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山春

海棠山春

發布時間: 2021-02-13 04:50:34

① 關於家鄉的景色巫山或者海棠山的作文怎麼寫

春天,生機勃勃;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瓜果飄香;冬天,白雪皚皚。假如讓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季節,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秋天。 秋天,它代表著勤勞和收獲。因為只有勤勞地耕種,才能收獲美味的果實。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就來瞧瞧吧!調皮地風兒弟弟到處亂跑,將衰老的樹葉婆婆吹下,這一幕正好被農民伯伯看到,他臉上露出無比的驚喜和激動。他立即准備好農作的工具,興奮地踏上收獲的路途。來到田野里,金黃的稻穗向農民伯伯招手問好;飽滿的黃豆笑破了肚皮;蘿卜姑娘含羞的露出了半邊臉。農民伯伯特別高興,因為,辛勤勞動的成果終於出來了。 秋天,隨著它的來臨,果園里充滿了彩色。咦?這些上怎麼掛滿了小燈籠,今天好像不是春節呀!走進一看,原來是滿樹的蘋果啊。紅彤彤的,難怪會把它認成燈籠。嗯?什麼味道這么香,我聞得入迷了,身子跟著香味直勾勾地飄了起來。哦,是橘子呀,黃色的外衣包裹著它誘人的肉體。「哧啦」我的口水都快掉到地上了,我忍不摘了一個,剛想把皮剝開,忽然,一個人沖我大喊:「小偷,抓小偷呀!」我嚇了一大跳,扔掉橘子,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我低著頭就往前沖,也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我不知道撞在了什麼東西上面,一下子撞暈了。醒來時,我發現自己躺在森林裡。 我仰望天空,看見風兒在樹梢嬉戲,白雲在天空散步,鳥兒在快樂地談話。秋天總是那麼美

② 我欣賞的海棠山作文600字

海棠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自然保護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十大優秀景區之一。
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鎮大板村西北2公里處。海棠山
海拔高度715.5米,山高谷深,怪石嶙峋,植被豐富,氣候宜
人,風光秀麗,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的典範

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讓我幫著去遛遛車,也就是車停放久了
,需要跑一跑,正好,我「假公濟私」!開著車帶著朋友去了一趟
海棠山。路程不遠,1個多小時就到了。
來到海棠山的山門,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幽靜、肅穆。因為不
是節假日和法會日,這里幾乎是沒有幾個遊人,山下停車場只有兩
輛車在那裡停放。門票不貴,每人50元一位,因為沒有遊人,我
便跟售票員開玩笑說能否優惠,還真是的,每人給我們優惠了10
元,也就是40元一位嘍!
上山的主要人行通道正在維修,我們沿著旁邊的車行道上山,
一過山門,就給人一種進入佛家和道教的境界當中一樣,一朵大大
的蓮花正對山門,沒有遊人,噴泉沒有開放。遠望通往山上普安寺
的通道,都是相隔不遠整齊排列的塗金的大象的雕塑,一直通向正
殿的山腳下。我不知道它的含義,也不敢妄加評述。
我們不是拾級而上,而是沿山勢而上,一路上農家、庄園點綴
在路的兩側,進得一座農家院落,裡面載滿了李子樹,滿樹青澀的
李子尚未成熟,本想跟農家攀談幾句了解一下海棠山,可是屋門上
鎖無人,但還是很感慨這幽靜的世外桃源般的農家莊園,很是羨慕

因為我們都不是拜佛之人,對佛教的知識了解甚少,來到這樣
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藏傳佛教名山,自然不敢造次,觀景也只是走
馬觀花了。但是從傳聞和親身感受,也多少知道了些海棠山藏傳佛
教的一些內容。
早在1683年,海棠山就建起了普安寺。鼎盛時建成的以措
欽大殿為中心,包括法相僧院、時輪僧院、密乘僧院、白泉寺等寺
廟建築群佔地4萬多平方米,樓台殿閣1500多間,僧舍400
多戶,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被稱為藏傳佛教東方中心。普安
寺的主建築——措欽大殿,毀於1976年。2001年經省政府
批准復建。2002年10月竣工,2003年春節正式向遊人開
放。復建後的普安寺措欽大殿,用6公斤黃金、1200塊寶石鑲
嵌而成,是目前東北地區修復重建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廟宇,殿內
復塑的大白傘蓋佛母像高9.9米,是全國最大的室內雕塑佛之一
。如今,風格獨特、金碧輝煌的措欽大殿已成為海棠山一個突出的
新亮點。
摩崖造像是海棠山一大突出景觀。「摩崖」就是在山岩上刻字
;「造像」就是在岩石上雕像。普安寺摩崖造像始於道光八年(1
828),花費白銀一萬零八百兩,共造像449尊,現保存完好
的267尊。這些造像分為安息佛和忿怒佛兩類。最大的造像高5
米,最小的僅0.16米。大的魁梧,小的精巧,栩栩如生,惟妙
惟肖。在雕刻方法上吸取了中國古代及國外雕刻藝術風格,造像雕
刻得細纖精巧,惟妙惟肖,從形式上看生動活潑,神形兼備,富有
美感,形成了海棠山獨特的具有蒙、藏、漢族兼備的高、中低浮雕
藝術特色。至今有些造像的彩繪仍很鮮艷,令人叫絕。《人民日報
》刊載的文章認為這些摩崖造像「堪稱中國民間藝術傑作」,專家
學者稱之為「中國一絕」、「藏傳佛教黃教東方中心現存代表」。
對這些歷史知識我們只是一知半解,更不知深刻含義,關於海
棠山觀音顯像、龍王降雨等美麗傳說,我們也只能是為之贊嘆了。
走馬觀花觀景,怡情逸性是我們的主要目的,因為景點很多,
我們只選擇了太師頂為主峰攀登。山並不高,登山有石級而上,我
們開始避開石級,沿一條能走一輛車的蜿蜒山路而上,來到一座古
老的敖包,一路觀景,草木滴翠,山花爛漫,尤以一種不知名的開
滿密密麻麻的紫色小花兒的灌木為主,間雜著零星的紅色的四瓣小
花的什麼植物,有點像石柱子花,我跟朋友說,是不是介紹中的沙
參花啊?聽我一說,朋友倒想挖掘一枝,是我的阻攔才沒有破壞大
自然的植被!
海棠山,不愧為森林公園,滿山的樹木,人行走在裡面遮天蔽
日的,雖然是夏季,不用傘蓋陽光射不進來,一條足一米寬的石級
小路,一定很陡,因為人在其中,只能看見和感覺到方圓一兩米的
地方,雖然陡,但感覺並不很險。其實,這里山勢險峻,峰巒疊嶂
。只是置身在此山之中,並不知道其真面目而已。
真是幽靜的海棠山,我們一路上連一個遊人都沒有看到,朋友
說有點滲人,因為我們登山的小路,要在裡面穿行,有的時候要彎
著腰穿過,還有的時候要用手撥開樹枝才能通過。一路古松參天,
怪石嶙峋,谷幽壑深。靜靜的山林中傳來陣陣的蟬鳴,熏風習習,
清爽宜人,這哪是盛夏的季節?分明是如春似秋的清爽季節。坐在
突兀光滑的怪石上小憩,上有蒼松蔽日,下有潺潺溪水流過,置身
如此仙境,真有飄飄欲仙的感覺,此乃其樂無窮。
登上太師頂,這是海棠山的主峰,在這里更攬海棠山的神奇和
神韻,盤龍石、迎客松怪異遒勁,這里的每一棵古松都有幾百年的
歷史了。不用說一處處的廟宇,就是每一處的摩崖造像前都是香火
鼎盛。在這里我是真的感覺到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含義了

久居鬧市,來到這幽靜的海棠山,真的感覺身心都輕鬆了許多
,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樣走馬觀花觀景的人來說,不是法會和節假日
,來到這幽靜的海棠山,真的是不虛此行。置身在此山中,靜聽佛
音繚繞,觀山翠花鮮,不是善男信女,亦染佛緣;觀殿宇鎏金,蒼
松翠柏,雖胸無點墨,亦染歷史的厚重;撫摸嶙峋怪石,唯妙唯俏
,雖然抽象,心中卻跳躍著美麗的傳說。山亦此山,景亦此景,只
緣身在此山中,心與景交融,讓人流連忘返。
既是走馬觀花,就不一一概述每一處風景、每一個傳說了,但
有一點,這絕對是一座靈山,來此讓人心靜,情凈,幽幽的,讓人
難以忘懷。

③ 丘陵上的城市,藏著一座名山,山上有座「小布達拉宮」,是哪裡呢

丘陵上的城市

從內蒙古高原上下來到海拔較低且平坦的遼河平原,二者之間有一塊海拔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的地方,這是一片丘陵,在這片丘陵區有一座小城,小城不大存在感不強,但是卻也有一些聞名於世的東西。

大自然是偉大的,走遍這花花世界總有你不曾謀面的景色,總有你未曾見過的俊秀,人類的雙手亦是神奇的,它可以對大自然精雕細琢,也可以鑄造一些後人們看到後不禁慨嘆的東西,我們理應帶著敬重之心去管上這一切,用心去感受和銘記。

④ 阜新特產

阜新特產

大扁杏
1993年從河北引入,現有面積10萬畝,有1.7萬畝進入結果期,年產杏核12.5萬公斤,年產值100萬元。主要品種有龍王帽、一窩峰。龍王帽果實長扁圓形,縫合線深而明顯,果面黃色,陽面略有紅暈、肉薄,纖維多;離核,杏核,杏仁扁平,肥大,正面較圓,平均單果重23.5克,核重4.95克,仁重0.86克,果實7月中旬成熟,發育期90天左右。一窩峰杏核、仁較龍王帽小、厚,正面呈心型。大扁杏食用部分是杏仁、杏肉,營養豐富,含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及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是傳統的保健食品和醫學上的營養滋補品。
大扁杏結果早,定植後3年即可開花、結果,4—5年進入初果期,6年生後進入盛果期,每公頃可產杏仁450kg,產值可達22500元。此外,大扁杏耐乾旱、瘠薄土壤,適應性強,可改善生態環境,在阜新地區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元蔥
細河區華東鎮位於阜新市東部,全鎮耕地8000畝,其中菜田2000畝。蔬菜生產在華東具有悠久歷史,是阜新市區蔬菜供應的重要基地。華東鎮自60年代從事蔬菜生產,70年代始引進元蔥生產,通過多年試種,選出以熊岳元蔥為主栽品種。它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經過多年的實踐,群眾總結出一套育苗栽培,管理的技術,使熊岳元蔥在產量、品質等方面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全鎮每年種植面積達1500畝,產量450公斤,產值400萬元,遠俏黑龍江、內蒙古、吉林等省市,元蔥已成為華東鎮一大支柱產業,已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格局。
元蔥是一種易栽培,好管理、耐儲存的春夏菜,七月中旬收獲,在0—5℃范圍內可保存6個月,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礦物質含量較高,具含有特殊物質具有降血脂,降血壓等多種保健功效,味道鮮美,食用方法多種,也可做多樣食品的調味料。
紅袍杏
紅袍杏在阜新縣國華鄉已有60多年的栽培歷史,屬地方優良品種。果實近圓形,果面紅黃色,果肉桔黃色,肉質細密,含纖維少,香味濃,品質上等。平均單果重35克,最大的50克,離核,可食率達85%。紅袍杏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杏核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果實6月20日成熟,8—9成熟時,在常溫下可貯運7—9天,完熟後,可貯運5天左右。該果品遠銷吉林、黑龍江省部分大中城市,1997年曾出口新加坡。國華鄉現有紅袍杏5000畝,20萬株以上。其中結果樹面積10萬株,總產可達100萬公斤。
阜新瑪瑙
阜新瑪瑙文化積淀深厚,7600年前的查海遺址中出土了用瑪瑙打制的刮削器,以及玉器、石器等,說明查海人是世界上最早認識瑪瑙和使用瑪瑙的人群。阜新瑪瑙加工歷史悠久,從遼代開始,阜新民間就有採集、挖掘、加工瑪瑙的生產活動。到了清代,阜新地區瑪瑙業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阜新瑪瑙已成為宮廷貢品。
目前,阜新瑪瑙藝術品已形成七大系列、200多個品種、數千種款式,以「巧、俏、絕、怪、新」為典型藝術特色的「雅活」更為突出。巧:為人之靈氣,設計構思精巧,雕刻技藝精湛,可謂巧奪天工。俏: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瑪瑙天然俏色,紋理圖案及質感,所表現的人間萬物栩栩如生,逸趣天然。絕: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於自然高於自然,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使之成為出神入化的絕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今人拍案叫絕。怪:從作品的創意、設計、造型到技法,勇於超越古人,打破常規,鬼斧神工,使作品充滿了鮮明而獨特的個性,極富藝術想像力,使作品動人心魄。
阜新花生
阜新花生種植業近年來發展較快,現已實現向規模化和基地化方向發展。從2006年60.2萬畝猛增到今年的144.5萬畝,種植規模居全省第一位。今年,全市花生產量預計達到28萬噸,
阜新花生米質好,宜食用,是南北方餐桌上的必備食品
[編輯本段]阜新美食

蒙族餡餅
蒙族餡餅是阜新地區蒙古族的一種風味麵食,據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當地特產的蕎麥面制皮,牛羊豬肉為餡,採用干烙水烹的方法製成。
明末清初,餡餅麵食從民間傳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為用豆油、奶油煎制,並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經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餡細為特點,烙制後形如銅鑼,外焦里嫩,餅面上油珠閃亮,透過餅皮可見裡面肉似瑪瑙,菜如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用筷子破開餅皮,熱氣升騰,香味撲鼻,引發人們強烈食慾。
蒙族餡餅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們以餡餅這種麵食,作為最好飯食招待來客。漢族有句俗語:「好吃不如餃子」,蒙族有句常話:「好吃不如餡餅」,看來餃子和餡餅是同等上乘佳品。
清溝魚宴
彰武縣境內的大清溝,水清、溝深,藻類繁多,為魚類的生息、繁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這里的魚,由於攝食自然食物生長而成,因此,肉質細膩,無異味,並有著天然綠色食品的美譽。大清溝盛產鯉魚、鰱魚、鯽魚、鯰魚、草魚、甲魚等30多種魚類,目前,最大的魚達40多公斤。
清溝魚宴可謂色、香、味、型樣樣俱全。糖醋魚酸里帶甜,焦汁魚甜中帶咸,干燒的棗紅色,紅燒的金黃色,溜魚片乳白色,清溝魚宴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魚鮮味美、口味純正。食用的魚均採用現吃現捕現作的方式。二是烹調技術高超。不同的魚採用不同的做法,用魚的不同部位,可做出不同口味的佳餚。三是烹調方法花樣繁多。有紅燒、干炸、糖醋、清燉、清蒸、酸辣、滑溜等20多種。

⑤ 從解放廣場到海棠山怎麼走要怎麼坐車

大毛毛: 海棠山單獨門票30元。市區是沒有直達海棠山的公交的。 1、海棠山旅遊專線車版每天早9:權00在市解放廣場(市公安局樓下)發車,途經阜蒙縣城、阿金立交橋、大巴溝隧道,直達景區。每位遊客購買一張門票(30元)即可免費乘車前往景區,下午15:00返回。整個游覽過程一共收費30元,相當於免費乘車游覽海棠山。海棠山景區旅遊直通車預訂熱線:0418-8210338 8210034 2、騎自行車,大約2小時。 3、在旅行社報名,周六、周日都有去的,每人40元左右,含門票。
4、坐8路車到縣東門,然後坐小涼快到海棠山,好象20元一位。
5、在長客坐到大扳的普客也可以到。

⑥ 海棠山怎麼樣啊

海棠山位於遼寧省阜蒙縣大板鎮大板村西北2公里處,主峰海拔高度715.5米,利用海棠山的天然岩石崖壁主持鐫刻摩崖造像,其文字有蒙、藏、滿、漢四種,50餘處,在國內罕見。

海棠山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絕妙風景名勝,春 海棠山(6張)

賞海棠山,滿山披綠,杜鵑、櫻桃、杏花爭艷競放;夏攀海棠山,蟬聲陣陣;秋遊海棠山,紅葉滿山;冬臨海棠山,雪壓青松,銀裝素裹,野兔山雞出沒,身處「海棠踏雪」之景中令人如入仙境。

海棠山上的摩崖造像,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普安寺措欽大殿,是「中國藏傳佛教黃教東方中心現存代表」。現有260餘尊摩崖造像,據說這佛像身上的染料都是取海棠山上的一些植物配製而成的,使人們觀後產生對悠久歷史的追憶,對設計者和雕刻藝術匠人的豐富聯想。

海棠山摩崖造像,種類繁多,從山間到山巔,在大小不同的花崗岩石上,處處雕 刻著千變萬化的佛 像,現保存完好的佛像260多尊,它們最高為5米,最小僅
0.3米。有的10尊佛像為1組,最多的一組群像有26尊稱為「集仙石」。有 些佛像龕上下左右刻有蒙、滿、藏、梵和漢文字,有的還塗有彩繪,雖經歷300
多年的時間,卻色彩不退。

海棠山摩崖造像的神態是千姿百態的,有的面含微笑,慈眉善目;有的圓睜怒 目,威風凜凜。在眾多的佛像中,以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彌勒佛、紅綠度丹、金
剛力士、歡 喜佛、千手千眼佛、天王佛、三頭六臂佛、阿修羅等佛像為代表。其中,藏傳佛教 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造像雕刻在一塊高大凸起的岩石上,格外醒目。此外,還有藏傳
佛本尊諸佛,因而海棠山又被譽為藏傳佛教摩崖造像藝術名山。

海棠山旅遊風景區除摩崖造像外,這里的山峰秀麗,怪石、山溪、稀有的樹木 、野生花卉構成獨特的自然風光,頗有情趣。

美麗的海棠山目前已成為吸引人們的樂園,是阜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清涼的北方佛教名山。

海棠山地圖(阜新海棠山交通地圖2007年8月1日,遼寧海棠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阜新海棠山地址:阜新海棠山旅遊區位於阜新市東南,坐落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鄉西北2公里處,距阜新市區22.5公里。可乘坐火車或汽車到阜新站下車,之後乘的士或小客車前往海棠山。阜新市民可直接在遼工大南校區乘坐計程車,一輛車可以坐4個人,人均15元到達海棠山風景區。火車乘坐八路公交車,到阜蒙縣客運站下車,然後坐的士到大阪鎮或者直達海棠山風景區門口,人均十元。回來到海棠山門口的售票亭,有專車送你回阜蒙縣。或者直接步行兩公里到大板鎮,然後打車回市裡。

⑦ 描寫秋天海棠山的景色作文

春天,生機勃勃;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瓜果飄香;冬天,白雪皚皚。假如讓你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季節,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秋天。
秋天,它代表著勤勞和收獲。因為只有勤勞地耕種,才能收獲美味的果實。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就來瞧瞧吧!調皮地風兒弟弟到處亂跑,將衰老的樹葉婆婆吹下,這一幕正好被農民伯伯看到,他臉上露出無比的驚喜和激動。他立即准備好農作的工具,興奮地踏上收獲的路途。來到田野里,金黃的稻穗向農民伯伯招手問好;飽滿的黃豆笑破了肚皮;蘿卜姑娘含羞的露出了半邊臉。農民伯伯特別高興,因為,辛勤勞動的成果終於出來了。
秋天,隨著它的來臨,果園里充滿了彩色。咦?這些上怎麼掛滿了小燈籠,今天好像不是春節呀!走進一看,原來是滿樹的蘋果啊。紅彤彤的,難怪會把它認成燈籠。嗯?什麼味道這么香,我聞得入迷了,身子跟著香味直勾勾地飄了起來。哦,是橘子呀,黃色的外衣包裹著它誘人的肉體。「哧啦」我的口水都快掉到地上了,我忍不摘了一個,剛想把皮剝開,忽然,一個人沖我大喊:「小偷,抓小偷呀!」我嚇了一大跳,扔掉橘子,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我低著頭就往前沖,也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我不知道撞在了什麼東西上面,一下子撞暈了。醒來時,我發現自己躺在森林裡。
我仰望天空,看見風兒在樹梢嬉戲,白雲在天空散步,鳥兒在快樂地談話。秋天總是那麼美麗

⑧ 求嗶哩嗶哩2017拜年祭《春意紅包》歌詞~~

作曲/編曲:Wing翼
作詞:泠鳶YOUSA
吉他錄制:Ray雷
民鼓編配:西門振
笛子:水玥兒
混音:CuTTleFiSh
人聲修音:泠鳶YOUSA
演唱:三無Marblue 祖婭納惜 泠鳶YOUSA 小緣 洛萱 不才
音樂製作:Days樂團
歌詞提取/糾錯:景安Tony
歌詞復審:景安Tony
歌詞終審/排版:ecy.ren Studio

-----歌詞-----

小麥麵包餃 喜色上眉梢
點柳翠 畫春曉
找舊樣銅板穿一串吉兆
把春意裝滿紅包

廊下的小阿妹搖頭晃腦
望著瓦上的碎嘴家雀
問它們春日的鳥兒 何時才能到
穿街搜巷沿路找
看鄰家的老人摘下氈帽
雖是脫去冬衣還尚早
宰雞鴨 起爐灶 揭開自家陳釀
偷偷嘗一瓢
大鬼叫 小鬼叫 邪祟嚇得跌倒
該用什麼清掃 鑼鼓鞭炮
小孩兒 快來瞧 別在(再)人堆胡鬧
只有聽話乖巧 來年才能長高
和紙漿 采硃砂 攢一摞春聯疊好
剪金花 染紅料 再糊一個四方小包
對花調 抄童謠 寫一串吉祥安好
扶正了封面 畫上春來到
一片翠色蔥蔥 明快又跳躍
幾瓣海棠山茶 花兒相映笑
再蘸濃墨潦草 添只燕子鬧
紅繩繞 來封一個大紅包

找一張曬燙的板凳歇腳
看你眼下又布滿操勞
編織橙黃藍綠把煩惱全部忘掉
抬手捧一把紅棗
騙怕生的小妹點燈睡覺
會有鬼祟在夜晚來到
她慌張 我偷笑 連說不怕不怕
讓我去趕跑
左搭肩 右幫腔 擠兌遲來的大忙人
禮物未到 人怎能到
表嫂吵 大舅鬧 連天地喳喳叫
我裝作聽不到 盤坐把碗沿(延)敲
踩高蹺 抓花包 撩一掛紅衣鞭炮
打年糕 串辣椒 抹花我的胭脂粉膏
侃八卦 講小道 等杯中茶酒減少
將手上紅包 塞進你棉襖
你送吉祥如意 幸福快來到
我送百年順遂 不怕被火燒
再求來年生辰 添一分美貌
拱手搖 同鞠一躬對眼笑

小麥麵包餃 喜色上眉梢
點柳翠 畫春曉
找舊樣銅板穿一串吉兆
把春意贈與明朝

左搭肩 右幫腔 熱鬧話不見少
你來蒸 我來挑 塞滿嘴的玉米包
乾柴燒 火焰高 煩心事已寥寥
眯眼瞧 把紅包塞進你棉襖
一片翠色蔥蔥 明快又跳躍
幾瓣海棠山茶 花兒相映笑
封著吉祥如意 幸福快來到
紅繩繞 拆開春意大紅包

⑨ 誰能給瑞應寺、海棠山、烏蘭木圖山、寶力根寺的資料

瑞應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99年),屬藏傳佛教格魯派,素有「東藏」之稱,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雕刻的金龍鑲邊的瑞應寺大匾是康熙皇帝所賜,鼎盛時期有喇嘛三千多人,寺廟建築方圓十里有餘,其中有大雄寶殿、祈願殿、九大臣祈願殿及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外有四大扎會和德丹闕凌及活佛殿,周圍有五座廟宇分別建在東西南北山頂或山坡上,白傘廟在東北山頂,護法殿在東南山頂、面北而坐,度母廟在西南山頭,關帝廟在西南山坡,舍利廟在西北山頂。整個廟宇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內外相映、四面對稱的獨特格局,此外還有繞寺一周的環寺路,路邊有萬尊石佛,環路而立,宏偉壯觀,實為佛門聖地。

寺內設五大扎倉:

一、薩尼特扎倉(因明僧學院)。由正殿、五位法王殿、大鍋房、東西配房及山門組成六十三間宮殿式兩層建築,兩側殿堂內藏佛教經典,正殿大門是面積達300平方丈的園林,園中有花壇、涼亭、辯論台。

二、曼巴扎倉(即醫學院)。建於大雄寶殿東的一座山坡上,由主殿、配殿、山門組成,共計三十三間殿堂,瑞應寺曼巴扎倉是蒙古地區蒙醫葯學的中心,名醫遠近馳名,如古那大夫,自幼在此院學習,1949年後曾受到周總理的接見,獲蒙醫博士學位,後任內蒙古衛生副廳長。

三、阿布巴扎倉(密宗學院)。由主殿、偏殿和後殿組成,共七十二平方米。寺內保存著康熙用過的驢鞭。

四、丁科爾扎會(時輪學院)由主殿、藏經殿、時輪金剛殿和天王殿組成,丁科爾的喇嘛們每年都要編寫一部比較詳細的歷書,准確預報全年的風量、雨量和日、月食時間。

五、德丹闕凌在大雄寶殿西側,是宮殿式二層廟宇,面積二十一平方丈。藏有始祖活佛從西藏請來的部分達賴喇嘛舍利子,還有黃教祖師宗喀巴吃過乳牛之角。

相傳康熙八年,康熙皇帝為尋找隱遁的父皇順治微服私訪來到本旗,見一戶人家正迎新宴喜,當時皇帝自忖:今天是凶日,為何挑選此日娶親?便向主人打聽,主人答曰:「是一位山洞修行的高僧選的日子。」康熙辭別主人,急忙奔向高僧所居山洞,來到洞口時,只見一位喇嘛已迎候在洞口,並躬身施禮,將皇帝請進洞府以香茶款待。坐定,皇帝便問:「聽說今天娶親人家的日子是高僧所選,為何將凶日當作吉日呢?」高僧答道:「今天並非吉日,但因紫微星照耀此宅,定能逢凶作吉」。一句道出了康熙的身份,皇帝暗自佩服,忙道:「真的是一位了不起的活佛。」

1991年經國家、省、市有關部門批准,由甘肅拉卜楞寺嘉木羊活佛銀盆丸按宗教儀軌正式認定洛桑.義希成來堅措為瑞應寺七世活佛。1997年10月9日舉行了盛況空前的七世活佛坐床慶典,這期間,神奇的活佛殿院內一棵枯死多年的柏樹竟抽枝發芽,成為人們競相觀看的奇景。但由於漫長的歷史滄桑,瑞應寺廟宇殿堂、珍貴文物大部分現已毀損遺失。

1984年遼寧省確定了瑞應寺為首批恢復的合法宗教場所,之後瑞應寺恢復工程開始動工。1994年大雄寶殿修復完工。1997年重建了活佛殿,居士們發願修建的天王殿也於1998年8月份竣工。信眾們堅信瑞應寺的前景定會像活佛殿院內的古柏一樣重放光彩,日漸旺盛,再現輝煌。瑞應寺歷代活佛朝觀皇帝簡況如下:

康熙十五年一世活佛在赴西藏途中在北京朝見了康熙皇帝。

康熙三十七年十月皇帝駕幸盛京,活佛前往觀見。

康熙三十八年十月達爾罕親王對清延不滿,欲與兵反朝廷。皇帝傳聖祖活佛出面調停,活佛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康熙四十年皇帝駕幸熱河,活佛又前去朝觀,奏請擴建廟宇得到恩准。

康熙四十三皇帝將喜峰口外的窪爾土溫泉連同八百畝土地賞給活佛。

乾隆六年皇帝駕幸熱河,二世活佛前往見駕,並同達爾罕親王一起狩獵。

乾隆三十一年高崇皇帝駐蹕熱河離宮時,三世活佛前往朝觀。

乾隆四十二年三世活佛再次進京,參加皇太後喪禮。

乾隆四十八年四世活佛進京朝觀皇帝。

四世活佛先後進京朝觀皇帝達九次之多。

咸豐元年八月,五世活佛進京朝見文宗皇帝。海棠山簡介
康熙22年(1683年),來自西藏普安寺四世活佛丹畢道爾吉,內容為咒文、真言、贊語、鐫刻時間、記事、施主和雕刻工匠姓氏。佛教人物造像有:阿底峽、宗喀巴、賈曹傑、克珠傑、米拉日巴、關聖大帝,普安寺位顯、德高、權重的活佛和經師。神佛造像主要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無量壽佛、葯師佛、觀音、文殊、度母等佛母和金剛、護法神造像,共46種190尊。在雕刻方法上吸取了中國古代及國外雕刻藝術風格,造像雕刻得細纖精巧,惟妙惟肖,從形式上看生動活潑,神形兼備,富有美感,形成了海棠山獨特的具有蒙、藏、漢族兼備的高、中低浮雕藝術特色。至今有些造像的彩繪仍很鮮艷,令人叫絕。目前,在我國發現如此規模的摩崖造像還尚屬首次,海棠山摩崖造像堪稱中國一絕。
編輯本段海棠山風景
海棠山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絕妙風景名勝,春海棠山(6張)賞海賞山,滿山披綠,杜鵑、櫻桃、杏花爭艷競放;夏攀海棠山,蟬聲陣陣;秋遊海棠山,紅葉滿山;冬臨海棠山,雪壓青松,銀裝素裹,野兔山雞出沒,身處「海棠踏雪」之景中令人如入仙境。 海棠山上的摩崖造像,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普安寺措欽大殿,是「中國藏傳佛教黃教東方中心現存代表」。現有260餘尊摩崖造像,據說這佛像身上的染料都是取海棠山上的一些植物配製而成的,使人們觀後產生對悠久歷史的追憶,對設計者和雕刻藝術匠人的豐富聯想。 海棠山摩崖造像,種類繁多,從山間到山巔,在大小不同的花崗岩石上,處處雕 刻著千變萬化的佛 像,現保存完好的佛像260多尊,它們最高為5米,最小僅 0.3米。有的10尊佛像為1組,最多的一組群像有26尊稱為「集仙石」。有 些佛像龕上下左右刻有蒙、滿、藏、梵和漢文字,有的還塗有彩繪,雖經歷300 多年的時間,卻色彩不退。 海棠山摩崖造像的神態是千姿百態的,有的面含微笑,慈眉善目;有的圓睜怒 目,威風凜凜。在眾多的佛像中,以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彌勒佛、紅綠度丹、金 剛力士、歡 喜佛、千手千眼佛、天王佛、三頭六臂佛、阿修羅等佛像為代表。其中,藏傳佛教 黃教創始人宗喀巴造像雕刻在一塊高大凸起的岩石上,格外醒目。此外,還有藏傳 佛本尊諸佛,因而海棠山又被譽為藏傳佛教摩崖造像藝術名山。 海棠山旅遊風景區除摩崖造像外,這里的山峰秀麗,怪石、山溪、稀有的樹木 、野生花卉構成獨特的自然風光,頗有情趣。 美麗的海棠山目前已成為吸引人們的樂園,是阜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清涼的北方佛教名山。 海棠山地圖(阜新海棠山交通地圖2007年8月1日,遼寧海棠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⑩ 贊美海棠山的詩句

[作者] 李彌遜 [朝代] 宋代
海棠開後春誰主。日日催花雨。可憐新綠遍殘枝。不見香腮和粉、暈燕脂。去年攜手聽金縷。正是花飛處。老來先自不禁愁。這樣愁來欺老、幾時休。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作者] 蘇軾 [朝代] 宋代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
宴山亭·海棠
[作者] 王之道 [朝代] 宋代
微雨斑斑,暈濕海棠,漸覺燕脂紅褪。遲日短垣,嬌怯和風,搖曳一成春困。玉軟酴酥,扶不起、晚妝慵整。愁恨。對佳時媚景,可堪重省。曾約小桃新燕,有蜂媒蝶使,為傳芳信。西蜀杜郎,東坡蘇老,道也道應難盡。一朵風流,雅稱且、鳳...
驀山溪·海棠
[作者] 王千秋 [朝代] 宋代
清明池館。側卧簾初卷。還是海棠開,睡未足、餘酲滿面。低頭不語,渾似怨東風,心始吐,又驚飛,交現垂楊眼。少陵情淺。花草題評遍。賦得惡因緣,沒一字、聊通繾綣。黃昏時候,凝佇怯春寒,籠翠袖,減豐肌,脈脈情何限。
定風波·杜鵑花
[作者] 辛棄疾 [朝代] 宋代
百紫千紅過了春。杜鵑聲苦不堪聞。卻解啼教春小住。風雨。空山招得海棠魂。一似蜀宮當日女。無數。猩猩血染赭羅巾。畢竟花開誰作主。記取。大都花屬惜花人。
見花
[作者] 韓偓 [朝代] 唐代
褰裳擁鼻正吟詩,日午牆頭獨見時。血染蜀羅山躑躅,肉紅宮錦海棠梨。因狂得病真閑事,欲詠無才是所悲。看卻東風歸去也,爭教判得最繁枝。

熱點內容
百合插花水 發布:2025-05-25 15:06:21 瀏覽:768
處鄉茶花村 發布:2025-05-25 15:04:46 瀏覽:62
七夕手寫話 發布:2025-05-25 14:48:31 瀏覽:568
玫瑰的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25 14:42:56 瀏覽:847
丁香源疫情 發布:2025-05-25 14:40:40 瀏覽:657
櫻花用腐殖土 發布:2025-05-25 14:25:48 瀏覽:270
媞亞花藝地址 發布:2025-05-25 14:25:46 瀏覽:392
工筆花卉圓形 發布:2025-05-25 14:25:08 瀏覽:919
荷花得舞蹈 發布:2025-05-25 14:24:58 瀏覽:228
經典百合番 發布:2025-05-25 14:16:55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