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林州蘭花

林州蘭花

發布時間: 2025-05-02 08:25:40

Ⅰ 怎樣用文言文寫游記

1. 文言文的游記怎麼寫

《黃山游記》

登五嶽而小群山,覽黃山而無視五嶽者何為 蓋將五嶽之雄峻有別於群山,黃山之四美而獨冠天下爾。

余於八月之初,攜同叔友數人,驅車百里余,於暮間之時,抵黃山之腳,湯口處暫歇。湯口者,山之底處也,自下高速到南門景點,不過十餘里之長。鎮小而密,人流備集,商戶眾多;又深藏山間,終日雲嶺霧繞,雨時不定。或晴時,風輕雲淡,山巒聳翠;或雨時,雲霧壓城,陣雨霏霏。湯口之餚,味美而湯鮮,多深山之珍寶,故往來黃山之客,亦有覽景不忘食餚之說。

黃山之美,眾人皆知;黃山之峭,鮮有人知。余與好友三人於晨時,乘車抵山。山路崎嶇,千回百轉,車繞數時,終可抵站。駕纜車,於萬丈深澗之中,挺挺而過,心悸魄動。下車處,已然千米高山。雲霧撲面,站店高閣,似有凌霄之妙,卻無勝寒之衣。友者一女,衣物單薄,盛夏之期,豈有著秋裝之人,然山高處,難分四季,高處不勝寒。女者披蓑笠以求禦寒,男者嘆問天以求壯志。霧虛人實,豈有貪功之輩;步履匆匆,盡是拜山之客.山路石階,層層密密,蜿蜒於盤山之中.遊人度步,一步一景,怎想挑山工之苦縱導游之口述,文人之華詞,亦難勝修梯者之功高.移步石階,或暫歇而高望,或登高而極目.雲海翻騰,霞光四射,壁仞千尺,直插雲霄,古柏蒼松,猿猴攀跳;別一番趣味,盡自然天成.或相機以記趣,或畫筆以抒情,黃山之美,迷乎眾矣!

山高欲度,皆呼蜀道之難;天梯陡峭,眾嘆殞命休矣.余攜友者三人,慢步而行,從導游之詞,觀眾景之地.遊人多而接踵,行人稠而肩並.放眼山間,人龍盤而九曲,山巒多而匯景.女者曰:登泰山小天下,孔子謬矣!向使孔子登黃山,見此番之景向,定不復此語.余笑曰:孔子齊魯之士,足未涉皖南,只曉岱宗之高,而嘆曰此語,情理之中。女者對曰:山外之山,人外之人,今番見得其真。余亦笑而未答。

黃山四美者: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松奇者,蓋其發於峭壁,挺拔於山澗之中,而未傾未折,朝迎霞光,暮辭落日,雲霧間吸得天地靈氣,凡塵中識得眾戶人家。故枝繁葉茂,連理千年。怪石者,因其形殊異貌,絕成千仞,萬丈之險,入雲匯雨。梟雄望其自詡,墨客觀其賦騷。山因石而巍峨,水因石而潺潺。巍峨潺潺間,亦見得怪石不怪,乃奇秀鎮山之寶。雲海者,匯霧成雲,繞嶺成海,風起雲涌,亦有觀海之效。或日出之時,情為最佳,萬山灑金,雲海汩浪,松濤撫琴,佇立雲海之畔,其思多矣。溫泉者,成於千層地底之下,為地熱所造,水溫溫而氣冒,人去衣進水而澡。溫泉之水,多礦物之質,亦有療傷去病之效。黃山四美者,美甲天下矣!

余於翌日返程,雖觀山之日短,然觸景之情深,遂以文章以記之.(

2. 文言文的游記怎麼寫

《黃山游記》登五嶽而小群山,覽黃山而無視五嶽者何為 蓋將五嶽之雄峻有別於群山,黃山之四美而獨冠天下爾。

余於八月之初,攜同叔友數人,驅車百里余,於暮間之時,抵黃山之腳,湯口處暫歇。湯口者,山之底處也,自下高速到南門景點,不過十餘里之長。

鎮小而密,人流備集,商戶眾多;又深藏山間,終日雲嶺霧繞,雨時不定。或晴時,風輕雲淡,山巒聳翠;或雨時,雲霧壓城,陣雨霏霏。

湯口之餚,味美而湯鮮,多深山之珍寶,故往來黃山之客,亦有覽景不忘食餚之說。 黃山之美,眾人皆知;黃山之峭,鮮有人知。

余與好友三人於晨時,乘車抵山。山路崎嶇,千回百轉,車繞數時,終可抵站。

駕纜車,於萬丈深澗之中,挺挺而過,心悸魄動。下車處,已然千米高山。

雲霧撲面,站店高閣,似有凌霄之妙,卻無勝寒之衣。友者一女,衣物單薄,盛夏之期,豈有著秋裝之人,然山高處,難分四季,高處不勝寒。

女者披蓑笠以求禦寒,男者嘆問天以求壯志。霧虛人實,豈有貪功之輩;步履匆匆,盡是拜山之客.山路石階,層層密密,蜿蜒於盤山之中.遊人度步,一步一景,怎想挑山工之苦縱導游之口述,文人之華詞,亦難勝修梯者之功高.移步石階,或暫歇而高望,或登高而極目.雲海翻騰,霞光四射,壁仞千尺,直插雲霄,古柏蒼松,猿猴攀跳;別一番趣味,盡自然天成.或相機以記趣,或畫筆以抒情,黃山之美,迷乎眾矣!山高欲度,皆呼蜀道之難;天梯陡峭,眾嘆殞命休矣.余攜友者三人,慢步而行,從導游之詞,觀眾景之地.遊人多而接踵,行人稠而肩並.放眼山間,人龍盤而九曲,山巒多而匯景.女者曰:登泰山小天下,孔子謬矣!向使孔子登黃山,見此番之景向,定不復此語.余笑曰:孔子齊魯之士,足未涉皖南,只曉岱宗之高,而嘆曰此語,情理之中。

女者對曰:山外之山,人外之人,今番見得其真。余亦笑而未答。

黃山四美者: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松奇者,蓋其發於峭壁,挺拔於山澗之中,而未傾未折,朝迎霞光,暮辭落日,雲霧間吸得天地靈氣,凡塵中識得眾戶人家。

故枝繁葉茂,連理千年。怪石者,因其形殊異貌,絕成千仞,萬丈之險,入雲匯雨。

梟雄望其自詡,墨客觀其賦騷。山因石而巍峨,水因石而潺潺。

巍峨潺潺間,亦見得怪石不怪,乃奇秀鎮山之寶。雲海者,匯霧成雲,繞嶺成海,風起雲涌,亦有觀海之效。

或日出之時,情為最佳,萬山灑金,雲海汩浪,松濤撫琴,佇立雲海之畔,其思多矣。溫泉者,成於千層地底之下,為地熱所造,水溫溫而氣冒,人去衣進水而澡。

溫泉之水,多礦物之質,亦有療傷去病之效。黃山四美者,美甲天下矣!余於翌日返程,雖觀山之日短,然觸景之情深,遂以文章以記之.(。

3. 用文言文寫一篇游記作文300字

戊子之夏,六月即望,吾等治學期滿,乃收置行囊,行將分赴各路州郡,以求功名。

回首往昔,感慨萬千,漫漫四載路,風雨皆同舟。甲申年秋吾等奔赴彰德,孜孜以求,治學於師范講習所,雖心有不悅,滿腔悲憤,然以一己之力拒朝廷之權,未免不智,事已至此,惟有潛心研讀詩書經史,以求他日聞達於諸侯,豈可因一地之興衰而廢鴻鵠之志哉? 吾嘗仗劍西行林州,登巍巍太行以舒嘯,亦曾跋涉南走湯陰,拜英雄岳飛之忠勇;甲骨銅鼎,殷商文明流傳,鄴水朱華,建安風骨猶存。

袁公失志,垂釣於洹上;郭老有感,題師以贊鄴。彰德古來多賢俊豪俠,有中華第一古都之譽。

講習所亦增其舊制,土木大興。吾等求學於斯,聞雞起舞,頌讀師書,日暮西垂,蹴鞠習武,淑女窈窕,君子風流。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然治學之餘,同仁聚首,學友之間,情如手足,對酒當歌,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信可樂也。太白有言「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學無止境,然學期有涯,不日即作別彰德府,十載寒窗,終期於盡。乃盼各路友人鵬程萬里,前途似錦。

他日聚首,有酒盈樽。

4. 知道古文寫游記的有哪些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 文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面的許多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美,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

山勢回環,山路轉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給它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裡,並寄託它在酒上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消散,暮雲回聚攏來,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陰暗明朗(交替)變化,(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

野花開放,散發清幽的香氣,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裡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岳 陽 樓 記 作者: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 文 宋仁宗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貶謫到岳州當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已廢弛不辦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樓上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

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我觀賞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著遠處的山,吞長江的水,水勢浩大,無邊無際,早晨陽光照耀、傍晚陰氣凝結,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的景象。

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江,降職的官史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觀賞自然景物所產生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象那連綿的陰雨下個不斷連續許多日子不放晴,陰慘的風狂吼,渾濁的浪頭沖白天空;太陽和星星失去了光輝,高山隱藏了形跡;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桿倒了、船槳斷了;傍晚時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奸人的誹謗、害怕壞人的譏笑,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端的種種情緒了。就象春日晴和、陽光明媚,波浪不起,藍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綠廣闊無邊;成群的沙歐,時而飛翔時而停落,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邊的香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蔥。

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浮動的月光象閃耀著的金光,靜靜的月影象現下的白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在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辱全忘,舉酒臨風,高興極了的種種感概和神態了。唉!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思想感情的表現不同,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

這就是進入朝延做官也擔憂,辭官隱居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後才快樂」吧。

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後 赤 壁 賦 作者: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

5. 200字文言文游記

惠風和暢,天朗氣清,吾隨父母赴紅山公園遊玩.紅山公園姿奇景勝、書香氣濃郁,使古跡與現代建築和諧相融,加之驚險 *** 之游樂設施,故倍受烏市市民青睞.紅山者,烏市之標志景觀也,其高900米有餘,以其紫砂岩之構與赭紅外觀而得「紅山」之名.紅山之貌,有如巨龍之橫卧西山,巨龍之頭探於烏魯木齊河.吾三人至於公園,舉目四望,滿目青翠.取道其中,游賞大佛寺,留影於門前.又至摩天輪處.坐於摩天輪,目視窗外,景色怡人,視野獨特.吾母恐高而緊閉其眼,緊抓吾之臂,其膽小之狀使吾忍俊不禁.少頃,至於紅山頂部,只見林則徐像矗立於此,有一鼎立於其旁,曰「禁毒銅鼎」.稍稍趨上,可見紅山之巔——紅山塔,其磚紅外表,與人古典之息.留影後,沿路下行.又至於「地宮」,其長400於米,其中陰森恐怖,塑像目眥猙獰,所述之景皆為生死輪回,因果報應,或剖心,或剜目.愈入其中,愈覺寒氣襲人,瘮目慘象與鬼魅之聲愈使人驚悚.自地宮出,感受頗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古之理也.斯吾紅山之行,實為歡愉充實.。

6. 知道古文寫游記的有哪些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 文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面的許多山峰,樹林、山谷尤其優美,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地方,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水聲潺潺,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出來的,是釀泉。

山勢回環,山路轉彎,有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上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給它取名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這里來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且年齡又最大,所以自己取號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裡,並寄託它在酒上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消散,暮雲回聚攏來,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陰暗明朗(交替)變化,(就是)山間的早晨和傍晚。

野花開放,散發清幽的香氣,美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位低落,石頭顯露,這是山裡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樂趣也沒有窮盡 。

岳 陽 樓 記 作者: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 文 宋仁宗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貶謫到岳州當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已廢弛不辦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樓上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

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我觀賞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著遠處的山,吞長江的水,水勢浩大,無邊無際,早晨陽光照耀、傍晚陰氣凝結,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的景象。

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江,降職的官史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觀賞自然景物所產生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象那連綿的陰雨下個不斷連續許多日子不放晴,陰慘的風狂吼,渾濁的浪頭沖白天空;太陽和星星失去了光輝,高山隱藏了形跡;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桿倒了、船槳斷了;傍晚時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奸人的誹謗、害怕壞人的譏笑,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端的種種情緒了。就象春日晴和、陽光明媚,波浪不起,藍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綠廣闊無邊;成群的沙歐,時而飛翔時而停落,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邊的香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蔥。

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浮動的月光象閃耀著的金光,靜靜的月影象現下的白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在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辱全忘,舉酒臨風,高興極了的種種感概和神態了。唉!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思想感情的表現不同,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

這就是進入朝延做官也擔憂,辭官隱居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後才快樂」吧。

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後 赤 壁 賦 作者: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

7. 文言文版游記

游褒禪山記 (宋)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

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Ⅱ 獨愛蘭花詩句,范縣旅遊景點爬山

與聊城相鄰的城市有哪些?
相鄰城市有德州,泰安,濟南,邯鄲,濟寧。
1濟南,山東省省會。2、濟寧,去濟寧當然得去曲阜膜拜孔子。3、德州,德州扒雞非常有名。4、邯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5、泰安,來泰安當然得去看泰山,五嶽之尊,以前皇帝登山祭祀的地方,泰山景色一絕,徒步旅行的好去處。
與聊城相鄰的城市有平原是指地形平坦的較大區域,平原縣古時候正是因為地形平坦而得名平原邑。平原縣地處山東西北部,德州中部,縣境南部和聊城市高唐縣接壤,是京、津、濟都市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黃金地帶,南依泰山,北望京津,距德州市30公里。
與聊城市相鄰的地市級城市有菏澤,泰安,濟南,德州,邯鄲!縣市級城市就多了像平陰,長清,東平,台前,范縣,林州,臨西,晏城,夏津,禹城等!江北福澤地,東昌美名揚!鐵塔明(光岳樓)樓玉皇皋,運河河運商船跑。東阿阿膠甲天下,古今名人知多少?
獨愛蘭花詩句?
吳嘉紀《三月三日絕句》
船頭昨夜雨如絲,沃我盆中蘭蕙枝,
繁蕊爭開修禊日,遊人正是到家時。
朱彝尊《顧夫人畫蘭》
青樓人去筆床空,往事西州說謝公。
猶有秦淮芳草色,輕紈勻染夕陽紅。
王士慎《馮女郎畫蘭》
丐得騷人筆下妍,玉池清照影駢娟。
一從弱質辭空谷,冶葉倡條盡可憐。
石濤《墨蘭》
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
大千香過有誰並,消受臨池灑墨時。
《墨蘭》
豐骨清清葉葉真,迎風向背笑驚人。
自家筆墨自家寫,即此前身是後身。
《墨蘭》
撇開瑤草點春星,倦想黃庭夢亦聽。
葉下穿雲交半面,世間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谷無邊醉,簪我衣裙沒骨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縱澆塵土有餘馨。
愛新覺羅.玄燁《秋蘭》
殿前盆卉,芳蘭獨秀,昔人稱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題四韻。
猗猗秋蘭色,布葉何蔥青。
愛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緗帙,靜影依疏欞。
豈必九畹多,侈彼離騷經。
《雲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
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雲。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
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程 樊《詠懷》
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
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曹 寅《冬蘭》
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篝紗。
朱載震《建蘭》
叢蘭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紉亦何傷,已勝當門托。
輦至逾關山,滋培珍幾閣。
掉頭忘閩海,傾心向京洛。
輕思晝回芳,清泉晚宜瀹。

Ⅲ 宋文普成就及榮譽

宋文普,男,筆名野風,漢族,1964年生於中原,籍貫河南安陽林州市,現居廣東省中山市,中國著名畫家,為三契書屋老人宋曉東之長子。

1985年,他畢業於鄭州輕工業學院工美系,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成員,中原商丘市書畫院常務理事,中西書畫院院長(自立)。自幼6歲啟蒙,隨母親蘇玉蘭學習繪畫,16歲到鄭州輕工業學院工美系,與父親一同研習中西畫技法。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包括國內的個人畫展。

1987年,宋文普被國家評為「古字畫修復一級揭裱師」。他的書畫作品多樣,包括書法、魚樂圖、山水畫、太行山林縣紅旗渠、紫藤麻雀、人物畫、醉酒圖、墨竹蘭花、工筆畫的玉蘭孔雀,以及油畫的人物和風景畫。這些作品被編入《中國書畫名人大觀》等大型畫冊,為他的藝術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內在基礎。

他的作品以其濃郁而高雅的色彩、靈動多變的布局、老辣的筆觸和奔放的意境而著稱,被認為是蘇、宋氏畫派藝術中的佼佼者。

熱點內容
鮮花不放卧室 發布:2025-05-02 18:20:08 瀏覽:483
迪奧櫻花包 發布:2025-05-02 18:14:19 瀏覽:175
鮮花院落 發布:2025-05-02 18:14:15 瀏覽:966
腰花情人節 發布:2025-05-02 18:13:26 瀏覽:237
三角插花瓶步驟圖解 發布:2025-05-02 18:13:19 瀏覽:870
一植株上一朵紅花一朵白花叫什麼 發布:2025-05-02 18:11:35 瀏覽:546
倚蘭花幽香 發布:2025-05-02 18:07:07 瀏覽:974
新鄉賣鮮花 發布:2025-05-02 17:54:49 瀏覽:36
賞月亮賞鮮花 發布:2025-05-02 17:47:35 瀏覽:57
七夕唱吧 發布:2025-05-02 17:44:37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