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蓋荷蘭花
⑴ 翠蓋荷老種與組培區別
二者區別如下:
1、組培蘭花的葉片顏色翠綠、無蟲害、無病害,葉片無實質性的紋理線,顏色暗,看上去無光澤度,葉片小巧,鋸齒感不強等特點。
翠蓋荷老種蘭花葉片有光澤度,顏色青綠,葉片紋理線清晰,有強烈的鋸齒感,葉片大而修長,由於不是無菌環境生長,部分葉片可能有蟲害和病害。
2、組培蘭花一般無間隔性苗桿,角葉下拉至蘆頭,葉綠素下垂至蘆頭,沒有明顯的苗桿和角葉間隔距離。翠蓋荷老種蘭花有間隔性苗桿距離,層次分明,葉綠素無下垂,角葉為下拉至蘆頭。
3、組培蘭花根系部分有綠根,根細,根光滑無明顯凹凸感,根皮呈白,淺黃和淺綠等顏色。翠蓋荷老種蘭花根系發達,橫向生長,有不同生長方向層次感,根粗而修長,根皮有明顯凹凸感,顏色呈褐色,深暗。
養殖蘭花注意事項:
1、需要每隔2-3年更換一次盆土,可以使用排水性良好的紫砂盆或者陶瓷盆,再往花盆上鋪上一層碎瓦片或者珍珠岩,然後往花盆裡裝入疏鬆肥沃的土壤,最後將蘭花栽種在土壤中,使植株健康生長。
2、蘭花是喜肥植物,養殖蘭花時,需要在植株生長期間,需要每隔一個月施加一次復合肥料,促進其快速開花,並且要向蘭花的葉片上噴灑磷酸二氫鉀,為其提供生長所需要的營養,使蘭花的花朵更為燦爛。
3、養護蘭花時,需要在春夏季節時期,將植株放置在散射光處,避免蘭花被強光照射,並且要每隔半個月轉動一次蘭花,使其受光均勻,而在秋冬季節時期,要將蘭花放置在光線明亮處,讓其接受全天候的自然光照。
⑵ 中國蘭花的種類各自有什麼特點
國蘭常見種類 1、春蘭 春蘭又稱山蘭、草蘭、撲地蘭、撲地娥、朵朵香。春蘭的主要特徵如下: 根:春蘭的根細長,呈長圓柱形,通常長20-40厘米、直徑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圍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漸細,通常無分枝。 莖:春蘭的假鱗莖較明顯,稍呈球形或橢圓形,較小,包藏於葉基與葉鞘內,成叢集生,高1-1.6厘米,直徑0.8-1.5厘米。 葉:春蘭的葉4-7枚,叢生,狹帶形,葉片長20-55厘米,寬0.6-1.7厘米;葉薄革質,質地柔軟,綠色至深綠色;葉面較平展。 花:春蘭2-3月開花,2月中旬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盛花期,3月中旬開始為末花期。花葶自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園柱形,直立,短於葉片,長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徑4-8厘米,多有香氣;花色變化較大,從淺黃綠色、綠色、黃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顏色,一般具雜色脈紋和斑點. 春蘭是我國栽培歷史最久的蘭花之一,在眾多的古詩古畫中,都有對春蘭的描述和光輝形象。春蘭適應能力較強,分布地廣,近年的調查表明,春蘭廣泛分布四川、雲南、貴州、浙江等地的林緣、林中空地、灌叢草城、多石的濕潤山坡上。 在長期的栽培和選育中,人們已經從春蘭中選育出了許多珍、稀、奇特品種,現簡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種:宋梅、西神梅、萬字、逸品、集圓、天章梅、蔡梅、翠文、翠雲、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種:鄭孝荷、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高荷、張荷素、松廈素、月佩素、文團素、文艷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種:汪字、素月仙、西子、龍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極、奇峰等。 近年來又新發現許多具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如天彭牡丹、錦綉中華、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蘭 蕙蘭是一種分布較廣的地生蘭,和春蘭一樣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現將其特徵介紹如下: 根:蕙蘭的根較粗短,長21-35厘米,直徑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無分枝。 莖:假鱗莖不明顯,集生成叢,高1.4-1.8厘米,直徑0.8-1.3厘米,呈橢圓形。 葉:5-8枚叢生,長30-140厘米,甚至更長,寬0.6-1.3厘米,狹帶形,基部常對折,直立性強,葉上部微彎曲,薄革質,質地較堅硬;中脈明顯,半透明,向葉背面突出,平行脈也較明顯;葉邊緣具粗鋸齒,葉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內凹,橫切面呈「U」字形;葉尖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不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7-15厘米;成苗的葉基逐漸張離,不呈抱合狀;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為初期,4月下旬為盛花期,5月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黃色,有深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花通常香氣濃郁。 蕙蘭由於有較長的栽培歷史,已經被栽培的傳統品種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關頂、程海、元字、潘綠、老極品、瑞梅、雀梅等。 3、建蘭 建蘭又稱四季蘭、夏蕙、夏蘭、秋蘭、秋蕙、劍蕙等。 建蘭主要分布於台灣、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蘭的根粗壯,長20-25厘米,直徑0.6-0.9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橢圓球形,微縱扁;高1-1.5厘米,直徑1.2-1.7厘米。 葉:葉2-6枚叢生,狹帶形,葉面略帶光澤,長20-65厘米,寬1-2厘米;葉直立剛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質,質地較硬;葉面平展,深綠色。 花:建蘭花期7-10月,通常分兩次開放,前後相隔約一個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開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遲開,則第二次花將晚至8月下旬初開;9月上旬盛開,9月中旬進入末花期。花箭1-2枚,著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開花時子房紐轉180度,有濃郁香氣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徑約4.3-6.2厘米;花色變化較大,常呈黃綠色,有紫色、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 建蘭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傳統名品多,近年來還有許多新品種在不斷地被發現。總的來說建蘭可以分為彩心和素心兩大類,常見名品有:銀邊大貢、十八學士、仰天笑、金絲馬尾、寶島仙女等。 4、寒蘭 根:寒蘭的根較細,長20-30厘米,直徑0.4-0.6厘米。具分枝。 莖:假鱗莖成叢集生,高2-4厘米,直徑1.2-2厘米,長橢圓形或狹卵球形,包藏於葉基之人。 葉:葉3-7枚叢生,帶形,薄革質,深綠色,有或無光澤;葉片長40-80厘米,寬0.9-3.5厘米,葉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脈明顯,向背面突出;全緣或先端具有細齒,葉先端漸尖,中脈兩側對稱;葉柄痕明顯;鞘狀葉薄革質,長10-12厘米。 花:寒蘭花葶由假鱗莖基部鞘狀葉內側生出,長25-60-(80)厘米,圓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長5-7厘米,膜質,半透明,貼抱花葶,常有濃烈而持久的香氣;花朵較大,直徑6-9厘米;花色多種多樣,有黃綠、紫紅、深紫等,通常具有雜色脈紋和斑點。 寒蘭花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開花,但也有7月和1月開花者,甚至還有4-5月開花的,故近年來人們認為,寒蘭應有春寒蘭、夏寒蘭、秋寒蘭等之分。 寒蘭主要分布於浙江、安徽、台灣、日本等地。有許多好品種,如:燦月、素豐、不老白、日向白龍等。 5、墨蘭 根:墨蘭的根粗壯而長。 莖:假鱗莖橢圓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叢;直徑1.4-2.5厘米。 葉:葉3-5枚叢生;帶狀,全緣,近革質,暗綠色,有光澤,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關節;長60-90厘米,寬2-4.2厘米。 花: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通常高出葉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徑4-5厘米,花色各式各樣,但多為紫褐色具深紫脈紋,花常具香氣;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狹橢圓形至披針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寬,向前伸展,覆於蕊柱之上。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人歲蘭。主要分布於廣東、海南、台灣等省區,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經過若干代蘭花愛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篩選,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傳於世,如:大屯麒麟、富貴名蘭、吉福龍梅和十八驕梅、彩龍等。
⑶ 下山春蘭荷瓣草的特徵是什麼
春蘭荷瓣花葉的基本特徵:
1、葉子相對其他春蘭短、寬、厚;
2、蘭葉的頭圓、鈍;
3、第一片蘭葉葉尾起兜,呈匙形(也叫承露葉)。
大富貴、綠雲、翠蓋荷、環球荷鼎、蕙風荷等等都是有名的荷瓣蘭花。
(3)翠蓋荷蘭花擴展閱讀:
春蘭荷瓣銘品大富貴形態特徵:
特徵:新芽紫紅色,葉長20--25cm,最長可達32cm,寬1.2-1.5cm左右,邊葉呈船形,斜立與斜垂葉姿,葉尖鈍收,葉端起兜具承露形,葉面較平坦,有行龍,葉緣細齒不明顯,葉色翠綠有光澤,葉質厚,短壯苗葉柄較粗,甲殼短圓緊抱葉柄。
其草型為標準的荷瓣花草型,成為人們選擇荷瓣花的依據。
花苞紫紅綴深紫筋麻,層層馬蹄殼,鋪滿紫砂暈,俗稱荷花形彩殼,花苞圓整,花蕊俗稱木魚槌頭。
花梗綠底淺紅色,短圓粗壯,梗高5--10cm,外三瓣短圓,有「八分長兮四分寬」之稱,收根放角,緊邊,瓣端內兜呈拱抱形,主瓣呈上遮狀,側萼呈一字肩或微落,花質翠綠糯潤,外三瓣中偶有紅線,蚌殼捧光潔圓潤,捧內側有紫紅線,大闊圓舌,舌面紅點呈「U」字形並鮮明。
花形華貴,花品端正,「大富貴」壯苗之草可開一葶雙花為春蘭大型荷瓣花的代表之種。,葉易出現黑斑病。「大富貴」已出現爪藝、大履輪藝葉藝品;出素心品,稱之「玉濤」。
⑷ 蘭花有哪些品種,蘭花有多少品種
一、基本介紹
蘭花是附生或地生的草本植物。花朵多為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花朵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等多種不同顏色。在我國素被當作是高潔典雅的象徵,與「梅、竹、菊」合稱為「四君子」。
⑸ 翠蓋荷的鑒賞
關於翠蓋荷,早在《蘭蕙小史》中就有記載:「亦名蓋荷。光緒庚子馮長生出,植於邵芝岩粲花室。三瓣圓短,緊邊,開磬口式,捧心亦圓,大圓舌,草短而中闊。」並附有黑白照片一幀,上有「翠蓋亦名蓋荷,光緒庚寅新種。」的字樣。
翠蓋荷的植株屬於中矮型草,一般葉長15cm左右,寬0.6cm~0.9cm。草型直立性好,中心葉常伴有扭曲狀,底葉寬直,葉尖呈荷型草常見的鈍頭狀,葉尖內扣且溝槽較深,葉腳短且收腳緊,葉緣鋸齒極細。葉片較之宋梅明顯纖薄,但葉色糯潤有光澤。翠蓋荷的新芽呈翠綠色,新芽的鋒尖有細小白點,非常容易辨認。
翠蓋荷的花是典型的正格荷瓣花,中型花,直徑約5cm。初上花時,其花蕾緊圓,色澤深綠伴有少許紫色沙暈,花苞的手感非常厚實,綠底苞衣上的紫紅筋脈疏朗清晰。翠蓋荷花莖短粗,一般高度約6cm左右,也有藝蘭高手的翠蓋開花可達10cm以上,幾乎與草架持平。翠蓋荷花開正格,花色翠綠,外三瓣短圓,收根細,瓣內厚,放角緩,色翠質糯。三瓣呈拱抱狀,內捧為標準的罄口捧,大圓舌,舌苔上有大半圓形的圈狀暗紅色斑。翠蓋的罄口捧極為工整,配以荷瓣花相得益彰的大圓舌,顯得中宮十分圓整。總之,翠蓋荷的植株葉姿短小秀氣,具小玲瓏之態;花圓整端莊,色澤翠綠,香氣馥郁。稍微可惜的是,花開一周後,其圓舌會出現微卷的現象,而且中宮舒展後會稍露「天窗」,不能不說是一個小小的遺憾。但瑕不掩瑜,翠蓋荷的花「三瓣圓短」、「捧心亦圓」、「大圓舌」,使得它延伸了荷瓣花的審美基礎,也使得這品春蘭荷瓣名品自問世以來,一直成為藝蘭人必不可少的蒔養品種之一。
關於「翠蓋荷」的選出時間,現在一般認為是1900年紹興馮長生在浙江四明山選出,這也是基於《蘭蕙小史》中所記的「光緒庚子馮長生出」而來。但是不知各位蘭友是否留意到我在上文中提到了《蘭蕙小史》還為這品花配發了一幀黑白照片,且照片上題有「翠蓋亦名蓋荷,光緒庚寅新種」的字樣?要知道庚子和庚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時間卻整整相差10年!
光緒庚子年是1900年,而光緒庚寅年則是1890年。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樣的謬差居然在同一本書的同一處出現的。為此,後世的蘭人們也進行了一些辯論,其結果是形成了三個觀點:
1. 多數蘭人認為,該書的文字記載是經過校對的,不應該有誤,應該是圖片上的文字出現了筆誤,也就是說這品花是1900年由馮長生選出的;
2. 還有一些人認為,這兩個時間並沒有沖突,很可能是光緒庚寅年(1890年)由其他人(有人說是紹興賈山頭村蘭農胡七十)選出,選出時留了花的照片,後於光緒庚子年(1900年)拿出來賣給了紹興的馮長生。因為這個馮長生是個在上海做生意的紹興人,經常從嘉興、杭州等地的蘭園里購買蘭花新品。
3. 另有少數人認為這品花是由馮長生於1890年選出,並於1900年拿出來,「植於邵芝岩粲花室」。
而由此而來的是發掘者的爭議,按照第二個觀點來說,這品花並非時在上海經商的紹興商人馮長生發掘的,真正的發掘者應該是「紹興賈山頭村蘭農胡七十在四明山掘得,後賣於當時在上海經商(原籍紹興)的馮長生」【引自《江浙蘭蕙》】。那麼到底發掘者是馮長生還是胡七十?今人牟安詳老先生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在其蘭花巨著《蘭蕙縱橫》中這樣寫道: 關於「翠蓋」的選出人,現在的蘭著有兩種觀點:一種說法是馮長生選出;另一種說法是「 紹興賈山頭村蘭農胡七十在四明山掘得,後賣於當時在上海經商(原籍紹興)的馮長生。」 (見《江浙蘭蕙》所記)。……「胡七十」此人對蘭界的貢獻是極大的。現在紹興市漓渚鎮,傳統蘭園主人胡華元先生,現年六十餘歲,世代以蘭為生,其父胡七十,即為荷瓣名品「環球荷鼎」的發現人,其時從上虞大舌埠山小草灣掘得,以800銀元賣給上海郁孔照,曾在蘭界引起轟動。那麼假如「翠蓋」亦為其父胡七十選出的話,胡華元先生是不可能不記錄在案的,不可能只提「環球荷鼎」而不提「翠蓋」的。所以說「翠蓋」的選出人是胡七十似乎根據不足。
另外,馮長生是紹興棠棣人,當時棠棣八個自然村250多戶蘭農采蘭、養蘭、賣蘭,馮長生是其中一人。《紹興蘭文化》、馬性遠先生的《蘭鄉棠棣》中也提到了這個「棠棣蘭農馮長生」。而且「冠春」是清光緒三十年由紹興棠棣馮長生選出;「奎字」又名「武林第一梅」,清光緒紹興棠棣馮長生選出。這些記載顯然沒有涉及到「在上海經商」的說法。當然也不排除馮長生采蘭、養蘭、賣蘭,後來又去上海經商的事,應當是在「翠蓋」、「冠春」、「奎字」選出以後的事了。】
凡此種種,雖然有些爭議,但也並非壞事,起碼還是增添了這品花的文化色彩的。只是我們現今的蘭友們了解一下即可,他人談及,再不必各執一詞可矣。
再來說說「翠蓋」的命名和含義。關於翠蓋的命名和名字的含義,歷來的蘭花著作中的描述極少,只有《江浙蘭蕙》做了這樣的記述:「開花後,花色翡翠,是蓋世無雙的小型荷瓣,馮(長生)便命名為『翠蓋』」。但這樣的記述很明顯是一種基於字面的解釋,有些意會的感覺。牟安詳先生在他的《蘭蕙縱橫》中記述的一段文字還是頗有新意的,現也轉錄如下: 「而據《中華蓮文化》一文中說:翠蓋,指荷葉。原意為翠羽裝飾的華蓋,後人們用以形容荷葉,逐漸成為荷葉的代稱。晉代潘尼《芙蓉賦》:「或擢莖以高立,似雕輦之翠蓋」。梁元帝蕭繹《采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 ,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唐代杜衍《雨中荷花》:「翠蓋佳人臨水立,檀粉不勻香汗濕」。宋代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橫湖》:「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宋代辛棄疾《卜運算元﹒荷花》:「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宋代楊萬里《曉坐荷橋》:「四葉青蘋照綠池,千里翠蓋護紅衣」。」
上面這段記述基本將古人詩詞中引用的「翠蓋」一詞悉數找來,具體如何解釋更合適,就看蘭友自己的感知了。
春蘭中高品位的荷瓣並不多,現存的知名度較高的品種主要有「翠蓋荷」、「大富貴」(現有一品芽變品種,名曰『玉濤』或『素心大富貴』)、「環球荷鼎」、「美芬荷」、「端秀荷」、「憲荷」、「大富荷」等。此外,有春蘭皇後美譽的「綠雲」有時也開正格荷瓣。
近年來,隨著雜交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傳統春蘭為母本的雜交蘭花不斷涌現,很多雜交蘭花的花品甚至超過了其母本的觀賞價值,「翠蓋荷」也不例外。目前比較常見的以翠蓋荷為母本雜交而來的蘭花品種主要有「碧玉圓荷」、「元荷」、「水晶翠蓋」等,這其中蘭友相對熟悉的就是「碧玉圓荷」了。這品花實際是以墨蘭「霸王富貴」為母本和「翠蓋荷」雜交而來的。因為是雜交品種,其葉形還是能明顯看出墨蘭的影子,香氣也略微淡了一些。但如果拋開這些,單從花品來看,好的「碧玉圓荷」的花品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個人感覺遠在翠蓋荷之上。因此,如果雜交品種優良,且價格低廉,我還是贊成適用高科技來「製造」高品位蘭花品種的。
謹以《續蘭蕙同心錄》中歌詠「翠蓋荷」的詩句作結。
《翠蓋》
和風陣陣送幽香,嗅味芝蘭滿草堂。
莫怪同心嫌異面,只疑神女伴仙郎。
常勞畫史丹青手,煞費詩人錦綉腸。
婀娜風姿誰可敵,此花擎雨獨爭長。
⑹ 網上買的翠蓋荷怎麼種
種植翠蓋荷關鍵的是要模擬其自然生長環境,知道其脾性,主要包括土壤、澆水、施肥、光照、通風等等,春蘭花養殖切忌用鹼性土,培養土以蘭花泥最為理想,或用腐葉土(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混勻使用,一般春蘭的生長適溫為15℃至25℃,一般5天至7天澆水一次,以保持盆土有些潮氣即可。應盡量使用漚制過的稀薄有機肥,或使用蘭花專用肥,切實做到薄肥勤施,將花朵連同花莛一起剪去,不要等到花自然脫落後再剪,以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來年開花。
⑺ 春蘭翠一品與翠蓋哪個好
翠蓋更好點。
翠蓋荷又名「蓋荷」「文荷」,蘭友們也喜歡叫它「小翠兒」。它是春蘭的傳統荷瓣品種,也是春蘭中的精品荷瓣品種。
⑻ 蘭花翠蓋荷養殖難點
大概就是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一些的難題
翠蓋荷如何養
翠蓋荷學名「翠蓋」,亦名「蓋荷」,又名「文荷」、春蘭,荷瓣,屬於傳統名品。那麼翠蓋荷該如何種養呢?
1、種植任何植物花草,關鍵的是要模擬其自然生長環境,知道其脾性,主要包括土壤、澆水、施肥、光照、通風等等
2、土壤:春蘭花養殖切忌用鹼性土,培養土以蘭花泥最為理想,或用腐葉土(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混勻使用
3、溫度:一般春蘭的生長適溫為15℃至25℃,其中3月至10月為18℃至25℃,10月至翌年3月為10℃至18℃。在冬季甚至短時間的0℃也可正常開花,能耐-5℃至-8℃的低溫,但最好將室溫保持在3℃至8℃為最佳,或保持盆土不結冰為度,並將其擱放於靠近南窗的陽光充足處
4、澆水:春蘭花的澆水應視不同的生長季節,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不同的養護環境而區別對待,冬季植株處於休眠狀態,應節制澆水,一般5天至7天澆水一次,以保持盆土有些潮氣即可,如盆土確已發干,則可於晴好天氣的中午前後,用與室溫相近的溫水噴淋,切勿用大水澆灌
5、施肥:春蘭花特別忌用生肥、濃肥、大肥,尤其是高濃度的化肥,極易造成肉質根脫水壞死,應盡量使用漚制過的稀薄有機肥,或使用翠姆特種肥,切實做到薄肥勤施
6、疏蕾:春蘭花養殖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步驟就是要疏蕾,選留一個發育最好、觀賞價值最佳的花蕾,其餘的一律摘除,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春蘭開花快焉時將花朵連同花莛一起剪去,不要等到花自然脫落後再剪,以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來年開花
7、蟲害:春蘭花比較容易發生蟲害,一般有白絹病、炭疽病、蚧殼蟲、根腐病等,要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以預防,發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危害重的要立即換盆,重新栽種
⑼ 荷瓣蘭花有哪些品種
1、春蘭大富貴
春蘭正格荷瓣第一銘品,春蘭荷瓣花經典代表,荷瓣之王。
新芽紫紅色,葉長20--25cm,最長可達32cm,寬1.2-1.5cm左右,邊葉呈船形,斜立與斜垂葉姿,葉尖鈍收,葉端起兜具承露形,葉面較平坦,有行龍,葉緣細齒不明顯,葉色翠綠有光澤,葉質厚,短壯苗葉柄較粗,甲殼短圓緊抱葉柄。
其草型為標準的荷瓣花草型,成為人們選擇荷瓣花的依據。
⑽ 蘭花的品種
如下:
1、春季開花類,又稱為春蘭。主要品種有:宋梅、西神梅、龍字、翠一品、汪字、翠蓋荷、迎春蝶、笑蝶、文團素、月佩素綠等。
2、夏季開花類,又稱為夏蘭。主要品種有:蕙蘭、台蘭等。
3、秋季開花類,又稱為建蘭。主要品種有:建蘭、漳蘭、魫蘭等。
4、冬季開花類。主要品種有墨蘭、寒蘭等。
人文歷史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古人這首詩將蘭花的幽香表現得淋漓盡致。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富於變化。蘭花的葉終年鮮綠,剛柔兼備,姿態優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藝術品。「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葉勝看花」。這首詩就是用來形容蘭葉婀娜多姿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