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冥誓

牡丹亭冥誓

發布時間: 2021-02-27 13:09:08

㈠ 求崑曲唱詞:求:《望湖亭·照鏡》 《寶劍記·夜奔》 《牡丹亭·幽媾》 《牡丹亭·冥誓》的唱詞

《望湖亭·照鏡》
崑曲傳統劇目,《望湖亭》中一折。關江財主顏秀,游洞庭山時,遇高員外家小姐,容貌傾城。顏秀託人說媒,高家一定要親相女婿。顏其貌不揚,而從不知覺。在家人點破以後,去房中照鏡,才發現自己相貌醜陋。後託人前去代為相親,不料反成為他人美事。
《寶劍記·夜奔》
[新水令]按龍泉血淚灑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專心投水滸,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顧不得忠和孝。駐馬聽良夜迢迢、良夜迢迢,投宿修將他門戶敲。遠瞻殘月,暗度重關,奔走荒郊。俺的身體不憚路迢遙,心忙又恐怕人驚覺。啊!嚇得俺魄散魂銷,紅塵中誤了俺五陵年少。
[折桂令]實指望封侯萬里班超,生逼做叛國紅巾,做了背主黃巢。恰便似脫韁野馬、離籠狡兔、摘網騰蛟。救國難誰誅正卯,掌刑罰難得皋陶。只這鬢發蕭騷,行李蕭條。此一去博得個斗轉天回,高俅!管教恁海沸山搖。
《牡丹亭·幽媾》
[浣沙溪]拈詩話,對會家。柳和梅有分兒些。他春心迸出湖山罅,飛上煙綃萼綠華。則是禮拜他便了。(拈香拜介)奚幸殺,對他臉暈眉心上掐,有情人不在天涯。小生客居,怎勾姐姐風月中片時相會也。
[劉潑帽]恨單條不惹的雙魂化,做個畫屏中倚玉蒹葭。小姐呵,你耳朵兒雲鬢月侵芽,可知他一些些都聽的俺傷情話?
[秋夜月]堪笑咱,說的來如戲耍。他海天秋月雲端掛,煙空翠影遙山抹。只許他伴人清暇,怎教人佻達。
[東甌令]俺如念咒,似說法。石也要點頭,天雨花。怎虔誠不降的仙娥下?是不肯輕行踏。(內作風起,生按住畫介)待留仙怕殺風兒刮,粘嵌著錦邊牙。怕喬損他,再尋個高手臨他一幅兒。
[金蓮子]閑嘖牙,怎能夠他威光水月生臨榻?怕有處相逢他自家,則問他許多情,與春風畫意再無差。再把燈剔起細看他一會。(照介)
[隔尾]敢人世上似這天真多則假。(內作風吹燈介)(生)好一陣冷風襲人也。險些兒誤丹青風影落燈花。罷了,則索睡掩紗窗去夢他。(打睡介)(魂旦上)「泉下長眠夢不成。一生余得許多情。魂隨月下丹青引,人在風前吹息聲。」妾身杜麗娘鬼魂是也。為花園一夢,想念而終。當時自畫春容,埋於太湖石下。題有「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誰想魂游觀中幾晚,聽見東房之內,一書生高聲低叫:「俺的姐姐,俺的美人。」那聲音哀楚,動俺心魂。悄然驀入他房中,則見高掛起一軸小畫。細玩之,便是奴家遺下春容。後面和詩一首,觀其名字,則嶺南柳夢梅也。梅邊柳邊,豈非前定乎!因而告過了冥府判君,趁此良宵,完其前夢。想起來好苦也。
[朝天懶]怕的是粉冷香銷泣絳紗,又到的高唐館玩月華。猛回頭羞颯髻兒查,自擎拿。呀,前面是他房頭了。怕桃源路徑行來詫,再得俄旋試認他》(生睡中念詩介)「他年若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我的姐姐呵。(旦)(聽打悲介)
[前腔]是他叫喚的傷情咱淚雨麻,把我殘詩句沒爭差。難道還未睡呵?(瞧介)(生又叫介)(旦)他原來睡屏中作念猛嗟牙。省喧嘩,我待敲彈翠竹窗櫳下。(生作驚醒,叫「姐姐」介)(旦悲介)待展香魂去近他。(生)呀,戶外敲竹之聲,是風是人?(旦)有人。(生)這咱時節有人,敢是老姑姑送茶來?免勞了。(旦)不是。(生)敢是遊方的小姑姑么?(旦)不是。(生)好怪,好怪,又不是小姑姑。再有誰?待我啟門而看。(生開門看介)
[玩仙燈]呀,何處一嬌娃,絕非常使人驚詫。(旦作笑閃入)(生急掩門)(旦斂衽整容見介)秀才萬福。(生)小娘子到來,敢問尊前何處,因何夤夜至此?(旦)秀才,你猜來。
[紅衲襖](生)莫不是莽張騫犯了你星漢槎,莫不是小梁清夜走天曹罰?(旦)這都是天上仙人,怎得到此。(生)是人家彩鳳暗隨鴉?(旦搖頭介)(生)敢甚處里綠楊曾系馬?(旦)不曾一面。(生)若不是認陶潛眼挫的花,敢則是走臨邛道數兒差?(旦)非差。(生)想是求燈的?可是你夜行無燭也,因此上待要紅袖分燈向碧紗?
[前腔](旦)俺不為度仙香空散花,也不為讀書燈閑濡蠟。俺不似趙飛卿舊有瑕,也不似卓文君新守寡。秀才呵,你也曾隨蝶迷花下。(生想介)是當初曾夢來。(旦)俺因此上弄鶯簧赴柳衙。若問俺妝台何處也,不遠哩,剛則在宋玉東鄰第幾家。(生作想介)是了。曾後花園轉西,夕陽時節,見小娘子走動哩。(旦)便是了。(生)家下有誰?
[宜春令](旦)斜陽外,芳草涯,再無人有伶仃的爹媽。奴年二八,沒包彈風藏葉里花。為春歸惹動嗟呀,瞥見你風神俊雅。無他,待和你翦燭臨風,西窗閑話。(生背介)奇哉,奇哉,人間有此絕色!夜半無故而遇明月之珠,怎生發付!
[前腔]他驚人絕,絕世佳。閃一笑風流銀蠟。月明如乍,問今夕何年星漢槎?金釵客寒夜來家,玉天仙人間下榻。(背介)知他,知他是甚宅眷的孩兒,這迎門調法?待小生再問他。(回介)小娘子夤夜下顧小生,敢是夢也?(旦笑介)不是夢,當真哩。還怕秀才未肯容納。(生)則怕未真。果然美人見愛,小生喜出望外。何敢卻乎?(旦)這等真個盼著你了。
[耍鮑老]幽谷寒涯,你為俺催花連夜發。俺全然未嫁,你個中知察,拘惜的好人家。牡丹亭,嬌恰恰;湖山畔,羞答答;讀書窗,淅喇喇。良夜省陪茶,清風明月知無價。
[滴滴金](生)俺驚魂化,睡醒時涼月些些。陡地榮華,敢則是夢中巫峽?虧殺你走花陰不害些兒怕,點蒼苔不溜些兒滑,背萱親不受些兒嚇,認書生不著些兒差。你看斗兒斜,花兒亞,如此夜深花睡罷。筆咖咖,吟哈哈,風月無加。
把他絕軟香嬌做意兒耍,下的虧他?便虧他則半霎。(旦)妝有一言相懇,望郎恕罪。(生笑介)賢卿有話,但說無妨。(旦)妝千金之軀,一旦付與郎矣,勿負奴心。第夜得共枕席,平生之願足矣。(生笑介)賢卿有心戀於小生,小生豈敢忘於賢卿乎?(旦)還有一言。未至雞鳴,放奴回去。秀才休送,以避曉風。
(生)這都領命。只問姐姐貴姓名?
[意不盡](旦歡介)少不得花有根元玉有芽,待說時惹的風聲大。
(生)以後准望賢卿逐夜而來。(旦)秀才,且和俺點勘春風這第一花。
(生)浩態狂香昔未逢, 韓愈 (旦)月斜樓上五更鍾。 李商隱
(旦)朝雲夜入無行處, 李白 (生)神女知來第幾峰? 張子容
《牡丹亭·冥誓》的唱詞
(貼上)
【一江風】小春香,一種在人奴上。畫閣里從嬌養,伺娘行,弄朱調粉,貼翠拈花,慣向妝台傍。陪他理綉床,陪他燒夜香,小苗條吃的是夫人杖。
(貼)有請小姐上學。
(旦上)
【繞池游】素妝才罷,緩步書堂下。對凈幾明窗瀟灑。
(末上)
(旦)先生萬福。
(末)罷了。女學生,凡為女子,雞初鳴,咸盥、漱、櫛、笄,問安於父母。日出之後,各供其事。如今女學生以讀書為事,須要早起。
(旦)以後不敢了。
(末)罷了。
(貼)先生今夜不睡了。
(末)卻是為何
(貼)喏 喏 喏,等到三更時分,請先生上書。
(末)太早了。
(貼)早也不好,遲也不好,小姐,這倒難了。
(末)女學生,昨日上的《毛詩》,可溫習否
(旦)溫習了。則待講解。
(貼)先生,小姐說溫習熟了,則待先生講解講解。
(末)春香你呢
(貼)我啊! 已爛熟了。
(末)你且背來。
(貼)先生,爛熟的了還要背
(末)自然要背。
(貼)爛熟的了還要背? 小姐提我一個字。
(旦)關……
(貼)關……
(末)關關……
(貼)關關啊關關。
(末)關關雎鳩……
(貼)關關雎鳩……
(末)在啊……
(貼)在,在什麼介
(末)在河之洲。
(貼)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生可是爛熟的了么
(末)一句都背不出來,還說爛熟的了,回去重讀。
(貼)這樣熟還要讀,讀它什麼介。
(末)女學生,「關關雎鳩」,雎鳩是個鳥,關關鳥聲也。
(貼)先生,這鳥是怎樣叫的
(末作鳩聲) (貼學鳩聲諢介)
(末)此鳥性喜幽靜,在河之洲。
(貼)我曉得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對,不對,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內關著個斑鳩兒,被小姐這么一放,它就得兒一飛,飛到何知州衙內去了。
(末)胡說,此乃興也。
(貼)興個甚麼介
(末)興者,起也。起那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得是那幽閑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來求他。
(貼)為何要好好的求他介
(末)多嘴哩。
(旦)師父,依註解書,學生自會。但把《詩經》大意,敷演一番。
(末)聽講。
【掉角兒】(末)論《六經》,《詩經》最葩,閨門內許多風雅:有指證,姜嫄產哇;不嫉妒,後妃賢達。有風有化,宜室宜家。
(旦)這經文有多少
(末)《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沒多些,只「無邪」兩字,付與兒家。
(貼)小姐,我要出恭了。
(旦)要對先生說的。
(貼)出恭還要對先生說啊。先生,學生領出恭簽。
(末)你來得幾時就要出恭
(貼)人家來了半日。
(末)不許去。
(貼)急得緊。
(末)去去就來。
(貼)曉得。(貼下)
(旦)敢問師母尊年
(末)目下平頭六十。
(旦)學生待綉對鞋兒上壽,請個樣兒。
(末)生受你了。依《孟子》上樣兒,做個「不知足而為屨」罷。
(貼笑介)小姐,小姐我們只管在此讀書,原來後邊有座大花園。桃紅柳綠,好耍子哩。
(末)春香,不攻書,花園去。待俺取荊條來。
(貼)先生你取荊條做什麼
(末)打你呀。
(貼)打我啊。
【前腔】女郎行、那裡應文科判衙? 止不過識字兒書塗嫩鴉。
(末起介)古人讀書,有囊螢的,趁月亮的。
(貼)待映月,耀蟾蜍眼花;待囊螢,把蟲蟻兒活支煞。
(末)懸梁、刺股呢
(貼)比似你懸了梁,損頭發;刺了股,添疤?#91;。有甚光華!
(內叫賣花介)
(貼)小姐,聽一聲聲賣花,把讀書聲差。
(末)春香,你三番兩次引逗小姐,我真個要打了。
(貼)先生你真個要打么
(末)伸出手來。
(末作打介)哎也!
(貼閃介,貼搶荊條投地介)
(末)我要辭館不教了。
(旦)先生看他初犯,容學生責認於他。
(末)好,你去責認於他。
(旦)死丫頭,唐突了先生,快跪下。
(貼跪介)小姐。
(打介,貼作假哭介)
(旦)跪下
(貼)小姐。
【前腔】手不許把鞦韆索拿,腳不許把花園路踏。則問你幾絲兒頭發,幾條背花
敢也怕些些夫人堂上那些家法。
(末)好了,好了,不要打了。
(旦)下次可敢了。
(貼)下次是再也不敢的了。
(末)饒你這一遭兒。還不起來。
(貼起介)
(末)女學生,你們功課完了,方可回衙。咱和公相閑話去。
【繞地游】
夢回鶯囀
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盡沉煙
拋殘綉線
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
雲髻罷梳還對鏡
羅衣欲換更添香。
【步步嬌】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
停半晌整花鈿
沒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雲偏。
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醉扶歸】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
艷晶晶花簪八寶鈿。
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處無人見,
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
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畫廊金粉半零星。
池館蒼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綉襪
惜花疼煞小金鈴。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皂羅袍】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好姐姐】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
那荼蘼外煙絲醉軟,
那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
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剪,
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尾聲】
觀之不足由他繾,
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倒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
瓶插映山紫
爐添沉水香。
驀地游春轉
小試宜春面。
春呵春! 得和你兩流連。
春去如何遣
恁般天氣,好睏人也!
【山坡羊】
沒亂里春情難遣,
驀地里懷人幽怨。
則為俺生小嬋娟,
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
俺的睡情誰見
則索要因循靦腆。
想幽夢誰邊,
和春光暗流轉。
遷延,這衷懷哪處言
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山桃紅】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兒閑尋遍,
在幽閨自憐。
轉過這芍葯欄前,
緊靠著湖山石邊。
和你把領扣兒松,衣帶寬,
袖梢兒搵著牙兒沾也。
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
是那處曾相見
相看儼然,
早難道好處相逢無一言。

㈡ 湯顯祖《牡丹亭》全文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溟莫中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與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落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於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書。自非通人,恆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拓展資料:

譯文: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

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於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㈢ 《牡丹亭》總共幾回

《牡丹亭》 明·來湯顯祖
第一源出 標目
第二出 言懷
第三出 訓女
第四齣 腐嘆
第五齣 延師
第六齣 悵眺
第七出 閨塾
第八出 勸農
第九出 肅苑
第十齣 驚夢
第十一出 慈戒
第十二出 尋夢
第十三出 訣謁
第十四齣 寫真
第十五齣 虜諜
第十六齣 詰病
第十七出 道覡
第十八出 診祟
第十九出 牝賊
第二十齣 鬧殤
第二十一出 謁遇
第二十二出 旅寄
第二十三出 冥判
第二十四齣 拾畫
第二十五齣 憶女
第二十六齣 玩真
第二十七出 魂游
第二十八出 幽媾
第二十九出 旁疑
第三十齣 歡撓
第三十一出 繕備
第三十二出 冥誓
第三十三出 秘議
第三十四齣 詗葯
第三十五齣 回生
第三十六齣 婚走
第三十七出 駭變
第三十八出 淮警
第三十九出 如杭
第四十齣 仆偵
第四十一出 耽試
第四十二出 移鎮
第四十三出 御淮
第四十四齣 急難
第四十五齣 寇間
第四十六齣 折寇
第四十七出 圍釋
第四十八出 遇母
第四十九出 淮泊
第五十齣 鬧宴
第五十一出 榜下
第五十二出 索元
第五十三出 硬拷
第五十四齣 聞喜
第五十五齣 圓駕

㈣ 《牡丹亭》概述

牡丹亭》簡介 《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與其《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此劇原名《還魂記》,創作於1598年。 舞台上常演的有《鬧學》、《游園》、《驚夢》、《尋夢》、《寫真》、《離魂》、《拾畫叫畫》、《冥判》、《幽媾》、《冥誓》、《還魂》等幾折。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傳奇劇本,二卷,五十五齣,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湯顯祖著。 湯顯祖萬曆二四六年棄官告歸,絕意仕途,筆耕以終老。其一生四部傳奇雜劇比較著名,《牡丹亭》、《南柯記》、《紫釵記》、《邯鄲記》,又稱「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最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清人沈德符稱「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杜麗娘是我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牡丹亭》以文詞典麗著稱,賓白饒有機趣,曲詞兼用北曲潑辣動盪及南詞宛轉精麗的長處。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閱讀《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饗宴,穿越時空的生死之戀,不必藉助現代科技,纏綿穠麗,至情弘貫蒼茫人世,迤邐而來。 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小說家白先勇改編,他對名著進行如此改編的初衷就是要讓高雅文化能夠雅俗共賞。青春版《牡丹亭》全部由年輕演員出演,符合劇中人物年齡形象。在不改變湯顯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白先勇將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煉得更加精簡和富有趣味,符合年輕人的欣賞習慣。 【故事梗概】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託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游後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後,受杜麗娘之託,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後,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㈤ 牡丹亭全文翻譯

翻譯:

天下女子的多情,難道還有像杜麗娘那樣的嗎?夢見那位情人就得病,一病而迅即不起,以至親手描繪自己的畫像傳於世以後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尋求到所夢的人而復生。像杜麗娘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多情的人了。

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活著時可以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為情而生。活著不願為情而死,死而不能復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極點啊。夢中產生的情,為什麼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難道還缺少這樣的夢中之人嗎?

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親,等到掛冠辭官後才感覺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說法啊。記述杜太守事跡的故事,模仿了晉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廣州太守馮孝將兒女戀愛的傳說。我稍加改動而寫成了這個劇本。至於杜太守拘押拷打柳夢梅,也就象漢代睢陽王拘押拷打談生了。

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徹的。自己不是學問貫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強調(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結合的事)從理的角度看一定沒有,又怎麼知道從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

拓展資料: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

杜麗娘是中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

《牡丹亭》以文詞典麗著稱,賓白饒有機趣,曲詞兼用北曲潑辣動盪及南詞宛轉精麗的長處。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閱讀《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饗宴,穿越時空的生死之戀,不必藉助現代科技,纏綿穠麗,至情弘貫蒼茫人世,迤邐而來。

㈥ 《牡丹亭》的內容是什麼

《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與其《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並稱為「臨川四夢」。此劇原名《還魂記》,創作於1598年。[1]舞台上常演的有《鬧學》、《游園》、《驚夢》、《尋夢》、《寫真》、《離魂》、《拾畫叫畫》、《冥判》、《幽媾》、《冥誓》、《還魂》等幾折。《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傳奇劇本,二卷,五十五齣,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而成,明代南曲的代表,湯顯祖著。《牡丹亭》與《西廂記》《竇娥冤》《長生殿》(另一說是《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和《桃花扇》)並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湯顯祖萬曆二十六年被罷免還家,絕意仕途,筆耕以終老。其一生四部傳奇雜劇比較著名,《牡丹亭》、《南柯記》、《紫釵記》、《邯鄲記》(又稱「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最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稱「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杜麗娘是中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並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牡丹亭》以文詞典麗著稱,賓白饒有機趣,曲詞兼用北曲潑辣動盪及南詞宛轉精麗的長處。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2]。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閱讀《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饗宴,穿越時空的生死之戀,不必藉助現代科技,纏綿穠麗,至情弘貫蒼茫人世,逶迤而來。

㈦ 《牡丹亭》中經典的詩句有哪些

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這般,都付與了斷瓦殘垣。

2、西風揚子津頭樹,望長淮渺渺愁予。

3、砧聲又報一年秋。江水去悠悠。

4、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凄凄慘慘無人念,待打並香魂一片,守得個陰雨梅天。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

6、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

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見。不提防沈魚落雁鳥驚喧,只怕的羞花閉月花貌。

9、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10、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1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來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萊洞里。蹙金蓮紅綉鞋,盪湘裙嗚環佩,轉過那曲檻之西。

12、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

1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原來這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16、天意秋初,金風微度,城闕外畫橋煙樹。

17、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1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9、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20、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㈧ 牡丹亭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南宋時期南安太守杜寶之獨女杜麗娘,在聽聞家庭教師陳最良的詩經《關關雎鳩》一課之後,居然動了思春之情,於夢中邂逅一書生,醒後因思念夢中情郎,鬱郁寡歡而亡。杜寶赴淮陽升任安撫使前,將杜麗娘葬後花園梅樹下,並修梅花庵,囑一道姑守之。

杜麗娘的靈魂來到地府,判官卻查出她命不該絕,命定有一段姻緣,便放她回返人間。後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卻因故寓於梅花庵,並因此與杜麗娘遊魂相遇相知。其後杜麗娘指示柳夢梅掘墳,開其棺木,並利用自己的屍體復活,兩人結為夫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

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往淮陽見杜寶時,杜寶不相信杜麗娘復活,欲將柳夢梅除之而後快,判處就地正法。在緊急關頭,知情者急告杜寶以實情,並指出柳夢梅乃新科狀元,不宜殺之。杜寶卻懷疑柳夢梅是妖怪,上奏皇帝。

此後全案歸朝廷處理,皇帝查明真相,柳夢梅終於與杜麗娘相聚,杜寶也與女婿盡釋前嫌,全劇歡喜而終。

(8)牡丹亭冥誓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萬曆二十八年(1598年),湯顯祖辭官,回到家鄉江西臨川縣的鄉村閑居。這一年他49歲。他在生活中耳聞目儲了一些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這些經歷激起了他的創作感情。回鄉不久,他就開始了《牡丹亭還魂記》的寫作。 《牡丹亭還魂記》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

在明朝初期,由於各地方語言、風俗以及傳統音樂的差異,傳奇劇可以說是諸腔競作,包括了大量風格各異的地方聲腔。到了明朝中期,南曲中最為盛行的四大聲腔為:「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

嘉靖、隆慶年間,以魏良輔為代表的一批戲曲音樂家,對崑山腔進行了全面改進。在唱曲的板眼、宮調等方面,伴奏方面,氣韻和平仄的使用方面,將崑山腔進行重新的規劃整理,創立了一種清新典雅的聲腔風格,時稱「水磨調」、「冷板曲」。 《牡丹亭還魂記》就採取了由海鹽腔衍化而來的宜黃腔為基礎寫作

㈨ 《牡丹亭》又名什麼

牡丹亭》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

它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熱情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幸福的愛情和強烈要求個性解放的精神。
杜麗娘是我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後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從產生《西廂記》的元初到晚明,時間過了三百年,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束縛和壓迫更厲害,她們的斗爭也更艱苦了。杜麗娘是南安太守杜寶的獨生女兒,杜寶是按照當時封建統治階級的要求嚴格訓練出來的官僚,「搖頭山屹,強笑河清,一味做官,片言難入」(王思任《批點玉茗堂牡丹亭序》),是他的性格特徵。在他的嚴格管制之下,杜麗娘在官衙里住了三年,連後花園都沒有到過,白天睡一會兒都成了違反家教。杜寶要請個老先生教女兒讀書,這本來是好事,然而他另有目的,那就是一方面要利用經典教條束縛她的思想,一方面希望她將來嫁到人家,「知書知禮,父母光輝」(《訓女》出)。杜麗娘的母親是杜寶的家教的執行者。象封建社會里許多麻木不仁的老太婆一樣,她絲毫也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反而要如法炮製,把杜麗娘也教養成封建社會的賢妻良母。她看見女兒裙子上綉的一對花、一雙鳥,都少見多怪,怕引動女兒情思;聽見女兒去了一趟後花園,就找丫頭春香來訓斥了一頓。杜麗娘的師父陳最良,最她在杜寶以外唯一可以接觸到的男人,卻又是一個陳腐得發臭的老學究。這樣,杜麗娘的處境比之《拜月亭》里的王瑞蘭,《西廂記》里的崔鶯鶯,都更為難堪。森嚴的封建禮教和特殊的家庭環境,使她無法接觸到一個青年男子,象《西廂記》里的張君瑞、《拜月亭》里的蔣世隆那樣。

在這樣嚴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下成長的杜麗娘本來是個十分溫順的少女。然而環境的寂寞,精神生活的空虛,不能不使一個正在成長的青春少女感到苦悶。因此當陳最良企圖通過詩經向她灌輸「有風有化,宜室宜家」的封建教條時,她卻從自己要求自由的生活願望出發,對它作了截然不同的解釋:「關了的雎鳩,尚然有洲渚之興,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肅苑》)後來她在春香的誘導之下,第一次偷偷地到了後花園,那盛開的百花,成對兒的鶯燕,紛至沓來,打開了這個少女的心扉,使她在長期閨禁里的沈憂積郁,一時傾筐倒篋而出: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沈魚落雁鳥驚喧,只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醉扶歸〉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白)恁般景緻,我老爺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皂羅袍〉

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之下,她還回憶起詩詞樂府里描寫的古代女子,有的「因春感情,遇秋成恨」,在痛苦的歲月里斷送了她們的一生;但也有象張生、崔氏那樣的才子佳人,「前以偷期密約,後皆成秦晉」。這樣,她的青春覺醒了。她一面悲嘆青春的虛度,個人才貌的被埋沒,她說:「我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誠為虛度青春,光陰如過隙耳,可惜妾身為色如花,豈料命如一葉乎!」(以上引文並見《驚夢》)一面執著於自由、幸福的追求,她說:「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尋夢》)她不滿於自己的處境,卻找不到這種痛苦的根源;她憧憬著自己的理想,卻找不到它的出路。這樣,她就只有把自己的理想托之於偶然在夢里出現的書生,甚至為他纏綿枕席,埋骨幽泉,而「一靈咬住」,始終不放。對於杜麗娘來說,她的死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新的斗爭的開始。「一靈未滅,潑殘生堪轉折」(《冥誓》),在擺脫了現實世界的種種約束之後,她果然找到了夢中的書生,主動地向他表示愛情,還魂結為夫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題詞》)。湯顯祖正是通過杜麗娘的藝術形象概括了封建社會青年爭取自由幸福愛情的斗爭的艱苦性的。杜麗娘在《驚夢》、《尋夢》、《寫真》等出里傾訴自己美貌的被埋沒和愛美的性格不能表現,帶有要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特徵,它揭露封建禮教對青年一代的扼殺比以前任何愛情劇為深刻。她在出生入死、執著追求中所取得的勝利,不僅在爭取幸福的愛情上給青年讀者以鼓舞,同時流露了作家對他所憧憬的某種美好生活的渴望。杜麗娘追求愛情幸福的強烈與持久,甚至不達目的,死不罷休,帶有「現代的性愛」的性質(參閱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第二部分《家庭》),曲折反映了新的時代特徵,那是崔張的愛情故事所沒有的。由於封建壓力的巨大,個人斗爭的艱苦,全劇籠罩著一股悲劇的氣氛。

杜麗娘這藝術形象的出現還有它的歷史根源。從干寶《搜神記》以來,民間就流傳著種種人鬼戀愛甚至還魂或投胎再生結為夫婦的故事,湯顯祖對這類故事又特感興趣(註:湯顯祖評《續虞初志?許漢陽傳》:「傳記所載,往往俱麗人事,麗人又俱還魂夢幻事。然一局一下手,故自不厭。」)。他在《牡丹亭題詞》里說:「傳杜太守事者,彷彿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更而演之。」這「杜太守事」實際就是現在還被保留在《重刻增補燕居筆記》里的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記》。它寫南宋光宗時南雄太守杜寶的女兒麗娘游園歸來,感夢而亡。她自畫的小影為後任柳太守的兒子柳夢梅所得。柳日夜思慕,遂和麗娘鬼魂幽會,並稟告父母,發冢還魂成親。這篇話本小說的後半雖比較簡單,但前半關於杜麗娘游園、尋夢、寫像等的描繪,已相當細致,並為《牡丹亭》所吸收。

《牡丹亭》在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浪漫主義。它的浪漫主義特色首先在通過「夢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節表現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杜麗娘所追求的理想在當時的現實環境里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可是在夢想、魂游的境界里,她終於擺脫了種種封建禮教的束縛,改變了一個大家閨秀的軟弱性格,實現了自己所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例如在《驚夢》里,杜麗娘在夢里和柳夢梅相見,「真個是千般愛惜,萬種溫存」;醒來之後卻是母親的一頓嘮叨。又如在《冥判》里,杜麗娘還敢於向閻王殿下的胡判官訴說她感夢而亡的全部經過,還得了判官的允許自由自在地去尋找夢里的情人,而在還魂之後,她的親爹卻不認她作女兒,更不同意她和柳夢梅結合。就這樣,作者通過一些富有奇情異彩的藝術境界,突出了現實和理想的矛盾,也表現了在封建閨范束縛下的青年婦女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強烈追求。其次是採取抒情詩的手法,傾瀉人物內心的感情。我們讀《驚夢》、《尋夢》、《鬧殤》、《冥誓》等出時,更多地象在讀抒情詩而不象在看劇本。用寫詩的手法寫戲本來是我國許多戲曲作家的共同特徵,湯顯祖在這方面表現得更突出。

《牡丹亭》的賓白饒有機趣,曲詞兼用北曲潑辣動盪及南詞宛轉精麗的長處。劇中生旦訴情曲多用南詞;而描寫戰爭或鬼怪,如《虜諜》、《冥判》等出則間用北曲,正是各取所長。但有些曲詞還不夠本色。表現在石道姑、楊娘娘等身上的庸俗描寫,以及濫肆才情(如《道覡》的長白,《冥判》的增句詞)、結構不夠嚴密的缺點,也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效果。

盡管生活在三百多年前的湯顯祖還不可能為當時的青年指出一條現實的斗爭道路,然而他的藝術描繪已使當時的青年婦女從杜麗娘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並從她的朦朧的理想中得到鼓舞。到今天,杜麗娘的理想早已過時了,我們對於象湯顯祖這樣一位表現他的時代理想的作家依然懷有崇敬的心情。

㈩ 《牡丹亭》第十齣 驚夢的唱詞

【山坡羊】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壹例,壹例里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哪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山桃紅】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搵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壹晌眠,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壹言。

【畫眉序】好景艷陽天,萬紫千紅盡開遍,滿雕欄寶砌,雲簇霞鮮。督春工珍護芳菲,免被那曉風吹顫。使佳人才子少繫念,夢兒中也十分歡抃。

【滴溜子】湖山畔,湖山畔,雲蒸霞煥,雕欄外,雕欄外,紅翻翠騈,惹下蜂愁蝶戀,三生石上緣,非因夢幻,壹枕華婿雨下遽然。

【小桃紅】這壹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則把雲鬟點,紅松翠偏,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恨不得肉兒般和你團成片,也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妙!我欲去還留戀,相看儼然,早難道好處相逢無壹言。

【綿搭絮】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潑新鮮俺的冷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嚲,意軟鬟偏。不爭多費盡神情,坐起誰忺?則待去眠。

【尾聲】困春心,游賞倦,也不索香熏綉被眠,春啊!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

(10)牡丹亭冥誓擴展閱讀:

受尋幽愛靜的道家理念的影響,湯顯祖在這部《牡丹亭》中大量涉及神鬼異境。劇中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歌頌青年男女大膽追求自由愛情,堅決反對壓迫。體現出追求內心精神的完全超脫、絕對自由的道家思想。

舞台上常演的有《鬧學》、《游園》、《驚夢》、《尋夢》、《寫真》、《離魂》、《拾畫叫畫》、《冥判》、《幽媾》、《冥誓》、《還魂》等幾折。

《驚夢》這部分曲子,生動地唱出了顧影自憐的少女的懷春心情,把抒情、寫景和刻畫心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