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馬蹄糕
❶ 怎樣做馬蹄糕
材料:
(20CM*20CM正方模一盤)
新鮮馬蹄 6-10個,去皮的,看個人愛好可多加
馬蹄粉 125克
黃片糖 120克 (也可以內用砂糖或者紅塘來代替容)
水 4杯,大概950-1000毫升我是用一般的杯子量了四杯,要稠點可以少放點水.
做法:
1. 去皮後的馬蹄,切成小丁 (大約小指尖大小,也可以再切小一些)。
2. 馬蹄粉放入容器,沖入一杯涼水,攪拌均勻成馬蹄粉汁,放一旁備用。
3. 加3杯水到鍋里,再將片糖加入,開火把水燒開,至片糖全部溶化,關火。
4. 將兌好的馬蹄粉汁再次攪拌一下,然後沖入到煮好的糖水裡,慢慢攪拌成濃稠的糊狀。
5. 再將馬蹄丁加入,拌勻。
6. 模子事先刷上一層植物油,將馬蹄糊倒入模型,並用塑料刮板刮平表面,放入蒸鍋,大火蒸制20分鍾取出放涼,再放到冰箱冷藏至冰透即可取出,脫模,切小件即可。
7. 做好的馬蹄糕,也可以掛上蛋汁,蘸些澱粉,放到平底鍋里煎過再食用.味道也不錯的。
❷ 馬蹄怎麼做好吃
馬蹄 即 荸薺。荸薺(學名:Heleocharis lcis (Burm. f.) Trin.),又名馬蹄、水栗、烏芋、菩薺等,屬單子葉莎草科,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
荸薺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濕祛痰、消食除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疸、痢疾、小兒麻痹、便秘等疾病;荸薺含有一種抗菌成分,對降低血壓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癌症有防治作用。
一、荸薺雪梨湯
材料:荸薺30克,雪梨100克
調味料:冰糖
做法:荸薺洗凈後去皮切塊,雪梨洗凈帶皮切塊,然後一起放入鍋里,加入冰糖,蓋上蓋子,大火煮沸,小火煮15分鍾即可。
功效:荸薺和雪梨都是汁多潤肺的食物,二者煮成荸薺雪梨湯能夠治咳嗽、清肺熱。
二、荸薺粥
材料:大米、荸薺各100克
調味料: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清洗干凈,去皮切塊,大米洗凈,放入鍋里煮粥,等粥快熟時加入荸薺和白糖,煮熟即可。或者將荸薺榨汁,等到粥熟後,與白糖一起倒入粥里,再煮沸一兩次即可。
功效:荸薺粥具有清熱化痰、消食、生津止渴的功效,咳嗽多痰者、肺熱陰虛、口渴者可以每天服用一劑,可以很好的緩解症狀。
三、海蜇荸薺湯
材料:荸薺100克,海蜇皮50克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切片,海蜇皮洗凈,二者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煮成湯即可。
功效:該湯飲能滋陰潤肺,清熱化痰。
四、荸薺獅子頭
材料:荸薺5個,雞蛋一個,菜心50克,瘦弱餡300克
調味料:澱粉,料酒,味精,薑末,蔥末,生粉,糖,醬油,鹽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碾成米粒大小,與肉餡一起放在碗里,倒入料酒、澱粉、蔥薑末、味精、鹽,打入雞蛋,攪拌均勻後,揉成一個個肉丸;油鍋燒熱,放入肉丸,煎到兩面微黃時,加入料酒、醬油、糖,加點水,蓋上蓋子小火燒15分鍾。菜心放在盤子里當底襯,然後將鍋里的獅子頭放在菜心上,澆上湯汁。
五、當歸荸薺薏米粥
材料:荸薺30克,薏米100克,當歸15克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切塊,薏米洗凈,當歸切片後放入鍋中,加水煎半小時,去渣取汁,加入薏米和荸薺,煮粥即可,粥熟後可加蜂蜜食用。
功效:當歸活血,荸薺清熱解毒,薏米利濕,該食療方則具有活血止痛、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❸ 誰知道有沒有吃了不膩的曲奇
J』S小熊寶寶曲奇就是吃多了也不感覺油膩的曲奇,吃起來感覺香甜度適中,入口即化。
❹ 馬蹄糕有哪些營養價值
就是馬蹄粉做的糕點啊
馬蹄,又稱荸薺。原產於印度。我國是盛產馬蹄的地方。它以個頭大、皮薄肉嫩,水分充足,清甜無渣,爽脆可口既做蔬菜也可做水果,廣西馬蹄久負盛名,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還有鈣、磷、鐵、質、胡蘿卜素等元素;馬蹄作用價值甚大,能清熱潤肺、生津消滯、舒肝明目、利氣通化作用。嶺南諸類佳果,各佳其味,但生熟可食,健疾不忌,加工成馬蹄罐頭口味更好。
馬蹄是荸薺的俗稱,是一種生長在水田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們吃的是那呈扁圓形的地下莖。根據資料,馬蹄入葯,歷史悠久,其中《隨息居飲食譜》只用了26個字就概括了馬蹄的保健作用,即:「荸薺甘寒。清熱、消食、醒酒、療膈、殺疳、化銅、辟蠱、除黃、泄脹、治痢、調崩」等。
現代科學研究還發現,馬蹄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粗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C等。還含有抗癌、降低血壓的有效成分--荸薺英。
中醫臨床上常用馬蹄配成「雪羹湯」清熱去痰,降血壓和治療大便干硬。中醫認為,用新鮮馬蹄配蘆根、鮮藕汁同飲,是清熱、生津止渴的理想飲料。
由於馬蹄性寒,因此體弱者及小兒遺尿患者應避免食用。此外,生吃馬蹄要注意衛生,食用前要洗干凈,最好用開水燙過。馬蹄也可入葯,《本草綱目》中記有「馬蹄能清熱消渴,治脾熱,濕中益氣,開胃下食,清心明目,解熱殺菌,清黃疸,降血壓,治療多種疾病。馬蹄是一種集食用葯用價值於一身的生蔬菜,曾一度成為明清時期朝廷貢品。馬蹄與眾不同,其肉質雪白細滑、水份含量高,清甜無渣,爽脆可口,馬蹄熟食把它伴雞、鴨、香菇、雲耳一起鈔成一道菜更有滋味。熱解暑,清肝明目之功效。
營養價值
除去荸薺的外皮,裡面肉質白嫩,作為水果生食,脆甜多汁,鮮美爽口,與生梨的味道相比毫不遜色。我國南方人大都喜歡吃荸薺,把荸薺視為春夏間消熱祛暑的水果。
荸薺不僅味道好,而且營養豐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粗纖維、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除此之外,還含有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菌作用,並能抑制流感病毒。
美食
除削皮生食外,荸薺也可煮、炒、燒、煨、炸,各種烹調方式均可加工出美味的菜餚。荸薺經常被作為重要的輔料搭配各種素菜和葷菜,葷素皆宜。常見的葷食做法有,荸薺燒肉、荸薺炒蝦仁、荸薺炒肉片、荸薺炒雞丁、荸薺燒鴨和荸薺肉卷。喜愛素食者也可將荸薺製成糖醋荸薺、清炒或涼拌荸薺,別具風味。
將荸薺與肉末共為餡的菜餚口感甚佳,不論是湯食、清燉或煎炸,以荸薺切碎攪拌其中,能使肉餡香脆爽口,又可除去肉類的腥膩。對於煎炸油酥之品,適量摻加荸薺碎片,可使食物油而不膩。蒸煮煨燒的禽畜肉類,伴以荸薺片、粒者,入口清香而餘味無窮。
荸薺在我國各地有不同的吃法。例如:廣東人喜歡用馬蹄雪梨燉冰糖,食之既甘甜可口,又可治療唇乾舌燥、咽喉疼痛、乾咳痰少、大便秘結等症,是葯食兩用的代表。在陝西則有一款著名素菜「糖醋荸薺」,先用沸水焯一下,再放入油鍋稍炸,趁熱澆上糖醋汁,香脆適口,甜酸宜人。北京另有一種做法,將鮮荸薺削皮,搗爛成泥,摻上麵粉拌勻,製成圓形,油炸後起鍋,將開水、白糖和糖玫瑰攪炒成的汁澆在上面即成,食之甜香,並有玫瑰香味,名叫「荸薺玫瑰餅」。
荸薺也可加工成清水馬蹄罐頭、蜜餞等。荸薺可提制出馬蹄粉,潔白晶瑩,爽滑細膩,可與藕粉、菱粉媲美,三者並稱為「三元魁首」。
良葯
荸薺不僅食之可口,而且還有廣泛的葯用價值。祖國醫學認為,荸薺性寒涼,味甘,入肺、脾、胃經,有益氣安中、清熱止渴、開胃消食、利咽明目、化濕祛痰的功效。《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荸薺甘寒。清熱、消食、醒酒、療膈、殺疳、化銅、辟蠱、除黃、泄脹、治痢、調崩」。
荸薺含有粗蛋白、澱粉、纖維素,能促進大腸蠕動,利腸通便;荸薺質嫩多汁,可生津止渴,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荸薺水煎液能利尿排淋,可作為尿道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荸薺甘寒,能清肺熱,又富含黏液質,有生津潤肺化痰作用,故能清化痰熱,治療肺熱咳嗽、咳吐黃黏濃痰等症;荸薺是寒性食物,食用荸薺既能清熱生津,又可以補充營養,發燒口渴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此外荸薺對秋燥咳嗽、咽喉不適、口乾欲飲等症甚效,為秋季食養佳品。
民間認為,荸薺可適用於溫熱病口渴、舌赤少津、小兒口瘡、大便燥結、血痢,還可醒酒解毒等等。也常用荸薺來治療一些兒科疾患,如孩童誤吞入銅錢或銅片時,家長往往及時給食大量荸薺,吞入物可隨大便排出。治尋常疣可用荸薺的白色果肉摩擦疣體,每日三四次,摩至疣體角質軟化、脫掉,微痛並露出針尖大小的點狀出血為止,連續使用7~10天。
紹興民間將荸薺與甘蔗老頭共煮,視為清火解毒良葯,適用於咽干喉痛、消化不良、大便燥結等症。而孕婦常吃荸薺,可以防治妊娠水腫,妊娠期間並發的急、慢性腎炎,妊娠合並肝炎等疾患。也有研究表明,常吃荸薺可以預防鉛中毒,從事冶煉、鑄造、排字、印刷等工作的工人,常食有益。
荸薺保健小驗方
·食積不消,脘腹脹滿荸薺、蘿卜各等量。將二者洗凈,切細,水煎服。每日1~2劑,可消積化滯。
·「纏腰龍」(帶狀皰疹)取生荸薺5個,洗凈搗爛,用雞蛋清調和均勻,塗敷患處,每日數次。
·痰熱咳嗽、淋巴結核和原發性高血壓等荸薺、海蜇(浸泡去鹽)各50~100克,煎湯分2~3次飲下,此即清代名醫王士雄的「雪羹湯」,有清熱化痰、消積軟堅及降低血壓之效。
·肺燥胸痛,乾咳少痰荸薺、鴨梨各等量。水煎服,每日1~2劑,可生津潤肺。
·「流腦」的預防用荸薺60克,洗凈切片,與生石膏15克、竹葉6克同煎,代茶飲,作為預防性用葯。每日一劑,連服數日。
·熱病傷津口渴中國清代著名的溫病學家吳鞠通的名方「五汁飲」,是用荸薺、梨、藕、鮮蘆根和鮮麥冬榨汁配製而成的。在呼吸道傳染病較多的季節,常吃鮮荸薺還有預防流腦、麻疹、百日咳以及急性咽喉炎的作用。
愛心提示
1.荸薺不宜多食
荸薺甘寒性滑,不易消化,如果一次食用過多,容易腹脹。脾胃虛寒、消化功能較差者以及小兒、老人,不宜多食。
2.荸薺最好熟食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荸薺雖有很好的食用和葯用價值,但因荸薺生長於水田中,易感染水田中常見的寄生蟲,未經洗凈,生食易感染薑片蟲病,故以熟食為宜。若必須生食時,應充分浸泡後刷洗干凈,以沸水燙過,削皮再吃為妥。
❺ 馬蹄糕有什麼好處
馬蹄糕本身可以做早餐或者做甜品,對愛美的人來說,熱卡量不高,不會害怕自己吃了會胖,裡面的馬蹄粉本來就屬涼性,對人身體有很好的調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