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是京劇嗎

牡丹亭是京劇嗎

發布時間: 2021-02-28 12:30:11

『壹』 京劇在建國前有什麼經典的曲目,牡丹亭屬於京劇嗎

太多了,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太真外傳》、《游龍版戲鳳》、《權西施》、《鎖麟囊》、《荒山淚》、《春閨夢》、《鴛鴦冢》、《乾坤福壽鏡》、《紅娘》、《荀灌娘》、《桃花村》、《御碑亭》、《昭君出塞》、《紅樓二尤》、《春草闖堂》……

這些只是指旦角的一些劇目,還有很多呢。

《牡丹亭》不屬於京劇,屬於崑曲。

『貳』 奼紫嫣紅是選自京劇牡丹亭對嗎

錯的,這是崑曲《牡丹亭》裡面的

『叄』 京劇《牡丹亭》

白玉蘭演唱京劇《牡丹亭》 www.tudou.com 京劇白先勇內 青春版牡丹亭容

『肆』 京劇《牡丹亭》講的是啥內容

主要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故事簡介

南宋時期南安太守杜寶之獨女杜麗娘,在聽聞家庭教師陳最良的詩經《關關雎鳩》一課之後,居然動了思春之情,於夢中邂逅一書生,醒後因思念夢中情郎,鬱郁寡歡而亡。杜寶赴淮陽升任安撫使前,將杜麗娘葬後花園梅樹下,並修梅花庵,囑一道姑守之。

杜麗娘的靈魂來到地府,判官卻查出她命不該絕,命定有一段姻緣,便放她回返人間。後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卻因故寓於梅花庵,並因此與杜麗娘遊魂相遇相知。其後杜麗娘指示柳夢梅掘墳,開其棺木,並利用自己的屍體復活,兩人結為夫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

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往淮陽見杜寶時,杜寶不相信杜麗娘復活,欲將柳夢梅除之而後快,判處就地正法。在緊急關頭,知情者急告杜寶以實情,並指出柳夢梅乃新科狀元,不宜殺之。杜寶卻懷疑柳夢梅是妖怪,上奏皇帝。

此後全案歸朝廷處理,皇帝查明真相,柳夢梅終於與杜麗娘相聚,杜寶也與女婿盡釋前嫌,全劇歡喜而終。

(4)牡丹亭是京劇嗎擴展閱讀

1、《牡丹亭》簡介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 《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2、文學地位

《牡丹亭》與《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

《牡丹亭》是湯顯祖最著名的劇作,在思想和藝術方面都達到了其創作的最高水準。劇本推出之時,便一舉超過了另一部古代愛情故事《西廂記》。

此劇在明末一經上演,就受到民眾的歡迎,特別是感情受壓抑婦女。有記載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於「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一出戲時感情激動,卒於台上。

『伍』 牡丹亭是什麼.它和花田錯 有什麼關系啊.!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與其《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此劇原名《還魂記》,創作於1598年。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若士,江西臨川人。出身書香門第,為人耿直,敢於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權貴,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層官職,四十九歲時棄官回家。他從小受王學左派的影響,結交被當時統治者視為異端的李贄等人,反程朱理學,肯定人慾,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對他影響很大。在文學思想上,湯顯祖與公安派反復古思潮相呼應,明確提出文學創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張,把思想內容放在首位。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體體現。湯顯祖雖然也創作過詩文等,但成就最高的還是傳奇。他是我國古代繼關漢卿之後的又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他的戲劇創作現存主要有五種,即「玉茗堂四夢」(或稱「臨川四夢」)及《紫簫記》。「玉茗堂四夢」即《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這四部作品中,湯顯祖最得意,影響最大的當數《牡丹亭》。

【故事梗概】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託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3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游後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後,受杜麗娘之託,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後,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牡丹亭》成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據作者說,其題材來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影響最大。湯顯祖對話本《杜麗娘慕色還魂》的加工改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突出杜寶等人的衛道士立場;二是改變杜、柳門當戶對的關系;三是改話本杜麗娘封建淑女色彩為叛逆女性;四是強調追求自由愛情的艱難曲折。使這一傳統的「還魂」母題具有了嶄新的思想內容。

《牡丹亭》是一部愛情劇。少女杜麗娘長期深居閨閣中,接受封建教倫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幽會,後因情而死,死後與柳夢梅結婚,並最終還魂復生,與柳在人間結成夫婦。劇本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不渝的愛情,歌頌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撓的斗爭,表達了掙脫封建牢籠、粉碎宋明理學枷鎖,追求個性解放、嚮往理想生活的朦朧願望。從內容來說,《牡丹亭》表現的還是古老的「愛欲與文明的沖突」這一主題,不過,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內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極力宣揚的理學、禮教。杜麗娘對愛情的嚮往是天生的,盡管她被長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強烈的思春之情,並最終獲得了愛情。《牡丹亭》的意義在於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愛欲的客觀性與合理性,並對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強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與《西廂記》有類似之處,但是,《西廂記》是先情後欲,《牡丹亭》則是先欲後情;《西廂記》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發展,更多的是表達「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美好願望,而《牡丹亭》則特別突出了情(欲)與理(禮)的沖突,強調了情的客觀性與合理性。這種不同,是時代的差異造成的。

《牡丹亭》的愛情描寫,具有過去一些愛情劇所無法比擬的思想高度和時代特色。作者明確地把這種叛逆愛情當作思想解放、個性解放的一個突破口來表現,不再是停留在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狹隘含義之內。作者讓劇中的青年男女為了愛情,出生入死,除了濃厚浪漫主義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賦予了愛情能戰勝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戲劇的嶄新思想是通過嶄新的人物形象來表現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無疑是塑造了杜麗娘這一人物形象,為中國文學人物畫廊提供了一個光輝的形象。杜麗娘性格中最大的特點是在追求愛情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堅定執著。她為情而死,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當時現實社會中青年女子追求愛情的真實結果,同時也是她的一種超越現實束縛的手段。

曾改為電影
牡丹亭Peony Pavilion(1986)

導演: 方熒Ying Fang
編劇: 胡忌Ji Hu
演員: 張繼青Jiqing Zhang .....杜麗娘
王亨愷Hengkai Wang .....柳夢梅
徐華Hua Xu .....春香
王維艱Weijian Wang .....杜母
類型:戲曲
片長:130分鍾
國家:中國
色彩:彩色

劇情

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從小被父母按封建禮教的閨訓教導著,只事詩書女紅,不出閨房半步,度過了十六個春秋。一天丫環春香偶然發現杜府中有一所後花園,便逗引小姐杜麗娘前去賞春遊玩。在園中,杜麗娘目睹一派大好春色感慨萬千,深感自己辜負了良辰美景。回到家中,她那被壓抑了多年的嚮往生活與愛情的芳心萌動了,在她悠然入夢的時候,一位夢神指導她與柳夢梅相遇相愛。可當她醒來以後,人是物非,一派凄涼,她十分傷感。由於相思之苦,杜麗娘日漸憔悴,終於在中秋佳節的秋風秋雨之夕告別了短暫的一生。

製作公司:南京電影製片廠 Nanjing Film Studio [中國]

什麼是花田錯,為什麼叫花田錯? 《花田錯》是京劇,故事緣於《水滸傳》,花田本意種花的農田,花田錯是發生在種花小鎮,花田祭上的錯誤故事,寓意是道德領域的錯一夜情的錯。

花田錯原來的最初創作是在1912年,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創作。荀慧生:幼年學梆子時的開蒙戲,一為《辛安驛》,一為《花田錯》。這兩個戲均經荀慧生的太老師侯俊山先生(老十三旦)親自指點。《花田錯》的傳統演法自花田訪婿起至周通搶親止,故事是不完整的。荀慧生改演京劇後,依據《水滸》中「小霸王醉卧銷金帳,莽提轄大鬧桃花村」一回增益首尾,將它搬上京劇舞台。1919年與楊小樓、譚小培、尚小雲三位先生由京到滬(上海觀眾稱為「三小一白」,因當時荀慧生仍用「白牡丹」藝名),在老天蟾舞台演出,荀慧生即以此戲打泡,自飾春蘭,演卞璣者為李桂芳。演出後,甚受觀眾歡迎,此後數十年屢演不衰,被稱為荀派代表作之一。
《花田錯》的最初改編本,其中卞璣先與劉玉燕訂親,周通誤將其搶至家中後,又與周妹玉樓私訂終身,而丫鬟春蘭也暗有嚮往之意,故戲終時出現了一夫多妻的場面。解放後,荀慧生以為這樣結局,殊不可取,遂在演出時作了改動。至1959年又重新審訂加工,刪除其中不妥的細節,並把結尾大團圓收場,更作喜劇誇張,給春蘭增加一段輕松愉快的唱工,並配合活躍、流動的舞蹈身段,從而越加烘托出喜劇的歡樂氣氛。

花田錯京劇主要情節
宋時,陝西雁門桃花村富戶劉德明,有女玉燕,及笄未嫁。時值花田盛會,劉員外劉德明命丫鬟春蘭陪同劉玉燕前往游賞,暗中訪求佳婿。襄陽舉人卞璣,上京趕考,途中因資斧拮據,乃於花田會上設攤賣畫。春蘭見卞璣才貌不凡,回家稟知父親劉德明,劉德明命家人往請,不想誤將小霸王周通請來。周通限令三日之內,須將劉玉燕送與成親。春蘭設計,使卞璣男扮女裝與劉玉燕相會。劉玉燕與卞璣兩人私定終身並一夜有孕,周通突來搶親,竟誤將卞璣搶去。旋周通因劫奪生辰綱之事涉嫌,被傳至公堂;周妹玉樓發覺卞璣喬裝,詢明真相以後,遂將卞璣釋放,並贈銀以為赴考資斧。劉德明因女被搶,赴衙告狀,隨同都頭雷橫去周寓,但又將周玉樓搶回。此時,春蘭誤以搶回者為卞璣,乃向劉德明說明前次被搶者實為卞璣,竟令周玉樓改換男裝與劉玉燕成親。花燭之夜,周玉樓訴述事實原委,春蘭恐日後周通復來糾纏,仍留周玉樓住在庄中,以應付其兄。周通被釋以後,果然通知劉德明,當晚進庄成親。劉德明正彷徨無計,適魯達前來投宿,聞知大怒,假扮新娘,隱於帳內,迨晚,周通至,被魯達痛打,逃跑。魯達追至途中,巧遇打虎將李忠,從中勸解,並令周通回庄向劉德明請罪。時卞璣已中狀元,也至桃花村。眾人相見,真相大白。最後,卞璣與劉玉燕完姻,周玉樓則在春蘭撮合下,與李忠成為夫婦.
花田錯曾改編為喜劇電影《花田喜事》

因此 , 可見 兩者除了均為戲劇名稱,別的基本沒有什麼關系了。
現在的流行樂壇好像都在挖掘民族的成分了么~

『陸』 說出戲曲《竇娥冤》《牡丹亭》的作者,京劇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竇娥冤》關漢卿
《牡丹亭》湯顯祖
京劇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京劇形成於清道光二十年回以後到咸豐末年這段時間,答即1840年至1860年。當初徽班風靡京華,到嘉慶、道光年間,湖北的漢調藝人紛紛進京,其中不少搭入了徽班,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徽戲在聲腔、劇目、演出諸方面都發生新的變化。經過較長時間的孕育、演化,經過多種融合與嬗變,終於產生了一種新的劇種,那就是京劇。

『柒』 從中國古代戲曲分類《西廂記》和《牡丹亭》各屬於什麼

從中國戲曲來看,【西廂記】屬於崑曲、京劇,【牡丹亭】屬於崑曲。

中國古代戲曲只版要是指元雜劇和明清傳權奇。如果從這兩部作品的年代來看,西廂記屬於元雜劇,牡丹亭屬於明清傳奇。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7)牡丹亭是京劇嗎擴展閱讀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故事雖本唐代元稹《鶯鶯傳》,實際卻是脫胎於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

王實甫曾任陝西縣令、陝西行台監察御史。後來由於他不滿當時官場的齷齪,憤而辭官,決心以寫戲抒發心中之郁懣。於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開始了雜劇創作。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讀書人,依據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改編成《諸宮調西廂記》,把原來故事中的主人公鶯鶯寫成是博陵郡人。

定州在隋代就稱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帶鶯鶯和張生的故事流傳相當廣泛。相傳在定州崔沿士一帶曾有過崔鶯鶯的墓冢。王實甫正是根據這一點,在中山府開始了他的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寫作。

『捌』 京劇 牡丹亭 與 智取威虎山 的藝術表現形式有什麼不同

首先,《復牡丹亭》不是京劇,是崑曲。制
1,一個是現代京劇,一個是崑曲名劇
2,一個是戰爭題材,一個是情性之歌
3,一個綜合京劇藝術的各種表現形式,舞台感強烈
一個文辭見長,中國古典文學的深邃感強烈
4,一個雅俗共賞,一個受眾有限
先說到這里

『玖』 西廂記和牡丹亭都是京劇嗎 還是小說

《西廂記》是小說,後改編成戲曲。很多劇種都有演出過《西廂記》有京劇、越劇等《牡丹亭》是崑曲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