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工藝
❶ 蘭花靈芝紋刺綉的來歷
蘭花靈芝紋流行於明清時期,靈芝作為瑞草在明代工藝裝飾紋樣專中為常見的題材,靈芝紋樣有屬纏枝式、穿枝式、折枝式及與竹葉、長春花、桃子或「壽」字組合象徵靈芝祝壽。
有將靈芝、竹葉、如意方勝組合,寓意祝壽如意。以靈芝、蔓草組合象徵延年長壽。靈芝與連雲組合象徵仙壽。靈芝與「壽」字、竹子組合,象徵靈仙祝壽。
(1)蘭花工藝擴展閱讀:
傳統織綉紋樣中的蘭花紋樣,常見者為一莖數花,單獨成紋;也有和桂花配合成紋者,取」蘭桂齊芳「的吉祥寓意。
殷商和西周 那個時期的出土文物,粘附在泥土上的絲織物的紋路和刺綉的花紋依稀可見。特別是在1982年從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綉衾(被)和禪(單)衣,上面綉著龍、鳳、虎和花卉等,形神兼備,綺麗多變。
❷ 舒城小蘭花的茶品工藝
霧峰手工制蘭花茶分殺青、烘焙作業兩道大工序。殺青由生鍋、熟鍋相連,熟鍋炒揉專做形。烘焙分初烘、復烘、足屬烘。機制蘭花增加一道揉念工序。製作完成後還需要揀剔,除去劣茶、老茶、茶枝雜質。
1980年代舒城縣在小蘭花的傳統工藝基礎上,開發了白霜(桑)霧毫,皖西早花,1987年雙雙評為安徽名茶。從此,形成了舒城(小)蘭花茶產品系列。
白霜霧毫成品茶分特級、1級、2級。特級鮮葉標准為1芽1葉佔85%以上;小蘭花鮮葉標准為1芽2、3葉,大蘭花為1芽4、5葉。
❸ 蘭花促芽壯苗技藝
蘭花的栽培技術
蘭花(Cymbid。urn spp.)又名山蘭、幽蘭,蘭科,蘭屬。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被人譽為「天下第一香」,把它看作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用以題詩作畫,風韻尤絕。
(一)品種及變種
蘭花是一類地生或附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形態、構造上變化甚大。叢生須根,粗壯肥大,肉質,分枝較少,有菌根與之共生。莖有兩種形式:一是根莖,就是在根、葉相接處有一膨大多節的假球莖。二是花莖,又稱花草或花梗,其外圍著生花和數層苞葉。葉也有兩種形式:一是從假球莖抽生的尋常葉,帶形或線形,革質,具平行脈,常簇生成束,每束3~7片不等;另一種是著生在花莖上的變態葉。蘭花單生或由多數花柄長短略等的花著生在花梗上,成總狀花序,花瓣向上翻卷似僧帽,有紅、白、紫、橙紅以及紅邊白心、深紅斑點等顏色,芳香。蒴果球形,種子微小如粉末狀,每果常合種子數萬至數十萬粒之多。
蘭花種類繁多,我國傳統栽培的蘭花,大致分以下四大類:
1.春季開花類 有春蘭(C.goeringii)、春箭(C.goeringii Var·IOngi-bra cteatum)等。
2.夏季開花類 有惠蘭(C.faberi)、台蘭(C.floribunm Var·pumilum)等。
3.秋季開花類 有建蘭(C.ensdeliu。)、漳蘭(C.ensdelium f·flac-cidior)等。
4.冬季開花類 有墨蘭(C.sinense)、寒蘭(C.kanran)等。
(二)生態習性
蘭花原產於我國。喜溫暖濕潤,特別以冬暖夏涼最為理想,切忌高溫乾燥。冬季要求以不結冰為好,保持3C~7C最宜,夏季以25C~28C為合適。在自然分布中,蘭花產地傍有溪澗,常年承受雨露,且年降雨量要求在1000毫米以上。要求上層深厚、腐殖質豐富,呈黑褐色的疏鬆肥沃、透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5~PH6·5,忌積水。
蘭花喜陰,要求日照時間短,在自然分布中表明,春蘭要求樹蔭郁閉度在0.7~0.95;惠蘭要求0.5~0.8,光照時間較春蘭稍長;建蘭、墨蘭、寒蘭也要求大的郁閉度庇蔭。
蘭屬植物在原產地區有休眠的習性,這取決於雨季和旱季。通常旱季在冬天,是蘭花的休眠期,雨季在春夏季,是蘭花的生長期,能不斷綻蕾開花。
(三)繁殖方法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
l.分株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2.播種繁殖 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C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四)栽培技術
1.場地選擇 要求四周空曠,通風良好,並靠近水面,空氣濕潤,無煤煙污染。場地的西南面,可種常綠闊葉樹,郁閉度應在0.7左右,這樣可減少午後陽光照射,調節濕度與溫度。
2.澆水 以雨水或泉水為宜,不宜用含鹽鹼的水,如用自來水,應將水擱置數天後使用。澆水要看氣溫情況而定,春季澆水量直少,夏季宜多;梅雨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盆土宜稍干;秋後天氣轉涼,澆水量酌減,保持濕潤即可。冬季在室內宜干,減少澆水次數,且宜於中午時澆。蘭花可淋小雨,但連續下雨或暴雨則易爛心、爛葉,故須注意防雨。
3.施肥 栽蘭宜用餅肥,以草木灰4份、豆餅10份、骨粉10份混合拌勻,放於缸內,分幾次加水,使豆餅浸漲為止,後加蓋密封,經一年腐熟,再製成干粒。使用時放於盆面即可。如用全糞,也應經一年腐熟,摻水沖淡濾渣使用。一般從5月開始施肥,至立秋停肥,掌握薄肥多施。施肥應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
4.遮陽及防寒 除早春及冬季外,都要放在露天棚下。蔭棚要求通風良好,蘭花在3~4月間剛出房時,可以多曬太陽,以後蔽蔭時間漸增。冬季蘭花須搬入室內防寒,室溫保持1C~2C即可。另外,蘭花在春季出房後,秋季進房前,也要注意防霜。
5.病蟲害防治 蘭花的主要病蟲害有:
(1)白絹病: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即可。
(2)炭疽病: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條件外,發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
(3)蚧殼蟲: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法防治。
綜上所述,要養好蘭花,必須掌握其自然生長環境條件,採取合理措施,加強養護管理。據《養蘭訣》載:「春不出,夏不日,秋不於,冬不濕」,這便是我國養蘭經驗之概括。
蘭花的栽培技術 [來源] (摘自吳志行主編的《實用園藝手冊》)
❹ 蘭花泡酒直接用鮮花嗎
不能,蘭花泡酒需要曬乾的蘭花泡。
蘭花泡葯酒是用蘭草再加酒侵泡而成,不但味道芬芳並且口味醇正,在其中有濃厚的蘭草香氣,並且常常食用蘭草酒能夠 合理醫治一些人體病症,具備調理肝臟的作用,還能夠合理醫治頭昏等病症,對人體很好,能夠 將蘭草清洗,放進酒內侵泡,能夠 食用一大杯,對人體有非常大益處。
(4)蘭花工藝擴展閱讀:
蘭花泡酒的工藝:
一、前期工作:
1、保證在抽箭後,不再用任何葯物噴灑蘭花。
2、花開到2/3時即可剪下(實在捨不得也可以等其凋零,差別就是酒香薄一點點)。
3、素心必須在花開1/3就剪下。
4、事先准備5個瓶子裝好高粱酒,准備泡建蘭酒、墨蘭酒、春蘭酒、蕙蘭酒和素心酒。
5、放點冰糖進去。大概10-20克/每斤
二、採集蘭花
1、蘭花酒並不是非樣一次找到這么多花,平時可以積累,剪一朵就泡一朵。因此要搜集自己家的花。
2、洗干凈,放在通風無陽光直射處涼干,時機是等水分沒有了即可。(不要涼太久導致花枯萎)
三、泡製蘭花酒
1、將准備好的酒瓶取來,放進去即可。
2、密封。
3、如果是一次性將蘭花放進去,那麼2月後即可品嘗美味的蘭花酒。如果是不段累積放進去的蘭花,那麼最好以最後放進去的時間計算,1個月後可以品嘗。
4、泡好的酒,平時不要加新花進去。如果酒喝完了,那麼可以按以上辦法再泡(以前的蘭花不要取出來)。
5、一般每斤酒需要20朵-30朵即可,多了浪費,而且香味太濃。
❺ 蘭花的種植技藝
蘭花栽培技術
1容器:栽培蘭花的容器分花盆與框架兩類。地生蘭要用花盆栽種,而附生蘭則可用框架吊栽,但有些附生蘭也可用花盆,只是要求有更好的透氣性。庭院養蘭宜用素燒盆或無釉陶盆,此種盆雖然笨重,觀賞性差,但疏水透氣性能特別好。利於蘭苗生長發育,陽台、房頂養蘭宜用塑料深筒盆,雖透氣性差,而它體輕、整潔、價廉,形狀好,底孔多,有利蘭根伸展與蘭盆移動。減輕樓層壓力。室內養蘭也以塑料盆為宜,有條件的可使用各色砂盆。利水透氣,美觀大方。花盆的規格多種多樣,難以盡述,但以圓口者為佳,不易碰傷蘭苗,栽種附生蘭用的框架形式不拘,方形圓形均可。用木、竹、藤編成,四面通風通氣,或用凹凸不平的樹杈樹樁,大多長20-30cm,使附生蘭根部連同基質附著其上,無一定的規格。
2盆土:蘭花系肉質根,與蘭菌共生。栽培植料或稱基質、培養土,要求疏鬆肥沃,透氣排水。無病蟲,無污染,忌發熱,忌乾燥,忌漬水與鹽鹼。可作植料的材料.土質類有腐葉土。泥炭土;植物類有鋸末、刨花、水苔、樹皮、谷殼;無機類有煤渣、磚粒等等。可根據當地資源,選用數種粉碎。進行二合一、三合一,甚至多合一配製.pH值以5.5-6.5為宜。使用前還須日曬,用葯物滅菌更好。
3栽植:種苗、盆缽、植料准備齊全後,即可上盆栽植。先用網狀物蓋好底孔.繼之填粗粒植料至盆高的1/5一l/4處,作為排水層。此時將蘭株放人盆內,一手扶住蘭苗,另一手將蘭根均勻散開.填中粒植料至1/2處。再填細粒植料至3/4處。將盆搖動幾下或雙手拍動盆壁,使植料與蘭根密切接觸。繼續填細料至盆口2.3厘米處。最後將植料培成中間高周邊低的饅頭形,其上布水苔或翠雲草、小石子。這樣既美觀。又防止澆水施肥沖散盆面植料。蘭株栽好後.放人盛有清水的盆或桶中,讓水徐徐進人盆內,以盆而植料濕潤為度。也可用細眼壺從盆邊慢慢澆灌,直至盆底流水。先將盆放至蔽蔭處。見盆面植料乾燥可噴水保濕,半月後可移至向陽處.轉入正常養護.
4光照與溫濕度:蘭花喜半陰環境,忌乾燥。冬季陽光質弱,春季陽光柔和,適宜蘭花生長,可接受全光照。自初夏至仲秋光照時間長,光質強,於蘭花生長不利,需要遮光蔽蔭。家庭蘭場極少在地面或室內,絕大多數是在陽台上,給光照調控帶來諸多不便。對此要因場地制宜,採取相應措施予以克服。蒔養數量少的,宜放樹陰或房檐下,或早晨傍晚能見陽光,上午9時以後見不到陽光,或有天光而無陽光的地方。樓房上蒔養的,有東西陽台的將蘭放至東陽台;有南北陽台的將蘭放至北陽台或窗檯,無向北陽台可放室外或室內窗檯。數量較多的,庭院搭蔭棚,陽台設遮陽網,其蔽蔭度一般品種不低於70%,墨蘭、藝蘭要達到80%—90%。蘭花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28℃。20℃以下生長緩慢,25℃以上生長聲迅速,達到30℃即被迫進入休眠狀態。晝溫10℃—16℃,夜溫5℃—10℃,則為冬季休眠期。可耐低溫的極限,春蘭零下3℃,蕙蘭零下4℃,建蘭零下2℃,墨蘭零2℃。家庭養蘭多在室內越冬,冬春無需採取加溫措施,即可安全度過嚴寒時期。一般而言,大部分的蘭類,都是生長在空氣濕度高的森林或沿海地區,因此,對空氣的乾燥並無太強的適應能力。因為濕度太低,會造成蘭株內部的水份流失,但是卻反而無法由蘭根吸入補充的,於是就會造成莖葉表皮皺縮的現象。但是只要對株噴濕及在四周灑水,便足以增加空氣中濕度,還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 空氣濕度低,則蘭葉粗糙,無光澤;空氣濕度適宜,則蘭葉闊而有光澤。這是對空氣濕度是否適應蘭株生長的最好鑒定依據。
5澆水管理:種蘭管水有很大的學問,很難一學就成,須明白其生花之生理,以及多次之實踐經驗,才能領會其要訣。管水要考慮以下的因素:季節、陽光、溫度、濕度、蘭盆、基質、蘭株以及環境等。這些綜合因素決定蘭盆澆水一次可維持多久,因這些因素及其變化是隨時隨地而異,甚為錯綜復雜,只能憑實踐經驗與對蘭花生理的了解而作適當的給水。只有依靠長期觀察始能正確進行水分管理。盡管這樣,經前人長期實踐,下面幾條是共性問題,是比較成熟的經驗。 蘭花用水以雨水或雪水為最好,河水次之。井水又次之,合礦物質的水。鹼性水都不適宜。必需用自來水時,須置一、二日之後,待水中所含之氯揮後才使用最好。 熱季澆水,應在傍晚太陽下山後,以免葉面之水分經太陽照射後灼傷,並防止高溫水液浸傷新芽下端幼嫩部分。 寒季澆水應在白晝進行,以免夜間盆內有水分凍傷蘭根,特忌蘭心積水,易使幼株腐爛。 蘭株葉片有病斑時,要保持葉面乾燥,防止病菌蔓延。 如用傳統的栽培基質,最好採用「一干一濕」管水法,即表土干透才澆水,一澆就要澆透,至盆底出水為止,切忌半干半濕。這種干濕交替管水,對蘭根生長十分有利。冬季如無保溫設備場所則少澆水為宜。
6施肥管理:蘭花雖是草本植物,但因生長緩慢,與蘭菌共生,一般1年只發1次芽,只開1次花,養分消耗量不是很大,所以需肥量不是很多。由於質料中含有一定養分,上盆或換盆無須施用基肥,生長期施用追肥宜堅持「薄肥勤施」,「寧淡易濃」的原則。施用液肥須經充分發酵施肥腐熟,加水稀釋後使用,施後用清水噴灑葉片與葉基,以防肥水腐爛葉心與新芽。陽台,室內養蘭最好施用固體肥,保持清潔衛生。葉面噴肥需用的微肥,一定要按照產品說明稀釋。根據蘭家經驗,施肥一要看溫度,氣溫30度以上,10度以下是蘭花的休眠期,須停止施肥。二要看長勢,要求新根不長完全不施,新芽不長壯不施,花芽不長飽滿不施。三要看季節與時間,冬季與早春不施,酷暑盛夏不施,澆肥應在晨晚進行。如盆面稍實,先用鈍頭竹片沿著盆沿細心輕輕撥松,切忌碰傷蘭根。若葉片質薄色淡,這是缺肥現象,可適當增加追肥次數或增加濃度。方法主要有:澆灌、噴淋、座浸、浸泡等方式。澆灌式是將肥料澆灌於殖材中,讓根系吸收。噴淋式是葉面噴施與根系澆灌相結合的施肥方法。座浸式是將蘭盆直接座浸在肥液中,使根系充分吸收肥料。浸泡式一般是在翻盆分株時進行,將蘭花浸泡在肥液中讓其充分吸收肥份。
❻ 、蘭花植料怎樣進行熟化
不能,蘭花的肉質根非常嬌嫩,未充分腐熟的松皮在發酵腐熟的過程中會發熱,燒壞蘭花的根系。高齡松樹皮具有透氣性好、保水性適中、病蟲害少等特點,非常適合蘭科植物的生長。經充分腐熟和脫脂的高齡松樹皮,不僅進一步改善其透氣性和保水性,且極大地減少了其有害病菌和蟲卵的生存幾率,柔和的外表促進了蘭科植物肉質根的生長,是目前國內外應用非常普遍的洋蘭(尤其是大花蕙蘭)的專用介質。【主要工藝如下】快速熟化工藝採用美國原種菌和日本優秀的堆肥生產技術配製發酵而成。該技術是快速熟化工藝的核心。工藝目的是在短時間內充分腐熟和徹底去除有害病菌及蟲卵。核心技術既保證了腐熟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充分性,又能夠保證及時滿足市場需求量。脫脂工藝採用高溫高壓蒸煮技術是脫脂工藝的主要核心。工藝目的是徹底去除在腐熟工藝中未能除去的不利於蘭科植物生長的脂類物質。同時改善了松樹皮本身片徑結構的物理性狀,增強了松樹皮片徑的持水力和保肥力,彌補了一般樹皮介質保水保肥性不夠的缺點。分級工藝根據蘭花協會提供的標准嚴格分級篩選松樹皮。片徑大小分為三類分別為粒徑3-5mm、粒徑7-15mm、粒徑>15mm,其中小號片徑是專門針對國蘭花卉市場的專用規格,配合使用進口赤玉土效果更佳。分級後的松樹皮顆粒均勻飽滿、清潔衛生、無異味,使用前無需對其處理,可直接用到蘭科植物生產種植上。配合進口長效控釋肥料和全水溶性肥料使用效果更佳。應用范圍 1、園林樹木種植土壤表面覆蓋,花壇花間裸露部分覆蓋,草坪與花壇、草坪與樹木之間隔離,大樹樹根周邊裸露部分覆蓋,綠地之間轉換過度地段覆蓋,花壇、花盆當介質用於底部濾水層,插花和室內造景裝飾配材。 2、種植蘭科植物,如春蘭、春劍、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蘭、文心蘭等。松鱗含有磷鉀成份及微量元素,其對生長、開花、色澤有很大的作用。
❼ 蘭花設計的歷史是怎樣的
蘭花紋飾 蘭花紋飾大多出現在陶器、瓷器和 玉器上。 公認的最早的蘭花紋飾是河姆渡出土的7000年前陶器上的蘭花紋飾。這表明,中國人對蘭花的鑒賞至少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 秦漢時期的玉器也有蘭花紋飾。安徽省巢湖市北頭西漢墓出土,現藏於巢湖市博物館,青玉泛黃色。片飾,主體鏤空透雕一站立回首鳳鳥,羽尾呈扇形上翹捲曲,羽間透雕蘭花一朵,鳥腹下飾勾雲,兩面紋飾相同,整器構圖奇巧,雕工精緻,表面光亮。 清代瓷器上也有蘭花紋飾。 玉器,其大體呈橢圓行,正面弧凸,有陰刻蘭花紋飾,工藝古樸流暢;背面無紋飾,有較重之開片錯位痕,無系孔,當為鑲嵌玉件。 以下4條是湘西的蘭文化: 1、在瀘溪浦市、龍山裡耶相繼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就發現刻有蘭花紋飾的陶片數塊。 2、為祝福子孫昌盛,湘西的先民還用過蘭花壓勝錢。鑄以蘭花,桂花圖案的壓勝錢,以取「蘭桂齊芳」之意。 3、在永順王村保坪,有一個深遂奇妙的蘭花洞。筆者向百歲老人求教洞以蘭花命名的來由,答曰:自古相傳就叫蘭花洞。 4、為祝福子孫昌盛,湘西的先民還用過蘭花壓勝錢。鑄以蘭花,桂花圖案的壓勝錢,以取「蘭桂齊芳」之意。 古代文人稱梅、蘭、竹、菊為植物花卉中的「四君子」。「四君子」的紋飾是傳統的吉祥紋飾,在古代的瓷器、繪畫中都有使用,尤其在古典傢具的雕刻中,所用之處更是多不勝數。梅蘭竹菊的雕刻題材在古典傢具上的應用之處很多。有的被雕刻為四扇掛屏,頂箱櫃四扇門上面也經常雕刻梅蘭竹菊的圖案。這四種植物花卉,在傢具圖案雕刻的使用上緊緊相連、互不可分,已被人們加入自己的喜好色彩。雕刻有梅蘭竹菊的四扇掛屏掛在客廳或者書房的牆壁上,它們象徵的高潔品質與主人的氣節融為一體。深色的木質、精美的雕刻讓牆壁頓時生輝不少。梅花的清,蘭花的隱,竹子的雅,菊花的淡,「四君子」圖案也透視出主人不凡的審美觀念,顯示出濃濃的文化味道。
❽ 秋水仙鹼誘變蘭花原理怎麼樣才能蘭花變藝
用秋水仙素、紫外線照、亞硝酸基鹽就可以了
蘭花內必須有可變因子才能促使葉或花發生異變,如果蘭花本身並不具備此條件,變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具備此條件一般有以下幾個好方法:化學誘變劑有石蒜鹼,秋水仙鹼,長春花鹼等,使用濃度0.4%-2%,浸泡時間為60-120分鍾;也可用促藝劑;物理方法有電磁波,光波輻射;簡單的工藝誘變法有,摘芽促藝,添素促藝.剪培促藝等.當然也要從日常管理上多注意,適當遮陽,注意施肥,施肥可選擇碧卡水溶肥。
❾ 蘭花茶怎麼製做
蘭花茶的正宗產地是安徽省涇縣里塢坑。這里峰巒起伏,清泉奔瀉,雲霧彌漫,土質肥沃;林木茂盛,蘭草叢生。每當初春,蘭花盛開,幽香四溢,芬芳襲人。茶樹與蘭草根脈相連,吸吮著蘭花之清香。
採摘
從穀雨前後開園,一芽二、三葉制小蘭花茶,一芽三、四葉制大蘭花茶。採回的鮮葉晾乾表面水後,及時付制,力求現采現制。
工藝
分殺青、初烘、足寬餘三道工序。
殺青
殺青用斜鍋,二口或三口一組,砌成一灶。炒茶的竹絲帚分大、中、小三種,大帚竹絲較粗硬,小帚竹絲較細軟,竹絲和把柄各長盡余,徑粗三、五寸,依鮮葉老嫩程度不同而選用。殺青溫度,第一口鍋底見微紅,其餘鍋溫依次下降。投葉量100-150克,不得超過250克。鮮葉下鍋後,用竹絲帚迴旋翻炒,抖散水汽,動作先慢後快。待葉質柔軟時,改用「緊把」將葉子旋入竹絲之間,起揉條作用。「緊把」和「松把」結合,葉子在竹絲帚內吞吐,即「緊把」揉、「松把」透。兩種炒法巧炒結合起來,使葉子既搓捲成條,又保持翠綠色澤,香味鮮爽。殺青用三口鍋,要求「一鍋炒癟、二鍋炒熟、三鍋炒細成條」。
初烘與足烘:初烘溫度高,投葉量少,足烘溫度低,而投葉量多。邊烘邊翻,輕翻勤翻,防止斷芽碎枝。初烘到七成干後,攤涼揀剔後,進行足烘。足干後即裝桶貯藏。
特點條索細卷呈彎勾狀,芽葉成朵,色澤翠綠勻潤,毫峰顯露,蘭花香型,鮮爽持久,滋味甘醇,湯色嫩綠明凈,泛淺金黃色光澤,葉底勻整,呈嫩黃綠色,梗嫩芽壯,葉質厚實,沖泡時形似蘭花綻開。
小蘭花是用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三葉的正常芽梢經特殊工藝精製而成的烘青綠茶,其特徵是:外形芽葉相連成朵,自然舒展,色澤翠綠顯毫,沖泡後如蘭花初放,枝枝立於杯中,帶蘭花香,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葉底成朵,葉質厚實耐泡。人稱「頭開撲鼻香,二開剛來湯,三開才出汁,四開五開正好喝」。
蘭花茶色澤碧綠,銀毫顯露,湯色清明,滋味清醇,聞之蘭香怡人,飲之回味甘甜;可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並駕齊驅。
❿ 珊瑚紅留白蘭花詩文工藝是什麼瓷器中礬紅留白工藝是怎麼做出來的
先是做出器型上釉高溫素燒出白瓷,然後再上礬紅彩入窯進行二次低溫燒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