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綠植吸水

綠植吸水

發布時間: 2022-02-02 23:40:46

① 植物吸收水分主要用於。。。

植物吸收水分主要用於蒸騰作用,主要是通過氣孔進行的。氣孔是由兩個保衛細胞組成的,該細胞的內外壁的厚薄不同,靠近孔腔的較厚當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開啟;當細胞失水時氣孔關閉。

② 植物如何通過根系吸收水分

植物根系有兩種吸水機制:

1、一種是在蒸騰作用較弱的情況下,由離子主動吸收和根內外的水勢差作用下的主動吸水。

從土壤到根內通常存在一個由高到低的水勢梯度,使水分由土壤溶液進入根的表皮、皮層,進而到達木質部導管。此外水分還可以通過成熟區表皮細胞壁以及根內層層細胞之間的間隙向里滲入,最終也達到導管。

2、另一種是在蒸騰作用下,依靠蒸騰失水而產生的蒸騰拉力,由枝葉形成的力量使到根部而引起的被動吸水。

一般情況下,兩種吸水作用是同時存在的。



(2)綠植吸水擴展閱讀

影響根部生長的因素

1、水分

對於植物來說,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水分也會影響到根部的健康。如果土壤過乾的話,根系會出現乾枯的情況,但是如果土壤過濕的話,根系不能很好的呼吸,容易出現腐爛。

2、酸鹼度

土壤最適合作物的酸鹼性是5.5到6.5,如果偏高或者偏低的話,都會影響作物吸收營養,而且在土壤裡面還有不少的微生物,適宜生存的ph值是6.5到7.5。

3、土壤營養

在土壤當中有很多養分,其中有一些元素,對於根系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

氮元素起著一定的刺激作用,在適當的情況下,如果追加氮肥的話,可以讓植物的根系長得更好。

磷元素可以很好的提供能量,在根尖當中,含磷量是非常高的,如果缺乏的話,就會使根系長得非常的細弱。

鈣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如果缺乏的話,植物的幼嫩地方就會表現出不好的情況,根部會慢慢的腐爛。

③ 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的

植物吸水是一個滲透作用,是通過根尖成熟區的表皮細胞吸收的。

④ 植物為什麼能夠吸水

植物主要依靠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供給植物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生理活動和蒸騰作用.植物根系有兩種吸水機制,一種是在蒸騰作用較弱的情況下由離子主動吸收和根內外的水勢差作用下的主動吸水(滲透流);另一種是在蒸騰作用下由於蒸騰作用產生的水勢差而使根系吸水——被動吸水(壓力流).一般情況下,兩種吸水作用是同時存在的.影響根系吸水的內部因素主要是根木質部溶液的滲透勢、根系生長長度及其分布、根系對水分的透性或阻力,以及根系呼吸速率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環境因素,包括土壤中可被植物根系利用的水分、土壤通氣狀況、土壤阻力、土壤溫度、土壤溶液濃度、大氣狀況等。

⑤ 植物吸水的過程是怎麼樣的要詳細易懂

根系是植物吸水的重要器官。各種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和廣度是不同的。一般說來,直根系入土較深,須根系入士較淺。如棉花植株(直根系)的主根約3米左右,而洋蔥(須根系)的根入土僅約0.5 m,水稻的為0.6~0.9 m,小麥的較深也只有2米左右(主要分布在耕作層內)。木本植物根系很深,一般可達10~12 m。生長在乾旱沙漠的駱駝刺的根系竟達20 m!使這種植物能從很深的底土層中吸收水分。
根系分布的深淺除決定於植物的種類外,還與根系生長的環境條件有關。例如生長在水分比較充足地方的柳樹,其主根生長較慢,側根則向寬處擴展,形成明顯的淺根系統。但如果把柳樹移置於較乾燥的環境中,側根就向深處發展。由此可見,在不同的生長條件下,根能產生一定的適應性以保持植物體的正常生長。此外,人為條件的影響如深耕、灌溉、施肥等也同樣能引起根系的變化。栽培作物(玉米、高梁、棉花等)苗期的土壤乾燥(下層水分多)可使根系下扎,後期再灌水,植物獲得壯大的根系而產量高。農諺道「掏金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其道理就在於此。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系從每條根的根尖吸收水分。根尖是指從根的尖端到著生根毛的部位(根毛區)。根毛區以上的部分其根毛已不復存在。當根毛長到一定時間後就枯死,表皮毀壞、脫落,這時皮層的外層細胞(外皮層)的細胞壁發生栓質化代替表皮產生保護作用。外皮層是單層細胞,它排列整齊,沒有細胞間隙,由於細胞壁中又加入了栓質(脂類物質),使細胞壁不能透水。因此,根毛區以上的根系沒有吸水功能。在雙子葉植物的根系中,以後又會產生木栓層代替原來的外皮層的作用。一株植物的根毛的長度可以很大,如一株小麥根毛的總長度可達20公里。所以根毛區又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二、根系吸水的機理

根系由根尖吸收水分,因此,吸水的機理應從構成根尖的細胞吸水講起,然後再講根部的吸水。

1.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

水分在植物細胞內的運動,是由各部分水的自由能差引起的。自由能就是在恆溫條件下,用於作功的能量。在相同溫度下,一個系統中一克分子容積的水(溶液)與一克分子容積純水之間的自由能差數叫水勢。純水的自由能最大,水勢也最高(純水的水勢定為0),溶液中的溶質顆粒會降低水的自由能,溶液越濃其水勢也越低(溶液水勢為負值)。

當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被一個半透性膜(溶劑自由通過,溶質通過有很大限制的膜)所分隔時,水分子就會從水勢高的區域通過半透性膜向水勢低的區域移動,直至二者水勢相等為止。這種現象稱為滲透作用。

一個具有液泡的成熟細胞,可以把它和它所處的溶液環境看成是一個滲透系統。它的原生質層(質膜、中質和液泡膜)就相當於半透性膜(實際上是一個選擇透性膜)。液泡內的細胞液溶解有多種物質,具有較低的水勢。這樣,環境溶液便會通過原生質層與細胞液之間發生滲透作用。其水分子移動方向決定於細胞與外界溶液的水勢差。細胞的組織、器官之間的水分移動也是如此。總得說來,在一個系統中,水分子總是從高水勢區域流向低水勢區域。水勢差越大,水流的速度就越快。

2.根系吸水的動力

根系的吸水可分為主動吸水和被動吸水。

(1)主動吸水

根壓是主動吸水的動力。根壓就是由於根系的生理活動使液流沿根部上升的壓力。目前對於主動吸水的機理還未完全清楚,但滲透作用是起著重要的作用的。由於根部導管周圍活細胞代謝活動的結果,不斷向導管內分泌無機鹽及簡單的有機物,使導管內的水勢下降,成為低水勢的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根的主動吸水過程中,內皮層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關卡作用。我們知道,根在結構上可分為質外體(包括細胞壁、細胞間隙及導管腔等部分)和共質體(包括所有細胞的細胞質)兩部分。由於內皮層的阻隔,根的質外體是不連續的,又可分為內皮層以內部分和內皮層以外部分。由於細胞之間有胞間連絲,故整個根系的共質體都是連續的。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礦質離子在植物體內的運輸就是通過質外體和共質體這兩條途徑實現的。水分在質外體運輸迅速,在共質體內的運輸較慢。在根部,由於受內皮層的控制(圖1),水分達到內皮層時不能從質外體途徑通過,只能從共質體途徑通過。

這是因為內皮層細胞排列非常緊密,沒有細胞間隙,更重要的是細胞的左右壁(徑向壁)和上下壁(橫向壁)均有增厚的凱氏帶的緣故。凱氏帶是細胞四周帶狀增厚的部分,其栓質沉積直達胞間層,成為初生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內皮層細胞的原生質比較牢固地附著在凱氏帶上。這一點,可以由內皮層細胞受到促進細胞質壁分離因素影響而凱氏帶部位並不發生質壁分離(圖2)得到證明。

內皮層的這種結構,對於根系吸水有特殊的意義。它可以控制根的水分的轉移。當水分從根毛吸收到達內皮層時,由於凱氏帶的存在和原生質體與凱氏帶牢固的附著,水分通過質外體運輸的途徑全部被堵塞,而迫使水分走唯一的通道共質體途徑。也就是說必須經過內皮層細胞的原生質層,通過滲透作用才能進入根的中柱。

現在再來分析一下皮層部分質外體(內皮層以外部分)和中柱的水勢梯度(水勢差)是如何形成的。土壤溶液可以沿質外體向內擴散。其中的礦質離子則通過主動吸收進入共質體,在共質體中這些離子可通過胞間聯系以及通過原生質層的選擇透性從一個細胞進入另一個細胞,通過內皮層進入中柱的活細胞及導管。到達中柱後的礦質離子再進入中柱質外體(內皮層以內的部分)。結果,根的皮層部分質外體中離子濃度降低而質外體的內部(中柱內)離子濃度高,也就是,皮層中的水勢高,中柱的水勢低。這樣,就形成了二者的水勢梯度。這種由根系主動吸水產生的一種靜水壓力,就是根壓。

(2)被動吸水

由於枝葉的蒸騰作用所產生的蒸騰拉力,是根系被動吸水的動力。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狀態散失到體外的現象。蒸騰作用主要通過葉片的氣孔進行。在陸生植物中,其體內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用於代謝活動,絕大部分都是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體外。過度的蒸騰會使植物體內水分缺乏。但正常的蒸騰作用對植物是有利的。其中之一是,它與植物吸水有極重要的關系。葉片蒸騰時,氣孔下腔附近的細胞失水使水勢下降,它便從鄰近細胞吸水,通過質外體、導管、最後根部從土壤中吸水。蒸騰越強、失水就越多,水勢越低、蒸騰拉力就越大。

水分在植物體內上升,必須使導管內形成一個連續不斷的水柱。由於水分子間的內聚力(相同分子間相互吸引的力,水分子內聚力為200巴)和水分子與導管壁的附著力,遠大於水柱本身的張力(水柱上端因葉片失水所受的拉力與水柱本身重量使水柱下降,這樣上拉下墮便使水柱產生張力。植物木質部水柱張力為-5至-30巴)從而保證了導管內水柱的連續性使水分不斷上升。被動吸水的原動力來自蒸騰拉力,所以稱為被動吸水。

植物的根系吸水,一是由根壓引起的主動吸水,一是由蒸騰拉力引起的被動吸水。兩者誰佔主導地位則決定於植物的蒸騰強度。一般在早春,多年生植物的葉片還未開放以前及土壤水分充足、大氣濕度大、土溫高蒸騰作用較小時,根壓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在植物生長的旺盛時期,蒸騰強度較大時則以蒸騰拉力的被動吸水為主。

三、根系吸水與環境的關系

植物根系主動吸水靠水勢梯度。當土壤溶液濃度高水勢低於根內中柱的水勢時,根系就不能吸水,反而植物體內水分會被土壤吸去。鹽鹼地含有較多的鹽分,土壤具有較低的水勢,植物則生長不良或死亡。

蒸騰拉力是根系被動吸水的原動力。在大風高溫、空氣乾燥、蒸騰旺盛情況下,由於根系吸水有內皮層的阻力,影響根系吸水速度,常導致植物萎蔫。萎蔫有兩種:一種是土壤中有可利用的水,當蒸騰減少時,即可恢復。另一種是土壤沒有可利用的水,既使蒸騰減少也不能恢復。在後者情況下根毛也枯萎。如果在短時間內及時供水,根毛還可重新產生。否則根系就不能恢復吸水機能,使植株因缺水而死亡。

此外,土壤溫度和通氣(主要是影響根系的呼吸)對根的主動吸水也有較大的影響。作物受澇,反而表現缺水。其主要原因在於缺氧而影響正常的呼吸作用,同時厭氧呼吸產生並積累酒精,使細胞中毒。

⑥ 植物的葉子能否吸收水分

可以。

葉子的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氣體狀態從生活的植物體內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它在植物生活中有者積極的意義:

第一蒸騰作用是 根系吸水的動力之一 ;

第二,根系吸收的礦物質,主要是隨蒸騰液流上升的,蒸騰作用對礦物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轉有利;

第三,蒸騰作用可以降低葉片的表面溫度,使葉片在強烈的日光下不致因溫度過高而受損害。

(6)綠植吸水擴展閱讀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和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將氧和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這就維持了自然界的碳—氧平衡。植物在光的照射下,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和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同時釋放大量氧氣)。

2、植物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中能起重要調節作用。

自然界的物質總是處於不斷運動中,一方面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另一方面則是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植物在物質循環中所起的調節作用。水是自然的驅使者,沒有水的循環,生命就不能維持。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增加空氣中的水分,植物從環境中攝取的最多的物質是水。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不斷放出氧氣,以補充呼吸、燃燒等過程消耗而引起的不足,從而保持了大氣中氧的平衡。

3、植物對環境可起保護作用。

目前,世界各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嚴重威脅到人類健康和生存,特別是有害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兩種氣體與空氣中水反應可生成酸雨,會導致樹枯死,糧食減產,人類死亡的嚴重後果,人類對會空氣污染至今還沒有得力措施,但植物在這方面卻可以顯身手。

⑦ 植物細胞的吸水方式有幾種

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吸脹作用和滲透作用.
吸脹作用吸收水分主要是依賴於細胞內的親水性物質,如蛋白質、澱粉、纖維素等,蛋白質的親水能力最強,所以蛋白質含量高的細胞或組織,吸脹作用吸收水分的能力比澱粉含量高的要強,含脂肪較多的細胞或組織通過吸脹作用吸水的能力最弱.沒有大的液泡的植物細胞主要以吸脹作用方式吸收水分.
滲透作用是具有液泡的成熟植物細胞的吸水方式,也是植物體吸水的主要方式.一個有液泡的成熟植物細胞是一個滲透系統.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是完成滲透吸水的關鍵.一個死的植物細胞,原生質層已失去了選擇透過性,所以就不具備滲透吸水的能力,但還能通過吸脹作用吸水,典型的例子是死亡的干種子也能吸水.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是驗證植物細胞通過滲透方式吸水的最佳實例.成熟的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的內因主要是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和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比細胞壁大;外因是原生質層內外溶液的濃度差.

⑧ 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用於什麼

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與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只用其中的一小部分。

蒸騰作用 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
與物理學的蒸發過程不同,蒸騰作用不僅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
而且還受植物本身的調節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種復雜的生理過程。
植物幼小時,暴露在空氣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騰。

⑨ 植物的吸水方式有哪幾種

一種是根的吸收,另一種就是寄生植物,吸收其它植物的體液!

熱點內容
女人蘭花指 發布:2025-08-26 09:22:43 瀏覽:332
七夕蓬萊閣 發布:2025-08-26 09:22:08 瀏覽:654
智者一朵花 發布:2025-08-26 09:22:01 瀏覽:912
浪慢海棠 發布:2025-08-26 09:04:30 瀏覽:543
馬蘭花開亢 發布:2025-08-26 08:55:51 瀏覽:552
酒店花藝軟裝 發布:2025-08-26 08:38:45 瀏覽:290
帝王系列玫瑰 發布:2025-08-26 08:33:26 瀏覽:675
伯蘭登堡的玫瑰txt 發布:2025-08-26 08:32:49 瀏覽:983
矮平花卉 發布:2025-08-26 08:18:19 瀏覽:941
綠植變藍 發布:2025-08-26 08:15:44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