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玫瑰引發的人生
生而為人,誰不想人生輝煌燦爛?
可很不幸,有的人卻淪為了乞丐。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賣花的姑娘,將最後一朵玫瑰花送給了一個乞丐。
乞丐拿著玫瑰花回到家裡,並把玫瑰花放在瓶子里。
然後,他就坐在那裡欣賞這朵玫瑰花。
他覺得這朵花鮮紅艷麗,真是美呀!
可是他看著看著卻看不下去了:這么美麗的花,怎麼可以插在這么骯臟的瓶子里呢?
於是,他起身,把瓶子洗干凈,然後繼續坐下來,欣賞這朵玫瑰花。
看著看著,他又坐不住了:這么美麗的玫瑰花,這么干凈的瓶子,怎麼能放在這么骯臟的桌子上呢?
於是,他起身,把桌子也擦拭乾凈了。
之後,他又坐下來欣賞這朵玫瑰花。
可是,看著看著他又看不下去了:這么美麗的玫瑰花,這么干凈的瓶子,這么一塵不染的桌子,怎麼能放在這么骯臟的房間里呢?
於是,他索性起身,開始收拾起房間來。
當他把房間收拾得干凈整潔時,卻看到了衣衫襤褸、骯臟不堪的自己。
於是,他想,這么干凈的房間,怎麼能住著這樣一個骯臟邋遢、不修蝙蝠的人呢?
於是,他又開始收拾起自己來。
洗干凈自己的臉,換上干凈的衣服,梳理好蓬亂的頭發,然後,他驚奇地看到了鏡子里自己年輕帥氣的臉。
第二天,他決定不再去乞討,而是去找一份工作。
他果然找到了一份工作,並且很努力地做這份工作。
後來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居然成為了銷售經理。
從此,他遠離了貧窮,過上了令人羨慕的生活。
看完這個故事,我的第一感覺是,它真像一個童話。
同時,也讓我想起了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
提起蝴蝶效應,就必須提起洛倫茲。
當時,洛倫茲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
他於是認定這為:「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又稱「蝴蝶效應」。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
正如「混沌理論」的發現者洛倫茲所說,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
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洛倫茲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朵小小的玫瑰花,引發了他一系列的改變。
的確,人生有很多不確定性,有的會發生好的結果,有的也會發生壞的結果。
就像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說的那樣: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可見,不能忽略任何微小的錯誤,因為它可能會釀成大禍。
某位作家說:一個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個人忽然被推到水裡,就成了小說;一個人被大地彈射到月亮里,那是詩歌;一個人被推到水裡又被拉上來了,就是戲劇。
我們人生的精彩程度,有時比散文、小說、詩歌、戲劇,更富有傳奇色彩。
與其說故事裡的年輕人,因一朵玫瑰花改變了命運,還不如說他是藉由這朵好心人贈予的玫瑰花,讓他層層深入,通過勤勞,通過努力,通過思索,使他脫離了原來的生活,同時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
不要怪沒有人贈予你玫瑰花,如果沒有一個善於思考的頭腦,一個勤勞的軀體,就算送你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新鮮過後也是乾花一束。
一個蘋果砸在牛頓頭上,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就算一筐蘋果砸在你頭上,你還是那個貪吃的你。
童話雖然美好,但似乎遙遠的太過虛無縹緲遙遠;但是生活又離不開童話,因為人們對美好總是充滿殷切的嚮往。
人與人的區別,只在肩膀以上,好好利用你聰明的大腦,你的人生將會因此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