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花的花語
㈠ 珙桐是什麼植物
珙桐又名鴿子樹,抄是原產我國而譽滿全球的著名觀賞樹種。珙桐的花紫紅色,由多數雄花與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的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4~5月間,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中浮動,猶如千萬只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
珙桐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屬珙桐科,全科也只此一種。早在100萬年以前,珙桐也曾經廣泛地分布在地球上,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珙桐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米,喜歡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雲霧中,要求較大的空氣濕度。在我國,珙桐分布很廣,貴州的梵凈山、湖北的神農架、四川的峨嵋山等處都有生長,在桑植縣天平山海拔700米處,還發現了上千畝的珙桐純林,這也是目前發現的珙桐最集中的地方。自從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發現以後,珙桐先後為各國所引種,以致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名貴觀賞樹種。
㈡ 珙桐是什麼
珙桐又名鴿子樹,是原產我國而譽滿全球的著名觀賞樹種。珙桐的花紫紅色,由多數雄專花與一朵屬兩性花組成頂生的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4~5月間,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中浮動,猶如千萬只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
珙桐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屬珙桐科,全科也只此一種。早在100萬年以前,珙桐也曾經廣泛地分布在地球上,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珙桐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米,喜歡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雲霧中,要求較大的空氣濕度。在我國,珙桐分布很廣,貴州的梵凈山、湖北的神農架、四川的峨嵋山等處都有生長,在桑植縣天平山海拔700米處,還發現了上千畝的珙桐純林,這也是目前發現的珙桐最集中的地方。自從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發現以後,珙桐先後為各國所引種,以致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名貴觀賞樹種。
㈢ 珙桐花的故事或者傳說 還有它的花語是什麼呢
傳說1
在很久很久以前,傳說有位君主,只有一位獨生女兒,名叫「白鴿公主」,愛如掌上明珠。這位公主品味出奇,不愛金銀珠玉,也不嫁王侯公卿,卻十分愛好騎射,追求一種男子漢的氣概。
一天,公主在森林中打獵,被一條狠毒的蟒蛇死死纏住。正在危急關頭,一位名叫珙桐的青年獵手,用刀斬斷蟒蛇,奪回公主的性命。公主十分敬慕青年獵手的機智和勇敢。二人一見鍾情,山盟海誓,公主取下頭上的玉釵,從中間撅斷,彼此各執一半,作為信物。
公主回宮後,將來龍去脈告之父王,並懇請父王將自己許配給珙桐。不料此事遭到父王的堅決反對,他連夜派遣侍衛將珙桐射死在深山老林。白鴿公主知道後,哭得死去活來。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卸去豪華的宮妝,穿上潔白的衣裙,踉踉蹌蹌的逃出了高牆緊閉的後宮,來到珙桐遇難的地方,放聲大哭起來。一直哭得淚珠成血,染紅了潔白的素裝。忽然,雷聲大作,暴雨傾盆,一棵小樹破土而出,恰象豎立著的半截玉釵,轉瞬間,長成了參天大樹。公主情不自地伸開雙臂撲向大樹。霎時間,大雨停了,雷聲息了,哭聲也聽不見了,只見數不盡的潔白的花朵掛滿了大樹的枝頭,花朵的形狀宛如活潑可愛的小白鴿,清香美麗,讓人不能不想起白鴿公主與青年珙桐凄美的愛情故事。後來,人們就把這種樹稱作珙桐,以紀念這對忠貞不渝的情人。
傳說2
在四川大涼山區,彝族人民說珙桐是阿呷和覺啥變的,相傳很久以前,涼山的龍頭山邊住著一位名收阿呷的姑娘,長得十分俊秀,阿呷姑娘心靈手巧,又特愛勞動。涼山腳下美姑河邊住著一位名叫覺啥的小夥子,覺啥身強體壯,耕田打獵。她們自幼生活在一起,白天放羊,在青青的草地上觀看白雲,晚上數著夜空中的星星,深深地彼此相愛了。後來他們的愛情被奴隸主知道了,把阿呷打得皮開肉綻,叫她沒日沒夜地替奴隸主推磨,受盡了折磨。後又把她賣給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奴隸主。阿呷不吃不喝,把金銀首飾甩在地,花裙綵衣全撕成碎片。而覺啥得知奴隸主把阿呷賣掉消息之後,他走遍了涼山四處打聽,終於打聽到了阿呷的下落,憑著他的勇敢與智慧,把阿呷救了出來,趁著黑夜逃到了原始森林深處,從此過上了美滿的生活。然而最後奴隸主還是找到了他們,把他們包圍了起 來,他們用生命在抵抗,但這怎麼可能是老奴隸主的對手,於是,阿呷和覺啥說點燃了房屋,瞬間成了火海,兩人牽手走入火海之中。可惡的奴隸主還把他們的屍體分別擲在美姑河兩岸。過了許多年,在這個地方,長出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從阿呷和覺啥埋葬的地方飛來了一群鴿子,珙桐就在大小涼山中繁延至今。
傳說3
傳說家住萬朝山下寶坪村的王昭君, 為了漢朝與匈 奴的和好,要與單於結為夫婦。 就在她出塞遠嫁那天早 晨,她喂養的一隻叫「知音」的白鴿, 忽然飛到她身邊 同她一起遠行。在塞外的日日夜夜裡, 昭君十分思念故 鄉。一天,她寫了一封家書,托白鴿為她送去。 知音白 鴿便帶著一群小白鴿起程南飛,越過千山萬水, 終於在 一個寒冷的夜晚飛到了昭君故鄉萬朝山, 由於經過長途 飛行,它們十分疲倦,便在珙桐樹上停了下來, 立時, 全被凍僵在枝頭,化成美麗潔白的鴿子花,不斷地點頭, 向前來探望的人們問好。
㈣ 珙桐花是什麼花序
頭狀花序 下有兩枚大小不等的白色包片,呈長圓形或卵圓形,長六至十五厘米,寬三至八厘米。
這種問題直接網路嘛!
㈤ 銀杉 珙桐
銀杉別名衫公子,是一種高十至二十米的常綠喬木。它是我國特產的屬於第三紀殘遺下來的珍稀植物。
銀杉的樹皮為暗灰色,並龜裂成不規則的薄片,恰似一些古樸典雅的圖案。深綠色的樹葉,象螺旋般呈輻射狀伸展,條形中略帶鐮狀大彎曲,一叢叢,一簇簇,十分奇特。每年三、四月間,銀杉開花,淡淡的嬌黃綠色,好象一般闊葉樹剛綻出的嬌芽。可惜在一般地方見不到它的身影。在貴州道真縣的沙河、桐梓縣的獅溪等地,海拔一千四百至一千六百米針闊葉混交林、常綠與落葉混交林中方可尋覓,間或在向陽山脊的石隙、石縫中也有它們生長。
珙桐是一種高約十至二十米的落葉喬木,屬於珙桐科,別名水梨子,是我國特產的單型屬植物。它樹形高大挺拔,可達二十餘米。在所有的樹木中,它可算是最美麗的一種。它的頭狀花序下有兩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長圓形或卵圓形,長六至十五厘米,寬三至八厘米,如白綾裁成,美麗奇特,好象白鴿舒展雙翅;而它的頭狀花序象白鴿的頭。每年四、五月間,珙桐樹盛開繁花,有如萬千白鴿群聚枝頭,所以人們又叫它「中國鴿子樹」。它是世界上著名的觀賞樹種,又是很美的行道樹。珙桐樹的木質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藝的佳料。
珙桐樹是一八六九年在我國發現的。之後,英、美等國不斷派人來華採集種子,送回本國繁殖,現已成為國外公園中美麗的觀賞樹。一九五四年四月,周恩來總理在瑞士日內瓦看到栽培的珙桐樹,曾指示國內要進行研究,大力馴化和培植。目前我國對珙桐樹的研究已初步開展,國家將它列為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在貴州海拔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米的焚凈山、鳳凰山和綏陽寬闊水地區的山谷、山沖、山麓的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中,發現有大批的珙桐樹生長。在焚凈山自然保護區內,珙桐林達十一片,總面積超過一千二百畝。尤其是小黑灣和淘金河上游的兩片珙桐林,面積都在兩百畝以上,實為世間所罕見。將來對珙桐進一步引種、馴化成功,珙同樹上的「白鴿」將飛遍祖國各地,為美化人們的生活服務。
植物界的活化石--銀杉
在遠古時代,銀杉在地球上分布很廣,但由於二、三百萬年前大冰川的洗劫,各地的銀杉都已滅絕,在德國、波蘭和西伯利亞東部,距今6000萬年的地層中都發現過銀杉化石。而唯獨我國廣西、四川、地形復雜,受冰川的影響較小,才使有些銀杉的樹種得以倖存,成為今天的活化石——銀杉。
在我國廣西省龍勝、臨桂兩縣交界的地方,山嶺險峻,霧海如雲,海拔1895米,有一片原始森林。就在這一片茫茫的林海之中,有一種樹冠閃耀著銀白色光亮亮的樹,它就是我國珍稀植物,人稱「活化石」——銀杉。
銀杉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如果你仔細觀察銀杉的葉子,你就會發現它每片葉子的下面都有兩條銀白色的氣孔帶,這種樹能閃耀著銀白色光亮就是這個原因。
銀杉是我國解放後第一次發現的松科植物中特有的新樹種,由我國植物分類學家陳煥鏞和匡可任教授為它命名。它的拉丁文名字由兩個片語成:第一個詞「華夏」是我國的古稱,表明它是我國的特產植物;第二個詞「銀色的葉」表明這一珍貴樹種的特色。因為它與松科植物黃杉有相似之處,且葉片有光,所以中文正名定為銀杉。
1979年至1980年,我國科學家有在湖南、四川、貴州等地相繼發現了銀杉,它們都是生長在狹窄的山脊或險峰頂上。從1979年到現在,我國林業科學工作者為繁殖和推廣這一珍稀樹種,一直在試驗把銀杉嫁接到其它松科植物上,以提高樹苗的成活率,是銀杉能適應於在長江流域種植。
銀杉樹木高大、剛勁挺拔、木材堅實、紋理細密,可供建築和造船。同時又因樹姿優美壯觀,成為珍貴的觀賞植物。
古稀植物——銀杉
銀杉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種,和水杉、銀杏一起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活化石」。
遠在地質時期的新生代第三紀時,銀杉曾廣布於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在德國、波蘭、法國及前蘇聯曾發現過它的化石,但是,距今200~300萬年前,地球發生大量冰川,幾乎席捲整個歐洲和北美,但歐亞的大陸冰川勢力並不大,有些地理環境獨特的地區,沒有受到冰川的襲擊,而成為某些生物的避風港。銀杉、水杉和銀杏等珍稀植物就這樣被保存了下來,成為歷史的見證者。
銀杉在我國首次發現的時候,和水杉一樣,也曾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轟動。那是1955年夏季,我國的植物學家鍾濟新帶領一支調查隊到廣西桂林附近的龍勝花坪林區進行考察,發現了一株外形很像油杉的苗木,後來又採到了完整的樹木標本,他將這批珍貴的標本寄給了陳煥鏞教授和匡可任教授,經他們鑒定,認為就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現在只保留著化石的珍稀植物——銀杉。50年代發現的銀杉數量不多,且面積很小;自1979年以後,在湖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又發現了十幾處,1000餘株。
銀杉是松科的常綠喬木,主幹高大通直,挺拔秀麗,枝葉茂密,尤其是在其碧綠的線形葉背面有兩條銀白色的氣孔帶,每當微風吹拂,便銀光閃閃,更加誘人,銀杉的美稱便由此而來。
珙桐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珙桐科 珙桐屬) 又名水梨子、鴿子樹,落葉喬木。花奇色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為我國獨有的珍惜名貴觀賞植物,又是製作細木雕刻、名貴傢具的優質木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樹高通達15—20餘米,樹形端正,花期一般在5月中上旬左右。
珙桐的花紫紅色,由多數雄花與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的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4~5月間,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中浮動,猶如千萬只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
珙桐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屬珙桐科,全科也只此一種。早在100萬年以前,珙桐也曾經廣泛地分布在地球上,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珙桐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米,喜歡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雲霧中,要求較大的空氣濕度。在我國,珙桐分布很廣,貴州的梵凈山、湖北的神農架、四川的峨嵋山等處都有生長,在桑植縣天平山海拔700米處,還發現了上千畝的珙桐純林,這也是目前發現的珙桐最集中的地方。自從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發現以後,珙桐先後為各國所引種,以致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名貴觀賞樹種。
珙桐於1871年在四川西部首次發現。此樹為落葉喬木,樹皮呈不規則薄片脫落。單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紙質,寬卵形或近心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粗鋸齒,葉柄長4-5厘米,花雜性,由多數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花序下有2片白色大苞片,紙質,橢圓狀卵形,長8-15厘米,中部以下有鋸齒,核果紫綠色,花期4月,果熟期10月。珙桐生長在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林中,多生於空氣陰濕處,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深厚的土壤,在乾燥多風、日光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乾旱。幼苗生長緩慢,喜陰濕,成年樹趨於喜光。珙桐枝葉繁茂,葉大如桑,花形似鴿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鴿子的翅膀,暗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部,綠黃色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當花盛時,似滿樹白鴿展翅欲飛,並有象徵和平的含意。
珙桐為什麼又叫作鴿子樹?
珙桐,別名水梨子、鴿子樹。屬於藍果樹科科,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是我國特產的單型屬植物。分布於陝西鎮坪;湖北神農架、興山;湖南桑植;貴州松桃,梵凈山;四川巫山、南川、平武、汶川、灌縣;雲南綏江等地的海拔1250--2200米的區域。
珙桐高約十至二十米,樹形高大挺拔,是一種很美麗的落葉喬木,世界上著名的觀賞樹種。每年四、五月間,珙桐樹盛開繁花,它的頭狀花序下有兩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長圓形或卵圓形,長六至十五厘米,寬三至八厘米,如白綾裁成,美麗奇特,好象白鴿舒展雙翅;而它的頭狀花序象白鴿的頭,因此珙桐有「中國鴿子樹」的美稱。珙桐樹的木質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藝的佳料。更重要的是,珙桐對研究古植物區系和系統發育均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珙桐樹是一八六九年在我國發現的。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破壞,目前數量較少,分布范圍日益縮小,有被其它闊葉樹種更替的危險。
㈥ 大家知道有什麼花名,花語請告訴
風信子~我很幸福,謝謝你
君子蘭~君子謙謙,溫和而有禮
鳶尾花~美好的結局
滿天星~(白)浪漫純潔(藍)思念、如夢鏡般溫柔、青春(粉)永遠的配角,甘願為你做配角,謝謝你的愛
㈦ 珙桐象徵什麼
珙桐是第四紀冰川南移時倖存的「遺老」,作為我國特有的樹種,有「植物活化石」,「綠色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瀕危保護野生植物。每到春末夏初,珙桐樹含芳吐艷,其白色的花形如飛鴿展翅,整樹猶如群鴿棲息,因此,被稱為「 鴿子樹」,寓意「和平友好」。珙桐為落葉喬木。可生長到15~25米高,葉子廣卵形,邊緣有鋸齒。本科植物只有一屬兩種,兩種相似,只是一種葉面有毛,另一種是光面。花奇色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這些遠古年代的遺物,就像地層中的古生物化石一樣,能幫助人們了解地球、地質、地理、生物等許多奧秘。珙桐喜歡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雲霧中,要求較大的空氣濕度。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深厚的土壤,在乾燥多風、日光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乾旱。珙桐的幼苗生長緩慢,喜陰濕,成年樹趨於喜光。珙桐的花序直徑約有0.02米,它們處於白色苞片的包圍之中,微風吹來,人們只看到鴿子般展翅的苞片,卻忽略了花序的存在。珙桐的果實成熟時,頗像一個個尚未成熟的鴨梨,因此,在產珙桐的地方,珙桐又被叫做水梨子或木梨子。
珙桐分布區的氣候為涼爽濕潤型,濕潮多雨,夏涼冬季較溫和,年平均氣溫8.9~15℃,珙桐分布區的土壤多為山地黃壤和山地黃棕壤,pH在4.5~6.0,土層較厚,多為含有大量礫石碎片的坡積物,基岩為沙岩、板岩和頁岩。一般生長在深切割的山間溪溝兩側,山坡溝谷地段,山勢非常陡峻,坡度約在30°以上。
珙桐的樹形優美,是一種很好的綠化樹種。珙桐枝葉繁茂,葉大如桑,花紫紅色,由多數雄花與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的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總苞,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黃綠色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總苞在綠葉中浮動,猶如千萬只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
19世紀末,珙桐被引種到法國,以後又到了英國及其他國家。如今在瑞士的日內瓦市,人們常在庭院里栽種珙桐,每到花開季節,珙桐花香襲人,引得不少遊人流連忘返。
㈧ 珙桐的由來
被譽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樹,我國獨有,西方人叫它"中華鴿子樹",珙桐版開花的時權候,滿樹白色的大花像是一群鴿子,但是一定是中華鴿子樹才是珙桐哦,真正的鴿子樹是另外一種植物。
關於「鴿子樹」,曾有過這樣一段美麗的傳說。白鴿公主私下愛上了勤勞質朴的小夥子珙桐,她把一支玉簪掰為兩半,將一半作為信物送給珙桐保存。殘暴的國王不同意這門親事,他派人把珙桐抓入深山殺害。消息終於傳到公主的耳里,她不顧父王的阻攔奔向深山,在珙桐墳前放聲痛哭。突然,一株碧綠如玉的小樹出現在公主面前,頃刻間,小樹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公主伸開兩臂化作白鴿飛上樹梢……。
珙桐,就是譽滿全球的「中國鴿子樹」。珙桐的花紫紅色,由多數雄花與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的圓形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4~5月間,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叢中浮動,有如千萬只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此情此景,可能就是「鴿子樹」綽號之由來。
㈨ 珙桐花的簡介
珙桐高約十至二十米,樹形高大挺拔,是一種很美麗的落葉喬木,世界上著名的觀賞樹種。每年四、五月間,珙桐樹盛開繁花,它的頭狀花序下有兩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長圓形或卵圓形,長六至十五厘米,寬三至八厘米,如白綾裁成,美麗奇特,好像白鴿舒展雙翅;而它的頭狀花序象白鴿的頭,因此珙桐有「中國鴿子樹」的美稱。珙桐樹的木質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藝的佳料。更重要的是,珙桐對研究古植物區系和系統發育均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珙桐樹是一八六九年在我國發現的。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破壞,目前數量較少,分布范圍日益縮小,有被其它闊葉樹種更替的危險。
㈩ 珙桐樹的雄雌花像什麼和珙桐樹的用途
珙桐的花紫紅色,由多數雄花與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的頭狀花序,宛如一個版長著「眼權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4~5月間,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中浮動,猶如千萬只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
可以做名貴傢具和木雕,珙桐可是活化石,不好弄的,你不會有幾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