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花
㈠ 為什麼莫蘭花的葉子又辣又麻
說明你哪是假的,明明是甜的
㈡ 莫蘭花長期在室內養殖不受陽光直射能開花嗎
墨蘭在室內養殖不受陽光直射,能開花。蘭花性喜蔭蔽、涼爽環境,忌陽光直射。中國蘭內花耐陰程度以墨容蘭最甚,秋蘭次之,而春蘭和夏蘭則需陽光較多。冬季開花的墨蘭需放置向陽處。一般墨蘭11月開始上花苞,有早有晚。夜間溫度需10~15℃,白天15~20℃。注意增濕,溫度越高,濕度也高。溫度過低,花期延遲或不能正常開花。溫度過高環境乾燥,容易導致消苞。
㈢ 新買的莫蘭花根部乾乾的,葉子很好,怎麼養為好
墨蘭喜濕潤怕寒冷,用粗些的植料仙土3份加植金石7份比較好,根幹上盆後就可澆一次透水,放在室內半陰處,半個月一次水就行,不能受凍否則葉片發黑,是國蘭中易養的品種,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㈣ 莫蘭花總是黃尖什麼原因
墨蘭是所有國蘭中對空氣相對濕度要求最高的種類,除了要求空氣濕度高以外,它也比別的種類要求更高的遮陰。墨蘭葉片干尖,通常就是空氣濕度低和陽光過強造成的。
㈤ 有莫蘭花的歌詞的歌
蘭花草
詞:胡適
曲:陳賢德 張弼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回,看得花時過答.
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音樂)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能將夙願償.
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原詩)希望胡適
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時過;
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㈥ 莫憐蘭花老,流年不損心是什麼意思
不要可憐蘭花已經枯萎,雖然時間流逝但不會改變它的內心(品格,姿態等等)。就是年齡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心。即使時間更迭,卻始終自持。不讓流年改變初心,像蘭花一樣品格高潔。
㈦ 蘭花為什莫這么出名呢
蘭花
除了古人對蘭花的評價,(竹有節而嗇花,梅有花而嗇葉,松有葉而嗇香。專惟蘭獨並有屬之,王者之香外.)
蘭花的變異性讓今天的科學無法解決,只有經驗才能辯一株蘭花好與壞.
蘭花復制起來慢,一棵好苗一年也最多繁殖一到二苗,種子繁殖更難,沒有條件是無法完成種子的繁殖.
所以物以稀為貴,蘭花的好品種就那幾個.隨著改革開放人們富了,加之人們炒出的"天價蘭花".所以蘭花的名氣要大於其他花.
㈧ 蘭花換錦衣 莫欺少年窮是啥意思
蘭花換錦衣,莫欺少年窮:有為的年輕人遲早會出人頭地,不要小看他現在的貧窮,指年輕人前途無量。
㈨ 喜愛蘭花的詩句
1、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2、不容荊棘不成蘭,外道天魔冷眼看。門徑有芳還有穢,始知佛法浩漫漫。
3、幽谷出幽蘭,秋來花畹畹。與我共幽期,空山欲歸遠。
4、雲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涼風動夙夜,佳人惠。
5、雖然不及幽蘭品,百畝齊栽願亦奢。
6、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7、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大千香過有誰並,消受臨池灑墨時。
8、荊棘以慰其根,風露以暢其神。素心不形喜怒,眾草亦沾余春。
9、雲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涼風動夙夜,佳人惠然求。
10、冰根碧葉雜荒蕪,曉露近暉綴寶珠。笑靨半含還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1、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12、許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過清明後,精華入夏清。
13、蘭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難將湘管筆,寫出此花神。
14、夏淺春深蕙作花,一莖幾蕊亂橫斜。
15、迷離蕭艾露風寒,千古英雄淚不幹。擱筆沉吟談往事,橫琴未必調猗蘭。
16、山頂蘭花早早開,山腰小箭尚含胎。畫工立意教停蓄,何苦東風好作媒。
17、溉夫畫鬆鬆支離,板橋畫蘭蘭離披。蘭離披,蘭有香,松枝拂之松風長。
18、曉風含露不曾干,誰插晶瓶一箭蘭,好似楊妃新浴罷,薄羅裙系怯君看。
19、問天莫笑總無知,也惜幽蘭鬢漸絲。當戶已愁鋤欲盡,入山又恐負芳時。
20、何來爾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獨。
21、沅澧多所思,遠道我心痗。紙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㈩ 電視劇戰鼓擂里的莫蘭花是誰演的
莫蘭花
演員 趙子惠
徐天小師妹,韓德海妻子
趙子惠,1985年01月26日出生於遼寧沈陽,內中國內地女演員,2003年,容畢業於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2000級表演系本科2班。
1999年飾演羅小秋出道。2000年參演了《悲情麗人》和《張治中》,2001年在《家庭危險檔案》中擔任主要角色。2002年主演了電視劇《追趕我可能丟了的愛情》和《水晶之戀》。同年還獲得沈陽市玫瑰小姐的稱號。
2003年參與了《水月洞天》和《大宋提刑官》的拍攝,2004年主演《江湖俏佳人》,2005年參演了《鹽亨》和《卧薪嘗膽》。2006年,在《記憶之城》中的飾演三丫被熟知。
2011年出演抗戰大劇《斷喉弩》中湖畔一角;2012年參演《走出硝煙的女人》飾演董潔。2013年《武工隊傳奇》飾演方佳。2014年主演了電視劇《回馬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