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李敏牡丹亭

李敏牡丹亭

發布時間: 2021-02-28 11:06:48

A. 王君安的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玉蜻蜓》、《紅樓夢》、《天雨花》、《盤妻索妻》、《牡丹亭還魂記》、《柳永》等。
王君安,女,一級演員。浙江嵊縣人,1970年6月出生。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學藝,工小生。除了本人能刻苦專研之外,有幸得到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悉心傳教,在唱、做、念、打各方面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並得到「尹派」早期傳人尹小芳為她指導排戲,成長為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的主要演員和「尹派」藝術的第五代優秀傳人。她在福建省第十六、十七屆戲劇會演、福建省首屆藝術節、1988年福建省屬劇團創作會演中皆獲演員獎。1989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屆中青年演員比賽中獲金牌獎。在福建省越劇青年廣播電視大獎賽中獲一等獎,被中央電視台聘為特邀戲曲演員,並獲首屆「水仙花」演員獎。在1990年華東地區越劇青年演員「霞飛杯」大獎賽中獲「越劇新星」的稱號。1993年主演《玉蜻蜓》獲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1994年獲第四屆文華表演獎、中國小百花越劇節金獎。鑒於她對戲曲事業中的突出貢獻,先後獲團福建省委頒發的「新長征突擊手」和省直機關的「優秀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

王君安,越劇「皇帝」尹桂芳第五代嫡傳弟子,1986年出演《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而蜚聲上海灘,1996年,就在她事業最高峰的時候,她選擇了赴美留學。此後,她和越劇界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聯系。如今,王君安重返福建芳華越劇團,擔綱主演《玉蜻蜓》,重現尹派越劇的魅力。
王君安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經過6年的學習,第一次擔綱的大型演出是1986年,整個芳華越劇團在上海出演《紅樓夢》,她扮演賈寶玉。王君安說,「沒想到上海的觀眾這么瘋狂」,她說的瘋狂,是說首演那次的36次謝幕———《紅樓夢》的演出贏得了全場上海和全國各地戲迷、戲曲專家長達23分鍾的掌聲,「觀眾遲遲不願離開」,王君安回憶說,當時年紀還小,除了緊張,除了高興,就沒有時間來想其他的事情了。於是,在上海,《紅樓夢》足足演出了一個月,每場都是座無虛席。
正是這一次表演,王君安的名字從芳華越劇團一下子為全國戲迷所熟知,年僅16歲的王君安在戲迷看來,雖然在台上是一個風雅翩翩公子,但是台下則完全是一個「孩子」,所以,很多戲迷給王君安送去了布娃娃、毛絨狗熊等禮物,以答謝她的精彩演出。
20年後,王君安再次感受到了戲迷的熱情,在芳華越劇團成立六十周年的紀念演出上,從美國歸來的王君安演出了尹派名劇《盤妻索妻》,來自全國各地的「君安迷」會聚到了福州芳華,王君安狀態一如當初,劇場中掌聲、喝彩不斷。
來觀看演出的觀眾中,依然有不少是專程從外地趕來福州的戲迷,不過,和以前相比,年輕的面孔更多了。在王君安離開中國的10年間,不少年輕的越劇觀眾只能通過以前留下的視頻來認識、了解這個當年風靡越劇界的當家女小生的風采。讓王君安更加感動的是,這些觀眾還自發准備了熒光的牌子———「君安盼君歸」,王君安當時就覺得「觀眾這么捧場,這個情是一定要報答的」。
王君安是尹桂芳的嫡傳弟子,深得尹派小生表演精髓,所以很多上了年紀的老觀眾也非常接受王君安,甚至還有好幾位專程從美國趕來福州看王君安演出的老華僑,這個「場」捧得夠大了,王君安特意為這幾位觀眾買好了前排的戲票,答謝他們的情誼。這么做,也是為了報答她的老師尹桂芳。實際上,這幾位觀眾就是尹桂芳的忠實戲迷,王君安在美國期間,尹桂芳還聯繫到這幾位老戲迷,讓他們有條件的話照顧一下她這位得意門生。
飛赴美國是1996年的8月,王君安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當時,她已經成為芳華越劇團的當家小生。在福建的多年苦練,以及在上海的幾年進修,王君安一直是在尹桂芳的指導下學習越劇,並且在《紅樓夢》一炮打響後,相繼擔綱主演了《玉蜻蜓》等傳統尹派名劇,藝術上已經從嶄露頭角變成了當家小生。正當她的藝術事業達到高峰的時候,她卻做了一個很讓人吃驚的決定,去美國留學。
為什麼去美國留學?很早王君安看到別人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就很羨慕,而11歲就進芳華學藝的王君安覺得自己的文化知識也應該加強。於是,正好有一個機會能去美國,就毫不猶豫地申請了,「我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准備,王君安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飛往美國的班機。
在事業的高峰期轉行,這在旁人看來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決定,而在王君安選擇的時候,同樣是她的老師尹桂芳支持了她,於是,王君安暫別越劇舞台。不過沒想到一別就是10年。到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後,王君安本打算學習一些跟藝術相關的專業,不過轉念一想,既然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何不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呢?於是,她下定決心學習財經,5年的苦讀,她終於完成學業,而她當年的夢想「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早就成為了現實。
王君安的走,是默默無聞的,而在美國,她呈現在別人面前的,依然是一個很普通的中國女孩,她從來沒有跟別人提起過她的過去,只是默默地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學業,並且還拿著她的學歷證書,在西海岸的加州做了5年財經業的工作。
在美國的10年,王君安前5年就是「人間蒸發」,沒有參加國內越劇表演,而在工作後,王君安才間或參加一些國內的演出,而基本上都是紀念尹桂芳的表演。
一代越劇大師尹桂芳是在2000年逝世的,當時,還在美國的王君安沒有回國見老師最後一面,這讓王君安至今抱憾,所以,對於尹桂芳的紀念活動,王君安每次都會參加。
王君安有一個比喻說,君是一個尹加一個口,安是一個女的帶著小生的帽子,所以她和尹桂芳,和尹派小生的緣分是天註定,「天生應該唱尹派小生」。在芳華,尹桂芳對王君安的培養非常悉心,幾乎是手把手地教,從一個腳步到一個眼神,尹桂芳雖然自己行動不便,也要親力親為,排練《紅樓夢》,尹桂芳更是每次排練都要去親自指導。
對於「師」這個詞,王君安的理解比世間絕大多數人都要透徹,尹桂芳對於王君安來說,不僅是教唱戲的良師,也是生活上的益友。王君安還記得,尹桂芳是一個「洋派」的人,在上海經常請學生吃炸豬排,老師和學生之間其樂也融融,這種梨園師徒之間的情誼,是一般的學校基本上不能感受到的。
尹桂芳一生經歷坎坷無數,所以,對於王君安當初選擇留學,唯有尹桂芳是支持的,有戲迷評論說「戲曲演員的成長軌跡太單一甚至貧乏了,固然執著專注,但缺失的東西也不少。戲曲是文化的一類,沒有足夠的底蘊和閱歷,容易卡在某種程式化理解上」。這也是尹桂芳看到的,所以給了王君安自我發展的空間,同時也把王君安的名字一直保留在芳華越劇團的演員名單裡面,期待她的歸來。
在美國的10年,王君安感慨說,「自己也真的長大了,以前不覺得,現在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師的偉大,所以,來國內演出過幾場,看到尹派戲迷的熱情,也看到國內越劇發展的現狀,她覺得,自己有責任重返芳華,正尹派之源,將尹桂芳一手創辦的芳華發展得更好,也算是盡孝了。」
王君安正在排練《玉蜻蜓》,所以找個時間采訪真的很不容易,在周六下午綵排前,趁著道具師准備桌子椅子等道具的當口,記者采訪了王君安,聽她不緊不慢、不溫不火地講述在美國的經歷———倒是她獨闖美國的經歷足夠讓記者嘆服。
雖然在美國呆了10年,並且從事的是財經方面的工作,但一回到福州,回到劇團,王君安立即進入狀態:「雖然福州的生活條件並不很好,排戲也真的很辛苦,但是劇團的人在一起真的很幸福。」說話間,台上一個劇組人員拿起麥克風說了一個通知,晚餐後還要繼續排練,劇組訂了盒飯,邊吃邊排。不過,這不也是幸福的工作嗎?
回國後,王君安推出兩張個人專輯《愛》、《尹韻風流》、《愛》獲得了第三屆福建省優秀出版物獎,該專輯為六碟裝,共收錄了《盤妻索妻》、《何文秀》、《沙漠王子》、《紅樓夢》、《玉蜻蜓》、《風流才子》、 《天雨花》、《秦樓月》等尹派經典名劇中的經典唱段共計22段,經王君安本人親自整理曲譜、並力邀作曲家陳國良老師為其重新編配、錄音。其中,還特別邀請到她從小的黃金搭檔、戲劇梅花獎得主李敏小姐傾情合作了一碟對唱曲目。
她曾獲得第16屆福建省戲劇匯演演員獎,第17屆福建省戲劇匯演表演獎,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員大獎賽金牌獎。在1990年華東區越劇青年演員「霞飛杯」大獎賽中獲「越劇新星」桂冠,獲優秀演員獎。1994年芳華越劇團復排的《玉蜻蜓》,獲文化部頒發的第4屆文華獎、新劇目獎和舞美設計獎,王君安獲文華表演獎。同年,在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中再獲金牌獎。
然而正當王君安一路走紅時,26歲的她卻做出了一個突然決定——離開舞台、赴美留學。說起此事王君安頗有些無奈,當時遭遇的一連串不如意讓她感覺到在事業的發展上缺少施展的空間,於是沒有過多的猶豫,王君安選擇了出國。現居美國。
王君安舞台劇目一覽表:1984年《滕玉公主》王君安飾諸子魚。1984年《沙漠王子》王君安飾沙漠王子。1984年《盤妻索妻》王君安飾梁玉書。 1984年《何文秀》王君安飾何文秀。1986年《紅樓夢》王君安飾賈寶玉。1988年《芳馨天涯》王君安飾唐海生。1990年《玉蜻蜓》王君安飾申貴升、徐元宰。1991年《天雨花》王君安飾左維明。1991年《秦樓月》王君安飾呂貫。1992年《皇後易嫁》王君安飾楊仁郎。1992年《風流才子》王君安飾唐伯虎。1994年《一夜皇妃》王君安飾皇帝。1995年《宋弘傳奇》王君安飾宋弘。

B. 李炳淑的其他劇目

「開幕曲」京昆大樂隊
京「行雲流水」(旦行)(郭睿玥,隋曉慶,趙歡,董雪萍,查思娜)
京「行雲流水」(生行)(范永亮,徐建忠,許錦根,傅希如,劉少軍)
昆《刺虎》「叨叨令」(余彬)
昆《酒樓》「商調集賢賓」(袁國良)
京《玉門關》(金喜全)
京《四郎探母》(胡璇)
昆《從軍行》(吳雙)
京《珠簾寨》(王佩瑜)
昆《傷逝》(黎安,沈昳麗)
京《武家坡》(何澍,李國靜)
京昆《桃花扇》(張軍,趙群)
京《打龍袍》(王小磚)
京《鍘美案》(唐元才)
昆《借扇》「滾綉球」(王芝泉)
京《坐宮》(李軍,史依弘)
昆《尋夢》「品令」、「豆葉黃」(張洵澎)
昆《狗洞》「桂枝香」(劉異龍)
京《打嚴嵩》(陳少雲)
昆《琵琶行》「長詩」(張靜嫻)
昆《痴訴》「斗鵪鶉」、「紫花絮」(梁谷音)
京《鳳還巢》(楊春霞)
昆《拾畫叫畫》「顏子樂」(岳美緹)
昆《開眼上路》「解三酲」(計鎮華,張銘榮,繆斌)
京《穆桂英掛帥》(李炳淑)
昆《八陽》「傾杯玉芙蓉」(蔡正仁)
京《曹操與楊修》「寂寞三更」(尚長榮)
京《九江口》(尚長榮,蔡正仁)
2007年10月5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廿五日,19時15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二場
京劇《楊門女將》(李炳淑(壽堂)、史依弘(靈堂、校場比武至結束)分飾穆桂英,王小磚(壽堂、靈堂)、胡璇(校場比武至結束)分飾佘太君,陳少雲飾寇準,何澍飾宋王,金錫華飾王輝,查思娜、馮蘊分飾楊七娘,谷好好飾楊文廣,沈綺琅飾柴郡主,任廣平飾孟懷遠,吳雙飾焦庭貴,繆斌飾采葯老人,嚴慶谷飾楊洪,陳麟飾張彪,劉軍飾王文,洪小鵬飾王翔,虞偉飾魏古)
2007年11月24日,農歷丁亥年十月十五日,19時15分:2007山西省晉劇院經典劇目展演第一天
演員。
《打金枝》(陳紅飾昇平公主)
2007年11月29日,農歷丁亥年十月二十日: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展演大型京昆演唱會暨開幕式舉行
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展演大型京昆演唱會暨開幕式在逸夫舞台舉行。金錫華、方小亞、方菲主持。
彩唱「行雲流水」京劇梅派聯唱(戲校學生)
崑曲《牡丹亭·驚夢》[山桃紅](翁佳慧、李沁)
京劇《四郎探母·坐宮》(田慧、楊淼)
崑曲《白蛇傳·水斗》(谷好好)
崑曲《百花贈劍》(沈昳麗、黎安)
清唱京劇《西施》(史依弘)
崑曲《紫釵記·折柳》[寄生草](梁谷音)
京劇《沙家浜·智斗》(李元華、盛夑昌、張達發)
崑曲《南柯記·瑤台》(張洵澎)
京劇《蘆花河》、反串《讓徐州》(夏慧華,尤繼舜操琴)
崑曲《長生殿·彈詞》[七轉](計鎮華)
京劇《穆桂英掛帥》(李炳淑,朱文龍操琴)
京劇《霸王別姬》(李炳淑、蘇盛義,朱文龍操琴)
京劇《牛皋下書》、《盜馬》(景榮慶,尤繼舜操琴)
京劇《貴妃醉酒》(梅葆玖、李炳淑,陳平一操琴)
2008年2月10日,農歷戊子年正月初四日:上海京劇院2008年迎新春京劇演唱會舉行
上海京劇院迎新春京劇演唱會在逸夫舞台舉辦。上海京劇院三代同堂賀新春,氣氛分外火爆熱烈。參加演出的,有尚長榮與金喜全的《飛虎山》,李炳淑的《楊門女將》,陳少雲的《追韓信》,還有史依弘、趙群、李國靜、熊明霞、王佩瑜、李軍、范永亮、唐元才、徐建忠、王小磚、胡璇、隋曉慶、楊楠等。
2008年3月6日,農歷戊子年正月廿九日,晚:陝西省京劇團慶祝建團50周年京劇交響演唱會舉行
為了慶祝建團50周年,陝西省京劇團特意與陝西省樂團進行了二十多年來的首次合作,在西安人民劇院上演大型紅色經典京劇交響演唱會,演出了《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紅燈記》等京劇經典唱段選段,尚長榮的《智取威虎山》選段以及李炳淑的《龍江頌》選段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2008年5月29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廿五日,晚:四川汶川地震全國戲曲界抗震救災義演舉行
全國戲曲界抗震救災義演在長安大戲院舉行,全國各戲麴院團的老、中、青演員共百名登台演出。譚元壽、梅葆玖、童祥苓、楊春霞、李炳淑、李維康、虎美玲、汪荃珍、劉玉玲、王英會、吳鳳花、李敏、谷文月、陳巧茹等參加演出。

C. 越劇釵頭鳳李敏歌詞

王:有勞娘子了
昔日里 梁鴻孟光傳賢名
今日里 文秀何幸配蘭英
你本名門千金女
我是窮途落魄人
李 :知音何必論門庭
何況你 家遭顛沛恨奸臣
王 :(白)是啊
恨嚴嵩 結黨營私專朝政
害得我 父母雙亡禍滅門
為謀生 我魚鼓簡板吐不平
道情唱到紹興城
得遇娘子憐忠良
牡丹亭上贈花銀
李 :想不到 我爹爹誤認有私情
整家規 要逼你我江中沉
王 :承蒙岳母明大義
黑夜相救雙逃奔
李 :從此是 同命相憐共相依
王 :從此是 形影相隨心連(啊)心
李 :官人啊 患難夫妻共生死
道什麼謝來講什麼恩
願只願 願你春風早得意
我離鄉背井無怨聲
願只願 夫妻能白首
我就是 受苦受難也甘心
王 :娘子勉勵謹記心
我與你生死禍福永不分
有朝一日步青雲
我定要整飭朝綱除奸佞
伸冤雪恨報父仇
鳳冠霞帔來謝(呀)夫人

D. 春晚節目單曝光

春晚節目單內容有什麼,春晚節目單解密,春晚節目單都有哪些明星出現。

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部分節目單曝光:

1、開場賀歲歌舞「生肖鬧春中國年」《老鼠愛上你》表演:李現、周冬雨、張若昀、李沁、朱一龍、宋丹丹、張一一、申霏霏、楊臣剛、藍天幼兒園藝術團

2、中外歌舞薈萃表演:國外藝術家

3、歌曲《過年disco》表演:陳偉霆、張藝興、寶石老舅

4、小品《風雪餃子》演員:賈冰、秦嵐、張若昀、沙溢、吳磊

5、現代舞表演《舞林追夢人》:表演:易烊千璽、王嘉爾、羅志祥

6、小品《每逢佳節被催婚》表演:張凱麗、楊立新、王鷗、吳海龍、張維威、魏大勛

7、分會場拜年

河南鄭州炎黃廣場分會場:

8、歌曲《黃河》朗朗、吉娜、小蓓蕾合唱團

9、歌曲《脫貧攻堅一個都不能少》表演:李宇春、河南大學、鄭州師范學院

10、歌舞《新百家姓》表演:趙麗穎、錢正昊、孫儷、李玉剛、周傑倫、吳磊、鄭少秋、王一博、中國少年兒童合唱團、四川蓬溪中國紅海百家姓古鎮藝術團

北京主會場:

11、方言小品《喜歡你喜歡我》表演:謝娜、肖戰、鞠婧禕、張幸福、吉利、楊迪、劉維、蔣詩萌

12、歌曲《李清照》演唱:韓雪、杜江、霍思燕、柳岩、鳳凰傳奇、烏蘭圖雅

13、相聲《生活趣談》表演:岳雲鵬、孫越

14、歌曲《背影》演唱:孫楠、韓磊、譚維維、莫文蔚

E. 王君安為何那麼好看

王君安 (越劇小生演員)

王君安,女,越劇小生。籍貫紹興市嵊州(原嵊縣)。 1981年,年僅十一歲的王君安以一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和一段《黛玉焚稿》考取了福建省芳華越劇團,離開家鄉嵊縣,前往福州開始了她為期五年的學員生涯。這期間,她的藝術天分得到了尹桂芳老師的慧眼垂青,有幸成為尹老師的嫡傳弟子。1986年,十六歲的王君安以一出尹派名劇《紅樓夢》蜚聲上海灘。1990年,她的《玉蜻蜓》再次在上海引起轟動,從而奠定了她與茅威濤、趙志剛、蕭雅四分天下的傑出地位。

早年經歷

1981年年僅十一歲的王君安以一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和一段《黛玉焚稿》考取了福建省芳華越劇團,離開家鄉嵊縣,前往福州開始了她為期五年的學員生涯。這期間,她的藝術天分得到了尹桂芳老師的慧眼垂青,有幸成為尹老師的嫡傳第五代弟子。

1985年福建省第16屆戲劇會演「演員獎」。

1986年十六歲的王君安以一出尹派名劇《紅樓夢》蜚聲上海灘。賈寶玉的唱段,是尹派名段中除屈原外最難以掌握的,有大段跳躍的音階,展現了唱腔基本功。

1987年福建省第17屆戲劇會演「表演獎」。

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員大獎賽「金牌獎」。

1990年她的《玉蜻蜓》再次在上海引起轟動,從而奠定了她與茅威濤、趙志剛三分天下的傑出地位。

1990年華東區越劇青年演員「霞飛杯」大獎賽中獲「越劇新星」桂冠,獲「優秀演員獎」。

1994年芳華越劇團復排的《玉蜻蜓》,獲文化部頒發的第四屆文華獎、新劇目獎和舞美設計獎,王君安獲文華表演獎。

1994年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中再獲「金牌獎」。

1996年王君安赴美國留學。

2001年取得美國天主教大學經濟與金融管理本科學士學位,畢業後在美國從事金融工作五年。

2006年重回福建芳華越劇團。

2008年被福建省政府選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尹派藝術的傳承人。

2009年在江蘇崑山千燈鎮主演《牡丹亭還魂記》,在劇中飾演柳夢梅。

2009年4月6日隨《同唱一台戲》開始:由江浙滬閩十三大越劇院團聯袂打造,演出陣容匯聚八大流派的「明星版《梁祝》全國巡演活動」。

2014年3月王君安獲「武夷山市榮譽市民」稱號。

2014年4月10日晚,第24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在滬揭曉,著名越劇尹派小生、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演員王君安,憑借她在大型原創歷史人文劇《柳永》中的「柳永」一角,摘得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2015年5月12日,王君安以《柳永》一劇在廣州參加第27屆戲曲梅花獎。比賽結果於5月20日揭曉,王君安獲得我國中青年戲劇表演藝術領域最高獎「梅花獎」,於5月20日參加頒獎典禮。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玉蜻蜓》、《紅樓夢》、《天雨花》、《盤妻索妻》、《牡丹亭還魂記》、《柳永》等。

王君安,女,一級演員。浙江嵊縣人,1970年6月出生。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學藝,工小生。除了本人能刻苦專研之外,有幸得到表演藝術家尹桂芳的悉心傳教,在唱、做、念、打各方面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並得到「尹派」早期傳人尹小芳為她指導排戲,成長為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的主要演員和「尹派」藝術的第五代優秀傳人。她在福建省第十六、十七屆戲劇會演、福建省首屆藝術節、1988年福建省屬劇團創作會演中皆獲演員獎。1989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屆中青年演員比賽中獲金牌獎。在福建省越劇青年廣播電視大獎賽中獲一等獎,被中央電視台聘為特邀戲曲演員,並獲首屆「水仙花」演員獎。在1990年華東地區越劇青年演員「霞飛杯」大獎賽中獲「越劇新星」的稱號。1993年主演《玉蜻蜓》獲第三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1994年獲第四屆文華表演獎、中國小百花越劇節金獎。鑒於她對戲曲事業中的突出貢獻,先後獲團福建省委頒發的「新長征突擊手」和省直機關的「優秀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

王君安,越劇「皇帝」尹桂芳第五代嫡傳弟子,1986年出演《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而蜚聲上海灘,1996年,就在她事業最高峰的時候,她選擇了赴美留學。此後,她和越劇界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聯系。如今,王君安重返福建芳華越劇團,擔綱主演《玉蜻蜓》,重現尹派越劇的魅力。

王君安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華越劇團,經過6年的學習,第一次擔綱的大型演出是1986年,整個芳華越劇團在上海出演《紅樓夢》,她扮演賈寶玉。王君安說,「沒想到上海的觀眾這么瘋狂」,她說的瘋狂,是說首演那次的36次謝幕———《紅樓夢》的演出贏得了全場上海和全國各地戲迷、戲曲專家長達23分鍾的掌聲,「觀眾遲遲不願離開」,王君安回憶說,當時年紀還小,除了緊張,除了高興,就沒有時間來想其他的事情了。於是,在上海,《紅樓夢》足足演出了一個月,每場都是座無虛席。

正是這一次表演,王君安的名字從芳華越劇團一下子為全國戲迷所熟知,年僅16歲的王君安在戲迷看來,雖然在台上是一個風雅翩翩公子,但是台下則完全是一個「孩子」,所以,很多戲迷給王君安送去了布娃娃、毛絨狗熊等禮物,以答謝她的精彩演出。

20年後,王君安再次感受到了戲迷的熱情,在芳華越劇團成立六十周年的紀念演出上,從美國歸來的王君安演出了尹派名劇《盤妻索妻》,來自全國各地的「君安迷」會聚到了福州芳華,王君安狀態一如當初,劇場中掌聲、喝彩不斷。

來觀看演出的觀眾中,依然有不少是專程從外地趕來福州的戲迷,不過,和以前相比,年輕的面孔更多了。在王君安離開中國的10年間,不少年輕的越劇觀眾只能通過以前留下的視頻來認識、了解這個當年風靡越劇界的當家女小生的風采。讓王君安更加感動的是,這些觀眾還自發准備了熒光的牌子———「君安盼君歸」,王君安當時就覺得「觀眾這么捧場,這個情是一定要報答的」。

王君安是尹桂芳的嫡傳弟子,深得尹派小生表演精髓,所以很多上了年紀的老觀眾也非常接受王君安,甚至還有好幾位專程從美國趕來福州看王君安演出的老華僑,這個「場」捧得夠大了,王君安特意為這幾位觀眾買好了前排的戲票,答謝他們的情誼。這么做,也是為了報答她的老師尹桂芳。實際上,這幾位觀眾就是尹桂芳的忠實戲迷,王君安在美國期間,尹桂芳還聯繫到這幾位老戲迷,讓他們有條件的話照顧一下她這位得意門生。

飛赴美國是1996年的8月,王君安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當時,她已經成為芳華越劇團的當家小生。在福建的多年苦練,以及在上海的幾年進修,王君安一直是在尹桂芳的指導下學習越劇,並且在《紅樓夢》一炮打響後,相繼擔綱主演了《玉蜻蜓》等傳統尹派名劇,藝術上已經從嶄露頭角變成了當家小生。正當她的藝術事業達到高峰的時候,她卻做了一個很讓人吃驚的決定,去美國留學。

為什麼去美國留學?很早王君安看到別人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就很羨慕,而11歲就進芳華學藝的王君安覺得自己的文化知識也應該加強。於是,正好有一個機會能去美國,就毫不猶豫地申請了,「我是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准備,王君安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飛往美國的班機。

在事業的高峰期轉行,這在旁人看來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決定,而在王君安選擇的時候,同樣是她的老師尹桂芳支持了她,於是,王君安暫別越劇舞台。不過沒想到一別就是10年。到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後,王君安本打算學習一些跟藝術相關的專業,不過轉念一想,既然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何不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呢?於是,她下定決心學習財經,5年的苦讀,她終於完成學業,而她當年的夢想「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早就成為了現實。

王君安的走,是默默無聞的,而在美國,她呈現在別人面前的,依然是一個很普通的中國女孩,她從來沒有跟別人提起過她的過去,只是默默地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學業,並且還拿著她的學歷證書,在西海岸的加州做了5年財經業的工作。

在美國的10年,王君安前5年就是「人間蒸發」,沒有參加國內越劇表演,而在工作後,王君安才間或參加一些國內的演出,而基本上都是紀念尹桂芳的表演。

一代越劇大師尹桂芳是在2000年逝世的,當時,還在美國的王君安沒有回國見老師最後一面,這讓王君安至今抱憾,所以,對於尹桂芳的紀念活動,王君安每次都會參加。

王君安有一個比喻說,君是一個尹加一個口,安是一個女的帶著小生的帽子,所以她和尹桂芳,和尹派小生的緣分是天註定,「天生應該唱尹派小生」。在芳華,尹桂芳對王君安的培養非常悉心,幾乎是手把手地教,從一個腳步到一個眼神,尹桂芳雖然自己行動不便,也要親力親為,排練《紅樓夢》,尹桂芳更是每次排練都要去親自指導。

對於「師」這個詞,王君安的理解比世間絕大多數人都要透徹,尹桂芳對於王君安來說,不僅是教唱戲的良師,也是生活上的益友。王君安還記得,尹桂芳是一個「洋派」的人,在上海經常請學生吃炸豬排,老師和學生之間其樂也融融,這種梨園師徒之間的情誼,是一般的學校基本上不能感受到的。

尹桂芳一生經歷坎坷無數,所以,對於王君安當初選擇留學,唯有尹桂芳是支持的,有戲迷評論說「戲曲演員的成長軌跡太單一甚至貧乏了,固然執著專注,但缺失的東西也不少。戲曲是文化的一類,沒有足夠的底蘊和閱歷,容易卡在某種程式化理解上」。這也是尹桂芳看到的,所以給了王君安自我發展的空間,同時也把王君安的名字一直保留在芳華越劇團的演員名單裡面,期待她的歸來。

在美國的10年,王君安感慨說,「自己也真的長大了,以前不覺得,現在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師的偉大,所以,來國內演出過幾場,看到尹派戲迷的熱情,也看到國內越劇發展的現狀,她覺得,自己有責任重返芳華,正尹派之源,將尹桂芳一手創辦的芳華發展得更好,也算是盡孝了。」

王君安正在排練《玉蜻蜓》,所以找個時間采訪真的很不容易,在周六下午綵排前,趁著道具師准備桌子椅子等道具的當口,記者采訪了王君安,聽她不緊不慢、不溫不火地講述在美國的經歷———倒是她獨闖美國的經歷足夠讓記者嘆服。

雖然在美國呆了10年,並且從事的是財經方面的工作,但一回到福州,回到劇團,王君安立即進入狀態:「雖然福州的生活條件並不很好,排戲也真的很辛苦,但是劇團的人在一起真的很幸福。」說話間,台上一個劇組人員拿起麥克風說了一個通知,晚餐後還要繼續排練,劇組訂了盒飯,邊吃邊排。不過,這不也是幸福的工作嗎?

回國後,王君安推出兩張個人專輯《愛》、《尹韻風流》、《愛》獲得了第三屆福建省優秀出版物獎,該專輯為六碟裝,共收錄了《盤妻索妻》、《何文秀》、《沙漠王子》、《紅樓夢》、《玉蜻蜓》、《風流才子》、 《天雨花》、《秦樓月》等尹派經典名劇中的經典唱段共計22段,經王君安本人親自整理曲譜、並力邀作曲家陳國良老師為其重新編配、錄音。其中,還特別邀請到她從小的黃金搭檔、戲劇梅花獎得主李敏小姐傾情合作了一碟對唱曲目。

她曾獲得第16屆福建省戲劇匯演演員獎,第17屆福建省戲劇匯演表演獎,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員大獎賽金牌獎。在1990年華東區越劇青年演員「霞飛杯」大獎賽中獲「越劇新星」桂冠,獲優秀演員獎。1994年芳華越劇團復排的《玉蜻蜓》,獲文化部頒發的第4屆文華獎、新劇目獎和舞美設計獎,王君安獲文華表演獎。同年,在中國小百花越劇節中再獲金牌獎。

然而正當王君安一路走紅時,26歲的她卻做出了一個突然決定——離開舞台、赴美留學。說起此事王君安頗有些無奈,當時遭遇的一連串不如意讓她感覺到在事業的發展上缺少施展的空間,於是沒有過多的猶豫,王君安選擇了出國。現居美國。

王君安舞台劇目一覽表:1984年《滕玉公主》王君安飾諸子魚。1984年《沙漠王子》王君安飾沙漠王子。1984年《盤妻索妻》王君安飾梁玉書。 1984年《何文秀》王君安飾何文秀。1986年《紅樓夢》王君安飾賈寶玉。1988年《芳馨天涯》王君安飾唐海生。1990年《玉蜻蜓》王君安飾申貴升、徐元宰。1991年《天雨花》王君安飾左維明。1991年《秦樓月》王君安飾呂貫。1992年《皇後易嫁》王君安飾楊仁郎。1992年《風流才子》王君安飾唐伯虎。1994年《一夜皇妃》王君安飾皇帝。1995年《宋弘傳奇》王君安飾宋弘。

F. 華為手機手動設備管理改變不了能連接任何設備連接

場景一、其他設備搜索不到手機熱點:
請打開配置 WLAN 熱點選項,檢查一下 AP 頻段設置的是 2.4GHz 頻段還是 5GHz 頻段,如手動設置為 5GHz 頻段,則有可能部分設備搜索不到該熱點。
其他設備如本身不支持 5GHz 頻段 WLAN,則根本搜索不到這個熱點,可以更換其他支持 5GHz 頻段的設備嘗試搜索連接手機熱點。或者將 AP 頻段設置為 2.4GHz 頻段,這樣支持 2.4GHz 頻段和 5GHz 頻段的設備都可以搜索使用。(如手機本身只支持 2.4GHz 頻段 WLAN,則使用的是 2.4GHz 頻段建立熱點,是否支持雙頻段 WLAN 可以通過參數表查詢。)
場景二、能搜索到熱點但連接不上:
請確認想要連接熱點的移動設備已開啟 WLAN 功能,且在 WLAN 列表界面上,連接的熱點名稱、密碼正確無誤。
請保證連接手機熱點的設備數量沒有超過設定值,例如最大連接數設置為8個用戶,如果已經連接了8台設備,則其他設備無法連接。
請將管理設備列表中可連接設備修改成任何設備嘗試。
以下路徑確認熱點的設置情況:進入設置界面,點擊更多(無線和網路) > 移動網路共享(移動熱點)> 攜帶型WLAN熱點,可查看熱點名稱、密碼以及允許連接的設備數目。

G. 傅希如的活動年表

2003年9月7日,農歷癸未年八月十一日:2003年「菊壇新蕾」展示演出第一場
上海京劇院「菊壇新蕾」展示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劉少軍、傅希如等一批年輕的演員主演《秦瓊觀陣》、《白水灘》、《文昭關》等傳統老戲。
2003年12月12日,農歷癸未年十一月十九日:首屆中國戲曲紅梅獎落幕
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戲曲「紅梅獎」演唱大賽,在鄭州落下帷幕。
來自全國各地37個劇種的130名演員經過5天的角逐,共決出紅梅之星3名;紅梅大獎33名,有傅希如等;金獎70名;銀獎24名。
2004年1月22日,農歷甲申年正月初一日,13時30分:「海峽兩岸、京劇名家、歡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動第一場
上海京劇院和逸夫舞台聯手打造「海峽兩岸、京劇名家、歡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動第一場。
演出劇目
《龍鳳呈祥》(全本)(傅希如,范永亮,許錦根,徐孟珂,王佩瑜,蕭潤年,王小磚,安平,李國靜,劉大可,楊鴻康,金喜全)
2004年6月19日,農歷甲申年五月初二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慶典第十天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在經過裝修停業兩個月後,在10天演出8部經典名劇,2場摺子戲專場,1場武戲專場和1場京昆合演專場,慶祝天蟾逸夫舞台開台十周年。第十天即最後一天夜場是安平、李軍、陳少雲、張幼麟、熊明霞、傅希如的《黑旋風李逵》。
2005年5月2日,農歷乙酉年三月廿四日,13時30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五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五天,分兩場。
日場(13點30分)
院慶劇目摺子戲專場
《鍾馗嫁妹》(劉大可)
《虹霓關》(熊明霞,金喜全)
《楚宮恨》(趙群,范永亮)
《昭君出塞》(史依弘,虞偉,李建普)
《挑華車》(奚中路,劉軍,傅希如,李達成,楊東虎,陳明發)
夜場(19點15分)
院慶劇目《曹操與楊修》(尚長榮,何澍,夏慧華,蕭潤年,郭睿月)
2005年9月10日,農歷乙酉年八月初七日,13時30分:「菊壇群星薈萃——李國靜京劇展演月」第三場
「菊壇群星薈萃——李國靜京劇展演月」第三場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
演出劇目
《粱紅玉》(李國靜,傅希如,劉大可)
2005年11月26日,農歷乙酉年十月廿五日,13時30分:海吟程韻·燕賦秋聲——李海燕程派藝術展示演出第二天
海吟程韻·燕賦秋聲——李海燕程派藝術展示演出舉辦,第二天在上海逸夫舞台上演。
演出劇目
《挑滑車》(傅希如,李達成,劉大可,陳明發)
《荒山淚》(李海燕,鄭岩,甄建華,張嵐,張威,宋怡,翟建東)
2006年1月4日,農歷乙酉年十二月初五日:上海京劇院2006年新年演出第三天
上海京劇院2006年新年演出,2006年1月4日上海京劇院在溫州甌海區麗嶴鎮伯嶴村演出,劇目安排為:零晨2時《大八仙》、《八仙過海》,12時30分《洗浮山》、《扈家莊》、《龍鳳呈祥》,18時30分《青石山》、《八大錘·斷臂說書·歸宋》,由奚中路、李國靜、王佩瑜、何澍、王小磚、蕭潤年、馬鳳良、許錦根、王世傑、李達成、童大強、奚培民、殷玉忠、楊鴻康、馮蘊、傅希如、王璽龍、孫賀先、楊楠、郭睿玥、劉大可、查思娜、劉濤、顧典劇、陳宇、朱何吉、郝傑、顧亮、李雪計、張晨晨等演出。
2006年1月5日,農歷乙酉年十二月初六日:上海京劇院2006年新年演出第四天
劇目安排為:12時30分《挑華車》、《出塞》、《失空斬》,18時30分《艷陽樓》、《穆桂英掛帥》。
2006年1月6日,農歷乙酉年十二月初七日:上海京劇院2006年新年演出第五天
劇目安排為:12時30分《紅桃山》、《釣金龜》、《長坂坡·漢津口》,18時30分《鐵籠山》、《玉堂春》。
2006年5月14日,農歷丙戌年四月十七日,晚:上海京劇院2006年赴福建巡演第四天
上海京劇院赴福建巡演,第四天在泉州影劇院演出精品摺子戲專場。
演出劇目
《夜探浮山》(傅希如)
《坐宮》(王佩瑜,李國靜)
《竹林記》(馮蘊)
《赤桑鎮》(安平,王小磚)
2006年5月17日,農歷丙戌年四月二十日,晚:上海京劇院2006年赴福建巡演第七天
上海京劇院赴福建巡演,第四天在廈門大會堂演出精品摺子戲專場。
演出劇目
《夜探浮山》(傅希如)
《坐宮》(王佩瑜,李國靜)
《竹林記》(馮蘊)
《赤桑鎮》(安平,王小磚)
2007年3月24日,農歷丁亥年二月初六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3月24日演出
2007年3月24日下午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伍子胥》(王佩瑜,傅希如,劉少軍,趙歡,耿露,許錦根,仇一品,陳宇,王盾)
夜場19時15分由杭州越劇院小百花演出團演出越劇。
演出劇目
新編古裝悲喜劇《一縷麻》(徐銘,謝群英)
2007年3月30日,農歷丁亥年二月十二日,19時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3月30日演出
2007年3月30日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狀元媒》(全本)(趙群,齊寶玉,李春,徐建忠,傅希如,任廣平,楊東虎)
2007年3月31日,農歷丁亥年二月十三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3月31日演出
2007年3月31日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龍潭鮑駱》(梁國輝,嚴慶谷,傅希如,陳琳,張帆,劉軍,李占華)
2007年4月21日,農歷丁亥年三月初五日,10時: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4月21日演出
2007年4月21日上午10時舉行「天蟾京昆文化講壇(四)」,題目《由附屬到分庭抗禮——京劇旦行的發展》,免費聽講,由陳朝紅主講,上海京昆藝術中心、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東方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主辦。
晚19時15分由上海京劇院演出新編歷史京劇《成敗蕭何》,陳少雲、安平、郭睿玥、何澍、馮蘊、傅希如主演。
2007年4月22日,農歷丁亥年三月初六日,10時: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4月22日演出
2007年4月22日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新編歷史京劇《成敗蕭何》,陳少雲、安平、郭睿玥、何澍、馮蘊、傅希如主演。
2007年6月23日,農歷丁亥年五月初九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6月23日演出
2007年6月23日上海逸夫舞台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打焦贊》(馮蘊,劉大可,周春光,仇一品)
《上天台·打金磚》(傅希如,高明博,任廣平,郭睿玥,陳宇,劉長江,王世傑)
2007年7月1日,農歷丁亥年五月十七日,19時15分:上海京昆人才2007年調研匯報演出第一場
上海京昆藝術中心在逸夫舞台舉辦上海京昆人才調研匯報演出(一)。
演出劇目
京劇《斬經堂》(選場)(傅希如,郭睿玥)
昆劇《牡丹亭·花判》(吳雙,袁國良)
京劇《群英會》(選場)(金喜全,嚴慶谷)
京劇《黑旋風李逵》(選場)(安平)
昆劇《雙熊夢·男監》(張軍,袁國良)
京劇《楊門女將·探谷、聚殲》(史依弘,谷好好,查思娜,劉少軍,郝傑)
2007年8月19日,農歷丁亥年七月初七日:福彩之夜「京劇在青島」大型京劇綜藝晚會第二場
福彩之夜「京劇在青島」大型京劇綜藝晚會第二場在青島市人民會堂舉行。梅葆玖、李浩天、吳汝俊、裘芸、趙秀君、宋小川、王佩瑜、傅希如、胡文閣等參加演出。
2007年9月25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十五日,19時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9月25日演出
本晚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王子復仇記》(傅希如,郭睿玥,趙歡,陳宇,嚴慶谷)
2007年9月28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十八日,19時15分:上海京劇院青年演員2007夏季集訓匯報演出第一場
上海京劇院青年演員夏季集訓匯報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嘉興府》(梁國輝,陳麟,劉濤,李雪計)
《秦瓊觀陣》(傅希如,楊楠)
《赤桑鎮》(耿露,張晨晨)
《扈家莊》(馮蘊,閻潤蕾)
《雁盪山》(王璽龍,劉大可,郝傑)
2007年9月29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十九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9月29日演出
2007年9月29日逸夫舞台日場舉行上海京劇院青年演員夏季集訓匯報演出。
演出劇目
《王寶釧》(三擊掌·別窯·武家坡·銀空山·大登殿)(隋曉慶,仇一品,楊楠,繆海容,顧亮,趙歡,查思娜,李春,曹晉,劉少軍,郭睿玥,高紅梅,王潔雯)
本晚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王子復仇記》(傅希如,郭睿玥,趙歡,陳宇,嚴慶谷)
2007年10月3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廿三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一場
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2007年10月3日為京昆經典名段演唱會,上海京昆藝術中心老、中、青三代同台獻演。
演出劇目
「開幕曲」京昆大樂隊
京「行雲流水」(旦行)(郭睿玥,隋曉慶,趙歡,董雪萍,查思娜)
京「行雲流水」(生行)(范永亮,徐建忠,許錦根,傅希如,劉少軍)
昆《刺虎》「叨叨令」(余彬)
昆《酒樓》「商調集賢賓」(袁國良)
京《玉門關》(金喜全)
京《四郎探母》(胡璇)
昆《從軍行》(吳雙)
京《珠簾寨》(王佩瑜)
昆《傷逝》(黎安,沈昳麗)
京《武家坡》(何澍,李國靜)
京昆《桃花扇》(張軍,趙群)
京《打龍袍》(王小磚)
京《鍘美案》(唐元才)
昆《借扇》「滾綉球」(王芝泉)
京《坐宮》(李軍,史依弘)
昆《尋夢》「品令」、「豆葉黃」(張洵澎)
昆《狗洞》「桂枝香」(劉異龍)
京《打嚴嵩》(陳少雲)
昆《琵琶行》「長詩」(張靜嫻)
昆《痴訴》「斗鵪鶉」、「紫花絮」(梁谷音)
京《鳳還巢》(楊春霞)
昆《拾畫叫畫》「顏子樂」(岳美緹)
昆《開眼上路》「解三酲」(計鎮華,張銘榮,繆斌)
京《穆桂英掛帥》(李炳淑)
昆《八陽》「傾杯玉芙蓉」(蔡正仁)
京《曹操與楊修》「寂寞三更」(尚長榮)
京《九江口》(尚長榮,蔡正仁)
2007年10月19日,農歷丁亥年九月初九日: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10月19日演出
2007年10月19日逸夫舞台演出第九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
演出劇目
《成敗蕭何》(陳少雲,安平,郭睿玥,何澍,馮蘊,傅希如)
2007年10月20日,農歷丁亥年九月初十日: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10月20日演出
2007年10月20日逸夫舞台演出第九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
演出劇目
《成敗蕭何》(陳少雲,安平,郭睿玥,何澍,馮蘊,傅希如)
2007年10月26日,農歷丁亥年九月十六日:上海松江劇場2007年10月26日演出
2007年10月26日松江劇場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雅觀樓》(郭洋,顧亮,劉大可,殷玉忠)
《百花贈劍》(高紅梅,楊楠,張艷秋,王世傑)
《南陽關》(傅希如,顧亮,劉大可,陳宇,繆海容,李笑陽)
2007年10月27日,農歷丁亥年九月十七日: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10月27日演出
2007年10月27日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雅觀樓》(郭洋,顧亮,劉大可,殷玉忠)
《百花贈劍》(高紅梅,楊楠,張艷秋,王世傑)
《南陽關》(傅希如,顧亮,劉大可,陳宇,繆海容,李笑陽)
2007年12月1日,農歷丁亥年十月廿二日,13時30分:「菊壇名角·走馬換將」煙台市京劇院、上海京劇院聯合演出第二場
「菊壇名角·走馬換將」煙台市京劇院、上海京劇院聯合演出第二場在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挑華車》(傅希如,齊寶玉,劉大可,李雪計)
《龍鳳呈祥》(洞房)(張學浩,范永亮,劉長江)
《探陰山》(高明博)
《三堂會審》(董翠娜,米彥民,蕭潤年,何澍,許錦根)
2007年12月11日,農歷丁亥年十一月初二日,19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12月11日演出
2007年12月11日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成敗蕭何》(陳少雲,安平,郭睿玥,何澍,馮蘊,傅希如)
2007年12月22日,農歷丁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12月22日演出
2007年12月22日上海京劇院在逸夫舞台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生死恨》(李國靜,楊楠,高明博,傅希如,劉長江,朱何吉,殷玉忠,許錦根,王小磚)
2008年1月1日,農歷丁亥年十一月廿三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月1日演出
2008年1月1日逸夫舞台舉行菊壇點將台(六),為北京京劇院王蓉蓉專場。
演出劇目
《狀元媒》(王蓉蓉,齊寶玉,李春,徐建忠,傅希如,楊東虎,任廣平,張鑒泉)
2008年4月5日,農歷戊子年二月廿九日,13時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4月5日演出
2008年4月5日日場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昭君出塞》(查思娜,虞偉,郝傑)
《羅成叫關》(楊楠,韋博)
《上天台·打金磚》(傅希如,高明博,繆海容)
夜場舉行「演繹尹派經典——福建芳華越劇故鄉行」,由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演出越劇。
演出劇目
《盤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2008年4月13日,農歷戊子年三月初八日,19時:上海電台《星期戲曲廣播會》25周年慶典晚會舉行
具有25年歷史的廣播名牌節目《星期戲曲廣播會》在逸夫舞台舉行25周年慶典晚會,同時也宣布長三角戲曲廣播聯盟正式成立。
江、浙、滬三地的戲曲名家參加,包括單仰萍、盛小雲、秦建國、梁偉平、李軍、張軍、沈昳麗、龔仁龍、吳鳳花、陳飛、王錦文、周東亮、季春艷、姚恭林、錢思劍、吉燕萍、居峰、趙雋晴、楊婷娜、忻雅琴、張華、邱海東、陳麗娟、傅希如、許海俐、周益倫、吳愛藝等。聯袂獻演。

H. 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的文章

這是語文暑假作業p40頁的自主閱讀記錄吧
ps 人教版的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