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嶺海百合
㈠ 來自海百合的證據
與Dorset Coast所產的化石五角海百合(Pentacrinites fossilis)和波斯都尼頁岩(Posidonia Shale)所產的鏈海百合(Seirocrinus)和五角海百合(Pentacrinites)的冠部(crowns)相似,小凹組創孔海百合(Traumatocrinus)的冠部在岩層中常呈厘米厚的方解石透鏡體保存,下層面為完全有節的冠部和冠部簇;上層面代表不同階段分解的冠部(Simms,1986,1999; Hagdorn et al.,2005)。
圖9-4 Traumatocrinus sp.
A—放射狀散開的羽枝所包圍的朝下的口面;B—呈側面保存的冠部,可見羽枝和小羽片
在很多情況下,創孔海百合萼部(cups)仍然與莖相連,羽枝(arms)多少有點脫節,但大多數仍然相連,形成片狀的小羽枝(brachials)和小羽片(pinnulars)。大多數冠部(crowns)被由側面壓上去的羽枝(arms)所包圍(圖9-4;圖版8,圖1~2);另一些冠部則保存為朝下的口面(oral sides),並為放射狀散開的羽枝所包圍(圖9-4A)。現生海百合的三面濾食扇,看上去就像一張被折疊的咖啡過濾紙,當沿其側面壓縮到沉積物之下,多角板狀的萼蓋(plated tegmen)因負重而順著小羽枝間的板片(interbrachial plating)被撕開(圖9-4B)。這種具有選擇性的分解腐爛,說明海百合沉至海底時,它們的冠部並未立即被沉積物所覆蓋,而是在水中暴露了某些時間。目前尚無證據說明,當浮木墜入海底時,海百合能夠沉入,或者被它們的堅硬的莖插入海底深厚的泥質沉積物中,但經研究的所有海百合化石都清楚地呈水平狀埋入單個的層面上。此外,也未發現層面上有海百合或者浮木所誘發的拖拽的證據。故此認為,當時的海底至少處於半固結狀態。與此同時,假設海底所具有的細菌席(bacterial mats)還覆蓋了海百合骨架一段時間,從而防止了海百合的進一步分解和脫節。另一方面,在野外或所採集的標本上,即使很小的海百合萼部構造都不難發現,如小羽枝(brachials)和小羽片(pinnulars)也沒有被沖走,這說明當時海底的狀態一定是很安靜的,僅具有很小的間歇性底流。對卧龍崗所發現的由11 個以上個體組成的大型創孔海百合群體化石的研究說明(圖版10,圖1),它們莖部保存形態的多變性主要取決於埋藏,不論直的莖,還是呈大環狀保存的莖,都顯示出這些海百合較之浮木先抵達海底。以上有關創孔海百合的保存和埋藏問題,看來都與此類海百合所附著浮木的漂浮時間和沉降過程有關系,它們漂浮的期限只能是推測的。根據保存在溫暖水中的海百合骨架幾天內就開始被分解,說明海百合的沉降時間相對是較短的,但在貧氧和靜水海底狀況下,沉降時間也可延長.當然,沉降的時間還取決於水深和其他附加結殼的重量,如魚鱗蛤雙殼類結殼所附加的重量。
為了解釋某些創孔海百合群體中不同個體所具有莖的長度不同,我們對卧龍崗所保存的大型海百合群體化石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並獲得了以下的啟示:當一個帶有創孔海百合群體的浮木慢慢沉降,並達到水中的氧化/還原界面(即缺氧的水位)時,附著其上某些個體則加快其莖的生長,以便能夠在水中的缺氧界面之上維持一段時間,因此它們在水中的位置,將隨著被堅硬莖所支撐的冠部的抬升而直立向上,如果情況正如我們所推測的那樣,這個浮木將下沉很慢。在這種情況下,具短莖的個體由於未能加快其生長,在缺氧的深水中則先期死亡,並且逐漸腐爛分解。在卧龍崗所見到的由某些具有短莖和長莖的冠部所組成的海百合群體正是以這種方式保存的,它們可能代表一種快速沉降浮木的模式。
與大多數底棲棘皮動物化石庫(echinoderm lagerstatten)不同,小凹組不是一個生物被覆蓋埋藏後所形成的貯存庫(obrutional conservation lagerstatten),而是一個典型的在滯流環境中所形成的化石庫,換句話說,是在滯流且沒有食腐動物(scavengers)的海底條件下所形成的含海百合骨架的黑色頁岩滯流庫(Seilacher,1970)。但在竹桿坡組最上部,所見的則是某些呈分離狀態保存創孔海百合的個體或者群體的莖(圖7-17),與它們共生的還有生物攪動構造和有鉸腕足類,這說明竹桿坡組最上部與小凹組下段上部不同,是在充氧的海底狀況下形成的。根據以上觀察,可以概括出以下兩種創孔海百合的埋藏模式:①來源於開闊海域並攜帶有海百合的浮木,當被埋入小凹組缺氧的海底,則被保存為幾乎完整的有節的狀態,或者最初腐蝕分解狀態(圖版8~10);②在竹桿坡組充氧海底的條件下,這些海百合由於不斷被腐蝕分解,而以分離的狀態保存。故而截至目前,我們僅在竹桿坡組最上部5m和小凹組下段下部發現這種呈脫節和分離狀態保存的創孔海百合殘體化石(圖7-17)。
創孔海百合的這種分布與化石五角海百合群體在Dorset Coast 2m 厚的黑紋組(Black Ven Formation)和次角鏈海百合(Seirocrinus subangularis)群體在波斯都尼頁岩(Posidonia Shale)厘米級厚層頁岩夾層中的分布情況相似。Simms(1986,1999)曾解釋環形洋流系統(gyrate current systems)強烈限制這些海百合分布,並與北大西洋馬尾藻海(Sargasso Sea)比較,因為在馬尾藻海就未曾發現被這種環形洋流所捲入的浮木又被釋放出來的情況。如果這種模式能夠轉用到揚子地台邊緣坳陷,或者邊緣坳陷的一部分,那麼在關嶺地區晚三疊世所形成的這種邊緣坳陷,作為一個巨大的凝聚和保存多種骨架的陷阱,則在關嶺生物群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遺憾的是這種假設與小凹組中產有如此豐富的海生四腳類骨架相抵觸,因為這些會游泳者完全能夠逃脫這種環形洋流的控制。另外,假浮游創孔海百合廣泛的地理分布記錄,表明它們並未受到環形洋流的限制,而散布到了整個古特提斯海域,但在正常的海洋狀態下和氧化的沉積物中,它們石化成完整的群體的可能性則是極其稀少的,以至截止到目前,尚未在世界其他地方發現如此豐富且保存完美的創孔海百合。
㈡ 我在關嶺挖到了一塊海百合化石,請問那裡有老闆收購我想和老闆長期合作。
你好 請問多少價位 方便的話留電話
㈢ 我在貴州省關嶺挖到了一塊海百合化石,請問那裡有老闆收購我想和老闆長期合作
私自收購古生物化石屬違法行為。好自為之啊
㈣ 請問貴州海百合化石可以賣多少錢
金陵晚報報道記者日前接到讀者汪先生的報料,說他自己手上有一塊珍藏的海百合化石。他說,以前收藏是因為喜好,而現在由於種種原因他想賣出這塊化石,叫價8萬元!汪先生的海百合化石究竟是什麼樣子?這塊化石是真是假?化石也可以收藏?化石也可以如商品一樣自由買賣嗎……一連串的疑問在記者心頭盤旋。
於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和采訪。「我有一塊很大的海百合化石,現在想原價出售。」汪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記者隨後跟他約定了時間地點,想親眼看一看這塊標價8萬元的化石,並邀請江蘇地質專家、南京鉛鋅銀礦項長興高級工程師一同前往。
來源貴州的「紀念品」
汪先生說:「我有好幾個朋友都收藏這個,我也覺得好玩,前面投入了不少錢來買化石,但現在需要資金周轉才出售的,否則我是不會賣的。」原來,這塊海百合化石是汪先生2002年去貴州關嶺旅遊時,從當地人手中買來的。「這塊化石可能是他們從山裡挖出來的,非常大,上面的海百合密密麻麻,我一看就特別喜歡,當時也懷疑是假冒,但後來我請他們把上面覆蓋的石頭用刀刻掉後,才確定是真的化石。於是我便花了8萬元從他們手裡買了回來。」汪先生說,買回來時化石是一塊整的,巨大無比,但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裂成了兩塊,但現在即便如此,還是很漂亮。據汪自己稱,海百合化石裂開來後,一塊長2.56米,高1.13米,另一塊長1.96米,高1.25米,都還算是巨型。
㈤ 「海百合」公司急求標志,望專業人士設計。
到底是個什麼單位 也不說清楚
㈥ 海百合(Crinoidea)是什麼
屬海百合亞門的海百合綱,為海生群居動物,因形體似百合花而得名。身體分根、莖、冠三部分,冠部又分為萼和腕,均由鈣質骨板組成。萼常呈球形或杯形,由交錯排列的幾圈鈣質骨板組成,其上有小骨板組成的萼蓋。腕由許多腕板組成,腕上長有羽肢。莖由許多莖板疊置而成,莖板長短不一,橫截面為圓形、橢圓形、五角星形等。海百合最早出現於早奧陶世,到早石炭世達到鼎盛時代,延續至今,屬珍貴的活化石(圖9.41,圖9.42)。
海百合以保存有莖、萼、腕者為上品,既有剛健挺拔之體態,又不乏婀娜多姿之嬌柔。曹新華更賦詩贊美:「似花似葉意朦朧,似莖似根出浪中。玉立亭亭海百合,裝潢昔日水晶宮。」喜愛之情溢於言表。我國貴州、四川、河北等奧陶紀至侏羅紀海相地層的灰岩、泥灰岩中均發現有海百合化石。其中貴州關嶺地區所產的海百合化石十分有名,不僅萼、莖、腕羽紋理清晰,甚至連根部也能完整保留,高度可超過1m。腕羽展開時,直徑足有40多厘米,是一座難得的天然賞石佳品。含海百合化石十分豐富的灰岩稱海百合莖灰岩,在鄂西南和南沙群島地區,人們採集這些具有綠、黃、灰、紅各色的岩石,磨製成各種工藝品並賦予「百合玉」的美稱,海百合莖板橫截面的多邊形、圓形等各種形狀現於表面,宛如落花點綴,頗受人們喜愛。
㈦ 位於浙江自然博物館一樓序廳左側牆面上的古老海百合化石采自貴州省關嶺地區的晚三疊世地層。
棘皮動物,和海星海膽海參一個大類,具體網路之
㈧ 海百合的價值
海百合化石價值多少?北京自然國家博物館考古專家稱,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生物。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花朵越大的其晶體亮度越強,收藏價值越高。06年就當時向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珍品藏家轉讓一塊長2米寬1.2米的海百合,在2006年當時的轉讓價格就達到1200萬,價值不菲。但如此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確不是用價值可以衡量的。廣東省廣東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館內珍藏了一塊海百合化石,高3.2米,寬2.6米,作為鎮館之寶。據館內相關工作人員透露說這件碩大的海百合化石是館內最珍貴的一件展品,價值約為8千萬元。貴州展出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
一塊長4.8米、寬1.9米,總面積達9.36平方米的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在貴州石文化藝術宮
展出,使當地市民大飽眼福。據介紹,這塊海百合化石發掘於上三疊世瓦窯組中,屬棘皮動物。化石上伴有關嶺創孔海百合21朵,許氏創孔海百合15朵,其中最大的單株冠部直徑達40厘米以上。據有關專家考證,發掘於貴州境內的這塊海百合化石,距今已有2.3億年的歷史,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塊海百合化石。
據了解,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中國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10餘種。海百合綱是海百合亞門中發育較完善,演化發展最為成功的一個綱,從中生代起,中間幾經興衰,直到現代仍然繁盛不衰。從淺至深都可以生活,大多生活於400~500米的清潔水中。喜歡群居,其根固著海底,構成所謂的海底花園。最原始的海百合出現於奧陶紀時期,距今約5億年,而古生代早碳紀是海百合最鼎盛的時期。
貴州境內海百合最早出現於奧陶紀早期,但由於保護不力,已沒有完好的標本。貴州關嶺和貞豐等地晚三疊世層中保存完美而豐富的海百合化石,為中國和世界罕見,尤其是關嶺地區的海百合化石不僅數量豐富,而且分布范圍較廣,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㈨ 海百合化石是什麼
海百合化石是什麼?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已經生存了5億年,在2億3千萬年前,海洋里到處都生長著海百合,由於海百合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們只能在深海里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 這些珍貴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兩、三億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國畫大師筆下綻放的百合花。
北京自然國家博物館考古專家稱,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生物。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花朵越大的其晶體亮度越強,收藏價值越高。06年就當時向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珍品藏家轉讓一塊長2米寬1.2米的海百合,在2006年當時的轉讓價格就達到1200萬,價值不菲。但如此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確不是用價值可以衡量的。廣東省廣東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館內珍藏了一塊海百合化石,高3.2米,寬2.6米,作為鎮館之寶。據館內相關工作人員透露說這件碩大的海百合化石是館內最珍貴的一件展品,價值約為8千萬元。
嘉興新地質博物館 曬出鎮館之寶超級海百合化石
2008年04月23日 08:03:38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化石叫「雙龍攜子迎百合化石屏」,如圖所示,停放在「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底層正面。化石屏正面面積達到64平方米,博物館方面介紹,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屏吉尼斯紀錄。
昨天是第39個世界地球日,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正式開門迎客,這是目前我省最大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擁有9個展示廳,佔地12000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擁有上萬件的藏品、標本,除了鎮館之寶「雙龍攜子迎百合化石屏」目前海百合化石價值約為3000萬元.
之外,該館藏品長達48米的硅化木、巨型開花的石膏晶體等8件展品都在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
都是地下挖的寶貝
博物館分為兩大部分,底樓為恐龍展廳,有馬門溪劍龍、角龍、氣龍等15條不同品種的「恐龍」,這些恐龍骨架經過修復,以捕食、角斗、嬉戲、瀕臨死亡時掙扎等姿態固定,配合影像、燈光、聲響,再現恐龍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部分是五樓,總面積8000平方米。分地球廳、化石廳、岩石廳、礦物廳、寶石廳、火山廳、省地質地貌沉降廳、地震逃生演示廳。
寶石廳里有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200多種寶石,從阿富汗、南非、斯里蘭卡等地買來。這些珠光寶氣奢侈品在地質專家眼裡也是難得的地質標本,簡單地講,鑽石的原石金剛石,就是在地球深部由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C)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化石廳里,有生物登陸、化石形成、物種滅絕、中生代野生環境等模擬再現的史前生物場景。比如南雄龜化石,是上世紀90年代修建京九鐵路時發現的,也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烏龜化石群中的一件。細細看去,不但栩栩如生,更令人驚嘆的是,龜身下有許多恐龍蛋,專家推斷這只南雄龜在偷吃恐龍蛋時突發地質事件,把它們一起埋在了地下。
第一個月免費參觀
浙江東方地質博物館位於南湖新區的國際中港城商貿城,由浙江中成實業集團投資,集團辦公室主任魏正揚說,博物館自昨天起開始對外開放,最初一個月免費參觀,日後擬定票價50元/人(尚待物價部門審批)。
魏正揚說,公司希望通過展示讓人們認識到珍惜自然資源,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重要性。他坦言,投入巨資打造博物館也有商業目的,就是為博物館所在地的商貿城聚集人氣。
浙江在線2008年04月23日訊
㈩ 貴州關嶺海百合化石是產在哪個村有誰知道,謝謝
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的海百合化石主要產在新鋪鄉白雲村,現在叫卧龍村(白雲村好像與麻凹村合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