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節日
⑴ 插花節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以雲南省大姚縣政府舉辦的節慶活動尤為隆版重盛大,每年農歷二權月初八,當地彝族群眾把從山中採回馬櫻花等鮮花,插在房門、農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們身著節日盛裝在曇華山中歡聚一起唱歌跳舞,舉行祭花活動,並且互相插戴馬櫻花,表示美好祝願,祈禱人壽年豐。另外,布朗族插花節即潑水節。
布朗族插花節,即潑水節。農歷清明節後10天。節前,各家殺豬,炸「烤蚌」。節日當天早飯後,全寨青年男女穿戴—新,敲著蜂桶鼓、象腳鼓,排隊到江邊,姑娘們以碗盛沙,到佛寺前空場上堆放,插上鮮花。全村老幼圍著沙堆,跟在象腳鼓、蜂桶鼓隊後面跳舞,幾圈之後,由鼓隊引導,在全村各通道跳舞,慶祝活動要持續5~7天。插花節期間,還有「洗佛」的活動。關門節、開門節,與傣族同。春節,時間與漢族春節同,停止生產,打鞦韆,打陀螺。節日期間,製作豐盛的食品佳餚。
⑵ 插花是端午節的習俗嗎
不是啊,端午節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掛蒿草艾葉荷包。望採納。
⑶ 插花節是回族的節日嗎
不是的,有兩個民族都有插花節,為:
彝族插花節
布朗族插花節
⑷ 插花節的來歷
每年農歷二月復初八,是雲南楚制雄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插花節。農歷二月八日,人們摘來各色鮮花,編紮成花團錦簇的牌坊、花棚,象徵吉祥如意;在房前田間和牛羊上插花,祈願美好;人們也互相插花,寄託和順安康,情長意遠的祝福。林下花間,男女老少和著蘆笙圍成圓圈「打歌」,青年情侶則相偎而歌,歡聲笑語。插花節的來歷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咪依魯傳說。相傳咪依魯是位聰明美麗的彝族姑娘,為使眾姐妹免遭惡霸凌辱,假意身許,在婚禮上與惡霸共飲放有馬纓花的毒酒,犧牲自己,為民除害。為此,每年馬纓花開花之時,彝族就要舉行盛大的插花節,紀念美麗善良的咪依魯
⑸ 國外主要用花節日有哪些
國外的不少節日都有其特殊的含義和內容,而且發展至今,在慶祝紀念時,都離不開花。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外文化交流滲透,許多「洋節日」也在我國許多城市悄然興起。下面將國外主要用花節日及用花習俗簡介如下。
(1)情人節定於每年的2月14日。相傳其起源是,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愛慕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這一天,許多小夥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襯上一片形色漂亮的綠葉,然後裝在一個透明的單枝花的膠袋中,在花柄的下部用綵帶繫上一個漂亮的蝴蝶結,製成一束精美秀麗的小型花束,以此作為情人節的最佳禮物。
(2)復活節每年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常在4月11日。復活節是基督教會的重大節日,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第3天復活。復活節的民俗因地而異,吃復活節蛋是最流行的活動;寓復活再生之意。用花常選用白色的百合花,象徵聖潔和神聖,用以表達對上帝的崇敬之意。
(3)母親節為每年5月的第2個星期日。通常以大朵粉色的香石竹(康乃馨)作為母親節的用花。粉色是女性的顏色,香石竹的層層花瓣代表母親對子女綿綿不斷的感情。送花時既可送單枝,也可送數枝組成的花束,或插做成造型優美別致的插花。
(4)兒童節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一般多用小石竹花作為兒童節用花,常挑選淺粉色和淡黃色的花朵,以充分體現兒童的稚嫩和天真爛漫的特點。用這樣的小石竹花插做成各種富有童趣的插花作品,是兒童節的最佳禮品。
(5)父親節為每年6月的第3個星期日。通常以送黃色的玫瑰花為主。在有的國家,把黃色視為男性的顏色。而在日本,父親節時必須送白色的玫瑰花。枝數和造型不限。
(6)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古羅馬人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後來演變成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木柴,品嘗大型餅糕,張掛樹枝,陳放樅樹,探親訪友。火與燈象徵溫暖和長壽,長青樹象徵奮斗與生存。現在的聖誕節,通常以一品紅作為聖誕花,花色有紅、粉、白色,狀似星星,好像下凡的天使,含有祝福之意。在這個節日里,可用一品紅鮮花或人造花插做成各種形式的插花作品,伴以蠟燭,用來裝點環境,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⑹ 插花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簡介
彝族,農歷二月八日,人們摘來各色鮮花,編紮成花團錦簇的牌坊、花棚,象內征吉祥如意;在房容前田間和牛羊上插花,祈願美好;人們也互相插花,寄託和順安康,情長意遠的祝福。林下花間,男女老少和著蘆笙圍成圓圈「打歌」,青年情侶則相偎而歌,歡聲笑語。插花節的來歷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咪依魯傳說。相傳咪依魯是位聰明美麗的彝族姑娘,為使眾姐妹免遭惡霸凌辱,假意身許,在婚禮上與惡霸共飲放有馬纓花的毒酒,犧牲自己,為民除害。為此,每年馬纓花開花之時,彝族就要舉行盛大的插花節,紀念美麗善良的咪依魯。
⑺ 關於插花節的相關故事
插花節的傳說故事
農歷二月初八,是曇華山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曇華山上有一個名咪依嚕的姑娘,她長得象朵鮮花一樣美麗。她會綉花,綉出來的花朵能吸引來蜜蝶翻飛;她愛唱歌,歌聲能引來林中的百鳥張望;她會耕地、織麻、牧羊。
一天,她在放羊的山坡上,一邊織麻,一邊放羊,唱起了動人的放羊調,悠美動聽的歌聲,飄過了高山深谷,深深打動了在遠山打獵的青年朝列若的心,迷得他忘了打獵。循著歌聲,翻過了無數山崗、丫口,越過了無數深谷溪流,挨近了咪依嚕,在半山坡的一片雪白的花叢中和她對歌。歌聲傳遞了心願,訂下了兩人的終身。
那時,曇華山有個極其狡猾兇殘的土官,他在高山頂上蓋了座「天仙園」。欺騙彝家人民:「我請了仙女下凡,在天仙園教人們織布綉花,每寨都要將最漂亮的姑娘送去侍候仙女。」實際上,凡是抓去的姑娘,都一個個被土官任意糟踏、蹂躪。就在咪依嚕和朝列若約會的一天,土官派人來說「天仙園選中了咪依嚕,必須在三天內送去,否則殺死全家,燒光寨子」。咪依嚕的阿媽,哭得死去活來,要跳崖自殺,鄉親們紛紛准備躲進密林。咪依嚕決不讓鄉親們為難,也不讓阿媽遭罪。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鄉親姐妹,她摘了一朵含有劇毒的白馬櫻花,插在頭帕上,毅然登上山頂,瞞過家丁,隻身闖進了「天仙園」,土官從沒見過這樣美麗的姑娘,沒碰到這樣爽快的事,高興得垂涎三尺,連骨頭都酥了。立刻傳家丁端來了酒,准備和咪依嚕暢飲。咪依嚕對著兇殘的土官,面不改色,取下頭上的白馬櫻花泡在酒里,舉到土官面前說:「願你我永遠相愛,共同幹了這碗同心酒」。說完自己先喝了兩口,才遞給土官,土官早已如醉如痴,接過酒碗,一飲而盡。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倒在地上。
朝列若捕獵回來,得知咪依嚕進了「天仙園」。他怒火燃胸,別上快刀,張弓搭箭,呼叫著咪依嚕,向「天仙園」奔來,嚇得土官的家丁拚命奔逃。朝列若找到了咪依嚕,她早已閉上美麗的眼睛,他傷透了心,抱起咪依嚕,走出了「天仙園」,邊走邊哭,邊走邊喊,叫他心上的人,走遍了曇華的山山嶺嶺,哭幹了眼淚,滴出了鮮血,鮮血把山山嶺嶺的馬櫻花染得血紅血紅。從此,曇華山就開出鮮紅的馬櫻花。
彝家人民,為了懷念這位獻身除惡的姑娘,每逢農歷二月初八這天,采來朝列若用血淚染紅的馬櫻花,插在門頭上,拴在牛羊角上,別在農具上;把馬櫻花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這一天,人們穿上色彩鮮艷的盛裝,頭上插著鮮花,帶上美味佳餚,來山頂團聚。招親呼友,舉杯助興,共祝吉祥、幸福。未婚青年男女,在圍著篝火歡歌起舞中,選定自己的情侶,互送鮮花,作為定情禮物。
這個傳統節日,從很久很久以來,世代相傳,直至今天。
每年,當地政府都要組織祭花神、對歌、跳腳和篝火歡晚會和一定規模的農產品交易會,總會有大量的遊客到這里觀光旅遊,他們都為這里誘人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族風情所吸引。
⑻ 過年為什麼要插花
應該是 喜慶吧
⑼ 插花節是哪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插花節是彝族的風俗習慣。
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是雲南楚版雄彝族人民一年一權度的插花節。農歷二月八日,人們摘來各色鮮花,編紮成花團錦簇的牌坊、花棚,象徵吉祥如意;在房前田間和牛羊上插花,祈願美好;人們也互相插花,寄託和順安康,情長意遠的祝福。林下花間,男女老少和著蘆笙圍成圓圈「打歌」,青年情侶則相偎而歌,歡聲笑語。插花節的來歷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咪依魯傳說。相傳咪依魯是位聰明美麗的彝族姑娘,為使眾姐妹免遭惡霸凌辱,假意身許,在婚禮上與惡霸共飲放有馬纓花的毒酒,犧牲自己,為民除害。為此,每年馬纓花開花之時,彝族就要舉行盛大的插花節,紀念美麗善良的咪依魯。
⑽ 節日 插花節 採花節 花兒會 涉及的民族 紀念的人 還發現了什麼
插花節是頗具特色的彝族傳統節日,以雲南省大姚縣政府舉辦的節慶活動尤為版隆重盛大,每年農權歷二月初八,紀念美麗善良的咪依魯。
雲南羅平油採花節,境內聚居著漢、彝、布依、苗等民族為慶豐收而設
花兒會是回、土、東鄉、撒拉、保安、裕固等族傳統歌會。花兒會節期一般為四天,各地時間不一,有的在農歷正月十五,有的在四月初八,其中以上六月初六在甘肅蓮花和青海五峰寺舉行的花兒會規模最大,最為熱鬧花兒會是回、土、東鄉、撒拉、保安、裕固等族傳統歌會。花兒會節期一般為四天,各地時間不一,有的在農歷正月十五,有的在四月初八,其中以上六月初六在甘肅蓮花和青海五峰寺舉行的花兒會規模最大,最為熱鬧。
發現什麼我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