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徹法師插花
A. 台灣星雲大師的生平,他俗家是哪裡人
星雲法師,俗姓李,名國深,法名悟徹,號今覺,江蘇省江都縣人,一九二七年出生。一九三九年,依止宜興大覺寺志開剃度出家。一九四一年受具足戒,並入棲霞律學院攻鬧罩讀,一九四五年入焦山佛學院修學。九四七年回宜興大覺寺任監院,兼任當地白塔小學校長,並擔任《怒濤》月刊主編。一九四八年出任南京華藏寺住持。一九四九年春,到台灣,初駐錫中壢圓光寺。次年,主編《人生搜鋒》月刊。一九五二年,至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弘法會、歌詠隊等組織,奠定了以後弘法事業的基礎。一九五五年,於高雄創建高雄佛教堂。九五七年,在台北創辦了佛教文化服務處。一九六二年,任《覺世旬刊》發行人,並在高雄創建壽山寺,設立壽山佛學院。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六日在高雄大樹鄉麻竹園山地開創佛光山。 後又陸續在各地開創寺院, 同時,在世界各地開創道場------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澳洲,法國的巴黎;南非;巴西;印度;美國紐約講堂,以及佛州禪凈中心。 它是在西方大規模建中國佛寺,事業跨越國界的突破性發展。 大師在西方建寺的目的有四: 一,是促進東西文化交流。二,是希望增長精神文明生活的內涵。三,是發揚佛教文化於西方。四,是將強調內心歡樂的東方佛教傳播給世界人民。 據統計,截止一九九五年為止,他所建的西方寺已擴增到一百多個左右,其中有四十五個在台灣,其餘則散布在全球五大洲(亞洲三十二個,美加十三個,歐洲七個,紐澳十個,中南美三個,南非六個)。師弘法利生,每開風氣之先,最初在宜蘭時,即組織佛教歌詠隊,接引社會青年人佛門。其它功績: 一九七八在台灣舉辦佛教梵唄音樂欣賞會。一九七九年,首次利用電視弘法,在中華電視台制播〔甘露〕節目,主講〔星雲法語〕後又在中國電視台開播〔信心門〕、〔每日一偈〕,並任電視〔星雲大師佛學講坐〕主講;在台灣電視台主講〔星雲禪話〕。師在台北、高雄等地進行大規模的佛法通俗講演,弘揚〔人生佛教〕。一九八五年,因電視弘法,凈化人心功卓,而獲領金鍾獎。 四十多年來,師立足台灣,弘法世界,成功地利用社會所給於的發展環境、帶動了佛教事業的復興。師積極從事佛教人才的培育工作,於一九七三年首創佛教叢林大學,後改為中國佛教研究院,並增設研究部,以培育大學或佛學院畢業的佛教青年繼續深造,為國內高等佛學專門教育之先驅。師發起創辦智光商業職校、普門中學,興辦社會教育。還不時遣送弟子出國留學。開創國際佛學部,向外國人提供學習中國大乘佛教的機會。又創建了佛光大學。師大力開展國際佛教交梳,於一九七六年率領中國佛教訪問團,參加美國國慶二百周年典禮。一九七八年獲美國洛杉磯東方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學位。一九七九年任世彎晌美國國際佛教促進會會長。一九八二年,佛光山寺與韓國通度寺締結兄弟寺。一九八三年,師前往東南亞弘法,任馬來西亞青年總會導師,並於一九九二年被推選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該會在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成立,會員遍及世界五大洲,三十個國家,五十一個地區,目前會員及分會大量增加中。
B. 佛教創始人星雲大師去世了嗎
星雲大師並沒有逝世。截止2021年10月,星雲頃租簡大師94歲。釋星雲,出生於1927年8月19日,法號悟徹。
由星雲法師詞作,李庚桐編創的歌曲《每天》受華人喜愛。
大陸音樂人型陸李庚桐於2005年造訪了星雲大師後,將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的雀褲部分詞句摘錄成歌詞,並編創成歌曲《每天》,用音樂或歌曲的形式將佛家以及中華文化大愛無私的情感表達出來,其目的是要人們去聆聽,去受教。
人物觀點
「文物局、旅遊局不應該和佛教扯上關系,要還給佛教清凈,它不是一個觀光的地方,你能到學校里去觀光嗎?它不是來消遣的。寺院可以參觀,以便凈化心靈,寺廟是超越的地方,用世俗的人事來管理佛教不太恰當。」
在星雲大師看來,佛教也要與時俱進,也要進行變革。他說:「『人間佛教』就是家庭里父慈子孝,社會上人我和諧,國際間平等和平,人人本著佛法的慈悲智慧,彼此尊重包容,歡喜融合,真心實意相待,共創圓滿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