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有哪些病蟲害
『壹』 蝴蝶蘭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及怎麼防治
蝴蝶蘭常見病蟲害有:1.疫病,該病可侵害蝴蝶蘭的幼苗和成株,一般在高溫多濕的夏季(6~8月)或通風不良的溫室中發生。一旦發生,若不及時處理,會很快傳染到根系和莖,引起根腐、猝倒,甚至徹底摧毀苗株。當蘭株葉表面留有水膜或基質內含太多的水分,均有利於疫病菌的萌發和侵入。如果有傷口存在,更提供了病原菌入侵的捷徑。疫病雖可感染蘭花的葉片,但主要是經根及莖基部的傷口侵入,造成根的腐敗和葉片的脫落。防治方法:1.換盆時切勿傷害根系,傷口要進行消毒。2.發病時要嚴格控水,確保植株不被雨淋。3.發現病幼苗時,立即清除病株及其種植基質,並密封丟棄、燒毀或掩埋。4.中、大苗發病時,用消毒過的器具剪除病葉,傷口塗上殺菌劑消毒。嚴重時,需整株清除,以免病菌擴散。⑤可用80%的鋅錳乃浦(大生-45)500倍液淋施進行預防,發病時每隔3~7天噴1次,連續噴3次。
疫病
2.炭疽病,主要為害老葉或生長不良植株的葉片,症狀是出現大型黑褐色、淡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黑褐色或粉紅色同心圓狀小點。炭疽病菌具極強的腐生性,極易在老葉、枯枝、腐葉上發現並致病。防治方法:1.及時清除蘭株上的枯枝、老葉、腐爛葉、凍害或灼傷的葉片,清除傳染源。2.發現病害要及時用已消毒的工具除去有病組織,並在傷口上塗抹濃殺菌劑,發病嚴重時需整株清除。3.定期噴施80%的鋅錳乃浦(大生-45)或70%的甲基鋅乃浦500倍液,發病時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3次。
炭疽病
3.白絹病,主要感染蝴蝶蘭的根及葉片,造成根腐或葉腐。在幼苗上的初期症狀不易與軟腐病或疫病區別,但不久後受害部位和基質上會長出白絹病特有的白色菌絲,後轉為褐色的菌核顆粒,導致植株莖基軟化而死亡。該病原菌寄主范圍很廣,而且有較強的腐生性,可借菌核長期存活於基質或舊盆中。防治方法:1.不要用未經消毒處理的舊育苗盤和基質。2.清理其他寄主,做好環境衛生。3.巡視植株,揀除病株、病葉,移出燒毀。4.多處發病時,可用50%的福多寧或75%的滅普寧可濕性粉劑噴施。
白絹病
4.煤煙病在通風不良、光照不足的情況下,蘭株易受介殼蟲、蚜蟲或粉虱等為害,在葉面或葉背沿著葉緣、假球莖或花梗上分泌蜜露,導致覆蓋一層煤灰色的真菌,從而誘發煤煙病。雖然煤煙病菌是表生菌,對蘭株無直接影響,但覆在葉表的菌絲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和美觀。防治方法:1.控制和消滅介殼蟲、蚜蟲和粉虱等害蟲,可減少煤煙病發生。2.煤煙病出現時,可用濕布將發病部位上的煤灰色菌絲抹去。3.用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每隔2~4周噴1次。
煤煙病
5.花瓣灰霉病症狀是在花瓣、萼片上出現小的圓褐色斑點。該真菌性病害主要由高濕及通風不良的環境引起,可感染觀賞植物、蔬菜和果樹等數百種寄主。防治方法:1.注意通風透氣,降低環境濕度。2.於第一朵花展開前,開始噴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以後每隔2~4周噴1次。3.開花期間,發現染病的花朵立即摘除,集中燒毀或掩埋。
6.黃葉病或落花病主要為害蝴蝶蘭葉基部,症狀是葉片出現中型淡灰色、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並有淺灰色的菌核,最終導致葉片黃化脫落,嚴重時會使花梗變黃從而造成整枝落花。防治方法:1.清除殘余花梗或落花,避免病原菌滋生。2.確保栽培環境通風透氣。3.定期噴施50%的撲滅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黃葉病
7.軟腐病軟腐細菌主要是由傷口或自然開口如氣孔等處侵入蘭株體內,多發於高溫多雨季節,易感染蔓延。蝴蝶蘭葉片被感染後,首先出現水漬狀斑點,面向光源,病斑呈透明狀。在適合條件下,病斑快速擴展,在感染後1~2天內,每天擴展2~3厘米,3天後每天以4~6厘米的速度蔓延,因此小苗一般2~3天即告死亡,成株也僅需4~5天即死亡。葉片感染後,病區表皮與葉肉組織分離,受到外力時(如澆水、施肥、噴葯、移動植株等)極易破裂,此時會釋放出大量含軟腐細菌的液體污染健康葉片或基質,造成二次污染,加速了該病菌的蔓延和擴散。由病原細菌引起的軟腐病,一般農葯均無治療效果,一旦發現,只有拋棄,因此主要採取預防措施:1.蘭花不要放置太密,要確保合理的株距、行距,施用適量的氮肥,給予充足的光照,以增強蘭株的抵抗力。2.加強通風,降低相對濕度,澆水後葉片不要積水,清除所有的雜草,避免混植沾染有病原細菌的寄生植物。3.及時清除病株,集中燒毀或掩埋,切勿置於溫室附近。4.定期噴施鏈黴素、四環黴素、氧氯化銅、銅鋅錳乃浦等抗生素或含銅制劑,每隔7~10天噴1次,可獲較好的預防效果。
軟腐病
8.褐斑病該病生存條件與軟腐病相似,喜愛高溫多濕的環境,葉片積水易引起。受褐斑病菌感染的葉片,最初形成暗綠色水漬狀的小斑點,在適宜的環境下,小斑點會逐漸向外擴大形成橢圓形、長條形或不規則的深綠色或黑褐色的大型水漬斑;病斑四周常會出現黑褐色的環紋,嚴重時會造成整片葉褐變黃化,若擴散至生長點,可造成整株死亡。在環境改變而不利於病原菌生存或噴施有效葯劑後,病斑會變成褐色並停止擴大,病斑周圍形成黃暈。褐斑病與軟腐病不同之處在於,患褐斑病的葉片,其葉組織仍較堅硬,病葉保持其原姿。但是若幼苗感染,則會很快軟腐而壞死,症狀與軟腐病、疫病相似,不易分辨。在溫度高時,以手輕輕擠壓病斑,病斑上會溢出許多乳白色菌膿,內含許多具有感染力的細菌。此細菌感染源會通過澆水、施肥、噴葯而擴散至其他植株上,造成二次感染。本病可感染蝴蝶蘭的幼苗至開花株,為害情況不如軟腐病的快速兇猛,但此病原菌殘存能力強,根除難。褐斑病菌在侵入蘭株後,大概需要1周的時間才會出現肉眼可見的小病斑,但發現病斑後,即使立即切除病灶,數日後仍可在葉片其他部位發生,除非能持續噴抗生素或含銅制劑,否則清除此病確實不易。因此褐斑病的防治首先要能早期識別其初期的特徵,再加上持之以恆的噴葯和清除病株工作,才能成功地控制其發生。
褐斑病
9.病毒性病害為害蘭花的病毒常見的有齒蘭環斑病毒(ORSV)、蕙蘭花葉病毒(CyMV)、煙草花葉病毒(TMV)和黃瓜花葉病毒(CMV)。受感染的蘭花多產生壞死病斑,導致葉變黃、花變色和畸形等。目前國際上對蘭花病毒病的防治還沒有特效的葯物,防治方法仍主要靠早發現、早隔離、早燒毀,及時殺滅害蟲,做好修剪器具的消毒,以防止病毒的傳播和蔓延。
10.蝗蟲類害蟲,多為小型蝗蟲。葉片被害後造成大型食痕;幼嫩花梗被害時,嚴重者會折斷;花瓣被嚼食後,花朵殘缺不全。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減速少蝗蟲繁殖和棲息的場所。2.用50%的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1.薊馬類害蟲,主要發生於蘭花的正常開花期。成蟲集中於花瓣重疊處銼吸汁液並產卵,孵化後的若蟲也會繼續為害,花梗、花蕾被害後萎縮、黃化脫落:成熟花苞被害時,待開花後花朵會皺縮扭曲;花瓣組織被銼吸,形成白色斑點或條斑,最後導致花瓣褪色、乾枯,失去觀賞價值。當花開完後,薊馬又會遷移到幼嫩葉片的葉心上,使抽出的新葉扭曲,葉片上出現密集的褐色條斑。防治方法:1.懸掛藍色的誘蟲紙,可誘粘薊馬成蟲並觀察其發生情況。2.發生時,用10%的百滅寧乳劑或50%馬拉松乳劑稀釋1000倍,每5~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3.誘殺薊馬,用淺黃、中黃、檸檬黃3種色板都有很好的效果。
12.介殼蟲類害蟲主要寄生在蘭花的葉片、葉鞘和假球莖上,以刺吸式口器深入蘭花的氣孔,吸取營養,嚴重時葉片黃化、枯萎掉落。多發生在高濕、通風不良和陽光不足的栽培場所。該類害蟲會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影響植株生長和觀賞價值。防治方法:1.少量發生時用軟毛刷蘸水刷除蟲卵,或將發生部位剪除並移出燒毀。2.瓢蟲是介殼蟲的天敵,可捕食大量的介殼蟲,從而抑制其發生。3.介殼蟲發生較多時,噴施50%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3.蚜蟲,主要在春季和夏初為害,吸食嫩葉、嫩芽和發育中的花穗、花苞的汁液和養分,致使生長受抑制,葉片和花穗變形、扭曲,發育不良。其分泌的蜜露會吸引螞蟻,引發煤煙病或其他真菌性病害。防治方法:1.用氧化樂果或除蟲菊酯1000倍液輪流噴殺。2.紅點唇瓢蟲、日本方頭甲、紅環瓢蟲等天敵在捕食蚜蟲中有較好作用。3.用黃色色板誘殺。
14.蝶蛾類害蟲主要為斜紋夜蛾。雌成蟲產卵在葉片背面,孵化後的幼蟲成群為害,嚼食幼嫩葉片,使葉片呈透明食痕或孔洞,在基質上也可見墨綠色顆粒狀糞便。開花期也會為害花朵,嚼食花瓣。幼蟲日間潛伏在基質或枯葉中,黃昏後才出來為害。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枯枝和落葉,防止蟲卵和幼蟲潛伏。經常觀察,發現蟲卵或成群幼蟲時,立即摘除並集中燒毀。2.懸掛斜紋夜蛾的性引誘劑盒,可誘殺大量雄性成蟲,並可依此預測該害蟲的發生情況。3.用10%百滅寧乳劑3000倍液、50%的加保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殺,或90%萬靈可濕性粉劑,幼苗3000倍液、成株2000倍液噴施,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
15.蟎類害蟲,一般在乾燥的環境和氣溫較高的天氣下發生。初期發生在葉背,不易被發現,後來大量繁殖,為害葉片,呈現密集的灰白色斑點,進而變成暗褐色斑塊,嚴重時葉背常發現絲網,使葉片慢慢焦黃凹陷、萎縮變形,最終導致葉片枯黃脫落。防治方法:1.用肥皂水噴灑葉片正面和背面,形成一層薄膜,可防止和減少蟎類寄生。2.保護蟎類害蟲的天敵——草蛉和捕食蟎,對防治蟎類害蟲效果顯著。3.用三氯殺蟎醇、得脫蟎、速滅蟎等殺蟎劑1000~1500倍液噴灑,或10%芬普寧乳劑2500倍液輪流使用。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噴葯時要噴及葉背和凹陷處。16.粉虱,通常群集寄生在蘭株上,嚴重時整片葉、葉鞘和假球莖上都會布滿粉虱。其繁殖力很強,會導致蘭花的葉片乾枯脫落。防治方法:1.為害時,噴施50%速滅松乳劑1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劑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2.用黃色色板可較好地誘殺溫室白粉虱。
17.蝸牛和蛞蝓,均喜溫暖潮濕的環境,常藏匿於水溝、枯葉堆或花盆內等蔭蔽處,白天潛伏,晚上出來啃食蘭株的新芽、新葉、根和花朵。其爬行經過的地方會留有一條銀白色的痕跡,影響蘭花的觀賞價值。下雨天的白天、清晨或黃昏氣溫低時也會出來為害。防治方法:1.清除雜草和落葉。栽蘭場所不要長期積水,注意環境清潔。2.人工捕殺。於清晨和傍晚持手電筒檢查植株和盆底,捕捉正在爬行的蝸牛和蛞蝓,集中銷毀。3.在蝸牛和蛞蝓經常出沒的地方和花盆之間撒上石灰粉形成隔離帶,阻止蝸牛和蛞蝓向蘭株爬行。4.用多聚乙醛與豆餅或玉米粉混合做成毒餌,於黃昏時撒在栽植場所四周進行誘殺,可達較好的防治效果。
18.老鼠老鼠會啃食蘭花的幼苗、幼芽、花梗甚至蘭花的假球莖,常咬成碎片,造成損失。防治方法:可設置捕鼠器、電鼠器或毒餌。常需輪流使用,才能達到防治效果。
『貳』 蘭花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蘭花是常見的室內植物,但也容易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擾。以下是蘭花常見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炭疽病:
- 症狀:葉片出現黑色或褐色斑點,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枯死。
- 防治:及時剪除受感染的葉片,使用代森錳鋅或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進行治療。
2. 葉斑病:
- 症狀:葉片上出現圓形或不規則的斑點,顏色多樣,影響葉片美觀。
- 防治:清除病殘體,噴灑百菌清或多菌靈等廣譜殺菌劑。
3. 圓斑病:
- 症狀:葉片上出現邊緣清晰的圓形病斑,可能導致葉片枯黃。
- 防治:發病初期使用波爾多液或農用鏈黴素進行防治。
4. 黑點病:
- 症狀:葉片上出現黑色小點狀病斑,影響蘭花生長。
- 防治:注意通風透光,減少病菌滋生,必要時可用硫磺粉撒布。
5. 褐斑病:
- 症狀:葉片出現褐色斑點,嚴重時葉片大面積損傷。
- 防治:加強管理,保持良好的排水條件,使用代森鋅或福美雙等殺菌劑。
6. 葉枯病:
- 症狀:葉片乾枯,影響水分吸收和光合作用。
- 防治:及時剪除病葉,增施有機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7. 葉尖枯斑病:
- 症狀:葉尖出現枯黃斑點,影響植株生長。
- 防治:保持適宜的溫室濕度和溫度,減少病害發生,發病時可使用氧化萎銹靈。
8. 輪紋病:
- 症狀:葉片上形成環紋爛狀或波紋狀斑紋,嚴重時導致葉片凋萎。
- 防治: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使用甲霜靈或霜霉威等防治。
9. 褐銹病:
- 症狀:葉片上出現霉狀物,影響蘭花健康。
- 防治:清除病殘體,用粉銹寧或銹敵等葯劑防治。
10. 污霉病:
- 症狀:葉片上出現黑色黴菌生長,導致腐爛。
- 防治:保持良好的通風和排水條件,使用多菌靈或百菌清等防治。
11. 細菌性褐斑病:
- 症狀:由細菌引起,葉片出現壞死斑點。
- 防治:及時清除病葉,使用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等抗生素治療。
12. 花葉病(病毒病):
- 症狀:葉片上出現黃綠相間的條紋,影響光合作用。
- 防治:拔除病株,加強栽培管理,使用病毒A或病毒B等抗病毒劑。
13. 花梗霉腐病(花霉腐病):
- 症狀:花梗受侵蝕,花朵凋謝。
- 防治:發現病花及時剪除,保持通風,使用多菌靈或百菌清噴灑。
14. 疫病:
- 症狀:病原體快速傳播,對蘭花造成毀滅性打擊。
- 防治:及時隔離病株,清潔田園,使用乙磷鋁或瑞毒霉等防治。
15. 白絹病:
- 症狀:葉片上出現白色霉狀物,導致葉片腐爛。
- 防治:改善排水條件,使用代森錳鋅或硫磺粉等防治。
16. 枯萎病:
- 症狀:全株生長受阻,嚴重時植株死亡。
- 防治:避免過度澆水,使用生根粉或甲殼素等促進根系生長。
17. 立枯病:
- 症狀:幼苗階段發病,根部受損,植株死亡。
- 防治:加強幼苗管理,使用敵克松或惡霉靈等防治。
18. 細菌性軟腐病:
- 症狀:細菌感染導致組織軟化腐爛。
- 防治:及時清除病部,使用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等治療。
19. 根腐病(線蟲病):
- 症狀:線蟲影響根部健康,影響水分和養分吸收。
- 防治:改良土壤,使用阿維菌素或克線磷等線蟲殺蟲劑。
20. 日灼病:
- 症狀:長期陽光直射導致葉片燒傷。
- 防治:適當遮蔭,避免強光直射,使用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預防。
21. 缺素症:
- 症狀:蘭花缺乏某種營養元素,影響生長。
- 防治:定期檢查土壤成分,合理施肥,補充缺少的元素。
以上是蘭花的常見蟲害及其防治方法:
1. 葉蟎:
- 症狀:葉片出現斑點,生長受阻。
- 防治:使用殺蟎劑如噠蟎靈或阿維菌素。
2. 矢尖蚧:
- 症狀:寄生在葉片上,影響生長。
- 防治:使用礦物油或啶蟲脒等殺蟲劑。
3. 蚜蟲:
- 症狀:傳播病毒,影響花朵。
- 防治:使用啶蟲脒或吡蟲啉等殺蟲劑。
4. 薊馬:
- 症狀:刺吸汁液,可能引發病害。
- 防治:使用啶蟲脒或蟲蟎腈等殺蟲劑。
5. 粉虱:
- 症狀:吸食汁液,導致葉片褪色。
- 防治:使用阿維菌素或啶蟲脒等殺蟲劑。
6. 蝗蟲:
- 症狀:大規模破壞蘭花。
- 防治:使用敵百蟲或馬拉硫磷等殺蟲劑。
7. 螽斯:
- 症狀:飛蟲,對蘭花造成威脅。
- 防治:使用敵百蟲或辛硫磷等殺蟲劑。
8. 灰蝸牛:
- 症狀:啃食葉片,造成損害。
- 防治:使用貝殼粉或滅蝸靈等殺螺劑。
請注意,在實施防治措施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葯劑,並嚴格遵循使用說明,以確保蘭花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