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觀星象

七夕觀星象

發布時間: 2022-06-24 02:13:21

① 「昨夜老夫夜觀天象…」完整版是什麼啊

沒有標准答案。

比如:老夫昨日夜觀天象,發現紫微星光芒大盛。紫氣東聚,牛斗沖天狼,斗柄東指。故我推測此乃紫氣東來,福祿降臨之像。掐指一算,推測近期汝南東部將有大事發生,且為天降鴻福,財寶降落之喜事。

古代的「夜觀天象」更多的也是指這些天文上的一些觀測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由於長期的積累,變發現了比如某一「星座的移動」,竟然跟季節的變化相關等情況。

比如,四千年前我國有一部叫《鶡冠子》的古書上記載:「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下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是以黃昏時觀察北斗七星的位置,來判斷當令的季節。

這是在說「北鬥鬥柄的指向」:指向西的時候就是秋天了,指向東是春天。而這種觀察天象有規律的變化來定「四季」,就叫做「觀象授時」。由於在沒有歷法的時代,這種計時方式,曾經為古人使用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也的它也是有科學性的。

七夕傳統習俗

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1][2][3][4]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5][6][4]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8][9][10][11]

中文名
七夕節
外文名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別名
七姐節、七巧節、七姐誕、乞巧節、雙七
節日時間
農歷七月初七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快速
導航
民間習俗

歷代發展

應節食品

文學記述

傳承保護

節日影響
歷史淵源
節日起源
紀錄片 乞巧節跳巧舞舞姿翩躚 飛針走線撥算盤
2.8萬次播放 | 01:53
+ 關注
自然天象崇拜
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從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觀星文化,「牛郎織女」就是典型例子。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為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占測。在古代星宿體系中,「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牛宿的東面緊挨著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為「織女星」。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13] [14]

牛郎織女星象
人們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來已久,可追溯到遠古時代。《春秋命歷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漢書·律歷志》:「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說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屍子》:「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辟而起畢昴」。《天官書》[正義]:「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於辰在丑,越之分野,而鬥牛為吳之分野也」。《開元占經》卷61引石氏曰:「牽牛生於列澤之邑,以主越國」。按:牽牛星是吳、越之地的分野星。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粵地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後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14] [15] [9] [13] [16]

③ 七夕節來歷七夕節,來源是中國古代的天象崇拜無限想像七級雙棲來源

七夕節來歷七夕節,原來中國古代天上崇拜無限想像七級,不是的,七夕節是牛郎織女的節日。

④ 七夕節的由來以及習俗有哪些

七夕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專七日穿七孔針於屬開襟樓,人俱習之。」這便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唐朝王建有詩雲:「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在福建,七夕節時,姑娘們還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在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女人們有乞盼兒子、乞盼長壽、乞盼美麗和乞盼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游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占卜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者稱「輸巧」,「輸巧」者要將自己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⑤ 七夕觀星的方向

牛郎星:位抄於天鷹座,呈銀白色,直徑相當於太陽的1.6倍,位於銀河的東岸。

織女星:位於天琴座,比牛郎星更大更亮,足有太陽的33倍大,位於銀河系西岸。

牛郎和織女分居銀河的兩岸,相距14光年,終生無緣見上一面,「七夕鵲橋相會」只是人們善良的一廂情願。

「七夕」觀星象的最佳時間是7月29日__8月3日,晚上10點左右,織女星出現在頭頂附近,隨後逐漸西去。牛郎星的位置稍稍偏低。

⑥ 七夕節的天象是怎樣的

8月11日是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傳說內中,牛容郎織女這天會在銀河鵲橋相會,該日也逐步演變為中國的情人節。因此每到七夕之夜有情人總愛仰望星空祈禱愛情忠貞不渝。

據省天文學會專家稱,牛郎、織女兩顆星是夏季星空中的兩顆亮星,如果想觀賞這兩顆星可以在晚上9時後,仰頭90度,或躺在室外的長椅上望向星空,明亮的織女星首先出現在天頂附近,隨後在其偏南方向還有一顆一等星的牛郎星。

當晚10時30分左右,月亮就已墜入西南方地平線以下,此時的銀河以及牛郎、織女兩星將更加清晰明亮。在遠離城市燈光的郊外,觀察者只要抬頭仰望夜空就會發現在兩星的中間隔著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銀河),其中牛郎星在河東,織女星在河西,它們在「隔河相望」。

⑦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日乃七夕佳節'朕昨日夜觀星象'半夜'牛郎織女托夢於朕'告訴朕'人間有兩人相親相

改是不需要了 不過我覺得吧 現在還有時間 你去弄個像樣點的道具 來寫你的 旨

⑧ 牛郎和織女星屬於什麼星座

牛郎星:位於天鷹座,呈銀白色,直徑相當於太陽的1.6倍,位於銀河的東岸。 織女星:位於天琴座,比牛郎星更大更亮,足有太陽的33倍大,位於銀河系西岸。 牛郎和織女分居銀河的兩岸,相距14光年,終生無緣見上一面,「七夕鵲橋相會」只是人們善良的一廂情願。 「七夕」觀星象的最佳時間是7月29日__8月3日,晚上10點左右,織女星出現在頭頂附近,隨後逐漸西去。牛郎星的位置稍稍偏低。

熱點內容
櫻花團子 發布:2025-08-18 05:27:46 瀏覽:458
齊魯牡丹香 發布:2025-08-18 05:22:16 瀏覽:917
桌上的盆景 發布:2025-08-18 05:16:47 瀏覽:471
99朵玫瑰包裝 發布:2025-08-18 05:07:16 瀏覽:258
麥藍菜花語 發布:2025-08-18 05:00:31 瀏覽:195
百合新城戶型 發布:2025-08-18 04:59:11 瀏覽:393
算盤子盆景 發布:2025-08-18 04:56:17 瀏覽:165
蘭花盆刻 發布:2025-08-18 04:56:08 瀏覽:990
夜蘭花清肝 發布:2025-08-18 04:54:41 瀏覽:11
床上擺玫瑰花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18 04:46:31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