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仙台七夕和仙台維加泰

仙台七夕和仙台維加泰

發布時間: 2022-08-04 15:52:17

❶ 盤點日本幾大大傳統節日,你聽過哪些

雛祭

在日本的一年中,在夏季將近時(8月15日左右),全國都會放假一周左右,而這時離家在外的人都會聚集到家鄉團聚,一起掃墓,供養祖先。這就是日本最著名的傳統民間節日——孟蘭盆節(盆)。盂蘭盆節是日本的傳統節日,又稱"魂祭"、"燈籠節"、"佛教萬靈會"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現已是家庭團圓歡樂的節日。由於孟蘭盆節是僅次於黃金周假日的最長的一段休假,許多人回家省親,所以這一時期回故鄉的列車和公路十分擁擠,我們常常可以在這時期的報紙或雜志上看到「全民族大移動」()這個詞。

❷ 日本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日本的七夕節怎麼過

導讀: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不僅文化上借鑒我國,不少節慶也我國也有很高的相似度,就拿七夕節來說,源於中國,但經過多年的演變後,現如今已經成為日本夏季傳統的節日之一,那麼,日本七夕節有哪些風俗呢,日本的七夕節又怎麼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1、紙箋掛橋上

在靠海的地方,人們通常在7月7日天未亮時,把寫有心願的紙箋扔到海里。日本各地在七夕節期間還要懸掛綵球等飾品,一些地方還將祈雨、驅蟲等儀式融入七夕節活動,北海道地區每年公歷8月7日例行的「討蠟燭」活動更是別具特色。這一天,孩子們提著燈籠走街串巷,嘴裡唱著「蠟燭拿出來,拿出來,不拿出來就撓你癢癢,咬住不鬆口」之類的歌謠,到附近人家討蠟燭或者糕點。

2、七夕祭

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遊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3、掛短冊

從古到今,日本人每逢七夕節就必定會掛上五顏六色的「短冊」,以慶祝七夕節的到來。最初的短冊是用紅、青、黃、白、黑(代表著金木水火土)的彩色紙和長條詩箋製作而成,用五色線條掛在樹上或竹子之上。

4、掛竹子

在日本民間,大人和孩子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小竹子上,然後把這支小竹子立在院子里,並將供品一起擺上,以許願少女的手工藝技術能提高得像織女一樣好。七夕時的小竹子裝飾得像夏季的聖誕樹。七夕結束後,把這小竹子和供品一起放到河裡,意味著希望自己的心願能夠到達天池。

5、吃索餅

索餅是以前人們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後來演變成了吃掛面的習俗,可以說,掛面的祖先就是索餅。索餅是奈良時代傳入日本的,長得很像我們中國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麥和米粉和在一起,擰成繩子一樣的細長狀,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6、七夕人偶

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新瀉、山梨 等地區,一到七夕,各家各戶就會做一些人偶掛在自己的門前,寓意希望「能縫制出越來越漂亮的和服」、「能夠將孩子順利的撫養成人」,有的地方還有代表「將和服借給牛郎和織女」的意義。

7、七夕紙衣

在仙台、京都等很多地方,七夕紙衣被當作驅除不詳的方法。繼承古代人,為了能夠避免在7月,這個馬上就要迎來豐收的季節,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帶來的災難,人們一直延續著用紙衣來乞求風調雨順。

日本七夕的時間

日本七夕是每年陽歷7月7日,不按中國歷法計算。日本的七夕傳說源自奈良時代,以中國傳來的織女與牛郎傳說為基礎,另外加入日本古代織布女禊事這種傳統的祭神儀式。

日本七夕的內容

七夕在日本是一個隆重的日子,是訴說心願祈求願望成真的日子。每到7月7日,日本全國各地都會舉辦七夕祭慶祝。例如東京晴空塔和東京鐵塔會舉行七夕亮燈活動、淺草寺舉辦淺草祭、迪士尼樂園有七夕節特別活動等等。而七夕作為女性與家庭的重要祭禮,因此日本家家戶戶也會非常用心的准備這個傳統節日。每逢七夕,日本人會把心願寫在細長的紙箋上,再把它們綁到小竹枝,冀盼願望實現。

日本七夕節的來歷

日本的七夕節起源於奈良時代。在古時候的日本,七夕節的活動與中國大致相同,基本上做些跟織造物有關什麼的活動。現在日本七夕節有代表性的活動就是在長條紙上寫下自己的願望,然後扎在竹葉上。這個有日本特色的七夕節慶祝活動起源於江戶時代。通常,傳統的長紙條有五種顏色,分別是,紅綠黃白黑。現在其他的顏色也參與了進來,也出現了粉紅色啊,藍色之類的。

但是,明治時代以後,日本就不再使用舊歷了。所以現在的七夕,在日本的大部分地,都採用公歷的7月7日,特別的地方還是能看到用農歷的7月初7作為七夕之日的。這其中當屬仙台的七夕節慶典活動最有名。裝飾物很大,也有大型的公眾表演。他所採用的農歷的7月初7的慶祝方式與其他地區不同。來自日本各地的大量的觀光客都會去仙台。

❸ 仙台市的節日

以仙台五大祭典活動〈仙台青葉祭典、仙台七夕節、定禪寺街頭爵士樂節、陸奧YOSAKOI祭典、SENDAI光之露天劇〉為首,從傳統儀式到各種活動,森林之都四季不斷的祭典繪卷,給城市增添了華麗的色彩。
仙台青葉祭典
舉辦日期:每年5月第3個周日和前一天宣告城下町仙台之春到來的代表性祭典。
周六晚上最吸引人的活動是「雀舞大會」。此大會歡迎一般人參加,大家可以一起跳舞,感受祭典活動的樂趣。
在周日的正式活動中,壯觀的彩車和武士隊伍從街道兩旁新綠的櫸樹林中陸續走出。在主幹道上,大太鼓的聲音和人們歡笑聲交雜在一起,大家沉醉於祭典活動的興奮之中。
仙台七夕節 - 國內聞名的祭日活動
仙台七夕節在每年的8月6,7,8日舉行。市中心大街的各家店鋪都裝飾著用和紙做的色彩靚麗的傳統竹飾,爭奇斗艷。竹枝上面掛著寫滿願望的長紙條兒、紙花綵球。為了欣賞這些美麗的七夕竹飾,每年有200多萬遊客在這個時期來到仙台市。
定禪寺街頭爵士樂節
舉辦日期:每年9月第2個周日和前一天
和青葉大街一同被視為「森林之都-仙台」之標志的定禪寺大街,兩旁櫸樹林立。以此為中心,大廈的入口、小公園、綠化帶、公園等地都將在這兩天成為特別的舞台。
從日本國內外趕來參加的600多支樂隊,在這里展開各種不同風格的演出。不僅有爵士樂,還有流行樂、搖滾樂和世界音樂。這種音樂盛會的規模不僅是日本最大的,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見的。
陸奧YOSAKOI祭典
舉辦日期:每年10月中旬
手持鳴器,在加入當地民謠成分的背景音樂中起舞,是陸奧YOSAKOI祭典的基本規則。服裝和舞蹈動作完全自由,背景音樂也是從民謠到激烈的搖滾風,融合多種風格的獨特編排。大音量的音樂和華麗的舞蹈將完全征服觀眾。
以市內中心部分為首,在10餘個會場可以充分體驗熱情的YOSAKOI,大家可以到最近的會場去。只要遵守基本規則和禮儀,任何人都可以參加。
SENDAI光之盛典
舉辦日期:每年12月12日~31日
當初冬的冷風吹起的時候,仙台人滿心期待的冬季活動就是SENDAI光之盛典。1986年,由市民志願者發起,這項活動逐漸發展為全日本知名的活動,如今已是仙台冬天的風景詩。
在市民經常光顧的定禪寺大街和青葉大街,街道兩旁的櫸樹被數十萬個彩燈所包圍,變成一條充滿幻想的光之迴廊。
從平成11年(1999年)開始,「Loople 仙台-光之盛典號」開始運營,您可以享受從公車中欣賞光之隧道。

❹ 對於中超中性名的最新規定是什麼樣的

足協關於俱樂部名稱的新規終於出台,「地名+公司名」的命名方式成為歷史。起名字向來是件頭疼事,為給兒女起名翻爛了《詩經》、《楚辭》的家長們一定深有體會,更別說是知名度極高的俱樂部,稍有不慎便會貽笑大方。在各傢俱樂部焦頭爛額之際,不妨參考參考日本俱樂部起中性名的先進經驗。



17、清水心跳(Shimizu S-Pulse)

Pulse是英語里心跳、脈搏的意思,所以也有不少人把他們叫做清水脈沖或者清水鼓動。Pulse前的S有幾重含義,可以是日語里的足球Sakka,可以是清水Shimizu,也可以是靜岡的Shizuoka。清水心跳1991年成立,當時清水市還沒有和靜岡市合並,兩個城市首字母都是S,所以在球隊名中加入一個大寫字母S,也是一種紀念。

18、湘南美海(Shonan Bellmare)

球隊所在的神奈川有波瀾壯闊的海景,這一特色也被帶入了球隊名當中,Bellmare是兩個拉丁語片語裝而來,Bellum表示美麗,Mare就是大海。今天羅曼語族各語言中,依然有這兩個古詞的影子。

❺ 日本有沒有七夕節

日本人也知道七夕,叫TANABATA,是陽歷的七月七日,不過不是公休日。

❻ 江蘇舜天亞冠雨中經典對陣日本球隊是哪一對

仙台維加泰足球俱樂部的前身是東北電力足球部,於1988年成立。球場的主場是仙台體育場。1994年,球隊為了可以升級到日職聯改名為 Brummell仙台。1996年球隊從東北聯賽升級到日本足球聯賽(JFL)。1999年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擴展到乙級的時候,球隊的名稱改為仙台維加泰。Vegalta 名字來源是七名中的織女星和牛郎星的混合語

❼ 我喜歡看動漫,日劇,有打算學習日語,我想詳細了解一下日本一年四季有哪些節日啊

日本重要的節日
春季:
立春(「節日」)
根據1873年採用的陰歷 ,月份的計算比現代歷法滯後一個半月左右。春天的到來即立春(「立春」或「節分」)被指定在新年第二個月份的第三或者第四日。立春的紀念活動有些在二月三日或四日舉行,雖然這個時候剛好是日本最冷的冬日。日本人在這個節日,開門開窗、人們一邊喊著「鬼出去,福進來」,一邊撒豆子。據說,在這天吃掉與年齡數相等數目的豆子,會有利於健康。這種習慣原來是在宮廷裡面,在陰歷的最後一天舉行,象徵著將鬼、冬天寒冷和陰郁驅逐出去,並且歡迎新的明亮的春天的到來。
偶人節 (「雛祭」)
玩偶節是在3月3日慶祝,這個時候離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是一年一度的為年輕女孩乞求幸福和健康成長的日子。在這個日子,家家戶戶擺放著穿著傳統宮廷裝束的玩具娃娃和桃花,還有供奉一種鑽石形狀的米餅和干米團。玩偶節來源於古代的關於儀式滌罪的信念。人們相信,人類的罪行和污穢可以通過在河邊的凈化儀式中沖洗干凈。後來,人們在這些儀式上使用紙做的玩偶;在江戶時期(1600-1868)之後,這些玩偶被設計成現在的玩具的樣子。
春分
春分大約是在3月21日左右。人們在這天必須去掃墓,吊念故人靈魂,還要請佛教和尚念經。 與此相似的節日叫做秋分,每年的九月二十三日紀念。
櫻花
三月末四月初,在日本的大多數地方,象徵日本國家的櫻花盛開了。日本人民在櫻花樹下舉行野餐,盡情游樂。從江戶時期以來,在櫻花樹下野餐的習俗一直在日本普通百姓當中十分流行。
黃金周
四月對於剛剛開始新學年的學生、新的公司雇員來說,是緊張的時候,四月也剛好是日本財年的開始。 但是,從四月末開始,許多人都有機會休息一周到10天,因為,這段時間剛好有許多節日: 四月二十九日的 綠化節, 五月三日的憲法節,以及五月五日的兒童節。 另外,自從1985年以來,五月四日也被指定為公共節假日。因此,這段時間被稱為黃金周。這段時間,天氣溫暖晴朗,適合短途旅行。全日本的旅遊勝地都擠滿熙熙攘攘的遊客。黃金周期間因交通堵塞而著名。
兒童節(「端午節」)
日本的兒童節在黃金周的五月五日。傳統上稱作男孩節,是特別為男孩設立的節日,用意在祈禱健康成長和將來事業成功。插鯉魚旗、武士服裝的玩偶、吃粽子、柏餅等習俗在日本非常流行。古代,五月被認為是一年之中最糟糕的月份,而五月的第五天更是不吉利。「端午節」一開始是作為一種凈化儀式而來,驅邪除穢。在這天,日本人還有在泡有菖蒲(一種植物)的盆里洗熱水澡的習俗。傳統認為,這種葉子具有療效而且可以驅邪。
夏季:
七夕(乞巧節)
這是中國的傳說與日本古老的習俗的融合。牛郎和織女被隔在銀河的東西兩岸,只能在每年的7月7日相會。據說在日本,七夕節始於聖武天皇天平六年。這一天人們把寫有詩歌,心願的色紙系在竹竿。這天許下的願將會得以實現。今天,在日本許多地方都慶祝七夕。 最著名的地方是京都府的北野天滿宮、香川縣的金刀吡羅宮、神奈川縣的平冢市和富山縣的高崗市。 另外,仙台七夕的慶祝在日本其它地方為七夕之後一個月,也就是8月7日,這更接近按照陰歷本來應該是七夕的日子。
焰火
夏天整個日本的夜空點綴著色彩斑斕的焰火,許多地方都舉行焰火表演。日本焰火技術據說是世界之最,是從江戶時代相傳下來的。今天,焰火表演經常是由計算機控制,其精確性和壯觀效果可得到保證。在東京,沿著隅田川河的煙火表演,從江戶時代起就非常有名。
盂蘭盆節 (「盆」)
「盆」是一年一度的迎接和安慰祖先亡靈的日子。據說,祖先的亡靈在這個日子來到家裡。按照傳統,「盆」是在陰歷7月的第17日紀念。現在,部分人在7月13日到15日進行有關活動,其他人在8月13日到15日。13日,人們點火歡迎祖先的亡靈。到16日,人們點燃送別火,送祖先的亡靈回去。在「盆」期間,許多公司和商店都休假,因為在異地工作的人得與老婆孩子一道回去。如同在黃金周一樣,這個時候交通會非常擁擠。
秋季:
中秋(「月見」 )
根據陰歷,月圓的時候大約是9月中夜就是中秋。 人們在這天聚會賞月。 這個習俗最初起源中國,平安時期(794–1185)傳播到日本。在這個節日,人們把房子芒草用裝飾一番,並把自己做的米粉團和秋收的農作物一道奉獻給月亮。
七五三
11月15日是三歲和五歲男孩、五歲和七歲的女孩參拜神社的日子。按照傳統,小男孩身穿男式和服,小女孩身穿和服。但是現在,孩子們也穿別的服裝。這天,孩子的父母親會到商店裡購買一種叫做千歲糖的糖果給孩子,據說此種糖果為孩子帶來長壽。全家熱熱鬧鬧,吃紅豆米飯和帶頭尾的鯿。
冬季:
年末聚會(「忘年會」)
年末聚會 從12月開始,日本人喜歡在酒吧和飯館舉行很多年末聚會,叫做「忘年會」。這些聚會的用意是感謝人們的勤奮工作,忘掉不快,在年末盡情享樂。 日本人非常喜歡這類聚會,不同年齡不同團體的人包括學生和公司雇員,都忙碌著計劃這些活動。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聚會由公司出面並出錢舉辦。
聖誕節
在日本,聖誕節越來越流行, 無論是不是基督徒,人們都喜歡裝點聖誕樹,吃聖誕蛋糕、互相交換禮物。 這是孩子的快樂時光,他們等待聖誕老人帶來禮物。
除夕(「大晦日」)
過了聖誕節和隆重的年末聚會,很快就是12月31日,這就是日本的除夕。 在午夜之前,全國的佛教寺廟敲響新年鍾聲,這種儀式叫做「除夜鍾」。鍾聲敲108下,象徵108種世俗的慾念得到凈化。 然後,隨著正月的慶祝活動拉開序幕,新的一年開始了。

還有就是...愛喝的應該是清酒不是燒酒吧...(具體怎樣不確定)

❽ 日本的七夕節和中國七夕節的區別在哪裡

1、七夕由來的不同

中國的七夕:

七夕節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這是我們目前所知有關七夕的最早文獻資料。

傳統七夕是女性節日,它主要強調「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古代婦女七夕乞巧也屢屢在唐詩宋詞中被提到,唐朝王建有詩雲:「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七夕還通過牛郎織女的故事來強調兩性的愛情忠貞。《漢武故事》里記載,漢武帝跟仙後西王母相愛,西王母讓青鳥作為信使和他傳信。據說西王母要來的時候,由青鳥先來報告,西王母跟漢武帝相會五次,都是在七夕。漢朝在宮廷里就過七月七,用紅絲繩把手纏起來,叫連愛,把愛連起來。所以七月七從漢朝開始就突出愛情主題。

也有學者認為,七夕是父權社會出現之前的神話母題,是請神下凡又送神上天的儀式,乞巧的最初意思為向天神乞橋,「乞求溝通的橋梁」。

此外,七夕還與科舉考試有關,據說七夕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主管科舉考試的神仙。

日本的七夕:

誕生於中國的七夕節在奈良時代傳入日本,與日本本土的祖靈信仰和棚機津女信仰融合,包含了更多與日本佛教有密切聯系的「穢祓」(去除污穢)思想,頗具日本特色。

日本七夕節吸收了中國七夕節的浪漫元素,又融入了日本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如今已成為日本夏季傳統的節日之一。

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起,才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本來跟中國一樣,是舊歷的7月7日,後來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以後,只有很少地區沿用舊歷,大部分地區把七夕節變為新歷的7月7日;另外東日本和北海道,仙台等地是推遲一月,把8月7日(一說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這樣跟舊歷七夕大致相同。

2、七夕習俗不同

中國的七夕習俗:

中國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浙江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七夕這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若無公雞報曉,牛郎織女便能永不分開。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之後,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而後,大家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扎店購買「七姐衣」,於當晚用來「拜七姐」。

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在坪洲及西貢,分別有兩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日本的七夕習俗

日本的七夕節和人日(1月7日)、上巳(3月3日)、端午(5月5日)、重陽(9月9日)一並列入日本的五節供,是國家的固定節日。每年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七夕節慶祝活動,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稱為「日本三大七夕」的安城七夕、仙台七夕和平冢七夕。

與中國的七夕習俗有所不同,在日本,七夕到來之前和當天,人們會舉辦一些活動以示慶祝和紀念,如選美比賽、馬拉松、七夕舞會等。

同時,七夕也被認為是訴說心願的日子。

這一習俗從江戶時代一直流傳至今。人們把自己的心願寫在五色彩紙上,日語裡面叫做「短冊(たんざく)」,綁上絲線然後掛在竹林或放入江河中,以此來祈求自己願望的實現。每年七夕到來之前,大學里的圖書館、家附近的超市、車站的大型商場就開始准備,到處都可以看到供人們寫願望的紙條和掛願望的柳枝。

也正是由於這一習俗,日本的七夕更被人們當做是小孩子的節日而不是情人節

❾ 仙台七夕不是日本乙級聯賽的嗎怎麼可以參加亞冠

球隊的前身是東北電力足球部,於1988年成立。球場的主場是仙台體育場。1994年,球隊為了可以升級到日職聯改名為 Brummell仙台。1996年球隊從東北聯賽升級到日本足球聯賽(JFL)。1999年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擴展到乙級的時候,球隊的名稱改為仙台七夕。

聯賽日本職業足球聯賽2012日職第 2 名

❿ 七夕節在日本的習俗

日本的七夕節習俗有舉行七夕祭、七夕詩會,穿針乞巧等。

日本的「七夕內節」源自容中國,據稱在奈良時代傳入。奈良時代中期開始,日本宮廷和上流社會模仿唐宮,七夕祭、穿針乞巧和七夕詩會蔚然成風。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但是與愛情無關。七夕節原本是陰歷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歷,所以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歷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這個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裡,很多地方都會有七夕竹子樹,在商店賣夏季服飾的地方、超市結款的地方,都會設立七夕許願樹。

在一些大型的慶祝典禮上,還會舉行竹飾(由掛許願短簽演變而來)大賽,由當地的幼兒園、小學等學校組織或者公司,創作各自的竹飾,進行評比,選出最有特色的幾個進行展示。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們身穿傳統服裝,載歌載舞,太鼓陣陣,「短冊」飄飄的街頭巷尾擠滿觀看和遊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還有每年夏季的煙花大會。

熱點內容
西蘭花炒火腿片 發布:2025-07-14 06:30:47 瀏覽:23
黑牡丹重組 發布:2025-07-14 06:13:15 瀏覽:325
蘭花向榮 發布:2025-07-14 06:08:23 瀏覽:781
百合網美女微店買東西 發布:2025-07-14 06:07:57 瀏覽:936
手拿一朵玫瑰花的頭像 發布:2025-07-14 06:06:34 瀏覽:686
河裡盆景 發布:2025-07-14 05:52:22 瀏覽:753
網路插花班 發布:2025-07-14 05:50:29 瀏覽:740
荷花噴鼻香 發布:2025-07-14 05:42:57 瀏覽:470
百合薏米茨實 發布:2025-07-14 05:41:39 瀏覽:871
一朵什麼冰花 發布:2025-07-14 05:34:49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