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秋海棠作者

秋海棠作者

發布時間: 2023-05-15 14:03:23

❶ 秋海棠古詩帶拼音

秋海棠古詩帶拼音如下:

作者介伏逗明紹:

秋瑾(1875年—1907年),女,字競雄,號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中國女權和女指慧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是為推翻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女烈士,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❷ 文言文海棠

1. 急求關於海棠的文言文 名字是愛海棠說

點絳唇 詠海棠 年代:【元】 作者:【張弘范 】 體裁:【詞】 醉臉勻紅,向人無語誇顏色。

一枝春雪。猶染嵬坡血。

庭院黃昏,燕子來時節。芳心折。

露垂香頰。羞對開元月。

眼兒媚 賦秋日海棠,分韻得闌字 年代:【元】 作者:【劉敏中 】 體裁:【詞】 春來應怪洗妝慳。故作兩回看。

風流依舊,檀心暈紫,翠袖凝丹。玉容寂寞欄干淚,細雨豆花寒。

多情誰管,今宵冷落,淡月東欄。南鄉子 十月海棠盛開 年代:【元】 作者:【袁易】 體裁:【詞】 酒暈映朱唇。

籬畔嫣然別是春。笑殺當時桃與李,紛紛。

只作東風一窖塵。霜月夜寒新。

睡起斜紅懶未勻。誰道風流飛燕去,無人。

更有香肌菩薩蠻 和天民賦十月海棠 年代:【元】 作者:【袁易】 體裁:【詞】 朱唇初注櫻桃小。逞嬌攙占東風早。

似妒臘前梅。百花頭上開。

絳雲生夜暖。卯酒醒時晚。

最怕淚闌干。何須帶雨看。

百字謠 海棠 年代:【元】 作者:【周權】 體裁:【詞】 輕陰滯雨,正社燕新來,東風院落。十萬紅妝梳洗罷,翠袖春寒猶薄。

富貴天姿,風流睡足,酒暈潮紅玉。個般艷麗,怎教不貯金屋。

遙想宮錦城中,向碧雞坊里,笙歌圍簇。萬炬燒春花底宴,眩轉紅光相爍。

對此*然,向人如有訴,不禁清獨。浩歌此曲,為渠傾倒尊*。

秋海棠 年代:【近代】 作者:【秋瑾】 體裁:【七絕】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斗晚風? 海棠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七絕】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注釋](1)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泛:透出。崇光:崇,隆重,華美;光,光澤。

(2)空濛:霧氣迷茫的樣子。[譯文]春風輕拂著海棠花,花兒透出美妙的光華。

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醉人的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曲折的迴廊。夜已經很深了,只因為擔心眼前的海棠會像人一樣因深夜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紅燭,照耀著紅艷艷的海棠。

病中久止酒有懷成都海棠之盛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碧雞坊裏海棠時,彌月兼旬醉不知。馬上難尋前夢境,樽前誰記舊歌辭?目窮落日橫千嶂,腸斷春風把一枝。

說與故人應不信,茶煙禪榻鬢成絲。 過江蕭山縣驛東軒海棠已謝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星星兩鬢怯年華,幽館無人江月斜。

惆悵過江遲一夕,曉風吹盡海棠花。 周洪道學士許折贈館中海棠以詩督之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裊裊柔絲不自持,更禁日炙與風吹。

仙家見慣渾閑事,乞與人間看一枝。 冬暖園中萱草蓊然海棠亦著花可愛作路浚井皆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暖景變嚴冬,誰知造化功?少留萱草綠,探借海棠紅。

築路橫塘北,疏泉小嶺東。欣然得佳處,忘卻歲將窮。

二月十六日賞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常年春半花事竟,今年春半花始盛。衰翁不減少年狂,走馬直與飛蝶競。

妍華有露洗愈明,纖弱無風搖不定。莫放飄零作紅雨,剩看倩笑臨妝鏡。

溪梅枯槁墮岩谷,山杏輕浮真妾媵。欲誇絕艷不勝說,縱欠濃香何足病。

華燈銀燭搖花光,翠杓金船豪酒興。夜闌感事獨凄然,繁枝空折誰堪贈。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今日春已半,風雨停出遊。瓶中海棠花,數酌相獻酬。

尚想錦官城,花時樂事稠。金鞭過南市,紅燭宴西樓。

千林誇盛麗,一枝賞纖柔。狂吟恨未工,爛醉死即休。

那知茅檐底,白發見花愁。花亦如病姝,掩抑向客羞。

尤物終動人,要非桃杏儔。東風萬里恨,浩盪不可收。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月下看荼醾,燭下看海棠。此是看花法,不可輕傳揚。

荼醾暗處看,紛紛滿架雪。海棠明處看,滴滴萬點血。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誰道名花獨故宮,東城盛麗足爭雄。橫陳錦障闌干外,盡吸紅雲酒盞中。

貪看不辭持夜燭,倚狂直欲擅春風。拾遺舊詠悲零落,瘦損腰圍擬未工。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十里迢迢望碧雞,一城晴雨不曾齊。今朝未得平安報,便恐飛紅已作泥。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譏彈更到無香處,常恨人言太刻深。

海棠歌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我初入蜀鬢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當時已謂目未睹,豈知更有碧雞坊。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艷妝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

扁舟東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爾。若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葯應羞死。

風雨春殘杜鵑哭,夜夜寒衾夢還蜀。何從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為足。

海棠圖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人間奇草木,天必付名流。菊待陶元亮,竹須王子猷。

我為西蜀客,辱與海棠游。再見應無日,開圖特地愁。

久雨驟晴山園桃李爛熳獨海棠未甚開戲作 年代:【宋】 作者:【陸游】 雨霽風和日漸長,小園尊酒答年光。直令桃李能言語,何似多情睡海棠?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留落猶能領物華,名園又作醉生涯。

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石衛尉家錦步障,移在樊家園館中。

醉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夜宴賞海棠醉書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便便痴腹。

2. 古詩 《海棠》的譯文

春風輕拂著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華。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迴廊。夜很深了,因為擔心海棠會像人一樣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蠟燭,照耀著海棠。

蘇軾的《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詩人查慎行說:「此詩極為俗口所賞,然非先生老境。」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在皎潔的月光下徘徊

香霧朦朧

依稀可見遠處的亭台

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

溫柔而可愛

月兒西移,爬上迴廊

我點燃紅燭

把嬌艷的花兒照亮

別讓她匆匆離去

留我一世的惆悵

3. 李漁的《海棠》譯文是什麼

海棠花開了,這芳菲、綺麗、飽滿的生機,讓我歡喜不已。

從去年9月份開始,扦插、生根、分栽,直至今年5月份開花,每天清晨,我堅持給它疏鬆土壤,剪除枯弱枝條。剛剛開放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果然如張潮在《幽夢影》里說的那樣:「春海棠令人艷」;盛開時,因花瓣張開的幅度變大、整體的形隨之變化,顏色則漸變粉紅,如曉天明霞一般。

每天,只要稍有變化,就會使我久久地注目。 對於這種情感,有時候,我自己也不太理解,已經很忙了,這又何苦? 清初朱耷(八大山人),畫筆下盡是殘山剩水或「白眼向人」的魚鳥,但他畫的海棠卻脈脈含情。

一日,他看到嬌艷的海棠花瓣隨著清澈的溪水泛泛而去,竟希望「人心得如水,相隨過河橋」,回家以後,一揮而就《海棠》圖。當年的嬌美花朵早已流逝,而朱耷的海棠早已飛越在現實之上。

和所有春天早開的花一樣,海棠的花期不長,怒放後逐漸淡去,花瓣飄零的時候已近淡紅。這花和人一樣,都只被賦予一次性生命,人們於心不甘,於是就以各種方式來捕捉這「一次性」生命的神貌。

唐人鄭谷《詠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形容海棠怡然自樂、不事張揚。

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

宋代劉子翠詩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古人都以為海棠「有色無香」,清人李漁則說海棠「另有一種清芬」,「香在隱躍之間,又不幸而為色掩」。

曹芹在《紅樓夢》中,更是費盡了筆墨將海棠細細描摹:怡紅院里本來萎了一年的海棠開花了,時間不是三月,而是在十一月。眾人詫異,都爭著去看,探究這花開得古怪。

獨有黛玉高興說道:「當初田家有荊樹一棵,三個弟兄因分了家,那荊樹便枯了,後來感動了他弟兄們仍舊在一處,那荊樹也就榮了,可知草木也隨人的,如今二哥哥認真念書,舅舅喜歡,那棵樹也就發了。」這林姑娘從來不說奉承話的,她真心希望寶玉好。

因為牽掛和擔當,所以溫柔和繾綣,從心底深處她感受到了生命美麗和意義。懂了,這海棠花開,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細節,卻是一個巨大的隱喻,花事何嘗不是人事? 在我的家鄉蘇州,園林中除了觀賞的海棠花外,海棠花圖案觸目皆是:落地長窗、洞窗、塑窗、門洞、鋪地的構圖,常常是海棠圖案。

拙政園中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海棠春塢」,庭院內只有一株如「妃子醉態」的垂絲海棠和一株嬌媚動人的西府海棠,但庭院里滿地的鋪地圖案全都是海棠花,人入其中,猶如置身在永不凋謝的海棠花叢之中。環秀山莊有海棠亭,全亭各部分都呈現海棠形曲線,寶頂雕成一朵碩大的海棠蓓蕾,周圍飾有海棠花瓣,層層疊疊,外層的花瓣上又刻滿了海棠圖案,連藻井也作成海棠形圖案,這些在重重思慮中緩慢成形的細節,雖然沒有寫意作品的藝術飛揚,卻同樣充溢著 *** ,同樣富有靈性,暗含著生命的氣息,讓我們反復看它們、思量它們。

每當此時,我總是難以將主體與客體完全分開。人們是通過海棠去表達自身?或者是海棠在通過人們去呈現? 春深似海,各種花兒都紛紛開放,瞬間又紛紛落去。

每天清晨,依舊在時間的夾縫中精心澆灌我的海棠。

4. 李漁 海棠翻譯

「海棠有色而無香」,這是《春秋》一書中責備賢人的一種寫法。不然的話,沒有香氣的花那麼多,為什麼都可以寬恕,卻只向海棠問罪呢?我卻認為海棠並不是完全沒有香氣,它的香氣在隱約之間,但不幸的是被它艷麗的顏色掩蓋了。就像一個人有兩種技藝,一種技藝稍差一點,就會被另一種精湛的技藝遮住。一種技藝太擅長了,即使六藝都精通,也不會全都被人們稱贊。王羲之擅長書法,吳道子擅長繪畫,難道這兩個人只是會寫字和會畫畫嗎?蘇東坡不善於下棋、喝酒,難道他就連棋子也不碰,酒杯也不擺嗎?這是因為他詩文的名氣太大,下棋、喝酒這些事不值一提罷了。

我想證實一下前人關於海棠有色無香的說法,就去聞剛剛開放的海棠花,別有一種清淡的芳香,最好慢慢地聞,不要使勁地去聞。如果海棠完全沒有香氣,那麼蜜蜂和蝴蝶就會過門而不入了,為什麼鄭谷的《詠海棠》詩中說「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海棠有沒有香味,應當用蝴蝶的去留證明。而且香氣與臭氣是對立的。據《花譜》記載:「海棠沒有香氣,害怕臭氣,不宜澆糞。」不是臭就是香,如果是這樣,那麼海棠沒有香氣的說法,可以從前面的說法中得到證明,從後面的說法中得到補充了。唉!「大音稀聲」,「大羹不和」,為什麼一定要像蘭花、麝香那樣,氣味撲鼻熏人,才說有香氣呢?

王禹偁的《詩話》中說:「杜甫在四川避亂時,沒有一首詩提到海棠,因為他的生母名叫海棠。」杜甫的母親是不是叫海棠,我沒有時間去考證。我只是想,即使杜甫很會寫詩,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寫盡。只是偶然沒有寫到海棠,就使後人議論起他的父母來了,當才子真是太難了。

還是在明朝時,我的家鄉有一戶姓杜的人家,他家裡種的海棠長得非常好,每年我都要去觀賞,從來沒有錯過。我曾送給他一首詩:「此花不比別花來,題破東君著意培。不怪少陵無贈句,多情偏向杜家開。」這首詩似乎可以為杜甫解嘲。

秋海棠比春海棠更加嫵媚。春海棠像美人,秋海棠更像美人;春海棠像已經出嫁的美人,秋海棠像還在閨中的美人;春海棠像綽約可愛的美人,秋海棠像纖弱可憐的美人。處女令人憐惜, *** 惹人喜愛,二者不能同時擁有,人們一定會選擇令人憐惜的處女而割捨惹人喜愛的 *** 了。相傳最早時期並沒有秋海棠這種花,因為女子思念心上人沒有來,涕淚灑地,就生出這種花,名叫「斷腸花」。唉!同樣是淚水,灑在林中,就長出斑竹,灑在地上,就生出海棠。淚這種東西真是神奇啊!

春海棠顏色很美,有園亭的人家不能不種。然而貧窮的人家,不是非種不可,可以用秋海棠來彌補。秋海棠對於貧窮的人來說有兩種便利的地方:一是把根移栽過來就可以了,不需要用錢買;二是佔地不多,牆頭屋角,都可以種。因為秋海棠喜歡陰涼的地方,它佔用的地,都是其他的花不能用的地。

5. 描寫春天海棠花的文言文

《一日的春光》

冰心

去年冬末,我給一位遠方的朋友寫信,曾說我要盡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來的特別的晚,而且在還不知春在哪裡的時候,抬頭忽見黃塵中綠葉成陰,柳絮亂飛,才曉得在厚厚的塵沙黃幕之後,春還未曾露面,已悄悄的遠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別地冷,也顯得特別地長。每天夜裡,燈下孤坐,聽著撲窗怒號的朔風,小樓震動,覺得身上心裡都沒有一絲暖氣。一冬來,一切的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凍得蜷伏在每一個細胞的深處。我無聊地安慰自己說:「等著罷,冬天來了,春天還能很遠么?」

6. 李漁的《海棠》譯文是什麼

海棠花開了,這芳菲、綺麗、飽滿的生機,讓我歡喜不已。從去年9月份開始,扦插、生根、分栽,直至今年5月份開花,每天清晨,我堅持給它疏鬆土壤,剪除枯弱枝條。剛剛開放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果然如張潮在《幽夢影》里說的那樣:「春海棠令人艷」;盛開時,因花瓣張開的幅度變大、整體的形隨之變化,顏色則漸變粉紅,如曉天明霞一般。每天,只要稍有變化,就會使我久久地注目。

對於這種情感,有時候,我自己也不太理解,已經很忙了,這又何苦?

清初朱耷(八大山人),畫筆下盡是殘山剩水或「白眼向人」的魚鳥,但他畫的海棠卻脈脈含情。一日,他看到嬌艷的海棠花瓣隨著清澈的溪水泛泛而去,竟希望「人心得如水,相隨過河橋」,回家以後,一揮而就《海棠》圖。當年的嬌美花朵早已流逝,而朱耷的海棠早已飛越在現實之上。

和所有春天早開的花一樣,海棠的花期不長,怒放後逐漸淡去,花瓣飄零的時候已近淡紅。這花和人一樣,都只被賦予一次性生命,人們於心不甘,於是就以各種方式來捕捉這「一次性」生命的神貌。唐人鄭谷《詠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形容海棠怡然自樂、不事張揚。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宋代劉子翠詩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古人都以為海棠「有色無香」,清人李漁則說海棠「另有一種清芬」,「香在隱躍之間,又不幸而為色掩」。曹芹在《紅樓夢》中,更是費盡了筆墨將海棠細細描摹:怡紅院里本來萎了一年的海棠開花了,時間不是三月,而是在十一月。眾人詫異,都爭著去看,探究這花開得古怪。獨有黛玉高興說道:「當初田家有荊樹一棵,三個弟兄因分了家,那荊樹便枯了,後來感動了他弟兄們仍舊在一處,那荊樹也就榮了,可知草木也隨人的,如今二哥哥認真念書,舅舅喜歡,那棵樹也就發了。」這林姑娘從來不說奉承話的,她真心希望寶玉好。因為牽掛和擔當,所以溫柔和繾綣,從心底深處她感受到了生命美麗和意義。懂了,這海棠花開,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細節,卻是一個巨大的隱喻,花事何嘗不是人事?

在我的家鄉蘇州,園林中除了觀賞的海棠花外,海棠花圖案觸目皆是:落地長窗、洞窗、塑窗、門洞、鋪地的構圖,常常是海棠圖案。拙政園中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海棠春塢」,庭院內只有一株如「妃子醉態」的垂絲海棠和一株嬌媚動人的西府海棠,但庭院里滿地的鋪地圖案全都是海棠花,人入其中,猶如置身在永不凋謝的海棠花叢之中。環秀山莊有海棠亭,全亭各部分都呈現海棠形曲線,寶頂雕成一朵碩大的海棠蓓蕾,周圍飾有海棠花瓣,層層疊疊,外層的花瓣上又刻滿了海棠圖案,連藻井也作成海棠形圖案,這些在重重思慮中緩慢成形的細節,雖然沒有寫意作品的藝術飛揚,卻同樣充溢著 *** ,同樣富有靈性,暗含著生命的氣息,讓我們反復看它們、思量它們。每當此時,我總是難以將主體與客體完全分開。人們是通過海棠去表達自身?或者是海棠在通過人們去呈現?

春深似海,各種花兒都紛紛開放,瞬間又紛紛落去。每天清晨,依舊在時間的夾縫中精心澆灌我的海棠。

❸ 秋海棠飽經風霜是什麼意思

經歷過種種艱難困苦的意思。
《秋海棠》是詩人彭孫貽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幽花何嫵媚,傍砌故含情。
多露愁相倚,朱顏畫不成。
能添思婦苦,獨對小窗明。
山客秋懷冷,空勞繞恨生。
作者簡介
彭孫貽(1615—1673),字仲謀,一字羿仁,海寧(今屬浙江)人。明末貢生。與同邑吳仲木創「瞻社」,為名流所重,時稱「二仲」,終身不仕。有《茗齋集》《彭氏舊聞錄》等。

❹ 納蘭《錦堂春·秋海棠》詩詞賞析

納蘭詞·錦堂春

秋海棠

簾際一痕輕綠,牆陰幾簇低花。夜來微雨西風軟,無力任欹斜。彷彿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天寒翠袖添凄楚,愁近欲棲鴉。

詞譯

庭院靜靜的。寂寞的思婦,憑倚在階前的石欄桿畔。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花色的蟬翼一樣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秋海棠開花了,如擎出一個古代的凄美的故事。

多情唯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秋海棠一樣寂寞的思婦,就像凄清又惆悵的丁香姑娘一樣,冰冷的氣息中氤氳著薄而密的霧氣,散發著幽幽馨香。

落紅成陣,風飄萬縷愁煞人……

評析

據《采蘭雜志》載:古代有一婦女懷念自己心上人,但總不能見面,經常在一牆下哭泣,眼淚滴入土中,在灑淚之處長出一植早猛鋒株,花姿陸晌嫵媚動人,花色像婦人的臉,葉子正面綠、背面紅的小草,秋天開花,名曰斷腸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容若此篇,就是一首詠秋海棠之詞,兼以表達作者淡然惆悵的心情。

上闋寫花之色澤形貌,及其風雨凄涼的境遇。首二句點出秋海棠生長之地,「簾際一痕輕綠,牆陰幾簇低花」,「簾際」即簾外,「牆陰」即牆角陰處,從門簾遠遠望去,只見一抹淡淡的綠痕,近而視之,在牆角的背陰處,有幾簇海棠花獨自微弱盛開。「幾簇低花」,一「低」字,畫出秋海棠難禁風雨之情狀。這就是下二句的「夜來微雨西風軟,無力任欹斜」。雨是微微的,風是軟軟的,但是即使是這樣的風雨,秋海棠也難以經受,被吹打得欹斜不整。

下闋以人擬花,進一步刻畫花之風采神韻。「彷彿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將海棠與娟娟女子相連,亦屬前人筆法。比如蘇軾《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容若此處將秋海棠喻為美人,自然沒有東坡借海棠的聖潔、幽寂抒寫自己雖遭貶官,但仍孤特自立的高潔情懷,而是另有一番情事。據《太真外傳》載,明皇有一次登沈香亭,召知搏妃子。妃子那時正好是早晨醉酒未醒,明皇就令高力士叫侍女把她扶掖至沈香亭中來。至亭後,妃子醉顏殘妝,釵橫鬢亂,只拜了一下就不能再拜了。明皇遂笑曰:「這哪裡是妃子醉,分明是海棠睡未醒嘛。」顯然,容若此句「彷彿個人睡起,暈紅不著鉛華」就是唐明皇李隆基的那句「是豈妃子醉,直海棠花睡未醒耳」,謂微雨軟風後,秋海棠花朵的顏色彷彿是姣美的少女剛剛睡起,臉上還泛著紅暈。

結尾二句,「天寒翠袖添凄楚,愁近欲棲鴉」,繼續以海棠喻美人,綺麗中增添幾許凄涼悲哀。「天寒翠袖」,取自杜甫《佳人》詩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原句是形容「幽居在空谷」的絕代佳人忠貞的節操,容若此用是表現秋海棠女子形象的孤寂凄楚。「愁近欲棲鴉」,化用趙令畤《烏夜啼》詞「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鴉」,一曰「腸斷」,一曰「愁近」,其實都是昏鴉歸巢引起的悵惘之情。此結尾二句,如何看也不似寫秋海棠,分明是寫女子秋日黃昏無情無緒的心思,是寫詞人自己秋日裡苦悶無聊、寂寂難遣的情懷。也許這秋海棠,又是道具一件,雖然華美佳麗,但是演繹的,恐怕仍是容若自己的傷心事吧。

❺ 《秋海棠》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秋海棠》(秦瘦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2l1i

書名:秋海棠

作者:秦瘦鷗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5-8

頁數:285

內容簡介:

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紅粉牆頭鞦韆影里臨水人家。

數不盡的痴男怨女,甘心為著另一個人,忍受一切的痛苦,甚至抑鬱憔悴而死,粉身碎骨,斷頭瀝血而亡……這可不是僅僅利害或肉慾的追求所能促成的吧?其間顯然是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偉大的力量的,那是什麼?除了愛,世界上就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產生這樣狂熱的方魔力了!

舊中國「第一部悲劇」。四十年代中國言情小說暢銷記錄,感動了幾代多情男女的愛情經典,失傳了五十多年最初版本的重現,張國榮生前最想扮演的藝人角色。

這是一部描寫軍閥時期,一個唱旦角的京劇藝術人秋海棠與一個被軍閥侮辱的姑娘羅湘綺的戀愛的故事。兩人為了愛情,遭到軍閥的種種迫害,後來竟把秋海棠的面容毀壞,他不得不放棄了愛情和藝術,帶著女兒梅寶避難到鄉下種田。在10多年的歲月里,父女倆經歷了種種歧視和凌辱,後來羅湘綺找到他們時,秋海棠已經離開了人世。

四十年代在「孤島」時期的上海出版後,獲得了空前轟動,並創下了暢銷書的最新紀錄。1942年12月該書還被改編成話劇,歷演150場。

上海文化出版社自1957年至1983年先後出版和再版了經過作者個性的一個版本,也就是20世紀八十年代在國內曾經風行一時的那個版本。經過反復的對照和認真的研究,並徵得秦瘦鷗先生後人的認可,這次出版的是1942年7月由上海金城圖書公司印行的版本,此版本建國後業已失傳,且我們認為這個版本更能真實地反映作家的寫作初衷和藝術價值。

❻ 古代詩歌閱讀球海棠詩人筆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徵

清朝文學家袁枚的《秋海棠》一詩詠曰:「小朵嬌紅窈窕姿,獨含秋氣發花遲。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握頌族人不得知。」詩人段弊筆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徵?此詩以清雅、自然的語言,描述秋海棠「小朵嬌紅」的容貌和纖麗嬌俏的「窈窕姿」,秋氣蕭索的時節,百花凋謝萎落,秋海棠逆秋開放並且漸入盛花期,展現颯颯英姿,飄散幽幽清香……袁枚寫秋海棠的品格其實是作夫子自道,表白自己歸隱故園是在於保持櫻孝自己的品格和晚節。

❼ 秋海棠是確有其人嗎

確有其人!電視連續劇《秋海棠》,改編自同名長篇小說。
這部在上個世紀20、30年代名列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的小說,曾經被稱為「民國第一言情小說」、「舊中國第一悲劇」。故事原型源自一個民國時期發生的真實事件。
小說原型:上個世紀30年代,上海舞台上有兩位青年京劇演員,一個叫劉漢臣,一個叫高占魁,都是唱老生行當的。兩人扮相均英俊瀟灑,很受戲迷們喜愛。
在一次北京的演出中,劉漢臣與奉系軍閥褚玉璞的姨太太產生了愛慕之情,私相往還。此事被褚玉璞發覺,下令將劉漢臣、高占魁逮捕,並且槍殺了劉漢臣。褚玉璞為了發泄余怒,還親自用大刀在劉的屍體上亂劃一通。
據說,當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為了拯救劉漢臣、高占魁,還曾經通過張學良去疏通,但是功虧一簣,劉漢臣最後仍被槍殺。
當時,北京的報界害怕褚玉璞的權勢,不敢刊登這一消息。上海報紙因在租界內發行,不受軍閥管轄,便公開發表了這一消息,立即轟動全國。
七、八年後,一部由以此事件為素材,綜合其他京劇藝人生涯的小說《秋海棠》問世。原著作者秦瘦鷗也由此成為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之所以取名《秋海棠》,是因為秋海棠花姿嬌嫻柔美,花色繽紛多彩,花朵亭亭玉立,比較適合小說的主題和人物的身份。
這部並不被當代年輕人所熟悉的《秋海棠》,在1942年初版發行時,在「孤島」時期的上海迅速成為超越《啼笑因緣》的暢銷書。
一方面,作品中小人物的苦難和飄零感動了正處在日寇佔領下壓抑的人們,另一方面,秋海棠這個人物,堅韌抗爭的精神又鼓舞了鐵蹄下悲憤的人民。更主要的是,兒女情長以外,還在情愛故事裡記錄下了那個時代的真實社會事件。這正是《秋海棠》與其他鴛鴦蝴蝶派小說沉湎於兒女情長的區別之處。

❽ 秋海棠的作者簡介

原名秦浩復,上海嘉定人。制青年時代就讀於上海商科大學攻讀經濟學。畢業後曾在工礦、鐵道部門任職。亦擔任過報刊編輯,上海持志學院、大夏大學古典文學講師等職。業余從事通俗文學作品的創作和翻譯。代表作長篇小說《秋海棠》,通過描寫舊社會京劇藝人遭受的摧殘與迫害,揭露了反動統治階級的荒淫無恥和殘暴。發表後曾改編為多種劇本在各地上演,改拍成電影,電視劇後在國內外公映,長期不衰。
全國解放後,先後任香港《文匯報》副刊組組長、集文出版社總編輯、上海文化出版社及辭書出版社編審,並創作反映勞動人民新生活的文藝作品,如中篇小和《劉瞎子開眼》,電影劇本《患難夫妻》、《婚姻大事》等。60年代開始在香港報刊連載讀書札記《小說新話》、《晨讀雜識》等,均已結集出版。
1982年出版長片新作《劫收日記》,揭露了抗戰勝利後政府接受大員勾心鬥角、敲詐勒索等種種劣跡,是一部真實反映現實的作品 。
現自上海出版社編審職務上退休。

❾ 關於秋海棠的古詩詞

1: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幫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2:南宋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
3: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曲故流傳後.蘇東坡據此寫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是一首詠海棠的詩。詩的頭兩句,描繪海棠所生長的富麗環境,表明海棠的珍貴。後兩句寫深夜也點燃蠟燭去欣賞海棠花,詩人愛花、愛美之情極為深切,這樣做也夠浪漫了。描寫精緻,用海棠比擬美人,更為生動。
4:到了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海棠春睡\'典故,豐富了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有詩雲∶
《題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園》
作者: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作者: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❿ 秋瑾最著名詩句

秋瑾最著名詩句:

1、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清代·秋瑾《對酒》

2、萬里乘雲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拼將十萬頭顱血,李胡須把乾坤力挽回。——清代·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

3、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清代·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消世感不禁》

7、畫工須畫雲中龍,為人須為人中雄。——清·秋瑾《贈蔣鹿珊先生言志且為他日成功之鴻爪也》。

8、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持鐵血主義報祖國。——清·秋瑾《寶劍歌》。

9、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清·秋瑾《失題》

10、嘆息風雲多變幻,存亡家國總關情。——哪橋攔清·秋瑾《柬某君》

熱點內容
美美的七夕 發布:2025-05-06 22:41:20 瀏覽:43
金林盆景 發布:2025-05-06 22:40:25 瀏覽:219
梅花三百 發布:2025-05-06 22:39:46 瀏覽:592
庭院櫻花 發布:2025-05-06 22:13:42 瀏覽:984
百合炒洋蔥 發布:2025-05-06 22:12:50 瀏覽:775
壁紙花卉鳥 發布:2025-05-06 21:58:41 瀏覽:486
那裡春天鮮花盛開 發布:2025-05-06 21:58:39 瀏覽:18
鮮花送祖國音樂是什麼 發布:2025-05-06 21:51:59 瀏覽:202
土坯盆景 發布:2025-05-06 21:44:35 瀏覽:451
儀征七夕節 發布:2025-05-06 21:29:06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