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花舞
㈠ 新加坡華族舞蹈有哪些特色
新加坡近一半是華人,華族舞蹈從中國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並在這塊新的土地上形成了獨具新加坡特色的華族舞蹈。
華族的民間舞蹈種類多種多樣。舞獅、舞龍、紅綢舞等眾多經過改編的民間舞蹈都是由華人傳播到新加坡的。例如中國福建流傳至新加坡的歌舞「採茶燈」,又稱「採茶撲蝶」,深受廣大新加坡群眾的喜愛。相傳,「昔時,每逢採茶季節,茶女們上山摘新茶,休息時,常聚於山上的『茶寮』,演唱茶歌,配以採茶勞動、撲蝶的舞蹈動作,久而久之,動作漸漸趨於多樣,隊形變換豐富,並被用於喜慶場合,成為年節喜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採茶燈」的舞蹈動作優美,靈活多變,節奏感強。除此之外,漢族的膠州秧歌也受到新加坡人民的歡迎,它是在演唱秧歌的基礎上吸收了外來形式而成為舞、戲結合的表演形式。海南黎族的打鼓舞也叫「鑼鼓舞」,原是為驅鬼、除病、求平安,人們請道公表演的舞蹈。開始前,先把一面木鼓置於鼓架上,兩旁站著數名敲擊銅鑼相配合的助手。表演者(道公)身穿長袍,頭纏紅巾,並插上幾根山雞羽毛,兩手各執鼓槌邊擊鼓邊舞,鼓聲或輕或重,鼓點時疏時密,舞步、舞姿隨之變化,鑼聲與之配合,舞者神情肅穆,舞姿威武粗獷。另外,跳錢鈴雙刀舞時,舞者兩人,一人持長約60厘米的竹製「錢鈴棍」(竹子兩端挖空,裝上銅錢),另一人兩手執鋒利的「五寸尖刀」,持刀者圍繞持棍者揮刀刺擊。持棍者邊敲打出聲,邊上下左右揮棍防禦,表演格鬥場面。驚險中,突出了他們的靈巧、機智。黎族男子喜歡弄刀棍,此舞表現出了黎族男子堅強勇敢的性格。此外,荷花舞、劍舞等,都在不同時期傳入了新加坡。1947年8月,中國歌舞劇藝社受邀到新加坡訪問演出,舉行了巡演並組織了培訓活動,指導新加坡的舞蹈愛好者學習、排練中國的舞蹈節目,對華族舞蹈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紀50年代,新加坡的舞蹈家積極響應「新文化」的號召,開始尋求新的角度來編排新加坡題材的舞蹈。此後,新加坡的舞蹈家將華族的民間舞蹈與其他種族的民間舞蹈加以整合,融入民族友好的題材,象徵民族大團結。
新加坡華族的舞蹈服飾與中國的服飾相差無幾,既有體現中國古代文化的傳統服飾,也有熱情奔放的少數民族服飾。雖然經過時間的洗禮和不同文化的撞擊,但在它們身上還是可以看到中國元素的影子,同時也可見在新加坡生活的華族人民對家鄉的眷念之情。
㈡ 贊美荷花舞蹈的詞語
百獸率舞、抄抃風舞潤、伯歌季舞襲、不舞之鶴、長袖善舞、吹彈歌舞、歌樓舞榭、山雞舞鏡
歌台舞榭、歌舞昇平、歌鶯舞燕、鼓舞人心、酣歌恆舞、歡欣鼓舞、龍飛鳳舞、鸞歌鳳舞
眉飛色舞、翩翩起舞、婆娑起舞、前歌後舞、輕歌曼舞、鵲笑鳩舞、群魔亂舞
山雞對鏡、手舞足蹈、聞雞起舞、舞衫歌扇、舞文弄法、舞文弄墨、喜躍抃舞
㈢ 舞蹈詠荷表達什麼意思
《詠荷》運用寫意化改造的扇子塑造荷葉荷花的形象,結合編導、舞者巧妙編排和運用,將觀眾帶入一種詩情畫意的觀賞境界,頗具審美特徵和寫意性目的。
也許正是因為此類道具本身就具備表現價值和審美意義,其對於世間事物寫意性的審美特徵又十分廣泛不受局限,使其在舞蹈表演中的運用是赤手可熱的,其中也不乏很多經典作品。如群舞《荷花舞》,雖然與作品《詠荷》一樣表現的都是荷花的美,但兩者在道具的運用上卻完全不一樣。
《荷花舞》 的道具不是拿於手上,舞者們身著長裙,道具荷葉盤連接墜在裙下,盤上四面各有一枝挺立的荷花,道具雖然一直處於視覺下方,但它巧妙之處就在此,寫意性道具荷葉盤的裝潢鋪設,將舞台變成了荷花池,舞者的雙腳藏於荷葉盤之中。
一系列的隊形變化皆看不出舞者的步伐,宛若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們乘著荷葉在水池中川流不息,在花海中翩然起舞,鋪展開一幅美麗動人的舞蹈畫卷。
(3)新荷花舞擴展閱讀:
《詠荷》,膠州秧歌女子獨舞,所用道具為秧歌舞蹈中運用較多的扇子。而與傳統的扇子不同的是,《詠荷》 中的扇子設計獨特,是一把360°的雙面大扇,一面為綠色,一面為枚紅色,展開來後,綠色那面就像一-片荷葉,而紅色那面則像極了一朵盛開的荷花。
作品前半段時,枚紅色的扇面是折藏在綠色扇面里的。舞者著一身綠衣,扇子在手中就如延展開來的枝葉,曼妙的身姿配合手持扇子不斷舞動的扇花:撇扇、抖扇、繞扇、甩扇、開合扇,舞者手中之扇與肢體動作完美融合,渾然一體。
㈣ 舞蹈《詠荷》的作品介紹
碧綠的荷葉,嬌嫩抄的荷花,映襲襯著妙齡少女俏麗的臉龐的,荷葉羅裙,相互交映,組成了一幅美好和諧的畫面,請欣賞由陳依盈、湯邁同學帶來的漢族雙人舞《詠荷》。
《詠荷》融合了多種舞蹈元素,風格飄逸,以古典舞的韻味、優美輕盈的舞姿、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把古典民族舞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4)新荷花舞擴展閱讀
詠荷舞的創作來自於《采蓮曲》唐王昌齡
采蓮姑娘的綢裙子綠得如同荷葉一般,鮮艷的荷花正迎著姑娘的臉龐盛開。采蓮姑娘掩映在盛開的荷塘中時隱時現,直到聽見了《采蓮曲》的歌聲,才知道她們正忙著采蓮。這首詩重要寫采蓮姑娘的俏麗容貌
亭亭玉立的碧綠荷葉和妙齡少女的綠色羅裙融為一體,嬌嫩的荷花映襯著少女俏麗的臉龐。荷葉和羅裙,荷花和面龐相互烘托,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了一幅美好和諧的圖畫。這里寫采蓮少女的衣著容貌,色彩鮮艷而不庸俗,洋溢著濃重的生活力息。
後兩句寫動景,由於荷葉和羅裙、荷花和人面融為一體,所以采蓮姑娘稍微一動就不見了蹤影,直到聽見歌聲才知道她們在荷塘中采蓮。
㈤ 《荷花舞》的編導是誰
經典版本,戴愛蓮
㈥ 荷花舞的傳統
荷花舞的隊形有龍擺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隊形變化,它的藝術價值是壯觀中寓柔雅,輕捷中有平穩,所以又稱「地飄兒」、「地遊子」,這種藝術表現形式不僅表現了農耕民族對主宰降雨的龍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機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隊形表示太平,表達漢民族文化的心態和靈魂的舞蹈創造,是地方傳統文化對遠古龍、鳳文化的傳承,是中國古文化對地方民俗的滲透。
㈦ 結合荷花舞與愛蓮說,談談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舞蹈的發展變化。。急救。。。。
現代舞流抄行一陣後,有復襲古潮流湧起,可以說在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愛蓮說創新是舞者提醒人們保持中通外直亭亭凈植,在展現民族舞優美的同時亮出了以舞煉人的情操。發展么,倒是多元化,但有的衍生出的舞蹈越來越膚淺,什麼人都可以跳,入門簡單且體現不出難度,比如像鬼步舞之類的。學街舞、拉丁、街舞的越來越多,如今的古典舞反而讓人難接受,畢竟不是大眾化的么,難度太大。話說,民族、芭蕾等古典舞需要大力維護啊。
那個愛蓮說我倒是跳過。
㈧ 2021荷花杯舞蹈比賽時間
2021荷花杯舞蹈比賽時間2021年10月25-27日。
中國舞蹈「荷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經中宣部立項、中央兩辦批準的全國性專業舞蹈評獎活動,旨在獎勵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表彰成績突出的舞蹈創作與表演人員,活躍舞蹈理論與舞蹈評論,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現已成功舉辦了十二屆,推出了大批優秀作品和舞壇新人,是業內唯一的具有權威性和導向性的中國舞蹈藝術全國性評獎,也是標志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的專家獎。
此次「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選在濟南舉辦,不僅是濟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民族民間舞在精神氣質和文化底蘊上相契合,更源於山東省文聯、山東省舞協以及濟南市委、市政府的積極爭取和大力支持。
㈨ 荷花舞蹈證書有用嗎
有用。
荷花舞是中國民間舞蹈之一,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是周先祖公劉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遺俗和農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間荷花舞文化的歷史人文環境,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