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思維導
1. 思維導圖讀詩詞《采蓮曲》王昌齡
【寫在前面的話】
做為一名媽媽,希望能夠以更直觀、好玩的方式,帶孩子走進詩詞的世界。
導圖大體原則上是自己根據理解後搜羅背景資料、圖片等信息做為參考,偶有參考臨摹,繪制而成。
【導圖思路】
中心圖
把四句詩詞對應的圖畫,布局整體畫面,幫助記憶。
分支(一級,二級)
*按順時針解讀,以四句詩詞順序一一展開
詩句前兩個字作為一級分支,後面兩個字/三個字 拆解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小圖標
裙子、花朵、捂眼睛的小熊、腳印,分別與詩句對應
【詩詞原文】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作者簡介】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陝西)人。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集》。[8]
【詩詞大意】
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出水的荷花正朝著采蓮女的臉龐開放。碧羅裙芙蓉面混雜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聽到歌聲才發覺池中有人來采蓮。
【詳細注釋】
采蓮曲:古曲名。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勞動生活情態。
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製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作詩背景】
《采蓮曲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這兩首詩主要描寫了采蓮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詩情畫意。這首以寫意法,表現采蓮女子的整體印象,詩人將采蓮少女置於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使少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
2. 三年級下冊荷花思維導圖怎麼畫
1. 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到描述荷花的圓形,這一圓形代表「大圓盤」。
2. 在第三和第四自然段中找到對荷花數量的描述,圓圈內的數字代表「一池荷花」中具體有多少朵。
3. 用兩隻眼睛的符號來代表「看看攔指」,即觀察和指引的動作。
4. 製作思維導圖時,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選擇合適的關鍵詞,用最少量的文字或圖標、符號來代表信息。
5. 雖然製作思維導圖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但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在增強大腦的記憶能力。
6. 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記憶和理解內容,這種方法能讓我們對信息的記憶更加牢固和深刻。
7. 俗語說「熟能生巧」,通過不斷練習使用思維導圖,我們可以更加熟練地掌握這種工具。
8.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它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將主題和子主題之間的層級關系展現出來。
9. 這種方法充分利用了左右腦的協同作用,幫助人們在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之間找到平衡,從而激發大腦的潛力。
10.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不僅應用於記憶和學習,還適用於思考等認知活動,它有助於拓展我們的思維視野。
3. 荷花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荷花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荷花的思維導圖,從花蕾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