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與張郎

丁香與張郎

發布時間: 2021-02-28 18:31:05

① 張郎與丁香 柳琴戲劇本在那裡可以下載

先用QQ郵箱發一些全劇mp3,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
QQ郵箱中還有一個TXT文檔,專給你發我網盤上的戲曲目屬錄,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和選段。
由於郵箱容量有限、網友眾口難調,而且郵箱文件需要不斷更新上傳才能保證網友順利下載,所以不提倡通過郵箱接收我的戲曲。如要求不高,建議接收我郵箱中的近2G戲曲。
如需超多戲曲,建議注冊網盤,並加我為網盤好友,才能傳給你。我在115網盤上的名字叫拉爾修,注冊網盤並加我為好友後,在網盤上給我發個消息,將你的網路提問鏈接復制到給我的網盤消息里,我就可以給你分享權,你接收文件只需一分鍾就能把我的戲曲變成你的。整出的打包的全劇mp3和選段近20G。
郵箱方式和網盤方式,希望大家只選一種,因為我郵箱中的文件都是我網盤上的,希望大家和我都不要做重復勞動。要求不高用郵箱,要求高用網盤。用網盤的就不要讓我再用郵箱發了。(如果發現你要的資料郵箱中沒有,你又非要不可,建議用網盤方式,一定在網盤上。)
請大家仔細閱讀,認真理解。由於工作量大,不希望總是回答一些無厘頭的追問。
衷心祝願大家聽戲愉快,天天開心,事事如意!

② 我想找山東柳琴戲MP3 秦香蓮。張郎與丁香什麼的有的發我Q箱7593867#446@q#q.com謝謝了加分

你的郵箱地址不對,我發送不過去喔

③ 灶王爺上天歇後語下一句是什麼

灶王爺上天,有啥說啥。

灶王爺上天,盡說吉利話。

1、灶王爺上天的由來

過去每到了年根版,老人們都會說這樣一權句俗語:「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小年過後是大年。」這里說的小年就是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的日子,俗稱「小年」,大年就是春節了。提起小年,就想起了灶王爺,因為小年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

2、灶王爺上天的傳說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有個有錢的倜儻公子叫張郎,娶個賢惠能乾的媳婦叫丁香。小兩口恩恩愛愛,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可是好景不長,張郎又迷上了一個叫海棠的年輕狐媚女子。誰知那個海棠是個花天酒地的淫盪婆娘,不幾年功夫她便花光了張郎的家財,致使張家窮困潦倒,然後棄一無所有的張郎而去。張郎在走投無路之時是丁香不計前嫌,用一碗熱湯面救了他的性命。

此時的張郎悔恨萬端,無顏面以對善良的前妻,便一頭撞死在灶台上。世上好人千千萬萬,不知為什麼老天爺對這個張郎卻情有獨鍾,封他做了灶王爺,享受人間煙火。從此,便有了灶王爺上天的傳說。

④ 炎帝為什麼化身灶君菩薩

炎帝逝世之後,被安葬在白鹿原,當地老百姓都傳說炎帝其實並沒有死,而是玉皇大帝派九天玄女召他到天宮聽封去了。

炎帝跟隨九天玄女來到天宮通明殿上,參見了玉皇。玉皇說:「你在下界為帝,很得民心。如今年紀大了,不必勞累過多,我就封你做九天東廚司命灶君菩薩吧!希望你監督天下人勤儉過日子。每年今日,你上天來稟報一次。如果百姓忘恩負義,浪費五穀,就要受罰。」炎帝聽了,一一答應。

炎帝回到人間後,各家各戶都來看望。聽說炎帝做了灶君菩薩,都爭著要把他接到自己家裡去過日子。大臣郴天說:「好了,好了!灶君只有一位,大家不要爭。這樣吧,我把他的圖像畫下來,每家灶前貼一張,不就天天和大家在一起嗎?」百姓聽了,都說這個辦法好。據說,這就是貼灶神像的由來。

第二年臘月二十三日,灶君菩薩要上天奏事了,人們捨不得他走,一直把他送到村口。灶君菩薩說:「這次上天,多則七天,少則三五天,就要回來的。我還想把天上的神牛借下來,幫助大家耕地,減輕大家的勞累。」他到天宮向玉皇講了人間的苦情,然後要求允許借神牛下凡耕地。玉皇說:「我沒有意見,你到兜率宮太上老君那裡求助吧。」灶君大喜,謝過玉皇,就找老君去了。

卻說灶君菩薩上天後,百姓天天在想念他。等到年三十晚上,還不見灶君回來,大家心裡很著急。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沒有睡,一直坐在火爐邊等灶君菩薩。快到五更天了,只聽見空中三聲牛叫,人們覺得稀奇,趕緊開門抬頭一看,啊哈!是灶君菩薩牽著一條大神牛回來了!大家高興得不得了,趕快點起香紙,放起鞭炮迎接。

後來,每年臘月三十日晚上,人們都是夜裡不睡覺,要圍爐「守歲」,實際上是等著迎接慈愛、仁德的灶君菩薩從天回到人間。據說,送春牛的風俗,也就是這時傳下來關於灶王節的傳說。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這一天,要把灶王爺請下來,燒了。是讓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再等他回宮降吉祥。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小年」又稱「灶王節」。說起灶王節,民間流傳著幾種版本有趣的傳說。

一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台,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日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閑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

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

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准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

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

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

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制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

如此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後,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還有一個灶王爺來歷的傳說,傳說灶王爺不是什麼神,而是一個名叫張郎的薄情男子。據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在一個地方,住著一戶姓張的中等人家。他們一家四口,除老夫婦外。還有兒子、兒媳。兒子名叫張郎,娶妻名叫丁香。張老夫婦非常疼愛兒子、兒媳,張郎夫妻也十分恩愛,丁香又很孝順公婆。因此,一家四口日子過得很是美滿。

後來,張郎不願在家種地了,一心一意要出外做生意。父母在家裡想兒子哭得眼瞎。家裡外面全丁香一人忙活。後來公婆生重病死了,也是丁香一人埋葬。孤苦伶仃的丁香日思夜想,盼著丈夫快快回來。

他一去十年,杳無音信。一天,張郎回來了,這時他已經是一個大富商了。一進門就將一紙休書扔給丁香說:「我給你一頭老牛,一輛破車,你趕快給我走吧!」

丁香一見休書,像晴天里打了個霹靂!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今日盼明日盼,一直盼了十年才盼回來的丈夫竟然這樣對待自己。但她看出張郎變心了,任憑怎麼說也沒有用,於是就吞下苦澀的眼淚,收拾自己的衣衫,牽著老牛,坐上破車,走了。後來,丁香又嫁給了一個心地善良的打柴郎。

張郎休了丁香,第二年(有的說第二天)就正式娶了他從外面帶回來的一個妓女海棠。人們對張郎的這種行為非常不滿,於是有人就編了這樣一首歌:「張郎張郎,心地不良,前門休了丁香,後門娶進海棠。無義之人,好景不長。」

也許是事有湊巧吧,張郎果然被人們說中了。他娶了海棠尚不到一年,家中遭了一場大火。財產全部燒光了,海棠也燒死了。張郎雖從烈火中逃出了性命,但兩眼已被火燒得差不多失明了。他無以為生,只得出外討飯。

一天,丁香正在院中鍘草喂牛,忽見一個要飯的來到她家門上,她就拿了一隻碗,盛了滿滿一碗面給那要飯的吃。那要飯的狼吞虎咽的只三口兩口就把那碗面吃光了,他又對丁香說:「大娘大娘行行好,再給一碗吃吧!」丁香一聽那要飯的說話口音非常耳熟,心中不免有些懷疑。她上前仔細一看,原來那要飯的不是別人,正是前夫張郎。

丁香見了張郎,真是又氣又恨。她不由得感嘆一聲說道:「哎喲喲,我那張郎,見了你前妻,叫開了大娘。」

張郎一聽驚呆了。他萬萬沒想到,這個給他飯吃的「大娘」,正是他所休棄的丁香。他羞愧難當,無地自容;就一頭鑽進了鍋底下,怎麼也不出來,憋死在裡面。

張郎死後,據說玉皇大帝因為張郎和自己同姓的緣故(聽說玉皇大帝也姓張,人們都稱他張玉皇),就糊里糊塗地封他做了一名灶王。又因為張郎死的那天正是農歷臘月二十三日,所以人們就定那一天為灶王節。雖然人們很瞧不起這位灶王爺,但又恐怕他在玉皇大帝面前搬弄是非,所以也不敢怎樣怠慢他,只得按時節給他上供,臘月二十三要送他「上天言好事」,到了大年三十還要迎接他「下界保平安」哩。這就是灶王爺的來歷。

臘月二十三日這天,漢族民間不論貧富,戶戶都在家裡設壇送灶君。奏疏、壽桃、燈芯、紙馬紙鶴,是必備的供品。「奏疏」是一封托灶王爺呈交玉皇大帝的感謝信,末尾特別簽署了弟子合家的名字。「壽桃」即在一小塊紅紙上,用麥生、白糖拌和刻成一顆綴有葉子的大速桃,意在祝願玉皇大帝萬壽無疆。

紙馬紙鶴是印在紙的,一匹備妥雕鞍金蹬的高頭駿馬,一隻展翅欲飛的仙鶴,這是司命帝君和他親屬的坐騎。幾扎素潔的燈芯是作日夜兼程點燈之用。由於人們擔心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說自己家的短處,於是就絞盡腦汁,用瓜果糊住了灶王爺的嘴,如果他要說也只能說些甜言蜜語。

⑤ 求柳琴戲《張郎與丁香》揚琴戲《劉墉審鬼》《小羅鍋》MP3下載

直接傳到網路上傳附件,絕對沒有密碼、完全免費


如覺得好,請及時下載,及時採納為滿意答案,進你的知道,進你的提問,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鍾搞定。謝謝

⑥ 泗州戲的張郎休丁香的女演員是誰怎麼關注她

她應該是劉榮芝。
劉榮芝,原名劉永芝,女, 1983年11月出生梨園世家,宿州市泗州戲劇團當家花旦。與泗州戲孫梅、張廷、呂咸蔚並稱「泗州戲四小名旦」。

⑦ 張郎休丁香山東柳琴曲譜

張郎休丁香山東柳琴曲譜的,並且這款曲譜也是特別的有紀念意義的,值得我們大家深去研究的。

⑧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你知道灶王爺如何向玉帝告狀的嗎

灶王爺會將人間發生的事情全部稟告玉帝,然後按照罪行大小來減去相應的陽壽,因此凡人對於灶王爺非常的敬重。雖然現在我們都知道灶王爺只是古代人民的迷信說法而已,但其中也寄託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因此我們也應該尊重和保護好這種風俗文化。



如果有人出現不檢點的行為,那麼他就很有可能會成為灶神的重點舉報對象,一旦被定下了罪行,那麼接下來他要面對的就是殘酷的懲罰了。因此人間才會如此害怕灶神,還會把最好的東西都拿來獻給灶神,以便自己的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地過日子;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去相信這些說法了,但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了。

⑨ 跪求柳琴戲,幫爺爺聽,要mp3格式的,有的請發[email protected] 比如喝面葉,小包公,張郎與丁香 點兵

你好這是你要的資源
已發送,請注意查收O(∩_∩)O~
若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回郵或是追問版
盡量在最短權的時間內回復
如果未收到郵件
請查看垃圾箱,說不定裡面會有驚喜哦
親要是滿意的話
加點分~~o(>_<)o ~~順便採納了吧(*^__^*)

---------來自【極度音樂團】團隊

PS:如果有其他人還想要這個資源,請將滑鼠移動到我名字上,在出現的頭像下方點擊【向TA求助】。記得說明你要什麼資源並留下你的【郵箱或QQ】哦~

⑩ 山東柳琴戲張郎與丁香伴奏

山東柳琴戲張郎與丁香所用伴奏的樂器叫柳葉琴(一種彈撥樂器),故名柳琴戲。活躍在魯南,蘇北,皖北地區。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