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道縣荷花塘

道縣荷花塘

發布時間: 2022-09-24 01:43:58

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全詩是什麼作者是誰

不是出自詩,而是出自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一篇散文《愛蓮說》,原文為: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有很多人了。

(1)道縣荷花塘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頤任虔州通判時,已建蓮池,並於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揮筆題寫《愛蓮說》。

文章主旨:

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作者簡介:

周敦頤(1017年-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謚 號元公,北宋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

周敦頤是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說》《太極圖說》《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

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復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范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

②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出自哪裡怎麼解釋這句話

出自:《愛蓮說》

解釋:只能遠遠的觀看,而不能輕易地玩弄。

  1.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譯文:

水裡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從李氏的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歡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並不顯得妖媚,荷梗中間貫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沒有旁枝。香氣散播到遠處,更加使人覺得清幽,筆直而潔凈地立在那裡,可以在遠處觀賞,但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後就很少聽到了。喜愛蓮花的人,與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人數眾多了!

3.背景: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愛蓮花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

4.賞析:

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作者:

周敦頤(1017~1073) 字茂叔,號濂溪,謚號元公,漢族,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中國北宋思想家、理周敦頤學家、哲學家。原名敦實。世稱濂溪先生。北宋理學的創始人。以母舅龍圖閣學士鄭向任分寧(修水)主簿,調南安軍司理參軍,移桂陽令,徙知南昌,歷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寧初知郴州,擢廣東轉運判官,提點刑獄。

    ③ 《慈仁寺·荷花池》

    慈仁寺荷花池抄

    (清)何紹基襲

    坐看倒影浸天河,①風過欄干水不波。②
    想見夜深人散後,③滿湖螢火比星多。④

    【注釋】

    ①倒影浸天河:這里是天河的影子倒映在荷花池中的意思。天河:銀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現出一條明亮的光帶,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河,是由許
    多恆星構成,通稱天河。
    ②水不波:水面上沒吹起波紋。
    ③想見:由推想而知道。這里含有想像得到的意思。
    ④螢火:指螢火蟲的亮光。螢火蟲:昆蟲名,腹部末端有發光的器官,
    能發帶綠色的光。
    【解析】

    這是一首描寫夏季夜晚慈仁寺荷花池上景色的詩。夏天夜晚,人們坐在
    荷花池邊,看到天空的銀河和池塘內荷花的影子,全都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
    看上去又好像荷花的倒影浸在銀河裡一般。微風吹過池邊的欄桿,池塘里的
    水也沒興起波紋。可以想像,夜深人們散去以後,水面上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它們的螢光映入水中,可能會比星星還要多。

    這首詩的主要特點是虛實兼寫,以動襯靜。前兩句寫眼前之景,後兩句
    寫想像之景。實景寫靜,而想像中的虛景,卻以螢火飛動,映入水中,以動
    寫靜,動與靜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是歷代傳誦的名篇。

    ④ 愛蓮說作者介紹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晚號濂溪先生,謚號元公,是我國理學的開山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但是他生前官位不高,學術地位也不顯赫,在他死後,弟子程顥、程頤成名,他的才識才被認可,經過後來朱熹的推崇,學術地位最終確定,被人稱為程朱理學的開山祖。
    中國哲學史上的宋代「濂(湖南周敦頤)、洛(洛陽張載)、關(關中程顥、程頤)、閩(福建朱熹)四大學派」,就是以周敦頤為首。

    小時候就喜愛讀書,在家鄉道州營道地方頗有名氣,人們都說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廣泛地閱讀,使他接觸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思想。從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一直到漢代才傳入中國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獵,這為他而後精研中國古代奇書《易經》創立先天宇宙論思想奠定了基礎。
    十五歲時,他和母親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鄭向,他是當時宋仁宗朝中的龍圖閣大學士。這位舅父對周敦頤母子十分眷顧。
    二十歲時,舅父向皇帝保奏,為他謀到了一個監主薄的職位。周敦頤在任職期間盡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頤開始研究《周易》,後來終於寫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極回·易說》。它提出了一個宇宙生成論的體系。
    公元1071年(宋熙寧四年),在他55歲時,任南康知軍。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公元1072年,周敦頤由於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築堂定居,創辦了濂溪書院,開始設堂講學,收徒育人。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並自號「濂溪先生」。

    朱熹在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調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並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請人刻之於石立在池邊。朱熹作詩道:
    聞道移根玉井旁,花開十里不尋常;月明露冷無人見,獨為先生引興長。

    周敦頤就是北宋理學的創始人。《宋元公案》中對於周敦頤的地位有這樣的論述:孔孟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復橫渠清大儒輩出,聖學大昌。
    這里所稱的元公,就是周敦頤,謚號元公原是他的謚號。這段話明確肯定了周敦頤作為北宋理學開山之祖的地位,他常常和高僧、道人遊山玩水,彈琴吟詩。
    他的學問、氣度,也感動過許多人來追隨他學習。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程頤、程灝兩兄弟。
    程頤在後來回憶說,他年少時就是因為聽周敦頤講道,因而厭倦了科舉仕途。立志要學習和探索儒家的如何為聖王的道。
    周敦頤死後,隨著程頤、程瀕對他的哲學的繼承和發展,他的名聲也逐漸顯揚。南宋時許地方開始建立周敦頤的祠堂,人們甚至把他推崇到與孔孟相當的地位,認為他其功蓋在孔孟之間矣。帝王們也因而將他尊為人倫師表。
    而周敦頤生前的確也以他的實際行動,成就了一代大儒的風范,他的人品和思想,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敬仰。
    周敦頤
    《愛蓮說》北宋學者周敦頤作品,是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於都縣)羅岩,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雩都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贊賞。「說」是古代文體之一。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 甚蕃。晉陶淵明/ 獨愛菊。自/ 李唐來,世人/ 甚愛牡丹。予獨愛/ 蓮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漣/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 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 之隱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貴者也;蓮,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和陸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代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十分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歡蓮花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被污泥沾染,經過清水的洗滌而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是貫通的,外形是筆直的,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傳播得越遠越清幽,它筆直潔凈地立在那裡,(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它們,卻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蓮花,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唉!(感嘆詞,在此作助詞,以加重語氣。)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後就很少聽說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應該是很多了。
    http://ke..com/view/16550.htm
    http://ke..com/view/121681.htm

    ⑤ 愛蓮說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1、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作者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對高潔的追求。
    2、《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盛愛 一作:甚愛)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3、注釋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4、創作背景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茶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散文《愛蓮說》。

    ⑥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出自哪裡怎麼解釋這句話

    出自:宋·周敦頤《愛蓮說》

    意思是:(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原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釋義: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

    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

    對於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於)牡丹的喜愛,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6)道縣荷花塘擴展閱讀

    蓮花,曾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 但大多數文人都是驚嘆於它的清姿素容,並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 ,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視和厭惡。

    從內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慨嘆。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的高貴品質。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牽扯攀附的高尚 品質;再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凜然不可侵犯。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台詞就是感慨於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襯托,表明自己獨愛蓮花,並描繪蓮花的形象,贊美蓮花的品格。第二段與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相比較,點明蓮花「君子」的比喻意義,表明作者對君子的嚮往之情和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蓮喻人,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贊美,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

    ⑦ 湖南的小縣道縣有2400多年的歷史,為何卻埋沒在大山裡

    走進湖南,會發現很多隱秘在大山深處的一些古老村落,湖南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每走到一個地方都能帶給你一些新奇的事情。此次就走進了一個埋藏在大山深處的小縣城,道縣。


    道縣,一個隱藏在大山深處,卻不為太多人所熟知的地方,一個隱蔽卻不失歷史的風水福地。雖然現在有些落寞,但是在道縣30萬人民不懈的努力之下,相信未來的道縣一定會越來越美好,生活會越來越幸福。

    ⑧ 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作文怎麼寫推薦一個好地方

    推薦一個好地方

    秋風姑娘慢慢向我們走來,秋風姑娘把菊花染黃了。你把炎熱的夏天給趕走了,你把葉子變得金燦燦的,也把樹上的葉子吹落下來。

    一走進碧江公園,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香中帶甜,那香味令人陶醉。我想那香味也是秋姑娘送給人們的禮物吧!香味就像導游一樣,把我帶到了他的面前。原來那是菊花,怪不得那麼香。菊花穿上了一件黃色的衣服,它的根細細的,和繩子差不多。但是他的頭可大了,花瓣都綻放出來。圓圓的菊花被風一吹,隨風飄動,顯得格外美麗。這時樹上傳來嘰嘰喳喳的聲音,我仰著頭望上去,原來是小鳥在學飛翔。鳥媽媽就像老師,嘰嘰喳喳地在教導著。瞧!那隻鳥兒努力地扇動翅膀,慢慢的飛向藍天。媽媽也撲棱著翅膀跟在他的身旁。不一會兒,他的身影便消失在我的眼前。

    忽然,一處美景在我眼前浮現。竟然是一個美麗的池塘,池塘里是滿塘的荷花。荷葉圓圓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盤子。美麗的荷花正向人們綻放出它們可愛的笑臉。荷花的花瓣有的全展開了,有的像一個害羞的小孩,只展開兩三片花瓣,有極少數的荷花還是花骨朵兒。荷花上立著一隻紅蜻蜓,紅蜻蜓突然在我周圍飛舞飛來,好像在提醒我:「不要闖入我們的地盤。」我頓時想到一句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碧江公園真美啊,有散發出清香的菊花,有學飛翔的鳥兒,還有那美麗的荷花。啊!碧江公園真是個好地方。

    ⑨ 周敦頤很資料記載是桂嶺人、(愛蓮說)是在那裡寫的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頤在星子縣(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任南康知軍。周敦頤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並寫下了散文《愛蓮說》。

    熱點內容
    荷花池急轉彎 發布:2025-07-01 21:13:00 瀏覽:439
    緬甸野生花卉 發布:2025-07-01 21:12:57 瀏覽:134
    啥角木盆栽 發布:2025-07-01 21:11:11 瀏覽:127
    麗日玫瑰名城 發布:2025-07-01 20:52:56 瀏覽:929
    4多花語 發布:2025-07-01 20:52:48 瀏覽:238
    丁香喂豬 發布:2025-07-01 20:52:43 瀏覽:534
    牡丹燕菜價格 發布:2025-07-01 20:46:12 瀏覽:919
    紅背櫻花蝦 發布:2025-07-01 20:46:11 瀏覽:306
    盆栽垂盆草怎麼養 發布:2025-07-01 20:35:51 瀏覽:957
    水溶盆景 發布:2025-07-01 20:34:11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