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口荷花
『壹』 為「九龍口」的風光寫導游詞、廣告語 《請幫幫忙急用謝了100就可以了····
河南省社旗縣山陝會館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石雕御路石,其上雕刻精美的雲龍圖案,俗稱九龍口神道。九龍口以深透雕飾手法雕刻,刀法洗煉傳神,龍須絲絲可見,栩栩如生,為全國一絕,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考察時,看到社旗的九龍口比北京故宮的九龍口浮雕還深5層的透雕,欣然題詞「巧奪天工,精雕細琢」。 九龍口石雕位於山陝會館大拜殿月台南側石牌坊,作為天界之入口,正殿組群之導引,登上8級台階,在中牌坊下部就是斜鋪九龍口神道。九龍口寬1.98米,長2.06米,為整塊青石雕成,中心雕有九龍戲珠,龍體盤曲,遒勁有力,居中一龍張口瞪目,形象逼真,周圍其它8條來龍相互交錯,藏頭露尾,層層疊壓,龍身下祥雲朵朵,波濤洶涌,整幅畫面雕鑿立體感極強,構圖重氣包勢,雕工細致入微。 導游趙靜女士告訴筆者,這塊石雕的石材出於久負盛名的石材產地南陽蒲山,青白石石質細膩,紋理精美,有石玉之稱;清時蒲山遠近聞名的石雕藝人羅二神參加了九龍口創作,九龍口雕刻前後歷經達23年之久。「文革」初,為保住九龍口這塊國寶,原館長張榮禮於1966年用鋸末、沙覆蓋著石雕,上面又加石灰抹平,直到70年代末,文物專家才將完好如初的九龍口清理出來,展現在遊人面前。戲曲術語。 演員出上場門數步, 稍停亮相之地謂九龍口。 即具有光彩照人的重要之地。 舊時樂隊在舞台中央, 鼓師座位也在此地, 以顯示其地位的重要。 從現今看來, 九龍口仍處於舞台的黃金分割點上, 符合舞台美學的規律。建湖九龍口 http://www.zmdxq.gov.cn 2005-7-29 鹽城信息港鄉鎮企業局信息網 九龍口位於建湖縣蔣營鎮西南部,處於 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 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九龍口的風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南 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 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 湖影,盡收眼底。陽春三月,蘆芽出水,一片嫩綠,嬌鮮欲滴,一望無際,遠與天接。繞堤新柳 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春夏之晨,萬頃葦 灘,露珠滴翠,朝陽冉冉升起,反射出萬道霞 光,晨風吹過,綠葉搖曳,閃閃爍爍,蔚為壯觀。炎炎夏日,菱葉浮波嵌碧玉,映日荷花別樣紅。 九龍口境內資源十分豐富,藏壘水禽野 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 銀盪」之美譽,九龍口湖水為國家一級水質, 被專家學者謄為「里下河的明珠」。九龍口以其燦爛的歷史人文,秀麗多姿 的風光,得天獨厚的資源贏得了中外遊客的青睞。 九龍口朦朧塔,位於建湖辛庄鎮射陽河與西塘河匯合處,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身殘存三級,高16.7米,呈八角形樓閣式,古樸雅緻。塔內有藏舍利的石函。九八年春,在省、市縣文化部門的關心重視和縣政府及辛庄鎮幹部群眾的支持下,籌資30萬元,對該塔塔身、塔基進行修復,使這座全省孤本三層古塔恢復原貌。此塔雖不雄偉壯觀,卻是鹽阜平原上現存的兩座古塔之一。朦朧塔東海王墓位於建湖蔣營鎮收成村。當地群眾在開墾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寬 l米,長2.8米。墓磚長32厘米,寬14厘米,厚5厘米,磚塊兩頂端分別刻有「東海王」和「義熙四年」字樣。經考證,為東晉安帝時東海王司馬彥章的墓,隨葬品有紫黑色長耳把陶壺1隻、銅鏡半片等物。當地人民為保存古跡,重新修墓。東海王墓漢古墓群分九部分組成,有關方面認為,這可能有漢代豪門望族的風俗習慣。西漢末年,豪強各據一方,聚族而居,為了討個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別葬於九處,故取名九龍墩。這些漢墓東距串場河、范公堤約一華里。由此可證,漢代以前這一帶即築有擋潮堤堰,而且人口較密,鹽和農業生產亦較發達。草埝口鎮漢墓群的發現,對研究地方史有較高的價值。
『貳』 九龍口紅旗橋說明文作文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旅遊的好時節.「五一節」期間,爸爸帶我去九龍口遊玩.早就聽說那專里的風景不錯,到那裡一屬看,天是那麼的藍,水是那麼的清,一大片蘆葦一望無際,果然名不虛傳.
我們首先乘了一艘快艇,「嗖」的一聲,快艇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飛馳而去,水面上頓時盪起了朵朵浪花,濺起的水珠打在我的臉上感到非常的清涼,一下子又浸入我的心扉,舒服極了.我們很快就到了同心島,站在樓頂上向四處遠眺,只見九條河以九龍島為中心,像九條巨龍伸向四面八方,十分壯觀.同心島前面有一棵非常神奇的樹?五穀樹,它每年都會結不同的果實,有時像稻穀,有時像玉米,有時像魚蝦,聽說,如果結的果實是稻穀,就預示著這一年稻穀要豐收,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接著我們又重新登上一艘快艇,當船轉到西北角的時候,我們竟意外地發現一處勝景?九龍水寨.這是一座剛剛建成的水上旅遊度假賓館.爸爸告訴我,所有的材料都是用船運來的,全部建築都建在水上.我想這么浩大的工程在遠離陸地的水中挺立,靠的全是人的智慧呀.登上九龍水寨裡面有許多亭台,各種設施應有盡有,我們盡情地在那裡面拍照留念.
『叄』 介紹家鄉名勝
1、九龍口
九龍口位於江蘇省建湖縣蔣營鎮西南部,處於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
九龍口的風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湖影,盡收眼底。陽春三月,蘆芽出水,一片嫩綠,嬌鮮欲滴,一望無際,遠與天接。繞堤新柳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春夏之晨,萬頃葦灘,露珠滴翠,朝陽冉冉升起,反射出萬道霞光,晨風吹過,綠葉搖曳,閃閃爍爍,蔚為壯觀。炎炎夏日,菱葉浮波嵌碧玉,映日荷花別樣紅。
九龍口境內資源十分豐富,藏壘水禽野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銀盪」之美譽,九龍口湖水為國家一級水質,被專家學者謄為「里下河的明珠」。九龍口以其燦爛的歷史人文,秀麗多姿的風光,得天獨厚的資源贏得了中外遊客的青睞。
2、泰山寺
泰山寺位於東台市西溪鎮,始建於北宋仁宗嘉佑年間(1056年),是東台市13叢林之一,也是蘇北地區的名剎。泰山寺南北長199.9米,東西寬194米,佔地38800平方米,殿房99.5間。寺內的漢刀、唐戟為鎮山之寶,還有小金菩薩、玉佛珠子、石刻、書畫等名貴文物。泰山寺有「一寺五廟」之說。寺內建有天王殿、地王殿、大雄寶殿和鎮山女神的碧霞宮,兩側還建有關帝(後改為關岳)、太君、華陀、魯班、神農五廟。緊鄰泰山寺有唐代古塔海春軒塔。附近,有神話《天仙配》的遺蹤可考,包括:鳳凰泉、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樹、送子頭、辭郎河等。還有宋代三相范仲淹、晏殊、呂夷簡在西溪為官的遺跡。
『肆』 誰知道九龍口在哪的
九龍口
河南省社旗縣山陝會館內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石雕御路石,其上雕刻精美的雲龍圖案,俗稱九龍口神道。九龍口以深透雕飾手法雕刻,刀法洗煉傳神,龍須絲絲可見,栩栩如生,為全國一絕,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鄭孝燮考察時,看到社旗的九龍口比北京故宮的九龍口浮雕還深5層的透雕,欣然題詞「巧奪天工,精雕細琢」。
九龍口石雕位於山陝會館大拜殿月台南側石牌坊,作為天界之入口,正殿組群之導引,登上8級台階,在中牌坊下部就是斜鋪九龍口神道。九龍口寬1.98米,長2.06米,為整塊青石雕成,中心雕有九龍戲珠,龍體盤曲,遒勁有力,居中一龍張口瞪目,形象逼真,周圍其它8條來龍相互交錯,藏頭露尾,層層疊壓,龍身下祥雲朵朵,波濤洶涌,整幅畫面雕鑿立體感極強,構圖重氣包勢,雕工細致入微。
導游趙靜女士告訴筆者,這塊石雕的石材出於久負盛名的石材產地南陽蒲山,青白石石質細膩,紋理精美,有石玉之稱;清時蒲山遠近聞名的石雕藝人羅二神參加了九龍口創作,九龍口雕刻前後歷經達23年之久。「文革」初,為保住九龍口這塊國寶,原館長張榮禮於1966年用鋸末、沙覆蓋著石雕,上面又加石灰抹平,直到70年代末,文物專家才將完好如初的九龍口清理出來,展現在遊人面前。
戲曲術語。 演員出上場門數步, 稍停亮相之地謂九龍口。 即具有光彩照人的重要之地。 舊時樂隊在舞台中央, 鼓師座位也在此地, 以顯示其地位的重要。 從現今看來, 九龍口仍處於舞台的黃金分割點上, 符合舞台美學的規律。
建湖九龍口
九龍口位於建湖縣蔣營鎮西南部,處於 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 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
九龍口的風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南 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 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 湖影,盡收眼底。陽春三月,蘆芽出水,一片嫩綠,嬌鮮欲滴,一望無際,遠與天接。繞堤新柳 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春夏之晨,萬頃葦 灘,露珠滴翠,朝陽冉冉升起,反射出萬道霞 光,晨風吹過,綠葉搖曳,閃閃爍爍,蔚為壯觀。炎炎夏日,菱葉浮波嵌碧玉,映日荷花別樣紅。
九龍口境內資源十分豐富,藏壘水禽野 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 銀盪」之美譽,九龍口湖水為國家一級水質, 被專家學者謄為「里下河的明珠」。九龍口以其燦爛的歷史人文,秀麗多姿 的風光,得天獨厚的資源贏得了中外遊客的青睞。
九龍口
朦朧塔,位於建湖辛庄鎮射陽河與西塘河匯合處,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身殘存三級,高16.7米,呈八角形樓閣式,古樸雅緻。塔內有藏舍利的石函。九八年春,在省、市縣文化部門的關心重視和縣政府及辛庄鎮幹部群眾的支持下,籌資30萬元,對該塔塔身、塔基進行修復,使這座全省孤本三層古塔恢復原貌。此塔雖不雄偉壯觀,卻是鹽阜平原上現存的兩座古塔之一。
朦朧塔
東海王墓位於建湖蔣營鎮收成村。當地群眾在開墾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寬 l米,長2.8米。墓磚長32厘米,寬14厘米,厚5厘米,磚塊兩頂端分別刻有「東海王」和「義熙四年」字樣。經考證,為東晉安帝時東海王司馬彥章的墓,隨葬品有紫黑色長耳把陶壺1隻、銅鏡半片等物。當地人民為保存古跡,重新修墓。
東海王墓
漢古墓群分九部分組成,有關方面認為,這可能有漢代豪門望族的風俗習慣。西漢末年,豪強各據一方,聚族而居,為了討個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別葬於九處,故取名九龍墩。
這些漢墓東距串場河、范公堤約一華里。由此可證,漢代以前這一帶即築有擋潮堤堰,而且人口較密,鹽和農業生產亦較發達。
草埝口鎮漢墓群的發現,對研究地方史有較高的價值。
『伍』 九龍口景區的作文100
在我的心目中,有一座非常美麗而富饒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鄉——專建湖。
建湖有一個美屬麗的自然風景區,那裡有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九龍口。因為這自然景區,所以讓我們在這里生長了幾十年的蔣營,改名而改成了九龍口,原來的蔣營鎮也改成了九龍口鎮。關於九龍口,那真是不管有多少美言或者美句也誇贊不了它的天然,它的風景也非常迷人,它保留著原始的自然環境,水域地帶,大多為清澈而廣闊。九龍口是建湖縣的游覽區,在古今的不少詩句中,也有許多適合九龍口風景的。譬如在春天的時候,有一句詩句就可概括:「千條綠柳白雲堆,裊裊東風曉霧開」。當天空下起蒙蒙小雨時就可括為「迷茫煙霧雨蒙蒙,水底雲濤照碧空。」「柳影流虹波影亂,釣竿隱現柳萌中」。春天的九龍口,空氣十分清新,人們在這里垂釣,嬉戲。在夏季更有得一見的滿湖荷葉,荷花,亭亭玉立,猶如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令人心曠神怡,湖面成群的鴨群、鵝群,如天空上白雲一般,隨處可見。在冬季,還有鳥群們在此越東,給九龍口也添增了幾分情趣,這兒的四季真是令人傾倒,使人心醉。
『陸』 九龍口特點是什麼
九龍口位於建湖縣蔣營鎮(現九龍口鎮)西南部,處於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
地理位置
九龍口高清大圖 (80張)
九龍口位於建湖縣蔣營鎮(現九龍口鎮)西南部,處於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2011年年初,依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准,由建湖縣商務局(旅遊局)初評和推薦,經江蘇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九龍口風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景色怡人
離
九龍口
岸50米的湖心島與水鄉澤國風光交相輝映,形成了九龍口風景區的精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東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 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 湖影,盡收眼底。陽春三月,蘆芽出水,一片嫩綠,嬌鮮欲滴,一望無際,遠與天接。繞堤新柳 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春夏之晨,萬頃葦灘,露珠滴翠,朝陽冉冉升起,反射出萬道霞 光,晨風吹過,綠葉搖曳,閃閃爍爍,蔚為壯觀。炎炎夏日,菱葉浮波嵌碧玉,映日荷花別樣紅。人們贊譽它為「金灘銀盪」、「里下河明珠」。
資源豐富
九龍口風景區名勝古跡 (43張)
九龍口境內資源十分豐富,藏壘水禽野 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 銀盪」之美譽,九龍口湖水為國家一級水質, 被專家學者謄為「里下河的明珠」。九龍口以其燦爛的歷史人文,秀麗多姿 的風光,得天獨厚的資源贏得了中外遊客的青睞。
歷史傳說
編輯
這里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堯舜時,有一條黑蟒興風作浪,荼毒生靈,令周圍百姓們叫苦不迭。東海龍王派了他的九個兒子來降服黑蟒,青龍抱著為民除害的信念,與黑蟒展開 了殊死搏鬥,最後青龍與黑蟒同歸於盡。現在的九條河據說就是九條青龍與黑蟒 搏鬥時留下的痕溝,在九條河道匯集的地方冒出了一個大土墩,當地人們為了感謝青龍的除害之恩,稱這 里為九龍口,並修了一座龍王廟,香火極盛,可惜毀於戰火。
<span class="BMap_Marker BMap_noprint" unselectable="on" "="" title=""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cursor: pointer; width: 19px; height: 25px; left: 379px; top: 88px; z-index: -6681510; background: 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 2016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有人說青龍並沒有死,至今還在地下牢牢得縛住黑蟒,保護著百姓的平安。這九龍口還真有點玄乎,盡管四面環水,地勢不高,但自古以來,從斑斕未淹過,連1931年和1991年的大水,也未能爬到上面,因此人們稱之為「龍珠島」「沉浮島」。
在沉浮島上有一棵五穀樹,很有傳奇色彩。五穀樹,學名「雪柳」,葉片乍看像榆樹葉,每到春暖花開時節,枝條上繁花似雪,其後結出年年開關各異的果實。就是說它的果狀一個一變,各不相同,有時象稻穀、有時似高粱、有時似小麥、小米之類的穀物,甚至還有象魚、蝦的、當地人稱五穀樹為吉祥樹,若果實為稻穀形,預示當年糧食豐收;如呈魚蝦形,則預示當年的雨水必大。如此種種,一直傳為美談。
神奇五穀樹
五穀樹在國內極為罕見,傳說為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下西帶給皇上的稀世珍寶,後來皇上賞賜給九龍口籍告老還鄉的朝廷重臣。
自然風光
編輯
九龍口傍晚美景
九龍口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春則綠柳垂絲,碧波澄徹;夏有莢蓉出水,十里荷香;秋見蘆花萬頃,雪片飛舞;冬至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四時變幻,天然勝景,令人心曠神怡。最使人流連忘返的,要數登永安墩九龍樓遠眺。永安墩是一個小島,四周有九水分流,不論湖水漲多高,總淹不了這個島,故稱為永安墩。永安墩上舊有龍王廟,早已不存。如今墩上興建一座宮殿式建築。取名九龍樓。此樓共三層,黃牆碧瓦,畫角飛檐,甚是壯觀。人們登樓觀景,只見碧波浩淼,煙水蒼茫,這里沒有污染,湖水如水晶一般,一眼可見湖底水草及游魚;滿湖荷葉像無數把綠傘,亭亭玉立,萬朵蓮花似帶雨海棠,絢麗動人;湖面上的鴨群和鵝群,如白雲飄忽;時有漁歌從蘆葦叢中飛出,漁舟掠過水面,劃起一大片放射形的波紋四面散開,使人想起「船行明鏡中」的詩句;秋冬時節,雁陣南飛,寒鷺嬉戲,還有那丹頂鶴、白天鵝、鴛鴦、蘆雁等候鳥在此越冬,更增添了幾分情趣。
上海王春野有「九龍口十景」詩:
九水含珠
蒼茫九派共爭流,一島沉浮幾度秋。
九龍口風景區2高清大圖 (80張)
傳說當年降惡蟒,而今處處綠沙洲。
柳堤春曉
千條綠柳白雲堆,裊裊東風曉霧開。
十里鶯啼春色早,一雙紫燕又飛來。
畫橋煙雨
迷茫煙霧雨蒙蒙。水底雲濤照碧空。
柳影流虹波影亂,釣竿隱現柳蔭中。
青樟連雲
白雲青幛兩悠悠,影入晴川水漫流。
九龍口
漁唱數聲驚野鷺,一齊飛向蓼花中。
荷塘避暑
萬頃湖波入水鄉,千重蓮葉擁紅妝。
遊人到此渾忘暑,十路涼風一路香。
珠樓卧月
驪珠樓上望長庚,曉露寒光射太清。
最是多情湖上月,年年高卧到天明。
蘆灘宿雁
一聲嘹亮破蒼茫,萬里征程客路忙。
秋水蘆花歸宿處,平沙月色勝衡陽。
寒雲晴雪
天淡雲寒雪意新,銀花玉樹兩分明。
尋梅踏破瓊瑤路,綠萼紅妝伴晚晴。
主要景點
編輯
朦朧塔
朦朧塔高清大圖 (13張)
朦朧塔,位於建湖辛庄鎮射陽河與西塘河匯合處,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塔身殘存三級,高16.7米,呈八角形樓閣式,古樸雅緻。塔內有藏舍利的石函。九八年春,在省、市縣文化部門的關心重視和縣政府及辛庄鎮幹部群眾的支持下,籌資30萬元,對該塔塔身、塔基進行修復,使這座全省孤本三層古塔恢復原貌。此塔雖不雄偉壯觀,卻是鹽阜平原上現存的兩座古塔之一。
東海王墓
東海王墓高清大圖 (14張)
東海王墓位於建湖蔣營鎮收成村。當地群眾在開墾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寬 l米,長2.8米。墓磚長32厘米,寬14厘米,厚5厘米,磚塊兩頂端分別刻有「東海王」和「義熙四年」字樣。經考證,為東晉安帝時東海王司馬彥章的墓,隨葬品有紫黑色長耳把陶壺1隻、銅鏡半片等物。當地人民為保存古跡,重新修墓。
漢古墓群
漢古墓群分九部分組成,有關方面認為,這可能有漢代豪門望族的風俗習慣。西漢末年,豪強各據一方,聚族而居,為了討個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別葬於九處,故取名九龍墩。這些漢墓東距串場河、范公堤約一華里。由此可證,漢代以前這一帶即築有擋潮堤堰,而且人口較密,鹽和農業生產亦較發達。草埝口鎮漢墓群的發現,對研究地方史有較高的價值。
交通信息
編輯
外部交通
鹽城交通
①航空,鹽城南洋國際機場地處鹽城市南洋鎮,最早建於1958年,飛行區為4C級,是國際性航空港。現已開通了飛往韓國首爾的國際航線,全票為1200元。飛往北京,廣州,南通等地的國內航線的全價票從200元到1200元之間不等。另外可以通往泰國、台灣等地區。
鹽城南洋機場距鹽城市中心僅8.3千米,在市內乘坐15路公交車即可到達鹽城機場,從鹽城機場乘坐計程車到鹽城市內,大約需要30元左右。
②鐵路,鹽城火車站的改擴建工程於2007年1月通過驗收,鹽城火車站與2007年2月3日正式投入營運,新的鹽城火車站設計精巧,站前廣場美觀大方,按航站樓建造標準的候車室共有兩層,建築面積達9669平方米,為旅客提供周到的候車服務。在市內乘坐19路,22路,38路公共汽車,可到達鹽城火車站。
③公路,鹽通高速公路,淮鹽高速公路,連鹽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往來省內外各地方便快捷。鹽城汽車站現已開通了開往北京,上海,沈陽,天津,青島,濟南,哈爾濱,石家莊,淮南,重慶,南京等地的省際班線,及南京,蘇州,無錫等省內班線。鹽城火車站附近的五星汽車客運站與2007年春節投入使用,五星客運站將成為鹽城市重要的公路樞紐。
市內乘坐19路,20路,28路,34路,68路,207路公共汽車,可到達鹽城汽車站。
④公交車,鹽城市的公交車已有32條路線,有多種車型,還有BRT(乘坐的感覺像坐地鐵一樣,很舒服),運營時間從6:00到18:40之間不等,鹽城公交車分為無人售票和有人售票兩種,無人售票的公交車票價為1元,多在市內行駛;有人售票的公交車起步票價為1元,按5角進級,總價從1.5元到4元不等。
⑤計程車,鹽城的計程車多為千里馬,桑塔納,遠艦等車型,以太空藍色為主色,顏色統一,整齊美觀。鹽城市計程車起步價為7元,超過3公里,每公里2.4元,等候費,夜行間車費另計。鹽城的計程車司機收費一般會四捨五入,精確收費。
建湖交通
公路,鹽徐高速分別從建湖東、西穿過, 鹽徐高速建湖互通高速互通位於建湖城南新區,距離建湖中心城區3公里左右,向東可達寧靖鹽高速,向南可到達寧通高速和滬寧高速。204國道和省道線貫通全境。為區域交通樞紐。全縣縣鄉公路和鄰縣出口均為二級柏油路。
規劃中的阜寧至建湖高速公路經建陽石油機械產業園東側通過,分別與新老S234、規劃向陽路相交並在向陽路設置建湖西互通,終點在建湖高新產業園西側接上鹽徐高速公路並設置蔣營樞紐,路線全長36.029公里。
鐵路,新長鐵路已投入運營,建湖站有4對列車經停,建湖火車站可直達首都北京和鄭州、西安、蘭州、沈陽、長春和哈爾濱等國內大中城市,為四等客運站。
航空,鹽城南洋機場距離建湖城區約31公里。
內部交通
從鹽城汽車站乘長途班車至景區,車程約1小時。
市內乘車至建湖縣,然後從縣城乘車至景區即可。
也可自駕至建湖縣蔣營鎮西南部九龍口景區。
專業用語
編輯
京劇舞台舊時多為方形舞台,一般叫戲台。戲台上有很多專業名詞,如上場門、下場門、九龍口、內場、外場、小邊大邊等。舊式方形舞台,出場、下場處各有一個門,右邊一般為上場用,沽名為上場門,常在門上有「出將」二字;左邊一般為下場,沽名為下場門,常在門上有「入相」二字。後來戲曲團體用慣了,也把新式舞台的的右側副台側幕口稱為上場門,把左側副台側幕口稱為下場門。
九龍口是靠舞台的右後方中心點。演員出場邁幾步到這個位置總要停一下做個亮相。大概由於這是個重要的位置所以稱為九龍口。
而靠舞台左後方與九龍口相對稱的一個位置,演員常在下場到這個位子,再變換一個動作下場,有稱為「白虎口,但這個名稱現在很少有人用。內場、外場是指舞台上桌子前後區域,桌子前面為外場,桌子裡面為內場。由於內外有別,如歸位入座時就有不同的調度程式。大邊與小邊的中國戲曲舞台區域劃分,有別於外國舞台區域劃分。外國戲劇舞台劃分有分為六個區的和九個區的。而中國戲曲舞台區域劃分是以台中線為界,分為左右兩個區。原指右邊靠近右側幕區域為小邊,左邊靠近左側幕區域為大邊。實際運用區域已擴大,常把左邊稱大邊,右邊稱小邊。大邊與小邊是根據中國人左為大,右為小的排位習俗而來的。這種舞台區域劃分直接關繫到舞台美術的設計和導演的舞台調度。如舞台上站立、入座,都必須依據職位、輩分、主客等關系分大小確定位置,不能亂來。
全景圖去網路地圖查看全景>>
京開路|Data © GS(2016)305拍攝日期:2015.07.14
詞條圖冊
『柒』 建湖九龍口用文字描述景色
被譽為「里下河的明珠」的九龍口自然保護區,地處射陽湖腹部的建湖縣蔣營鎮,由蜆河等9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的水面約10萬畝。這里藏壘水禽野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銀盪」之美譽,這里有64種野生禽獸,75種野生植物,62種樹木,36種水產品,3.8萬畝盪灘,是天然的「聚寶盆」。
九龍口的生態景觀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南西北不同方位蜿蜓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湖光水色,盡收眼底!若泛舟水上,看百鳥競翔,漁舟點點,清澈見底的湖水裡魚蝦嬉戲,水草飄曳,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位於建湖縣蔣營鎮九龍口。離岸50米處一座湖心島與水鄉澤國風光交相輝映,形成了九龍口風景區的精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展示出無限綺麗的天光湖景,給人以如入仙境之感。陽春三月,蘆芽出水,荷菱密布,嬌鮮欲滴,一片嫩綠,一望無際。繞堤新柳垂倒影,叢叢翠竹隱茅屋,穿梭燕雀掠天光,翩翩遊艇推青波,好一幅天工地造的美麗畫卷。
春夏之際,萬頃湖盪,一片青綠,陽光普照,閃閃爍爍,微風吹過,綠葉起波,遊人穿梭其間,涼爽而快意。
黃金秋季,蘆葦搖曳,荷菱點綴,白帆點點,鵝鴨群群,蝦跳魚躍,螃蟹橫行,一展九龍口的富饒和美麗,人們贊譽它為「金灘銀盪」、「里下河明珠」。
http://www.guanjiayou.com/sights/view/8186.htm
位於建湖縣蔣營鎮,為瀉湖型的古射陽河的一部分,湖盪面積達7000公頃。九條河流從千頃蘆盪中奔流而出,猶如九條巨龍,在龍珠島匯聚,形成"九龍戲珠"的奇麗景緻。享有"水鄉明珠"之美譽。
這里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遠古時代有一條惡蟒在水鄉興風作浪、殘害百姓,玉皇大帝派九條青龍為民除害,九條小龍在沼澤地里與惡蟒展開了殊死搏鬥,最後與惡蟒同歸於盡,青龍翻滾時留下的九條溝痕形成了九條河流,人們為了紀念它們把這里叫作九龍口。
九龍口景色秀麗。登臨龍珠島上的九龍樓,縱目眺望,天光湖影,盡收眼底。一年四季,景色各異,美不勝收:陽春三月,蘆芽出水,垂柳倒影,飛燕掠天;炎炎烈日,露珠滴翠,綠葉搖曳,荷花映日;秋冬時節,蟹壯蝦肥,蘆葦金黃,飛絮翩翩。"龍樓倒影"、"晨霧輕紗"、"荷港觀魚"、"綠波泛舟"等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
九龍口因其燦爛的歷史文化,秀麗多姿的澤國風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海內外遊客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7f8ad0100bvff.html
『捌』 九龍口的故事
九龍口位於復建湖縣蔣營鎮西南部,制處於 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 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匯集而成,故名「九龍口」。
九龍口的風景堪稱一絕。九條銀河從南 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來,彷彿九條玉龍盤旋 在無邊無垠的綠色地毯上,無限綺麗的天光 湖影,盡收眼底。陽春三月,蘆芽出水,一片嫩綠,嬌鮮欲滴,一望無際,遠與天接。繞堤新柳 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春夏之晨,萬頃葦 灘,露珠滴翠,朝陽冉冉升起,反射出萬道霞 光,晨風吹過,綠葉搖曳,閃閃爍爍,蔚為壯觀。炎炎夏日,菱葉浮波嵌碧玉,映日荷花別樣紅。
九龍口境內資源十分豐富,藏壘水禽野 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 銀盪」之美譽,九龍口湖水為國家一級水質, 被專家學者謄為「里下河的明珠」。九龍口以其燦爛的歷史人文,秀麗多姿 的風光,得天獨厚的資源贏得了中外遊客的青睞。
『玖』 江蘇鹽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水街鹽城,風光秀麗,生態環境獨具特色,生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582公里的海岸線對應著廣闊的海洋。沿海灘塗面積683萬畝,占江蘇省灘塗總面積的75%,全國的1/7,且每年以5萬畝的成陸速度增長。綿延數百公里的灘塗濕地擁有丹頂鶴和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一個在建的中華鱘自然保護區。這裏海天相接,草木茂盛,鶴舞鹿鳴,一派原始生態風光,是近百種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和近千種動植物棲息生長地
鹽城西部地處里下河地區腹地,地勢低平、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大縱湖,九龍口,馬家盪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瀉湖型湖泊。這里物產豐饒,風景如畫,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原始生態環境賦存較好,被人們譽為金灘銀盪、魚米之鄉,有「濕地之都」,「東方濕地」之稱。
鹽城的奇花異樹獨樹一幟。便倉枯枝牡丹花艷,以奇、特、怪、靈著稱於世,與瓊花、並蒂蓮一道被譽為江蘇三絕、花中奇葩。建湖五穀樹,結五穀、預天災,兆豐年,令人叫絕。鹽城是觀光農業,林業 生態資源大市,田園人家、漁家風情別有情趣。
鹽城11景
海天鶴鄉-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
鐵軍豐碑-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枯枝奇艷- -鹽城枯枝牡丹園
九龍戲珠- -建湖縣九龍口
迎賓集賢- -鹽城市迎賓公園
縱湖秋色- -鹽都縣大縱湖風景區
施公遺蹤- -施耐庵紀念館
金塔流輝- -鹽城市農行大廈
濕地公園--鹽瀆公園
金灘珍鹿-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溪古韻- -東台市泰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