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江南明珠荷花

江南明珠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8-19 19:36:53

⑴ 描寫西湖荷花的詩句

小池荷葉雨聲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午夢西湖泛煙水,畫船撐入荷花底。
雨聲一陣打疏蓬,驚開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還聚。
幸然聚作水銀泓,瀉入清波無覓處。
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張復亨】
山翠湖光晝染扉,珠宮縹緲晚鍾微。
僧尋三竺沿堤過,鶴認孤山背水歸。
橋影亂分公子棹,荷花輕著美人衣。
繁華不醉飄零客,愁聽啼鵑又夕暉。
採桑子
年代:【宋】 作者:【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
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
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
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歸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二首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盪里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西湖荷花有感
年代:【宋】 作者:【於石】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無數。
誰家畫舫倚紅妝,笑聲逈入花深處。
笙歌凄咽水雲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靜月明中,方識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凈質芳姿澹相顧。
亭亭翠蓋擁群仙,輕風微顫凌波步。
酒暈潮紅淺渥唇,膚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嬌泣露。
湖光花氣滿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霧。
恍然人在蕊珠宮,便欲移家臨水住。
回首落日低黃塵,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開花落幾秋風,湖上青山自如故。
西湖四景
年代:【宋】 作者:【程安仁】
陽春三月天氣新,湖中麗人花照春。
滿船羅綺載花酒,燕歌趙舞留行雲。
五月湖中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靚妝玉面映波光,細袖輕裙受風舉。
芙蓉秋曉傳清香,西施初洗勻新妝。
中秋月魄兩相照,玉壺皎潔無纖芒。
嚴冬凜凜霜雪天,銀山玉樹相鉤連。
薄雪遠草相掩映,似無似有虛無間。
百年人事有盡處,四時景物無窮年。
憶與唐公游西湖
年代:【宋】 作者:【宋祁】
荷花深處放舟行,棹觸荷珠碎又成。
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認得采蓮聲。

寫林和靖梅花詩後
年代:【宋】 作者:【蕭澥】
西湖幽處卧煙霞,湖裡荷花匝四涯。
何事先生得佳句,荷花卻不似梅花。

西湖舊夢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南高峰對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
煙雨樓台僧佔了,西湖風月屬吾儂。

泖濱見荷花(二首)
年代:【元】 作者:【邵亨貞】
每愛西湖六月涼,水花風動畫船香。
碧筒行酒從容醉,紅錦游帷次第張。
月殿承恩沾沆瀣,星槎流影下陂塘。
江南秋冷紅衣落,離立西風舊恨長。

夜泛西湖五絕
年代:【宋】 作者:【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西湖二首
年代:【宋】 作者:【曾鞏】
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
滄海桴浮成曠盪,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和馬宜州卜居七首·白蓮池
年代:【宋】 作者:【王炎】
處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
無謂一池褊小,以人為重何殊。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分袂悠悠爾許年,莫嗔蓬鬢兩蕭然。
酒槽不奈青春老,經笥空供白晝眠。
暗綠千章新活計,軟紅三尺舊塵緣。
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繞荷花艤畫船。

至杭都洲湖上
年代:【宋】 作者:【方恬】
春闈試罷且徘徊,十里荷花渾未開。
笑指西湖且歸去,閑時應待我重來。
登吳王郊台作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昔人築此不論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吳兒越女齊聲唱,菱葉荷花無數生。
南山含雨眉俱潤,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萬感銷非易,詎言哀樂過群情。
西湖
年代:【宋】 作者:【林洪】
煙生楊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數點秋。
此景此時摹不盡,畫船歸去有漁舟。
荷花
年代:【宋】 作者:【吳龍翰】
花列千行彩袖,葉收萬斛明珠。
可惜坡仙不在,風情絕勝西湖。
采蓮曲
年代:【宋】 作者:【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兒嬌歌。
道旁駿馬金叵羅,欲住不住橫秋。
放船卻入花深處,臨流照妝噤不語。
南山起雲山山雨,折得荷花不歸去。
弄波驚起鴛鴦雙,水珠濺濕芙蓉裳。
恨無飛羽致汝旁,朔洄從之雲路長。
東坡守杭
年代:【宋】 作者:【秦觀】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
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閑事亦無。
西湖荷花
年代:【宋】 作者:【文同】
紅苞綠葉共低昂,滿眼寒波映碧光。
應是西風拘管得,是人須與一襟香。
荷花
年代:【宋】 作者:【楊巽齋】
翠蓋紅幢耀日鮮,西湖佳麗會群仙。
波平十里鋪雲錦,風度清香趁畫船。

西湖絕句戲題
年代:【宋】 作者:【韓元吉】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應真色畫難成。
柳堤竹塢無窮意,更著荷花百媚生。
題張埧夫腴庄圖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萬頃照紅衣。
臨平山下西湖上,總被腴庄撥取歸。

⑵ 江南采蓮的詩詞有哪

江南采蓮的詩詞有雲散青天掛玉鉤,石城艇子近新秋。風鬟霧鬢歸來晚,忘卻荷花記得愁。采蓮時節懶勻妝,日到波心撥棹忙。采蓮湖上棹船回,風約湘裙翠,一曲琵琶數行淚。望君歸,芙蓉開盡無消息。晚涼多少,紅鴛白鷺,何處不雙飛。莫向荷花深處去,荷花深處有鴛鴦。

雨灑橫塘,芙蕖朵朵嬌含露。輕衫窄袖上蘭舟,搖盪花深處。翠蓋相牽休住。聽歌聲、更尋前路。風生柳下,日落溪頭,紅妝徐步。撩亂心情,對花攀折都成誤。碧天新月動波光,恰似催歸去。手把碧筒四顧。酒須沽、酒家難遇。船頭斜轉,撥剌一聲,鴛鴦飛過。

形容蓮花美的好詞好句

荷花池裡的水真綠啊,好像是荷葉映綠的,在池裡歡快地流動著,無一點雜色;荷花池裡的水真凈啊,凈得沒有一點瑕疵,彷彿是一塊美麗無瑕的碧玉。池裡的小金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互相追逐嬉戲,時而吐出一串串水泡,時而用尾巴拍打著池面,發出「啪啪」的響聲。

幾只活潑的小魚從荷葉下游過,生怕打破靜謐的畫面。蜻蜓飛過來,彷彿在訴說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緩緩游來,似乎在講述昨夜做的好夢。

而那可愛的小雨露,猶如蔚藍天穹里渺茫的明星,又似那碧海里的點點明珠。在這個無聊的假期里,總算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荷花開了!開滿了池塘,也開滿了我的心頭!不知道已經領略過它的絕世美麗,等到秋風蕭瑟的時候,我能不能忍心看它頹廢、敗落成一池污泥的樣子呢。

⑶ 如何描寫荷花

看著用 1. 以其外形特徵命名: 荷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解釋說:「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故名。」芙蓉:亦稱「夫蓉」。漢辭典《爾雅》解釋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說文解字》雲:「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李時珍也說,芙蓉就是「敷布容艷之意」,難怪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2. 以其生長習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澤芝:由於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將其歸為水草類,取名多為「水」字起頭。三國文學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賦》中稱贊到「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 3.以荷花聖潔高雅的氣質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據《北夢瑣言》記載: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臉女郎,贈給他一枚玉環,不久,他發現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開,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樣的玉環,但「折之乃絕」,後人由此又稱荷花為玉環。 4.古時江南風俗,陰歷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一億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惡劣,災害頻繁沒有動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野生植物生長在這個貧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種今天我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我國的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大約過了九千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隨著農耕文化的出現,人類對荷花開始了進一步的了解。當時的人類為了生活上對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澤地帶,而這些地帶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區域。從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鄭州市北部大河村發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遺址,發現室內檯面上有炭化糧食和兩粒蓮子,經測定,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人類在不斷的生產勞動中,對朝夕相處的荷花的生長習性、生存環境等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為中國古老的糊花文化的產生發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有野生的荷花。古植物學家徐仁教授,曾於40年前在柴達木盆地發現荷葉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萬年。1973年在浙江餘姚縣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鄭州市距今5000系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兩粒炭化蓮子。西周初期(公元前ll世紀),古人食用蔬菜約 40餘種,藕是其中之一。《峪經》中有"腮有荷華"之句,意指祖國大地上凡有沼澤水 域的地方,都生長著荷花。中國是世界上栽培蓮花最多的國家。 在我國的藝術繪畫史中,荷花的藝術精品更是豐富多彩。最著名的是南宋畫院吳炳的《出水芙蓉》,生動細膩的刻畫了荷花清新脫俗的優雅氣質。還有明末畫家張子政的《芙蓉鴛鴦圖》;清陳書畫《荷花》;清任伯年《荷花鴛鴦圖》;民國謝稚柳《荷雀圖》;宋馬興祖《疏荷沙鳥圖》;宋扇面畫《晚荷郭索圖》;宋人畫《荷蟹圖》;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傳宋人《子孫和合圖 》。

⑷ 描寫荷花的好段

《荷塘月色·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葉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裊娜的」或「羞澀的」,「如明珠」,「如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作者一開始便用了豐富的比喻的手法和擬人手法從不同的角度對荷葉、荷花進行了形象地描繪。總體上給人一種清新高貴的感覺。「微風過處」,「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非常形象地從嗅覺引起聽覺的、聯想。

⑸ 描寫西湖荷花的詩句 急~~~~

小池荷葉雨聲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午夢西湖泛煙水,畫船撐入荷花底。
雨聲一陣打疏蓬,驚開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還聚。
幸然聚作水銀泓,瀉入清波無覓處。

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張復亨】
山翠湖光晝染扉,珠宮縹緲晚鍾微。
僧尋三竺沿堤過,鶴認孤山背水歸。
橋影亂分公子棹,荷花輕著美人衣。
繁華不醉飄零客,愁聽啼鵑又夕暉。

採桑子
年代:【宋】 作者:【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
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
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
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歸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二首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盪里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西湖荷花有感
年代:【宋】 作者:【於石】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無數。
誰家畫舫倚紅妝,笑聲逈入花深處。
笙歌凄咽水雲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靜月明中,方識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凈質芳姿澹相顧。
亭亭翠蓋擁群仙,輕風微顫凌波步。
酒暈潮紅淺渥唇,膚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嬌泣露。
湖光花氣滿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霧。
恍然人在蕊珠宮,便欲移家臨水住。
回首落日低黃塵,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開花落幾秋風,湖上青山自如故。

西湖四景
年代:【宋】 作者:【程安仁】
陽春三月天氣新,湖中麗人花照春。
滿船羅綺載花酒,燕歌趙舞留行雲。
五月湖中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靚妝玉面映波光,細袖輕裙受風舉。
芙蓉秋曉傳清香,西施初洗勻新妝。
中秋月魄兩相照,玉壺皎潔無纖芒。
嚴冬凜凜霜雪天,銀山玉樹相鉤連。
薄雪遠草相掩映,似無似有虛無間。
百年人事有盡處,四時景物無窮年。

憶與唐公游西湖
年代:【宋】 作者:【宋祁】
荷花深處放舟行,棹觸荷珠碎又成。
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認得采蓮聲。

寫林和靖梅花詩後
年代:【宋】 作者:【蕭澥】
西湖幽處卧煙霞,湖裡荷花匝四涯。
何事先生得佳句,荷花卻不似梅花。

西湖舊夢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南高峰對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
煙雨樓台僧佔了,西湖風月屬吾儂。

泖濱見荷花(二首)
年代:【元】 作者:【邵亨貞】
每愛西湖六月涼,水花風動畫船香。
碧筒行酒從容醉,紅錦游帷次第張。
月殿承恩沾沆瀣,星槎流影下陂塘。
江南秋冷紅衣落,離立西風舊恨長。

夜泛西湖五絕
年代:【宋】 作者:【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西湖二首
年代:【宋】 作者:【曾鞏】
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
滄海桴浮成曠盪,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和馬宜州卜居七首·白蓮池
年代:【宋】 作者:【王炎】
處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
無謂一池褊小,以人為重何殊。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分袂悠悠爾許年,莫嗔蓬鬢兩蕭然。
酒槽不奈青春老,經笥空供白晝眠。
暗綠千章新活計,軟紅三尺舊塵緣。
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繞荷花艤畫船。

至杭都洲湖上
年代:【宋】 作者:【方恬】
春闈試罷且徘徊,十里荷花渾未開。
笑指西湖且歸去,閑時應待我重來。

登吳王郊台作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昔人築此不論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吳兒越女齊聲唱,菱葉荷花無數生。
南山含雨眉俱潤,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萬感銷非易,詎言哀樂過群情。

西湖
年代:【宋】 作者:【林洪】
煙生楊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數點秋。
此景此時摹不盡,畫船歸去有漁舟。

荷花
年代:【宋】 作者:【吳龍翰】
花列千行彩袖,葉收萬斛明珠。
可惜坡仙不在,風情絕勝西湖。

采蓮曲
年代:【宋】 作者:【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兒嬌歌。
道旁駿馬金叵羅,欲住不住橫秋。
放船卻入花深處,臨流照妝噤不語。
南山起雲山山雨,折得荷花不歸去。
弄波驚起鴛鴦雙,水珠濺濕芙蓉裳。
恨無飛羽致汝旁,朔洄從之雲路長。

東坡守杭
年代:【宋】 作者:【秦觀】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
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閑事亦無。

西湖荷花
年代:【宋】 作者:【文同】
紅苞綠葉共低昂,滿眼寒波映碧光。
應是西風拘管得,是人須與一襟香。

荷花
年代:【宋】 作者:【楊巽齋】
翠蓋紅幢耀日鮮,西湖佳麗會群仙。
波平十里鋪雲錦,風度清香趁畫船。

西湖絕句戲題
年代:【宋】 作者:【韓元吉】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應真色畫難成。
柳堤竹塢無窮意,更著荷花百媚生。

題張埧夫腴庄圖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萬頃照紅衣。
臨平山下西湖上,總被腴庄撥取歸。

⑹ 寫天目湖的作文

哦,天目湖
天目湖與黃山或西湖相比,名氣很小。它只能算是一個含蓄而溫婉的江南小家碧玉,養在深宮人未盡識,但自有其清麗絕倫的一份美。你瞧,那團簇的山巒似黛眉含愁的蹙聚,清澈的湖水如眼波深情的顧盼。偶有小舟劃破水面,恍似佳人淺淺的笑靨。
與天目湖的邂逅是在一個煙雨迷濛的日子,雨喃喃地向湖訴說著私語,荷花在靜靜地綻放,除此以外就是寂靜。偶有碩大的鰱魚潑拉著躍出水面,驚醒了一湖的夢。赤腳踏上濕滑的林間小道,水從腳下的小道浸漫而下,冰涼透骨。青藤纏著大樹,和著雨敲打葉片的節拍一起裙袂飛揚的舞蹈。滿眼是一團濃得化不開的濕綠。森林的清冽貯滿肺腑,陡覺耳聰目明。極目遠望,群山如顆顆碧玉珠撒落在水晶盤里,在雨的滋潤下更顯珠圓玉潤的美。薄薄的山嵐給山們披上了一縷輕紗,透出別樣的風韻。笑語嫣然的山溪送來一襲水袖,青山定當揮舞長袖,凌波起舞了。
如果說泰山日出算作絢爛的油畫;水鄉周庄好比淡雅的水彩;蘇州園林像是精緻的工筆細描。那麼天目湖群山蒼蒼,湖水茫茫,再加上一片煙雨、幾抹微雲,恐怕只有水墨長卷才能體現出其神韻吧。
已是深秋,窗外正下著連綿的陰雨。不知青山隱隱,綠水迢迢的天目湖的草凋否?

游天目湖
暑假,我隨著旅遊團來到天目湖。這一人間天堂給我的印象是:山清、水秀、物美。
素有「江南明珠」之稱的天目湖位於江蘇、浙江、安徽交界處的溧陽,東臨太湖,西接南京,北望長江,南連天目山。總面積有320平方公里,共有水量3億立方米,平均深度達10米。天目湖集太湖煙波浩渺之勢、西湖濃妝淡抹之美、千島湖星羅棋布之局於一體,甚是美麗。
我們的第一站是——狀元閣。在去那兒的路上,兩邊樹木蔥蘢,參天大樹之間長滿了樹藤,不留一點空隙,就像遮天的綠傘,為大家遮去了酷暑。穿過一條狹長的小道,就到了狀元閣。它矗立在一個小廣場中間,古樸典雅,雕梁畫棟,四周圍樹木叢生,綠得發亮。閣內詳細地介紹著古代科舉制、各朝代的狀元名、狀元的身世資料……下山後,我們又到水族館里去參觀海洋生物。那有可愛的小丑魚,有可怕的獅子魚,還有龐大的海龜!它們正熱烈歡迎我們這些常熟客人。
玩了兩個小時,肚子正發出「缺糧信號」呢!於是,我們到夕陽灣酒店去填飽肚子。剛開始上的各種家常菜雖好吃,但我並不興奮,我期待的是三絕之一的沙鍋魚頭。它的湯乳白色的,就像牛奶似的;,肉質白里透紅、肥而不膩、嫩的就像豆腐一樣,把魚肉蘸一點湯,放進嘴裡。那別提有多鮮美了。據導游說,這沙鍋魚頭是採用天湖裡的大灰鰱的魚頭,而湯是用天目湖甘甜的湖水。連周總理都曾經大聲贊嘆。
下午,我們乘坐遊船來到龍興島。島上的路都是由木板拼成的,蜿蜒曲折。剛上島,陣陣水聲就傳入耳中,尋著響徹雲霄的水聲,穿過一片小樹林,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色怔住了!竟然是一個瀑布,也許是歷經了百年的沖刷,石壁顯得格外光滑。縷縷水流宛若蠶絲織成的白練,還反射著陽光呢!珍珠似的水花在我欣賞美景之時,悄悄落在我臉上,帶來絲絲清涼。繼續縱深前進,只見到處是青翠欲滴的竹子這片片竹林如同一塊塊無瑕的翡翠。導游說這里生長的竹筍經加工,能製成天目湖特產多味竹筍。越往上走,樹就越密,就像一座原始森林,清涼甘冽的山泉潺潺地流下,沒有一絲雜質,滋潤著花草,輕撫著樹根。另外,這里還是一個天然氧吧,空氣中氧含量極大,所以非但沒有感到累,反而覺得神清氣爽。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山頂,從山頂的亭台仰望天目湖,只覺得它變小了!水面波光粼粼,泛著片片銀花,分外美麗。
美好的時光往往很短暫,這三天的旅程很快就結束了。回家睡覺時,我竟然仍夢見龍興島、花果山、山水田園島……美麗的天目湖,我永遠忘不了你!

⑺ 西湖荷花品種繁多,它們匯聚在西湖14處水域,形成了「(甲)」的盛大艷麗景觀。

甲-A
乙-B
丙-E
丁-備選答案中沒有李白詠荷的對應詩句.
李白詠荷有兩首:
1. 古風 (其二十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2.折荷有贈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⑻ 杭州西湖哪裡最好玩

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
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五個地區,總面積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於晴天水瀲灧,雨天山空濛。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湖區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美風光稱著。
西湖景區是立體和全方位,不論從哪個角度多能看到她的風姿,具有"景在城中立,人在畫里游"的感覺。歷史上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等,最著名的是南宋時定名的"西湖十景"。1985年評出了"新西湖十景",2007年又評選出了西湖新新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秀美的西子正展現出她婀娜的芳姿迎接來自五湖的朋友,來自四海的嘉賓。
西湖的美既在於湖,也在於山。群山峻嶺環繞著美麗的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星捧月一樣,捧著西湖這顆江南明珠。山體的高度雖然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雲霄。
1. 南宋時期的西湖十景,基本圍繞著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
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
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
這十景各擅其長,組合在一起代表了古代西湖景觀的精華,主要分布在西湖內湖地區和湖區中心。老十景或可稱謂為內環景色。
2.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並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後確定的,它們是:
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
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這十景基本分布在靠近西湖的周圍群山之中,以山景為主,景點面積較廣,視野開闊。僅阮墩環碧是西湖中的小島景色。新十景或可稱謂為中環景色。
3.2007年杭州人民和各地群眾又評選出了西湖的新新十景:
靈隱禪蹤、 六和聽濤、岳墓棲霞、 湖濱晴雨、 錢祠表忠,
萬松書緣、楊堤景行、 三台雲水、 梅塢春早、 北街夢尋.
這十景主要分布在距離西湖較遠的群山峻嶺之中,山因水清,水因山綠山水相映輝。湖濱晴雨、北街夢尋靠近西湖岸堤。新新十景或可稱謂為外環景色。
其它景點還有保俶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雲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等,具體稱謂有待商榷。
西湖不僅山水秀美,林壑幽深,更有大量的文物古跡,以及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景物、人文、歷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她特有神韻的景觀現象。

⑼ 6本文明明描寫的是「荷塘月色」,文 尾引出來江南荷花又是有何用意

摘要 帶著淡淡的愁緒走出家門,趁月色出來散心,順著幽靜的小路一路走來,自然而然地來到了經過的荷塘邊,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比之白天又別有一番風致。荷葉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見荷葉隨風起舞時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點綴其間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讓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態各異的:「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裊娜、羞澀」二詞,在作者的眼裡荷花儼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細致的工筆和絕妙的比喻,對荷葉的形神、荷花的資質進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繪,荷花、荷葉的優美形象似已展現眼前。希望能夠幫到您哦

熱點內容
普通人過七夕 發布:2025-07-29 20:25:42 瀏覽:443
百合莉莉香嗎 發布:2025-07-29 20:25:37 瀏覽:553
牡丹金閣 發布:2025-07-29 20:22:49 瀏覽:415
百合花能過冬嗎 發布:2025-07-29 20:21:51 瀏覽:865
綠植營銷方案 發布:2025-07-29 20:21:03 瀏覽:262
宋朝荷花蝴蝶 發布:2025-07-29 20:15:47 瀏覽:552
nb限量版情人節 發布:2025-07-29 20:14:40 瀏覽:152
如意梅花牌 發布:2025-07-29 20:07:26 瀏覽:560
叉形盆景 發布:2025-07-29 19:53:00 瀏覽:259
牡丹花手錶 發布:2025-07-29 19:44:45 瀏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