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宋代瓶插花

宋代瓶插花

發布時間: 2025-07-25 09:16:35

⑴ 花瓶如何傳承古代文化

傳統文化最好的出路有兩條,一條是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一條是對其進行創新型發展。

就傳統陶瓷文化而言,首要一點就是要立足在傳統陶瓷文化基礎上,拓寬外延豐富其表現形式,幫助傳統陶瓷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文化屬於形而上,若要將某種文化推而廣之,就需要找到一種載體,使其融入到該載體中,在無形中推廣開來。

以故宮文化為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4分。劇中的文物修復師傅,在蛛絲馬跡中尋找著文物復原的方式方法,讓原本殘敗不堪的文物又重新煥發了光彩。文物的修復過程,像是現代匠人與古代手藝人之間的溝通。我們通過屏幕,不僅能了解到故宮文物的前世與今生,也更好的體會到了文物背後的故事與艱辛。其實,這就是傳播故宮文化一種非常具象的表現方式。

同樣,傳統陶瓷文化也需要這樣的方式。

陶瓷作為一種器物,他原本僅具有儲存、擺放等功能,但隨著技藝的發展與內涵的植入,陶瓷則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外」價值。這些使用功能與「功能外」價值共同塑造了傳統陶瓷文化。

在日本,有一家拉麵店,叫做一蘭拉麵,他每一隻拉麵碗的底部都會有一個字,你只有把面吃光把湯喝凈,才能看到這個藏在碗底的字樣。這就是一種將器物與食物相連相接的方式,或許是碗增加了面的趣味,也或許是面助推了碗的出彩。總而言之,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方式,她將食物與器具很自然的結合在一起。

《紅樓夢》就很好的講述了我國古人對於器物與飲食的看法,黛玉飲酒時拿起的是烏銀梅花自斟壺 ,揀了一隻海棠凍石蕉葉杯。再看妙玉,她拿出兩只杯來。一個旁邊有一耳,杯上鐫著「瓟斝」三個隸字,後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於秘府」一行小字。那一隻形似缽而小,也有三個垂珠篆字,鐫著「點犀」。妙玉斟了一喬皿與黛玉。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隻綠玉斗來斟與寶玉。

你或許會覺得,古人喝個茶而已,何必那麼挑剔?

其實,自古至今,器物與食物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相符相成的。我們重視吃,但在我們骨子裡同樣也重視用具。

陶瓷作為重要的用具,他完全可以在供人使用中體現她的美感與價值。

不過,要細分受眾,這樣才能更好的推而廣之。像日本,就有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陶瓷,有田燒、伊萬里燒、波佐見燒等等。受眾越清晰,陶瓷銷量就越走俏。

因此,我國傳統陶瓷文化若要走向復興,也要進一步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拓寬她的外延,增加她的表現形式,細分她的受眾群體,這樣才能增加曝光,才能更好講述她所蘊含的文化價值。

⑵ 宋朝的插花藝術有什麼特點

宋代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的精雅期,這一時期的突出特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自然主義:宋代插花追求表現自然美,強調自然主義的表現手法。在插花過程中,注重選取自然素材,如花卉、枝條、葉子等,通過精心的構思和設計,表現出花材的自然形態和神韻。

精緻工藝:宋代插花注重技藝和細節的處理,強調精緻的工藝。在插花過程中,注重花材的處理和選擇,如花卉的修剪、搭配、色彩搭配等,以及花器與花材的搭配,表現出一種細膩、精巧的藝術風格。

文化內涵:宋代插花與文化內涵緊密相連。在插花過程中,注重將文化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如詩詞、繪畫等,通過文化符號的表現,傳達出一種文化意境和情感氛圍。

多元化風格:宋代插花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呈現出多元化的風格。在插花過程中,借鑒了外來文化的元素,如佛教文化、伊斯蘭文化等,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插花藝術風格。

實用與審美結合:宋代插花既具有實用性,又注重審美價值。在插花過程中,注重將花材與實用環境相結合,如廳堂、書房等,通過合理的布局和設計,既滿足了實用需求,又營造出優美的視覺效果。

宋朝的開國皇帝是趙匡胤,他通過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建立了宋朝。宋朝建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加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趙匡胤的繼任者們也繼續推行這些政策,使得宋朝得以長期保持穩定和繁榮。

⑶ 宋人花事——花器小賞

上次有幸參與了「 活動:宋人的日常花事 」(可戳鏈接了解一下),不如對雅緻的宋人花事中花器進行小賞。

插花作為宋代文人的四般閑事之一,在書房之內,可少不了插花的點綴。書房雖小,書擺放有序,書案之上筆、墨、硯台、鎮尺等,小小的香爐中焚著香餅,一旁精美的花瓶中插著花卉。

真是一方雅緻寧靜的小天地。

宋代可謂是插花發展的鼎盛時期。各式各樣的花也陪著各式各樣的花瓶。

從材質上看,陶、瓷、金屬、石、木等皆可作花器。按花瓶的體量來區分,大個的自然是擺在廳堂等空間大的地方,小的置於書桌、案幾上作為點綴。

花瓶和其他用途的瓶有不少相似,曾經用來裝酒、水或者其他物品的容器,有的也用來插花。比如放置在廳堂的大花瓶,可能就是來自於糧嬰食瓶。

小花瓶在宋之前,各種式樣的長頸瓶使用的很廣泛。插花也是它的用途之一,唐墓壁畫中就有手持長頸瓶插花的形象。

宋人所用的體現著雅趣的小花瓶,隨著傢具和室內陳設的發展漸漸興盛。

當時人們稱作「梅瓶」、「膽瓶」、「玉壺春瓶」等名稱的器物中,有一些便是作為花器來使用。(因為稱呼使用的廣泛,每一個稱謂里包括了不同用途的瓶瓶哦!)

膽瓶就有指放在幾案或枕屏旁邊的插花小瓶。

當時的人們很可能將長頸鼓腹、形狀有些像垂膽的瓶都視為膽瓶,可以說是一大類瓶的指代。

膽瓶造型優雅,線條簡單,鼓腹容水,修頸容枝,瓶口小而微侈。正好插置花枝。

本來作為酒具的玉壺春瓶在當時長的與大型膽瓶很像,除了用來盛裝美酒,也可以用來插花。

一般花瓶陳設,為了放置的穩固,還會給它加上一個器座。

宋人花瓶的一個重要來源便是用古器插花和製作仿古器的花瓶。

宋人好古,但卻不是將古物束之高閣,而是讓它們的古意融於自己的生活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花觚了吧。觚作商周銅器為酒器,如今見到的宋至明清的瓷器中的花觚,正是取自「觚」的造型。

插花中花朵保鮮也很重要,當時的人們對銅瓶插花的好處就已經有了認識。古銅器插花能夠「花色鮮明如枝頭,開速而謝遲」。這其中的科學道理呢?轉引如下:

另外,插花之前將花枝進行處理,也是能夠有助於花朵綻放的更久。

瓶花與佛教的香花供養有很深淵源,除了演變出室內陳設擺放的瓶花外,用於禮佛和祭祀的瓶花一直發展延續,明清時期的「五供」就有瓶花一對。

當然啦,也不要以為宋人的花事都是如此的清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多的還是文人志趣。平時生活中,花團錦簇式的裝點也是受歡迎的。

ps:奈何知識儲備太少,美圖也找不到,用極簡主義參考講座內容和文章進行一下小賞吧!

⑷ 宋代瓶花藝術和現代有什麼不同

至宋代,插復花已遍及應用於宮殿制和平時生活,其藝術性有了進一步進步,方式已具有規律性,變成一種時髦精緻,非常昌盛。
其時,民間已有插花盛會的風俗,有了專業製造插花用的花瓶,也有了插花維護方面的理論。因為宋代「理學」的鼓起,將儒、道、佛三者結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大家熱心於將花人格化,以花的品質涵義人倫教化變成風氣,故有「理念花」的花型。
理念花以品質理念為主要內容,用貴重素雅並賦有象徵性的花卉,表達作者對人生、對胡歌的希望和志向。受適意山水畫、適意花鳥畫的影響,插花從構圖到技法上多以我國繪畫藝術理論為學習,特別是文人插花,已從寫實的技法發展到適意的技法。

熱點內容
玫瑰花的葬禮英文版 發布:2025-07-26 09:17:50 瀏覽:706
山裡蘭花 發布:2025-07-26 09:17:42 瀏覽:965
百合頭像一左一右 發布:2025-07-26 09:09:48 瀏覽:890
山茶花釘珠 發布:2025-07-26 09:07:15 瀏覽:745
插花實例 發布:2025-07-26 09:02:07 瀏覽:508
拉伸綠植 發布:2025-07-26 09:01:32 瀏覽:305
周冬雨和白百合對比照 發布:2025-07-26 08:59:54 瀏覽:88
泉州1情人節玫瑰花批發 發布:2025-07-26 08:59:53 瀏覽:357
尼德蘭花園三期 發布:2025-07-26 08:59:48 瀏覽:229
櫻花筆怎麼修 發布:2025-07-26 08:59:47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