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市場動向
A. 發展蘭花的市場前景怎樣
蘭花產業的發展有著廣闊的國際市場,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一些國家,由於受我國蘭花文化的影響,有養蘭愛蘭的共同點,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蘭花銷往國外。近年來,我國在世界五大洲的華僑歸國,都要購一些國蘭蒔養和贈送國外朋友,這是國蘭文化傳播的紐帶和橋梁,也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結合。近年來我國舉辦的每屆蘭博會,吸引了許多外國客商來投資購蘭,凡是參加蘭博會的蘭友,都目睹了那人山人海的場景,為蘭花銷往國際市場打通了渠道。這都證實了美國植物學家的預言:「21世紀是蘭科觀賞植物的世紀」。
B. 未來十年種植蘭花的前景
前景挺好的,前景光明。
中國蘭花無論從文化,市場,技術等方面在目前都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蘭花的歷史、文化、市場和技術推動著蘭花不斷向前發展,加上互聯網的幫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蘭花,愛上了蘭花,前景一片光明。
蘭花作高罩為中國的傳統名花,有著悠久的栽培種植歷史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栽培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堯舜時期,南宋羅泌的神運《路史》載「堯帝之世有金道華種蘭」,西晉張華的《博物志》載「舜帝南巡在蘭台親手栽蘭」。歷代文人墨客和政治家,都喜歡種蘭、賞蘭、詠蘭和畫蘭,後世也一定會將蘭花游念梁一直種養下去。
C. 野生蘭花在2021年前挖的怎麼辦
在2021年9月7日前挖的沒關系。在2021年的9月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終於公布了第二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新修訂的名錄比第一批增加了1000多種保護植物,蘭花也終於成功「入保」。蘭花是蘭科植物的通稱,屬世界性的瀕危物種。我國擁有豐富的野生蘭花資源,分布在雲南、海南、廣東等地的密林深處。隨著我國野外調查的持續開展,很多新種蘭花被不斷發現命名,丹霞蘭、二葉蘭都屬於此類。矮生獨蒜蘭
尤其是雲南省,這里的蘭花資源相當豐富,堪稱一座「蘭花寶庫」。2002年,雲南高黎貢山地區記載的蘭科植物只有230種,到了2018年,被發現的物種就增加到了450種。截止到2020年,我國累計發現的蘭花已達1620種,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保育價值。_
野生蘭花的困境
在國內,蘭花的栽培已有2000多年歷史,民間賞蘭、植蘭的風氣盛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蘭花市場開始蓬勃發展,蘭花交易量不斷攀升,市場供不應求。此時,野生的蘭花也開始遭到大規模採挖,以更高的價格流入各地的集散交易市場。由於常年的亂采濫挖,野生的蘭花資源陷入了巨大的危機之中,多種蘭花相繼絕跡。「物以稀為貴」,野生蘭花越是稀少,市場價格就被哄抬得越高,各地採花者越是趨之若鶩,反而不利於蘭花的保護。
其實,野生蘭花本身數量就不多,屬於稀有物種。野外的蘭花生長在安靜、遮光的環境中,對生境要求苛刻,分布零散,不容易被發現。然而,各地村民並沒有意識到野生蘭花的重要性,相比於務工、務農等重體力勞作,上山尋找野生蘭花來錢更快,而且投入低、獲益多,很快就成為了不少人的「致富首選」。毋庸置疑,人為採挖已經成為野生蘭花最大的威脅因素。近年來,各地為了保護蘭花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建立各級自然保護區、集中移栽育種、發展人工栽培、加強貿易監管等措施,但還是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蘭花遭遇的生存危機。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花卉公司為了獲取一兩株少見或者變異的蘭花,不惜動用人工上山採挖、收購成千上萬株野生蘭花。最終,絕大多數蘭花都被隨意丟棄,造成了極大的資源破壞。剩下的一兩株則以天價售出,而且品相越奇特價格就越高,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畸化。
_
蘭花為什麼會遭到瘋狂掠奪?
這還要從本世紀初的「天價蘭花」說起。
蘭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民間愛蘭者不在少數。隨著野生資源持續減少,市場價格因炒作而不斷飆升。最誇張的是在2006年,一株蘭花被賣出了2000萬元,這是普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天價蘭花一經爆出,隨即引發了全民熱議,甚至還驚動了央視媒體。據調查,當年一株品相較好的蘭花苗就能賣到200多萬元,中檔的蘭苗叫價50~80萬元,普通的野生蘭也能賣到10~20萬元,行業定價堪稱瘋狂。正因如此,採花者才不惜遠途跋涉,常年游盪在深山密林中,背後往往是金錢的誘惑。售賣蘭花的經銷商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說辭:精品蘭花的培育需要十多年時間,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上品蘭花可遇不可求,出現率很低;蘭花就像藝術品一樣,是無價的。而蘭花的交易價也沒有市場規范,由買賣雙方共同商定,理論上不存在上限。不過,蘭花的價格泡沫並沒有持續太久,2007年便開始破滅,整個蘭花市場也趨於冷靜。時至今日,天價蘭花已經一去不復返,蘭花品種鑒賞的知識開始在民間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歸理性頭腦,一些山區的野生蘭花種群正在逐步恢復。
_
過去30年裡,保護蘭花到底有多難?
若從90年代算起,蘭花陷入生存困境已有30年之久。國內專家早在90年代初就呼籲保護蘭花,提出了就地保護、異地保護、立法保護等多項措施,但一直得不到響應。
1999年,《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公布,蘭花卻遺憾落選。此後長達22年的時間里,蘭花的保護主要以民間的自發保護為主,但缺乏立法支撐始終是最大的「痛點」。換句話說,蘭花在過去並非明面上的保護植物,這就使得執法人員陷入了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即便執法者當場發現了有人盜采野生蘭花,在法律上也不能以「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對採花者實施處罰。時隔22年,在2021年的9月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終於公布了第二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新修訂的名錄比第一批增加了1000多種保護植物,蘭花也終於成功「入保」。這意味著從今往後,如果再有人以牟利為目的採挖蘭花就屬於違法行為,並且很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要注意,重點保護植物也不能隨便移栽,該行為同樣具有破壞性,過去曾有人以身試法,結果被法院定為「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罰款和坐牢一樣都沒少。採挖野生蘭花該如何量刑?可參考我國《刑法》第344條的相關規定:
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製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_
我國為什麼要禁采蘭花?
把蘭科植物(兔耳蘭除外)全部列為保護物種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蘭花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葯用價值。其一,蘭花天生具有「稀有屬性」。
蘭花是地球上進化程度最高的植物之一,其種子的萌發離不開共生真菌的輔助。與蘭花共生的真菌有10多個屬,包括伏革菌屬、層孔菌屬、干菌屬等等。這些共生真菌對氣溫、光照、濕度等生態因子有很高要求,這就使得蘭花植物的繁殖條件受到了很大限制,非常稀有。
其二,蘭花有重要的生態價值。
蘭花和真菌、昆蟲以及其他植物關系密切,是熱帶、亞熱帶植物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野外的蘭科植物滅絕,必然影響到多種授粉昆蟲的生存,導致食物鏈斷裂,其他間接相關的植物、動物都會受到影響,甚至走向消亡。生態系統環環相扣,人類在這場變化中也難以獨善其身。其三,蘭花對環境變化很敏感,人為影響強度高。
蘭花是一種嬌貴且脆弱的植物,對濕度反應敏感,空氣乾燥時容易出現焦尖、枯死現象。而在過去30年裡,廣東、雲南、台灣等省份亂挖濫采現象猖獗,各地毀林開荒、工程建設對蘭花的生存環境也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這些都不利於蘭花的資源保育。總結
蘭花是我國重要的珍稀植物資源,需要大家共同保護。如今,我國雖然將蘭花列為了國家保重點保護植物,但民間的偷采盜挖依然是個不小的威脅,這需要廣大群眾齊心協力,敢於監督舉報,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同時,關於蘭花的科普宣傳也應該加大力度,讓公眾更加了解蘭花,提高保護意識。只有人人都做到了自覺保護,蘭花資源才能逐漸恢復,真正回饋人類!
D. 蘭花的主要消費群體是
蘭花在國內外都有廣來闊的自市場,中國古代就已經形成了種蘭、賞蘭、詠蘭的傳統,使得蘭花有一批穩定的愛好群體。近年來,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逐步加深,蘭花文化也被眾多的外國人所接受。如今,在北美、北歐等地已有一部分穩定的蘭花消費群體。
對平民百姓而言,價廉物美是關鍵,低檔的(幾元、十幾元一苗)養得起,願意養;高檔的消費應瞄準中產階層,要形成中產階層以養蘭為有文化品位的時尚,為養蘭業特別是高檔蘭花提供消費支撐。各地舉辦蘭展,應該多向他們宣傳,多邀請他們中間有影響的人士參與養蘭。這樣一來,蘭花的種養群體和消費群體會進一步擴大。
轉自中國下山蘭花拍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