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爆西蘭花
❶ 醬爆鯊魚肚家常做法,正宗醬爆鯊魚肚怎麼做
主料:鯊魚肚350克、西蘭花200克
輔料:蒜苔100克、青蒜一棵、青椒2-3個、洋蔥1/2個、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豆瓣醬或黃豆醬1湯匙、料酒1湯匙、白糖1/2湯匙、鹽少許、胡椒粉少許、香油少許
醬爆鯊魚肚的做法步驟
3.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3湯匙,文火下入蔥姜蒜末煸香,倒入全部蔬菜和青蒜翻炒幾下;加入1湯匙豆瓣醬(或黃豆醬)煸出香味。再轉大火倒入鯊魚肚翻炒,放入鹽、白糖、生抽、料酒和一大勺開水,喜歡吃辣的可加些豆瓣醬或小米辣一起翻炒,加蓋燒至收汁,出鍋前淋上幾滴香油,撒一些白鬍椒粉和味精拌勻。關火起鍋裝盤。
小貼士
鯊魚肚的發制:
1、水發:用溫水將魚肚洗凈,放鍋內加冷水燒開,燜兩個小時後,用布將魚肚擦一遍,換開水繼續燜泡。每次換水時,先將魚肚用冷水洗一下,再用熱水燜,發透為止。發制魚肚時,切忌碰到蝦水與蟹水,以防瀉身。
2、油發:鍋放火上,添油大半鍋,油熱三成,將干魚肚放入漿軟,切開再放油鍋內,用勺壓住,文火浸炸。見魚肚起泡翻過來炸;如油溫升高,可將鍋端下;油溫下降後,再端上火,反復頓火。炸制時間的長短,可根據魚肚的質量而定。質厚的炸制的時間稍長,質薄的炸制的時間較短。不能大火高溫炸制,以防皮焦肉不透。魚肚炸透的標準是:鍋內的油不翻花,魚肚一拍就斷,斷面處呈海綿狀。炸好的魚肚放盆內,先用東西壓住,再倒入開水,使其浸發回軟,然後撈出,擠去水分。根據所做菜餚的需要,切成不同的形狀,用開水氽幾次,漂去油質,用開水養住,每天換水兩次。做菜時,用毛湯汆一下,即可燒制。
❷ 西蘭花怎麼炒好吃
【西蘭花炒蝦球】
1、材料:鮮蝦、西蘭花、紅椒 配料:蒜、料酒、生抽、糖、鹽、油、香油
2、西蘭花去粗莖,掰成小塊(不要用刀切,會散掉);蒜切末;紅椒切菱形片;
鮮蝦剝成蝦仁備用。(可以把蝦事先用料酒、胡椒粉腌漬一下,也可等炒菜時烹入料酒);
3、炒鍋熱油,放入西蘭花煸炒1分鍾左右盛出待用;
4、炒鍋用小火爆香蒜末,然後放入蝦仁,用中火拌炒,待蝦仁變色後,淋入料酒和少許生抽、糖,加入西蘭花和紅椒,用大火迅速翻炒,最後加鹽,淋少許香油即可。
小貼士:
◎西蘭花也可以放入加了少許鹽的沸水中焯一下,在用冷水過一下,再與蝦仁同炒
◎蒜與西蘭花與蝦搭配味道都非常好,所以盡量不要省去蒜
◎這道菜中一定要選用新鮮的蝦仁才鮮美,冷凍的蝦仁味道要差很多
◎蝦本身就很鮮美,所以一定不能加雞精或味精
素炒西蘭花
主料: 西蘭花 250克 蘑菇(鮮蘑) 100克
配料: 胡蘿卜 50克 大蒜(白皮) 5克
調料: 鹽 2克 味精 1克 植物油 20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西蘭花切小朵;
2. 大蒜剝去蒜皮,拍碎剁成蒜末;
3. 胡蘿卜去皮洗凈,切片;
4. 西蘭花、蘑菇、胡蘿卜放入開水中氽燙30秒撈出;
5. 鍋中倒入20克油燒熱,把蒜末爆香,再放入花椰菜、洋菇、胡蘿卜炒勻;
6. 放入調味料(鹽、味精)即可。
❸ 小朋友多吃雞心好嗎
雞心有營養的,可以讓孩子吃的,一周吃兩三次都...它的營養價值應該跟雞肉差不多,雞心含有大量蛋白質,能促進生長發育,還含有脂溶性維生素,尤其含維生素AD,可以預防鈣缺乏病(如佝僂病)和增強視力,對於防近視有好處 推薦吃法: 西蘭花醬爆雞心 西蘭花容易入味兒,還解膩,用來做各種菜品的配菜真是不錯了,營養也好 用料 主料雞心200克西蘭花2朵 調料花生油2湯匙食鹽1/2茶匙蔥1段蒜2瓣豆瓣醬1湯匙白糖1茶匙陳醋1湯匙紅燒汁1湯匙 西蘭花醬爆雞心的做法 1.將西蘭花和雞心分別焯水控干待用 2.鍋熱後倒入適量花生油,6成熱後倒入蔥蒜末煸香,然後倒入適量豆瓣醬炒勻 3.下雞心翻炒 4.倒入少許陳醋翻炒 5.倒入紅燒汁翻炒均勻 6.加入適量白糖快速炒勻 7.加入適量食鹽炒勻 8.倒入焯水控乾的西蘭花快速翻炒 9.裝盤食用 烹飪技巧 1、雞心從一側剪開呈扇形,將多餘的脂肪剪掉,焯水後口感更有韌性、去除血腥味; 2、西蘭花焯水不要太過,後期加入稍微一炒就可以出鍋; 3、喜歡吃辣的將豆瓣醬換成郫縣豆瓣醬即可。
❹ 中餐常見的烹飪方法有哪些
烹飪法如下:
炒 古寫作「煼」,是目前最基本的烹調方法之一;即將食物切成小件,連同調味料放入燒猛油的鐵鑊(鍋)中迅速翻攪致熟的手法。
熗 食物切好後,經沸水或熱油的「灼」或「泡」等處理後,再在燒鑊(鍋)中爆入干辣椒和花椒油拌勻的烹調方法。
炊 即利用蒸、煮等將食物致熟的方法。多見冠名在潮州菜中。
煮 最簡單的烹調方法之一;在鑊(鍋)中用適量的沸水或湯水以及調味料將食物致熟的烹調方法。
煎 燒熱鐵鑊(鍋),放入少許生油,然後將食物平灘緊貼在鑊中,利用慢火熱油使食物的表面呈金黃色及致熟的烹調方法。
爆 利用熱鑊(鍋)熱油,攢入適量調好的汁醬或湯水,使鑊中的小件食物快速致熟又賦入香氣的烹調方法。
炸 古寫作「煠」,最常用的烹調方法之一;指將食物放入大量的熱油中致熟至脆的烹調手法。
烚 古寫作「煠」,利用大量的沸水將肉質較韌的食物在爐火上炊軟炊熟的加工方法。
滾 利用大量的沸水的涌動將食物窳味帶出的加工方法。利用大量的湯水將已煎好的食物煮熟並得出湯水的烹調方法。
氽 北方烹調術語,古為「川」;近乎粵菜的「淥」,即將加工成丸狀或片狀的食物在沸水中致熟後,撈起入碗中,再添入沸湯的烹調方法。
灼 北方寫作「焯」;是指食物切成薄片等,利用沸水迅速至熟再蘸上醬料而吃的烹調方法。
炟 將蔬菜放入添有梘水或生油的沸中用慢火煮透,使成品軟並保持翠綠的加工方法。
涮 北方烹調術語;將切成薄片的食物放入辣湯中致熟再蘸上醬料而吃的烹調方法。
煀 古時寫作「爩」;指將食物直接放入鑊(鍋)中或瓦罉(煲)中,加入大量姜蔥等香料料頭,蓋上蓋,利用大量的香料料頭至香及達到成熟的烹調方法。
焗 利用灼熱的粗鹽等將用錫紙或玉扣紙等包封好的食物在密封的條件下致熟的烹調方法。利用沙姜粉加精鹽調拌致熟的烹調方法或是用密封的條件受熱致熟的烹調方法。
燜 北方烹調法;指質韌的食物放入鑊(鍋)中,加入適量的湯水,蓋上蓋並利用文火炊軟及致熟的烹調方法。
炆 近乎北方烹調法的「燒」,故有「南炆北燒」之說;指質韌的食物放入鑊(鍋)中,加入適量的湯水,利用文火炊軟及致熟的烹調方法。
燴 用適量的湯水將多種肉料和蔬菜一同炊煮的烹調方法。
蒸 利用水蒸汽的熱力使食物致熟的烹調方法。
燉 食物加入清水或湯水,放入有蓋的容器中,蓋蓋,再利用水蒸汽的熱力致熟並得出湯水的烹調方法。北方菜系是指用大量湯水及文火將食物炊軟炊熟的烹調方法。
扣 食物經調味及預加工後,整齊排放入扣碗之中隔水蒸熟,然後主料覆扣入碟中再潑上用原汁勾好的琉璃的烹調方法。
煲 將食物放入大量的清水,置在爐火上慢火炊熟並得出湯水的烹調方法。
熬 利用慢火長時間地將肉料鮮味融入湯水中並使湯水濃縮的加工方法。
靠 利用濃味的原料和鮮湯,利用文火和通過較長的時間將鮮味賦入另一種乏味主料中的加工或烹調方法。
煨 古作埋入炭灰至熟方法。今指利用姜蔥和湯水使食物入味及辟去食物本身的異味的加工方法。北方菜系又指食物連同湯水放入密封的瓦壇中,在文火中致熟的烹調方法。
焐 替代「煨」的古意,指食物經腌制後,用荷葉等包裹,再用濕泥或面圖裹封,置入炭火中致熟的烹調方法。
烘 點心或食物調好味或加工好後置入烘爐中致熟的烹調方法。
煸 同煏,舊訛寫作「鞭」或「火便」,近乎「熯」,是指將食物放入熱鑊(鍋)中,不斷地翻炒,使食物中水分略熯干而辟除窳味的加工方法;或經此而收濃鮮味而吃的烹調方法。
溜 北方烹調術語,近乎粵菜的「打芡」,即酸甜的汁水用生粉勾芡令酥炸過的食物滑嫩可口的烹調方法。
羹 古老的烹調法之一,是指切製成丁的食物用沸湯煮後,除除加入濕生粉,使湯水溜成糊狀的烹調方法。
扒 將幼細的物料加入湯水煮好,用濕生粉勾成「琉琉芡」,除除地潑灑在另一擺放整齊的主料食物上的烹調方法。北方做法近乎粵菜的「扣」。
攢 曾寫作「濺」或「灒」等,分「攢油」或「攢酒」;前者是指將燒沸的熱油潑灑在蒸熟的食物上以辟腥增滑的手法;後者是指將紹酒潑灑入正在烹煮的食物上,令食物更有「鑊氣」的手法。
燙 指用沸水收緊肉料表皮的加工方法。北方常見是指將切片、切件的原料在沸湯或辣湯中致熟的烹調方法。
燒 古時的「炙」,粵菜是指將食物放在炭火或明火上致熟的烹調方法。現北方菜系是指通過慢火將汁水略收干並將食物炊熟的烹調方法。
烤 北方菜系用來替代「燒」的舊意,故有「南燒北烤」之說。是指食物置在明火上致熟的烹調方法。
鹵 利用生抽與香料葯材調好的「鹵水汁」使食物致熟或令其入味的烹調方法。
醬 利用大量的汁醬或生抽入味或致熟的烹調方法。
浸 利用大量的沸水或湯水以「菊花心」為度的熱力在一定時間內將食物致熟的烹調方法。類似北方的「氽」,即物料灼熟後,再舀入過面的湯水而食的烹調方法。
風 常年將腌制好的食物吊掛在通風的地方,讓其自然陰干或風乾的加工方法。
臘 在農歷十二月前後將腌好的食物吊掛在通風的地方,讓其自然陰干或風乾的加工方法。
煙 茶味或香料葯材在密封情況下點燃,讓食物賦入其香噴煙味的烹調方法。
熏 舊寫作「熏」,有「干熏」與「濕熏」之分,「干熏」類似「煙」;「濕熏」是食物用鮮花或紹酒等賦入香味的烹調方法。
糟 將食物放入酒糟之中入味或致熟的烹調方法。
醉 利用大量的燒酒入味或致熟的烹調方法。
甑 古時的「蒸」;將食物斬件調味後放入瓦缽之中,再利用較強的蒸氣致熟的烹調方法。
凍 又稱「水晶」,是指將煮爛的食物加入瓊脂或豬皮等再煮成羹,然後置入冰箱待其冰凍凝結而吃的烹調方法。
飛水 將食物投入沸水中過一過水致半熟而迅速撈起,為繼後的烹調提供良好前沿基礎的加工方法。
冰浸 食物切成絲後,迅速投入冰水之中,令食物有爽脆效果的一種加工烹調方法。此法源於日本。
撥絲 食物上漿油炸後,放入煮溶的糖漿中拌勻,使食物夾起時能拉出細絲的烹調方法。
掛霜 食物經油炸後,放入煮溶的糖漿中拌勻打散或直接灑入糖粉的烹調方法。
椒鹽 食物經油炸後致熟和干身後,再用事先用椒米和精鹽配好的「椒鹽」翻炒拌勻的烹調方法。
油泡 利用大量的熱油,迅速地將食物致熟的烹調方法。
走油 又稱「拖油」「走油」「跑油」;是指將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滾油之中迅速拖過,為繼後的烹調提供前沿基礎的加工方法。
火焰 將生猛新鮮的海鮮放入玻璃器皿內,利用點燃高度數的白酒產生的熱力致熟的烹調方法。
啫啫 食物及姜蔥等放入燒致極熱的瓦罉(煲),使食物發出「啫啫」聲音和噴出香氣的烹調方法。
串燒 肉料切片腌制好後,用竹簽串丐,放入熱油中「泡」而食的烹調方法。或肉料切片後,用鐵釺串起,放入炭炎上燒熟,再撒上孜然等味料的烹調方法。
鐵板 原是西式烹調方法;即指食物「走油」後,連同以洋蔥為主的香料料頭和汁醬,放入燒致極熱的鐵板中致熟和致令食物噴香的烹調方法。
桑拿 又稱「石烹」等;食物經拖油後,投入燒至灼熱的石子(多是雨花石)上,再攢入調好的汁醬或湯水,利用蒸氣將食物至熟或噴出香氣的烹調方法。
煎封 北方又稱「煎烹」,一般適合於魚類較多;即將魚類用調味品腌過後,用熱油慢火煎透,再封上料頭芡使透味的烹調方法。
窩貼 屬「半煎炸法」,即將腌過的肉料上好「窩貼漿」貼在肥肉上,利用「猛鑊陰油」令肉料一面酥脆而一面軟滑的烹調方法 。
窩塌 將腌好的食物上好「蛋粉漿」,利用先煎後炸的手法,使食物煎熟,然後再加入調好味的鮮湯再煮透的烹調方法。
軟煎 屬「半煎炸法」,即將腌過的肉料拌上「蛋粉漿」,利用先煎後炸的手法使肉料致熟,然後切件淋上醬汁的烹調方法。
蛋煎 肉料先用「飛水」或「油泡」的方法預熟,再放入調好味的雞蛋漿內拌勻,然後用文火將肉料蛋漿底面煎至金黃色的烹調方法。
吉列 為英文CUTLET的譯音;即將食物上蛋漿後,粘上麵包糠,再用熱油浸炸的烹調方法。此做法源於西廚。
火鍋 又稱「涮鍋」,廣東稱「打邊爐」,即將新鮮肉料「片」、「切」成薄片,或肉料撻成丸、球、餡等,連同蔬菜等送到客人邊,讓客人自行放入滾水或滾湯中烹熟的食法。
汽鍋 將肉料腌制後,連同葯材,放入煮滾調味湯水的一種特製的「氣鍋」中,細熬而食的烹調方法。
涼拌 將熟食食物或蔬果改切好後,加入調味料和拌均勻的烹調方法。
魚生 將新鮮生猛水產去血後,改切薄片,拌上姜絲、蔥絲、薄脆、檸檬絲等,再蘸上生抽而吃的烹調方法。
刺身 原是日本料理的做法,原指生食肉片,經中國菜引用指將鮮活的水產或海產去鱗凈血,薄切成片,滴入檸檬汁,蘸上日本芥辣而吃的烹調方法。
竹筒 古稱「熷」,指用竹筒為器皿,再經「烤」「燒」「蒸」「燉」等方法將食物致熟的烹調方法。
蜜汁 指將白糖、蜂蜜、麥芽糖等化成濃汁,放入加工好的原料,經「熬」、「蒸」等方法使質地軟糯、甜味滲透、潤透糖汁的烹調方法。
酥炸 食物用調味品腌過後,先上濕粉漿,再拍上干生粉,再用熱油炸熟,然後撈入醬汁的烹調方法。
❺ 西蘭花怎麼做好吃
說到西蘭花可能不少的朋友都像我一樣,比較愛吃,西蘭花很多時候可能都是用來做配菜,其實西蘭花做主菜也是非常贊的,並且西蘭花的營養價值其實也是很高的,所以我們可以經常做來吃!很多人以為番茄、辣椒等是含維生素C最豐富的蔬菜,其實,西藍花的維生素C含量比它們都要高,也明顯高於其他普通蔬菜。而且,西藍花中的維生素種類非常齊全,尤其是葉酸的含量豐富,這也是它營養價值高於一般蔬菜的一個重要原因。
西蘭花的做法有很多種,炒著吃或者拌著吃都可以,准備教大家做一道美味下飯的蒜香西蘭花,做法簡單易學,想學的朋友們就趕緊圍觀吧,喜歡美食的朋友們也別忘了給我點個關注哦,我每天都會更新分享不一樣的美食教程,相信總有一道會是你想學的菜餚噠!西蘭花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蔬菜,不但味道鮮美,營養也很高,還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它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道「涼拌西蘭花」的家常做法,喜歡的朋友趕緊學習一下吧。
5.用涼水快速沖洗,涼水快速沖洗可以使西蘭花的口感更脆,然後倒入盆中,倒入調好的調料汁和蒜末,用筷子攪拌均勻以後,倒在盤中即可食用。
好了這道好吃又營養的家常涼拌菜就做好了,喜歡的朋友抽空趕緊試一下吧。
❻ 家常菜且下飯菜有哪些呢
這就太多了, 例如: 魚香肉絲、醬爆牛肉、滋粑辣子雞丁、香辣土豆絲、青椒炒酸豆角、涼拌海哲、麻辣魚塊、酸菜炒肉、咸魚煲茄子、蔥燒醬肉、沙茶辣蝦米、糟辣雞丁、醬板鴨、酸菜魚、鹽鹵鵝、筍干肉、腐乳炒通菜、蝦醬爆肚條、麻婆豆腐、醬鹵豆乾、辣白菜、酸筍泡椒、香醋拌五仁、小炒咸香魚、辣豉粉蒸肉、梅菜蒸肉、鹹菜頭拌藕絲等等, 等等... 大江南北, 東西南北中, 中國民族眾多, 口味兼雜, 各種家常下飯菜簡直數不勝數, 只要是可以用少量菜來送大量飯的菜, 都可視之為下飯菜。
❼ 家庭常做的菜譜
家庭實用養生葯膳食譜收藏健康
健康是財富,要健康就要從合理飲食開始!飲食是科學,是文化,是健康人生的保障。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更加註重生活質量的提高,特別對健康長壽和養生佳餚的追求日益迫切。我們既希望從中品嘗到人間美味,又要從中找到防病、治病、養生、美容的「捷徑」,這種良好的願望成為飲食行業和醫學行業相結合的動力。社會的需求,既促進了葯膳事業的發展,也對葯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醫者認為葯食同源,主張「以膳為補」,保健醫療菜餚多選取具有保健、醫療作用的原料,或在一般原料中配加一些葯品。菜餚食品講究色、香、味、形,因此一般保健醫療菜餚的含葯量不大。其食用量不限,多隨量而定。菜餚強調質量新鮮,一般現吃按量烹調,不宜久存。
胡氏豆芽炒肝(胡建生 秦皇島葯膳大師)
原料:豬肝、鮮天麻5克,綠豆芽。
調料:白酒、醋、醬油、白糖、精鹽。
製作:先將鮮肝改刀切條,用白酒、醋、醬油腌制去掉膽固醇,鮮天麻5克切細絲與豆芽用鹽爆炒去掉豆腥味和嘌呤,另起鍋把肝滑熟備用,醬油、醋、白糖、鹽、蒜末兌碗汁。蔥姜起鍋,同時放入豆芽、肝爆炒出鍋。
功效:抗風濕、鎮靜、鎮痙、鎮痛補虛、平肝息風的功效。
圖片來源於網路
鮮拌萵苣《海上方》
把鮮萵苣250克洗凈,去皮,切絲,以食鹽、黃酒適量調拌,分頓佐餐食用。此菜有通乳,利小便功效,產婦乳少,小便不利,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清炒竹筍 汪穎《食物本草》
剝去皮切去根的鮮竹筍250克,切絲。以素油爆炒,調鹽少許,頓食。有清熱,消痰,鎮靜之功效。適宜小兒痰熱驚癇,發熱頭痛,妊娠眩暈者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炒綠豆芽《本草綱目》
水發新鮮綠豆芽適量,素油炒,拌以食鹽調料少許。佐餐食用。具有解熱毒,利三焦的食療功效。適合熱毒瘡瘍,小便赤熱不利患者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炒豆腐皮《回生集》
豆腐皮一張以水泡發,切絲,以素油煸炒,調以蔥鹽。頓食,有止汗功效,適合多汗、自汗、盜汗者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豬油炒苦瓜《隨息居飲食譜》
苦瓜250克洗凈,去子,切絲,豬油爆炒,調蔥姜、食鹽少許,佐餐食用。具有清熱、養肝、明目、潤脾、補腎功效。虛性、熱性目疾,脾弱,體衰者皆宜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核桃仁炒韭菜《方脈正宗》
核桃仁50克,先以香油炸黃,後入洗凈、切成段的韭菜翻炒,調以食鹽。佐餐隨量食用。有補腎助陽功效。對陽痿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香椿魚《陸川本草》(食間食譜)
鮮香椿葉250克洗凈,切碎,調麵糊和食鹽適量。素油500克燒熱,把糊料用勺慢慢放入油鍋內,成條索狀,形似一條條小魚。炸焦黃後,撈出,即可食用。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功效。泌尿系感染,腸炎腹瀉,瘡瘍癤腫等病人,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素燴麵筋《本草綱目》《隨息居飲食譜》
水麵筋500克切薄片,先以素油煸炒至焦黃,再加蔥姜佐料,兌水一大碗,加食鹽、味精少許。麵筋熟透後,調加芡粉,湯汁明透即可。頓食,或分頓食用。有解熱、除煩、止渴功效,熱病者適合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蠶豆燉牛肉《民間常用草葯匯編》
鮮蠶豆或水發干蠶豆250克,瘦牛肉500克切塊,加食鹽少許,砂鍋中煨燉熟爛即可。本品有健脾利濕功效。虛弱水腫病人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南瓜清燉牛肉《嶺南草葯志》
精瘦牛肉250克洗凈,切塊,生薑25克,加水3大碗,清燉至八成熟。南瓜500克去皮,切塊,加入牛肉湯中同燉,至熟爛,調加食鹽、味精適量即可。分頓連續食用。有化痰排膿,利肺功效。肺癰咳吐膿痰病人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板栗燒豬肉 江西《草葯手冊》
精瘦豬肉500克,切塊,板栗250克去皮,加食鹽、姜、豆豉少許,紅燒,熟爛即可。分頓佐餐食用。有潤燥,化痰,和胃之功效。適合用於肺燥型久咳,少痰之慢性氣管炎病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
椒鹽火腿《本草綱目拾遺》
火腿瘦肉250克,切薄片,放碗中,加姜蔥少許,水適量,清蒸熟爛後,蘸炒熟研碎之花椒鹽粉,頓食或分頓食用。本品有溫胃,理氣功效,可治療胃寒,經常打呃氣,或氣滯性腹痛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玄參燉豬肝《濟急仙方》
豬肝500克洗凈,玄參15克,同放在鍋內,加水適量煮一小時撈出豬肝,改刀切成小片備用。油鍋中以素油煸炒蔥、姜,再放入豬肝片,烹醬油、糖、黃酒少許,兌加原湯少許,收汁,勾入芡粉,湯汁明透即可。頓食或分頓佐餐食用。有養肝,益陰,瀉火,解毒功效。適於急慢性結膜炎,虹膜炎病人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蓮子豬肚《醫學發明》
豬肚一個洗凈,內裝水發去心蓮子40粒,用線縫合,放鍋中加水清燉熟透。待冷,豬肚改刀切成絲,與蓮子共置盤中,加香油、食鹽、蔥姜蒜調料拌勻,即可食用,有健脾益胃,補虛功效。經常食用對少食、消瘦、泄瀉、水腫病人有輔助治療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歸參山葯豬腰《百一選方》
豬腰500克切開,剔去筋膜臊腺,洗凈,放在鍋內,加入當歸、黨參、山葯各10克,水適量,清燉至豬腰熟透。撈出豬腰待冷,改刀切成薄片,放在平盤上,澆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等調料即可食用。具有養血、益氣、補腎功效。經常食用可輔助治療氣血虧損心悸,氣短,腰酸痛,失眠,自汗等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熘炒黃花豬腰《昆明民間常用草葯》
豬腰500克切開,剔去筋膜臊腺,洗凈,切成腰花塊備用;黃花菜50克水泡發,撕成小條備用;炒鍋內把素油燒熱,先煸炒蔥姜蒜佐料,再爆炒豬腰,至變色熟透時,加水黃花菜、食鹽、糖煸炒片刻,加芡粉,湯汁明透即可。頓食或分頓食用,有補腎功效,可輔助治療腎虛腰痛,耳鳴,產婦奶少等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豆豉醬豬心《食醫心鏡》
豬心1000克洗凈,放鍋內入蔥、姜、豆豉、醬油、面醬、黃酒適量,加水小火煨燉,熟爛後,收汁。待冷,改刀切成薄片,放平盤內,可做冷葷菜食用。本品有補心安神功效,適用於心血虧虛,心悸,憂煩,產後驚悸抽風等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芫荽熘肥腸《救急方》
豬大腸500克洗凈,芫荽100克洗凈,裝在豬腸內,兩端用線縫合,放在鍋內,加水適量,以小火清燉至七成熟,撈出腸,拆開線,除去芫荽殘渣,把腸改刀切成小圓片待用。鍋中加素油少許,燒熱,放入蔥姜佐料,再放入豬腸、醬油、食鹽、白糖、黃酒烹調,兌入原豬腸芫荽湯燒煮,湯將盡時,加芡粉汁,湯明透即可。盛平盤後,上面撒鮮芫荽少許。本品補虛,止腸出血。便血病人食用,可作輔助治療。
圖片來源於網路
蔥燉豬蹄《肘後方》
豬蹄4隻洗凈,用刀劃口,放鍋中,加蔥段50克,食鹽適量,再加水以小火燉煮至熟爛。分頓吃蹄喝湯,有補血,消腫,托瘡功效。可輔助治療血虛四肢疼痛浮腫和瘡瘍腫痛等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花生燉豬蹄《陸川本草》
豬蹄兩只洗凈,用刀劃口,放鍋中,加花生米200克,食鹽適量,再加水以小火燉至熟爛,骨能脫掉時即可。分頓連續吃肉喝湯,有養血益陰,通乳功效。適合乳少、停乳之產婦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歸地燒羊肉《千金方》
肥羊肉500克洗凈,切塊,放砂鍋或鋁鍋中,加當歸、生地各15克,乾薑10克,醬油、食鹽、糖、黃酒適量,清水小火紅燒,熟爛即可食用。本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功效。病後、產後體虛瘦弱,血虛宮冷崩漏等病人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玫瑰花烤羊心《飲膳正要》
鮮玫瑰花50克(或干玫瑰花15克)放小鍋中,加食鹽50克,煎煮10分鍾,待冷備用;羊心500克洗凈,切塊串在烤簽或竹簽上,蘸玫瑰鹽水反復在火上烤炙,嫩燒即可。趁熱食用。有補心安神功效。適合心血虧虛,驚悸失眠,郁悶不樂者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醬醋羊肝《食醫心鏡》
羊肝500克洗凈,切片,外裹芡粉汁,熱素油內爆炒,烹以醬油、醋、糖、黃酒、姜蔥調料,嫩熟即可。本品有養肝明目功效。經常食用,可治療肝虛體弱,視力減弱,夜盲等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杜仲爆羊腰《篋中方》
杜仲15克,五味子6克,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去渣,加熱濃縮成稠液,備用;羊腰500克洗凈,去筋膜臊腺,切成小塊腰花,先以芡汁裹勻,再以熱素油爆炒,至嫩熟,調以醬油、蔥姜等調料即可。本品補腎,強腰。適合腎虛,體弱,長期腰痛病人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歸參燉母雞《乾坤生意》
母雞一隻去毛及內臟,洗凈,腹腔內裝當歸、黨參各15克,蔥、姜、黃酒、食鹽少量。把雞放在砂鍋或鋁鍋內,加水以小火煨燉,熟爛即可。本品有益氣,養血,補虛功效。久病體衰,反胃少食病人,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良姜燉雞塊《飲膳正要》
公雞一隻,去毛及內臟,洗凈,切塊,放在砂鍋或鋁鍋內,加入良姜、草果各6克,陳皮、胡椒各3克,蔥、醬、食鹽適量,醋少許。加水以小火煨燉,熟爛即可。本品有補虛散寒,理氣功效。體虛瘦弱,腹部經常冷氣串痛病人食用,有輔助治療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冬蟲夏草鴨《本草綱目拾遺》
雄鴨一隻,去毛及內臟,洗凈,放砂鍋或鋁鍋內,加冬蟲夏草5—10枚,食鹽、姜蔥調料少許,加水以小火煨燉,熟爛即可。本品補虛,助陽。久病體弱,肢冷自汗,陽痿遺精病人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泥鰍燉豆腐《泉州本草》
泥鰍魚500克去鰓腸內臟,洗凈,放鍋中,加食鹽少許,水適量,清燉至五成熟,加入豆腐250克,再燉至魚熟爛即可。吃魚和豆腐喝湯,分頓用之。本品有清利濕熱功效,可配合治療濕熱黃疸(包括傳染性或梗阻性肝炎)和小便不利水腫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酒燉鰻魚《聖惠方》
鰻魚500克去鰓腸內臟,洗凈,放鍋中,加黃酒500毫升,水適量,小火燉至熟爛,少加食鹽,蘸醋食用。有補虛勞,退虛熱功效。消瘦,低熱,便血病人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清蒸茶鯽魚《活人心統》
鯽魚500克去鰓腸內臟,留下魚鱗,腹內裝滿綠茶,放盤中,上蒸鍋清蒸熟透即可。淡食魚肉,有補虛弱,止消渴之功效。適合熱病或糠尿病消渴飲水不止病人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蒜醋鯉魚《食醫心鏡》
鯉魚一條去鰓鱗腸臟,洗凈,切塊,先以素油煎焦黃,烹醬油少許,加糖、黃酒適量,加水煨燉至熟爛,收汁後,盛平盤,上澆撒姜、蒜、韭菜碎末和醋少許,即可食用。本品有補虛下氣功效。適合體虛久咳,氣喘,胸滿不舒病人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燴鱔魚絲《便民食療》《雲南中醫驗方》
鱔魚500克去頭骨內臟,洗凈,切絲,先以油煸炒,烹醬油、醋、紅糖少許,加水稍煮,加芡粉汁,湯明透即可。本品有補虛損,止血功效。體虛痔出血,或瀉痢膿血者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青蝦炒韭菜(民間驗方)
青蝦250克洗凈,韭菜100克洗凈,切段,先以素油煸炒青蝦,烹黃酒、醬油、醋、姜絲等調料,再加入韭菜煸炒,嫩熟即可。本品有補虛助陽功效。陽痿或宮冷不孕病人經常食用有輔助治療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汆蠣黃《本草綱目拾遺》
鮮蠣黃(牡蠣肉)250克,雞湯或精瘦肉白湯適量,加熱燒開後,汆入蠣黃,略煮沸即可。調以食鹽、味精,吃肉喝湯。本品有滋陰養血功效。久病虛損,婦女月經過多,崩漏,以及丹毒病人食用相宜。
圖片來源於網路
黑芝麻鹽《本草綱目》
黑芝麻50克,食鹽25克,同放入鍋內,將芝麻炒熟,待冷後,用擀麵杖擀成細粉。可作餡,或蘸食。有補虛通乳功效,產婦奶少,或停奶者,適合食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黃酒煮蛋黃《普濟方》
黃酒500毫升,雞蛋黃14枚,放在鍋內,以小火燉煮,至稠粘時即可。待冷,存瓶罐中備用。本品有滋陰潤燥,養血安胎功效。經常隨量食用,可治療妊娠胎動,胎漏出血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豬皮凍(經驗方)
豬皮1000克去毛冼凈,切成小塊,放在大鍋中,加水適量,以小火煨燉至肉皮爛透,汁液稠粘時,加黃酒250毫升,紅糖250克,調勻即可停火,倒入碗盆內,冷藏備用。本品有養血滋陰,止血功效。經常隨量食用,可治療貧血消瘦,月經過多,崩漏,以及各種出血症。
圖片來源於網路
蔥棗湯《千金方》
小紅棗20枚洗凈,用水泡發,煎煮20分鍾,再加洗凈的蔥白(連須)7棵,繼續以小火煎煮1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