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澱精彩美句
㈠ 荷花淀中描寫景物的句子並分析
一、故事的優美
《荷花澱》雖然取材於戰爭題材,是以戰爭為總體背景,並以一次激烈的槍戰作為故事的中心事件,但孫犁的審美趣味並不在於表現戰爭的殘酷性,而在於表現荷花澱的人民在生活和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優美,諸如兒女情長、農家歡樂等等。
我們知道,小說三要素包括情節、環境、人物三個方面,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之。
1、情節的淡化
一般戰爭題材的小說,往往重點在於刻畫人物,凸現人物個性。展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敘述復雜的故事情節等,而《荷花澱》從自身的審美原則出發。為了更好表現優美,小說極大的抽離了戰爭的殘酷性元素,淡化了戰爭中的各種矛盾,從而大大的淡化了故事情節。首先,小說簡化了戰爭場面。一場激烈的槍戰在《荷花澱》中變得非常簡潔而流暢。沒有過細地描繪戰爭場面。試看以下兩段文字:
「但是那些隱藏在大荷葉下的戰士們,正在聚精會神瞄著敵人射擊,半眼也沒有看她們。槍聲清脆,三五排槍過後,他們投出了手榴彈,沖出了荷花澱。」
「手榴彈把敵人那隻大船擊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團煙硝火葯味。」
這就是小說中激烈槍戰的全過程,可謂惜墨如金,相當輕描淡寫。戰爭場景的簡化,使作品更多地關注或凸現人性之美,更好地體現了作者的審美趣味。
其次,小說以很大的篇幅描繪了「夫妻話別」、「探夫遇敵」以及「戰後打掃戰場」等場景,從而以細膩的筆觸寫出了荷花澱人的質朴和純潔,勇敢和樂觀等等品質。
正因為如此的詳略安排,如此的匠心獨運,所以小說大大淡化了故事情節,從而在這純美的詩話的情節中去呈現優美的審美原則。
2、環境的優美
雖然是在戰爭年代,但是作者給小說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水生嫂」設置了一個非常的詩意的出場環境:月亮、女人、葦眉子。這些美的意象建構成一個和諧、優美的鄉村風情環境。接著,作者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白洋淀迷人的景象: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潔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段優美的文字,為人物活動設定了一個特定的氛圍。小說以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替代了哀鴻聲聲、狼煙烽起的戰爭環境的描寫。縱觀小說各個部分,都是以美麗的白洋淀水鄉作為背景,蘆葦、蘆席、薄霧、清風、荷花、菱角、湖水、野鴨..這些意象構成了白洋淀的綺麗的風光,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醉人的詩情畫意。
小說的幾個主要情節都安排在白洋淀旁,都穿插著這份美麗。而這些「美的極致」正好可以去反襯踐踏這份美麗的日本侵略者的「邪惡的極致」。這是作者獨特的審美觀下所描繪出來的戰爭環境。
3、人物的人性美
小說對人物的刻畫並不因為情節的淡化而使人物形象模糊。作品通過對話、細節設置等手段充分挖掘了人物的人性美。
如小說開頭「夫妻話別」的場景,其中對白精彩。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當水生說他第一個報名去部隊時,女人有兩句話,第一句是「你總是很積極的。」第二句是「你走,我不拉你,家裡怎麼辦?」很簡單的話語,卻很形象地寫出了水生嫂既留戀丈夫,有點不舍,有點怨艾,又深明大義,有點自傲的復雜心態。接下去水生嫂一連串的「嗯」字也令讀者想像思考,更好地凸現水生嫂是個有血有肉、生氣盎然的女人。通過簡短的對話,展示水生嫂的心理矛盾,不僅能從中觀照出她的心靈美,折射出崇高的人性美,而且,這個人物也更豐滿,令人信服,產生閱讀審美。
小說中設置的一些細節描寫,也同樣折射出人性美。如戰爭結束後,有這么個細節:小隊長回頭對水生說:「都是你村的?」
「不是他們是誰。一群落後分子!」(水生)說完,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遠的地方才鑽出來。這個細節內蘊豐富。它很好地表明了水生怨中有愛的微妙心理,但更多的是展現溫情,從而更好的地展示了水生們的人性美。
二、敘述的優美`8
很多小說的故事的不尋常也許是因為敘述的不尋常所致。相反,如果敘述得很平庸,可能令原本精彩的故事變得尋常。<荷花澱)之所以成為名篇,不僅因為故事的優美,而且還在於敘述的優美,完全做到了「心理所要說的與手裡所要寫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誇張,最適當的字句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那一句話只有那一個說法,稍加增減更動,便不再是那麼一回事。」(見朱光潛<談美談文學)人民文學出版社)
1、行文的散文化
讀完《荷花澱》後的一個感覺即是行文的散文化。首先,小說結構的散文化。小說採用縱剖面的方法,沿著時間的順序娓娓道來。敘述時圍繞著中心疏密有致的安排材料,「夫妻話別」、「探夫遇敵」、「助夫殺敵」等場景採用工筆描繪。另外,荷花澱風光也採用工筆描繪,十分詳盡。而其它內容則採用粗線條的勾勒或側面暗示,給人以內在的節奏感。這種節奏感打破了敘述的平鋪直敘,產生閱讀美感。
其次,小說結構的流暢性。小說行文簡潔,尤其寫戰爭場面十分簡略,自不必多說。這里說一下小說對人物的刻劃。小說的幾個人物都表現他們的人性美,所以沖突不明顯,大多靠對話凸現。幾種刻劃人物性格的手段中,最少用及的恐怕是肖像描寫了。小說中只有一處提及水生肖像:「這年輕人不過二十五六歲,頭戴一頂大草帽,上穿一件潔白的小褂,黑單褲卷過了膝蓋,光著腳。」而且面部描寫不著一字。而對水生嫂們的肖像描寫更是惜墨,只有偶爾在景物描寫中似乎點到。因為大段的肖像描寫必然會破壞小說的流暢和閱讀感覺的連續性。所以,《荷花澱》中對人物肖像的淡化.保證了小說結構的流暢性。
2、語言的優美
《荷花澱》的語言清新、質朴,富有濃郁的抒情味。最突出的應算是精練和鄉土味。透過這些語言的表層,我們可以感受到畫面感和音樂性,可以感受到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請看下面句子: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來,水生對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出來吧,你們!』好像帶著好大的氣。」
如此句子,俯拾即是。從中可見小說語言的精練和鄉土性。而小說中的對話更是簡潔質朴而內蘊豐富。如「夫妻話別」中的對話,很樸素的語言,卻充分展示出男女主人公微妙的內心世界:水生沒話找話,女人察言觀色;水生憨厚純朴,女人機敏多情。又如「探夫遇敵」這個場景中,幾個女人的對話,也是話語不多,卻寫活了各異的性格,或乖巧伶俐,或憨厚質朴,或謹慎穩重,或忸怩羞澀。
小說的語言保持著一種鄉土味,也就保存了他的鄉土文化的形式,具有文化的價值。《荷花澱》中的這些對話,就是植根在這個位置上,用其特有的荷花澱式的方式敘述。因此,作品顯示出強大生命力。作品中的語言的簡潔還表現在含蓄上,留給讀者一些敘述的空 讓讀者去思考體味。總之,《荷花澱》也以語言的優美創造了作品的優美。
據此,我們斷言,孫犁的《荷花澱》通過故事的優美和敘述的優美,向我們呈現了「真善美的極致」,向我們呈現了他的審美原則——優美。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學院醫學院社科部)
㈡ 荷花澱好詞好句
好詞:
纏絞 柔滑修長 又薄又細 飄飛 銀白雪亮 潔白 薄薄 紅脹 劃破 羞紅 跳盪專 安安穩穩 密密層層
一望無邊屬際 舒展 銅牆鐵壁 震盪 寬厚肥大 噘著
好句:
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盪的水銀。
順手從水裡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裡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
她們從小跟這小船打交道,駛起來,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
㈢ 《荷花澱》句段賞析,急!!
冉辰陽歐巴,
㈣ 《荷花澱》好詞佳句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㈤ 《荷花澱》好詞佳句有哪些
荷花澱好詞
1 . 潔白:指品行清白純正;純凈的白色。
2 . 薄薄:猶稍稍;略微。
3 . 藕斷絲連: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系。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4 . 煙波: 煙霧籠罩的水面。
5 . 安安穩穩:形容十分安定穩當。
6 . 密密層層: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7 . 舒展:伸展;不卷縮。
8 . 銅牆鐵壁:原比喻防禦十分堅固,不可摧毀。也比喻團結一致。
9 . 震盪:震動。
10. 羞紅:臉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紅暈。
佳句
1 . 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2 . 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
3 .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
4 . 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5 .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選自《白洋淀紀事》,與《蘆花盪》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紀事之一」,是「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孫犁的作品中不僅有戰爭與槍聲,還有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和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是值得在這個時代我們換個角度去重讀的經典。
㈥ 《荷花澱》美句 賞析
「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旁的水,嘩,嘩,嘩。順手從水裡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裡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
這是很愜意、很詩意的一筆。「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畔稻穀香」,婦女們信手一「撈」一「丟」的是菱角,流露出來的卻是她們心中對美麗富庶的家鄉的熱愛與自豪,而那「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樣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構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麗和諧的風景。 後面大船來的飛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這幾個青年婦女咬緊牙制止住心跳,搖櫓的手並沒有慌,水在兩旁大聲嘩嘩,嘩嘩,嘩嘩嘩! 「往荷花澱里搖!那裡水淺,大船過不去。」 短短的幾句話,寫出了荷花澱的婦女們面對危險時的鎮定與機智。這就呼應了主題,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表現了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幸虧是這些青年婦女,白洋淀長大的,她們搖的小船飛快。小船活像離開了水皮的一條打跳的梭魚。她們從小跟這小船打交道,駛起來,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裡去死吧! 這段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荷花澱婦女們劃船的靈活與嫻熟。而一句「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裡去死吧!」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女性身上自古以來流淌著的忠貞、剛強、無畏和犧牲精神,從花木蘭到穆桂英,從秋瑾到趙一曼,從紅色娘子軍到中國女排。這樣的婦女,這樣的荷花澱,豈容敵人的鐵騎踐踏? 同學,參考可以,不要抄作業哈
㈦ 荷花澱摘抄好詞好句
請別人點評最重要。想要進步的人,要感謝給你指出缺點的人。不要總喜歡聽奉承話,要認真接受批評話。現在的年輕人,寫些長短不齊的句子就叫詩,有的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寫些什麼,只是憑感覺寫。詩寫的不工整、不清晰,沒有高低層次之分。卻喜歡聽奉承話,說不足之處不樂意。這樣很不好,做人要有風范,要有內涵。如果你缺乏個人風范和內涵,那最好不要寫詩。
㈧ 荷花澱里精彩的環境心理描寫的語段
一、通過描寫外貌表現人物的心理。
通過描寫外貌表現人物的心理有兩種方式:一是寫他人的外貌,來揭示另一人的心理活動;二是寫一個人的外貌,來揭示其內心活動。
如,「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著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脹,說話也有些氣喘。她問:『他們幾個哩?』」
這屬於第一種類型,當看到丈夫的臉有些紅脹,水生嫂的內心緊張,不免有些擔心。
如,「幾個女人羞紅著臉告辭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
這屬於第二種類型,當幾個女人在馬庄親戚家詢問丈夫的下落時,「羞紅著臉告辭出來」既表現出羞澀,又表現出高興與悵惘的復雜心理。
二、通過語言描寫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
通過語言描寫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在本文中有許多處,下面摘錄一段做一分析。
「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集在水生家裡來,大家商量。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 水生的女人說。
『哪裡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於是這幾個女人偷偷坐在一隻小船上,劃到對面馬庄去了。」
以上的對話描寫非常出色,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表現出女人既怕拖男人的後腿,有急想見丈夫的心理;『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則表現了女人的急不可耐的心理;『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表現了水生嫂考慮周全、心細的內心活動;『哪裡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表現了這位女人急於見丈夫的心理;『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將女子的羞澀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
三、通過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
通過動作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動是小說中常用的方法。這篇文章中有多處動作描寫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現摘錄一處做分析:
「幸虧是這些青年婦女,白洋淀長大的,她們搖的小船飛快。小船活像離開了水皮的一條打跳的梭魚。她們從小跟這小船打交道,駛起來,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
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裡去死吧!
後面大船來的飛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這幾個青年婦女咬緊牙制止住心跳,搖櫓的手並沒有慌,水在兩旁大聲嘩嘩,嘩嘩,嘩嘩嘩! 」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通過描寫女人們的劃船動作,刻畫了她們雖有些緊張,但能沉著、勇敢的心理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