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葉有焦
A. 蘭花葉焦了怎麼回事
應該是根出了問題,例如盆內積水多了,根爛了
養蘭花的土越松越好,澆水後不能有積水,蘭花根需要空氣
B. 蘭花葉子為什麼會焦堅
蘭花葉子枯萎卷縮是蘭花潛伏病害的一種反應。蘭葉常有扭卷的情態,葉色健美而捲曲,蘭皆有之。蘭葉萎卷是一種病態徵兆,說明蘭花生長不正常。
枯萎,即葉色暗淡,沒有精神,葉表無亮光,葉邊後卷,葉頭沉垂,葉板脫水。多數是根系受損、假鱗莖水分漸少所致。
C. 蘭花葉子焦尖開叉什麼原因
一、蘭葉焦尖的主要原因
引起蘭葉焦尖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然因素引起的,有的是管理不當造成的,也有的是病害所致。其中病害引起的焦尖危害最嚴重。
1、自然因素引起的焦尖
(1)濕度太低:蘭葉焦尖與水分供應密切相關,尤其是蕙蘭葉片較長,如水分供應不上勢必引起蘭葉焦尖。蘭葉的水分供應一是靠根部輸送,二是從空氣中吸收。因此蘭花的焦尖的原因,除盆土過分乾燥外,與空氣濕度過低有很大關系。空氣中如果濕度太低,過於乾燥,而引起蘭株蒸騰作用加強,蘭葉水分供需失衡致使蘭葉焦尖。一般說來室內養蘭空氣濕度較大,蘭葉焦尖情況不嚴重,而室外養蘭由於空氣濕度難以控制,蘭葉焦尖的情況就要嚴重些。
(2)氣候驟變:以2007年為例,人們剛將蘭花從濕度較高的蘭房搬出,即遇到了數十年一遇的乾旱,河流乾涸見底,空氣濕度極底,因而蘭花焦尖情況較為嚴重。梅雨季節來得雖晚,但時間卻很長,達50天左右,久不見陽的蘭葉既薄又軟,剛出梅雨季節隨即遇上高溫烈日,於是焦尖情況愈加嚴重。
(3)空氣污染:臨近污水區、工業區,或有人在蘭苑附近焚燒有害物質,致使空氣中彌漫了有害氣體危害蘭葉而引起焦尖。
2、管理不當引起的焦尖
(1)光照過強:夏季疏於遮蔭或遮蔭力度不夠,致使光照太強,造成蘭葉焦尖。
(2)長期陰養:蘭花在生長過程中遮蔭過度,光照過弱,長期陰養,致使蘭葉質薄柔弱,如果驟然讓蘭花見強光,容易引起蘭花焦頭縮葉。
(3)水害傷苗:澆水太勤,引起爛根導致焦尖。陽光下噴水,水聚葉尖,經強光照射而焦尖。澆水的水質受污染,或者蘭花淋了酸雨也會引起焦葉。
(4)肥害傷葉:根系施肥時肥料濃度太大,次數太頻繁,致使蘭根焦黑,繼而造成蘭葉焦尖。
(5)施葯過濃:農葯配比有一定的比例,如果濃度超過標准,噴施量又太多,致使農葯積聚蘭花葉尖,使葉尖受害造成焦尖。
(6)植料太干:懶於澆水致使盆中植料太干,不能滿足蘭株對水分的需求,形成空根,蘭葉不能得到正常的水分供應,因失水致使蘭葉焦尖。
上述幾種由於自然因素或管理不當引起的蘭葉焦尖通常稱生理性焦尖,這種焦尖通常呈黑色,且病緣處沒有黑色橫紋,不會迅速向前推進,病程較為緩慢,危害程度並不大。
3、病菌引起的焦尖
(1)褐斑病:蘭花的褐斑病是由細菌侵染蘭葉所致,是蘭葉病害中最為凶惡的焦尖病,較易識別,它的病斑呈褐色,它在發病初期葉片有似開水燙過的呈水漬狀的褪色斑,且迅速連成一片向前推進,造成整段葉片枯死,它傳染性極強,迅速蔓延,危害極大。
(2)炭疽病:蘭花的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蘭花葉片最常見的焦尖病,比較容易識別,其顯著特點是葉尖受害乾枯後有若干呈波浪狀的橫向黑帶,焦尖葉片剪去後如不施葯,仍會繼續向前推進,是一種較嚴重的焦尖病害。
(3)黑斑病:蘭花的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蘭花葉片最常見的焦尖病之一,較易識別,其顯著特點是病斑呈圓形,散布於葉面和葉緣,嚴重時亦可連成一片,致使整片蘭葉失去觀賞價值。
(4)葉枯病:蘭花的葉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較凶惡的焦尖病之一,較易識別,其顯著特點是後期葉尖變灰白色整段枯死,病葉交界處呈深褐色,且不斷向前推進,甚至使整個葉片迅速乾枯,危害極大。
(5)枯尖病:蘭花的枯尖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是最常見的焦尖病,較易識別,其顯著特點是枯死部分灰黃色,沒有帶狀痕跡(與炭疽病區別),交界處有黑褐色斑紋。
(6)葉枯黑斑復合病:上述幾種病害有時單一發生,有時幾種病害同時發生。如蘭花不僅患葉枯病同時又患黑斑病,葉片枯死後黑斑然存在。
(7)炭疽、黑斑復合病:又如蘭葉既患炭疽病又患黑斑病,葉片枯死後二種病症同時存在。
(8)病菌(細菌、真菌)引起的焦尖:病菌引起的蘭葉焦尖,危害情況一般都較為嚴重,病緣處通常有黑色橫紋,且這一黑色橫紋病斑不斷向前推進(圖9:病葉交界處的黑色橫紋),嚴重者整段葉片焦枯,即使剪除還會繼續焦枯,再剪再焦,直至禿頭。甚至對蘭株的生命構成威懾。
(二)蘭葉焦尖病的准確診斷
前面對各種焦尖病的症狀雖然作了較為明確的說明,但一般蘭友對焦尖是何種病因引起的,一時還難以分辨,其實只要留心觀察還是可以識別的。(圖10:生理性焦尖、褐斑病、炭疽病、枯尖病、葉枯病和黑斑病)從該圖片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們的顯著區別。
1、生理性焦尖:(水傷、肥傷、葯害等)受害處是全黑,交界處沒有黑色條紋;病理性焦尖葉枯後不是黑色,交界處都有黑色條紋病斑。
2、細菌引起的病斑:初期有開水燙過的水漬狀褐色斑塊;而真菌引起的枯尖沒有黃褐色的斑塊。
3、真菌引起的病症:一般在交界處都有黑色橫斑。炭疽病危害過的枯尖上,有幾條橫向波浪狀黑紋,其它病症都沒有這種波浪狀斑紋;葉枯病危害過的病葉呈灰白色;枯尖病危害過的葉片呈灰黃色。
總結起來,生理性焦尖受害部位全部為黑色,病葉交界處無黑色橫紋;細菌性褐斑病受害部位開始有褐色斑塊,後期病斑呈黑色,病葉交界處有黑色橫紋;炭疽病受害葉片上有幾條橫向波浪狀黑色橫紋,病葉交界處有黑色橫紋;葉枯病受害部位呈灰白色,病葉交界處有黑色橫紋;枯尖病受害部位呈灰黃色,病葉交界處有黑色橫紋。
只有準確把握各種焦尖病的病症,在治理焦尖病時才能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因此一定要下功夫去研究它,在治療時真正做到對症下葯。
(三)根治焦尖病的措施
從根本上消除由病害引起的蘭葉焦尖病,難度比較大,但只要積極對待,認真管理,綜合防治,一定會取得顯著效果的。
1、病葉要剪除:葉片既已焦尖,剪去亦不足惜,必須堅決剪掉,絲毫沒有留戀的必要。剪除病葉要徹底,剪口要離病斑處1厘米以上,如老株發病嚴重,可毫不留情地整株剪去。並用甲基托布津噴灑。病葉剪下後要燒毀或深埋,萬萬不可將剪下的病葉留在蘭苑中,修剪過程中掉在地上的病葉也要撿起,以防再次成為病源。
2、用葯要對症:蘭葉既已焦尖,要查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因管理不當引起的生理性焦尖,那就對症加強管理。如果因是病害引起的焦尖,那就首先區分是細菌引起的還是真菌引起的,這一點是很好區分的,那就是細菌引起的褐斑病有一個明顯的症狀:發病初期病斑似開水燙過的呈水漬狀的痕跡。細菌引起的疾病用農用鏈黴素、葉枯寧、可殺得防治;而真菌引起的疾病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世高等葯劑防治。如一時難以區分是何種病害,則將殺細菌的葯劑和殺真菌的葯劑混合使用,亦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治療要及時:一旦發現病情就要及時用葯治療,千萬不能有「蘭葉焦尖沒有關系」 的麻痹思想,更不能有「蘭葉焦尖是正常的」 錯誤思想,而延誤治療,致使病情加重,范圍擴大。要清楚地認識到蘭葉患病的傳染速度很快,雖不致死,但失去觀賞價值。
4、預防要常抓:「防重於治」 ,預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定期噴灑葯液,預防用葯要從早春開始,殺細菌、滅真菌的葯要一起上,每隔10~15天一次,即使沒有發現病情也要用葯,防患於未然,要將病害消滅在萌芽狀態。
5、噴水要嚴禁:一旦蘭葉出現由病菌引起的焦尖,就必須嚴禁噴水。因噴水會使葉面濕潤而加速病菌繁殖,同時噴水會使病菌加速擴散,造成惡性傳播。如葉麵灰塵太多,影響蘭花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在噴水後葉面乾爽時立即用可殺得和其它殺菌劑一同噴灑,以防病菌擴散傳播。
6、管理要加強:不僅蘭葉的生理性焦尖與管理有關,細菌引起的焦尖歸根結底也與管理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們要在管理上多思考、多研究,把管理蘭花的工作做好,盡量杜絕因人為引起的蘭葉焦尖。
7、購草要慎重:返銷草和溫室苗由於長年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幾乎是泡在葯水裡成長的,一旦移植到自然環境中種植,由於光照增強、濕度降低等原因,會迅速引起焦頭縮葉。
8、農葯要輪換:任何一種農葯時間用長了都會產生抗葯性,因此切不可長時間用一種農葯防治病害。農葯要經常輪換,一般說來每種農葯連續使用三次即可調換,這樣就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D. 蘭花葉尖焦尖是怎麼回事
引起蘭葉焦尖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然因素引起的,有的是管理不當造成的,也有的是病害所致。其中病害引起的焦尖危害最嚴重。 1、自然因素引起的焦尖 (1)濕度太低:蘭葉焦尖與水分供應密切相關,尤其是蕙蘭葉片較長,如水分供應不上勢必引起蘭葉焦尖。蘭葉的水分供應一是靠根部輸送,二是從空氣中吸收。因此蘭花的焦尖的原因,除盆土過分乾燥外,與空氣濕度過低有很大關系。空氣中如果濕度太低,過於乾燥,而引起蘭株蒸騰作用加強,蘭葉水分供需失衡致使蘭葉焦尖。一般說來室內養蘭空氣濕度較大,蘭葉焦尖情況不嚴重,而室外養蘭由於空氣濕度難以控制,蘭葉焦尖的情況就要嚴重些。 (2)氣候驟變:以2007年為例,人們剛將蘭花從濕度較高的蘭房搬出,即遇到了數十年一遇的乾旱,河流乾涸見底,空氣濕度極底,因而蘭花焦尖情況較為嚴重。梅雨季節來得雖晚,但時間卻很長,達50天左右,久不見陽的蘭葉既薄又軟,剛出梅雨季節隨即遇上高溫烈日,於是焦尖情況愈加嚴重。 (3)空氣污染:臨近污水區、工業區,或有人在蘭苑附近焚燒有害物質,致使空氣中彌漫了有害氣體危害蘭葉而引起焦尖。 2、管理不當引起的焦尖 (1)光照過強:夏季疏於遮蔭或遮蔭力度不夠,致使光照太強,造成蘭葉焦尖。 (2)長期陰養:蘭花在生長過程中遮蔭過度,光照過弱,長期陰養,致使蘭葉質薄柔弱,如果驟然讓蘭花見強光,容易引起蘭花焦頭縮葉。 (3)水害傷苗:澆水太勤,引起爛根導致焦尖。陽光下噴水,水聚葉尖,經強光照射而焦尖。澆水的水質受污染,或者蘭花淋了酸雨也會引起焦葉。 (4)肥害傷葉:根系施肥時肥料濃度太大,次數太頻繁,致使蘭根焦黑,繼而造成蘭葉焦尖。 (5)施葯過濃:農葯配比有一定的比例,如果濃度超過標准,噴施量又太多,致使農葯積聚蘭花葉尖,使葉尖受害造成焦尖。 (6)植料太干:懶於澆水致使盆中植料太干,不能滿足蘭株對水分的需求,形成空根,蘭葉不能得到正常的水分供應,因失水致使蘭葉焦尖。 上述幾種由於自然因素或管理不當引起的蘭葉焦尖通常稱生理性焦尖,這種焦尖通常呈黑色,且病緣處沒有黑色橫紋,不會迅速向前推進,病程較為緩慢,危害程度並不大。
E. 家裡養殖的蘭花葉子焦尖怎麼辦
蘭花,經常會出現焦尖的現象,好端端的一盆蘭花,葉子尾部就開始發焦、發黑了,影響了整盆蘭花的美觀。
蘭葉焦尖,它一般是由這這些原因引起的:一是蘭草正常的新陳代謝;二是病蟲害;三、澆水施肥不當;四、一些影響蘭草生長的環境等外部因素。但也不用著急,只要不是很嚴重,我們只要剪掉蘭草焦尖的部分就可以,即使是病蟲害引起,也不會影響蘭草的正常生長。
若蘭草焦葉嚴重,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些拯救:
一、病蟲害
如果焦葉的同時,蘭草還出現有焦葉,爛葉,爛根等情況,應該檢查蘭草是不是感染了病蟲害蟲。家庭養殖的蘭花,一般夏秋季節較易發生這種病蟲害,若感染了病蟲細菌,是較易出現病蟲害的。一經確定,應及時清理發生病蟲害的葉、根,剪去蘭草焦尖部分,然後用殺菌葯劑進行殺毒。
二、施肥澆水
澆水是蘭花養殖中的首要環節,只有澆水的功夫做好了,才能讓蘭花繁盛,正常開花。澆水首先的是雨水,如果用自來水,應先露天放置一天之後再使用。蘭花是一種喜乾的植物,特別是其肉質根不能夠積水,否則就腐爛,造成焦葉枯葉,所以澆水時應該從蘭盆的邊沿澆灌,以保持蘭葉不積水。
給蘭草施肥,應該做到盡量不用濃肥,多用薄肥,每次施用少量肥料,次數多一點,春夏可多施用一點肥料,秋天次數少點,冬天基本上不用施肥。
三、其他外部因素
影響蘭草焦葉的因素還有環境、天氣、溫度、濕度、空氣等。
有條件的話,盡量把蘭葉放置在沒有空氣污染,空氣清新的環境中,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把蘭草搬運到不會受冷,雨淋,且能夠有陽光照射的地方來,同時還要注意蘭草周圍的空氣,保證有新鮮空氣的流通。
蘭花的特性,決定了養殖蘭花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蘭花愛好者在養殖蘭花的過程中,都要不斷地總結,實踐,提高養殖蘭花的水平,讓你養殖的蘭花看起來賞心悅目,讓你的居室彌漫蘭花沁人的芳香。來源:老姚博客
F. 蘭花葉子末端干焦是什麼原因
主要原因是由抄於環境空氣太乾燥,植襲株的水分蒸發量大於根系的吸收量,這時,蘭花就會由葉尖逐漸干焦,而放置於土地面上的蘭花則很少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土地的地表可以蒸發一定的水分,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即我們平常說的接地氣。
G. 蘭花養不好容易葉片焦尖,原因有哪些呢
蘭花的葉片容易焦尖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害,雖然對蘭花的正常生長沒有太大影響,但焦尖畢竟還是難看的,並且將大大降低蘭花的觀賞價值。這也是令很多花友都很頭疼的原因。一般來說,蘭花葉片焦尖有兩個原因,一是周圍環境不適宜,如施肥不當、光線太強、濕度太低,另一種是蘭花病蟲害。
解決方法:澆水是培育蘭花的關鍵。在養護蘭花的過程中,要注意適時、水質正常的澆花,嚴格控制澆花水量。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其正常生長。
5.病蟲害侵擾。事實上,一般來說,如果是管理不當造成的,雖然情況可能看起來很嚴重,但對蘭花的正常生長影響不大。只要及時調整養護技術,今後多注意種植。不過,如果蘭花因病蟲害而被燒毀,我們應該更加註意,因為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及時處理,以防止病蟲害感染蘭花的其他部位。
以上就是今天介紹的幾種防止蘭花葉片焦尖的方法了。
H. 蘭花葉子發黃怎麼辦蘭葉焦尖的原因及對策
蘭花葉子發黃怎麼辦蘭葉焦尖的原因及對策
蘭花葉子發黃或葉片焦尖是一種常見現象,多屬於生理性病害。它既損害了葉片的完整性與觀賞性,又嚴重地影響了蘭株的健康生長,甚至導致全株過早衰亡。發生蘭花葉子發黃焦尖的情況是復雜的,總的原因是栽培養護不當,具體原因及對策如下:
(1)光照過強。蘭花是半陰植物,適宜於晨光、散光、柔和光的照射。如光照時間太長,光質過強,極容易造成葉片發黃,葉尾燒焦。對策是,在夏秋季節適時調節光照時間及光照強度,避免強光直射。最常用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不同規格的遮陽網,遮光度一般品種60%~80%,邊藝、縞藝、水晶藝、圖斑藝要達到90%
(2)空氣乾燥。當空氣濕潤時,蘭葉翠綠發亮,光彩照人。若空氣乾燥,葉片質地粗糙,焦尖現象時有發生。特別在乾旱、少雨、多風的北方,春、秋、冬三季空氣經常乾燥,蘭葉焦尖現象尤為嚴重。解決的辦法,在空氣乾燥時,經常向葉面噴霧,向地面灑水。還可在蘭盆下放水槽,蘭棚、蘭室內用尼龍布做水池,掛濕門簾,安裝自動噴霧加濕器。
(3)澆水失度。如同其他植物一樣,蘭花沒有水不行,澆水不足或過多又會造成損失。往往有這種情況,由於盆土太滿,澆水不多即向外流,結果是上邊濕下邊干,形成「半截子」水。久而久之,因根系失水首先從葉尖開始枯焦。另一原因是由於疏忽大意漏澆了水,也易發生此種現象。與此相反,不管是土質還是顆粒植料,都按時等量澆水,造成土質植料過濕缺氧,呼吸不暢,使根系變黑甚至腐爛,致蘭葉乾枯燒尖。對策是,按照不同蘭花的生長習性,適時適量澆水,防止上述兩種不良傾向的發生。
(4)施肥過量。蘭花系肉質根,又與蘭菌共生,只需薄肥勤施,即可生長健壯,葉茂花香。如施肥過量,特別是施了生肥或濃肥,就會導致根系腐爛,葉尖發黃,過早衰老。正確的做法是,根據不同蘭花品種、不同生長期與不同長勢,適時適度施肥。如根部施肥,有機肥漚制的液肥在使用前,須兌1:10~20倍的清水;化肥則按0.1%~0.2%配製,1月左右施1次。葉面噴肥宜淡不宜濃。若用蘭菌王、噴施寶之類微肥,一定要按照產品說明配製,不能隨意加大濃度,避免造成肥害。
(5)葉片生理功能異常。有的因施氮素過量,導致葉片幼嫩,抗逆行下降;有因噴施肥料、農葯濃度過高,淤積葉尖,造成損害;有因冬季防寒措施不力,造成葉尖凍傷。也有蘭盆間距太小,葉尖與葉尖相互摩擦碰撞,出現損傷。採取的措施是辨證施治,對號入座。即氮、磷、鉀三要素合理施用,噴肥噴葯的濃度寧淡勿濃,切實搞好嚴冬早春防寒保暖工作,增大盆與盆之間的距離,防止影響葉片生理功能現象的發生。
此外,焦尾病、鐵銹病等侵染性病害,也易出現蘭花葉子發黃焦尖的現象,需用多菌靈、托布津或其他滅菌劑進行預防。
I. 為什麼蘭花葉片有黑點,君子蘭花為什麼葉片發焦
蘭花葉子上發生黑斑點的原因較多,如養護不當、受病蟲為害等。 蘭花的養護要求比較精細,稍有不慎就會發生葉片黑斑等。女口澆水時當頭淋澆,易濺起盆土沾於葉上,使葉發焦。施肥時肥液沾在葉上,如不立即噴灑清水去除,會使葉子出現黑斑、發焦。春夏季節如不注意遮陽,在烈日下會使蘭花葉子發黃、發焦。放置在煤煙較多的環境中,蘭花因受煙害而發黑斑。 此外,蘭花受炭疽病為害,葉子常會發生黑斑點。 蘭花炭疽病在溫度高而通風不良的梅雨季節或秋雨連綿季節尤易發生,有時甚至比較嚴重。其症狀為開始時葉部僅出現半圓形或圓形的褐色斑點,以後逐漸發展成黑褐色,許多病斑擴大成條狀黑揭色病斑。後期在病斑中部變成灰白色,上面有許多小黑點。該病在葉子的中部和上部多見。發現此病,應把病葉剪去。最初發現時,除了改善通風外,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周噴1次,連續噴3~4次,能收到較好的效果。為防止病蟲害感染,蘭花之間不宜太擠、太密,避免蘭葉互相交叉在一起;保持通風、透光良好。
J. 蘭花為什麼葉尖要焦
很有可能是澆水澆多了,根系腐爛造成的,蘭花怕濕不怕干,不能像其他花卉那樣整天澆水的,而且植料一定要透氣才行,可以找一些蘭花養殖經驗的帖子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