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畫蘭花
『壹』 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是一篇為重修岳陽樓寫的記。由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請,於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岳陽樓記》能夠成為傳世名篇並非因為其對岳陽樓風景的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陽樓記》一文抒發先憂後樂、憂國憂民的情懷。
作者介紹
簡介 人物生平 文學成就創作背景關於岳陽樓
岳陽天下樓展開 編輯本段原文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fú)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chán)畏譏(jī),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鬱郁青青(qīng)。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xié)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chǔ)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yī)!微斯人, 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編輯本段譯文
慶歷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職到巴陵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全部都興盛起來
。於是重新修建了岳陽樓,擴增它原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滕子京)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一湖上。(它)銜接著遠方的山脈,吞吐長江的江水,水波浩浩盪盪,水流大而急,寬闊無邊。早上陽光照耀,晚上烏雲蔽天,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那麼這里向北直通巫峽,向南直達瀟水和湘江,貶謫遷移的官員和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連綿的雨繁密的樣子,好幾個月不晴的時候,陰冷的風怒吼著,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倒下,船槳折斷;迫近傍晚天色昏暗,只聽見虎在咆嘯和猿在悲啼。(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的感覺,擔心別人說自己的壞話害怕別人譏諷自己,再抬眼望去盡是蕭條冷落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十分悲傷。 至於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湖中游來游去;湖岸上和沙洲上的花草,香氣濃郁,草木茂盛。而有時湖面上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歌互相唱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窮盡!(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感到心境開闊,精神愉快,光榮和恥辱一並忘了,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那心情真是快樂高興! 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們的心思,或許不同於(以上)這兩種表現的,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在朝),則為平民百姓憂慮;處在荒遠的江湖中(在野),則替君主擔憂。這樣(他們)進朝為官也憂慮,退居江湖為民也憂慮。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啊!(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同誰一道呢? 寫於慶歷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編輯本段注釋
(1)選自《古文觀止》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後謚(shì)號文正,世稱範文正公,蘇州吳縣(現江蘇省吳縣)人,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岳陽樓在湖南嶽陽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台。(2)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慶歷,宋仁宗趙禎的年號。 (3)滕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職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諒,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謫,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守,指做州郡的長官。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陽市。 (4)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歷五年(1045)。越,經過。 (5)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政,政事;通,順利;和,和樂。這是贊美滕子京的話。 (6)百廢具興:各種該辦而未辦的事全都興辦起來。廢,各種荒廢的事業。具,通「俱」,全,皆。興,興辦。 (7)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乃,於是;就,副詞。增,擴大。舊制:原有的建築規模。 (8)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作文,創作文章。以,用來,連詞。 (9)予觀夫巴陵勝狀:夫,指示代詞,相當於「那」。勝狀,勝景,好景色。一:全。勝:好。 (10)銜(xián)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銜,銜接。吞,吞吐。浩浩湯湯:水波浩大的樣子。湯湯(shāng):水流大而急。 (11)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橫:廣遠。際涯:邊。(際、涯的區別:際專指陸地邊界,涯專指水的邊界)。 (12)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朝,在早晨,名詞做狀語。暉:日光。陰,陰暗。氣象,景象。萬千,千變萬化。 (1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此,這。則,就。大觀,雄偉壯麗的景象。 (14)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說的「唐賢今人詩賦」。備,詳盡,完備。矣,語氣詞「了」。之,的。 (15)然則北通巫峽:然則:雖然如此,那麼。北:名詞用作狀語,向北。 (16)南極瀟湘:南面直達瀟水、湘水。瀟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極,盡,到……盡頭。 (17)遷客騷人,多會於此:遷客,被貶謫流遷的人。騷人,詩人。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後人也稱詩人為騷人。會,聚會。於,在。此,這里。 (18)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覽,看,觀賞。得無……乎,莫非……吧,大概……吧。異:不同。 (19)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fēi):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下文的「至若」用在又一段話的開頭引起另一層論述。「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於」「又如」淫(yín)雨,連綿不斷的雨。霏霏(fēi),雨(或雪)繁密的樣子。霪,過多。 (20)開:原意指解除,本文中指天氣放晴。 (21)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陰,陰冷。號,呼嘯;濁,渾濁。排空,沖向天空。 (22)日星隱曜(yào):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曜,光輝,光芒。 (23)山嶽潛形:山嶽隱沒了形體。岳,高大的山。潛,隱沒。形,形跡。 (24)檣(qiáng)傾楫(jí)摧:桅桿倒下,船槳折斷。檣,桅桿。楫,船槳。傾,倒下。 (25)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樣子。 (26)斯:這,在這里指岳陽樓。 (27)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則,就。有,產生……(的情感)。去國懷鄉,憂讒畏譏: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別人說壞話,懼怕別人批評指責。去,離開。國,國都,指京城。去國,離開京都,也即離開朝廷。畏,害怕,懼怕。憂,擔憂。讒,說壞話。譏,指責。 (28)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蕭然,蕭條的樣子。感,感慨。極,到極點。而,表示順接。者,代指悲傷感情,起強調作用。 (29)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氣候暖和,陽光明媚。春和,春風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30)波瀾不驚: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31)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一、全。萬頃,極言其廣。 (32)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在水中游來游去。沙鷗,沙洲上的鷗鳥。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錦鱗,指美麗的魚。鱗,代指魚。游:指水面浮行。泳,指水中潛行。 (33)岸芷(zhǐ)汀蘭: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汀:小洲。 (34)鬱郁:形容草木茂盛。 (35)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而或,有時。長:大片。一,全。空:消散。 (36)皓月千里:皎潔的月光照耀千里。 (37)浮光躍金: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這是描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38)靜影沉璧:湖水平靜時,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塊玉壁。璧,圓形的玉。這是寫無風時水中的月影。 (39)漁歌互答:漁人唱著歌互相應答。答,應和。 (40)何極:哪裡窮盡。極:盡頭。 (41)心曠神怡:心情開朗,精神愉快。曠,開闊。怡,愉快。 (42)寵辱偕(xié)忘:榮耀和屈辱都忘了。偕,一起。寵,榮耀。辱,屈辱。 (43)把酒臨風:端酒當著風,就是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把:持,執。臨,面對。 (44)洋洋:高興得意的樣子。 (45)嗟(jiē)夫:唉。嗟夫為兩個詞,皆為語氣詞。 (46)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嘗,曾經。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心思)。 (47)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或,近於「或許」「也許」的意思,表委婉口氣。異,不同於。為,這里指心理活動。二者,這里指前兩段的「悲」與「喜」。 (4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為互文)。以,因為。 (49)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在朝中做官擔憂百姓。意為在朝中做官。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下文的「進」,即指「居廟堂之高」。 (50)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處在僻遠的地方做官則為君主擔憂,意思是遠離朝廷做官。下文的「退」,即指「處江湖之遠」。之:定語後置的標志。 (51)是:這樣。進:在朝廷做官。退:不在朝廷做官。 (52)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吧。先,在……之前;後,在……之後。其:指「古仁人」。必:一定。 (53)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微,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范曾手書 岳陽樓記 全文
成語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享樂之後才享樂。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後。 「皓月千里」:皎潔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心曠神怡」:形容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曠:開闊;怡:愉快。 「氣象萬千」:氣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就是了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順暢,人民團結;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百廢具興」:許多被廢置的事業又都興辦起來。現在規范詞形寫作「百廢俱興」。 「浩浩湯湯」:浩浩盪盪。指水勢壯闊的樣子。 「霪雨霏霏」:形容細雨連綿不絕的樣子。 「波瀾不驚」:是岳陽樓月夜裡風平浪靜時的景色。現在一般的說法是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會自亂陣腳,不驚不詫。 「一碧萬頃」:一片碧綠,廣闊無際。頃,極言其廣。 「岸芷汀蘭」:岸邊的香草,小州上的蘭花。 「寵辱偕忘」:受寵或受辱都毫不計較。常指一種通達的超絕塵世的態度。
字詞講解
一詞多義
以 : 1) 來: 屬予作文以記之 2) 因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 那 予觀夫巴陵勝狀 2)表句尾感嘆 嗟夫 觀: 1) 看 予觀夫巴陵勝狀 2) 景象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極: 1) 盡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窮盡 此樂何極 3)表示程度深 感極而悲者矣 或: 1)或許 或異二者之為 2) 有時 而或長煙一空 空:.1) 天空 濁浪排空 2) 消散 長煙一空 通: 1) 順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峽 3) 通過 才通人 4)通曉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和:1)和樂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居:1)處在 居廟堂之高 2)居住 面山而居 3)停留 不可久居 一: 1)一 :一碧萬頃 2)全: 長煙一空 開: 1) 放晴: 連月不開 2)打開: 開我東閣門 3)開設 設置:旁開小窗 則: 1) 那麼 :然則何時而樂耶 2)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就: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極 : 1) 極點: 感極而悲者矣 2)盡: 此樂何極 為 :1) 行為,活動 :或異二者之為 2) 作為: 全石以為底
詞類活用
1.百廢具興(動詞作名詞,荒廢了的事業)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名詞作狀語,在……之前) 3.後天下之樂而樂(名詞作狀語,在……之後) 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名詞作動詞,作郡的長官) 5.憂讒畏譏(名詞作動詞,別人說壞話) 6.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形容詞作名詞,賢明之人) 7.錦鱗游泳(用錦鱗代指魚群) 8.微斯人,吾誰與歸(語序應為「吾與誰歸」,賓語前置) 9.而或長煙一空(形容詞作動詞,消散)
古今異義
1.氣象萬千(古義:事態; 今義:天氣變化) 2.微斯人( 古義:如果沒有;今義:微小)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古:景象;今:看) 4.橫無際涯(古:廣遠;今:與「豎」相對) 5.濁浪排空(古:沖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觀夫巴陵勝狀(古:指示代詞,表遠指,相當於「那」;今: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備矣(古:詳盡 今:准備) 8.增其舊制(古:規模 今:制度) 9.作文(古:寫文章 今: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則有去國懷鄉【古:國都;今:國家】 12則有去國懷鄉【古:離開;今:前往】 13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經;今:品嘗】 14越明年【古:經過;今:越過】 15〔寵〕辱偕忘【古:榮耀;今:恩寵】
通假字
1.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托,託付) 2.百廢具興(通「俱」,全,都)
編輯本段詩詞鑒賞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資、沅、澧四水,北分松滋、太平等長江支流,煙波浩淼,湖山輝映,自古以 來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勝地;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洞庭湖與長江匯合之處,枕山帶湖,為巴、蜀、荊、襄之要沖。北宋慶歷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應朋友之約,為重修的岳陽樓作記,千古名文《岳陽樓記》於是誕生。 文章開頭即切入正題,敘述事情的本末緣起。以「慶歷四年春」點明時間起筆,格調莊重雅正;說滕子京為「謫守」,已暗寓對仕途沉浮的悲慨,為後文抒情設伏。下面僅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八個字,寫出滕子京的政績,引出重修岳陽樓和作記一事,為全篇文字的導引。 第2段,格調振起,情辭激昂。先總說「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設定下文寫景范圍。以下「銜遠山,吞長江」寥寥數語,寫盡洞庭湖之大觀勝概。一「銜」一「吞」,何等的氣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極言水波壯闊;「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概說陰晴變化,簡練而又生動。前四句從空間角度,後兩句從時間角度,寫盡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前人之述備矣」一句承前啟後,並回應前文「唐賢今人詩賦」一語。這句話既是謙虛,也暗含轉機,經「然則」一轉,引出新的意境,由單純寫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筆法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從而構出全文的主體。 3~4兩段是兩個排比段,並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兩股奔涌跳躍的情感之流,傳達出景與情互相感應的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3段以「若夫」起筆,意味深長。這是一個引發議論的詞,又表明了虛擬的情調,而這種虛擬又是對無數實境的濃縮、提煉和升華,頗有典型意義。「若夫」以下描寫了一種悲涼的情境,由天氣的惡劣寫到人心的凄楚。這里用四字短句,層層渲染,漸次鋪敘。霪雨、陰風、濁浪構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無光,山嶽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嘯猿啼」之際,怎能不令過往的「遷客騷人」有「去國懷鄉」之慨、「憂讒畏譏」之懼、「感極而悲」之情呢? 第4段以「至若」領起,打開了一個陽光燦爛的畫面。「至若」盡管也是列舉性的語氣,但從音節上已變得高亢嘹亮,格調上已變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寫,雖然仍為四字短句,色調卻為之一變,繪出春風和暢、景色明麗、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鷗鳥在自由翱翔,魚兒在歡快游盪,連無知的水草蘭花也充滿活力。作者以極為簡練的筆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圖,讀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段的句式、節奏與上一段大體相仿,卻也另有變奏。「而或」一句就進一步擴展了意境,增強了疊加詠嘆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氣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樓也」的心境也變成了「寵辱偕忘」的超脫和「把酒臨風」的揮灑自如。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開啟,兼有抒情和議論的意味。作者在列舉了悲喜兩種情境後,筆調突然激揚,道出了超乎這兩者之上的一種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動,因物悲喜雖然是人之常情,但並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堅定的意志,不為外界條件的變化動搖。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憂國憂民之心不改,「進亦憂,退亦憂」。這似乎有悖於常理,有些不可思議。作者也就此擬出一問一答,假託古聖立言,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誓言,曲終奏雅,點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結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悲涼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後標明寫作時間,與篇首照應。 《古文觀止》的作者總評本文說:「岳陽樓大觀,已被前人寫盡。先生更不贅述,止將登樓者覽物之情寫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後文憂樂一段正論。」這一評語確實道出了本文的精神實質。
編輯本段全文分析
中心思想
這篇記敘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後產生的不同感情,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態度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
『貳』 那位哥哥姐姐能幫我找一些關於描寫菊花,梅花,蘭花和竹花的古詩詞呀
蘭花詩十首
愛 蘭
不是生來偏愛蘭,緣於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搖清風,嗅得幽香沁心田。
尋 蘭
心儀蘭花愛意濃,山中尋蹤樂春風。
攀登危岩撥荊棘,一見芳姿露笑客。
采 蘭
雲遮霧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覓幽蘭。
採取奇草花悅目,忘盡飢餓和嚴寒。
養 蘭
陽台蒔蘭數十叢,朝顧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說我已發瘋。
賞 蘭
採回蘭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飛來。
惹我夜半無睡意,燈照芳容細觀測。
夢 蘭
痴心蘭花登山采,歸來未歇數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顧,多少次第夢中開。
畫 蘭
一方宣紙幾筆墨,畫出蘭花迎春開。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來。
題 蘭
陽台蘭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輪回汗。
風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懷。
讀 蘭
始自子稱王者香,空谷幽蘭天下芳。
蒔養數盆顯神韻,引我詩情讀華章。
詠 蘭
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從容。
天賜神香自悠遠,引來蝴蝶弄清風。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 枝開。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庚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嶺梅 張道洽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⑴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⑵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題菊花》)
⑶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菊花》)
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鄭谷《菊》)
⑸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⑹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後,勢利交親不到門。 (范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⑺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劉克庄《菊》)
⑻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鄭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由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朱淑真《黃花》)
陶淵明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中寫道:「進又無能退又難,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學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寫下了「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唐代詩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劉禹錫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裝。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
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一人瑤華詠,從此播樂章。
菊
袁崧
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人少年場。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唐)李賀
一、
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
二、
斫取青光寫楚辭,賦香春粉黑離離。
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三、
家泉石眼兩三莖,曉看陰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四、
古竹老梢惹碧雲,茂陵歸卧嘆清貧。
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一枝入酒樽。
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題劉秀才新竹
(唐)杜甫
數徑幽玉色,曉夕翠煙分。
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
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斫竹
(唐)杜甫
寺廢竹色死,宦家寧爾留。
霜根漸隨斧,風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處送悠悠。
摘自《樊川詩集注》
新竹
劉兼
近窗卧砌兩三叢,估靜添幽別有功。
影縷碎金初透日,聲敲寒玉乍搖風。
天憑費叟煙波碧,莫信湘妃淚點紅。
自是子猷偏愛竹,虛心高節雪霜中。
東湖新竹
陸游
插棘掠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初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雲溪觀竹戲書二絕句
陸游
氣蓋冰霜勁有餘,江邊見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點塵埃住得無。
溪光竹聲兩相宜,行到溪橋竹更奇。
對此莫論無肉瘦,閉門可忍十年飢。
摘自《陸游詩集》第一冊
初食筍呈座中
(唐)李商隱
嫩籜香苞初出林,五陵論價重如金。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
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詩台歷
湘竹詞
(唐)李商隱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酬人雨後觀竹
(唐)薛濤
春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竹離亭
(唐)薛濤
蓊鬱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摘自《薛濤詩箋》
庭 竹
(唐)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煩君惜取根株在,欲氣伶傖學鳳凰。
(詩竹)
(三國)關羽
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莫嫌弧葉淡,終久未凋零。
詩謎
想當年幽居深山,綠鬢婆娑,
引多少騷人墨客。
自歸郎手,經了多少風波,
受了多少折磨。到如今,
直落得青少黃多!休提起—提起來,
珠淚滿江河!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種,欲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敲鼓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墨竹圖軸
(明)夏昶
聞群初夏盡交歡,寫贈琅環著意看。
但願虛心同晚節,年年此日報平安。
摘自《中國歷代題畫詩選注》
題蘭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過新梢出短牆。
塵上不飛人跡斷,碧陰添得晚窗涼。
摘自《題畫詩絕句百首賞析》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里;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竹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迴向天開。
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題畫
(清)鄭板橋
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竹
(明)李日華
清風一榻水雲邊,不獨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書來作枕,夢中熟記篔簹篇。
筍竹二首
(清)鄭板橋
江南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
筍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廚房剝春筠,
此身願辟千絲篾,織就湘簾護美人。
題畫
(清)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題畫
(清)鄭板橋
我有胸中十萬竿,一時飛作淋漓墨。
為鳳為龍上九天,染遍雲霞看新綠。
題畫
(清)鄭板橋
畫根竹枝扦塊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雖然一尺讓他高,來年看我掀天力。
題畫 竹二首
(清)丘逢甲
(一)
拔地氣不撓,參天節何勁。
平生觀物心,獨對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覺無不可。
風雨震諸天,空山自龍卧。
摘自《清詩精華錄》
竹石軸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難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幹才擱筆,清風已凈肺腸泥。
摘自《中國歷代題畫詩選注》
詠竹
(清)紀瓊
風來笑有聲,雨過凈如洗。
有時明月來,弄影高窗里。
摘自1988年《絕句千家台歷》
詠竹
(明)李日華
逗煙堆雨意蕭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記卻灑瓢深草里,醉醒月出來尋。
『叄』 睡蓮的畫家簡介
楊瑞芬,1950年生於北京。師承著名畫家田世光。中國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炎黃女子書畫家聯誼會理事,馬來西亞草堂門金石書畫會理事,榮寶齋畫院特聘教授,北京畫院專業畫家。擅長花鳥,有「大寫意工筆花鳥畫」之稱,范曾贊其作品「寄意花魂鳥魄」。作品多次獲獎,《蜀葵》《地涌金蓮》《睡蓮》《蘭花》等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美協、中國展覽公司、北京美協、北京畫院等單位及國外機構和個人收藏家收藏。曾在中國內地和台灣、香港地區,以及日本、澳洲、韓國、瑞士、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舉行畫展。著有《楊瑞芬作品選》、《楊瑞芬畫集》、《當代名家工筆花鳥精品·楊瑞芬》、《楊瑞芬花鳥畫集》等。入編《中國當代花鳥畫》、《當代中國畫精品·花鳥卷》、《中國工筆畫全集》、《中國現代花鳥畫全集》、《中國花鳥畫名家》、《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年鑒》、《世界華人美術名家書畫集》等。
『肆』 關於「花」的古詩有哪些
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劉禹錫《秋詞二首》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王績《野望》
落霞與孤騖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曹丕《燕歌行》
菡萏香銷翠葉殘,
西風愁起綠波間。
李璟《浣溪沙》
蕭蕭遠樹流林外,
一半秋山帶夕陽。
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
夕陽無事起寒煙。
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秋容老盡芙蓉院,
草上霜花勻似翦。
宋·秦觀《木蘭花》
二月湖水清,
家家春鳥鳴;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寒雪梅中盡,
春風柳上歸。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
發我枝上花。
李白《落日憶山中》
咸陽二三月,
宮柳黃金枝。
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
山中尚含綠。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芳樹無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鳥空啼。
李華《春行即興》
『伍』 金聖嘆不亦快哉譯文
早晨睡覺剛醒,好似聽到家裡的人有嘆息的聲音,說某某人昨夜死了,趕緊叫專過他們屬來問清情況,正是全城中第一個特別有心計的人,不是很快樂嗎!
在私處生了三四個癩瘡,及時地叫人把熱水打來,關上門就洗澡,不是很快樂嗎!
還了多年的舊債,不是很快樂嗎!
有件好瓷器被損壞了,永遠也不會完好了,多次地觀看,只是讓自己的心裡亂糟,於是就告訴廚師作日常器具使用,永遠也不再見到這個東西,不是很快樂嗎!
在大街上走路,見到兩個不懂事的爭執道理,又瞪眼又脖子紅,好像不能共同在一個天底下。可是他們又高高地向對方拱手,低低地彎腰,滿嘴依然地「之呼者也」等字眼。他們的話說得哇哇的,看來好像一年也說不完。忽然來了一個壯漢揮舞著臂膊過來,大聲地在他們中間一喊分開他們,不是很快樂嗎!
『陸』 令箭荷花的畫家簡介
楊瑞芬,1950年生於北京。師承著名畫家田世光。中國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炎黃女子書畫家聯誼會理事,馬來西亞草堂門金石書畫會理事,榮寶齋畫院特聘教授,北京畫院專業畫家。擅長花鳥,有「大寫意工筆花鳥畫」之稱,范曾贊其作品「寄意花魂鳥魄」。作品多次獲獎,《蜀葵》《地涌金蓮》《睡蓮》《蘭花》等被中國美術館、中國美協、中國展覽公司、北京美協、北京畫院等單位及國外機構和個人收藏家收藏。曾在中國內地和台灣、香港地區,以及日本、澳洲、韓國、瑞士、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舉行畫展。著有《楊瑞芬作品選》、《楊瑞芬畫集》、《當代名家工筆花鳥精品·楊瑞芬》、《楊瑞芬花鳥畫集》等。入編《中國當代花鳥畫》、《當代中國畫精品·花鳥卷》、《中國工筆畫全集》、《中國現代花鳥畫全集》、《中國花鳥畫名家》、《現代花鳥畫庫》、《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年鑒》、《世界華人美術名家書畫集》等。
『柒』 要關於「梅」、「蘭」、「竹」、「菊」的古詩各一首,名字、作者都要 拜託,急用!!!!!!!!!
《梅》: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蘭》:
《秋蘭篇》
傅 玄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隨風發,中有雙鴛鴦。
雙魚自踴躍,兩鳥時迴翔。君其歷九秋,與妾同衣裳。
徐豐之
俯揮素波,仰掇芳蘭。尚想嘉賓,希風永嘆。
《竹》:
作於元豐二年(1020)湖州
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
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風霽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籬菊。此君知健否,歸掃南軒綠。
作於元豐二年(1020)湖州
《於潛僧綠筠軒》
宋·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欠大嚼,世間哪有揚州鶴。《蘇軾詩選注》
《菊》:
《菊城吟》
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嘆庭前甘菊花》
杜甫
庭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盡醉 醒,殘花爛漫開何益?
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念茲空長大枝 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捌』 有沒有竹梅蘭菊四君子的詩,最好可以體現出人的品質,如果可以,在找些好畫、卡通一點的圖片。
竹:
水調歌頭·詠竹」
錢樟明
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
幾經狂風驟雨,寧折不易彎。
依舊四季翠綠,不與群芳爭艷,
題吾友梁鐵君俠者畫竹
(清)康有為
生挺凌雲節,飄搖仍自持。
朔風常凜冽,秋氣不離披。
亂葉猶能勁,柔枝不受吹。
只煩文與可,寫照特淋漓。
竹詩詞自序
周芳純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靜坐讀詩篇。
華夏竹文化,源遠數千年。
詩詞如潮海,無力仔細看。
瀏覽逾萬卷,選編萬余言。
古今詩竹者,常學竹風格。
虛心屬秉性,高節貴終生。
狂風竿不彎,暴雨膚更潔。
酷署生清陰,嚴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羆。
衣食住行用,無不勞此君。
貢獻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風若不止,竹林盡毀滅。
我編竹詩詞,奉獻給讀者。
勸君愛惜竹,弘揚竹風格。
揚首望青天
默默無聞處,蕭瑟多昂然。
勇破身,樂捐軀,毫無怨。
樓台庭柱,牧笛洞蕭入垂簾。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梅:
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義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井作十分春
梅 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梅花 林逋
眾芳搖落獨鮮妍 占斷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
描寫菊花詩句:
⑴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⑵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題菊花》)
⑶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菊花》)
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鄭谷《菊》)
⑸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⑹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後,勢利交親不到門。 (范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⑺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劉克庄《菊》)
⑻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鄭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蘭:
愛 蘭
不是生來偏愛蘭,緣於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搖清風,嗅得幽香沁心田。
尋 蘭
心儀蘭花愛意濃,山中尋蹤樂春風。
攀登危岩撥荊棘,一見芳姿露笑客。
采 蘭
雲遮霧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覓幽蘭。
採取奇草花悅目,忘盡飢餓和嚴寒。
養 蘭
陽台蒔蘭數十叢,朝顧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說我已發瘋。
賞 蘭
採回蘭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飛來。
惹我夜半無睡意,燈照芳容細觀測。
夢 蘭
痴心蘭花登山采,歸來未歇數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顧,多少次第夢中開。
畫 蘭
一方宣紙幾筆墨,畫出蘭花迎春開。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來。
題 蘭
陽台蘭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輪回汗。
風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懷。
『玖』 十首花的古詩
十首花的古詩有
花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詠牡丹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畫菊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已酉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海棠
東風渺渺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次韻梨花
桃花人面各相紅,不及天然玉作容。
縱向風塵塵莫染,輕輕籠月倚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