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死於情人節

死於情人節

發布時間: 2023-02-13 05:10:15

Ⅰ 聖瓦倫丁的含義是什麼它的由來是什麼

瓦倫丁的經歷和一般殉道者沒什麼區別,他在公元269年當上了義大利東北方的小鎮特爾尼(Terni)的主教,結果四年之後碰到了一位迫害基督徒的羅馬皇帝奧勒良(Aurelian),瓦倫丁主教於是就在273年被人告發,成了一位殉道者。

這位瓦倫丁主教在任期間的作為沒什麼人知道,倒是他為基督教殉道的故事流傳了下來。據中世紀的一則故事說,瓦倫丁是在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位期間被逮捕的,皇帝十分欣賞這位主教的學識,於是想要主教放棄信仰而活命。結果這位瓦倫丁主教反而勸說皇帝皈依基督教,於是最終被打入死牢。臨刑前瓦倫丁施展奇跡,治好了獄卒的女兒尤利婭的眼睛,獄卒一家於是皈依基督教,殉道者瓦倫丁的故事於是流傳開來。

聖瓦倫丁治癒盲女尤利婭

至於網路和各種網站上流傳的諸如「瓦倫丁為戀人主持婚禮而死」,「瓦倫丁與盲女的生死愛戀」,「情人節來自羅馬的情人節牧神節」都不過是後人的想像,無非是想為聖瓦倫丁的死加上點愛情因素。其實很長時間里基督徒都不覺得這位聖人和愛情有什麼關系,大家關注的是他治好盲女的奇跡,於是在斯洛維尼亞聖瓦倫丁就是醫療聖人,一些養蜂人特別崇拜他(大約是希望聖瓦倫丁保護他們的眼睛不被蜜蜂蜇傷)。而英國人關注的是瓦倫丁善待了一位女孩兒,於是在中世紀英國人的想像當中,這位聖人會為孩子們送禮物。

引用來源:網頁鏈接

本質上這是一個完全沒什麼名氣的聖人和一個連日期都不固定的節日。完全是因為1868年,著名的巧克力生產商吉百利(Cadbury)的❤型巧克力滯銷而編造的一個商業謊言。

Ⅱ 龐統死的日期是不是情人節

啊?不是啊!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三國時期劉備帳下重要謀士。
生於公元179年,卒於公元214年。
注意,這是年份,不是月日。
西方情人節,是2月14日。
因此,不是同樣的時間關系。

Ⅲ 情人節來歷故事

情人節來歷:

傳說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 Claudius)。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廟。修士瓦倫丁( Valentine)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論貧富貴賤,總會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聖火前,聆聽瓦倫丁的祈禱。

這一時代,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徵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為了保證人們忠於戰爭,他下令禁止人們於此時結婚,甚至連已訂了婚人也馬上要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滿懷悲憤地走向戰場。

瓦倫丁對克勞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倫丁在神聖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里,在瓦倫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消息終於傳到了克勞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們沖進神廟,將瓦倫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倫丁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於聖普拉教堂。

為了紀念瓦倫丁,後來的人們把這一天作為「情人節」。

情人節的歷史:

情人節是一個屬於朋友的日子,屬於家人的日子,屬於情人的日子。正如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可能並不一定為大多數人所知。下面所要介紹的,不過是眾多關於情人節的傳說中的一個。

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在西方,情人節不但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在這一點上,情人節體現出的,不正是古羅馬人設計這個節日的本意嗎?

--------------------------------------------------------------------------------------------------
http://bbs.yuloo.com/redirect.php?fid=89&tid=403608&goto=nextnewset

情人節的由來

情人節是一個充滿著浪漫色彩的全球性節日。相愛的男女會在此節日之際互贈鮮花,糖果,各種精美的禮物以此更增進彼此的感情。情人節是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故二月也就被渲染了浪漫和神秘的色彩。
那麼情人節是怎麼由來的呢?人們為什麼要慶祝這個節日?這就得追溯當年的古羅馬帝國和基督聖徒頗具神秘色彩而又可以史為鑒的軼事。在古羅馬帝國暴君克勞狄斯(Claudius)在位時,戰爭是連綿不斷。 所有的年輕男子都要被強硬徵兵去打仗,只留下老弱病殘和年輕的女子。故古羅馬的平民百姓在年輕男女還未成年或快成年前就根據當地習俗舉行結婚儀式。這樣就惱怒了暴君克勞狄斯,他下令不許舉行被古羅馬人世代認可的傳統婚禮,而且訂了婚還得退婚。古羅馬的百姓只好忍氣吞聲,敢怒不敢言。
在古羅馬一個幽靜而漂亮的小鎮里,有一位善良,虔誠基督聖徒,名叫瓦倫丁(St. Valentine)。 他是一個小教堂的牧師。他對暴君克勞狄斯摧殘百姓很憂愁和傷心。他不顧自己的個人的安危,依然為一對年輕男女在教堂舉行了婚禮,並給予了他們美好的祝福。這樣,教堂婚禮在年輕男女中慢慢傳開了。有許多男女慕名來到教堂懇求瓦倫丁為他們秘密舉行婚禮,每次瓦倫丁都會答應,給予他們最衷心,誠懇的祝福。但是,有一天,教堂婚禮終於傳到了暴君克勞狄斯耳朵里,瓦倫丁不幸被捕,在監獄里他受盡了折磨。在公元270年的二月十四日的那天,瓦倫丁殘死於監獄。
瓦倫丁(Valentine)作為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被世人所稱頌和敬仰。為了紀念他,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就成了情人節-Valentine Day. 在中世紀,Valentine Day 曾經一度成為英國,法國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情人節由來的故事蘊含著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向望著和平,自由的美好生活和正信帶給民眾的善良和勇氣。

七夕有歷史傳說為背景,那2月14的由來又是什麼呢

情人節(英文:Valentine's Day),又名聖華倫泰節,在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 情人在這一天互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這節日原來紀念兩位同是名叫華倫泰的基督宗教初期教會殉道聖人。
起源
說法一: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的婚姻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使更多無所牽掛的男人可以走上爭戰的疆場。一名叫瓦侖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愛的年輕人舉行教堂婚禮。事情被告發後,瓦侖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後被石頭擲打,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現在,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西方國家裡就被稱為 Valentine's Day ,用以紀念那位為情人做主而犧牲的神父。 說法二:據說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淪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裡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著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淪丁斬首示眾。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淪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 (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說法三: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說法四: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Lupercalia Festival) 這個說法是基督教會慶祝這一天是為了把古羅馬的牧神節(每年的2月15日慶祝,為了保佑人、田、牲畜的生產力)基督教化。 在羅馬人崇拜的眾神中,畜牧神盧波庫斯(Lupercus)掌管著對牧羊人和羊群的保護。每年二月中,羅馬人會舉行盛大的典禮來慶祝牧神節。 那時的日歷與現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節實際上是對即將來臨的春天的慶祝。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是慶祝法烏努斯神(Faunus),它類似於古希臘人身羊足,頭上有角的潘神( Pan ),主管畜牧和農業。 隨著羅馬勢力在歐洲的擴張,牧神節的習俗被帶到了現在的法國和英國等地。人們最樂此不疲的一項節日活動類似於摸彩。年輕女子們的名字被放置於盒子內,然後年輕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對男女成為情人,時間是一年或更長。 基督教的興起使人們紀念眾神的習俗逐漸淡漠。教士們不希望人們放棄節日的歡樂,於是將牧神節(Lupercalia)改成瓦淪丁節( Valentine's Day),並移至二月十四日。這樣,關於瓦淪丁修士的傳說和古老的節日就被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這一節日在中世紀的英國最為流行。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後,他們會互相交換禮物,女子在這一年內成為男子的Valentine。 在男子的衣袖上會綉上女子的名字,照顧和保護該女子於是成為該男子的神聖職責。 情人節名字的由來 《布魯爾的警句與寓言辭典》說:「聖華倫泰是個羅馬教士,由於援助受逼害的基督徒而系身囹圄。他後來歸信基督教……最後被人用棍棒打死,卒於二月十四日……。」 古代慶祝情人節的習俗與華倫泰拉上關系,其實純屬巧合而已。事實上,這個節日很可能與古羅馬的牧神節或雀鳥交配的季節有關。情人節的特色是情侶互相饋贈禮物。時至今日,人們則喜歡以情人卡表意。情人卡上通常繪有丘比特、給箭射中的心等等。」 情人節傳說故事 相傳有個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里,許多小夥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 關於邱比特跟情人節的關系,上述辭典說:「邱比特(拉丁文cupido,意思是慾望、愛),羅馬愛神,相當於希臘愛神厄洛斯。他通常由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所代表,背部長有兩只翅膀,眼睛給布蒙住,手持弓箭。」 《世界書籍網路全書》提供進一步資料表明關於情人節的起源,其實眾說紛紜。該網路全書指出:「據說在公元200期間,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年輕男子結婚。他認為未婚男子可以成為更優良的士兵。一位名叫華倫泰的教士違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為年輕男子主持婚禮。……傳聞說華倫泰於公元269年2月14日被處決。據《天主教網路全書》指出,公元496年,教宗聖基拉西烏斯一世在公元第五世紀末葉廢除了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聖華倫泰日。」這個節日現今以「聖瓦倫廷節」——亦即情人節——的姿態盛行起來。 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現在,中文譯為「情人節」的這個日子,在英語里被稱為Valentine's Day,用以紀念他。 不管情人節的真正起源如何,這個習俗源於古代的信仰,得以基督教國的「聖人」來命名。

Ⅳ 妖舟 不死中西索的情人是誰最後結局的羅生到底是誰

情人啊。。。你是說那個死於情人節的那位?
羅生其實是西索的某位死於情人節,是變化系還是什麼的以為冷艷型美女,就是那個動不動變冰塊,然後約西索決斗,西索決定在情人節決斗。到了當天,送那個女的一束玫瑰花,那女的吻了一下畫,花就結冰了。。。這時!!注意!!那個美女帶過去一個律師,因為美女決定要是自己在決斗中輸給了西索,就把自己的家產給西索,這個律師就是為了這個而被帶過來的!
他就是羅生!!!!!!也就是後來嫁給小灰的人(我還挺喜歡這個超級龍套的呢。。。)

Ⅵ 什麼是白色情人節,就是給死人過的情人節嘛

白色情人節的歷史,比起情人節來說要短得多,最早誕生於1977年3月14日。當時日本福岡回市博德區的一家叫答做「石村萬盛堂」的甜點製造商為了促銷糖果,自己「發明」了一個節日,說3月14日是「糖果贈送日」。

並大肆宣傳說,收到禮物的一方應該要回禮給對方,而回禮最好就是購買糖果。從1980年起,因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這天又被改稱為「白色情人節」。不久後,巧克力製造商發現他們也可以在這個節日中獲利,因此也開始促銷白色的巧克力。

白色情人節流行於日本、中國台灣等地區,據說在送禮方面有所不同。在中國台灣等地區,一般是2月14日男方送女方一份禮物,主要送的是玫瑰花或者巧克力,3月14日白色情人節,就該輪到女方送男方禮物了。而日本剛好與中國台灣相反,2月14日是女生送巧克力,3月14日是男生回禮。現在,在這一天要回禮時,除了糖果與白巧克力之外,還包括其它各種禮品。

Ⅶ 情人節為什麼叫聖瓦倫丁節

情人節被叫聖瓦倫丁節,其原因有四種說法:一說是對公元270年2月14日基督教殉教者瓦倫丁之死的紀念而來;二說是有另一個叫瓦倫丁的人因違背了國王克勞迪亞斯(Claudius)的旨意,秘密為青年人證婚而遭監禁,並於2月14日死於獄中,以後他成了情人們心中的守護神。

三說是這個名字源於一個法國字gallant,意思是「對婦女獻殷勤的人」;四說是每年的2月14日是鳥兒們交配的日子。不管名字源於何處,在英國,瓦倫丁節習俗的一個重要的特徵則是在這一天你看到的第一個異性則成為你的情人。

瓦倫丁節在美國當地的節日習俗

富有情趣的瓦倫丁節,帶著它獨有的浪漫色彩,從英國傳人北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洛弗蘭德鎮(Loveland )(這個鎮英文意譯是「情人居住的地方」),在每年的情人節前夕,許多人持著信件去郵局蓋上這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名字的郵戳,並發往國內外。

1947年,有個叫特德·湯普森(Ted Thompson)的人』,靈機一動,把該鎮當作「愛神的總部」,在多家報刊上大力宣揚,並為郵局設計了紀念郵戮。從此,每逢情人節前夕,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和發自洛弗蘭德鎮的節日信件,就像雪花般地吃來飛去。

Ⅷ 七夕節是不是死人的情人節詳細一點

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中國的情人節。農歷七月十五是鬼節

Ⅸ 情人節就情人節。什麼是白色情人節是紀念死去的人嗎

白色情抄人節(英語:White Day;日語:ホワイトデー),訂於3月14日,一般認為是對於西方情人節的延續,最早起源於公元三世紀時的羅馬。

相傳羅馬皇帝設立情人節是為了紀念自己在2月14日救了一對因違反戀愛結婚禁令而要被處死的戀人。一個月後,也就是3月14日,這對情侶宣誓至死不渝,後來便成為白色情人節開始流傳到其他國家。

普遍認為日本最早接受並推廣這個節日,由於日本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使得亞洲國家紛紛效仿,於是這個沒有準確史料記載的情人節也成為年輕情侶看重的另一個「情人節」。

白色情人節流行於日本、中國台灣等地區,在送禮方面也不同:具體為2月14日男方送女方一份禮物,主要是玫瑰花或者巧克力(只是中國大陸和英美法),3月14日白色情人節,就該輪到女方送男方禮物了,(日本,中國台灣是剛好相反的,2月14日是女生送巧克力,3月14日是男生回禮) 。

Ⅹ 什麼叫白色情人節是不是死人的節日

不是死人的節日,只是在這一天,是女生給男生回禮的時候。

白色情人節,(英語:White Day;日語:ホワイトデー),訂於3月14日,一般認為是對於西方情人節的延續,最早起源於公元三世紀時的羅馬。

白色情人節流行於日本、中國台灣等地區,在送禮方面也不同:具體為2月14日男方送女方一份禮物,主要是玫瑰花或者巧克力(只是中國大陸和英美法),3月14日白色情人節,就該輪到女方送男方禮物了。

(日本,中國台灣是剛好相反的,2月14日是女生送巧克力,3月14日是男生回禮) 在日本,通常欲告白的女方會在情人節(2月14日)的時候送禮給心儀的對象,而收到禮物的一方,則會在3月14日回禮並告訴女方自己的心意。亞洲部分地區的年輕人亦會慶祝這個節日。

又叫返情人節,指的是在情人節收到禮物,則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回饋禮物,當然僅僅是回饋你想回的那個人。


(10)死於情人節擴展閱讀:

白色情人節的起源:

最早誕生於1977年,由日本福岡市博德區的甜點(菓子)製造商「石村萬盛堂」所發起,以鼓吹收到心意的一方應該要回禮給對方,作為促銷糖果的手段,節日最早稱為「糖果贈送日」(キャンデーを贈る日)。自1980年起,因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改稱為「白色情人節」。

後來,人們為了把兩個節日區分開來,便將3月14日定為「白色情人節」。

白色在歐洲國家看來是純潔、清純、有靈性的,就好像年輕的少女一般,就像西方人結婚要穿白色婚紗。這便成為了「白色情人節」名稱的重要來源之一。

「白色情人節」最早起源於三世紀時的羅馬。羅馬皇帝在2月14日救了一對因為原本因違反戀愛結婚禁令而要被處死的戀人,羅馬皇帝為了紀念這一天而設立了情人節。而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這對獲救的戀人宣誓戀情將至死不渝,為紀念這天於是另訂為白色情人節。而此節日就從歐洲開始流傳到世界其它地方。

熱點內容
鹿門歸丁香 發布:2025-05-19 15:38:51 瀏覽:507
冰玫瑰攻略 發布:2025-05-19 15:09:48 瀏覽:960
玩盆景藝術 發布:2025-05-19 15:02:49 瀏覽:192
用ps怎麼畫一朵花 發布:2025-05-19 15:02:47 瀏覽:409
春天的梅花詩句有哪些 發布:2025-05-19 14:49:51 瀏覽:79
情人節定製巧克力 發布:2025-05-19 14:45:27 瀏覽:933
附石大盆景 發布:2025-05-19 14:44:46 瀏覽:972
茶花女手抄報 發布:2025-05-19 14:40:00 瀏覽:424
醋倒盆栽 發布:2025-05-19 14:28:10 瀏覽:651
雅瀾花藝怎麼樣 發布:2025-05-19 14:28:03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