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插花交流的作品是
❶ 插花的用途有哪些
插花的用途多種多樣,主要包括裝飾空間、禮儀交往、藝術欣賞、心理調節和營造氛圍等。
一、裝飾空間
插花是一種極富藝術感的裝飾方式,可以用於美化家居、辦公室、餐廳、酒店等各種場所。通過不同的花卉搭配和布置,可以營造出優雅、溫馨的氛圍,提升空間的品質和美感。
二、禮儀交往
插花在禮儀交往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贈送一束精美的插花可以表達祝福、慶祝、慰問等多種情感。在婚禮、慶典、葬禮等場合,插花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用以傳達喜悅、祥和或緬懷之情。
三、藝術欣賞
插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形式,它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藝術的熏陶。通過插花作品,人們可以感受到花卉的自然美、色彩美、造型美,體驗到創作的樂趣和欣賞的快樂。
四、心理調節
插花還具有心理調節的功能。在創作和欣賞插花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放鬆身心,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從而帶來愉悅和寧靜的心境。同時,綠色植物和花卉的存在也有助於緩解壓力,提升人們的情緒狀態。
五、營造氛圍
插花還可以通過不同的主題和風格,營造出特定的氛圍。例如,根據不同的節日、季節或活動,選擇相應的花卉和布置方式,可以營造出節日氛圍、季節感或活動氣氛,增強人們的參與感和體驗度。
綜上所述,插花不僅在裝飾空間、禮儀交往、藝術欣賞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時還能調節人的心理狀態,營造出各種氛圍。其多樣的用途使得插花成為了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和文化形式。
❷ 酒店接待插花實訓插花的作品命名是
酒店接待插花實訓插花的作品命名是步步高。
最適合插的花是百日草。步步高是它的別稱或叫俗稱,原因是百日草第一朵花開在頂端,然後側枝頂端開花比第一朵開得更高,所以又得名「步步高」。
拓展:
插花,亦可稱為插花藝術,就是把花插在瓶、盤、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這些容器中。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葉,均不帶根,只是植物體上的一部分,並且不是隨便亂插的,而是根據一定的構思來選材,遵循一定的創作法則,插成一個優美的形體(造型),藉此表達一種主題,傳遞一種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後賞心悅目,獲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❸ 插花技巧書籍
插花技巧書籍推薦
插花,或花道之初,就是希望通過這門藝術、生活方式,來陶冶和共鳴。我為大家整理的插花技巧書籍推薦,希望大家喜歡。
1、 《四季花傳書》:
【作者】: [日]川瀨敏郎
【出版】: 浦睿文化 / 湖南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日本當代花道第一人川瀨敏郎
川瀨敏郎的插花經過歲月的磨礪,從年輕時代華麗的形式美精煉到後期侘寂美學的質朴。在作品中強調一種「不依託於外在」的缺、拙、澀之意境,正如日本花道回歸人的內在,呈現完整的生命之美。
山茶花、紫羅蘭、水仙、芭蕉、朝顏……川瀨敏郎以每月一花的形式,花了2年時間,從歷史、文化、藝術、美學的角度闡述他的花藝。同時從四季不同花草的插法,到花剪的使用、器皿的選擇,細致入微地介紹了生活中的插花指南。
2、《一日一花》:
【作者】: [日]川瀨敏郎
【內容簡介】
在東日本大地震後,川瀨敏郎從2011年6月開始的一年,用古老、質朴、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里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並持續在網上連載「一日一花」專欄,廣受好評後匯編成這一冊精美的圖鑒。
366個作品野趣中充滿了寧靜和雅緻,在「空」和「寂」中給人一種生命的啟示。在《一日一花》中, 川瀨敏郎著力於詮釋「最高的技巧即沒有技巧」,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3、《瓶花譜 瓶史》
【作者】: [明]張謙德袁宏道著 / 張文浩孫華娟編著
【出版】:中華書局
【內容簡介】
插花,不單充滿技術細節,其中亦有細膩的趣味。明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堪稱中國古典插花藝術典籍的雙璧。《瓶花譜》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貯、滋養、事宜、花忌、護瓶等八節;《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擇水、宜稱、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賞、監戒等十二節。二者文字和觀點不乏重合處,但因循承續中各有千秋。本書附有專業學者校點、注釋、翻譯和點評,並配以精美插圖,圖文相得益彰。
4、《拈花》
【作者】:薛冰
【出版】:山東畫報出版社
【副標題】:四時瓶插今古花道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介紹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以及花道。不同於市面上流行的花藝展示和技法,中國古代傳統插花,又名「瓶花」,有著獨特的'傳統和講究,本書首次系統梳理了中國的插花理論和插花文化史,對插花藝術的源流和意趣,都有獨到和詳盡的闡發。
所謂花道,其主體並非花材或插花作品,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創造。任何植物、任何容器都可用來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創作。
花道通過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以求達到「靜、雅、美、真、和」的意境,首先是一種道意;目的在於逐步培養插花人的身心和諧,培養插花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和諧。日本花道先後產生了多種流派,每個流派雖各有千秋,但在這一點上是相通的。當代插花也認為,插花是用心來塑造花型、用花型來傳達心態的一門造型藝術,它通過對花卉的定格,表達一種意境,以體驗生命的真實與燦爛。
插花的本旨,是各人按照自己的心意,重新安排花卉的形態與組合。人以萬物之靈自居,慣欲令天下萬物,皆為我所用。偉人以改造世界、改造他人世界觀為己任;窮酸文人則只能改造些野草閑花,或曲折為盆景,或剪裁為瓶花。人心不同,性情各異,所愛非一,本來無所謂程式;然而正是程式的出現,完善、打破與重建,使插花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
5、《中國插花史研究》
【作者】: 黃永川
黃永川,台灣嘉義人,一九四四年生,先後畢業於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及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九年考取公費留學英國大英博物館,從事博物館學及美術史之專題研究,除擅長美術文物史及國畫創作外,兼治中國插花藝術史論。
插花為中國傳統生活藝術,影響日韓甚深,卻被國人所忽略。黃氏深感於此道之重要,潛心研究,史論與技術並行,先後著有《中國古代插花藝術》《中國古典節序插花》《中國茶花之道》《中國插花藝術》《瓶史解析》《瓶花譜解析》《采芹齋花論》等書,部分被選譯為英日文等傳世。
【出版】: 西泠印社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斷代史的體例,從先秦詳述至清代,既旁徵博引其他古籍,又有具體的花器、花品、插花技術的介紹,史料夯實。
這里摘引一段,作者復興傳統花藝的心念由此可見。
「插花藝術為中華民族最優美的文化表現之一環,其肇端始於六朝時代,盛行於唐宋兩朝,迨至明季以降,花學成立,並傳介於日韓諸國,惜自清代政經衰疲而一蹶不振,至今國人提到插花,竟至完全陌生的地步,令人惋惜!」
6、《文人花》
【作者】: 黃永川
【出版】: 山東畫報出版社
【內容簡介】
插花藝術在中國歷史上原是重要的生活藝術之一,但歷來從事者多,研究者少,因此明代人說:「幽棲逸事,瓶花特難解,解之者,億不得一。」明代以後,尤其萬曆以降,研究漸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張謙德的《瓶花譜》與袁宏道的《瓶史》,這也成為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的兩部最經典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既是對前代中國人對插花藝術的總結之作,更是反映明代文人插花的「聖經」式著作。
7、《中國插花》
【作者】: 北就插花藝術研究會「中國插花」編委會
【出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系統介紹中國插花藝術的專著。它較一般插花著作有如下特色:一、以簡練的文字、優美的歷史畫頁,表述了中國插花的產生、發展歷史簡況;二、對中國插花的風格、特點、構圖與陳設作了精闢論述;三、把我國聞名於世的插花經典著作《瓶史》、《瓶花譜》全文首次介紹給讀者;四、在100幅彩色插花佳作中,既有我國古代傳統插花的繼承與借鑒;又有強烈現代氣息的創新與發展。
8、《中國傳統插花系列教程》
【作者】: 王蓮英
【副標題】:研習初級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插花系列教程-研習初級》,本書主要講述中國傳統插花的概念,基本構圖形式及其示範,基本構圖形式在盤花、瓶花、籃花、缸花、碗花、筒花中的應用等相關內容。
9、《花道的美學》
【作者】: [日] 吉田泰巳
【出版】: 南京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花道形成於日本中世,而佛教與花道戚戚相關——佛教不僅對於插花藝術,對於現在被認為是日本傳統藝術的能、歌舞伎、茶道、庭園建築等而言,都是其精神上的寄託。優秀的插花作品,都表現得非常寂靜,稍不留意就很容易會被忽略。但是,看似平凡毫不顯眼的作品,其深處卻隱藏著作者那洶涌澎湃、跌宕起伏的意念,當我們與這種精神意念相遇的時候,就能發現古典插花作品的本質。插花藝術的本質就在於表現生命短暫而艷美的鮮花在凋謝時的心境。
10、《日式花道》
【作者】: 安琪拉· 澤野 (小原流花道大師)
【出版】: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
《日式花道》不是一本詳盡無遺的教科書,也不能把讀者變成花道大師。本書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向讀者這門藝術,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花道的設計,以便讀者可以自己完成簡單的造型。
《日式花道》中所展示的所有花道作品均拍攝於英國,所用花材來自於周邊的花店、倫敦的考文特花卉市場以及安琪拉·澤野自己的花園。因此讀者在當地找到這些迷人的花和枝丫並不困難。但別忘了,想要完全重新再做一個同書中一模一樣的造型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插花造型。每個人在作品中都融入了自己的個性。作者衷心希望讀者能和我一樣,在製作花道作品中得到樂趣。
除了極富意境的美的享受之外,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花材的來源與造型的獨特性。學習其信手拈來的花藝創作的自然與從容,而非具體的一招一式,將精髓融入到生活中慢慢實踐,才會出來自己的真知與創作。
;❹ 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素材作品賞析
藝術插花產業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花卉藝術的鑒賞水平越來越高,下面是我整理的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素材作品。
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素材作品
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素材作品1
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素材作品2
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素材作品3
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素材作品4
插花設計藝術插花素材作品5
花型設計的必需品花器的種類很多。就材質分,有玻璃、瓷器、陶器、金屬、竹藤等品種。就形狀而言可分為瓶類和非瓶類。無論球形、方形、三角形的,還是上下粗細任意變化的,都可歸為瓶類,籃、筐、藤圈等則屬非瓶類。 不同花材花型搭配不同的花器,相得益彰,顯現出完整而優雅的效果。
鮮花多選用玻璃或瓷花瓶,其中玻璃花瓶最受人喜愛。玻璃花瓶分為透明、磨砂和水晶刻花等幾類。如果單純為了插鮮花用,選擇透明或磨砂的就行了,因為觀花是目的,花瓶只是插花用的工具。刻花的水晶玻璃花瓶,除可用來插花外,其本身就是藝術品,具有極強的觀賞性,但價格昂貴。插鮮花的花瓶可選擇瓶身較長、瓶口較大的花瓶,這種造型的花瓶不僅盛水量大,可防鮮花脫水乾枯而且利於花枝上下通氣,防止腐爛。
還有一種使用頗多的是瓷花瓶。瓷花瓶形態變化不大,氣質偏古典。相對而言,陶器的品種極為豐富,或古樸或抽象,既可作為家居陳設,又可作為插花用的器飾。金屬類包括我國獨特的景泰藍、巴基斯坦風格的銅器、馬來西亞的錫器等,使用它們顯得更加有個性和特色。它們和竹木藤類的器飾多用來與乾花、人造花搭配造型,以創造出獨特的家居裝飾效果。
花器的選用也體現了使用者的品味,“貴資銅、賤金銀”,正是文人雅士崇尚的清雅靜逸的氣質。選用時還考慮到時節,講究“春冬用鋼,秋夏用瓷”。
猜你喜歡:
1. 插花比賽鮮花設計構圖獲獎作品大全
2. 插花設計專業藝術插花比賽獲獎作品圖片
3. 創意插花作品
4. 中國插花藝術插花比賽獲獎作品圖片
5. 學校創意插花作品圖片
❺ 《瓶花三說》丨插花雅趣,悅心養性
他留下的養生著作《 遵生八箋 》更是事無巨細地記錄了應該怎樣息心養性,讓自己身心愉悅。而其中的《起居安樂箋》和《燕閑清賞箋》中多次論及插花。尤其是《 瓶花之宜 》《 瓶花之忌 》《 瓶花之法 》三篇短文,比較系統的闡述了插花的方法和要點。
《 瓶花三說 》在我國插花理論專著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至今仍能給我們帶來不少啟發。
花與器
「瓶花之具有二用,如堂中插花,乃以銅之漢壺,大古尊罍,或官哥大瓶……與堂相宜。折花需大枝……若書齋插花,瓶宜短小。……小瓶插花,折宜瘦巧,不宜繁雜。」
花器,也是插花作品的一個部分,而插花作品,是空間裝飾的一個部分。所以,在創作一個插花作品之前,首要的是關注到空間環境繼而選擇相適宜的器皿與花材。
在《瓶花三說》中,高濂把插花分為了兩種,一種是在廳堂中的插花,第二類是書齋插花。用於廳堂的瓶花需用大瓶大枝才有相應的氣勢,而書齋賞玩,則用器用花更為精細、雅緻。
除此之外,插花時,花材本身的特性以及季節性的特徵也應該納入考量的范圍。譬如,高濂談到插梅花時,提到 「冬時插梅必須龍泉大瓶,象窯敞瓶,厚銅漢壺,高三四尺以上……砍大梅枝插供,方快人意。」 而野草閑花則「 但取自家生意 」,要表現出花朵自然生長的特性。
明·陳洪綬《瓶花圖》
花中趣
插花,當然不能是隨意一把花,放入瓶中就成。高濂說「 如縛成把,殊無雅趣 」「 插花有態,可供清賞 。」這「 有態 」兩個字,值得細細琢磨。
汪曾祺在《 花草樹 》一文中曾說道:「 中國松是按照中國畫的樣子長起來的 。」中國的瓶花,其實也是按照中國畫的樣子插起來的。「 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志,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
這便是東方插花與西式根本上的不同。西式插花有如油畫般濃墨重彩。豐富,方能顯出熱烈之感。而在中國,最忌繁雜。「 宜一種,多則兩種,分高下合插,儼若一枝天生二色方美 」。插出宛如天開的形態,才是自古以來,文人插花所追尋的境界。
明·唐寅《墨梅圖》
在高濂看來,插花「 誠好事者本身執役,豈可托之僮僕為哉 ?」插花一事,是不可以假手於人的。每一個插花作品,體現的都是插花之人當下的心性以及審美,都蘊藏著插花之人當下對自然和生命的感悟。而插花這一過程本身,也是寧心靜氣,頤養心性的過程。
插花之趣,不僅僅在最後呈現出來的作品之美,更在於沉靜其中時安然、喜悅的心境。
花之養
待花亦如待人。 「花之遭遇一春,是非人之所生一世同邪?」 插花入瓶,更需要我們悉心養護。
對於整個插花作品而言,首要的是要放置安穩,不能「 有顛覆之患 」。其次,要「 忌香煙燈煤熏觸,忌貓鼠傷殘,忌油手拈弄 」。任何一種外來的損傷都會耗損鮮花的壽命。
而針對不同的花材,高濂也給出了不同的保鮮方法以延長花期。可見,那時候人們已經重視在插花之前的花材處理。而處理方法要根據「 花性宜水宜湯 」而做不同的處理。
不僅僅限於對花的養護,高濂還提及了對花器的養護。「 冬季插瓶,需用錫管,不壞瓷瓶 。」
我們可以從《 瓶花三說 》中窺見:插花,並不僅僅是指的插花入瓶這個動作,而是一個完整的藝術過程。從選器、擇取、修剪、養護到裝飾,每個環節中都包涵著人對自然、對環境的認知和感悟,蘊含著 敬天惜物 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