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牡丹重組
㈠ 哪些是資產重組的股票
1、目前,資產重組的股票有很多,一般都是一些概念股。如奧運概念,指內的就是與容承辦奧運有商業機會的一類公司的總稱。這樣的概念還有許多,如網路概念、3G概念,WTO概念、生物醫葯概念,整體上市概念,股指期貨概念,……但是在股市上,概念的內在含義卻不僅僅是對某一股票類別的概括,其引申含義是一個市場共識。比如網路概念,在網路成為概念之前,涉及互聯網的股票充其量只能稱之為一個板塊,是一種中性的界定,但成為概念含義就變了。
2、重組股是大股東進行資產重組,更換資產的股票,是對資源的重新配置。廣義而言,重組包括資產的重組和資本的重組,資產的重組其實是一種資產的置換行為,而資本的重組則主要是指公司控制權的更替,亦即我們常說的收購兼並。
3、當前國內資產重組股的原動力基本上都是因為虧損而起的,因此在二級市場中,很多投資者甚至把重組板塊理解為虧損板塊甚至帶"T"(ST、PT)的板塊。重組的誘因有時也是出於強強聯合的考量。重組股給被重組公司帶來新的機遇,並引導了資源在股市的優化配置。對我國當前的股市來說,重組股的一個現實而深遠的意義在於,它把市場外的優質資源體面地嫁接到市場內部來,給股市帶來了巨大的新生活力。
㈡ 十大國產牛仔褲品牌都有哪些
十大國產牛仔褲品牌有李維斯Levi's、Lee、Wrangler、萍果Texwood、CalvinKlein、迪賽Diesel、Replay、G-star、Energie、黑牡丹。
1、李維斯Levi's
LEVI'S是來自美國西部最聞名的名字之一。它也是世界第一條牛仔褲的發明人Levi Strauss(李維.史特勞斯)的名字。 Levi Strauss於1847年十七歲時從德國移民至紐約。幾乎完全不會講英語的他在美國的起初幾年是為他的兩名兄長打工。他在紐約及肯德基一帶的偏僻市鎮和鄉村到處販賣布料及家庭用品。
2、Lee
Lee是美國牛仔文化三大經典之一。在建立美國牛仔文化的過程中,LEE走了一段頗長的路。由不同發展階段,LEE始終能保持一貫實用與時尚兼備的姿態。Lee牛仔褲由實用變成時裝,期間的演變過程,Lee站著重要的地位。
3、Wrangler
Wrangler是一個源於美國西部的品牌,與Levi's、Lee並列美國三大牛仔品牌,悠久的歷史追溯到1904年,深受牛仔和牛仔競技者的歡迎,超過80%以上的牛仔比賽冠軍都選用Wrangler作為比賽服裝!據說二戰時候都是接美軍軍服的訂單。到現代它仍粗獷中具有自信、傳統經典中帶有現代氣息。
10、黑牡丹
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大運河畔的歷史文化古城——江蘇省常州市,是一家集牛仔面料、服裝、色織布等製造業和城市綜合功能開發、創新產業投資新興業務為一體的國有控股型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擁有總資產逾百億元、凈資產逾40億元、員工4000多人。
㈢ 求一篇文章。。關於對鄧建軍的認識。。800字左右。。(請把文章直接復制到帖子里。。3Q)
鄧建軍,男,生於1969年10月,漢族,中共黨員,江蘇省常州市金壇人,現為黑牡丹集團的電氣技術工人。勇於科技創新,不斷沖擊世界紡織難題,是鄧建軍身上最奪目的閃光點。堅守一線崗位20多年,他先後參與技術創新項目近500個,獨立完成的就有150個。其中「染液組分在線檢測和控制系統」等發明填補了該領域的世界空白。 鄧建軍,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鄧建軍科研組電氣技術工人,現為江蘇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建軍曾作為江蘇省惟一代表出席全國總工會召開的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雙十佳」表彰大會,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2005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鄧建軍,1969年生,江蘇常州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他沖擊紡織機械領域世界難題的技術創新之舉,被外國專家嘆服為「中國功夫」。
1988年,19歲的鄧建軍中專畢業後,被分配到常州黑牡丹公司做電工。鄧建軍每晚必看一個半小時的技術書籍和有關資料。幾年下來,他在獲得大專學歷後繼續攻讀本科。後來,他又跨越了英語和德語的障礙。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黑牡丹公司從國外引進了一批劍桿織機。鄧建軍從最基本的制圖做起,每天蹲在機器邊14個小時以上,終於,馴服了這些機器。
1996年,公司從比利時進口了一批噴氣織機。這些機械最關鍵的部位是感測器,在安裝時外商拒絕提供這方面的技術資料。鄧建軍經過反復測算發現,線路板中一個小零件會因為機械的高速震動而損壞。比利時公司向中國企業開出了1萬元的天價。而在國內,這些器件有的只要1分錢。
染整行業一直是我國紡織工業的薄弱環節,主要被色差、縮水率等問題所困擾。鄧建軍熬過了幾十個不眠之夜,終於將預縮率精度穩定控制在了2.5%以內,優於3%的國際標准。
參加工作20多年來,他共解決企業重大技術難題23項,參與技改項目近500項,獨立完成150項,其中僅染漿聯合機——車速改造技術一項就創造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
人物事跡
昨天
一個不斷創新的技術工人
從1988年進廠開始,鄧建軍就在干中學,學中干,從而練就了過硬的本領。他用自己的創新歷程見證了中國紡織產業的艱難崛起。
染整行業,一直是我國紡織工業的薄弱環節,主要被色差、縮水率等問題所困擾。黑牡丹的主產品是出口牛仔布,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預縮率問題。預縮率高了,經濟受損失;少了,又達不到質量標准,做出的服裝會因收縮不當而變形,造成國際索賠等問題,因此是一個世
界性技術難題。
越是有難度的挑戰,鄧建軍就越興奮,他立志啃下這塊硬骨頭。他與同事們一起奮力攻關,經過無數次調試,熬過了幾十個不眠之夜,通過運用電子技術與氣動技術的完善結合,終於攻克了預縮率不穩定這個老大難問題,黑牡丹牛仔布的預縮率精度穩定控制在了2.5%以內,優於3%的國際標准。同時,他站在一線工人位置上,設計了詳細的「縮水率表」,操作工人只需按圖索驥,每一步都可以按量化標准操作,極大地保證了產品質量。從此黑牡丹產品以穩定的縮水率領先國內外同行,蜚聲國際牛仔布市場。
牛仔布染色穩定問題,同樣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當時全世界都沒有操作標准。加料等關鍵工序完全靠工人的經驗操作,而且每小時都要人工測流量,稍有偏差就影響質量。鄧建軍就琢磨,怎樣才能加強生產過程中的自動控制,以技術控制產品質量。針對上漿率不穩定的問題,他綜合染整工程、化學、電化學等知識,開發了「在線染料組份自動控制系統」,並一口氣鑽研出在線染液控制系統、在線流量控制系統、自動漿液控制系統等一整套技術,均是行業內首創。
參加工作以來,鄧建軍先後參與和獨立完成技術改造500餘項,極大地推動了企業的發展。
今天
一個不斷學習的公司高管
「以前只負責維修機器、技術改造什麼的,現在新廠的基建、車
間設計、工藝流程布置等面上的事情都要管了。」去年年底,常高新集團對黑牡丹進行了重組,鄧建軍被聘任為技術總監,參與新廠區的建設。
鄧建軍所說的新廠,是公司正在天寧經濟開發區內投資近1.8億元,建設總面積達60萬平方米的「黑牡丹紡織生態園」。
鄧建軍介紹說,公司將利用這次整體搬遷的契機,進行規模較大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引進當今技術領先的紡紗與織造設備,提高生產裝備水平;採用先進牛仔布生產工藝,對目前公司使用的染色設備和牛仔布後整理設備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淘汰能耗較大的鍋爐,採用集中供汽,建立污水處理設施,利用河水進行凈化處理用於生產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我們實施的這一『改進生產工藝改造染色設備及後整理設備,節能減排,提升牛仔布的產品水平』項目,已列入2008年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獲得國家撥款1600萬元。」
在新廠的建設過程中,鄧建軍主要負責設備這一塊,從工藝配置、廠房建設、水氣配電、到設備的引進調試、投入生產等,也都要一一過問。
從單純的搞技術到企業建設、管理,巨大的反差讓鄧建軍感到了壓力。而且,整個搬遷項目分為紡紗、前織染色、後織織造、成品後整理4大車間與配套污水處理與河水凈化、110KV變配電6個部分,需要分步逐一實施,這更加重了鄧建軍肩上的擔子。「比如公司要引進束狀染色機,先由我們提出具體性能要求,生產商負責製造,然後機器拿回廠里再由我們進行技術改進,加入自己的核心技術,從而使機器的工藝參數穩定性大大提高,紗線的顏色也更穩定。」這其中的整個工藝流程,就像在搭積木,並不是一個技術工人思考的那麼簡單。
為了盡快適應新崗位,讓企業加快發展,鄧建軍學習的領域增加了企業管理、工藝流程等,「無論在技術崗位,還是在管理崗位,都需要更多的知識來支撐」。
「其實我還是喜歡搞機器維修,進行技術消化、吸收和改造。」在擔起一名公司高管責任的同時,鄧建軍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本行」,「我們原來的那個科研組現在已經有18個人了,平時一有空我就去他們那邊。」
明天
努力成為一個科學發展的「領跑者」
常高新集團重組黑牡丹以後,董事會全票通過聘任鄧建軍為技術總監。
「黑牡丹發展到現在,靠的就是人才
和技術。」常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常高新集團總經理曹建新表示,黑牡丹現在還是一個工廠品牌、工業品牌,企業下一步要科學發
展、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向市場品牌、商業品牌邁進,通過加強產品的開發能力,加快技術的更新速度,開發出技術含量高、技術難度高、附加值高的產品。
「這就需要強化我們的技術管理,也就更需要像鄧建軍這樣的技術管理人才。有了這種對技術的鑽研、對工作的認真、對事業的追求,他就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技術領頭人,更是一個合格的企業技術管理的策劃者,並最終成為企業科學發展的『領跑者』。」
鄧建軍還是那麼喜歡印在公司畫冊上的一段話:
「在靜謐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陽西下之際,一頭獅子在沉思:明天當太陽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一頭羚羊在沉思:明天當太陽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脫跑得最快的獅子。
那麼,無論你是獅子還是羚羊,當太陽升起,你要做的,都是奔跑。」
鄧建軍說,在前進的過程中,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都會體會到,但他最願意享受的還是迎難而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