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荷花俏
⑴ 三國時期是不是有個叫鮮比荷的人
軻比能(2世紀?-235年),為中國三國時期的鮮卑首領之一。
軻比能出身鮮卑支部,因他作戰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所以被鮮卑民眾推舉為大人。軻比能因其部落近塞,所以他抓住有利條件積極學習漢族先進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鮮卑族的進步和北方的民族融合。
軻比能統率下的部眾,戰守有法,戰鬥力相當強大。自曹操北征後向曹氏進貢表示效忠。魏文帝時,軻比能受封附義王。軻比能在進行部落統一戰爭時,受魏國干涉,受沉重打擊,於是對魏懷貳,獻書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鬆警惕。此後,軻比能的部眾變得強盛,控弦十餘萬騎,為害魏國邊境。每次鈔略得財物,軻比能都公開透明地均平分配,所以得部眾死力,各部大人都敬畏之。實力強大後,他繼續部落統一戰爭,於是威行諸部落,建立起強大的鮮卑族政權。深感威脅的魏國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韓龍將其刺殺,其政權立刻崩潰,鮮卑民族再次陷入混戰。
⑵ 希特勒的主力大將有那些人求包括德·中文名和簡介!~~
漢斯·馮·西克特(hans von seeckt)
馮.西克特,有「二戰德軍之父」之稱, 1919年7月他擔任了戰後德軍的總參謀長,一年後成為德國國防軍總司令。1920年到1926年間他在這個職位上立下了怎麼評價都不為高的豐功偉績。在那個政治動盪、國家一片混亂的時代,他締造了一支成為國家中流砥柱、被證明為同時代訓練最佳、領導能力最強的軍隊。他制定了重新武裝和重振士氣的計劃,使德軍最大的優勢——軍官團得以保留,使新的戰術戰法得以醞釀而成。凡爾賽和約規定德軍人數不得超過十萬,所以西克特製定的標準是:士兵身體良好,有12年以上的服役經驗;軍官要有25年以上的從伍經驗。一旦成為國防軍的一分子,要接受某一方面的專門培訓,重點是領導才能。他極為重視士兵的個人技能和主觀能動性。合約禁止德國擁有軍事院校,他就聯合團一級的單位建立了一個建在部隊上的軍事教育體系,每一位列兵都受到成為軍士的培訓,每一位軍士都受到成為軍官的培訓,每一位軍官都受到成為將軍的培訓。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習,使專業技能得到精進,職業素養得到提高。沒有坦克、高炮,就用紙板、木料仿製,德軍也許是唯一用玩具飛機模擬真飛機演練對空射擊的軍隊!單兵在演習中要自稱 是某某排,或者代表一個8人機槍組。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馮·西克特的「十萬陸軍」!
引用一些他的話語:
「有國無防是可恥的!」
「任何不平等條約、任何敵人不能從 身上奪走的東西是堅強的信念。當命運再一次召喚德國人民武裝起來時(這一天終將到來!),他將看到勇士而非懦夫緊緊握住忠誠的武器。只要有鋼鐵般的雙手和意志,使用什麼武器都無所謂。」
「先進裝備能戰勝一個個血肉之軀,但無法戰勝人類不朽的精神!」
馮·西克特為人謙虛,的確可以用高風亮節來形容。他拒絕過退役時的元帥晉升,身為德國國防軍總司令而停留在陸軍一級上將的軍銜上(這使很多人對希特勒在40年一口氣封了12個元帥非常不滿〕。但與二戰時某些將領不加上軍銜人們就毫無所知不同,光憑馮·西克特這個名字而無需任何華麗的辭藻和頭銜就已經在世界軍事史上擲地有聲。被尊稱為「二戰德軍之父」,「革命化」之前的德軍被叫做「馮西克特的軍隊」,難道還不能體現出他的地位嗎?
亞力山大·馮·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
法肯豪森對抗日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擬訂了抗日的戰略總藍圖。這位較正直的軍人,對中國的軍事訓練,改革及部隊裝備、海空軍、防空設施等方面投入了滿腔心血,盡心盡責地做了大量工作。
1935年7月,他擬就的「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對二年後爆發的抗戰的大致走向,有相當准確的判斷,並起了相當大的指導作用。
在建議書中寫道:「目前威脅中國最嚴重而最迫切者,當然日本。日本對中國之情,知之極悉。其利害適與中國相反,故必用盡各種方法破壞中國內部之團結與圖強,至少設法遲延其實現。」「設想則政府有堅忍意志,斷無不抵抗而即承認敵方要求,沉默接受。鄙意民氣即是造成抵抗意志,故不容輕視。苟領袖無此種意志,則人民亦不肯出而抵抗。抵抗意志必須有實力之兵力,方有固定之基礎,目前中國陸軍,故不能擔任新式戰爭,但未若不可用持久抗敵,迫使其增加兵力,一切重要莫過於成立雖小而極端新式之國防軍。」
「一旦軍事上發生沖突,華北即直受威脅,若不戰而放棄河北,則隴海路及其重大城市,即陷於罪前戰區,對黃河防線,不難由山東方面,取席捲之勢。對海正面有重大意義者,首推長江。敵苟能控制中國最重要之中心點,直至武漢一帶,則中國之防力已失一最重要之根據,於是至內地,中國截分為二。」
「目前國軍主力,俱集中於南部、西部,宜速抽調可以節省之兵力,分駐各區,使能應作戰之用。凡作戰所用部隊,宜集中於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區間。北方則掩護隴海路及沿路有關生存之設備,故最初抵抗區務必向北推進,是以滄縣、保定之線宜絕對防禦,…….最後戰線為黃河,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泛濫,增厚其防禦力。東部有兩事極關重要:一個封鎖長江,一為警衛首都,兩者有密切之聯帶關系。次之為武漢、南昌,可做支撐點,宜用全力固守,以維持通廣州之聯絡。終之四川,為最後防地。」
他主持了長江江陰要塞的布防,凇滬線、吳福線、澄陰線的構築。在中德軍工間的合作也起了積極的作用,盡量使買賣雙方互惠互利,各持所需。「極力介紹於中國最有利益而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物品及列定公平的價格,而不顧慮到原產地的情形和商號。」以致於有些德國公司氣惱地罵他「是不是德國人?」
抗戰爆發後,德國顧問的身影始終在最前線出現。華北、凇滬、徐州等等。德式樣板師、德式裝備在抗戰初期,對支撐大局功不可沒。
二戰開始後,由於日德的特殊關系,1938年,德政府嚴令顧問團回國。甚至以不歸國以叛國,取消國籍沒收財產為脅。7月8日,馮法肯豪森等顧問在廣州揮淚登船。在作為法國北部及比利時德軍最高長官時,馮法肯豪森在「中國辛特勒」的策應下了,依*自己的官職,盡力救助比利時被納粹逮捕的地下反抗人士,使比利時並沒有發生向法國那樣的慘劇。
heinz gunderian 海因茨.古德里安——德國裝甲兵之父,閃電戰之父
古德里安,德國陸軍一級上將,納粹德國裝甲兵之父,德國「閃擊戰」創始人。
1888年出生於東普魯士一德國陸軍軍官世家,1908年正式加入德國陸軍,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接受過正規而系統的軍校教育,但對於坦克戰則是勇於創新,無師自通而遠勝他人。
雖然英國的富勒和利德爾.哈特最早提出高速坦克戰理論,並且世界上第一支實驗性的裝甲部隊也是英國人最早在索爾茲伯里平原上組建的,但是,古德里安以驚人的執著超越了這些理論先驅,一手創建和訓練了德國的裝甲兵,可以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人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勝利都必須歸功於這個人。因為在那時,單是以各方兵力和裝備的對比來看,德國並不足以取勝任何一個歐洲強國,只是因為成功運用了高速坦克戰(即「閃擊戰」)的戰術,才使得德國人的勝利顯得如此輝煌。
古德里安提出的閃擊戰核心是:「以具有強大突擊和機動能力的快速機械化進攻部隊,集結大量作戰飛機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的重炮,以向裝甲兵提供迅速,熾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種無堅不摧的突擊力量,並產生令人膽戰心驚的震撼,使敵人在驚愕中喪失鬥志,使敵崩潰而非全殲敵軍,由後續部隊完成清剿潰散敵軍」。
希特勒的上台為古德里安的實踐提供了最廣闊的場所。
1939年8月,他擔任第19軍軍長(含第3裝甲師),一個月後就參加了波蘭戰役,這個坦克軍作為德軍北翼的開路將,一路如入無人之境,在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里,他和克萊斯特的裝甲軍的高速前進就使戰術落後的波蘭人陷入重圍,德國步兵所起的作用就是圍捕包圍圈裡的敵軍。
1940年5月,參加法國戰役, 他又一次擔任了攻擊矛頭,由於曼斯泰因的建議,德國人將主要攻勢移至南翼的阿登山地——通常被認為是坦克無法通過的地區——古德里安在這里決定性地超越了他原來的紙上談兵,他的進攻速度不僅令對手,甚至令他的上級和希特勒都膽戰心驚:在渡過馬斯河後,他就不再將坦克當自行火炮使用,而是盡可能地發揮高速向深遠地區運動,從色當直到濱海的阿布維爾、格拉夫林,完成了一個舉世震驚的大包圍圈,把北部法蘭西和比利時的所有盟軍都裝進了口袋。
並且,他還打破了現代戰爭史上的進攻速度紀錄,就是在不到六天的時間里他的裝甲軍長驅直入四百多公里,即橫貫法國,將坦克開到了大西洋岸邊,如不是空軍元帥戈林爭功,希特勒下令就地停止追擊,英法聯軍將在敦刻爾克全軍盡沒,在整個人類史上,也許只有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和美國內戰時期的薛爾曼曾經有過同樣紀錄。
1941年5月,他升任第2裝甲集團軍司令,蘇德戰爭爆發後,他的果敢前進再次震驚世界,他與霍斯的第3裝甲集團軍成了決定性的突擊力量, 在五個月內,連續進行了幾個有名合圍殲擊戰,即明斯克戰役、斯摩棱斯克戰役、基輔會戰和維亞茲馬會戰,直逼莫斯科城下,光是俘虜就差不多有兩百萬人,這在人類戰爭史上只怕也是絕無僅有的,基輔會戰也做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合圍殲滅戰而載入史冊——俘虜蘇軍達六十六萬多人。
基輔戰役後,古德里安率軍北上,參加對向莫斯科作戰的「台風攻勢」。他的部隊曾攻到莫斯科城下,但在實力雄厚的蘇聯紅軍面前,「閃擊戰」失去了效力。
俄羅斯嚴寒的冬天降臨了,德軍的戰鬥力銳減,古德里安斷定攻取莫斯科無望,因而極力建議將部隊撤往冬季防線,休整再戰而惹惱了希特勒,結果被免去軍職。
其後他仍然被希特勒起用,擔任過裝甲兵總監和總參謀長,負責編組,訓練新的裝甲部隊,他雖已反感希特勒,但仍據絕了參加1944年7月暗殺希特勒的「黑色樂隊」。因而再得希特勒信任,在7月22日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但直到大戰結束,他再也沒能親自指揮他手創的德國裝甲部隊馳騁沙場。
1945年3月,他因力主停戰而再次被解職,5月10日在慕尼黑家中被美軍俘虜,1954年古德里安死於心臟病,終年68歲。
古德里安性情剛烈,是為數極少的敢於頂撞希特勒的將領之一,並著有《注意--坦克》一書。
曼斯坦因
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將領,他的戰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劃的每一次戰役幾乎都是傑作,總是令對手舉止失措,膽戰心驚,他是那種能夠將現代化的機動觀念和傳統的運動戰思維巧妙地融為一體的專家,同時對於各種戰術運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軍事天才。
1939年,他擔任南方集團軍群的參謀長,跟隨倫斯德特元帥參加了波蘭戰役。
1940年,正是由於他對整個對法攻勢作戰的計劃提出修正,其要點就是集中幾乎全部的裝甲部隊,將主要攻擊方向移到敵人最意料不到的方向,就是遍布森林的阿登山地,使德國人在一個戰役中就擊垮了英法比荷等國的聯軍。
1941年,他被任命為第五十六裝甲軍的軍長,在蘇德戰爭開始時,從東普魯士出發,四天的時間就突進了三四百公里,同年九月被希特勒指派為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征服了整個克里米亞半島和著名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期間還在亞速海濱的刻赤半島擊退了以斯大林命名的蘇軍攻勢,僅俘虜就接近五十萬人,而德軍的兵力總共不過六個師而已,他也因功擢任元帥。
1942年8月,他被抽往北方,參加列寧格勒的圍城戰,在拉多加湖的反包圍戰中,他擊潰了蘇軍第二集團軍,殲滅了了其中的七個步兵師、六個步兵旅和四個裝甲旅。
這年年底,由於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被合圍,他受命指揮新成立的「頓河」集團軍群進行救援,由於希特勒的堅守命令而功敗垂成,而如果按照他所擬定的戰略,是很可能在這個戰役中利用一個巨大的旋轉攻勢將整個斯大林格勒周圍的蘇軍(這幾乎是蘇軍的全部家底),一舉壓迫在黑海岸邊予以全殲的。最後這個雄偉的計劃因為盲目的犧牲造成兵力太弱,變成了一次戰術性(而非戰略性)的勝利,這就是軍事史上卓越的「哈爾科夫反擊戰役」,他以對比極其懸殊的兵力(以師的數目計算是一比八),擊打在滾滾前進的蘇軍側翼上,一個星期之內,原來向西南進攻的蘇軍紛紛潰退,漫無秩序地逃過了北頓涅茨河,他於是繼續向北進攻蘇軍的後方,重新搶佔了早些時候被蘇軍收復了的哈爾科夫——這次戰役的一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戰爭推遲了兩年才結束。他也因此獲得了「橡樹」級的鐵十字勛章。
其後他擔任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官,繼續指揮了半途而廢的庫爾斯克會戰和之後一系列的困難的防禦戰,庫爾斯克會戰期間他很節約地使用手頭的幾支精銳裝甲部隊,使7月12日蘇軍在普羅霍羅夫卡的進攻中遭受了重大損失。
1944年3月因在前線指揮失利被解除指揮職務,編入預備軍。後因希特勒無法忍受他的直言相諫,他被免去軍職,雖然為了表彰他的戰功,又賜給他「劍」級的鐵十字勛章,但希特勒再也沒有起用他。
曼施泰因一生征戰,不僅親自指揮了無數次戰役,具有高超的指揮藝術,而且參與了德國許多侵略計劃的制定,顯示出卓越軍事家的才能。
隆美爾
這個德國裝甲兵的戰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一位聲名顯赫的風雲人物。戰後,聯邦德國用他的名字給戰艦街道和兵營命名,美國還拍攝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一位美國歷史學家認為,構成出入隆美爾傳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詐和詭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揮裝甲部隊時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常使對手措手不及。世界各國研究和介紹他的著述甚多,其軍事指揮藝術和用兵特點,在軍界具有廣泛的影響。
卡爾·鄧尼茨karl doenitz——不甘沉默的戰俘
深夜,空曠的山野,一群野狼瘋狂地追逐著獵物,眼睛泛著陰森森的綠光,一陣凄厲的嚷叫人肺腑。「狼群!」這里所說的狼群不在山野,而在海上,蓄養它的主人叫卡爾.馮.鄧尼茨。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英國德累斯特的德國戰俘營里歡呼雀躍,戰俘們知道,與親人團聚的日子不遠了。然而,這興奮之潮卻沒能打動海軍上尉鄧尼茨,他仍像慣常一樣沉默無言,刊登停戰消息的報紙他看過了後就仍掉了。鄧尼茨是在戰爭結束前夕被俘的。1918年10月初,他指揮自己的潛艇在地中海馬爾他海域襲擊了一支英國護航船隊,成功後,潛艇發生故障,上浮時,恰巧鑽進了護航艦隊的中間。緊急下潛已來不及了,猛烈的炮火擊穿了艇殼。他一言不發,被手持步槍的英國水兵押上了驅逐艦。「有什麼辦法能夠從海上打敗英國?」在那年一年的寂寞無聊的戰俘生涯中,鄧尼茨苦思冥想這個問題。英德戰爭還會爆發,在當時他就認准了這一點。水面艦隊不是對手,孤零零地潛艇與護航嚴密的運輸船隊對陣,也是負多勝少,他的被俘就是明證。終於,他緊皺的眉頭慢慢舒展開了。戰後不久,鄧尼茨回到德國,重新加入了海軍。
「 見過狼群嗎?見過狼群廝咬的情景嗎?」阿爾插斯山的森林中狼多的是,酷愛打獵的鄧尼茨是見慣了,也許他就是從這里得到的啟迪。而對台下這批德國潛艇部隊的新成員,鄧尼茨不乏耐心。「他們的潛艇必須結成群,以群對群,才能打破英國人的記航體制!」
1935年,希特勒在磨刀霍霍准備戰爭,德國潛艇部隊重新組建,鄧尼茨擔任了這支以一戰時著名的潛艇英雄威丁根命名的潛艇支隊的支隊長。這時,他開始將籌劃多年的潛艇「狼群戰術」投入訓練。到1939年9月戰爭爆發時,「狼群戰術」已十分完善了。
鄧尼茨具有狼一樣的性格,寡言殘忍,意志堅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放出的「狼群」肆虐於大西洋和地中海,幾乎斷送了大英帝國的命運。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戰後的回憶錄中仍心有餘悸地寫道:「戰爭中,唯獨使 真正害怕的是德國潛艇的威脅!」
⑶ 好心人幫下忙行嗎(追50)
斯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國際著名數學家、理論物理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終身教授。這位生於1942年的當代享有盛譽的傑出學者,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霍金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大學學習後期,開始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運動神經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殘疾的種種困難,於1965年進入劍橋大學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任研究員。這個時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問題上,創立了宇宙之始是「無限密度的一點」的著名理論。1969年任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科學傑出成就研究員。1972年後在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學部進行研究工作,1975年任重力物理學高級講師,1977年任教授,1979年任盧卡斯講座數學教授。其間,1974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
1985年霍金喪失語言能力,表達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電腦聲音合成器。他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操縱一個特製的滑鼠器在電腦屏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後通過電腦播放聲音,通常製造一個句子要5、6分鍾,為了合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要准備10天。
著有《空間-時間的大比例結構》(1973,合著)、《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百年評論》(1979,合編)、《超空間和超重力》(1981,合編)、《宇宙之始》(1983,合編)、《時間簡史》(1988年)。
1985年5月應邀訪問中國。2002年8月來華出席國際數學家大會。2006年6月15日,霍金在香港科技大學主持以「宇宙的起源」為題的公開講座。6月19日,霍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2006年國際弦理論大會開幕式並作學術報告。
發現氫氣的偉大學者——卡文迪許
古怪的性格
17一18世紀,在歐洲的科學家中,出身於中產階級的為數不少。當時沒有專門的科研機構,科學家很多是業余的。,他們根據自己的愛好作一些科學研究,器材、葯品都得花自己的錢。這就要求科學家不僅具備有一定的經濟條件,更需要一顆奉獻給科學的心。卡文迪許恰好具備了這一切。許多人都說,卡文迪許是18世紀英國有學問人中最富者,有錢人中最有學問者。這樣說的確毫不誇張。
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許出生在英國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德文郡公爵二世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肯特郡公爵的第四個女兒。早年卡文迪許從叔伯那裡承接了大宗遺贈, 1783年他父親逝世,又給他留下大筆遺產。這樣他的資產超過了130萬英鎊,成為英國的巨富之一。
二氧化碳的研究和氫氣的發現
由於這種古怪的性格,卡文迪許長期深居獨處,整天埋頭在他科學研究的小於地。他把他家的部分房子進行了改造。一所公館改為實驗室,一處住宅改為公用圖書館,把自家豐富的藏書供大家使用,1733年他父親死後,他又將他的實驗基地搬到鄉下的別墅。將別墅富麗堂煌的裝飾全部拆去,大客廳變成實驗室,樓上卧室變成觀象台。甚至在宅前的草地上豎起一個架子,以便攀上大樹去觀測星象。至於踐踏了那些名貴的花草,他毫不在乎。這些都表明,對於科學研究池簡直象著了魔一樣。
「 1766年,卡文迪許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論人工空氣的實驗」。這篇論文主要介紹了他對固定空氣(即二氧化碳,在化學命名法提出之前,人們是這樣稱呼二氧化碳的)、易燃空氣(即氫氣)的實驗研究。
1781年,普利斯特列宣稱他做了一個「毫無頭緒」的實驗:他將卡文迪許發現的氫氣和自己發現的脫燃素空氣(即氧氣)混和在一閉口瓶中,然後用電火花燃爆,發現瓶中有露珠生成。他懷疑自己的實驗結果,也無法解釋自己的實驗。當普利斯特列將這一情況告訴卡文迪許後,引起了後者的興趣。在徵得普利斯特列的許可後,卡文迪許繼續這一實驗。由於他設計的實驗較精確,很快得到結論。在他1784年發表的論文「關於空氣的實驗,中指出:氫氣和普通空氣混和進行燃爆,幾乎全部氫氣和1/5的普通空氣凝給成露珠,這露珠就是水。他又採用氧氣代替普通空氣進行多次實驗,同樣獲得了水。他還證明氫氣和氧氣相互化合的體積此為2.02:1。由此他確認了水是由氫氣和氧氣化合而成的。
卡文迪許雖然一生獨居,但是科學研究所開辟的新天地給他的生活提供了特別的斤趣。雖然他自小身體虛弱,但是他的生活一直很有規律,所以很少生病,直到1810年3月10日,才以79歲的高齡與世永別。
奧 斯 特
(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
奧斯特丹麥物理學家。1777年8月14日生於蘭格朗島魯德喬賓的一個葯劑師家庭。1794年考入哥本哈根大學,1799年獲博士學位。1801~1803年去德、法等國訪問,結識了許多物理學家及化學家。1806年起任哥本哈根大學物理學教授,1815年起任丹麥皇家學會常務秘書。1820年因電流磁效應這一傑出發現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1829年起任哥本哈根工學院院長。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
他曾對物理學、化學和哲學進行過多方面的研究。由於受康德哲學與謝林的自然哲學的影響,堅信自然力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長期探索電與磁之間的聯系。1820年4月終於發現了電流對磁針的作用,即電流的磁效應。同年7月21日以《關於磁針上電沖突作用的實驗》為題發表了他的發現。這篇短短的論文使歐洲物理學界產生了極大震動,導致了大批實驗成果的出現,由此開辟了物理學的新領域——電磁學。
1812年他最先提出了光與電磁之間聯系的思想。1822年他對液體和氣體的壓縮性進行了實驗研究。1825年提煉出鋁,但純度不高。在聲學研究中,他試圖發現聲所引起的電現象。他的最後一次研究工作是抗磁性。
1908年丹麥自然科學促進協會建立「奧斯特獎章」,以表彰做出重大貢獻的物理學家。1934年以「奧斯特」命名CGS單位制中的磁場強度單位。1937年美國物理教師協會設立「奧斯特獎章」,獎勵在物理教學上做出貢獻的物理教師。
居里夫婦
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
---居里夫人
比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生於巴黎一個醫生家庭里.在他的兒童和少年時期,性格上好個人沉思,不易改變思路,沉默寡言,反應緩慢,不適應普通學校的灌注式知識訓練,不能跟班學習,人們都說他心靈遲鈍,所以從小沒有進過小學和中學.父親常帶他到鄉間採集動、植、礦物標本,培養了他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學到了如何觀察事物和如何解釋它們的初步方法.居里14歲時,父母為他請了一位數理教師,他的數理進步極快,16歲便考得理學士學位,進入巴黎大學後兩年,又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880年,他21歲時,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體的特性,發現了晶體的壓電效應.1891年,他研究物質的磁性與溫度的關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順磁質的磁化系數與絕對溫度成反比.他在進行科學研究中,還自己創造和改進了許多新儀器,例如壓電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靜電計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爾·居里與瑪麗·居里結婚.
居里夫婦親自體驗了鐳的生理效應,他們曾不止一次地被鐳射線燙傷.他們與醫生一起研究將鐳用於治療癌症,開創了放射性療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為了自己的祖國波蘭和第二祖國法國,參加了戰地衛生服務工作,組織X光汽車和X光照相室為傷兵服務,還用鐳來治療傷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戰結束後,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創建的鐳學研究所,繼續自己的研究工作並培養青年學者.晚年完成了釙和錒的提煉.居里夫人在無任何防護設施的情況下從事了35年的鐳元素研究,加上大戰期間四年建立X射線室的工作,射線嚴重地損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嚴重貧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離開自己心愛的實驗室,並於1934年7月4日與世長辭.
居里夫婦一生澹泊、謙虛,不喜歡世俗的恭維與贊揚,不關心個人的名利和地位.在發現鐳和提煉成功以後,他們不請求專利,也不保留任何權利.他們認為,鐳是一種元素,應該屬於全人類.他們向全世界公開他們的提鐳方法.對他們花費十幾年制備出來的、約值十萬美元的一克多鐳,全部交給了鐳學研究所,不取分文.對美國婦女界贈獻給她的一克鐳,也不據為私有,一半給了法國鐳學研究所,一半給了華沙的鐳學研究所.在將鐳用於治療癌症時,他們本可以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但是他們商定,不要他們的發明帶來的一切物質利益.他們辛勤勞動的目的,是為人類從新發現中獲得幸福.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ni(1879--1955)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愛因斯坦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相對論的創立者,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他1905年提出的相對論,使人們對物理學和世界的看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對人類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我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建立在嶄新的時空觀上。
愛因斯坦生於德國,是一個安靜而孤僻的孩子,喜愛閱讀和聽音樂,做事認真而目的明確。他雖然文靜,但並不順從被動,甚至向家庭教師扔過椅子。後來,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但仍然非常固執。愛因斯坦洞悉力敏銳16歲發現了牛頓力學的缺陷,撥開當時「物理學天空上的兩朵烏雲」之一。
愛因斯坦推翻了人們認為空間和時間都是絕對的常識,於1905年提出了狹義相對論,提出了光量子假說,正確解釋了布朗運動,推導出了著名的公式 E=mc2。他的第二個科學成就的高峰是在1915年到1917年,建立了廣義相對論,修正了牛頓的引力理論,預言了使世界為之轟動的光線引力彎曲現象,提出了激光的原理,開創了宇宙學的研究。統一場理論和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統一問題,是報一生未競的事業,也是目前科學研究的前沿課題。
1933年,愛因斯坦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國直到去世。他一生都熱心於社會正義和人類和平事業。他說:「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到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意義。」
法拉第
(Faraday,Michel,1791~1867)
法拉第是著名的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這在物理學上起了重要的作用。1834年他研究電流通過溶液時產生的化學變化,提出了法拉第電解定律。這一定律為發展電結構理論開辟了道路,也是應用電化學的基礎。1845年9月13日法拉第發現,一束平面偏振光通過磁場時發生旋轉,這種現象被稱為「法拉第效應」。光既然與磁場發生相互作用,法拉第便認為光具有電磁性質。1852年他引進磁力線概念。他主張電磁作用依靠充滿空間的力線傳遞,為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開辟了道路,也是提出光的電磁波理論的先驅,他的很多成就都是很重要的、帶根本性的理論。他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發電機。所有現代發電機都是根據法拉第的原理製作的。法拉第還發現電介質的作用,創立了介電常數的概念。後來電容的單位「法拉」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法拉第從小就熱愛科學,立志獻身於科學事業,終於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
牛 頓
(Isaac Newton,1643~1727)
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經典力學體系的奠基人。
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對我怎樣評價。我卻這樣認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時而發現了一個光滑的石子兒,時而發現一個美麗的貝殼而為之高興的孩子。盡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還神秘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牛頓(英國)
牛頓1643年1月4日(儒略歷1642年12月25日)誕生於英格蘭東部小鎮烏爾斯索普一個自耕農家庭。出生前八九個月父死於肺炎。自小瘦弱,孤僻而倔強。3歲時母親改嫁,由外祖母撫養。11歲時繼父去世,母親又帶3個弟妹回家務農。在不幸的家庭生活中,牛頓小學時成績較差,「除設計機械外沒顯出才華」。
牛頓自小熱愛自然,喜歡動腦動手。8歲時積攢零錢買了錘、鋸來做手工,他特別喜歡刻制日晷,利用圓盤上小棍的投影顯示時刻。傳說他家裡牆角、窗檯上到處都有他刻劃的日晷,他還做了一個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稱為「牛頓鍾」,一直用到牛頓死後好幾年。他還做過帶踏板的自行車;用小木桶做過滴漏水鍾;放過自做的帶小燈籠的風箏(人們以為是彗星出現);用小老鼠當動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他觀察自然最生動的例子是15歲時做的第一次實驗:為了計算風力和風速,他選擇狂風時做順風跳躍和逆風跳躍,再量出兩次跳躍的距離差。牛頓在格蘭瑟姆中學讀書時,曾寄住在格蘭瑟姆鎮克拉克葯店,這里更培養了他的科學實驗習慣,因為當時的葯店就是一所化學實驗室。牛頓在自己的筆記中,將自然現象分類整理,包括顏色調配、時鍾、天文、幾何問題等等。這些靈活的學習方法,都為他後來的創造打下了良好基礎。 牛頓的《光學》是他的另一本科學經典著作(1704年)。該書用標副標題是「關於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顏色的論文」,集中反映了他的光學成就。
第一篇是幾何光學和顏色理論(棱鏡光譜實驗)。從1663年起,他開始磨製透鏡和自製望遠鏡。在他送交皇家學會的信中報告說:「我在1666年初做了一個三角形的玻璃棱鏡,以便試驗那著名的顏色現象。為此,我弄暗我的房間……」接著詳細敘述了他開小孔、引陽光進行的棱鏡色散實驗。關於光的顏色理論從亞里士多德到笛卡兒都認為白光純潔均勻,乃是光的本色。「色光乃是白光的變種。牛頓細致地注意到陽光不是像過去人們所說的五色而是在紅、黃、綠、藍、紫色之間還有橙、靛青等中間色共七色。奇怪的還有棱鏡分光後形成的不是圓形而是長條橢圓形,接著他又試驗「玻璃的不同厚度部分」、「不同大小的窗孔」、「將棱鏡放在外邊」再通過孔、「玻璃的不平或偶然不規則」等的影響;用兩個棱鏡正倒放置以「消除第一棱鏡的效應」; 取「來自太陽不同部分的光線,看其不同的入射方向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並「計算各色光線的折射率」,「觀察光線經棱鏡後會不會沿曲線運動」;最後才做了「判決性試驗」:在棱鏡所形成的彩色帶中通過屏幕上的小孔取出單色光,再投射到第二棱鏡後,得出核色光的折射率(當時叫「折射程度」),這樣就得出「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種彩色光所組成的非勻勻的混合體」。這個驚人的結論推翻了前人的學說,是牛頓細致觀察和多項反復實驗與思考的結果。
牛頓在科學上的巨大成就連同他的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點和一套初具規模的物理學方法論體系,給物理學及整個自然科學的發展,給18世紀的工業革命、社會經濟變革及機械唯物論思潮的發展以巨大影響。這里只簡略勾畫一些輪廓。 牛頓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體系被愛因斯坦贊為「理論物理學領域中每一工作者的綱領」。這是一個指引著一代一代科學工作者前進的開放的綱領。但牛頓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不可避免地有著明顯的時代局限性和不徹底性,這是科學處於幼年時代的最高成就。牛頓當時只對物質最簡單的機械運動作了初步系統研究,並且把時空、物質絕對化,企圖把粒子說外推到一切領域(如連他自己也不能解釋他所發現的「牛頓環」),這些都是他的致命傷。牛頓在看到事物的「第一原因」「不一定是機械的」時,提出了「這些事情都是這樣地井井有條……是否好像有一位……無所不在的上帝」的問題,(《光學》,疑問29),並長期轉到神學的「科學」研究中,費了大量精力。但是,牛頓的歷史局限性和他的歷史成就一樣,都是啟迪後人不斷前進的教材。
"數學之神"——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後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其原因在於他通過大量實驗發現了杠桿原理,又用幾何演澤方法推出許多杠桿命題,給出嚴格的證明。其中就有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數學上也有著極為光輝燦爛的成就。盡管阿基米德流傳至今的著作共只有十來部,但多數是幾何著作,這對於推動數學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個著名的故事是: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裡面摻有銀子,便請阿基米德鑒定一下。當他進入浴盆洗澡時,水漫溢到盆外,於是悟得不同質料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阿基米德高興得跳起來,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里卡!尤里卡』』〔希臘語enrhka,意思是『我找到了』〕他將這一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的減輕的重量,等於排去液體的重量,總結在他的名著《論浮體》〔On Floating Bodies〕中,後來以『阿基米德原理』著稱於世。
《砂粒計算》,是專講計算方法和計算理論的一本著作。阿基米德要計算充滿宇宙大球體內的砂粒數量,他運用了很奇特的想像,建立了新的量級計數法,確定了新單位,提出了表示任何大數量的模式,這與對數運算是密切相關的。
丹麥數學史家海伯格,於1906年發現了阿基米德給厄拉托塞的信及阿基米德其它一些著作的傳抄本。通過研究發現,這些信件和傳抄本中,蘊含著微積分的思想,他所缺的是沒有極限概念,但其思想實質卻伸展到17世紀趨於成熟的無窮小分析領域里去,預告了微積分的誕生。
正因為他的傑出貢獻,美國的E.T.貝爾在《數學人物》上是這樣評價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張開列有史以來三個最偉大的數學家的名單之中,必定會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兩們通常是牛頓和高斯。不過以他們的宏偉業績和所處的時代背景來比較,或拿他們影響當代和後世的深邃久遠來比較,還應首推阿基米德。
安 培
(Andre-Marie Ampere,1775~1836)
安培法國物理學家。 1775年1月22日生於里昂一個富商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父親按照盧梭的教育思想,鼓勵他走自學成才之路。12歲時就自學了微分運算和各種數學書籍,顯示出較高的數學天賦。為了能到里昂圖書館去看接閱讀歐勒、伯努利等人的拉丁文原著,他還花了幾星期時間掌握了拉丁文。14歲時就鑽研了當時狄德羅和達蘭貝爾編的《網路全書》。沒有上過任何學校,依靠自學,他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識。 1793年(18歲)因其父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被殺,為了糊口他做了家庭教師。在讀了一本盧梭關於植物學的書以後,又重新燃起了他對科學的熱情。1802年,在布爾讓-布雷斯中央學校任物理學及化學教授,1808年被任命為新建的大學聯合組織的總監事,此後一直擔任此職。1814年被選為帝國學院數學部成員。1819年主持巴黎大學哲學講座。1824年任法蘭西學院實驗物理學教授,1836年6月10日在馬賽逝世。
他的興趣十分廣泛,早年是在數學方面,曾研究過概率論及偏微分方程,他的一篇關於博奕機遇的數學論文曾引起達朗貝爾的矚目。後來又作了些化學研究,他只比阿伏加德羅晚三年導出阿伏加德羅定律。由於他高超的數學造詣,他成為將數學分析應用於分子物理學方面的先驅。他的研究領域還涉及植物學、光學、心理學、倫理學、哲學、科學分類學等方面。他寫出了《人類知識自然分類的分析說明》(1834~1843)這一涉及各科知識的綜合性著作。
他的主要科學工作是在電磁學上。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的消息由阿拉果帶回巴黎,他作出迅速反應,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提出了3篇論文,報告他的實驗研究結果:通電螺線管與磁體相似;兩個平行長直載流導線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進而他用實驗證明,在地球磁場中,通電螺線管猶如小磁針樣取向。一系列實驗結果,提供給他一個重大線索:磁鐵的磁性,是由閉合電流產生的。起先,他認為磁體中存在著一個大的環形電流,後來經好友菲涅耳提醒(宏觀圓形電流會引起磁體中發熱),提出分子電流假說。他試圖參照牛頓力學的方法,處理電磁學問題。他認為在電磁學中與質點相對應的是電流元,所以根本問題是找出電流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此,自1820年10月起,他潛心研究電流間的相互作用,這期間顯示了他的高超實驗技巧。依據四個典型實驗,他終於得出了兩個電流元間的作用力公式。他把自己的理論稱作「電動力學」。安培在電磁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是《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它是電磁學的重要經典著作之一。
此外,他還提出,在螺線管中加軟鐵芯,可以增強磁性。1820年他首先提出利用電磁,現象傳遞電報訊號。
以他的姓氏安培命名的電流強度的單位,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之一。
⑷ 用塑料袋裝熱的東西,對人有么危害嗎,比如米線呀稀飯呀
補充樓上的``塑料袋在高溫下會分解出一種叫做「二惡英」
摘要:二惡英dioxin,俗又稱二惡因。屬於氯代三環芳烴類化合物,是由200多種異構體、同系物等組成的混合體。其毒性以半致死量(LD50)表示。比氰化鉀要毒約100倍,比砒霜要毒約900倍。為毒性最強,非常穩定又難以分解的一級致癌物質。它還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及內分泌毒性。本文綜述了二惡因的致癌機理,它所引起的症狀及世界近年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二惡因事件。
關鍵詞:二惡因,致癌機理,症狀,二惡因事件
自美軍在越戰中大量使用脫葉劑(橙劑)造成二惡英污染,到1999年比利時等國發生「毒雞」事件,世界上屢次發生與二惡英有關的污染事故,使得二惡英污染和防治成為各國關注的環境熱點之一。
1致癌機理
二惡英是多氯代三環氧雜芳烴類有毒化學品的俗稱(原結構為1,4-二氧雜環已二烯),實際上包括了當今世界上兩類最危險的環境污染物——多氯代二苯並二惡英(Poly-o-chlorinated dibenzodioxin,PCDD)和多氯代二苯並呋喃(Poly-o-chlorinated dibenzofuran,PCDF)。由於每個氯原子可以占據其化學結構中八個取代位置中的任何一個,因此含有一定數目氯原子的PCDD和PCDF可以有若干個異構體。理論上講PCDD總計可以有75個異構體、PCDF共有135個異構體。研究已經證實,這兩類化合物的毒性明顯地依賴於氯原子的取代數目和取代位置,其2、3、7、8取代位置的異構體毒性最高;2、3、7、8—T4CDF的豚鼠口服液的LD50值分別為0.6-2ug/kg和5—10ug/kg,是迄今毒性最高的化合物,毒性是氟化鈉的130倍、砒霜的900倍,被稱為「毒中之毒」。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與殺蟲劑DDT毒性相當的有毒化學品,環保組織更是將其視為危害環境的大敵之一,因而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對其分析方法、毒性,環境行為和健康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動物實驗資料表明,TCDD容易被胃腸道吸收,分布於動物體內各個部位,由於二惡英同脂肪具有較強的親和力,二惡英進入動物體後一般在肝、脂肪、皮膚或肌肉中蓄積,或是進入富含脂肪的禽畜產品,如牛奶及蛋黃。當人食用了被二惡英污染的禽畜肉、蛋、奶及其製成品,如黃油、乳酪、香腸、火腿等,二惡英也就進入了人體,同樣在人體的脂肪層或臟器中蓄積起來,並幾乎不可能通過消化系統排出體外。連續接觸TCDD,體內蓄積可以達到一個穩定水平。二惡英有強烈的致癌和致畸作用,動物實驗表明,二惡英首先誘發肝臟和呼吸系統癌症,其次還導致免疫系統疾病,增加機體受感染的機會,屬於最危險的環境污染物,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二惡英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
2來源
二惡英的發生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在製造包括農葯在內的化學物質,尤其是氯系化學物質,象殺蟲劑、除草劑、木材防腐劑、落葉劑(美軍用於越戰)、多氯聯苯等產品的過程中派生;
二是來自對垃圾的焚燒。焚燒溫度低於800℃,塑料之類的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燒,極易生成二惡英。二惡英隨煙霧擴散到大氣中,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的是極小部分,更多的則是通過食品被人體吸收。以魚類為例,二惡英粒子隨雨落到江湖河海。被水中的浮游生物吞食,浮游生物被小魚吃掉,小魚又被大魚吃掉,二惡英在食物鏈全程中慢慢積淀濃縮,等聚在大魚體內的濃度已是水中的3000多倍了,而處於食物鏈頂峰上的人類體內將會聚集更多的二惡英。可怕的是一旦攝入二惡英就很難排出體外,積累到一定程度,它就引起一系列嚴重疾病。
3危害
二惡英對人體有毒,中毒後先出現非特異症狀,如眼睛、鼻子和喉嚨等部位有刺激感,頭暈,不適感和嘔吐。接著在裸露的皮膚上,如臉部,頸部出現紅腫,數周後出現「氯座瘡」等皮膚受損症狀,有1毫米到1厘米的囊腫,中間有深色的粉刺,周邊皮膚有色素沉著,有時伴有毛發增生。氯痤瘡可持續數月乃至數年。
此外,二惡英急性中毒症狀還有肝腫,肝組織受損,肝功能改變,血脂和膽固醇增高,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等。精神-神經系統症狀主要為失眠,頭痛,煩躁不安,易激動,視力和聽力減退以及四肢無力,感覺喪失,性格變化,意志消沉等。
最令人注目的是二惡英的致癌性和致畸性。動物實驗已證實二惡英的致癌性。觀察表明,長期接觸二惡英的工人和越戰老兵(接觸了含有二惡英的落葉劑),其癌症發病率明顯提高。
國際組織已把二惡英從可疑致癌物重新劃分為人類一級致癌物。
4治理
為減少垃圾污染,不少地方正興起一股垃圾焚燒熱,但若處理不當造成二次污染,同樣容易出現令人頭疼的二惡英。二惡英的溫床——爐排爐垃圾直接焚燒爐應進行嚴格管理乃至關閉,小型爐排爐直接焚燒爐的爐溫一般為850-1000攝氏度,這使得焚燒時產生的二惡英難於完全分解,分片建設200噸-300噸/日的垃圾熱解氣化焚燒發電廠己是當務之急。
由於二惡英的劇毒性,各國環境保護部門都規定了嚴格的排放標准。如德國規定的垃圾焚燒設備二惡英排放限值為0.1毫微克。
二惡英在高溫下產生,也在更高溫下(1200攝氏度)被除掉,故可以通過高溫焚燒的方法達到凈化的
5二惡英事件
· 二惡英驚嚇紐西蘭人 · 分解二惡英的新裝置 · 日本:二惡英排放量居世界首位 · 二惡英:結構 來源 毒性 · 環境毒品二惡英 · 香煙中也含二惡英 · 不只食同類物 預防[二惡英] 要多吃涼拌菜 清除[二惡英] · 何謂二惡英 · 醫學專家解釋「何為二惡英」 · 二惡英的毒害機理 · 二惡英與食品安全 · 「二惡英」帶來了什麼? · 二惡英污染在比蔓延 又有233家養豬場被關 · 就二惡英污染事件 比農民掀起大規模抗議活動 · 二惡英污染何來? 飼料中摻了工業油 · 比利時第二家「污染雞」事件元兇 · 比利時等國受二惡英污染食品 我國通告暫停進口和禁止經銷 · 比利時最新報告——污染雞禍首為工業用油 · 封殺二惡英 · 追蹤二惡英的來龍去脈 歐洲食品市場風波迭起 二惡英恐懼四處蔓延 · 二惡英離我們是近是遠 · 對二惡英不必過於恐慌 · 日本是「二惡英」大國 · 日本立法治理二惡英污染 · 從「二惡英」事件說起 · 101噸比荷德法受污染禽畜肉進入我國,七人專家組緊急成立 ——中國奮起迎戰「二惡英」 · 「二惡英」讓全球陷入恐慌 我們究竟能吃什麼 · 二惡英事件意味著什麼 ·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頒布實施 · 中國拒絕二惡英 · 預防二惡英有方 高麗參時來運轉 · 我國有能力嚴格監控二惡英 · 警惕燒垃圾燒出二惡英 · 專家呼籲規范垃圾處理標准 · 市衛生局貫徹衛生部緊急通知禁銷比利時等國受污染食品 · 國產乳及乳製品 沒有二惡英污染 · 纖維植物葉綠素能克體內二惡英 · 上海人大代表指出垃圾處置謹防二次污染 · 纖維食品有助排除二惡英
⑸ 用塑料袋裝熱的食物,對人有什麼危害嗎,比如米線呀稀飯呀
塑料袋在高溫下會分解出一種叫做「二惡英」
摘要:二惡英dioxin,俗又稱二惡因。屬於氯代三環芳烴類化合物,是由200多種異構體、同系物等組成的混合體。其毒性以半致死量(LD50)表示。比氰化鉀要毒約100倍,比砒霜要毒約900倍。為毒性最強,非常穩定又難以分解的一級致癌物質。它還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及內分泌毒性。本文綜述了二惡因的致癌機理,它所引起的症狀及世界近年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二惡因事件。
關鍵詞:二惡因,致癌機理,症狀,二惡因事件
自美軍在越戰中大量使用脫葉劑(橙劑)造成二惡英污染,到1999年比利時等國發生「毒雞」事件,世界上屢次發生與二惡英有關的污染事故,使得二惡英污染和防治成為各國關注的環境熱點之一。
1致癌機理
二惡英是多氯代三環氧雜芳烴類有毒化學品的俗稱(原結構為1,4-二氧雜環已二烯),實際上包括了當今世界上兩類最危險的環境污染物——多氯代二苯並二惡英(Poly-o-chlorinated dibenzodioxin,PCDD)和多氯代二苯並呋喃(Poly-o-chlorinated dibenzofuran,PCDF)。由於每個氯原子可以占據其化學結構中八個取代位置中的任何一個,因此含有一定數目氯原子的PCDD和PCDF可以有若干個異構體。理論上講PCDD總計可以有75個異構體、PCDF共有135個異構體。研究已經證實,這兩類化合物的毒性明顯地依賴於氯原子的取代數目和取代位置,其2、3、7、8取代位置的異構體毒性最高;2、3、7、8—T4CDF的豚鼠口服液的LD50值分別為0.6-2ug/kg和5—10ug/kg,是迄今毒性最高的化合物,毒性是氟化鈉的130倍、砒霜的900倍,被稱為「毒中之毒」。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與殺蟲劑DDT毒性相當的有毒化學品,環保組織更是將其視為危害環境的大敵之一,因而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對其分析方法、毒性,環境行為和健康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動物實驗資料表明,TCDD容易被胃腸道吸收,分布於動物體內各個部位,由於二惡英同脂肪具有較強的親和力,二惡英進入動物體後一般在肝、脂肪、皮膚或肌肉中蓄積,或是進入富含脂肪的禽畜產品,如牛奶及蛋黃。當人食用了被二惡英污染的禽畜肉、蛋、奶及其製成品,如黃油、乳酪、香腸、火腿等,二惡英也就進入了人體,同樣在人體的脂肪層或臟器中蓄積起來,並幾乎不可能通過消化系統排出體外。連續接觸TCDD,體內蓄積可以達到一個穩定水平。二惡英有強烈的致癌和致畸作用,動物實驗表明,二惡英首先誘發肝臟和呼吸系統癌症,其次還導致免疫系統疾病,增加機體受感染的機會,屬於最危險的環境污染物,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二惡英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
2來源
二惡英的發生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在製造包括農葯在內的化學物質,尤其是氯系化學物質,象殺蟲劑、除草劑、木材防腐劑、落葉劑(美軍用於越戰)、多氯聯苯等產品的過程中派生;
二是來自對垃圾的焚燒。焚燒溫度低於800℃,塑料之類的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燒,極易生成二惡英。二惡英隨煙霧擴散到大氣中,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的是極小部分,更多的則是通過食品被人體吸收。以魚類為例,二惡英粒子隨雨落到江湖河海。被水中的浮游生物吞食,浮游生物被小魚吃掉,小魚又被大魚吃掉,二惡英在食物鏈全程中慢慢積淀濃縮,等聚在大魚體內的濃度已是水中的3000多倍了,而處於食物鏈頂峰上的人類體內將會聚集更多的二惡英。可怕的是一旦攝入二惡英就很難排出體外,積累到一定程度,它就引起一系列嚴重疾病。
3危害
二惡英對人體有毒,中毒後先出現非特異症狀,如眼睛、鼻子和喉嚨等部位有刺激感,頭暈,不適感和嘔吐。接著在裸露的皮膚上,如臉部,頸部出現紅腫,數周後出現「氯座瘡」等皮膚受損症狀,有1毫米到1厘米的囊腫,中間有深色的粉刺,周邊皮膚有色素沉著,有時伴有毛發增生。氯痤瘡可持續數月乃至數年。
此外,二惡英急性中毒症狀還有肝腫,肝組織受損,肝功能改變,血脂和膽固醇增高,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等。精神-神經系統症狀主要為失眠,頭痛,煩躁不安,易激動,視力和聽力減退以及四肢無力,感覺喪失,性格變化,意志消沉等。
最令人注目的是二惡英的致癌性和致畸性。動物實驗已證實二惡英的致癌性。觀察表明,長期接觸二惡英的工人和越戰老兵(接觸了含有二惡英的落葉劑),其癌症發病率明顯提高。
國際組織已把二惡英從可疑致癌物重新劃分為人類一級致癌物。
4治理
為減少垃圾污染,不少地方正興起一股垃圾焚燒熱,但若處理不當造成二次污染,同樣容易出現令人頭疼的二惡英。二惡英的溫床——爐排爐垃圾直接焚燒爐應進行嚴格管理乃至關閉,小型爐排爐直接焚燒爐的爐溫一般為850-1000攝氏度,這使得焚燒時產生的二惡英難於完全分解,分片建設200噸-300噸/日的垃圾熱解氣化焚燒發電廠己是當務之急。
由於二惡英的劇毒性,各國環境保護部門都規定了嚴格的排放標准。如德國規定的垃圾焚燒設備二惡英排放限值為0.1毫微克。
二惡英在高溫下產生,也在更高溫下(1200攝氏度)被除掉,故可以通過高溫焚燒的方法達到凈化的
5二惡英事件
· 二惡英驚嚇紐西蘭人 · 分解二惡英的新裝置 · 日本:二惡英排放量居世界首位 · 二惡英:結構 來源 毒性 · 環境毒品二惡英 · 香煙中也含二惡英 · 不只食同類物 預防[二惡英] 要多吃涼拌菜 清除[二惡英] · 何謂二惡英 · 醫學專家解釋「何為二惡英」 · 二惡英的毒害機理 · 二惡英與食品安全 · 「二惡英」帶來了什麼? · 二惡英污染在比蔓延 又有233家養豬場被關 · 就二惡英污染事件 比農民掀起大規模抗議活動 · 二惡英污染何來? 飼料中摻了工業油 · 比利時第二家「污染雞」事件元兇 · 比利時等國受二惡英污染食品 我國通告暫停進口和禁止經銷 · 比利時最新報告——污染雞禍首為工業用油 · 封殺二惡英 · 追蹤二惡英的來龍去脈 歐洲食品市場風波迭起 二惡英恐懼四處蔓延 · 二惡英離我們是近是遠 · 對二惡英不必過於恐慌 · 日本是「二惡英」大國 · 日本立法治理二惡英污染 · 從「二惡英」事件說起 · 101噸比荷德法受污染禽畜肉進入我國,七人專家組緊急成立 ——中國奮起迎戰「二惡英」 · 「二惡英」讓全球陷入恐慌 我們究竟能吃什麼 · 二惡英事件意味著什麼 ·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頒布實施 · 中國拒絕二惡英 · 預防二惡英有方 高麗參時來運轉 · 我國有能力嚴格監控二惡英 · 警惕燒垃圾燒出二惡英 · 專家呼籲規范垃圾處理標准 · 市衛生局貫徹衛生部緊急通知禁銷比利時等國受污染食品 · 國產乳及乳製品 沒有二惡英污染 · 纖維植物葉綠素能克體內二惡英 · 上海人大代表指出垃圾處置謹防二次污染 · 纖維食品有助排除二惡英
⑹ 為什麼我的審美總是與別人不一樣
每個人的審美觀都有所不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的情況,可能跟你性格及經歷有關系。
為什麼我的審美觀和別人的審美觀不同,
和別人的審美觀不同
這很正常
你也不必勉強自己去欣賞別人所謂的美
堅持自己的審美
其實我覺得抖音上那些拍的視頻
我覺得有些做作
我也不喜歡刷抖音
就像每個人三觀不一樣
審美觀不一樣也很正常
不喜歡看你也可以選擇不看
當然不可能,完全一致,有喜歡的就有喜歡的人,脾氣還性格都不強,其外怪的,比如說如果你喜歡一件衣服,人都喜歡所有的審美觀都是那就發發明衣服說的人都買,這不就行了,所以說那就不用那麼多實際了,所以是因為喜歡這喜歡那,這個很正常,每個人觀點不一致,這才是比荷邏輯的,我覺得其實也並不是你的事,沒辦不好,也不能說別人是沒關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缺點,各人各有人的優點,這些都是不置可否的,反正大家一定都會有同意的,除非有一個人使勁的非常完美,大部分的人都贊同,這已經非常不錯了,好了,我說的可能就是我的觀點吧,你也不要自卑,也不要覺得自己很得意,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別人有別人的理由,你也有你自己的理由,大家的觀點誰也同意不了,誰知道很正常的?這一期來共同說說就行了,然後你自己可以做的,別人惡心,可以在心裡想一想而已就行了,別人其實都是一樣,好了,我就說這么多了,你也可以多看看大家的意見吧,大家的意見可能是會更全面,更中肯,因為三個愁飛的第一個作業了嗎?更多人的觀點才會接近正軌吧
⑺ 為什麼我的審美觀和別人的審美觀不同
從你描述里再東西來看呢人的審美觀,當然不可能,完全一致,有喜歡的就有喜歡的人,脾氣還性格都不強,其外怪的,比如說如果你喜歡一件衣服,人都喜歡所有的審美觀都是那就發發明衣服說的人都買,這不就行了,所以說那就不用那麼多實際了,所以是因為喜歡這喜歡那,這個很正常,每個人觀點不一致,這才是比荷邏輯的,我覺得其實也並不是你的事,沒辦不好,也不能說別人是沒關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缺點,各人各有人的優點,這些都是不置可否的,反正大家一定都會有同意的,除非有一個人使勁的非常完美,大部分的人都贊同,這已經非常不錯了,好了,我說的可能就是我的觀點吧,你也不要自卑,也不要覺得自己很得意,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別人有別人的理由,你也有你自己的理由,大家的觀點誰也同意不了,誰知道很正常的?這一期來共同說說就行了,然後你自己可以做的,別人惡心,可以在心裡想一想而已就行了,別人其實都是一樣,好了,我就說這么多了,你也可以多看看大家的意見吧,大家的意見可能是會更全面,更中肯,因為三個愁飛的第一個作業了嗎?更多人的觀點才會接近正軌吧,我說的可能就這么多廢話,不知道你還有什麼問我,這樣回答你滿意不?如果你能看到很開心,我也是會分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