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斷句

丁香斷句

發布時間: 2021-02-27 00:50:31

Ⅰ 戴望舒的《雨巷》節奏劃分,急需謝謝

雨巷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1)丁香斷句擴展閱讀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匯總,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

《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情懷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運用了象徵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徵性的意象。分別比喻了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

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於音樂性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因此葉聖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

Ⅱ 《雨巷》怎麼停頓

《雨巷》全文節奏劃分: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著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默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2)丁香斷句擴展閱讀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過對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詩人時年22歲。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詩人,面對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

他隱居在江蘇松江朋友家,孤獨中嚼味著「夜坐聽風,晝眠聽雨」,個性的輕柔、憂郁和時代的重壓,使《雨巷》成為現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參開資料:網路--《雨巷》

Ⅲ 在語文的標點使用中:三種事物(或以上),之間的停頓什麼情況用逗號什麼情況用頓號

頓號與逗號的區別與用法

頓號的形式為「、」。表示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例如:「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這句話中,「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前三種事物之間運用了頓號,後面與「長江」之間就只用連詞「和」相連接。這是因為並列詞語間並不一定都要用頓號,兩項並列可以只用「和、與」等連詞,多項並列中間可以用頓號,而最後兩項常用「和、與」等連詞,用了連詞就不再用頓號。
特別要注意的是:頓號表示的一定是詞語之間的停頓,不是句子之間的停頓。例如:(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朱自清《春》)(2)田野里長滿了各種野菜:雪蒿、馬齒莧、灰灰菜、野蔥……最好吃的是薺菜。(張潔《挖薺菜》)「桃樹、杏樹、雪蒿、馬齒莧」等都是詞,並列的詞之間有了停頓,只能使用頓號。(3)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大自然的語言》)(4)1984年建成的三元橋,佔地6公頃,含三條幹道、三座鋼筋混凝土橋、五座棧橋、八條地下人行通路。(劉宗明《北京立交橋》)其中「(1)桃樹、杏樹、梨樹」;「(2)雪蒿、馬齒莧、灰灰菜、野蔥」;「(3)桃花開、燕子來」;「(4)三條幹道、三座鋼筋混凝土橋、五座棧橋、八條地下人行通路」等都是短語,短語之間有了停頓,也只能使用頓號。
句子之間的停頓不能使用頓號。例如,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朱自清《春》)」2、「牲口牽回去,見天拉車,拉磨,種地,打柴,要想想牲口是從哪來的;分了東西可不能忘本。(周立波《分馬》)」

為什麼「笑著,走著,拉車,拉磨,種地,打柴」之間使用逗號呢?因為它們都是句子了。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逗號是恰當的。就好像我們周周練中的最後一個寫句子的題:有····有·····有·····如:公園里有丁香花,有蘭花,還有菊花。這樣就應當用逗號,因為它們是不同的分句,如果改成:公園里有丁香花、蘭花、菊花,還有牡丹花。花的名稱之間就可以用頓號了,但是「還有」後面則是另一個分句,所以應當加上逗號。

再如:(1)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2)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這兩個句子都是復句,裡面的分句之間使用了逗號。這個時候使用頓號就錯了,因為「紅的像火」、「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都是分句。(3)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朱自清《春》)

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例如:「那個時候在延安,無論是機關的幹部,學校的教員和學員,部隊的指揮員和戰斗員,在工作、學習、練兵的間隙,誰沒有使用過紡車呢?(吳伯簫《記一輛紡車》)」按理說,「幹部、學員、戰斗員」後面應該使用頓號,但是,作者為了把一項一項說得更清楚些,表示一種人、一種人不一樣,所以使用了逗號,這是靈活的用法。

Ⅳ 雨巷的節奏劃分

雨巷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 chì chù )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pǐ)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4)丁香斷句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詩人時年22歲。

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詩人,面對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

他隱居在江蘇松江朋友家,孤獨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夜坐聽風,晝眠聽雨」,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

可生活貧乏,整天「窗頭明月枕邊書」,詩人只能在「舊時的腳印」、「青春的綵衣」和星光下的盤桓中尋求慰藉。

個性的輕柔、憂郁和時代的重壓,使《雨巷》成為現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作者戴望舒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後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

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翻譯家等。他先後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

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Ⅳ 《弈秋》怎麼停頓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

Ⅵ 紫丁香漢語中很有意思的現象不同的停頓會產生不同的含義

他贊成我不贊成?
他贊成,我不贊成.
他贊成我不?贊成.
他贊成我?不贊成.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