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三十里
Ⅰ 有關蓮文化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景點鍾 繞郭荷花三十里 下聯怎麼寫
參考答案: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
出自:餘杭形勝 (白居易)
餘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
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須。
望採納~~
Ⅱ 繞廊荷花三十里下一句
-------繞廓荷花三十里 --------- 拂城揚柳一千株
明月自來去 繞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無古今 拂城揚柳一千株
Ⅲ 繞廓荷花三十里是誰寫的
《餘杭形勝》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餘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須。
Ⅳ 大明湖荷花詩詞
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年代:元作者: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泛舟大明湖》
年代:元作者:元好問
長白山前綉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
山從陽丘西來青一彎,天公擲下半玉環。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綉江眉睫間。
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
蘭襟鬱郁散芳澤,羅襪盈盈見微步。
晚晴一賦畫不成,枉著風標誇白鷺。
我時驂鸞追散仙,但見金支翠蕤相後先。
眼花耳熱不稱意,高唱吳歌叩兩舷。
喚取樊川搖醉筆,風流聊與付他年。《木蘭花慢 同濟南府學諸公泛大明湖》
年代:元作者:張之翰
喚扁舟載酒,直轉過、水門東。正十里平湖,煙光淡淡,雨氣蒙蒙。回頭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畫圖中。但得城頭晚翠,何須席上春紅。清樽旋拆白泥封。呼作白頭翁。要與汝忘情,高歌一曲,痛飲千種。夕陽醉歸扶路,盡從渠、拍手笑兒童。官事無窮未了,人生適意難逢。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作者: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荷 唐·李嶠
新溜滿澄陂,
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
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緗葉,
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
楚服但同披。芙蓉 唐·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
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
秋至風露繁。
麗景別寒水,
濃芳委前軒。
芰荷料難比,
反此生高原。
Ⅳ 繞廓荷花三十里下一句
下一句應該是:拂城揚柳一千株
《餘杭形勝》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餘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
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須。
Ⅵ 有哪些關於贊嘆大明湖的詩
關於贊嘆「大明湖」的詩有:
《趵突泉詩》
《明湖曲》
《菩薩蠻 題李溉之詞卷》
《趵突泉》
《送程鵬翼赴山東運司經歷》
Ⅶ 關於濟南的詩句
1、《陪李北海宴歷下亭》(唐)杜甫
東藩駐皂蓋,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譯文:李公在歷下亭駐下太守的車蓋。我由北渚經過清河前來拜訪。歷下亭是齊地最古老的亭兮,濟南是名土輩出的地方。雲山磅礴已令人生發詩興,美人陪飲更令人對酒高歌。修長的竹林清爽無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涼。
這里的景物蘊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紅日西沉,宴會將散,無可奈何。貴者如公、賤者如我同是被事物役使,恐怕今後難以把您重訪。
2、《畫堂春·寄子由》(宋)蘇軾
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凈鑒新磨。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雲多。歸去奈愁何。
譯文:《畫堂春·寄子由》:陳州城內美景多,柳花紛飛的地方,麥子隨風搖擺,如金色的波浪一般。風平浪靜之後,夜晚的大明湖猶如新磨的鏡子一般明亮照人。湖上的小舟雙棹齊飛,就好比織衣服的梭子那般在湖面上飛快來去。船上的采菱女們一齊唱著采菱歌,歌聲悅耳動聽。
平原之上,水雲相接之處,水天一色,碧波盪漾。小樓之外,風和日麗,天氣晴好。濟南風光如此大好,但依然難解心中的相思之情。歸去,為何就這般難呢?
3、《千佛山》(清)翁方綱
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登臨記秋晚,幾案與雲平。
曾鞏文傳久,開皇像鑿成。歷亭遙望處,寤寐倚欄情。
譯文:千佛山正對著古老的濟南城,人們都說舜帝曾在這里耕作。晚秋之時,我登上這見證悠悠歷史的千佛山作詩憑吊,山間的雲霧與幾案齊平,彷彿身在仙境。
北宋的曾鞏曾在此作文紀念,文章流傳久遠。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年號「開皇」,那時佛教延續北朝時興盛,人們紛紛在千佛山鑿石雕刻,於是有了千佛的雕像。站在千佛山遙望大明湖中的歷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繞,美不勝收,日日夜夜都想依著欄桿欣賞這美景。
(7)荷花三十里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此詩雖是作者即席而作,但在選詞造句上,頗見功力。詩的體裁為五古,但前四聯對仗工整,精妙自然。 此詩在杜甫詩集中並非名篇佳作,但「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二句卻傳誦千古。
《畫堂春·寄子由》上片寫宋神宗熙寧四年秋,蘇軾與蘇轍同游陳州柳湖的情景,下片寫當前景物,並抒寫了蘇軾、蘇轍二人離合的情思。全詞,表達了蘇軾對蘇轍的思念之情。寫景生動,聲與色,動與靜,遠與近互相映襯,交織成一幅聲情並茂的畫面。
千佛山相傳為帝舜的躬耕所在,有北宋文學家曾鞏的文章流傳,並在隋朝鑿成了千佛雕像。
Ⅷ 有哪些描寫荷花的詩句
蘇軾寫得《浣溪沙·荷花》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雲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和。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里聽笙歌。
此詞作細致描繪了詞人面對潁州西湖的盛開荷花所引起的仕宦寂寞感受。全詞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強烈反差,寄慨遙深。本欲在淡泊利祿中使自己的心理獲得平衡,然而實際上卻是「剪不斷、理還亂」,使自己陷入愈加難以解脫的矛盾苦悶之中。
蘇軾雖被流放多次,但是他所到之處卻在逆境中卻不忘造福百姓,這是我最敬佩他的地方之一,更不用說他的詞真得令人共鳴。
Ⅸ 描寫秋天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如下:
1、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2、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3、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4、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
5、水面清圓,風荷舉。
6、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7、白蓮種山凈無塵,千古風流社裡人。
8、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
9、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10、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