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盆景
1. 北方常用地被植物
地被花卉是指株叢緊密、低矮,用以覆蓋同林地面而免雜草滋生並形成一定的園林地被景觀的植物種類。這些地被植物大多生長低矮、擴展性強、控制高度在30~50cm或稍高,具有地面使用價值或具有觀賞價值。它們比草坪應用更為靈活,在不良土壤、樹蔭濃密以及黃土暴露的地方,可以代替草坪生長。
地被植物在同林綠化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已是不可缺少的景觀組成部分。地被花卉種類繁多,可以廣泛地選擇,它不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還有一些適應性較強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它們不僅可以增加植物層次,豐富園林景色,而且適應性和抗逆性很強,可粗放管理。並能防止土壤沖刷、減少或抑制雜草生長;同時還具有凈化空氣、降低氣溫、減少地面輻射等生態作用。
地被植物在喬木、灌木、草本多層植物的搭配中,季相豐富的植物層次變化能形成吸引人的組合體。喬木、灌木、草本結構的植物群落其生態效益比喬木、灌木兩層及喬木單層結構要好。
按一定比例栽植地被植物可組成穩定性好、優美整潔的植物群落,特別是很多地被植物有著鮮艷的花果,色彩豐富的葉片,可營造多層次、多色彩、多季相、多質感的景觀,豐富了園林植物的景觀配置,可明顯提高綠化效果。
地被植物的選擇標准
地被植物為多年生低矮植物,適應性強,包括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具有觀葉或觀花及綠化和美化等功能,其選擇標准為如下4點:
1、植株低矮:常分為30cm、50cm、70cm左右等幾種,一般不超過100cm。
2、綠葉期較長:株叢能覆蓋地面,具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3、生長勢強:繁殖容易,拓展性強。
4、適應性強:抗乾旱、抗病蟲害、抗瘠薄,便於粗放管理。
地被植物的分類
1、按配植環境分類
(1)、喜光地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光照充足、場地開闊的地塊。在全光下生長良好,光照不足則莖細弱、節伸長、開花少。如金雞菊、一枝黃花、常夏石竹、黑心菊等。
(2)、耐半蔭地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林緣、樹壇下、稀疏樹叢處,既能承受一定的光照強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蔭能力。如石蒜、二月蘭、連錢草、常春藤鳳仙等。
(3)、林下地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郁閉度很高的喬灌木下層,在全光照下生長不良。如玉簪、虎耳草、白芨、蛇莓等。
(4)、耐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排水良好、比較乾燥的環境或坡地上。多為根系發達、抗逆性強、喜光線充足的植物種類。如景天類、野菊花、小冠花、白三葉宿根福祿考等。
(5)、耐濕地被植物。此類植物適合栽植在濕潤的環境中,如溪邊、沼澤、濕地處。如溪蓀、黃菖蒲、魚腥草、射乾等。
(6)、耐鹽鹼地被植物。此類植物在貧瘠或輕度鹽鹼地能正常生長的植物。如鳶尾、多花筋骨草、金葉過路黃等。
2、按觀賞特點分類
(1)、常綠地被。四季常青的地被植物,稱為常綠地被植物。這類植物無明顯的休眠期,一般在春季交替換葉。北方寒冷地區常採用常綠針葉類地被植物及少量抗寒性較強的常綠闊葉植物,如鋪地柏、麥冬類、富貴草、常春藤等。南方大部分地區可採用的常綠地被非常豐富,如灑金珊瑚沿階草、花葉蔓常春花絡石、蔓長春花等。
(2)、觀花地被。以一、二年生花卉,宿根及球根花卉為主。常選擇花期長、開花繁茂、擴展力強、繁殖快、栽培簡單、管理粗放的種類。如二月蘭、黑心菊、金雞菊、紫花地丁、花菱草、石蒜、鬱金香、硫華菊等地被植物。
(3)、觀葉地被。有特殊的葉色與葉姿,可供人欣賞,常選用葉色豐富、觀葉期較長的植物。如蜂斗菜、八角金盤、菲白竹、赤脛散、蕨類植物、玉帶草、金邊闊葉山麥冬、紫葉酢漿草、大吳風草、莢果蕨等植物。
(4)、落葉地被。指秋冬季地上部分枯萎落葉,來年可發芽生長的地被植物。如萱草、玉簪、落新婦、鳶尾等,適合建植大面積景觀。北方大部分地區常採用此類植物,其種類豐富,既有觀葉、觀花,也有觀果的植物。
2. 胡椒地加種什麼植物可以改善地質胡椒木盆景的養護方法
胡椒地加種綠肥植物如紫雲英、苜蓿等可以改善地質,胡椒木盆景的養護方法如下:
一、繁殖技巧
- 扦插:扦插是胡椒木常用的繁殖方式之一,選取健康的枝條進行扦插,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有助於枝條生根成活。
- 壓條:壓條也是一種有效的繁殖方法,通過將枝條部分埋入土中,促進其生根,再剪斷母株連接,形成新的植株。
二、移栽上盆
- 盆土配製:盆栽胡椒木的營養土可用7份菜園土加3份爐渣及適量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混合配製,以保證土壤的肥沃和透氣性。
- 移植上盆:移植時選用適當大小的花盆,盆底鋪放粗沙以利排水,再放上營養土栽植苗木。上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陽環境下養護一周。
三、光溫控制
- 光照:胡椒木喜歡光照環境,秋、冬、春三季應給予充足的陽光,夏季要適當遮陽。室內養護時,要經常與室外環境交替調換,防止光照不足。
- 溫度:胡椒木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0~30℃,低於10℃就停止生長。夏季高溫悶熱時,應注意通風降溫;冬季越冬溫度最低不能低於5℃。
四、肥水調節
- 澆水:胡椒木喜歡相對濕度50%~70%的微濕潤氣候環境。生長旺季要每隔2~3天澆1次水,冬季休眠期要控肥控水,保持盆土微潮即可。
- 施肥:春、夏、秋三個生長旺季,要每隔一段時間追施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肥稀釋液,以滿足生長需要。澆水施肥的間隔周期根據天氣情況靈活調整。
五、病蟲防治
- 炭疽病:發病初期,連續3次交替噴灑25%的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葯液進行防治。
- 蚜蟲:可用25%快殺靈乳油1000~1500倍液等葯液進行噴殺。
以上即為胡椒地加種植物改善地質的建議以及胡椒木盆景的養護方法。
3. 這是什麼草,總是在一些盆景裡面見到,就是像爬牆虎一樣的草,有誰知道學名謝謝。
小的叫天胡荽或者積雪草,兩者很像,區別在於開不開花,大的是虎耳草
4. 怎樣製作豆芽盆景
把綠豆泡水裡,每天換下水,發芽後水不要太多,剛浸住就就可以。
豆芽也稱芽苗回菜,是各種谷答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常見的芽苗菜有:香椿芽苗菜、蕎麥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綠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蘿卜芽苗菜、龍須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蠶豆芽苗菜等30多個品種。品種豐富,營養全面,是常見的蔬菜。
5. 三葉草可以當盆景種植嗎種植方法是什麼
三葉草為多年生豆科牧草,是豆科牧草中分布最廣的一類,幾乎遍及世界各地,全世界約有300多種,最常用的有白三葉和紅三葉。三葉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宜生長在氣溫19~24℃、年降水量不少於600~800毫米的地區。白三葉適應性較強,耐寒、耐熱、耐旱能力較強,種子隨落地隨萌芽生長,使草層蓋度逐年增加,為優良的下繁草,耐牧性強,是長江以南各地區最主要的豆科牧草。
白三葉種子非常小,幼苗生長緩慢,加之根系入土不深,所以,整地務必精細,清除雜草,施足基肥。白三葉可春播或秋播,北方地區宜在3~4月份春播,南方地區以秋播為主。條播、撒播、飛播均可。每畝(667米2)播種量0.5千克,播深1~1.5厘米。白三葉最適宜與禾本科牧草如黑麥草、雞腳草、貓尾草、羊茅、雀稗、牛尾草等牧草混播,建立中長期放牧草地。
白三葉莖葉細軟,葉量豐富,適口性良好,營養成分和消化率均高於紫花苜蓿,各種家畜均喜食,是馬、牛、羊、豬、禽、兔的優質飼草。白三葉再生性強、耐踐踏,是適宜放牧利用,也可刈割,常與多年生黑麥草混播。從生長第二年起,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每畝(667米2)可產鮮草2500~4500千克,最高可達8000千克。白三葉草固氮、改土、養地作用明顯,可用作稻田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