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里縣蘭花
① 貴陽有乃好玩的,
貴陽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作為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地區,貴陽擁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異」為特點的喀斯特自然景觀和人文旅遊資源。既有紅楓湖、開陽峽谷生態公園等以山、水、林、洞為特色的高原自然風光,又有如陽明洞、青岩古鎮和息烽集中營舊址等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古樸濃郁、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以及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作為公園省貴州的旅遊服務中心,貴陽四周分布著省內的1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兩個歷史文化名城。這些風景名勝區距貴陽空間距離大多在200公里范圍內,隨著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海內外遊客從貴陽出發游覽這些景區將越來越方便。全市現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國家4A級旅遊區6個,國家3A級旅遊區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5個。此外,還有一大批市縣級風景名勝區和奇異神秘的民俗風情。
主要有: 黔靈公園 甲秀樓 花溪風景區 文昌閣 百花湖 南江峽谷 貴陽森林野生動物園 南郊公園 香火岩 香紙溝古法造紙作坊 觀鳳台 烏當 天河潭 三潮水 翠微閣 河濱公園 陽明祠 福泉灑金谷 龍里猴子溝 東山 扶風山 環城林帶 綠色石林 高爾夫度假中心 息烽溫泉 陽明洞 六廣河大峽谷 綠色石林 黔靈山 白雲公園
貴陽市的市花為蘭花、紫薇,市樹為樟樹、竹子。
貴陽歷史悠久,從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就是牂牁夜郎古國的重要地域。西晉愍帝建興元年(公元313年),分漢牂牁郡置夜郎郡。東晉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在牂牁郡西部上段置晉樂縣,即今貴陽市轄地區,迄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唐時置矩州,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稱矩州為貴州,貴州作為行政區劃的名稱從此開始。因貴陽舊時盛產竹子,少數民族稱為「黑羊箐」,行政簡稱為「築」。
明成祖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貴州布政使司,開始為行省一級建制,治所就在貴州城。穆宗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移程番府(今惠水縣)來貴州城,第二年,因城在貴山之陽(南面),按例改程番府為貴陽府,貴陽從此而得名。以後貴陽城始終為貴州省的政治中心。民國時期定為貴州省省會。抗日戰爭時期,貴陽成為戰爭後方重鎮,西南交通樞紐.民國30年(1941年)建貴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仍定為貴州省省會。1987年,經貴陽市人民政府批准,貴陽市的市花確定為蘭花、紫薇,市樹為樟樹、竹子。
貴陽是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各地民族節日內容豐富,各具特色。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場」等民族節日,為少數民族青年男女尋找意中人提供了極佳的機會。
在民族節日、集會期間及農閑時節,農村要開展演地戲、跳蘆笙舞、賽歌、賽馬、鬥牛等饒有情趣、極富特色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體育活動。而那鄉間寨上民族情趣極濃的婚俗、酒規、葬禮,也會使遊人大開眼界。如果你有幸參加這些民族節日的話,一定會感受到少數民族的濃郁風情。
六月六
六月六」是貴陽布依族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初六,貴陽市及鄰縣成千上萬的布依族群眾便要集於風景秀麗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繞花間,乘遊船,吹木葉,唱山歌,盡情歡度佳節。男女借機向意中人表達愛慕之情。
六月六」的緣起,有這么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麗的布依族姑娘綉了一幅花開錦綉、香飄長天的青山秀水圖。魔王見此寶圖,頓起賊心,前來搶奪。姑娘和眾鄉親苦戰七天七夜,終因力量懸殊,六月初六這天,眼看寶圖就要落入魔王手中,姑娘急中生智,將圖拋向空中,寶圖即化為花溪的青山秀水,魔王被氣死化為一堆亂石,沉入花溪河底。此後,為了紀念這位造就花溪秀美山川的布依姑娘,每年六月初六,人們匯集於花溪河畔,載歌載舞,以表敬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名揚省內外的「六月六」歌節。
四月八
「四月八」是貴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瑤、壯、彝、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各地節日內容不盡相同,其中,規模最為宏大、場面最為隆重、影響最為深遠者,當首推貴陽市苗族的「四月八」慶祝活動。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這天,貴陽市及鄰縣的苗族群眾都要身著民族盛裝,雲集貴陽市中心噴水池一帶。他們吹響蘆笙、簫笛,唱著山歌,跳著苗家舞蹈,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四月八」的由來傳說甚多,主要是為憑吊「四月八」葬於今噴水池一帶的古代苗族英雄,輩輩相傳,而成習俗。
如今,貴陽的「四月八」已成為貴陽及其附近苗、布依、侗、壯、水、仡佬、漢等民族共同狂歡的節日,成為展示民族傳統文化的盛典。少數民族男女青年還藉此機會,通過自己飽含深情的舞姿與歌聲尋找意中人。
蘆笙舞
蘆笙,是一種古老的竹木製簧管樂器,大的有一丈多,小的不及一尺,管的數目多的有10管,少則單管、雙管,最常用的是6管,其音調可雄渾低沉,亦可清脆高亢。在苗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苗族人民不僅把蘆笙作為本民族的代表物,還把它融於舞蹈、音樂中、水、布依、瑤、彝等民族舞中,蘆笙舞也甚為流行。
蘆笙舞現有曲百首,舞步百餘種,其中最常用的有10多種。這些舞步節奏明快、粗獷熱烈。蘆笙舞男吹女跳,或男女自吹自舞,有的舞步吸收了苗族武術動作及高難度雜技動作,為人所喜聞樂見。蘆笙舞成了貴州喜慶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
鬥牛
貴陽市郊農村的鬥牛,不像西班牙是人與牛斗,而是牛與牛斗的一項農閑娛樂活動。
鬥牛的時間是在插秧之後,收獲之前的農歷六月至八月之間,地點主要是高坡、孟關兩個鄉。當地稱即將上場參賽的大公牛為「巴郎」,為預祝巴郎勝利,本寨及外寨的親朋好友均要請巴郎的主人喝酒,叫「喝巴郎酒」,意在壯行。
開場那天的「踩場」是群牛激戰的精彩序幕。鐵炮聲響過,巴郎牛頭系紅布,背披親友贈送給主人的一床床被單,在眾人的簇擁下繞場一周。由於同去踩場的有許多寨子的人和牛,嗩吶昂揚,爆竹震天,使得氣氛極為熱烈,場面極為壯觀。隨後一位寨老致詞,再取下牛背上的禮品,踩場結束。
鬥牛正式開始前,要先經兩位牛主人同意,然後才蹄飛角撞,各使絕招,若二牛實力相差大,不久即可見弱者轟然倒地,或落荒而逃;若二牛旗鼓相當,則勝負難分,直至氣喘吁吁,口吐白沫。這時自有管牛老手上場,以繩索竹竿等物拉開二牛,防止傷亡。
鬥牛場一般選在四周為緩坡中間是平地的地方,便於人海觀望。
花燈
花燈是貴州民間舉辦的一種載歌載舞的文娛活動。正月十五晚上,懸掛彩燈,並進行這種活動。 民間稱為「玩花燈」、「唱花燈」、「跳花燈」或「花燈」。民間過年風習的民諺稱為「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燈」。
花燈大約是在明朝初年,由來自江南及中原、留在貴州駐守和屯耕的軍士們傳入貴州。到清朝時期,花燈在貴州已經十分流行。民國年間,花燈普及到貴州絕大部分的鄉村集鎮。
貴州花燈包含花燈歌舞和花燈劇(戲)兩種藝術形式。花燈歌舞(俗稱「地燈」、「鑼鼓燈」或「鑼鼓轉」等)較簡單、短小,無整戲劇情節,主要是抒發某種感情或說明某件事理。表演時,演員一肌要手執扇和手帕,載歌載舞、歌舞結合。有時,還要插進韻白(俗稱「拉白」)、對唱、輪唱、齊唱、合唱等。
貴陽十大名菜
辣子雞
辣子雞 以本地土雞作為主料,選用貴陽花溪辣椒舂制的糍粑辣椒作為輔料烹制而成,香辣味濃、色澤紅亮、粑糯爽口,是貴陽人逢年過節必備團圓菜之一。
糟辣脆皮魚
糟辣脆皮魚 貴州糟辣椒是黔味菜餚的重要調味品之一,此菜選用貴州獨有的槽辣椒作為主要調料製成,清香脆嫩,其味鮮咸,經久不易變味,能促進食慾開胃,頗具獨特地方風味。是我市傳統名菜之一。
青岩豆腐
青岩豆腐 此菜為貴陽名菜,是以地方特產青岩豆腐為主料,配以青椒等輔料製成。具有綿滑清香等特點。
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 選用凈仔公雞肉為主料,糍粑辣椒等輔料烹制而成。此菜為黔味傳統名菜,紅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濃、肉質滑脆。據傳,此菜創始人丁寶楨,貴州織金人,咸豐進士,授宮保銜,歷任山東巡撫,四川總督,美食家,自幼聰穎,偏愛辣雞,常以家鄉此菜宴請賓客,流傳至今。1918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原貴陽市政協秘書長趙惠民曾將宮保雞傳到日本,深得日本人士贊揚。
折耳根炒臘肉
折耳根炒臘肉 折耳根,又名魚腥草,有特異氣味,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時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入葯,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開胃理氣等功用。折耳根和臘肉加作料烹制。折耳根綿中帶脆,臘肉香醇,臘肉的美味和折耳根的異香渾然一體,別有風味,是貴陽人情有獨鍾的一道美味佳餚。
小米鮓
小米鮓 選用貴州當地特有的糯小米為主料,帶皮五花肉為輔料製成。色澤金黃,粑糯甜香,是貴陽人逢年過節必備的特有佳餚。
狀元蹄
狀元蹄 又稱「青岩鹵豬腳」。據記載,1886年4月2日,在光緒丙戍年科殿試大考中榮獲狀元的青岩貢士趙以炯年青時常去青岩北門街夜市吃鹵豬蹄。故鄉人們為懷念為這位歷史名人,稱鹵豬蹄為狀元蹄。如今「游青岩古鎮,品青岩美蹄」已成為當地的一種旅遊文化現象。該道菜色澤紅褐、皮充盈澤潤、肥而不膩、味道醇厚。
泡椒板筋
泡椒板筋 選用大豬通脊肉內筋(當地又稱背柳肉)為主料,配以泡椒製成。色澤紅亮,酸辣爽口,滑脆鮮嫩。此為貴陽獨有選料方法烹制的特色菜餚。
八寶甲魚
八寶甲魚 此菜由原有的貴州名菜八寶娃娃魚演變而來,以甲魚為主料,配以金鉤、瑤柱等輔料而製成。湯鮮味濃、營養豐富。
酸湯魚
酸湯魚 傳說,很久以前在黔東南苗嶺有一山寨,寨老(公推的首領)年邁體胖,爬坡下坎十分吃力。一次,兒媳煮飯時,不慎多放了些水,於是就把多餘的熱米湯舀在一個土缸里。四五天後,米湯經發酵後變得清徹透明,並略帶酸味,用來煮魚,其味鮮美異常,寨老一家吃得津津有味,從此兒媳便常用這種酸米湯煮魚,長此以往,寨老漸覺身輕體健,上山下坡不再費力。這事很快傳遍苗嶺山寨,家家競相效仿,「酸湯魚」由此傳開。此菜由黔東南傳入貴陽,在貴陽迅速發展並發揚光大,名揚海內外。其製作方法為:選用鮮魚為主料,配以黔東南苗嶺特色酸湯煨制而成。民間通常採用邊煮邊食的火鍋形式,配以其他新鮮蔬菜,使其營養更為豐富。其特點:魚鮮肉嫩,色澤靚麗,酸辣爽口,湯清味美,有開胃消暑,提神養顏等特殊功效。
貴陽的風味小吃,著實令人垂涎。僅地方傳統的風味小吃就達100多種。無論白天黑夜,貴陽街頭巷尾的小吃攤點星羅棋布,一些飯店酒店將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還有專門的小吃筵可供品嘗。貴陽最有名的風味小吃有:戀愛豆腐果、雷家豆腐圓子、糕粑稀飯、「絲娃娃」、荷葉糍粑、吳家湯圓 、胡味烤肉 、花溪王記牛肉粉、 程腸旺腸旺面 、清鎮劉姨媽黃粑 、清鎮熱湯絲娃娃 清鎮涼水井臘肉、小吃廣場臭名遠揚臭豆腐 、小吃湯系列 、人劇鹵味第一家、小吃廣場白吃串串碳燒生耗 、河濱公園素春卷 、洋芋粑 、中曹野菜館野菜系列 、青岩豆腐 、青岩黃家玫瑰糖 等。
② 貴州龍里境內真的發現了瀕危珍稀植物斑葉蘭嗎
日前,貴陽一群退休老人在龍里境內的一片山林里采菌子時,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植物:葉片呈現白色不規則點狀斑紋;開的花晶瑩透亮,狀如漫畫中的天使,特別漂亮。一位老人稱,他們在這片山林里走了近一個小時,沿途都能看到這種稀罕的植物。
貴州省農科院相關專家聞訊趕到現場采樣,對老人們發現的植物作了分子鑒定,發現它們竟然是珍稀瀕危植物——斑葉蘭。“在野生環境下,斑葉蘭這樣成片、成群落地生長的,在國內都相當罕見。”省農科院專家說。
“除了觀賞性,斑葉蘭其實還是一種葯用植物。”針對龍里境內發現的這片野生斑葉蘭,有省內專家表示,斑葉蘭又名“銀線蓮”,在中國是傳統的中葯材,有清肺止咳等作用。為防止濫采,正在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擬將野生蘭科植物納入到國家重點保護范疇,差不多所有的種屬都將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范圍。
據悉,在蘭花炒得凶的那年,一些地方因採挖不當,加上斑葉蘭在自然條件下繁殖極慢,一度讓蘭花資源日趨枯竭。針對龍里的這一片野生斑葉蘭,一些市民和專家希望相關方面出台針對性的措施,保護並利用好這片難得的林地。
③ 描寫花草的文章
花草的邂逅
花瓣雨,任凋零。草色青,隨風飛,當他們相遇,又會有怎樣的邂逅?
日日行走在現在氣息十足的城市裡,被鳴噪的聲音所厭煩,被煩瑣的事物所壓迫,似乎早已被壓抑,永遠也得不到重生的那一天。
偶獨自走在這極富有情趣的小巷中,雖然不是在周庄的古道中,也不走在千燈的亭台樓閣中,但我依舊能感覺道那一絲飄渺與祥和。
庭院深深,月光如水一般灑下來,將皎潔拋擲整個大地,那樣無聲,卻又如此唯美。停了停,深吸一口氣,既而又向遠方走去……
煙氣彌漫,突然有一種把它拉開的慾望,卻又住了手——朦朧才是美。就在那一絲亮光中,我發現了不平凡。那是一塊極為普通的草地,剛下過雨,露珠兒還在葉片上隨意滑落,伴隨著月光透出一種極為耀眼的光芒,空隙之餘,邊上還配了些小野花,更凸顯出了那一絲淡雅余嬌柔。
身邊的行人只顧快速向前走,無暇顧及這如此平凡的花草,我只能嘆息,獨自享受著這「碧草潤如絲」的美景。
也許是看久的緣故,我突然意外的發現似乎每一朵花都是那麼完美,它們可都是剛經歷完風雨的折磨啊!我疑惑,卻又從那橫七歪八的青草身上明白了些是什麼。
粉蝶顧及,只等著重生的那一瞬間……
又是一陣風,肆無忌憚地向草地吹來,只見青草強硬挺著身子,倔強地擋在花兒面前,寧願自己忍受這一切,也不讓伸後的她受到一絲傷害,直到狂風過後,他才忍著疼痛轉過頭笑著對她說:「我一點也不痛!」既而卻從花兒身上緩緩劃過,倒在冰涼的泥土上,卻依舊守侯著她美好的夢想。
我愣了,我不敢相信眼前的畫面;我被震撼了,他的執著、關愛充溢著我的整個大腦,一株草兒,完全沒有縛雞之力,但是卻有一顆舍己為人的心,犧牲自己,只為那嬌弱的花。
僅是一個細節,卻震撼著我:只是一次邂逅,卻感化了我。
花與草的邂逅,依舊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