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摘荷花
『壹』 以摘荷花為題寫兩百字的三百字以上的作文
我很愛荷花。我的老家有著大片大片的荷花,那裡的農民以種蓮子為生,我的內兩位叔公公就是最最普通容的荷農。在我小的時候,隨著爺爺到鄉下老家去過暑假,看到連成片的荷花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經常跑去荷花田中間的小埂上玩,撿掉落到地上的荷花葉,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心裡美美的。還有就是經常幫兩位叔公公穿蓮子,那時還沒有去蓮芯的機器。每一顆蓮子都是手工剝掉,再用一根鐵絲穿掉蓮芯。我記得我總是一邊穿一邊吃,剛摘的蓮子非常嫩甜,怎麼吃也吃不夠。後來,我長大了,也不經常回去鄉下老家了。兩位叔公公老了,也不種荷花了,種不動了。去年,小叔公公來城裡檢查身體,查出來是肺癌晚期。大叔公公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衰弱。想到兩位老人,我有種說不出來的情緒,常常想人的一生就這么結束了么,就像荷花開了又敗了,成了淤泥,啥都沒留下。鞭炮聲中誕生了,吹吹打打中離去了,正可謂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關於人生的大道理我又何嘗不懂,史鐵生先生說命若琴弦,但大多數人只是發出了暗啞的一聲就結束了他的人生。
『貳』 小孩玩耍摘荷花猜一生肖
答案是豬 屬豬人雖表面上容易受騙,但實際上還是比人們想像得要聰明。屬豬人懂得用容忍的態度保護自己的利益。
『叄』 魯迅小時侯的故事
在三味書屋讀書的那個年齡段,魯迅還跟隨母親到鄉下外婆家小住。魯迅的外婆家,是在紹興鄉下,叫安橋村。這個村莊離海不遠,極為偏僻。有條小河從村中流淌而過,把全村分為南北兩半。當時全村大約有三十戶人家,大半姓魯,靠種田和打魚為生的佔多數,有很少一部分人經營副業——做酒,並開一家很小的商店。魯迅是在春天掃墓後,隨母親前去的。就是在這里,魯迅見識了許多更新鮮的風景和玩法兒,看到聽到了「社戲」。很幸運,魯迅能有這樣新奇廣闊的天地。
因為魯迅從城裡來,算是遠客和貴客,所以村裡有很多小朋友得到父母允許,減少了日常勞作的份量,盡情地陪著迅哥兒玩耍。玩的方式很有趣,比如掘蚯蚓伏河邊釣蝦呀,或是一同去放牛呀,而最大的樂事卻是看社戲了。有一回,他們去鄰村趙庄看戲,魯迅日後是這樣回憶的:「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隻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待到母親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兩人一枝,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庄前進了。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背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庄,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正是對船頭的一叢松林,..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庄就真在眼前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台,模糊在遠外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了。..」
魯迅13歲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獄,他和弟弟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
魯迅這次來到舅父家中,景況和從前完全不同了,自此免不了要受一些冷淡。但是,勞動者和他們的孩子們卻到處都是一樣,他們依然是那麼熱烈,那麼殷勤,前來接待從遠道來避難的小客人。鄉下的春天依然是美好的,罱泥船停滿了河面,河兩岸是青青的麥田,田埂上長著綠油油的羅漢豆。白天,大人們都到河裡和田間工作去了,魯迅就和孩子們一同玩耍,或是釣魚,或是剝著羅漢豆。在皇甫庄和小皋埠這一帶的農民主要的副業就是捕魚。深夜,魚兒都游出來了,吃食的吃食,游動的游動,捕魚的人也在這時出動。二更以後,蝦子也開始出來了。捉蝦的人就劃著小船,帶著海兜去撈蝦。天亮後,他們才吃一點冷飯團,到鎮上去賣魚蝦,賣完了魚蝦才回來睡覺。但凡有一點閑時間,他們也不歇下來,而是籌劃著演戲,在做戲時一顯他們出色的本領。
在當時紹興一帶農村裡,演戲的日子,簡直多到數不清。正月的初九、初十是「燈頭戲」;三月里,有「東岳大帝」生日,至遲不過二十八日就要演戲;五月十六日「王爺(土地)菩薩生日」,六月十七日「包爺爺生日」,都要演戲。七月十六日,「劉猛將軍」的生日,農民們說他是「劉備的兒子」,因為到田間捉蝦蜢跌死的,更要演戲。八月里,九月里,一直到年底,還要演出不少的戲。演戲和他們的生活好像是分不開的。其實,他們演戲的目的倒不盡是為了給菩薩看的,不過是藉此以表示自己的願望:人口和牲畜的平安,五穀豐收,安居樂業的和平生活;——雖然,現實的生活並不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農民們總在迎神賽會這個屬於自己的狂歡和示威的節日里顯示才能、智慧和力量。隊伍接連排成好幾里路長,人群像滾滾的浪潮,席捲過一個村莊又一個村莊。在隊伍的上空招展著紅的,綠的,黃的,以及各種顏色的旗幡。在這支浩浩盪盪的隊伍里,人人都像生龍活虎一般:有耍獅子的,有玩龍船的,有踩高蹺的,有的抬著抬閂閣,有的敲著鑼鼓,有的扛著荷花銃,轟,轟,對著天空放它幾響的。
最壯觀、最輝煌的要算是目連戲了。或許藉此來紀念那些在歷史上曾經被封建統治階級稱為「叛賊」的英靈,和近代的參加太平天國武裝革命斗爭中犧牲了的英雄們,以及其他的一些死於非命的橫死者吧,在皇甫庄,戲台就搭在村子裡一塊叫做「火燒場」的地方。這里據說就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失敗之後反動地主階級殘殺農民的屠場。這戲從頭一天的下午就做起,一直要做到第二天天亮。「 起殤」是在太陽落盡的時候舉行,台上吹起悲壯的喇叭,薄暮中,十幾匹馬,放在台下,一個演戲的人扮做鬼王,手執鋼叉,此外還需要十幾名鬼卒,普通的孩子們都可以應募。他們爬上台去,說明志願,臉上塗沫幾筆彩色,手拿鋼叉,待人聚齊,就一擁上馬,疾馳到野外那些無主的孤墳上,然後拔叉馳回,上了前台,一同大叫一聲,將鋼叉一擲,釘在台板上,責任這才完結,洗臉下台。舉行了這一種儀式,就意味著那些孤魂厲鬼,已經跟著鬼王和鬼卒,前來一同看戲了。「起殤」儀式進去之後,戲文就接著開場,徐徐進行。一到「跳吊」時候,人們立刻緊張起來。台上吹起凄涼的喇叭,台中央橫樑上放下一團布。看客們都屏住氣,台上忽然闖出一個不穿衣褲,只有一條犢鼻褌,臉上塗了幾筆粉墨的男人,這叫做「男吊」。他一登台,徑奔懸布,像蜘蛛死守著蛛絲,又好像在結網,在這上面鑽,掛。這之後,是「跳女吊」。台上又吹起凄涼的喇叭,不一會兒,門幕一掀,女吊——一個比別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強的鬼魂出場了。大紅衫子,黑色長背心,長發蓬鬆,頸掛兩條紙錠,低頭,垂手,彎彎曲曲的走了一個全台,內行人說,這是走了一個「心」字。然後,她將披著的頭發向後一抖,人們這才看清她的面孔:石灰一樣白的圓臉,漆黑的濃眉,烏黑的眼眶,猩紅的嘴唇。她兩肩微聳,四顧,傾聽,似驚,似喜,似怒,終於發出悲哀的聲音,慢慢地唱道,「奴本是楊家女,呵呀,苦呀,天哪!.. 「這之後的下文講她做童養媳時備受虐待,終於只有投環自盡了。唱完,就聽到遠處的哭聲,也是一個女人,在含冤悲泣,准備自殺。她驚喜萬分,要去「討替代」了,卻不斷突然跳出「男吊」來,主張應該他去討,由爭論而至動武,「女吊」當然敵不過他,幸而台上另有一個神——王靈官在這時出現了,一鞭打退「男吊」,放「女吊」獨自去活動。魯迅的記憶中最深刻的就是這一幕,其他的場面當然也不少。從幼年時一直到後來,他記憶尤深。魯迅認為:這個復仇性最強的「女吊」,這個最美麗的最堅強的靈魂,也就是被壓迫者的復仇意志的化身。
鄉村大自然的景色、與閏土等「野孩子」的生活,以及民間文藝和繪圖的書,引起了魯迅極大的興趣與愛好,這些興趣與愛好,看似平行,實則互相聯系,都影響著他的生活與性格,以後日漸發展,都服務於他那偉大的理想。日後從事文學,表現農村的貧困,深刻揭發社會的矛盾,以及研究漢畫、造像,提倡木刻,都與此相關。至於批評的眼力,也在童年開始萌芽。而從家族得來的那種公正、剛強,持之以恆的精神,在他後來與逆境戰斗時,又得到了發展。以上所敘述的魯迅童年生活這一段,在魯迅的一生中,也可以說是較為幸福的吧。這使他日後回憶起來,往往起一種美的感覺,一種嚮往的心情,並常從此獲得創作的靈感。
可是,從13歲起,魯迅更開始和社會有了接觸,要親自嘗受人世的辛酸了。
參考資料:http://www.blog.e.cn/user1/9605/archives/2005/65229.shtml
『肆』 請幫我寫個卷首語——關於追憶或童年
童年,是一個令人嚮往而又並非人人都能得到的東西。我只所以把「童年」定義為一個「東西」,而非「時間」的概念,那是因為童年中的時間是凝固的。許多人也許不知道自己的童年是什麼時候結束的。也許某一年六一兒童節學校不搞活動了,自己的童年也就結束了;也許突然的瞬間男女同學之間變的陌生而又害羞了,思想中有了一種「喜歡」產生的「愛」的概念,大家開始認識到我們不是小孩子了。這些孩子是幸福的,他們可以走進學校。對於那些不幸的孩子(貧窮或疾病),童年無非就是一種時間的無奈痛苦,慢慢的走向時間的習慣或更加絕望。他們心中沒有孩子的概念,因為他們周圍的人們沒有用「孩子」的概念定義他們,周圍給他們只有無奈的異樣的眼神,同情或輕視。
童年,不像孩子的心靈一樣純潔(雖然現在的孩子也更加早熟了),它寄寓一個社會的大背景。小山村的孩子,他們的童年在父輩們的勤奮熏陶下長大,形成了一種勤奮的性格,同樣也形成了忍耐。生活的艱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深深的烙印。他們的童年生活是模糊的,但又是印象深刻的,模糊的樂趣,深刻的父母在田地的彎腰的背影,熟悉的父母手上的老繭,臉上深深的皺紋。
我很幸運,我要感謝自己的父母。童年的時光是美好的,值得回憶的。童年依託於一個時代,也反映一個時代。我們的童年處於一個崛起的時代,處於一個開放的時代,我們這一代是永不言敗,永不守舊,永不封閉的一代。喜歡自由,喜歡闖,我們很幸運,感謝老一輩。我們也應讓老一輩感謝我們,我們是獨立崛起的一代。
不敢想像,童年已離我而去,有這種感覺竟基於父母開始催我找女朋友了。原來我在他們心中已是獨立的成年人了。有這種感覺真的好笑,童年竟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找女朋友了。同樣不敢想像,好像昨日,老師還強調「不要早戀」。原來「早戀」和「戀愛」這么近。童年就在少年與青年毫無界限中結束了。
童年結束了,心中有一種悲傷,更有一種希望。
『伍』 關於童年的詩歌
1、童年的詩和遠方
林榮彬
媽媽壞壞的笑里
我成了撿來的孩子王
甘蔗林是輕落的故鄉
牛角和月亮陪我從天而降
淘氣的孩子都愛天亮
我卻喜歡門口的小地方
天天把深夜和星星盼望
站在門口
我把時光一節節拉長
尋親的夢開始起航
遙望夜空
找不到河橋、織女和牛郎
我夜夜滿臉迷茫
媽媽隨便撒了個謊
卻給了我童年的詩和遠方
童年夢里
我睡得正香
爸爸的短須輕撓小肚囊
咯咯咯
竟笑醒一夜星光
趕著農忙
坐在盛秧的圓桶船
水田
被淘氣地劃作一片海洋
大人生氣地說
要把我播種成稻秧
嘻嘻嘻
我卻幻想著收獲自己的稻香
夏影斑斕
牛在河邊吃草
我在時光的清溪淺水中央
把光溜溜的身軀
潛游成一條小魚郎
撲騰出一片最美的白浪
騎著爸爸的牛背
爬上童年高高的山崗
我欲伸手捻幾縷雲朵
再摘一片明月
為爸爸媽媽
織一床歲月溫香
於是
童年的我不再迷茫
認真地把遠方揉進詩行
寄存遠方
2、童年與成長
當時間老人為你打開一扇窗
讓你欣賞更大世界的時候
你又進入了世界中
成長起每一步
在你學習騎自行車時
無論多少困難
你都吸取一次次教訓
最終成了一個「單車騎士」
你進了一步
在你不知做了多少次燒焦的米飯後
總有一天
你會興奮地把做成功的米飯帶給親朋好友品嘗
你又進了一步
童年與成長
數不清的幸福、快樂
成功與失敗
它們會伴你一生一世
終身難忘
3、夢回童年
黃昏
我們牽手奔跑著
一起看風箏起落
校園旁
遍地高山綠野
清風走過
葉下隱藏的白綠浮上
悠悠盪盪
葉子享受的撫摸
我們坐在地上
歡歌笑語
捉迷藏
都是那顆童心
夢是隨心的
不出現有心機的人
美之留戀
不想離去
夢醒
便去追憶
追憶
那時的童真
留戀
在不出現的童年
即便醒來
也是美的
因為他們曾來過
又一次一起玩耍過
是幻境
是仙境
是我的天堂
夢里讓我興奮 甜蜜 期待……
4、跑光了的童年
數不盡的山巒
和一條叮咚向前的溪水
看不厭的村落
和一群憨實熱情的莊稼人
陪伴了我一整個童年
和一切想像中的夢
有一天,阿媽告訴我
你長大後就會走出那個山埡口
去到一個新的遠方
從那以後
每次我一邊放羊
一邊就會站上山坡遠望
沒看見阿媽說的遠方
卻放丟了我的綿羊
於是
羊群後面就會出現一個小點跳動
那是我在追趕
也像極了落單的歸雁
正在拚命的追趕
不久家旁邊的山坡
就跑光了我的童年
綿羊老了
我長大了
平凡的人就不該有太多不簡單的夢
就不會偷走我那麼多本真的年華
去追趕一個想像中的夢
離開了我的故鄉
體會了異鄉的秋涼
那個跑光了的童年
你還好嗎?
5、永遠的童年
祈盼一場雨
最好能匯成一條溪流
遙遠的童年
就會逆流而上
西鄰的蘋果花是棉花糖
伸手摘一朵解饞
甜絲絲的味道
像馬蜂蜇疼了記憶
東鄰的窗戶上
盛開了荷花牡丹
奶奶的指紋
恍然蜻蜓立在上頭
喇叭花一朵攆著一朵
攀過玉米桿籬笆
和蝴蝶一起扎在
妹妹的羊角辮上
跳皮筋的童謠
驚飛鳥雀棲息的夢
男孩子比高的劃痕
成了老槐樹永遠的胎記
村頭清澈的小溪里
日夜飄盪春天的笛音
藍石板河底還藏著
小夥伴嬉戲的影子和歡笑
淤泥下傳來一陣蛙聲
牽出暗藏心底的驚喜
難道是童年那隻愛站在荷葉上
縱躍歡唱的青蛙
『陸』 童年的草地短文給我帶來了怎樣的快樂
童年的草地短文給我帶來了怎樣的快樂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湖邊的空氣中夾雜著絲絲發綠的柳絮,隨風飄動,望著窗外的那一片樹林,鳥兒在枝頭鳴叫著,風不時的吹過樹林,樹林便隨風搖擺。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做一個深呼吸,頓時感到體內的一陣清爽!領悟大地的奧秘,傾聽自然的聲音,喚起自己腦海中的那扇記憶之門···
生活中,不同的地方給予了人們不同的命運,在基於我們失敗的同時,又會萌發出勝利的種子。故鄉,是我十分懷念的地方,那兒綠樹成蔭,被三川、田野所環繞,到了春季,便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最喜歡光著腳,靜靜地遊走在山間的小路上,無論地上的理事會扎破自己的腳丫子,靜靜的遊走於樹林之間。清晨的樹林,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清香,讓人感覺到一股清爽,掠去了心中那僅有的一絲睡意,掠去了心中存有的那一絲煩惱,感受大自然之美!
躺在還有些潮濕的草地上,只覺背後襲來一陣清涼,閉上雙眼,等待清晨的陽光灑在自己的身上,暖暖的、熱熱的···
山間的道路兩旁,都是矮小的灌木和一些高大的樹。而那些樹上,諾仔細觀察,便可以看到一些昆蟲。兒時經常和幾個小朋友一起,趁著清晨,踏著山路,來抓一些小昆蟲,互相比賽,互相競爭!樹林之間,每天都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事。
夏季,水果相繼成熟了。若是來到山裡,便感覺一陣清涼,餓了或是渴了,便可以爬上樹,摘幾個梨吃,香甜可口。通過稻田的路上是一片梨林,不用擔心自己會餓,更不用擔心自己會渴!
夏季的清晨,是不怎麼熱的。幾個人在一起,唱著山歌,手中拿著路邊拾來的幾根棍子,四處揮舞著奔向稻田!
來到田野之間,看著大人么辛勤的身影,便不便打擾他們,去田裡摘個西瓜,還是勞費大人們,幫忙切西瓜,不過有時,也會自己想著法兒,把他切開,吃到冰涼的西瓜!歡呼著走出田野之間!
到了中午,烈日當頭,我們便頂著烈日,來到池旁邊,順手摺斷一張大荷葉,頂在頭頂上,再順手摘一個已經盛開的荷花,在那稻田之間歡快的歌唱!
說到夏季,還不免記起下水摸魚,看大人們在中午的時候!下水摸魚,我們便下水嬉戲,緩和的水流沖過腿間,十分的舒服,十分的清涼!
秋天,田野陳獻出一片金黃,我們幫助大人們一起到稻田裡幫忙,不過我們可耐不住性子,不一會,便望著那田間的小青蛙,把他抓起來,擺弄於手指之間,兒時,是很不懂事的!
冬天,天氣漸漸的冷了起來,外出也漸漸的減少了,但到了過年,便十分的熱鬧了!來到鎮上,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吃一些十分好吃的東西。
夜間,還可以看美麗的煙花,照耀著漆黑的夜晚,顯得格外的美麗!
大家一起聚在一起,盡情的玩耍,甚至可以一個晚上得玩,這是最讓我們高興的,而且還可以收到紅包。
那兒,給予了我童年的快樂,給予了我童年最美好的時光!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來到城市的我,懂得了許多,但卻很少看見家鄉的青山綠水了!家鄉,匯集了我童年的一切快樂。
記憶之門緩緩關閉,望著窗外,依然是一片平靜,望著周圍,一片平靜。
『柒』 童年的那朵荷花
在我不知道蝴蝶是毛毛蟲變的的時候我很喜歡蝴蝶,最喜歡的要數黃蝴蝶了。可是後來在自然與科學課上老師告訴我們蝴蝶是毛毛蟲變的,我便不敢再與蝴蝶親近了。因為毛毛蟲很可怕,萬一蝴蝶飛著飛著又變成毛毛蟲了怎麼辦。後來我懂得了為什麼蝴蝶是毛毛蟲變得以後我才再一次對蝴蝶感興趣了起來。
姐姐告訴我說暑假的時候會有很多漂亮的蝴蝶,我終於等到了暑假的到來今天的天氣不是很熱,我和姐姐便外出去捉蝴蝶了。
我和姐姐拿著網子和盒子,伴著微微的清風,披著金色的陽光,信步走在村外的小路上,一路上說著笑著,就好像出籠的小鳥。碧藍的天空飄著幾朵悠悠的白雲,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清香。
一會兒,我們來到一個美麗的山坡上。只見如茵的小草綠光融融,像星星一樣的野花點綴其間,隨風翩翩起舞……真是個捉蝴蝶的好地方。
「姐姐,姐姐!」怎麼沒有人回答?我四下一看,原來姐姐已經盯上了一隻黑白色的蝴蝶。「哼,有什麼了不起,今天我一定要捕一隻最漂亮的蝴蝶讓你瞧瞧!」我舉著捕蝶網,睜大眼睛四處搜索。忽然,眼前飛過一隻花蝴蝶,它穿著金黃的衣服,翅膀上長著黑色的斑點,像是故意顯示自己,在我面前盡情地翩翩起舞,時高時低,時左時右,時快時慢。我想捉住它製成標本,那才漂亮呢!我正准備用網子去扣那隻大蝴蝶,突然
想起姐姐說過,捕蝴蝶要有耐心,等它停下來後,出其不意,開能扣住它。想到這兒,我生怕驚嚇它,一動不動地埋伏在草叢中。
也許是飛得太累,想歇息歇息,它慢慢地落在一朵淡紫色的野花上,雙翅輕輕地顫動著。機會終於來了!我屏住氣,抑制著心跳,慢慢靠近它,伸出捕蝶網,看準位置,「刷」地一罩。「逮住了,逮住了!」我興奮地叫喊起來,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從網里取出,放在預先准備的盒子里。
火辣辣的太陽熱情得讓人受不了,在蟬姑娘不停的鳴叫中,我和姐姐攜帶著戰利品,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充滿情趣的小山坡。
捉蝴蝶真有趣。
『捌』 愛苗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愛苗 txt全集抄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百襲度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關於荷蓮 決小明
從小,一直很喜歡荷花,家裡附近的田裡種了滿滿的荷花,每次一到夏天,只要經過那條鄉間小路,不用下田就可以偷摘到荷花(因為那裡的荷花真的太茂盛了),成熟的蓮子還可以拿來烤,兒時的回憶實在是很野很快樂,現在雖然住處沒搬過,可是附近那一大片的荷花田已經被填掉充當公車總站,僅有的荷田裡只剩下不到十枝荷葉,要看到荷花得憑運氣了。
以前,我一直以為荷花是荷花,蓮花是蓮花,這是兩種不一樣的植物,可是最近(真的是最近),我才知道自己已經豬頭這么多年。(汗ing)
實際上,荷花就是蓮花,荷花是比較早期的說法,而荷花的種子叫蓮子(沒有聽過荷子這種東西吧^^),所以後來荷花又被稱為蓮花。當然,還有其他很美的別稱——菡萏(含苞待放的荷花)、芙蕖(芙蕖和芙蓉是指盛開的荷花)、芙蓉、水芙蓉、水芙蕖、草芙蓉、君子花、水芝、玉環、水華、蓮華等等。
至於睡蓮嘛,它是完完全全的另一種蓮,雖然它和荷花一樣同屬睡蓮科,……
『玖』 描寫古代女子採摘荷花或采蓮的優美選段或句子
采蓮曲 蕭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拾』 摘你荷花拿你耨這句話什麼意思
我覺得就是說摘了你的花的意思吧,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