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中國農業科學院花卉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花卉所

發布時間: 2021-01-22 19:07:52

Ⅰ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農業科來學源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所屬專業研究所之一,也是蔬菜花卉學科國家級公益性專業研究機構。研究所創建於1958年,其前身是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園藝系蔬菜研究室。曾兩次整制下放北京市,又兩次回到中國農業科學院,1987年更名為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任務是圍繞中國蔬菜、花卉產業和學科發展的重大需求,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創新重要的應用技術和基礎理論,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組織全國重大科研協作;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培訓,培養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編輯出版學術刊物。 據2017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擁有科研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有試驗農場6個,總面積79公頃;共有職工200餘人,高級職稱80人,研究員33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下設10個研究室、2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擁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點。

Ⅱ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楊麗梅老師怎麼樣,我想報考她的研究生

這些盡量不要在網上問了,網友回答的大多數也只是根據經驗回答的你,真正內認識或了解這個老師容的太難遇見。

想考她的研究生你可以從一下幾個途徑進行了解:

  1. 問她現在的學生。去找學生的聯系方式,通過學生了解她。找不到學生也可以找一個學院的,一個方向的,哪怕是一個所的。

  2. 通過看他的論文情況進行了解。

  3. 看她帶的學生工作情況怎麼樣,這個很難了解,但卻十分有意義。

Ⅲ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待遇怎麼樣

工資一般 我記得經常發水果 不確定哈 以前有個朋友在那兒工作過 要不你跟她聯系

Ⅳ 無土栽培蔬菜前景如何 ,求大神。

無土栽培的定義:

是指一切不用土壤,而又能完成植物整個生命生長周期(包括開花、結果、成熟)的栽培方法統稱為無土栽培。

常規的無土栽培用於瓜菜商業化生產還有很大的局限性,新一代無土栽培——有機瓜菜工廠有很大的突破,變得非常實用。

常見的無土栽培基本方法:

主要方法是:根據植物生長所需的N、P、K、G、M、X等十六種必要元素(缺一不可,否則植物就不能活、也不能長),利用化學試劑配製營養液供植物生長。

營養液配製 說明:要配齊16種必要元素,就需用多種原料,而化工原料、化肥的雜質多,容易產生化學反應,影響養分吸收利用(用兩天就不行了、植物就不長了),是不能用來配製營養液的。因此,必須要用高純度的化學試劑來配製營養液,還要先分塊配製成A、B、C液,使用的時候再同時注入營養液存放池(罐),防止結抗。大家購買的營養液的效果往往不佳,皆多因如此。

培養槽:有了營養液,就要有容器來裝。往往是選擇能夠抗腐蝕的用PC管、擠塑板、不銹鋼、泡沫板等來建立牢固的培養槽,裝營養液。

要建營養液的分配系統,循環系統(瓜菜植物容易被水淹死,要將營養液循環起來,帶進空氣),監控系統(監控營養裡面的鹽分濃度,高了植物會死,低了長不好)。

植物在營養液(水)裡面是站不住的,所以還要固定好植株;用岩棉、泡沫板、定植杯、陶粒固定植株的稱為:水培。用草碳、珍珠岩、蛭石等來固定植株的稱基質培,將根系固定好,用液壓方式噴營養液的稱氣霧培。

無土栽培 投資:建培養槽,營養液的分配系統、循環系統等等。大棚除外,一畝需要投資好幾萬元。

無土栽培的用途:主要用於花卉等景觀造型,如作龍作鳳,任意造型十分方便,又好打理,持久性強,非常好。現在我國菜價比國外低多了,不建議用種菜;投入大不說,種的菜成本高,質量差——化學污染重,味淡口感不好。國外菜價高,對瓜菜風味要求不嚴,適合發展。

無土栽培的新方法:

現在,有利用秸稈糞便、樹葉雜草等農廢物(過去的農家有機肥)為原料,製作培養料來工廠化無土栽培有機瓜菜。這種方法投入比較小,產的瓜菜成本比較低,更重要是解決化肥污染、土壤病蟲危害,不僅能為瓜菜提供充足的有機態有機養分、還能按照瓜菜要求精量精準供水,產瓜菜質量好、風味濃。實用性強、有較多的可取之處!

Ⅳ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人才隊伍

朱明凱:蔬菜遺傳育種專家,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李樹德:蔬菜遺傳育種專家,中華農業科教獎農業科研獎獲得者
朱德蔚:蔬菜遺傳育種專家,俄羅斯農業科學院院士
方智遠:蔬菜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何梁何勵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
劉紅: 蔬菜遺傳資源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
孫培田:蔬菜遺傳育種專家,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蔣名川:蔬菜栽培專家
張紀增:蔬菜學家,首批進藏、援蒙蔬菜專家
程天慶:蔬菜育種專家,
陶辛秋:蔬菜栽培專家,
尹彥: 蔬菜育種專家,
鄭光華:蔬菜栽培專家,
王耀林:蔬菜栽培專家,全國農業勞模,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高級職稱人員:
方智遠
杜永臣
張寶璽
張志斌
劉玉梅
孫日飛
謝丙炎
李錫香
連 勇
劉廣樹
顧興芳
李寶聚
胡 鴻
蔣衛傑
金黎平
張友軍
黃三文
蔣淑芝
王曉武
徐兆生
劉 肅
楊麗梅
尚慶茂
葛 紅
劉富中
謝開雲
明 軍
於賢昌
趙 華
韓 旭
龔一帆
副級職稱人員:
劉 佳
楊宇紅
高儉德
賀超興
陳 紅
李瑞雲
梁 勵
張學傑
高 蘋
錢 洪
王先覺
張思遠
劉 春
李君明
王長林
卞春松
吳青君
沈 鏑
王孝宣
章時蕃
屠康明
張天明
庄 木
范翠蓉
余宏軍
劉 偉
張淑江
庄飛雲
張延國
高富欣
張秀新
王懷松
王少麗
閆書鵬
武 劍
朱路芳
莫 青
陳 潔
史艷華
王小琴
徐寶雲
龐萬福

Ⅵ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苗老師的全名叫什麼電話多少

歡迎拔打12396 為您轉接苗愛清老師 ,拔打12396隻收市話費無需其他費用,請放心。

Ⅶ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學研究

蔬菜花卉研究所下設8個研究室,
種質資源室:基因庫的管理與維護,國內外種版質資權源的收集與保存,國內外種質資源的評價、創新與利用,國內外特菜的引進與利用。
生物技術室:蔬菜花卉細胞與基因工程、分子標記技術及應用研究。
十字花科育種室:甘藍類、白菜類等蔬菜新品種的選育與示範,雄性不育的研究與利用,小孢子培養技術研究與應用。
茄科育種室:鮮食番茄、加工番茄、辣椒、茄子、馬鈴薯等茄科蔬菜專用新品種的選育與示範,茄科作物基因重組與遺傳操作,抗逆生理與遺傳。
葫蘆科育種室:黃瓜、西瓜、南瓜、甜瓜等瓜類蔬菜專用新品種的選育與示範,加工及功能食品原料品種的選育,抗逆遺傳材料的創新。
栽培與采後技術室:栽培設施的設計與園區規劃,設施栽培、無公害化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采後處理與加工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植物保護室: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研究,綜合防治技術及其應用基礎研究與開發,育種材料的抗性鑒定技術研究與應用。
花卉室:國內外花卉資源的收集、評價與利用,花卉育種與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優質花卉種苗快繁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Ⅷ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在任領導

杜永臣 博士,研究員,蔬菜花卉所所長,番茄育種課題組組長,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二級崗位傑出人才,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評審專家,中國園藝學會副秘書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市農業生物技術中心學術委員,農業部全國番茄區域試驗負責人。
主要從事番茄遺傳育種和抗逆形成的生理、生化機制和抗逆材料的鑒定、篩選技術;利用分子標記、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現代育種技術篩選和創造抗逆、抗病、優質育種材料;選育保護地和露地番茄優良新品種;研製國家番茄新品種DUS測試指南及番茄產品質量標准等。截止到2011年,「九五」主持和參加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番茄育種專題的「番茄耐低溫材料選育研究」、「番茄抗病材料選育研究」、「番茄育種技術研究」、農業部「948」項目、教育部、人事部回國留學人員資助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各類項目11項。
育成的「保護地番茄優良品種中雜9號和中雜8號」200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本人第3名,兩品種已累計推廣250多萬畝,創經濟效益7.5億多元。特別是中雜9號成為了北方廣大粉果番茄種植地區保護地生產的主栽品種。主持選育出的「中雜12」保護地番茄新品種2000年通過河北省和北京市品種審定。最新成的「中雜11」番茄獲國家攻關後補助二等獎,並在2001年通過全國品種審定;截止到2011年,共發表論文30多篇。 孫日飛 博士,研究員,蔬菜花卉所副所長,白菜育種課題組負責人,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崗位傑出人才,學科帶頭人。兼任北京蔬菜學會副秘書長,《園藝學報》編委,《中國蔬菜》編委,第三屆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專家,第五屆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國家推廣計劃專家。
主要從事大白菜遺傳育種研究。截止到2011年,主持「八五」、「九五」國家攻關課題和農業部重點高新技術與基礎研究及重點開放實驗室項目、國際合作歐盟項目10餘項。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蔬菜高效育種技術及優質、高產、多抗、專用新品種選育2001AA241121」 課題首席科學家。主持十五攻關重大專項「中南地區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範」;主持十五攻關「大白菜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研究」;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大白菜自交不親和基因的分子鑒別」研究。
首次在國內育成了無苗期黃化,有蜜腺,生長和結籽正常,轉育容易,育性穩定的新型大白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研究了培養基成分、培養條件對大白菜游離小孢子培養的影響,建立了理想的培養體系,獲得大量小孢子再生植株,這些DH單株正用於新品種培育和分子遺傳學研究。首次發現了兩個與抗TuMV-C4基因連鎖的標記和5個與抗TuMV-C1緊密連鎖的AFLP標記。
1992年「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資料庫系統」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八名;1995年「用組培獲得100%不育群體的白菜制種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第四發明人;1996年「組培繁育大白菜親本制種技術」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4位。1999年「大白菜2n配子發生的細胞學機制及應用研究」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5位。 張寶璽 碩士,研究員,蔬菜花卉所副所長,茄科育種室主任,辣椒育種課題組組長,碩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崗位傑出人才,中國農科院首批跨世紀科技開發與推廣帶頭人,中國農學會第三屆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園藝學會辣椒分會副會長,全國蔬菜品種鑒定委員會委員,北京政協海淀區政協委員。
主要從事辣椒遺傳育種研究工作。對辣椒的主要植物學性狀、抗病性、抗逆性、細胞生物學、分子輔助選育技術等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創新和選育了大批優異育種材料和新品種,育成甜辣椒新品種14個,甜椒的選育在國內處領先水平。'中椒'系列品種在全國的推廣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截止到2011年,參加和主持了國家、部級科技攻關項目、國家基金項目、863項目等。獲多項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西藏作物品種資源考察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集體獎) ;早熟豐產抗病毒病甜椒中椒2號的選育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四名);優質抗病豐產甜椒新品種中椒4、5號的育成,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第三名);甜辣椒中椒6號和中椒7號的育成,獲中國農科院科學技術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名)。發表論文30餘篇。 胡鴻,碩士,研究員,蔬菜花卉所副所長。碩士生導師。中國園藝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市蔬菜學會副秘書長。
主要從事蔬菜貯藏保鮮與采後處理技術研究以及科研管理工作。截止到2011年,主持或參加國家科技支撐、「863」、北京市有關蔬菜貯藏研究方面的項目30餘項。在主要蔬菜采後生理、采後商品化處理技術和貯藏保鮮技術的研究以及科研計劃管理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績。「蔬菜流通體系綜合保鮮技術的研究與實施」1992年獲國內貿易部和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蔬菜采後處理工藝設計與實施」2001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結合試驗研究的進展,共發表論文40餘篇。

Ⅸ 蔬菜無土栽培新技術的內容簡介

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營養液澆灌的栽培方法。

  • 無土蔬菜栽培新技術不僅內能提高產品的產量容和質量,而且不佔耕地,節省肥水,簡化工序,有利蔬菜生產的現代化和自動化。

Ⅹ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截止到2011年,研來究所主持和參加了一自大批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和省部級、北京市科研項目,包括國家攻關、「863」高科技計劃、「973」基礎研究項目、「948」引進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在蔬菜花卉種質資源和遺傳育種研究、蔬菜栽培及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蔬菜生物技術育種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和成果。特別是研究所組織引進、研究的塑料地膜覆蓋栽培技術使我國蔬菜及農作物栽培方式發生重要變革,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中甘」甘藍、「中蔬」番茄、「中椒」甜椒、「中農」黃瓜等蔬菜系列新品種的育成,推動了中國蔬菜遺傳育種研究的發展。
截止到2007年,研究所共獲得科技成果獎勵165項,其中主持完成的國家級獎勵15項,參加完成的國家級獎勵6項,省部級成果獎43項。先後培育出180多個優質、豐產、抗病的蔬菜新品種。這些成果的推廣應用,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蔬菜花卉科技和產業的發展,為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熱點內容
新歌荷花情 發布:2025-05-18 04:11:20 瀏覽:974
北京辦公室綠植租擺 發布:2025-05-18 03:36:54 瀏覽:590
多想摘一朵 發布:2025-05-18 03:29:40 瀏覽:520
玫瑰糠疹陰部 發布:2025-05-18 03:29:39 瀏覽:644
紫霞仙女蘭花是建蘭嗎 發布:2025-05-18 03:29:28 瀏覽:497
源益花卉種業 發布:2025-05-18 03:24:24 瀏覽:701
七夕成年禮 發布:2025-05-18 03:23:46 瀏覽:626
吃西蘭花會脹氣嗎 發布:2025-05-18 03:23:43 瀏覽:911
山茶花的形狀是什麼 發布:2025-05-18 03:11:54 瀏覽:211
梅花檔案南雲 發布:2025-05-18 03:07:34 瀏覽:563