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牌收音機
『壹』 收音機的發展歷史
礦石收音機
今天,我們習慣把那些不使用電源,電路里只有一個半導體元件的收音機統稱為「礦石收音機」。礦石收音機是指用天線、地線以及基本調諧迴路和礦石做檢波器而組成的沒有放大電路的無源收音機,他是最簡單的無線電接收裝置,主要用於中波公眾無線電廣播的接收。
1910年,美國科學家鄧伍迪和皮卡爾德用礦石來做檢波器,故由此而得名。由於礦石收音機無需電源,結構簡單,深受無線電愛好者的青睞,至今仍有不少愛好者喜歡自己DIY和研究。但它只能供一人收聽,而且接收性能也比較差,當時客觀上也制約了無線電廣播的普及和發展。
電子管收音機
1904年,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在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的手下誕生。人類第一隻電子管的誕生,標志著世界從此進入了電子時代。
電子管是一種在氣密性封閉容器(一般為玻璃管)中產生電流傳導,利用電場對真空中的電子流的作用以獲得信號放大或振盪的電子器件。電子管是電子時代的鼻祖,電子管發明以後,使收音機的電路和接收性能發生了革命性的進步和完善。
1930年以前,幾乎所有的電子管收音機都是採用兩組直流電源供電,一組作燈絲電源,一組作陽極電源,而且耗電較大,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需要更換電池,因此收音機的使用成本較高。1930年前後,使用交流電源的收音機研製成功,電子管收音機才較大范圍地走進人們的家庭。但是由於電子管體積大、功耗大、發熱厲害、壽命短、電源利用效率低、結構脆弱而且需要高壓電源的缺點,它的絕大部分用途已經基本被固體器件晶體管所取代。
晶體管收音機
晶體管是一種固體半導體器件,可以用於檢波、整流、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制和許多其它功能(金銀銅鐵等金屬,它們導電性能好,叫做導體。木材、玻璃、陶瓷、雲母等不易導電,叫做絕緣體。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質,就叫半導體。晶體管就是用半導體材料製成的,這類材料最常見的便是鍺和硅兩種)。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塊晶體管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誕生,這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從此人類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電子時代。
晶體管收音是一種小型的基於晶體管的無線電接收機。1954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投入市場,僅包含4隻鍺晶體管。在晶體管出現以後,收音機才開始真正普及。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末也開始研製晶體管收音機,並在70年代形成生產高潮。德國根德,日本索尼,荷蘭菲利普以及國產的紅燈、牡丹、熊貓等著名品牌的老收音機,就是這段歷史的佐證。1958年,我國第一部國產半導體收音機研製成功。
晶體管收音機以其耗電少,不需交流電源,小巧玲瓏,使用方便而贏得人民的喜愛,並逐漸在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並成為最普及和廉價的電子產品。
晶體管是現代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晶體管發明以後,電子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尤其是PN結型晶體管的出現,開辟了電子器件的新紀元,引起了一場電子技術的革命。
集成電路收音機
1958年9月12日,美國人傑克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從此,集成電路逐漸取代了晶體管,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奠定了現代微電子技術的基礎,也為現代信息技術奠定了基礎,開創了電子技術歷史的新紀元,讓我們習以為常一切電子產品的出現成為可能。
在一塊幾平方毫米的極其微小的半導體晶片上,將成千上萬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包括連接線做在一起,作為一個具有一定電路功能的器件來使用的電子元件,叫做「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產。本質上,集成電路是最先進的晶體管,集成電路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晶體管可提高幾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
我國在1982年,出現了集成電路收音機。
DSP收音機
DSP技術收音機就是無線電模擬信號由天線感應接收後,在同一塊晶元里放大,然後轉化為數字信號,再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然後還原成模擬音頻信號輸出的新型收音機。DSP技術的本質是用「軟體無線電」代替「硬體無線電」,它大大降低了收音機製造業的門檻。 1923年1月23日
美國人奧斯邦氏與華人曾君創辦中國無線電公司,通過自建的無線電台首次在上海播送廣播節目,同時出售收音機。全市有500多台收音機接收該電台廣播節目,這是上海地區出現的最早一批收音機。之後,隨著廣播電台不斷的建立,收音機在上海地區逐漸興起,均為舶來品,以美國出品最多,其種類一是礦石收音機,二是電子管收音機,市民多喜用礦石收音機。
1924年8月
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裝用廣播無線電接收機暫行規定,允許市民裝用收音機。市民中裝置收音機者漸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線路聯接為多。同年8月,上海儉德儲蓄會顏景焴採用超外差式線路聯接法裝置收音機成功。翌年10月,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圖書館內,試驗組裝的礦石收音機與電子管收音機獲得成功,不僅收到上海電台的無線電電波,同時也收到日本電台所播的音樂節目。
1933年10月
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了1001號礦石收音機,外形小巧美觀,價格低廉,收音良好,受到市民歡迎。1935年10月,該公司生產出第一台1651型超外差式五燈收音機。該機除電子管和碳質電阻外,所用的高周與中周變壓器及電源變壓器和線圈均自行設計製造。此後,一批無線電製造廠相繼生產收音機。其中以中雍無線電機廠規模較大,僅次於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生產出標准三迴路一燈收音機收音機與直流三燈收音機等產品。此外,尚有華昌無線電機廠、亞爾電工社等,都先後生產過一燈到五燈收音機。雖然生產手段較落後,產品數量不多,但這些產品在國內無線電製造業中佔有一定地位。
1936年
隨著廣播電台事業的發展,收音機在全市逐步普及,總數約在10萬台以上,但幾乎都是國外製品,使得國內民族無線電製造業發展緩慢。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上海無線電製造業進一步受到打擊。1942年,侵滬日軍禁止市民使用七燈以上的收音機,並強迫市民拆除收音機的短波線圈,各無線電製造廠在日偽統治下,生產陷於停滯狀態。
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民族無線電製造業重新得到恢復,同時又發展了一批新的無線電廠商。1947年年底,上海電器工商業共有590家,其中無線電工商業為235家。同年,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在上海建立研究所,製成資源牌台式和落地式八燈高檔收音機。但由於官僚資本企業從國外進口大批成套無線電零件,低價銷售組裝收音機,給民族無線電製造業帶來新的打擊。至上海解放前夕,上海電訊工業約有30%以上工廠處於停工與半停工狀態,從事收音機及其零件製造的僅剩7家工廠和工場,從業人員共113人。順便說一句,亞美和中雍是當年上海乃至全國無線電行業的老大,而亞爾的電燈泡當時可是絕對的名牌哦。
『貳』 牡丹6410收音機開機後有沙沙聲音,但收不到台,請問是怎麼回事
親,你看一下頻道上是長波還是短波,字母是am還是fm。ams頻道上一般電台較少,fm上的多一些。另外,附近有無干擾源,有的話,盡量避開。
『叄』 推薦一款能收到FM72MHz的收音機
索尼 SONY
ICF-5500
ICF-5800
ICF-6800
ICF-7600G 港人的評價
ICF-7600GR
ICF-SW77
TR-72
松下 PANASONIC
National-2200
根德 GRUNDIG
Satellit-400
Satellit-500
Satellit-650
Satellit-700
Satellit-800
Yacht Boy YB-300
Yacht Boy YB-400
Yacht Boy YB-500
日立 HITACHI
KH-2200
KH-WS1
菲利譜 PHILIPS
D-2999
Yeasu
FRG-7700
Realistic
DX-302
AX-190
牡丹 MUDAN
2241
三進 SANGEAN
ATS-909 (港人的評價)
『肆』 怎樣收藏古董收音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收藏收音機的,雖然不是狂熱,但興趣也不低。
我以我收藏的點來說明。第一個是確定收音機的收藏范圍,世界上的收音機實在是太多了,不可能看到一台收一台,所以要有注重。收音機裡面可以分國產和國外的,一般來說都是收藏國產的,畢竟這個有歷史淵源。其次是確定收藏電子管的還是晶體管的,電子管的以我入道這幾年來看,除了一些常見機子,現在很少見了,特別是那種直流電子管機子,出來一台就是高價,沒有經濟實力還是少接觸。所以現在剛入道的很多還是收藏晶體管的。
而晶體管機子裡面也是有很多收藏熱點的。比如說從元件來看。一般有空氣可變電容,草帽管(三極體的早期一種形式,還有另一種,就是上海廠家早期的禮貌管),還有按外型來說,袖珍式,攜帶型,台式的。
這些機子裡面有個目前很熱的收藏類型-紅機,所謂的紅機,說到底就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各個廠家為了拍老毛的馬屁,弄得老毛語錄在機子上,這些機子現在很熱,所以個人建議初始愛好者還是不要接觸。
還有一個是特級機,一級機得,比如熊貓B11,紅燈733等,這些機子目前是熱炒類型,指不定啥時跌都有可能。
收音機收藏裡面還有一個是廠家和生產時間,可以想像的是大廠家,比如上海無線電二廠,三廠,四廠,北京無線電廠,南京無線電廠等這些廠子的機子只要年代早,一般都挺貴的,畢竟大家都知道,還有一些就是小廠子出的,如果不是很了解這些行情,還是盡量克制自己,不要貿然買收音機,不然到時會後悔。
個人建議新入行的,可以選擇常見的機子,比如熊貓B802-1,牡丹/紅旗8402,紅旗703,紅旗5401,紅旗803/804等,這些機子都是不錯的,生產年代也早,價格也便宜,一般品相好點的200塊以內就可買到。
差不多能想到的就這些,關鍵還是先多看,看多了再下手
『伍』 一台用電池的小型收音機的使用壽命多長
如果不是人為損壞,收音機的使用壽命決定於幾個磨損元件,按照故障率從高到低排,有:波段開關、電位器、可變電容器。如果只有中波,壽命可以更長些。本人一台牡丹6管分立元件鍺管半導體收音機是1978年產品,現在波段開關沒法更換,焊死在中波,電位器換過一次,雙聯可變電容尚未失效,因為旋轉雜訊大最近剛更換,一切工作均正常,且不存在任何不良跡象,似乎可以無限期的使用下去。
『陸』 我有一台牡丹牌711電子管收音機現在能賣多少錢
看賣給誰了。
賣給收廢品的,10元就不錯了。
賣給收藏的,好的(能收音)可達100元。
『柒』 收音機什麼牌子的好
德生是比較好的品牌了,你喜歡吧,下面都是品牌機子來的..
國產老收音機品牌
一、電子管收音機:
祖國 北京 天津 上海 武漢 中蘇 101 (一○一)
飛樂 紅燈 美多 春雷 凱歌 寶石 工農兵 紅旗 和平
中原 太湖 泰州 黃山
長江 黃河 海河 珠江 東湖 大橋 天壇
紅星 衛星 電子 宇宙 紅波 電訊 遠程 東方紅 強聲
熊貓 百靈 海燕 雲燕 飛鴿 雄雞 金鳳 鶯歌 鸚鵡 鳳凰
牡丹 梅花 紅葉 海棠 茶花 野玫瑰
公利 開利 利聞 亞美 新時代 三勤
二、晶體管收音機:
祖國 北京 天津 上海 武漢 101 (一○一)
飛樂 紅燈 美多 春雷 凱歌 寶石 工農兵 紅旗 軍號
太湖 黃山 長江 黃河 海河 珠江 東湖 大橋 天壇
紅星 衛星 紅波 東方紅
熊貓 百靈 海燕 雲燕 飛鴿 杜鵑 鶯歌 燕舞 鸚鵡
牡丹 梅花 紅葉 海棠 茶花
公利 開利 利聞 亞美 新時代 珠江
當前國產收音機品牌
德生、 德勁、安健、 凱隆、福生、凱迪、金業、 雷登、智能達、 曼波、三樂、 凱德寶、 易凡、 寶麗多(東莞石排金山電子廠)、歐電、憶豐、三圳星、 日升寶、達宇、 灃鈿、正力、 達宇達、 理丹、日電、熊貓、 珠江、奧多、 榕傑、極典、 樂信(佳電)
『捌』 七十年代最流行的收音機是什麼牌子
七十年代電子管收音機是牡丹和紅燈比較流行,熊貓和上海檔次較高。
『玖』 牡丹牌MT205雙卡立體聲收錄機
曾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麋全國的暢銷產品!現在已經屬於淘汰品了!最多隻值個廢品收購價!!
『拾』 193幾年有沒有收音機
礦石收音機
今天,我們習慣把那些不使用電源,電路里只有一個半導體元件的收音機統稱為「礦石收音機」。礦石收音機是指用天線、地線以及基本調諧迴路和礦石做檢波器而組成的沒有放大電路的無源收音機,他是最簡單的無線電接收裝置,主要用於中波公眾無線電廣播的接收。
1910年,美國科學家鄧伍迪和皮卡爾德用礦石來做檢波器,故由此而得名。由於礦石收音機無需電源,結構簡單,深受無線電愛好者的青睞,至今仍有不少愛好者喜歡自己DIY和研究。但它只能供一人收聽,而且接收性能也比較差,當時客觀上也制約了無線電廣播的普及和發展。
電子管收音機
1904年,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在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的手下誕生。人類第一隻電子管的誕生,標志著世界從此進入了電子時代。
電子管是一種在氣密性封閉容器(一般為玻璃管)中產生電流傳導,利用電場對真空中的電子流的作用以獲得信號放大或振盪的電子器件。電子管是電子時代的鼻祖,電子管發明以後,使收音機的電路和接收性能發生了革命性的進步和完善。
1930年以前,幾乎所有的電子管收音機都是採用兩組直流電源供電,一組作燈絲電源,一組作陽極電源,而且耗電較大,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需要更換電池,因此收音機的使用成本較高。1930年前後,使用交流電源的收音機研製成功,電子管收音機才較大范圍地走進人們的家庭。但是由於電子管體積大、功耗大、發熱厲害、壽命短、電源利用效率低、結構脆弱而且需要高壓電源的缺點,它的絕大部分用途已經基本被固體器件晶體管所取代。
晶體管收音機
晶體管是一種固體半導體器件,可以用於檢波、整流、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制和許多其它功能(金銀銅鐵等金屬,它們導電性能好,叫做導體。木材、玻璃、陶瓷、雲母等不易導電,叫做絕緣體。導電性能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質,就叫半導體。晶體管就是用半導體材料製成的,這類材料最常見的便是鍺和硅兩種)。
1947年12月23日,第一塊晶體管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誕生,這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從此人類步入了飛速發展的電子時代。
晶體管收音是一種小型的基於晶體管的無線電接收機。1954年10月18日,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投入市場,僅包含4隻鍺晶體管。在晶體管出現以後,收音機才開始真正普及。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末也開始研製晶體管收音機,並在70年代形成生產高潮。德國根德,日本索尼,荷蘭菲利普以及國產的紅燈、牡丹、熊貓等著名品牌的老收音機,就是這段歷史的佐證。1958年,我國第一部國產半導體收音機研製成功。
晶體管收音機以其耗電少,不需交流電源,小巧玲瓏,使用方便而贏得人民的喜愛,並逐漸在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並成為最普及和廉價的電子產品。
晶體管是現代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晶體管發明以後,電子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尤其是PN結型晶體管的出現,開辟了電子器件的新紀元,引起了一場電子技術的革命。
集成電路收音機
1958年9月12日,美國人傑克基爾比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從此,集成電路逐漸取代了晶體管,使微處理器的出現成為了可能,奠定了現代微電子技術的基礎,也為現代信息技術奠定了基礎,開創了電子技術歷史的新紀元,讓我們習以為常一切電子產品的出現成為可能。
在一塊幾平方毫米的極其微小的半導體晶片上,將成千上萬的晶體管、電阻、電容、包括連接線做在一起,作為一個具有一定電路功能的器件來使用的電子元件,叫做「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產。本質上,集成電路是最先進的晶體管,集成電路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晶體管可提高幾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
我國在1982年,出現了集成電路收音機。
DSP收音機
DSP技術收音機就是無線電模擬信號由天線感應接收後,在同一塊晶元里放大,然後轉化為數字信號,再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然後還原成模擬音頻信號輸出的新型收音機。DSP技術的本質是用「軟體無線電」代替「硬體無線電」,它大大降低了收音機製造業的門檻。
中國發展
1923年1月23日
美國人奧斯邦氏與華人曾君創辦中國無線電公司,通過自建的無線電台首次在上海播送廣播節目,同時出售收音機。全市有500多台收音機接收該電台廣播節目,這是上海地區出現的最早一批收音機。之後,隨著廣播電台不斷的建立,收音機在上海地區逐漸興起,均為舶來品,以美國出品最多,其種類一是礦石收音機,二是電子管收音機,市民多喜用礦石收音機。
1924年8月
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裝用廣播無線電接收機暫行規定,允許市民裝用收音機。市民中裝置收音機者漸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線路聯接為多。同年8月,上海儉德儲蓄會顏景焴採用超外差式線路聯接法裝置收音機成功。翌年10月,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在松江圖書館內,試驗組裝的礦石收音機與電子管收音機獲得成功,不僅收到上海電台的無線電電波,同時也收到日本電台所播的音樂節目。
1933年10月
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了1001號礦石收音機,外形小巧美觀,價格低廉,收音良好,受到市民歡迎。1935年10月,該公司生產出第一台1651型超外差式五燈收音機。該機除電子管和碳質電阻外,所用
收音機
的高周與中周變壓器及電源變壓器和線圈均自行設計製造。此後,一批無線電製造廠相繼生產收音機。其中以中雍無線電機廠規模較大,僅次於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1936年生產出標准三迴路一燈收音機收音機與直流三燈收音機等產品。此外,尚有華昌無線電機廠、亞爾電工社等,都先後生產過一燈到五燈收音機。雖然生產手段較落後,產品數量不多,但這些產品在國內無線電製造業中佔有一定地位。
1936年
隨著廣播電台事業的發展,收音機在全市逐步普及,總數約在10萬台以上,但幾乎都是國外製品,使得國內民族無線電製造業發展緩慢。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上海無線電製造業進一步受到打擊。1942年,侵滬日軍禁止市民使用七燈以上的收音機,並強迫市民拆除收音機的短波線圈,各無線電製造廠在日偽統治下,生產陷於停滯狀態。
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民族無線電製造業重新得到恢復,同時又發展了一批新的無線電廠商。1947年年底,上海電器工商業共有590家,其中無線電工商業為235家。同年,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在上海建立研究所,製成資源牌台式和落地式八燈高檔收音機。但由於官僚資本企業從國外進口大批成套無線電零件,低價銷售組裝收音機,給民族無線電製造業帶來新的打擊。至上海解放前夕,上海電訊工業約有30%以上工廠處於停工與半停工狀態,從事收音機及其零件製造的僅剩7家工廠和工場,從業人員共113人。順便說一句,亞美和中雍是當年上海乃至全國無線電行業的老大,而亞爾的電燈泡當時可是絕對的名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