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根陳皮

丁香根陳皮

發布時間: 2021-02-23 21:53:41

丁香茶的功效和禁忌

丁香茶的功效:主要用於泡茶或者入葯,其葯理作用為養胃抗菌,健胃驅風,溫中內壯陽,下氣降逆。

禁忌:容不能與鬱金香同時飲用,不適合胃熱人群、口舌生瘡人群。

(1)丁香根陳皮擴展閱讀:

丁香茶的作用

1、養胃

其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溫中壯陽,下氣降逆的作用。一般3到5克泡茶,為治療胃寒呃逆的重要葯物。凡屬呃聲低微,並有形寒氣弱、胸悶脈遲者。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

2、改善消化不良

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瀉等,中醫認為,丁香的功效為溫中、暖腎、降逆。可用於治療打嗝和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瀉、嘔吐、口臭等症。

3、抑制幽門螺旋桿菌

一般的胃炎患者都含有幽門螺旋桿菌,而幽門螺旋桿菌的大量繁殖可能會誘發胃癌,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酚,能夠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4、治療口臭

丁香的芳香氣可以壓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之類而引發的口臭氣等。

丁香基本是沒有副作用的,至少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關於丁香的副作用的報道,丁香茶的適用人群除了口臭者,脾胃虛寒者、嘔吐者同樣適用,而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

Ⅱ 丁香雞內金陳皮功效聽說三者一起吃對腸胃好是真的嗎

下面我就本人對此來病的源保養恢復以及注意事項給你介紹一下:
1、每天喝水3000ml至5000ml。(病癒後稍微減量)喝水方法,餓時、睡覺前、
半夜、早起,喝。
原理;胃病主要就是胃酸過多刺激胃粘膜造成的。喝水可以大大淡化胃酸濃度。
2,改變睡覺姿勢,同樣重要,切忌不能往右側卧姿勢。往左側卧姿勢最佳。往左睡,會使膽汁直接流向腸道,(膽汁應該是往十二指腸流的)不至於反流到胃、食道內。
原理;胃病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膽汁反流到胃裡,腐蝕胃壁、食道。
3、忌口;
胃病發病期,少吃。吃面片為宜,7成飽就可以。
忌、(從主→到次)1、酸→酒→過硬→辛辣→腌制食品→油膩→過甜→冷飲→
涼食→油炸→方便食品。
按我的方法,不到兩個月就好了。

Ⅲ 長白山丁香茶,砂仁,陳皮一起泡有什麼效果

可以治胃病。

長白山丁香茶,砂仁,陳皮一起泡有什麼效果可以治胃病,但是一般的胃病喝丁香茶就好了。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地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很重要,每天沖泡3—5克丁香葉茶飲用對胃十分有好處。其中丁香茶又以長白山葯谷丁香茶效果最佳。


(3)丁香根陳皮擴展閱讀:

丁香茶的功效:

1、醒神開竅。丁香茶辛香,性溫。辛能行散,溫勝寒濕,芳香開竅,化濕辟穢。《本草再新》謂其:「開九竅,舒郁氣。」故有醒神開竅之功。可用於濕濁之邪,阻蔽清竅,擾亂神明引起神志錯亂,痰聲漉漉,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沉滑等症。

2、清新口氣。丁香是古代用來去除口臭的良葯,丁香之所以能夠除口臭,是因為其芳香可以壓制口中的臭氣,當然這與它能去除胃寒的功效有關。反復發作的口臭,有不少屬於胃寒引起的,這種口臭只要多喝丁香茶,戒掉寒涼的食物,就能很快消除口臭。

3、養胃護胃。丁香茶被成為花草葯界的「健胃劑」,這名號得益於它出眾的養胃功能。丁香茶中特有的丁香油、丁香酚、鞣質以及齊墩果酸等,可治療腸胃疾病,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加消化能力。

4、抑制幽門螺旋桿菌。丁香茶特有的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地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Ⅳ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

1、丁香茶是溫性茶,有著暖胃的好功效非常適合老人養胃,還有著去胃寒的好功效,每天堅持喝丁香茶能夠暖胃養胃,提高食慾。

2、丁香茶具有溫中散寒以及降逆止嘔的功效,適合於胃寒所引起的嘔吐,緩解因為暴飲暴食所引起的消化不良,因為丁香茶有促進腸胃消化以及排毒的作用。

3、丁香茶具有抗氧化及抗腫瘤的效果,降低了血液裡面的膽固醇。

4、丁香茶還能起到減肥瘦身的作用。

5、丁香茶具有消炎解毒的功效。

(4)丁香根陳皮擴展閱讀

可以養胃的食物:

1、鯽魚

1鯽魚不僅僅能夠利水消腫,同時也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適合於脾胃虛弱所引起的下半身水腫、沒有食慾、胃疼等,尤其是把鯽魚做成湯效果會更好,能夠讓人們吸收裡面的營養物質。

2、茴香菜

茴香菜屬於溫熱食物,能夠入胃經,具有養胃以及暖胃的功效,緩解各種胃寒所引起的胃痛。胃痛的人堅持吃茴香就能夠暖胃止痛,沒食慾的人群吃有開胃的效果,消化不良的人群能夠促進食物的消化,同時也能夠振奮精神。

3、葡萄

葡萄歸胃經,能夠健脾養胃,適合於營養不良以及身體虛弱的人群,幫助身體的恢復。葡萄裡面含有大量的卵磷脂氨基酸,另外維生素以及蛋白質和礦物質也是同樣很豐富,尤其是葡萄糖容易被吸收利用,幫助修復胃黏膜。

4、木瓜

一提到木瓜人們就會想到豐胸,其實也具有養胃的功效,木瓜裡面含有的木瓜酵素,能夠緩解消化不良和胃炎,但是空腹不能吃木瓜。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老人胃部不好怎麼辦 這些食物幫你開胃養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哪些食物是養胃王? 6款食物幫你養出健康胃

Ⅳ 丁香和陳皮一起治什麼病

陳皮是來柑桔等水果的果皮自經乾燥處理後所得到的干百性果皮。其皮乾燥後可放置陳久,故稱陳皮,也稱貴老。陳皮味苦,有橘子的清香,故常用於烹制某些特殊風味的菜餚,如「陳皮牛肉」、「陳皮雞丁」等。
營養功效:
陳皮的苦味物質是以檸檬苷和苦味素為代表的「類檸檬苦素」,這種類檸檬苦素味平和,易溶解於水,有助於食物的消化。陳皮用於烹制菜餚時。其苦味與其他味道相互調和,可形成獨具一格的風味。陳度皮含有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C等成分,它所含的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增加食慾。陳皮也是一味常用中葯,具有通氣的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詳細情況建議可以咨詢一下硚口的武漢現代婦產的醫生。

Ⅵ 丁香山奈陳皮煮玉米釣魚效果好嗎

朋友用陳皮來煮玉米的調火,釣魚的效果是不好的,用丁香來煮玉米效果的還是不錯的。

Ⅶ 丁香,冰片,陳皮,有什麼功效

陳皮具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冰片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丁香暖胃,溫腎。

Ⅷ 有幾種食用香料比如:花椒,丁香……請詳細說明。

常用的香葯類 (1)八角,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單用或與它葯(香葯)合用均美。主要用於燒、鹵、燉、煨等動物性原料。有時也用於素菜。如燉蘿卜、鹵豆乾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調料。也是鹵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屬性:性溫。功用:治腹痛,平嘔吐,理胃宜中,療疝瘕,祛寒濕,疏肝暖胃。 (2)茴香(即茴香子),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單用或與它葯合用均可。茴香的嫩葉可做餃子餡,但很少用於調味。茴香子主要用於鹵、煮的禽畜菜餚或豆類、花生、豆製品等。 味道、屬性、功用與八角基本相同。 (3)桂皮,又名肉桂,即桂樹之皮。屬香木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與它葯合用,很少單用。主要用於鹵、燒、煮、煨的禽畜野獸等菜餚。是鹵水中的主要調料。 屬性:性大熱,燥火。功用:益肝,通經,行血,祛寒,除濕。 (4)桂枝,即桂樹之細枝,味道、用途、屬性、功用與桂皮相同,只不過不及桂皮味濃。 (5)香葉,即桂樹之葉。味道、用途、屬性、功用與桂皮相同,但味道較淡。 (6)砂姜,又名山奈、山辣。屬香草類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單用或與它葯合用均佳。主要用燒、鹵、煨、烤等動物性菜餚。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粵菜中使用較多。 屬性:性溫。功用:入脾胃,開郁結,辟惡氣,治胃寒疼痛等症。 (7)當歸,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於燉、煮家畜或野獸類菜餚。因其味極濃,故用量甚微,否則,反敗菜餚。 屬性:性溫。功用:補血活血,調氣解表,治婦女月經不調、白帶、痛經、貧血等症。為婦科良葯。 (8)荊芥:屬香草類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用途不廣,有時用於燒、煮肉類,主要作菜用。 屬性:性溫。功用:入肺肝,疏風邪,清頭目。 (9)紫蘇,屬香草類草本植物,本味兩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廣。但用於炒田螺,味道極妙,有時用於煮牛羊肉等。 屬性:性溫。功用:解表散寒,理氣和中,消痰定喘,行經活絡。可治風寒感冒,發熱惡寒,咳嗽氣喘,惡心嘔吐,食魚蟹中毒等症,梗能順氣安胎。 (10)薄荷,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本兩用。味道辛、香。用途不大,主要用於調制飲料和糖水,有時也用於甜餚。 屬性:性溫。功用:清頭目,宣風寒,利咽喉,潤心肺,辟口臭。 (11)黃梔子,又名山梔子,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紅或橙黃。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時用於禽類或米製品的調味,一般以調色為主。 屬性:性寒。功用:清熱瀉火,可清心肺之熱,主治熱病心煩,目赤、黃疸、吐血、衄血、熱毒、瘡瘍等症。 (12)白芷,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與它葯合用。主要用於鹵、燒、煨的禽畜野味菜餚。 屬性:性溫。功用:祛寒除濕,消腫排膿,清頭目。 (13)白豆蔻,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與它葯合用。常用於燒、鹵、煨等禽畜菜餚。 屬性:性熱、燥火。功用:入肺,宣邪破滯,和胃止嘔。 (14)草豆蔻,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與它葯合用,主要用於鹵、煮、燒、燜、煨的禽畜野味等菜餚。 屬性:性熱。功用:味性較白豆蔻猛,暖胃溫中,療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嘔吐,燥濕強脾,能解郁痰內毒。 (15)肉豆蔻,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與它葯合之,用於鹵煮禽畜菜餚。 屬性:性溫。功用:溫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氣行痰,厚腸止瀉。 (16)草果,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與它葯合用,用於燒、鹵、煮、煨等葷菜。 屬性:性熱燥火。功用:破瘴癘之氣,發脾胃之寒,截瘧除痰。 (17)姜黃,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兩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一般以調色為主,與它葯合用,用於牛羊類菜餚,有時也用於雞鴨魚蝦類菜餚。它還是咖喱粉、沙嗲醬中的主要用料。 屬性:性溫。功用:破氣行瘀,祛風除寒,消腫止痛。 (18)砂仁,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與它葯合用,主要用於燒、鹵、煨、煮等葷菜或豆製品。 屬性:性溫。功用:逐寒快氣,止嘔吐,治胃痛,消滯化痰。 (19)良姜,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與它葯合之,用於燒、鹵、煨等菜餚。 屬性:性溫。功用:除寒,止心腹之疼,散逆治清涎嘔吐。 (20)丁香,又名雞舌香,屬香木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單用或與它葯合用均可。常用於扣蒸、燒、煨、煮、鹵等菜餚。如丁香雞、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因其味極其濃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則適得其反。 屬性:性溫。功用:宣中暖胃,益腎壯陽,治嘔吐。 (21)花椒,又叫川椒,其實並非四川獨有,也並非四川產的好。我國華北、西北、華中、華東等地區均有生產。花椒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凡動物原料皆可用之。單用或與它葯合用均宜,但多用於炸、煮、鹵、燒、炒、烤、煎等菜餚。葷素皆宜,在川菜中,對花椒的使用,較廣較多。 (22)孜然,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單用,主要用於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雞、魚等菜餚。是西北地區常用而喜歡的一種香料。孜然的味道極其濃烈而且特殊。南方人較難接受此味,故在南方菜中極少有孜然的菜餚。 屬性:性熱。功用:宣風祛寒,暖胃除濕。 (23)胡椒,屬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濃辛、香。一切動物原料皆可用之。湯、菜均宜。因其味道極其濃烈,故用量甚微。常研成粉用之。胡椒在粵菜中用得較廣。 屬性:性熱。功用:散寒,下氣,寬中,消風,除痰。 註:胡椒能發瘡助火,傷陰,胃熱火旺者忌吃。 (24)甘草,又名甜草,屬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主要用於腌臘製品及鹵菜。 屬性:性平。功用:和中,解百毒,補氣潤肺,止咳,瀉火,止一切痛,可治氣虛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瘡瘍中毒,脘腹及四肢痙攣作痛等症。 註:多食令人嘔吐。 (25)羅漢果,屬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主要用於鹵菜。 屬性:性涼。功用:清熱,解毒,益氣,潤肺,化痰,止咳,解暑,生津,清肝,明目,潤腸,舒胃,可治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的多種疾病,尤其對支氣管炎、急慢性咽喉炎、哮喘、高血壓、糖尿病等症均有顯著療效。 (26)香茅,屬香草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香,微甘。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於燒烤類菜餚。也用於調制復合醬料。 屬性:性寒。功用:降火,利水,清肺。 (27)陳皮,即干桔子皮。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單用或與它葯合用均宜。主要用於燒、鹵、扣蒸、煨等葷菜。也用於調制復合醬料。 屬性:性溫。功用,驅寒除濕,理氣散逆,止咳 痰。 以下是不常用的: (28)橙葉,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用途、屬性、功用與陳皮相同。 (29)烏梅,屬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酸、香,其用途不大,只用於調制酸甜汁,或加入醋中泡之,使醋味更美。 (30)刀豆:豆科藤本植物刀豆的成熟種子。味甘,性溫。可溫中下氣,益腎補元。 (31)龍眼肉=桂圓:無患子科喬木龍眼的假種皮。味甘,性溫。可補氣血,益心脾,可治失眠健忘等症。 (32)山楂:薔薇科喬木或大灌木山楂、山裡紅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實。味酸、甘,性微溫。可消食化積,活血化瘀。 (33)棗=大棗:鼠李科灌木或小喬木棗的成熟果實。味甘,性微溫。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 (34)木瓜:薔薇科灌木貼梗海棠的成熟果實。味酸,性溫。可除濕利痹,緩急舒筋,消食,治腳氣。 (35)白扁豆=扁豆:豆科藤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種子。味甘,性平。可健脾化濕,可治脾虛泄瀉等症。 (36)百合:百合科草本植物百合、細葉百合或卷丹的鱗莖。味甘,性微寒。可清熱,養陰,潤肺,寧神。 (37)青果=橄欖: 橄欖科喬木橄欖的果實。味甘、澀,性溫。可利咽消腫,理氣止痛。 (38)芡實:睡蓮科草本植物芡的成熟種仁。味甘、濕,性平。可健脾止瀉止帶,補腎固精縮尿。 (39)赤小豆:豆科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成熟種子。味甘、酸,性平。可利水消腫,利濕退黃。 (40)佛手:芸香科小喬木或灌木佛手柑的果實。味辛、苦、酸,性溫。能疏肝理氣,化痰寬胸。 (41)杏仁:薔薇科喬木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苦味杏的成熟種子。味苦,性溫,有小毒。可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42)昆布=海帶: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葉狀體。味咸,性寒。可消痰軟堅,利水退腫。 (43)桃仁:薔薇科小喬木桃或山桃的成熟種子。味苦、甘,性平。可活血祛瘀,潤腸通便。 (44)蓮子:睡蓮科水生植物蓮的成熟種子。味甘、澀,性平。可健脾止瀉,補腎固精,養心安神。 (45)桑椹:桑科喬木桑的果穗。味甘,性寒。可補陰血,益肝腎,潤腸通便。 (46)榧子=香榧:紅豆杉科喬木榧的種子。味甘,性平。可殺蟲,潤肺,緩瀉。 (47)淡豆豉:豆科草本植物大豆成熟種子的發酵加工品。味辛,性微溫。可解表除煩,可治外感風寒及溫病初起,發熱,可用於熱病煩悶等症。 (48)黑芝麻:亞麻科草本植物黑芝麻的成熟種子。味甘,性平。可補肝腎,潤五臟。 (49)蜂蜜: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或義大利蜂所釀成的糖類物質。味甘,性平。可補脾、解毒,潤肺止咳,潤腸通便。 (50)萵苣:菊科草本植物的莖或葉。味苦,性寒,可治熱毒、瘡腫、口渴。 (51)薏苡仁: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的種仁。味甘、淡,性涼。可利水滲濕,清熱排膿,益肺健脾。 (52)枸杞子:茄科灌木枸杞或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味甘,性平。可補精血,益肝腎,明目。 (53)烏梢蛇:游蛇科動物烏梢蛇除去內臟的乾燥體。味甘,性平。可祛風通絡,定驚止痙。 (54)酸棗仁:鼠李科灌木或小喬木酸棗的種子。味甘,性平。可養心安神,收斂止汗,治失眠。 (55)牡蠣=海蠣子:牡蠣科動物長牡蠣、大連灣牡蠣或近江牡蠣的貝殼。味咸、澀,性微寒。可重鎮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軟堅散結。 (56)代代花:芸香科灌木或小喬木代代花的花蕾。味甘、微苦,性平。可理氣寬胸,開胃止嘔。 (57)決明子:豆科草本植物決明或小決明的成熟種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可清肝明目,潤腸通便。 (58)萊菔子=蘿卜子: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蘿卜的成熟種子。味辛、甘,性平。可消食化積,止咳化痰平喘。 (59)菊花:菊科草本植物菊的頭狀花序。味甘、苦,性微寒。可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平降肝陽。 (60)藿香:唇形科草本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溫。可化濕行氣,和中醒脾,祛暑解表。 (61)郁李仁:薔薇科灌木歐李或郁李的成熟種子。味辛、苦,性平。可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62)白果:銀杏科喬木銀杏的成熟種子。味甘、苦、澀,性平,有小毒。可止咳平喘,止帶。 (63)薤白:百合科草本植物薤或小根蒜的鱗莖。味辛、苦,性溫。可通陽開痹,溫中理氣。 (64)香櫞:芸香科小喬木枸櫞或香圓的成熟果實。味辛、苦、酸,性溫。可疏肝理氣,化痰。 (65)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味甘、淡,性平。可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66)火麻仁:桑科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果實。味甘,性平。可潤腸通便,用於腸燥便秘。 (67)紅花:菊科草本植物紅花的筒狀花序。味辛,性溫。可活血祛瘀,可治瘡瘍腫痛,跌撲傷痛,風濕痹痛,月經不調等症。 (68)麥芽:禾本科草本植物大麥的成熟果實經發芽的加工品。味甘,性平。可消食化積,回乳,用於食積停滯。 (69)香薷:唇形科草本植物海洲香薷的地上部分。味辛,性微溫。可發汗解表,祛暑化濕,利水消腫。 (70)雞內金:雉科動物家雞的沙囊內壁。味甘,性平。可消食化積,化堅消石,固精縮尿。 (71)荷葉:睡蓮科水生植物蓮的葉。味苦,性平。可清熱解暑,升發清陽,並可止血。 (72)白茅根:禾本科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莖。味甘,性寒。可涼血止血,清熱生津,利尿。鮮用為佳。 (73)桑葉:桑科喬木桑的葉。味苦、甘,性寒。可疏散風熱,清泄肺熱,清肝明目,涼血止血。 (74)馬齒莧:馬齒莧科草木植物馬齒莧的地上部分。味酸,性寒。可清熱解毒,治痢,消癰。 (75)蘆根:禾本科草本植物蘆葦的根莖。味甘,性寒。可清泄肺胃,生津止咳。鮮用為佳。 (76)蒲公英:菊科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全草。味苦、甘,性寒。可清熱解毒消癰,可治瘡瘍腫痛,咽喉炎症,肝膽疾患,尿路感染等。 (77)益智仁:姜科草本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實。味辛,性溫。可補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攝涎。 (78)淡竹葉:禾本科草本植物淡竹葉的莖葉。味甘,性寒。可清熱除煩,利尿,用於熱病煩熱,口舌生瘡,小便短赤。 (79)胖大海:梧桐科喬木胖大海的成熟種子。味甘,性寒。可清肺止咳,利咽開音,潤腸通便。 (80)金銀花:忍冬科藤本植物忍冬、紅腺忍冬、山銀花或毛花柱忍冬的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可清熱解毒,可治外感風熱,咽喉腫 痛,熱毒血痢等。 (81)葛根:豆科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味甘、辛,性平。可發表解肌,透疹,生津,升陽止瀉。 (82)魚腥草:即蕺菜,也稱側耳根三白草科草本植物魚腥草的莖葉。味辛,性微寒,有特殊香味。可清熱解毒,排膿,宜生食。 (83)山葯:薯蕷科草本植物薯蕷的塊莖。味甘,性平。可補脾養肺,益腎澀精。

Ⅸ 丁香 桂花 陳皮能一起用嗎

丁香
性 味:味辛,性溫。
歸 經:歸脾、胃、肺、腎經。
功 能: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效。
主 治: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用法用量:1~3g,內服或研末外敷。
禁忌:不宜與鬱金同用。
桂花
【性味歸經 】性溫,味辛。歸肺經 、脾經 、腎經 。
【功效與作用 】溫肺化飲,散寒止痛。屬化痰止咳平喘葯下屬分類的溫化寒痰葯。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3~9克;或泡茶。外用:適量。煎湯含漱或蒸熱外熨。主治痰飲咳喘,脘腹冷痛,腸風血痢,經閉痛經,寒疝腹痛,牙痛、口臭。
【葯理研究 】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
【化學成分 】本品含羅勒烯、芳樟醇、降萜烯等成分。
【使用禁忌 】尚不明確。
【配伍葯方 】①治口臭:桂花適量,煎水含漱。(《安徽中草葯》)
②治胃寒腹痛:桂花、高良姜 各4.5克,小茴香 3克。煎服。(《安徽中草葯》)
③治胃寒氣痛:桂花3克,香附 、高良姜各9克,砂仁 6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葯手冊》)
④治經閉腹痛:桂花、對月草、倒竹散、益母草 各12克,艾葉 9克,月季花 6克。水煎服。(《萬縣中草葯》)

熱點內容
海棠溪圓通 發布:2025-07-12 23:07:22 瀏覽:770
情人節宅 發布:2025-07-12 23:05:36 瀏覽:778
梅花苦寒來 發布:2025-07-12 23:05:35 瀏覽:794
送你一朵小紅花的經典句 發布:2025-07-12 23:01:01 瀏覽:616
情人節想編排一個舞蹈 發布:2025-07-12 22:53:05 瀏覽:30
盆栽百合的種植方法 發布:2025-07-12 22:52:09 瀏覽:302
情人節快樂的書寫 發布:2025-07-12 22:47:03 瀏覽:35
七夕沒花嗎 發布:2025-07-12 22:46:15 瀏覽:636
觀音賣荷花 發布:2025-07-12 22:32:46 瀏覽:266
海南有梅花鹿 發布:2025-07-12 22:11:41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