主,性喜群居,1.5-2歲性成熟,壽命可達20餘年。但令人奇怪的是,保護區內坡鹿的平均壽命僅10餘年左右,大大低於專家預期的生態壽命20餘年。

海南師范大學生物系李玉春博士是研究鹿的專家,1993-2002年間在日本留學期間研究梅花鹿多年。他說,海南坡鹿和梅花鹿同屬一個屬,在習性、親緣進化關系等方面和梅花鹿非常相似。在日本,由於冬季比較寒冷,食物也較少,一些老弱病殘的梅花鹿會因為不適應該種氣候和環境而死亡,故日本的梅花鹿主要是在寒冷的冬季死亡。李玉春說,在日本他所發現的梅花鹿的最長壽命可達18年。而海南的氣候條件、植被、水源和地理位置等自然條件都優於日本,冬天也相對不寒冷,一般而言海南坡鹿可普遍活20餘年。就大田保護區而言,該保護區的可供坡鹿採食的植物有200種以上,植被類型主要有低平地熱帶草原、砂生灌叢林、落葉季雨林及人工林,氣候條件也優於日本,比較適宜坡鹿棲息生存。

據專家介紹,坡鹿的壽命和其牙齒有著密切關系。在長期的覓食生活中,由於不斷咀嚼的緣故,坡鹿的牙齒會逐漸磨損直至最終磨平,消化能力也隨之下降,最終慢慢死去。

據李玉春介紹,所謂坡鹿生態壽命是指在野外自然條件下海南坡鹿最長的壽命。李玉春說,由於目前國內尚未有人專門針對坡鹿的壽命進行過研究,大田保護區內的坡鹿壽命如此之短的原因至今也不得而知。

熱點內容
南風與玫瑰番外 發布:2025-07-13 03:34:11 瀏覽:650
七夕美陳布置 發布:2025-07-13 03:32:53 瀏覽:297
美夢一朵 發布:2025-07-13 03:32:04 瀏覽:119
向蘭花一樣 發布:2025-07-13 03:31:18 瀏覽:869
七夕群互動 發布:2025-07-13 03:30:44 瀏覽:130
龍盆景起名 發布:2025-07-13 03:22:52 瀏覽:366
老樁吊蘭盆景 發布:2025-07-13 03:16:00 瀏覽:376
藍玫瑰花盒 發布:2025-07-13 03:15:16 瀏覽:882
大紅桃茶花 發布:2025-07-13 02:54:20 瀏覽:514
花卉對生活 發布:2025-07-13 02:47:37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